“冷吗?朕给你暖暖手。”他拿起我的手,放在嘴边呵了呵,芝兰渗着熏香的味道从他的唇边飘进我的鼻孔,我有些怔神,此时的他,在夜色微光之下,却是无比的温柔,望着我的眼神,如酿得最醇的蜜酒,被玉盏微光衬着,经人手一漾,便漾出一如琥珀般的旋涡…

他的手包裹住了我的手,我能感觉到他掌心的薄茧,磨擦着我的手背,却是干燥温暖,带着微微的刺痒,他身上的气息包裹着我,带着太阳的味道…我用手抚着腕间冰冷的翠玉镯子,让那股凉意沁入手心,才能从他的眼神之中挣扎了出来。

我想从他手里抽出他握着的手,却被他紧紧地拽着,动弹不得,他叹了一声:“锦儿,等朕见完了昌亲王,朕有事要告诉你。”

“皇上有什么话现在不能对臣妾说吗?”我低声道。

第九十二章 疑心顿起

他又低低地叹了一声,却是松开了我的手,将身上的大氅披在我的肩头,大氅内衬柔软的皮毛搭上了我的脖颈,带着他的体温,他的手伸过来,揽住了我的腰,阻止了我的退缩:“锦儿,是朕不好。”

这是他第一次对我说这样的话,这一瞬间,我不太明白,他在想什么?

步辇终到了御书房,一道屏风将我和外间的人隔开了,我听到书房内隐约的人声,声音虽小,可言词却激烈无比。

“皇上,…西夷旧臣现频频往来,监察院侦骑探得不少他们聚会的风声…临桑城内发生了内乱…陈西桑,伍名章被人杀死于寓所…这表明,幕后有人在操纵一切…锦妃娘娘的身份可疑…”

“是啊,皇上,城西的城隍庙又现异象,夜半有光字半照残壁:檩花飞,蜀道难,遮断日色方见阳…这‘檩花’皇上,您想想…这明明是隐射皇上,皇上,您忘了一个多月前在草地之上现出的字了?如此对照看来,有人在千方百计地毁损皇上您的名声,依臣看来,此事必与锦妃脱不了关系,来人就是以锦妃做引子,想挑起大乱,皇上,锦妃的身份不得不查啊…”

接着,便是几位臣子跪下磕头之声,我只听得有头磕撞在地板之上咚咚作响。

夏侯烨的声音却是平和淡然:“你们深夜至此,便是为了此事?城内既发生如此多之事,大理寺理应联合监察院合办侦缉,可朕没有看到你们办案办出了什么成效,反倒纠缠于朕的后宫不放,是何道理?难道朕的家事,也要你们来多嘴多舌不成?”

外堂顿时一片寂静,仿佛风雨欲来之势透过了雕花的屏风逼近了内堂,夏侯烨淡淡几句,便让人感受到了令人滞息的压力。

衣带摩索玉环相击之声响起,昌亲王显然从他御赐的椅子上站了起身:“皇上,您是一国之君,您所说的虽是自己的家事,可何尝不关系到中朝的国事?

“你们半夜来此,就是为了此事?那朕告诉你们,锦妃是朕亲自从临桑城带出来的,她的身份,除了朕外,没有人能更清楚!”夏侯烨的声音带着一股冷清,如冬日忽然间被寒风吹来的冰粒,一粒粒地击于脸上,带着寒意。

有冷风从殿门口吹进,将廊柱处垂挂的浅黄色穗子拂了起来,衬着摇曳的灯影,竟有了几分肃杀。

有烛焰爆裂,发出极微的啪声,昌亲王这才咳了一声道:“臣已向皇上奏报,臣与几位娘娘已然向锦妃娘娘问过话了…”

听闻此言,夏侯烨轻哼了一声,语气有些慵懒:“皇叔近日想必很得闲,九门巡防看来难不倒皇叔,让皇叔可以有空在朕的内廷来去?”

第九十三章 流言四起

听了此话,昌亲王语气中夹了些怒意,却是强忍了道:“皇上,臣并没有想着擅管不属于臣理之事,可当时臣已查得皇宫内院有人混入,更兼葛大人与娘娘有旧,臣便与几位娘娘请葛大人训话,可未曾想…”

有风从门缝之中吹入,和着夏侯烨不经意地哼了一声,竟使昌亲王无法再说下去,我没有想到,他是他的叔叔,获了他的准许可在殿前赐坐,可依旧不能抵挡他的略散发出来的气势。

昌亲王声音低了下来:“皇上,外边流言传得实在太多,臣只得…”

正值此时,林必顺急急地上前禀报:“皇上,葛大人求见…”

夏侯烨嘿嘿笑了两声:“才说到曹操,曹操便到了?你们配合得真是好…皇宫内院,没有朕的传召,想来就来?林必顺,你这个大内总管做得好!”

他低沉的声音在大殿内回响,甚至带着脉脉的笑意,可却让人感觉如春雨之中夹了冰粒子,直渗入心底,有风吹从窗棂之间吹进,揭起了檐下垂落的闪金纱,灯光照于纱上,如有寒冰上鳞鳞之光,殿内一片沉静,只听见他将手指抚于龙椅扶手之上的轻磕之声。

林必顺低声奏道:“皇上,曹大人申时便来到东华门前,求见皇上,被侍卫统领拦住,使他明日早朝之时再请见皇上,可他却在东华门前跪下,磕一个头,便唤一声,‘皇上,臣曹木林求见’,侍卫统领见闹得不象话,这才使内侍传话进来,现如今,曹大人还在东华门前跪着呢,怕是已磕了上千个头了。”

他的话语虽是低低的,可并没有刻意地避着其它人,一时间,殿内虽尚无话语发出,却传来索索的衣带磨擦之声,想是此事太过奇特,殿内几位大臣都忍不住身形动了起来。

夏侯烨淡淡地道:“既如此,便理应将他送大理寺招待着!”

只听得室内一片齐整的磕头之声,有人大声道:“皇上,曹大人虽是西夷降臣,可一向清正严明,他未犯律法,既想求见,必是十万火急之事,请皇上召其晋见。”

昌亲王却道:“西夷旧臣动向频繁,曹大人在一众降臣之中素有声望,皇上,切不可坏了大局啊。”

因和夏侯烨只隔了一道屏风,从屏风的镂空雕花缝隙中,我瞧得清楚,他的手握在扶手之上,指端血液尽失,变得透明发白,显然在极力忍耐着堂下诸人,我有些茫然,不明白他为何如此,理所当然的,在这样的证据之下,依他的性子,一定要详加追查才行,可他的样子,却是想大事化小,不了了之?

第九十五章 责问四起

可既是搅起了涛天巨浪,又岂是轻易能平息得下来的?

“好,好,好…”他一连从牙缝之间说了三个好字,这才道笑道,“朕倒要看看,他求见朕,是为了什么!”

“谢皇上。”林必顺等他一说完,立刻朝外吩咐,“请葛大人进宫见驾。”

他真是迫不及待地想将我陷于泥潭之中了。

夏侯烨心情不好,因而在等待葛木林被传唤的过程中,没有人胆敢自找没趣,殿内顿时陷入令人滞息的寂静中,夏侯烨放松了身体在龙椅上坐着,手肘撑在扶手上,手掌托腮,另一支戴了白玉斑指的手却在另一边的扶手上轻磕,整个大殿只听得他的轻磕一声声,一声声仿佛重锤敲于众人心上。

葛木林跨进殿内之时,额头却是鲜血淋漓,眼内却满含了沉郁悲伤,虽穿着朝廷官员绣麒麟团纹的锦绣朝服,戴方耳官帽,也带来一股郁郁之气,加之他的脚走路之时微跛,给人的感觉仿佛已不堪重负。

夏侯烨并没有为难他,在他行完君臣之礼之后,反而和颜悦色地问道:“曹卿家,不知你一再要求见朕,所为何事?”

葛木林站于堂下,与君王对话,原是不能抬头直视的,可他却缓缓地抬起头来,望着夏侯烨,与他对望,夏侯烨虽年纪虽轻,但年少便皇袍加身,更兼领兵四处征伐,眼睛之中自然而然地带了杀戮之气,连他的叔父昌亲王都要暂避其锋芒,而我,更是不敢直视他的眼睛,可葛木林居然微仰了头,直视着他,问道:“臣请问皇上,流着乌金可汗血统的六公主伊木丽.乌木齐.东宫锦,如今却在何处?”

夏侯烨倏地直起身来,在龙椅上端坐立起,眼神却是极凛冽地朝他一扫,没有任何言语出声,殿内便如刮起一阵冷风,朝臣们有控制不住情绪的,更是发出几声紧张低喘。

可葛木林对他的怒火却如若不见,依旧抬头道:“皇上,臣既来此,未得结果,便没想着要出去,臣再问皇上,六公主伊木丽.乌木齐.东宫锦,现在何处?”

夏侯烨呲地一声冷笑:“好一个西夷旧臣!”

昌亲王却是上前道:“葛大人,你寐了吗?怎么问皇上这样的话?”

葛木林语气变得极为悲愤,忽地在地上磕起头来,咚咚之声在殿内回响,三下之后,再抬头道:“皇上攻破临桑城时,是臣劝了西夷旧臣不作抵抗,投诚缴械,只因为皇上城破之时善待西夷百姓,军纪严明,让臣看到了希望,认为西夷归于中朝未免不是西夷之福,能使西夷免受战祸之苦,是臣与臣的族人之福,免受被四处驱赶的惨状,可臣万万没有想到…万万没有想到…”

他哽咽不能出声,却忽地抬头利喝:“夏侯烨,你不过是一个伪善之极的昏暴之君…”

无人能想到他呈述之时忽地直呼夏侯烨之名出口大骂,话未说完,就有侍卫上前拉扯堵嘴。

我心中忽地升起不祥的预感,虽知事态正向我与流沙月预计的方向发展,可我没想到,流沙月不知对葛木林用了什么手段,竟让葛木林想要抛却性命?

第九十六 亡命一博

当堂直呼皇帝的名讳,是对皇上大不敬,会处以诛三族之刑,而我更从葛木林的语气之中听得出来,他已准备抛却性命了。

“你说什么?”夏侯烨阴恻恻的声音响起,竟如利刃刮过了冰层表面,使殿内仿佛倏地刮起一阵冷风。

我只感觉他说话的那一瞬间,连窗隙之间吹进来的风都悄悄地将声音降低,而殿内,更是听不见一丝儿声音。

从镂空花雕的屏风处望过去,葛木林奋力叫出这话之后,脸上虽依旧是悲愤莫名,里也有了几分畏缩,他原是西夷十大勇士之一,也曾横刀烈马,可夏侯烨只一个眼神一句话,让他奋起的愤怒与勇气几乎散尽,我心底忽有些茫然,对这样的人,我真能实现自己的计划吗?

我忽然理解了流沙月做的安排,只有将葛木林逼至了绝境,他才能在夏侯烨的淫威之下奋起。

夏侯烨身上的噬血杀戮之气,无人能挡。

我站在屏风后面,鼻端仿佛也感觉到了从他身上传来的血腥味儿,就如许多夜晚一般,满屋的靡媚之气也掩不了丝丝隐隐传来的血味,使人周身冰凉,我不由自主地用双臂环抱了自己,双手握住了身上披着的玉丝锦袍,那柔软微温的感觉让我略定了定神。

却听得殿内有布帛撕裂之声,从镂空之处望了过去,却见葛木林忽地一振双臂,挣脱了两边拉住他的侍从,朝堂前大喊:“夏侯烨,西夷旧臣至死都会化为冤鬼来找你报仇!”

紧接着,他忽地弹起身子,冲向了殿中那雕金龙饰金片的红木立柱,只听得咚地一声,他的头便撞向了那立柱,他原是习武之人,这一下撞得极重,金龙的尾部瞬时染上了鲜血,朝冠脱落,翻滚于地。

我不由一声惊呼,却看见他原是满脸鲜血地躺在地上的,却勉力将头转了过来,披散发丝,满脸的鲜血之下,我看清了他眼眸里那浓得化不开的忧伤与思念,仿佛听见了他一声低叹:瑟儿…

可那忧伤与思念却化成了绝望,他应证了自己的判断,我不是他的瑟儿。

殿内之人万想不到他想尽办法来求见夏侯烨,就是为了在他面前一死,只一瞬间,他身上的鲜血就从雕龙柱下流趟开来,婉蜒如一条来回曲折的小溪。

懂医术的昌亲王上前察看了他倒于地上的身躯,将两指放于他的颈部探查,回禀夏侯烨:“皇上,他已是不行了。”

有宫人上前拖了他的尸身下去,光滑的大理石地板留下一条极长的血痕,清扫的宫人拿了干净的吸水棉布急急地擦着那血痕与龙身上的血迹,更摆上了能去除异味的茉莉香襄,不过瞬息功夫,殿内便又恢复干净整洁,连些微的血腥味儿都不闻,可我知道,葛木林这一死,在西夷旧臣之间的震动,却不是这样简单能抚平的。

夏侯烨端坐于龙椅之上未动,脸色却已是铁青,他如他们一样,都没有想到,葛木林连分辩与禀奏都没有,就用自己的性命一博,给他出了一个极大的难题。

第九十七章 引子

他恐怕已经意识到了,葛木林之死不过是一个引子而已。

“严爱卿,近几日景州府可有什么动静没有?”夏侯烨忽地问道。

景州府并非一个州府,不过是建都城一条街道而已,临桑城之战后,夏侯烨使工部在这条街上修屋建宅,使原本是贫民居住的景州街大为改貌,变成豪院富宅林立,使西夷降臣全部集中居于此处,并命名此条街为景州府,并给其特权,如其中人等有作奸犯科案例,一般府衙不得擅管,只能呈报昌亲王的金吾卫府衙门,更是赐了在临桑之战中有功的西夷重臣免死金牌,无论犯下多大的罪,都可凭免死金牌获得一次生机,而葛木林,就是获免死金牌的其中一人。

可却阻止不了葛木林自己选择的死路。

严丞相的显然未从震惊之中恢复过来,听得夏侯烨不满地哼了一声,这才答道:“启禀皇上,臣近几日都与昌亲王追查那一晚闯进兑宫之内的刺客下落,发现此批刺客虽大部分服毒身亡,但逃脱的,却是当真全都出自一个神秘的江湖门派…”

夏侯烨淡淡地打断了他的话:“如此说来,你毫不知情?连葛木林为何坚持要见朕,也没有丝毫头绪?”

他声音却是轻柔淡雅,与刚刚的隐隐怒气全不相同,可越是如此,却越是使人感觉到风雨欲来,让严子考不由自主地跪下,连声道:“老臣该死,老臣该死…”

我瞧得清楚,夏侯烨坐于龙椅之上,却是眼光一扫,殿内之人便人人垂下了眼,皆不敢抬头,连他的叔父昌亲王也是如此。

隔了良久,昌亲王才道:“皇上,都是臣等的失误,景州府一向风平浪静,自临桑城破之后,他们皆安分守纪,与中朝百姓并无二样,除却有几位水土不服,染了伤寒旧病复发的以外,并无作奸犯科之事,因而臣等…”

“因而皇叔就忽略了,是吗?”夏侯烨低沉柔和的声音在殿内响起。

却使得原本站着回话的昌亲王一下子跪倒在地,伏地磕首:“臣该死!”

“你们别左一个该死,右一个该死的,朕并不缺该死之臣!”夏侯烨从牙缝之中发出声音,“朕可以肯定,葛木林的这一出,不过一个时辰,便会传遍整个京师,人家都张织好了网了,你们还在蒙蒙懂懂地往网内闯!”

正值白日,有阳光从疏影雕窗之间投了进来,使得隔窗之处的地面如铺上了用金梭织成的地毯,隐隐散着毫光,与殿内金碧辉煌相衬,却带来莫名的冷意,如被阳光耀着的刀锋。

不错,葛木林的这一出,会从皇宫内院传了出去,最终传遍整个京师。

第九十八章 动静

殿内顿时寂静无声,恐怕人人都知道了其中的严重性,隔了良久,昌亲王才道:“皇上,臣会加派人手察探他们的动静,如有异动,臣定当…”

话未说完,夏侯烨却是哼了一声道:“传大理寺孙长忠。”

昌亲王脸色一下子变得铁青,孙长忠为大理寺廷尉,为人心狠手辣,行弄起来皇室族亲皆不放在眼里,是夏侯烨于底层屠狗辈中提拔上来的,一向不与以皇室族亲为首的昌亲王相睦,向为夏侯烨直接掌管,夏侯烨如此做,等于将孙长忠的地位提高到昌亲王之上,当众落了昌亲王的脸面,昌亲王在朝内可称得上权倾一世的人物,也是夏侯烨唯一有血源关系的亲叔叔,于情于理,他都不应该如此,可他就这样做了。

而令人惊讶的是,昌亲王却是隐忍地退下了。

我从没有到过他的朝堂,从没有看到过他处理事务的样子,直至今日,我才明白,他虽是一名少年天子,可已没有人能掌控得了。

他下令不过一会儿,就有宫人急急地进门传喏:“大理寺孙廷尉求见…”

堂上有人倒吸一口冷气,那冷气到了中途却是停住了,因夏侯烨冷笑一声:“皇叔,看来不等你派人去,他们就已成事…”

昌亲王低声回道:“皇上,臣惭愧…”

隔不了一会儿,一个冰冷低沉的声音在堂上响起:“禀皇上,臣孙长忠有事启奏…”

听到他的声音虽是低沉和缓,可不知道为什么,又让我想起了那冰冷阴滑藏于暗处之物,仿佛带了那物暗夜潜行之时择人而噬的嘶嘶之声,让我陡生寒意,夏侯烨掌握在手里的工具,果然全都是这样令人惊恐。

我强压了心底的惊慌,从镂空雕花处望了过去,看清楚站在堂中之人,却全没有自己想象中的委缩卑劣,却是身长玉立,迎着我的侧面耳朵之上有一小块缺失,除此之外,面容俊朗,眼神却是冷得可怕,我瞧得清楚,孙长忠一走进来,严子考与昌亲王便不约而同地侧过了身子,离他敬而远之。

他的身上如夏侯烨一样,沾满了血腥味儿,所以,他如夏侯烨一般,使人不由自主地害怕,可夏侯烨会用爽朗与圣明装扮,而他却是赤裸裸地显现,所以,既便身上穿了金鱼补服,腰有白玉佩绶,却也抵挡不了从身上散发出来的丝丝寒意。

我原就知道夏侯烨的打手不同寻常,可到真正看到之时,却是隔了既使中间隔了描金廊柱,香雕屏风,也挡不住那股肃杀之气,他选材只求结果,不求身世,与父王完全不同…我从心底发出的疑问,我真的…真的能扳倒这个坐于龙椅之上正处盛年的皇帝吗?

行礼之后,孙长忠拱手而立,道:“启禀皇上,臣一直派人暗中监视景州府,多日之前,景州府便有异动,不断有人深夜出行访友,出行者多属原西夷贵亲眷属,臣见事有不妥,未得皇上下旨,臣不敢妄自行动,便派人暗中监视住那些外出访友的眷属,他们行动极为隐密,臣的属下多方收集证据,汇论结果,让臣发现,他们最近都和西夷有联系,一开始臣以为他们图谋不轨,可臣发现,他们却是在查找自临桑城之变之后来投西夷之臣的病亡之事,而臣更是发现,在他们查找之时,某些流言开始在西夷投臣之间传开…”

第九十九 自然身亡

说到这里,孙长忠却是颇为困难地道:“可否请皇上摒退众人,容臣私下向皇上…”

昌亲王与严丞相面面相觑,两人脸上都现了凝重之色,不过他们刚被夏侯烨骂了,也知道孙长忠虽心狠手辣,却从不妄下断言,不敢多言,两人向夏侯烨行礼之后退下。

殿内的宫人都退下了,我立于屏风后面,正想着该不该退,却听夏侯烨道:“孙爱卿,有什么话,便说罢?”

我感觉到孙长忠把头微微地转向了我站的屏风边,目光如电一般,显然察觉到了这屏风后面藏得有人,却没有多言,回头道:“皇上,自临桑之战后,西夷小半朝臣弃暗投明归附我朝,首要之人有陈长青,莫子林,乌格兰,孔归格,以及葛木林大人,其余大小官员更不下三两百余人,百姓上万人,皇上对降臣宽厚,为他们建屋立院,更考虑到其初来中原,或有不便,准其在景州府集中居住,可一年之间,却还是有不少官员因病而逝,首要臣子陈长青,莫子林,乌格兰全都染病身亡,其余大小官员,也的几十名或遭盗贼,或遇意外身亡的…”

夏侯烨听到此处,已然明白了他要说什么,问道:“你是说,他们的死,有人大做文章?”

“不错,皇上…而依臣查的结果,他们的死,大都不是自然身亡的…”

“你说什么?”夏侯烨倏地从座位上站了起身,一瞬间身上发出一股无比的凛冽之气。

孙长忠却是静静地站着,拱手道:“而此时,锦妃娘娘身份之疑传了出宫,葛木林更是被招入宫内对质,虽未问出什么,却使他产生了极大的怀疑,更有西夷旧人从杜青山而来,频繁出入各降臣府,使流言传得更甚…”

夏侯烨冷冷地道:“你照实说,什么流言?”

孙长忠为人冰冷无情,此时却有些迟疑,半晌才道:“说皇上在临桑城破之前,便使人潜进了临桑城,许以高官厚禄,策反了许多西夷之臣,可临桑城破之后,却因他们是为异族,不愿给以原本许下的官职,为免遗祸,便谴人将这些人一一处置,而西夷六公主,其母善于铸造,您为了得到那金铁之精的铸造之法,在城破之前,便潜刺客进入西夷后宫,逼其交出密法,哪想她们宁死不屈…六公主,早已被您派出的刺客刺杀身亡,您为了引其旧亲相识,交出密法,另找人假扮六公主…”

终于,一切皆如我所料,事情至此,却是一帆风顺,只要选对了人,玉妃为了保她自己,便会以她家族的力量将我的身份之疑从深宫之中传了出去,那场蝗祸让荣婷彻底地认清了自己,可让她更开始怀疑我的身份,只要略放出风声,华妃和昌亲王自会找到与六公主关系密切的葛木林求证,如此,葛木林才会更起疑心,而此时,西夷亡臣旧案被翻了出来,再加上那些老天爷的启示,一些栩栩如生的流言,到终了,葛木林以已之身在皇宫撞柱而亡,将所有的矛头指向夏侯烨,使原本有所怀疑的流言变得真实,为人心惶惶的西夷降臣们加上了一把火…夏侯烨真以为,他能不战而屈人之兵吗?

第一百章 反扑的力量

我冷冷地想,西夷之人,可对人尽忠,但如果他们知道他们尽忠的对象将他们玩弄于手掌之中时,反扑的力量,虽如飞蛾扑火,但却可以让夏侯烨再也别想轻而易举地从内部攻破。

孙长忠此次却不望屏风,只垂首而立,继续道:“皇上叫臣查的蝗祸,臣已经查了,却是由杜青山来人弄出来的,与城隍庙出现的光字一样,都是为了扰乱西夷降臣人心,可这种办法极有效,因皇上准其集中居住,他们已然开始纠集了,他们加上百姓有上万人之多,西夷之人人人习武,臣怕…”

夏侯烨淡淡地道:“越是如此,越不能轻举妄动,布这个局的人,正想我们动呢,‘非都是都,非皇是皇。’‘檩花飞,蜀道难,遮断日色方见阳…’,此人当真是好文采,好计谋!几句话,几个病死之人,便轻而易举地挑起大乱…如果此时京师军中异动,这场大乱最终真将会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