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姨娘笑道:“婢妾和太太一早儿就来了老太太这里,若是早知道姑娘后面要转移到厨房去,说什么也要和太太请了假,多磨蹭一会儿,也好知道知道姑娘究竟做了什么寿礼,这样的神秘。”

话音刚落,就听姜老太君也笑道:“这几天就听大家都在叨叨着,说你酿了桃儿酒给我祝寿,我就奇怪,你什么时候还学会酿酒了?我只以为是跟你三爷爷学的,结果问了他,他也纳闷着,说这本事他自己还不会,哪里能教你?”

宁纤碧笑道:“不是桃儿酒,祖母寿辰上多少佳酿,哪里用得着我来现眼?何况桃儿酒祝寿,也没什么讲究。”说完却听宁纤月笑道:“敢情六妹妹这一次是用了心,做的东西竟然还要应景,真真是难得。”

宁纤碧微微一笑,听出她话里的酸意,也不肯接言。这时候姜老太君方笑道:“是了,一进来就说话,还不快过来见过夫人们。”

彼时福寿堂里已经坐了不少勋贵家的女眷,睿亲王妃因为病了,所以没来,这些夫人有许多都是一品诰命。宁纤碧连忙上前拜见了,这种场合下,少不得也要和沈千山打声招呼,只见他盯着自己笑道:“刚刚听着说话,连我也好奇起来,素闻六姑娘于药材上有专长,可见是冰雪聪明的,倒真是期待等下会拿出什么样的寿礼。”

宁纤碧看着他热烈的眼神儿,只觉着身上鸡皮疙瘩都要掉下来了,连忙笑道:“真没什么可拿出手的,不过是普普通通的应景东西罢了。”说完,却听薛夫人笑道:“吊了这半天胃口,倒不如六姑娘赶紧将寿礼拿出来,让我们也看看,不然这胃口吊得太高,难受。”

众人都笑起来,姜老太君便笑着让宁纤碧拿寿礼出来,却听她笑道:“老祖宗,孙女那寿礼还要等一刻钟,倒不如先把妹妹们预备的寿礼看一看如何?听说白妹妹这些日子在家里很是用心的准备了一份绣品,孙女儿实在是忍不住要先睹为快。”

白采芝面上微微一红,看了宁纤碧一眼,目光有些复杂,听见众人都要瞧她的绣品,她便起身笑道:“我的只是微末手段,哪里有六妹妹的用心?听说五姐姐准备的寿礼也是十分精巧,不如先看五姐姐的,也好博个头彩。”

因为是姜老太君的六十六岁寿辰,大家都知道会十分热闹,肯定有许多勋贵女眷过来,若是能在这样的场合博得一个满堂彩,岂不是风光的紧?所以这一次,女孩儿们的寿礼都跟着宁纤碧学习,一直保密着,就连父母都不知道。

当下见女孩子们的寿礼引起了宾客的兴趣,曲夫人和元氏等心中也十分骄傲得意,元氏忙对宁纤月道:“行了,总得有个先出头的吧?六姑娘的寿礼既然还没好,就先把你的拿出来。”

宁纤月答应了一声,回头从小丫头手里接过一个长方形的檀木盒子,走到姜老太君面前,含笑道:“祖母是知道的,孙女儿拙笨,又没有姐妹们聪慧,实在是想不出什么好东西,想着祖母信佛,所以用手头攒的压岁钱和月钱,请人打造了这尊白玉观音,又请白云寺的住持师父亲自开了光,特意敬献给祖母贺寿,祝祖母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一边说着,就将那檀木盒子打开,只见里面是一尊温润的白玉观音,约有一尺高,玉质细腻,反射着淡淡的柔光。

“哎呀,五姑娘这份寿礼真真是贵重。”灵国公夫人率先叫出声来。的确,这寿礼若是宾客们送的也就罢了,比这个贵重的也有好些。然而出自内院一个女孩儿的手笔,可见是把手上所有的钱都花光了,才能买这样一尊价值不菲的玉观音。

锦衣侯夫人笑道:“果然是个孝顺孩子,只怕是把手头上攒的那点儿钱一遭儿都搭进去了吧?”

宁纤月面色微红道:“还不够呢,跟娘亲借了些银钱,还想着今儿怎么跟老祖宗开口,让她帮我说说情,让娘亲免了我的债才好。”

一句话说的众人都笑起来,元氏见女儿博得了头彩,心中十分高兴。接着宁纤语也走过来,却是献上了自己亲手缝制的一套衣衫,针脚细密,选用的料子也合适,众人少不得又夸赞了一番。

宁纤巧送的是一柄翡翠如意,价值也和白玉观音差不多,虽然不是投了姜老太君信佛的喜好,却是取了“万事如意”的吉祥寓意,也是获得了不少喝彩。宁纤萝还小,预备的不过是一副绣品,大家怜她年小,也是夸了一通,到最后,只剩下白采芝和宁纤碧了。

白采芝便看向宁纤碧,抿嘴笑道:“可过了一刻钟,六姐姐的东西还没好么?妹妹着实有些迫不及待想看看姐姐的寿礼。”

一边说着,她心中就忍不住冷笑,暗道你倒是好巧的心思,用这种办法把自己的寿礼变成压轴,只不过也别把我当成傻子。

宁纤碧哭笑不得,知道白采芝是误会了自己。苍天可鉴啊,她真的没有坏心,一切能让白采芝在沈千山面前大放光彩的机会,她都想成全对方。只是她怕自己的寿礼太过新奇,让白采芝的东西在后面落了尴尬,才好心的想要让她先声夺人,谁知对方小人之心,竟将自己一片赤诚当了驴肝肺,倒是让宁纤月博了个头彩,如今还想着压轴,这能怪她吗?

因只好叹了口气,对身后的玉儿道:“去问问海棠,都装好了吗?装好了就带过来吧。”说完玉儿答应着去了,不一会儿便和海棠山茶芦花捧了一个大食盒进来。

ps: 不会换着花样求票,但还是壮着胆子求粉红月票和推荐票,嗷呜嗷呜!

第一百一十二章:寿礼

众人一见,心中都有些疑惑,暗道六姑娘的寿礼竟是装在食盒里?是吃的东西?这也太普通了吧?让她的姐妹们一比,更显得寒酸。心里想着,却是都伸长了脖子往食盒上看。

只见宁纤碧上前亲自揭开食盒盖子,里面将隔层已经去了,此时就是摆了一堆蒸熟的面寿桃。

这面寿桃倒是十分可爱,都带着红尖儿,像是真正的桃子一般。只是再如何可爱鲜活,终究也只是面寿桃,别说比不上什么翡翠如意和白玉菩萨,就是连宁纤语的那套衣裳都比不上啊。

余氏只觉着脸上发红,她知道自己女儿的性子,还以为宁纤碧是一味低调,心中不禁暗暗埋怨,暗道你就是不愿意出风头,也不该弄这么几个东西来糊弄人,这连老太太和我都下不来台啊。

因这样想着,就狠狠瞪了宁纤碧一眼,却见她在众多异样眼光中,神色仍是不变,只是微微笑着捧起最上面那个只有巴掌大的小寿桃,放在海棠手中的白碟子里,笑着道:“好不好?这是孙女儿的一片心,好歹请老祖宗赏脸尝一口。”

姜老太君心中也是诧异,面上却一点儿也不显。有几个女眷和女孩儿已经在小声议论着了,自然是有些看不上这份寿礼。

便在这个时候,只见沈千山站起来笑道:“这寿桃莫不是六姑娘亲手蒸的?看起来真是鲜亮可爱,就是最好的点心师傅,手艺也不过如此了。”

可怜三公子为了替宁纤碧说话,那真是绞尽脑汁,可对着这么一食盒寿桃,哪里能找得出什么溢美之词?但这是自己的心上人送的寿礼。哪能让其他人取笑了去,不得已只好硬着头皮站起来,搜肠刮肚的找了一句夸奖来说。

他这话一出口,立刻就有几个女孩儿抿紧了唇。宁纤月也在一旁笑道:“是啊。三公子说的没错。六妹妹整日里和药材打交道,蒸出的馒头还能有这样漂亮的外表。着实是难得了。”

余氏在一旁听了,又气又怒,这话已经是赤裸裸的讽刺了。她看了宁纤月一眼,心说就算别人瞧不起。你身为伯爵府中人,也好在这个时候儿来落井下石吗?她哪知道宁纤月是因为沈千山出言夸奖宁纤碧,一时间嫉妒欲狂,这才忍不住讽刺的。

宁纤碧表情不变,端着碟子将寿桃送上,众目睽睽之下,姜老太君哪能真让这个素日里喜欢的孙女儿下不来台。因接过寿桃笑道:“民以食为天,这寿桃果然精巧。”

宁纤月和宁纤巧宁纤语等听见姜老太君的话,都忍不住在下面撇嘴,心想祖母就是偏心。什么民以食为天,做的精巧?今日厨房里别的也就罢了,这寿桃怎么也蒸了几百个,用得着她拿这种东西来做寿礼?

沈千山的目光全都在宁纤碧身上,生怕她因为屋中众人小声的谈论尴尬,待见到对方落落大方站在姜老太君面前,面上始终带着那一丝浅笑,他只觉着心中似是有一团火在熊熊燃烧,暗道自己的眼光真是太棒,看上的这个女人无论在何种场合,都是这样的宠辱不惊端庄安宁。

这样灼热的赤裸裸的视线,就算是宁纤碧将精神全都集中在姜老太君吃了寿桃后的反应上,也仍然能够察觉到。她不禁怀疑的扭头看了一眼,心中还想着是不是老娘觉得我给她把人丢到姥姥家去,所以才拿眼刀来凌迟我呢?

谁知一扭头,看到的却是沈千山那毫不掩饰的热烈目光,饶是宁纤碧稳稳当当站在那里,也差点一个腚墩儿坐下去。但表面上也只是轻蹙了一下眉尖,接着便平静的转过头去,事实上心里已经开始跳脚大骂了:这个混蛋,是存心要火上浇油吧?这么看着我干什么?白采芝在那边在那边啊混蛋。

那轻轻浅浅的回眸一望,虽没有什么媚态横生的笑容,却已经将沈千山的魂魄都摄了去,他痴痴凝望着宁纤碧的背影,心情好像春风吹过的湖水,涟漪一圈儿一圈儿荡了出来:她看见我了,她的眼里有我,她看见我了…

正在这种神思不属的当口,忽然就听一声“咦?”这个疑问句因为包含了太多的惊喜,所以声音极大,一时间,厅中议论的众人全都忍不住看向姜老太君,不知道她吃一口馒头怎么也能吃出这样的语气?

但是看到姜老太君的惊喜神情,众人也都回过神来,暗道是了,六姑娘又不是傻子,这寿桃若是没有一点玄机,她哪好意思就送上来?一时间,人人心里都存了好奇,抻着头望过来。

原本大家猜测寿桃中应该是藏着东西的,却不料看来看去,也没看见什么,就在这个时候,便听姜老太君惊喜道:“六丫头,这寿桃你是用什么法子蒸出来的?怎的这样好吃?倒真有些桃子味儿,但比桃子还甜。”

宁纤碧微微笑道:“老祖宗觉得好吃?”

姜老太君点头笑道:“好吃,确实好吃,这是怎么做出来的?”一边说着,就指挥着身边的莺歌和清歌等道:“快,让小丫头们拿碟子来,给大家都分些尝尝,我活了这么大岁数,寿桃不知吃了多少,这样别致的还真没吃过。”

莺歌和清歌等连忙遣小丫头去拿来一摞碟子,将那食盒里的寿桃用小刀割了一块一块儿分给那些好奇的女眷们。

宁纤碧看着这情景,忍不住就想起了现代分蛋糕的场面。她在现代时家庭环境优渥,平日里没事儿做就喜欢研究个插花和美食,若说起生日蛋糕,也不是不会做,只是一来这古代奶油的制作办法她只是一知半解,二来那东西做出来有点太惊世骇俗了,虽说如今大庆朝已经有了传教士,可没看到西点店,因此也只好作罢。

这果味儿的寿桃却是十分简单,最初她还是在起点那本著名的历史小说《重生到康熙末年》中看到这样的情节,那里男主开的稻香村点心铺子,就是以这桃子味儿的寿桃出名。

只是当日她在现代,怎也做不出来那种味道,后来还是专门去了一家很大的点心店,和那里的师傅们一起讨论,才得了其中方法,回来一试,果然味道非常美好。

吃货的精神当然是永不满足的,事实上,这东西可以举一反三,既然桃子味儿的寿桃能做出来,那橘子味儿,苹果味儿,梨味儿的也都迎刃而解,在这其中,她最喜欢吃的要属西瓜味儿,只不过今天为了应景,所以只制作了桃子味儿的寿桃这一种。

这里丫头们将寿桃挨个儿分发下去,那些先前还小声讥讽着的夫人和姑娘们矜持尝了一口,接着便是眼睛一亮,薛夫人便笑道:“真难为六姑娘怎么有这样巧的心思,这才正经称得上是寿桃呢,敢情咱们过往吃的,全都是白瞎的,不过占着寿桃的一个名儿,哪里有桃子味儿?”

薛夫人既然开口了,其他人哪里还肯落后,都纷纷夸赞起来。宁纤碧始终神色不变,只浅笑着应付。沈千山从得了那块寿桃之后,也没有吃,只看着她,此时见她这般云淡风轻的模样,心中爱恋更是一发不可收拾。

正痴痴遥望着,便见宁纤碧转过头来,眼光从自己脸上一掠而过,虽然只是这么一个小小动作,内中却有一丝警告意味。

三公子这才发现自己竟失态了,也幸亏大家都只顾着称赞这寿桃,想来也没几个人看见自己的表现,于是连忙低下头,三两口将那块大寿桃解决掉,一边连连点头赞道:“好吃…好吃。”

古代没有什么娱乐,人们所讲究的,无非是吃穿住行四字,其中这吃字排在首位,又有“民以食为天”的谚语,可见这吃食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是如何至高无上了。

以宁纤碧来说,她知道这寿桃定会引起热烈反应,却也没想到能有这样的盛况。到前院分寿桃的丫鬟们回来报说:“老爷们和公子少爷们都吃到了,赞的不行,还有几位老爷当众就做了诗,只是奴婢们记不住,说是稍后要写出来,送来给六姑娘捧场。”

宁纤碧冷汗都要下来了,心想至于吗?不就是一个寿桃?做了几首诗?我的天!她现在算是深刻明白自己这吃货本质是从哪里来的了,不是基因问题,而是整个炎黄子孙就没有不是吃货的,这特么根本就是环境问题啊。

有了这寿桃,白采芝的寿礼已经被人遗忘了。沈千山站起身,对宁彻宣笑道:“走,前面席上想来应该还有寿桃,咱们再去偏些来吃。在这里,总不好和夫人小姐们抢吃的。”

这话又引得众人哈哈大笑,姜老太君也笑道:“快开席了,三公子和宣哥儿正经该过去”一语未完,就听宁纤碧道:“何必急于这一时?白妹妹的寿礼还没有摆出来呢。”

ps: 求月票求推荐票

第一百一十三章:失态

沈千山心想那和我有什么关系?因微笑道:“时辰不早,白姑娘的寿礼你们看吧,我和宣哥儿先过去。”

纳…纳尼?

宁纤碧一瞬间瞪圆了眼睛:事情怎么又不按照既定的剧本走啊?这该死的沈千山,就算他现在没爱上白采芝,也不该表现的如此漠不关心吧?她只觉着心中一口浊气吐不出来咽不下去,脑子一热,便豁然站起身叫道:“不许走。”

一语既出,满屋皆静,众人都呆呆看着她。沈千山也回过头来,狐疑的神色中是怎也掩饰不住的惊喜,轻声道:“六姑娘还有什么吩咐?”

我…我有什么吩咐?我哪敢吩咐你?我只是想让你看完白采芝的寿礼好不好?宁纤碧对着一屋子惊讶诧异的目光,只觉得欲哭无泪,现在要是有个地缝,相信她也能用力钻进去了。

手紧紧攥着帕子,面上却丝毫不乱,情知一旦露出了异样神情,落在有心人眼里,就更加说不清楚。因款款笑道:“所有妹妹的寿礼大家都看过了,独独白妹妹的寿礼,三公子却要拉着宣哥儿离去,这也太不照顾她的心情了,好歹看过再走,也不迟啊。”

沈千山哪里需要她真的说出理由来?只听她和自己说话,还是这样和颜悦色浅笑盈盈的,心中便已经如同吃了人参果一般,三万六千个毛孔全都张开了。因笑道:“还是姑娘思虑周详,倒是沈某失礼了。”说完便拉着宁彻宣重新回到屋中。

白采芝只把一口银牙都快咬碎了,即便她一向擅长伪装,然此时看向宁纤碧的目光里也满是怨恨之色,只不过她立刻就醒悟过来,旋即便低下头去,再抬头时。目中神色已是平静如水。

一旁的宁纤巧宁纤月等人却是将刚刚白采芝那一瞬间的失态尽收眼底,宁纤巧便笑着道:“白妹妹该好好谢谢六姐姐才是,不是她帮你留住三公子,妹妹精心准备的寿礼可就讨不了这最后一道彩了。

话音落,白采芝心中更是恨得咬牙,只这时宁玉兰已经在叫她,因也只好站起身,先走到宁纤碧身边,拉着她的手亲热笑道:“妹妹多谢姐姐了,这样多的赞誉夸奖也没让姐姐飘飘然。还记得妹妹,这么多人,有一个算一个。只有姐姐才把我放在心上。”

宁纤碧笑容微微一凝,暗道这话怎么听怎么觉着别扭,我好心帮她,怎么倒对我有了怨愤之意?转念一想,便明白过来。她心中暗暗好笑,暗道这样人真是不好伺候,因为怎么做,她想的都是你的坏处,而不去想你是真心为了她好。

不过宁纤碧当然不会和白采芝计较,她心中原本就没有亲近对方之意。若是生了怨怼,两下里老死不相往来更好。像白采芝这样敏感纤细的妄想症前期患者,最好的办法就是敬而远之。

这时候白采芝的寿礼也被人抬了上来。却是一架炕屏,屏风上绣着四色工笔图案,分别是:松鹤延年,喜鹊登枝,桃李春风。麻姑献寿。其余几幅图案也就罢了,这麻姑献寿却因为是人物。格外难绣,难得白采芝的女红功底深厚,只将那麻姑绣的飘飘欲仙精美非常。

众人少不得又赞了一番,只是和之前宁纤碧的寿桃一比,这原本应该让众人惊艳的炕屏倒算不上什么了。

大家心里只盘算着等一下的宴席上,是不是还会有那种桃子味儿的寿桃吃,甚至已经有人开始琢磨:以自己和伯爵府的交情,能不能在离开的时候,让主人家送两个寿桃,也好带回去给长辈小辈们尝尝新鲜。

赞叹声少,沈千山更是连话都没说一句,倒是薛夫人还像是有兴趣的样子,笑着道:“这炕屏绣的漂亮,难得孩子手巧,这麻姑难为她绣的这样精致,比我们府里送过来的那架十二钗玻璃炕屏还要精美呢。”

十二钗乃是这个时代里的一出戏,和红楼梦没有关系,讲的也是富贵家中富贵事,用作寿礼也很合适。然而众人却是惊讶于这炕屏竟是玻璃的。

因灵国公夫人便笑道:“玻璃炕屏?我也只在进宫的时候看见过两架,没想到今儿亲王府的寿礼竟是这个,夫人还不快拿出来,也好让孩子们开开眼界,素日里她们也只听说西洋玻璃精巧,像玛瑙水晶似得,却鲜少亲眼见过,今儿倒是赶上这么个机会。”

薛夫人听见这话,不由得意起来。沈千山在她身后却是皱了皱眉,觉着母亲这样喧宾夺主的做法十分不妥。不过想到刚刚宁纤碧的寿桃,他心里又平静下来,暗道有了六姑娘那份寿礼,母亲想喧宾夺主也难,唉!真不知道她什么时候能改了这爱炫耀的毛病,爹爹也不劝说劝说。

这里薛夫人就命人将那架玻璃炕屏抬过来,平心而论,这架炕屏也的确精巧,难怪薛夫人沾沾自喜的炫耀。

即便是在亲王府,这样的好东西也不多见,原本薛夫人是不舍得送过来做寿礼的,架不住儿子一心要往这边送,只说:“想想人家六姑娘和宁老先生为祖母付出了多少?给什么不是应该的?”因为了表现孝心,讨公主婆婆的好儿,这才忍痛送了过来。

这时候的薛夫人,对儿子的心思还一无所知呢,也不怪她后知后觉,前阵子沈千山才处置了珠香,那珠香就是薛夫人送给儿子做屋里人,岂能不知道那是个美貌无双的?偏这样的人都被撵了出来,可见儿子心中是没什么男女之情的概念。原本她还因为儿子从不像大房两个哥哥那样风流而欣慰,如今却是渐渐有些着急了。这种情况下,她就算猜着沈千山有心上人,也以为定然是胜过珠香百倍的,哪里能想到姿色只能算得上秀丽的宁纤碧身上去?

在薛夫人心里,倒是对白采芝印象不错,暗想着虽然是罪臣之女,身份有别,但是这么个身段模样儿,又是这样的性情,做一个妾也是不错的,将来生了一儿半女,自然不会委屈她,做了姨娘,也要比那些家生子儿抬得姨娘高贵。

不过这会儿她的心思可不在白采芝身上,那架玻璃炕屏一露面儿,就引得众人都上前观赏赞叹,姜老太君也着实赞美了几句,薛夫人面上淡淡笑着,心里却十分兴奋得意。

沈千山见众人都谈论炕屏,生怕自家这东西喧宾夺主,因连忙笑道:“只怕是要开席了,也不知道席上有没有寿桃吃。我觉着六姑娘的寿桃才是真正稀奇的,这玻璃炕屏细说不算什么,如今皇上下令对海外那些毛子国家贸易开放,那边的精巧东西只怕源源不断的都能往这边运,何况听说内务府如今也得了方子,开始自己烧制玻璃了。”

这话出口,众人更觉新奇,他们也算是勋贵之家,却也没得到这样的信儿,沈千山的身份比他们自然要高,何况这个众人早晚会知道,也不算什么秘密,因此便在这时说了出来。

当下灵国公夫人笑道:“是了,前些日子听我家女婿也隐隐说起这个话,究竟我也没仔细打听,还以为不过是他酒醉胡话呢,照千山这么说,这是真的了?”

沈千山笑道:“自然是真的,所以将来这玻璃做的东西很快就能在大街上看到,眼下不过是沾了一个稀少的便宜,我听说那制作玻璃的方法不是十分难的。”

众人听说这东西将来可以在民间买到,都不由得高兴非常,拉着沈千山又问了几句,这时元氏赶过来,问姜老太君是否开席,姜老太君点头允许,沈千山方和宁彻宣一起往前院去了。

热热闹闹的寿宴一直到半下午,宾客们方尽兴而归。宁纤碧今日为这寿桃忙了一早上,此时只觉得又困又累,用手掩着轻轻打了个呵欠便要告辞离去,却见莺歌进来笑道:“老太太,那些寿桃都被送了人,如今竟一个都没剩下。”

姜老太君皱眉道:“怎么这样没数儿?这种东西,自家难道就不留几个吃?竟全送了人。”

莺歌笑道:“也不怪那些管事的,都是直接开口要,管事们的也不敢得罪了啊,都是勋贵大臣,得罪了哪个好?这也幸亏六姑娘孝心虔,足足为老太太做了六百六十个大小寿桃,不然的话更不够分呢。”

兰姨娘在旁边笑道:“怪道我看着我们姑娘脸上一直乏着呢,原来却是这个缘故。这六百六十六个寿桃难为怎么蒸出来的,我们那小厨房也没这样大的锅吧?”

宁纤碧笑道:“我倒没什么,做了两锅便赶过来了,都是海棠山茶玉儿芦花带着婆子媳妇们弄得,不但是白芍院的厨房,府里厨房和杏林苑那边都用上了,不然哪里能蒸出这么多来?”

姜老太君摇头失笑道:“辛苦了你,倒是便宜了那帮家伙,竟然直接开口要,可见也是真喜欢,不然也不至于就做出这样事来。”说完见宁纤碧又用手掩口轻轻打呵欠,她便连忙道:“可怜见儿的,六百六十个,这只怕是天没亮就起来忙活了,如今天长,昨夜统共也不知睡了有没有两个时辰,快下去歇着,祖母感激你的孝心就是。”

宁纤碧忙笑道:“都是孙女该做的,祖母这样说,可是让孙女儿无地自容了。”因说完,便盈盈行礼告退,却见白采芝站起身笑道:“六姐姐今日露了手艺,偏你又困了,妹妹就是想学,也不好拉着你,不如改日教教我吧。”

ps: 求粉红月票和推荐票,嗷嗷嗷,快月末了,不知道能不能保住新书月票第三的位子,otz

第一百一十四章:地位

宁纤碧笑道:“不算什么,改日教妹妹就是。”她确实是困了,昨天晚上把桃汁弄出来就已经将近半夜,因为打着寿礼的幌子,也没人敢管,睡了四个小时就又爬起来和面发面,这会儿困得就想点头,不然也不至于这时候就真的告退离开。

姜老太君见宁纤月等人也站起身,便笑道:“行了,有什么话明儿再和你们妹妹说,这会儿先让她去好好歇着,我看着面色都有些不对了呢。”

宁纤碧再施一礼退下,出了宁馨院,就听身旁山茶轻轻哼了一声,她打起精神,扭头笑道:“怎么了?今儿出了这样大的风头,还不知足?”

其实以她的本心,并不想出风头,只不过是想用心做出这些寿桃给姜老太君贺寿而已。

这么多年,老太君对她可以说是疼宠有加,不然她哪里能跟着宁德荣学医学药,府里对于她这个千金小姐却去制药,也是有些风言风语,连自己母亲都无法理解,何况别人?然而每当这时候,姜老太君都坚定默默地站在自己身后支持自己,不然的话,她不知要挨多少训斥,更别提还能像如今这般在百草阁里逍遥的研究乌鸡白凤丸。

所以这份寿礼,她是想给姜老太君一份惊喜没错,却从来没有想过要出风头。只是对这样的情形,倒也隐隐料到,宁纤碧也不怕,自己这一世里让人震惊的事情已经不少,不然也不会有六味地黄丸的存在了,就算再让大家震惊一把又能如何?

只是她没有料到,沈千山竟然会全程赖在姜老太君的身边,明明以那个家伙的年龄,他根本就不该在后宅呆着。可他就赖在那里,谁也没办法,而且除了她之外,别的女孩儿和夫人们恐怕也不想有办法。

“没什么,奴婢就是看着表姑娘有些做作罢了。”

山茶的话将宁纤碧从自己的思绪中惊醒。这丫头看看左右无人,方轻声道:“姑娘怕是没注意,奴婢恰好是赶巧了,姑娘的寿桃被老太太称赞的时候,表姑娘眼神很不对呢。不过很快就恢复了,要不是奴婢知道自己眼神儿好,一定会以为是自己眼花。想一想也正常,若没有姑娘,表姑娘精心准备的那架炕屏就应该得到很多人的赞赏了,虽未必比得上白玉观音和翡翠如意值钱。但难得在这用心二字。谁知偏偏姑娘的东西比她还用心还得好儿,白姑娘心里不自在也是人之常情,奴婢只看不得她既是嫉恨,便拿出嫉恨的样子,犯不上过后又跑来拉姑娘的袖子,温情款款的说改日要姑娘教她。”

听了山茶的一番话,宁纤碧不由觉着有些恍惚,暗道白采芝不就是这个样子才正常吗?表里不一口蜜腹剑才是她最拿手的啊。不然当初我何至于中了她的毒计。一命呜呼又重生回来?

“姑娘”山茶见宁纤碧半晌不说话,不由得有些担心,自家姑娘虽然随和,但是山茶明白,姑娘也是严厉的,只不过自己等人一直谨慎小心,所以姑娘才一直和蔼可亲,自己今日因为喝了两杯酒。再加上不知为什么,就觉着那位白姑娘实在阴险,忍不住说了这几句,已经是逾矩了,真不知道姑娘会不会恼火?

想到这里,山茶也觉着有点委屈,暗道姑娘若真是恼我,那我真是冤枉死了。明明就是为了姑娘好。

刚想到这里,就听宁纤碧幽幽叹了口气,轻声道:“不必管她怎样做,日后心里有数就行了。山茶,这样的人,才是真正厉害的啊。姑太太那个人虽然骄横了些,可如今收敛了很多,肚中也没有多少不厚道的主意,姑父更不用提,贪两个钱都能被人家抓住了小辫子,直接整治死了。也真不知道我这妹妹的心机是随了耍”

山茶一愣,宁纤碧是从不在她们面前说这样话的,没想到如今也破了例,这说明姑娘正是拿自己当了贴心人,才会说这番话。因心里着实又是感动又是高兴,但随即就惊讶道:“这么说,姑娘早知道白姑娘是什么人了?奴婢见白姑娘每次都和姑娘十分要好的样子,还以为姑娘心里也着实和她亲近呢,从前不觉得,只是刚刚在开席前看见她那眼神,就觉着心里凉飕飕的,忍不住便替姑娘担心起来,如今看来,倒是奴婢杞人忧天了。”

宁纤碧微微一笑道:“我也不是就看出来了,只不过天生孤僻,不喜欢和人亲近,对白妹妹和其他几位姑娘的心思都是一样,人与人之间,还是不远不近的好。”一边说着,心里就忍不住感慨,暗道我若是早知道她包藏祸心,上一世也不至于被她害得那样惨。

主仆两个一边说话一边往白芍院走,宁纤碧便问她道:“海棠和玉儿芦花都回去了吗?她们也累得着实不轻,倒是让她们睡会儿的好。”

山茶笑道:“还用姑娘吩咐?两个小的早熬不住了,眼皮子直打架,海棠原本要和奴婢一起陪着姑娘,我说屋里也扔不下人,姑娘如今出了这么个风头,就怕有人不知道咱们屋里还有什么好东西,再过去偷翻起来,可不成了笑话?所以奴婢就让海棠先回去。”

宁纤碧知道她暗指的是肖姨娘,不由得好笑,正要说什么,忽听不远处一个欣喜的清朗声音叫道:“六妹妹,你这样快就回来了?我还以为你怎么着也要傍晚呢。”

宁纤碧抬头一看,不远处站在院门外的正是蒋经,她不由得奇怪,面上淡然笑道:“嗯,今天做那批寿桃,着实累得不轻,所以祖母体恤我,叫我早点回来睡一会儿。表哥有事吗?怎么不进去?在这大太阳底下晒着,也不怕中了暑热。”说到后来,语气里已经微微的带了责怪。

蒋经笑道:“不碍事儿,正好坐的累了,就在这里站一站,左右还有些凉风。”

“可是睁眼说胡话,哪里来的凉风?我这会儿都浑身是汗呢。”宁纤碧一边说着,就和蒋经迈进院门,只见肖姨娘扶着小丫鬟的手从屋里走出来,看见宁纤碧和蒋经,不由得笑道:“咦?怎么太太还没回来,姑娘倒是先回来了?”

宁纤碧于是便知道蒋经避的是谁了。通常小说上肖姨娘这样的女人都是不安分的,自家表哥有貌有钱,是这种浪荡妇人最动心的对象。一念及此,不管肖姨娘是不是对蒋经怀了龌龊心思,宁纤碧心中都给她定了罪,因淡淡道:“我累了,先回来歇会儿。”

说完也不理会肖姨娘,转向蒋经道:“表哥可是过来找我有事商量?”

蒋经笑着点了点头道:“正是有件大事要找妹妹商量”一语未完,已经来到堂屋,芭蕉打起了门帘,笑道:“老爷也是刚刚回来的,姑娘和表少爷快请进。”

宁纤碧尚未说话,就听身后肖姨娘疑惑道:“老爷回来了?什么时候回来的?怎么我不知道?”

芭蕉是余氏身边的大丫头,哪能瞧得上肖姨娘,因淡淡看了一眼,漠然道:“老爷是从后院进来的,也难怪姨娘不知道。”说完不等肖姨娘回话,她便探头进屋里,问宁世泊道:“老爷,肖姨娘在院里,老爷见不见?”

屋里传出淡然声音,接着芭蕉回过头来,看着肖姨娘似笑非笑道:“姨娘请回吧,老爷这会儿正和表少爷六姑娘有事情商议,没时间和姨娘说话。”

肖姨娘只气得浑身打哆嗦,她只是听说宁世泊回来,因为自己一直在院子里望着大门外站着的那个俊秀表少爷,并没看见人进来,所以不免有些惊奇,她的心里并没有要进屋的意思。

想也知道,既然蒋经过来找宁纤碧有事情,宁世泊又怎可能让她进屋?自己并未让芭蕉通报,芭蕉却是自作主张,还说出这样的话,不是故意讽刺自己是什么?

只是这个哑巴亏却也必须咽下,难道她要当着宁世泊的面儿向他哭诉丫头欺负自己?那真就是丢脸丢到姥姥家去了。因面色阴沉的看了芭蕉一眼,便豁然转身离去。

芭蕉低眉敛目,嘴角绽出一抹冷笑,接着打开帘子进屋服侍。

这里肖姨娘回了屋,却是忍不住摔了一个茶碗,恨恨咒骂道:“好啊,一个两个都欺负到我头上来了,不过是个丫头罢了,就当自己有多大脸面,看来我进了这里,竟是太温婉贤良,才有今日之祸。”

小丫鬟吓得战战兢兢,看着肖姨娘那张原本美艳此时却扭曲了的脸,她只觉着心都一抽一抽的。却也知道这是在主子面前卖好的机会,因忙低声笑劝道:“姨娘,和那起贱人较什么真儿?不过仗着是太太的贴身丫头罢了,哪日若是寻了错处,请老爷做主,直接撵出去不就清净了?”

肖姨娘冷哼道:“你说的轻巧,若是这样容易,当日那个宛儿是怎么逃过一劫的?”

一念及此,越发愤恨,暗道做什么?我好不容易趁机离开了威远侯府,难道就是为了重新到这样一个地方儿受气的?在威远侯府那些婆子媳妇丫头瞧不起我,这伯爵府一个庶子的院里,丫头们竟也这样骄纵可恶,若是忍下了这口气,我也不用做人了。

ps: 感谢大家的打赏和粉红票推荐票,笨酒爱乃们,今天第一更,继续求票啦啦啦…

第一百一十五章:提亲

因越想越气,小丫头连忙知机的倒了杯茶水过来,小声道:“姨娘当心气坏了身子,快喝杯茶润润喉,厨房里刚刚送来了鸡油卷儿和白糖糕,奴婢看姨娘中午饭也没吃几口,不如用点点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