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话要说:

小纨绔:怜悯.jpg

小意儿:怜悯.jpg

第45章

经历沈先生和徐昭明接连两记重击,那少女终于哇地一下,失声痛哭,被丫鬟上场抱着退了下去。

前台的动静传到后台,引得后面要上场的姑娘一阵心慌,生怕自己也迎来沈徐两人的暴击。

许多本来抱着“这次选角看起来很简单”想法报名的人已经后悔了,不过更多人是打起精神准备全力以赴。

可能是徐昭明两人的一唱一和太吓人,下一个姑娘没上场就弃权了,直接跳到下一轮。

这五号姑娘一出场,观众席又是一阵喧哗,小纨绔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兴奋交流,弄得徐昭明几人十分好奇出来的又是个什么样的女孩儿。可别像上一个那样中看不中用!

盛景意也是眼前一亮,这个少女身形有点娇小,看起来才十三四岁的模样,身形比同龄人稍微矮一些,脸蛋带着点儿婴儿肥,长相十分可爱,是那种让人想抱回家当妹妹的那种。

和前面三个参选者一样,自我介绍是摆在后面的,上台之后马上要开腔唱曲。

少女唱的是《江南》,这首诗十分俏皮,就是那首“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唱词十分简单,她的嗓音却圆润俏皮,听来令人觉得自己身处盛夏荷塘边,脚下的小舟跟着荷叶轻轻晃动,鱼儿在水中到处嬉戏游动。

相比前面三个姑娘唱的词,少女选的曲子有些取巧,不过她选对了,这首曲子把她的优点展现得淋漓尽是,她这嗓子虽还不能当正旦或闺门旦,当个贴旦或作旦却是绰绰有余的。

旦角分类比较细,可以简单地划分为七种,其中女主角一般是正旦或闺门旦,比如演窦娥的是正旦,演杜丽娘的是闺门旦;贴旦则是女主角身边比较重要的角色,大多是活泼伶俐的少女丫鬟或者其他小姑娘;至于作旦,一般是十五岁以前的青少年,扮演者要能展现这个年纪活泼稚气的一面。

台上这位少女明显很适合演绎后两种角色。

在少女唱到“鱼戏莲叶间”时,徐昭明便第一个转了过来,与他同时转身的还有他的忘年交沈先生。许是因为又被徐昭明抢了先,沈先生还看了徐昭明一眼,才抬眼看向台上的少女。

说实话,要是寻欢作乐的话,一般人绝不会找这样的小姑娘,这么娇小可爱,看着总觉得不太适合。

少女笑起来很甜,脸有点圆,但不算胖。她显然是活泼外向的性子,在徐昭明让她自我介绍时她立刻噼里啪啦地说了起来——

她叫樊盼盼,是和姐姐一起进教坊的,姐姐在教坊被选上去跳舞了,她则是被飞仙阁挑去了,这次飞仙阁安排了好几个姑娘过来参选,她觉得有意思,也就跟着来凑凑热闹了。其实她从小喜欢唱歌,可惜她这小身板一般没人点她登台!

说着说着,少女还唉声叹气地感慨起来:“要是我再长高一点就好啦。”

不得不说,有的人天生就有极好的感染力,看着她一派天真的面容,不少小纨绔满肚子骚话都憋了回去,只感觉自己忽然多了个妹妹,还是特别想宠爱她的那种!

观众席立刻齐刷刷举满了绿牌。

这一刻他们的选择无关风月,只想宠妹妹,让她以后可以尽情上台唱个够!

盛景意看得津津有味。

这种姑娘大概就是后世说的那种观众缘特别好、老天爷赏饭吃的类型,哪怕她们只是站在台上说说话聊聊天,也能收获一大波观众的喜爱。这样的小姑娘,长大以后一定前途无量。

她有点羡慕这种不管什么时候都元气满满的女孩儿。

穆钧倒是倚回梁柱旁,对底下那天真可爱的少女没什么感觉。

他的目光落在盛景意身上,不经意间窥见了那在半明半暗的灯光映照下更显细直的后颈。

上次他就觉得盛景意对他没有防备,这次更是清晰地察觉她似乎没把他看在眼里,一点都没当他是个与她不算相熟的异性,丝毫不在意此刻楼上只有他们两个人在。

他忽地想到穆大郎好几次顶着编得极为复杂的长发回房间,当时穆大郎说是盛景意编的,他也没在意。现在想来,应该是这小姑娘心里压根没有防备异性的观念。

她是觉得世上好人更多吗?

而且,她一个小姑娘,看别的女孩儿在那唱曲儿有什么值得她眼也不眨全程盯着看的?

盛景意看着台上的樊盼盼走进旦门,才转过头看向重新隐没在黑暗里的穆钧。她觉得这人有点毛病,跑出来就跑出来了,偏偏出来后放着可爱的小姐姐不看,非站在那儿盯着她。

别以为她感受不到他那压根没挪开过的视线!

盛景意婉言提醒:“你要是不感兴趣,可以进去看书或者坐下休息一下。”她说完还体贴地补充了一句,“你身体不行就不要逞强,多歇着对你有好处。”

穆钧抿了抿唇,认真纠正道:“我身体其实还好。”至少还没有到不行的程度。这小姑娘嘴里说得正儿八经的,他却感觉她话里有些促狭,让他不得不开口纠正。

“哦。”盛景意应了一声,没再理会他,目光转回场中,欣赏下一个出场的姑娘。

一晚出了两个那么有特色的选手已经很难得,后面又出了三两个踩着合格线过关的选手,便再也没有什么叫人眼前一亮的新人了,各个花楼当红的姑娘也都没有出场,应该是想先观望一波。

不管参选的姑娘发挥得如何,盛景意都耐心地把她们的表现看完,不时掏出本小本本在上面刷刷刷地记录着什么。

买卖不成仁义在,她们虽然落选了,以后还是可以来玩耍的,她们千金楼专业的造型团队还可以帮她们打造新形象,要是出得起钱,帮她们搞搞职业规划也不是不行!

对于千金楼的未来业务,盛景意已经计划得明明白白:卖货是短线业务,主要和各大商铺出点合作款随便捞点钱,有钱大家一起赚,她们这边也省心;秦淮女伎们的造型设计和职业规划才是千金楼的长线业务,她们千金楼现在有四个花神坐镇,谁能比她们更专业更权威?

至于以后教坊分过来的姑娘么,自然是愿意上台就上台、愿意转行就转行,挑自己喜欢的事干就好。

一直到第一晚的选角活动结束,盛景意都没再分给穆钧半个眼神,到后面穆钧觉得无趣,终归还是转身回书架后头看书去了。

到柳三娘她们忙完上楼来,柳三娘才后知后觉地想到人都下楼帮忙去了,自己却答应让穆大郎那弟弟待楼上看书,岂不是让两个小的单独在楼上相处?

虽说楼上地方不算小,两个人不一定会碰头,可柳三娘还是有些懊恼。穆钧这小孩很少在人前露脸,以至于她总觉得他还是个半大孩子,仔细想想他应该也十三四岁了,年纪和盛景意一般大!

等见到盛景意一个人在那里整理炭笔记成的笔记,柳三娘才放下心来,走过去坐下询问:“小意儿在做什么?”说话间她的目光落到桌面上,发现竟是盛景意给每一个参选者勾画的速写画像,虽没有细化,但每个选手的特质抓得很准,叫人一眼便能认出是谁。她拿起属于樊盼盼的那张画像,奇怪地问道,“这是?”

盛景意笑眯眯地答道:“这都是我们以后的客源,也是我们的活动广告。”

三个娘不让她露脸,不妨碍她深挖商机。

赵博士他们平时还有正事,一天能腾出来的时间就那么一点,所以选角活动大概会持续半个月,这期间每天晚上都该举行一期,直至全部参选者都上过台了,才能展开下一轮集训。

在这半个月里她们不能什么都不干只埋头搞选角,那不是白瞎了辛辛苦苦搞出来的大阵仗?

柳三娘见盛景意眸里笑意盈盈,便也不再多问,由着她安排去。只要盛景意高兴,她想做什么她们都支持,何况她们自己感觉也比过去充实许多,眼前仿佛一下子有了目标。

兴许她们要把《桃花扇》的全本戏排出来得花个十年二十年,中间还会有许多变故,可那又如何,她们愿意把时间花在这上面。

这世间许多人到死都一事无成,她们要是把这件事做成了,至少不枉来这世上走一遭。

这时立夏从外头进来了,见柳三娘也在,有些犹豫地说道:“姑娘,徐公子他们还在楼下雅间,他们说想见见你。”

盛景意把桌上的笔记收拢起来,对柳三娘说道:“我下去看看。”

徐昭明现在算是老熟人了,还帮了千金楼不少,柳三娘自是不好拦着。不过她在立夏要跟着下楼的时候开口把人喊住,叫到身边叮嘱立夏明天不要再跟着下楼帮忙,她已答应让穆钧上楼,不好反悔,只能让立夏寸步不离地守在盛景意身边。

立夏本来是觉得千金楼人手不够才去帮忙的,听柳三娘说要自己回归本职,还提及要注意在二楼看书的穆家弟弟,立刻有了务必保护好自家姑娘的使命感。她拍着胸脯打包票:“三当家您放心,我一定一步都不从姑娘身边离开!”

柳三娘瞧立夏跟个男孩儿似的拍胸脯,不由看了眼她还很平的胸口。

虽说这小丫头还没到真正发育的年纪,可拍得这么使劲,不会把它拍回去吧?柳三娘不是杨二娘,压根不好意思和小孩儿聊这种话题,只好说:“你下楼去吧,不管小意儿和谁见面,你都别离太远。”

立夏认真点点头,接着便蹦蹦跳跳地跑下楼给盛景意他们守门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

小意儿:时刻不忘挖掘商机!

*

注:旦角的介绍参考论文《昆曲旦角演唱的用嗓特点》

第46章

一楼的那间雅间,已经是盛景意与徐昭明他们聚会的固定场所,盛景意下了楼便熟门熟路地找了过去。

稀奇的是,今天雅间里除了徐昭明和寇承平以外竟还有另外几个小纨绔,盛景意早前扫过几眼观众席,把人记了个七七八八,自然知晓他们都是第一批抢到票的人。

徐昭明眼尖地见到盛景意来了,不得她和其他人见礼便招呼她坐下,只差没在脸上凿出一行字:这是我罩着的。

这群小纨绔都与徐昭明交好多年,哪会不晓得徐昭明的脾性。

这人说好听点是“直”,说难听点就是“拗”,他觉得人家好,他就掏心掏肺地好回去;他觉得人家不好,对方再怎么献殷勤他都不看一眼。很明显,徐昭明已经把盛景意划分到“自己人”“好朋友”之列,想要继续和他当朋友,就不能在盛景意面前摆架子。

那几个小纨绔本就不是那种狗眼看人低的恶霸类型,他们特意留下来可是听说盛景意有生意要和人合作,所以特意留下来瞅瞅自己能不能掺一脚。看看寇承平那边搞得如火如荼,他们也非常想要凑凑热闹,成不成不要紧,要紧的是他们不能被排除在外!

有事大家一起搞,你们两个自己暗搓搓凑对玩是怎么回事?就不能带上大伙一起玩吗?是不是瞧不起他们,觉得他们手里没几个钱亏不起?

盛景意早料到会有人想加入进来,只不过没想到他们会来得这么快,而且还抱着赔钱也要一起来的想法。

不管是为了什么原因,这份热情都非常叫人感动!

盛景意叫立夏上楼把自己刚收好的笔记和削好的炭笔取下来。在一干小纨绔的注视下,盛景意数了数人头,认真开始盘点他们家中的产业。

这年头,谁家里没几个铺子啊,尤其是他们这种过得有滋有味的小纨绔,家里的店铺田庄从不落于人后!

这一合计,好家伙,什么成衣铺、首饰铺之类的全都有,裁缝绣娘养了一堆,铁匠铜匠银匠一个不缺,手里的店铺和人才可以说遍布各行各业。

盛景意说道:“我听说唐时的贵人们娱乐活动很丰富,闲暇时便有人牵头聚会,席上会有专门的伎人展示时兴的服装。可惜这种活动没延续下来,现在越发少见了,许多女子即便手里有余钱也不知道自己该买什么、更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买好。”

小纨绔们一听,奇道:“唐朝女子之间竟还有这样的活动?”

盛景意说道:“当然,她们既可以上马打马球,也可以坐下欣赏美人歌舞、看看美人展示新衣裳,那是唐朝女子的常态。”

相比之下,这个时代对女子的要求要严苛得多,至少婚前女子鲜少能出门应酬,哪怕是读书识字,那也是为了相夫教子而学。

由于社会风气的改变,女子的衣裳和妆容也从求新求异、鲜亮醒目转变为素雅端庄,这主要是为了满足士大夫的审美,至于女孩子本人心里怎么想,很少有人会去关心。

作为合格的纨绔,徐昭明和寇承平那一干狐朋狗友听盛景意描述起唐朝女子的生活,并不觉得离经叛道,反倒觉得心向神往,恨不得自己也生在那个时代,每天跟心仪的女孩儿一起打马球看歌舞,那不是他们梦寐以求的日子吗!

“那我们要怎么搞?”小纨绔们积极追问。

这时立夏已经把盛景意的笔记拿下来了。

盛景意把自己画的速写摊开在小纨绔们面前,说道:“这是我今晚画的,本来想明天整理好再去找寇公子,既然今晚大家都在,那我就先直接说了。我们千金楼是这样安排的,接下来我会针对这些姑娘的长处和短处拟一份计划表,给她们一些关于外形和技巧上的建议。”

盛景意边说边抽出一张画像,根据图上那姑娘的长相特点对脸型和五官进行修饰,再根据那姑娘的身形更换衣服首饰。

很快地,一个截然不同的形象出现在原来那个速写人像旁边,盛景意落笔很快,其他人还没看清是怎么回事,她已经刷刷刷地把焕然一新的参赛姑娘给画出来了!

寇承平呆了一下:“这还是同一个人吗?”

盛景意说道:“要是针对真人进行改造的话,效果会更直观更明显。”她朝寇承平笑道,“要是我们给这些姑娘送去一点建议,并告诉她们想要更完整的方案可以来千金楼进行有偿改造,你说她们会不会愿意来?”

寇承平说道:“那肯定是愿意的!”虽然他不是女孩子,可他接触的女孩子多了去了,哪有女人不想让自己变好看的?不管是为了自己看着舒心,还是为了在男人面前邀宠,她们都很舍得在这方面下功夫!

盛景意说道:“只可惜我们千金楼开在秦淮河畔,寻常女子却是不好过来的。”她看向徐昭明,“你们在城里有空着没用的园子吗?”

盛景意看向徐昭明,自然是因为徐昭明家底最丰厚,家里园子很不少。据说徐昭明他娘家里也挺有权有钱,嫁入国公府完全是强强联合,所以空着不用的园子说不准还真有。实在没有的话,他们几个合伙盘个新园子也不是事,毕竟他们有钱,而且纯粹是想玩票!

徐昭明老实说道:“我手里有个畅清园,是我娘的陪嫁,就在东市那一带,平时不怎么用,只偶尔用来开个赏花宴什么的,我娘说过以后把它给我的。”他一点都不介意和好朋友分享自己的园子,“要是你要用的话,我可以去和我娘讨来!”

盛景意笑道:“不是我要用,是你们要用。你们想想看,我们千金楼这边基本只做女伎生意,官家女眷之类的是决计不会踏足这里的,所以这么大一块空白市场全由你们去占,要是搞好了,往后整个金陵城的女人生意都捏在你们手里了。”

要知道这年头男人在外面打拼升迁、赚钱养家,女人则要在家主持中馈。

中馈什么意思呢,一开始是指酒食供膳之类的,后来衍生为管家,而管家的核心就是管钱,所以说,钱袋子是捏在女人手里的,而且一般是中青年女性!

这部分女性发愁的一般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自己想抓住青春的尾巴,不愿变成黄脸婆遭丈夫厌弃;一方面是儿女要谈婚论嫁了,儿子找什么媳妇好?女儿找什么夫婿好?谁家的儿子有出息?谁家的女儿更贤惠?

要是能给她们搭建一个稳定的交流平台,在这个地方既可以带着女儿出来和同龄人社交,又可以获取最新的潮流信息、帮她们把握时尚风向,难道会不受欢迎吗?

不过想赚更多钱的话,这个平台要有众人信得过的人出来牵头,要有一定的私密性和选择性,保证把金陵城豪富之家的女眷一网打尽,平台搭起来以后还得定期策划新活动,保持客户黏性,具体可以参考后世的私人会所。

这也正是盛景意问徐昭明有没有园子的原因。

整个没有比定国公府的园子更有安全保障的地方了,毕竟没谁敢在定国公府的地盘上作妖。

盛景意说道:“今天徐公子应该也发现了,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唱曲儿的,这一行还是得靠老天赏饭吃。可是因为《桃花扇》刚火爆起来,针对其他方面的活动又太少,所以人都扎堆来参加这边的选角,我们要是另外办一个只需要比脸和身材的活动,应该可以让这部分人分流过去,而不是不管适不适合都来《桃花扇》这边报名。”

如果盛景意说什么“这样做一定可以赚大钱”,徐昭明可能只会友情支持,自己根本没什么特别想法。可听盛景意这么一说,徐昭明顿时就来劲了:“你说得对,必须把这部分压根不适合的人引开,就按你说的办,来一个不需要开腔的选角活动。”

至于这样的选角活动到底在选什么,刚才盛景意已经讲过了,效仿唐朝女人们请人来展示服装首饰,这不正需要脸好身材好的人吗?

盛景意说动了徐昭明,又转向寇承平说起别的安排:“我今晚会画一个第一期选角活动的海报,到时候还得寇公子帮忙找人印出来,印几张大地张贴出去,再印些小的赠送给来《桃花扇》相关产品的客人,好叫他们知道我们第一期选出了哪些姑娘。”

寇承平说道:“没问题。”

盛景意说道:“印海报还是其次,既然分流一部分人去畅清园找活干,也不能空口叫人过去。这半个月我们每天把当天的选角结果印出来,等选角活动结束之后整合起来装订成册,把它做成一本时尚杂志。”

时尚很好理解,时,就是时下,尚就是风尚,指的就是现在正流行的东西;杂志也很好理解,大概就是“什么都记录一下”的意思。

到时这本名为“时尚”的杂志印出来以后立刻在太平书坊上架开售,接着就在杂志后头刊登模特选角活动的广告,正好能让模特选角第一时间接棒,免得空窗太久,下回再想搞事别人都想不起他们来了!

寇承平两眼一亮,说道:“这个好,我们要是把这个时尚杂志一直办下去的话,肯定很多人想把自己的画像印在上面!”哪怕只是为了在上面露个脸,愿意参加那什么模特选角的人也不会比参加这次《桃花扇》选角的人少!

一群小年轻凑一起你一句我一句地规划着,园子徐昭明出,宣传寇承平搞,其他人有钱出钱有人出人有店出店,迅速把整个畅清园计划瓜分完了。

作者有话要说:

小纨绔:赚不赚钱不要紧,只要能搞事就好!

小意儿:亲,想要资源吗?杂志封面的那种!

第47章

赵博士归家时,唐氏刚送走过来小坐的几个妇人。

他们夫妻俩目前住在金陵国子监安排的住处,这几个妇人都是赵博士同僚家的女眷,平时抬头不见低头见的,邻里间往来也多。

这次赵博士出门没多久,她们便结伴来寻唐氏说话。

说是随便聊聊,其实还是为了赵博士去当评委这事儿而来。

现在学生里面都议论开了,说赵博士身为国子监博士也参与了这次选角活动,凭什么不让他们去看,他们是纯洁的,他们是为了艺术而去的!

身为国子监博士,怎么可以起这种坏头?

众人这么劝完了,又好言劝起唐氏来。

唐氏第一次成婚是与自己表哥成的亲,两人两情相悦、恩爱非常,可惜成亲数年没能有孕,唐氏表哥的母亲哭天抢地地要他们和离,唐氏的这段婚姻便结束了。

现在唐氏再嫁好些年了,两人还是没有儿女,她表哥那边却早已儿女成群,要是赵博士再这么往秦淮河畔跑,她怕是更难有孕……

这年头,世人对女子是苛刻的,成婚之后无所出,不管是因为谁的原因那都是女人的错,毕竟男人又不能生孩子,不怪女人怪谁?听人说,唐氏表哥的三儿子都要摆满月酒了,唐氏这边不抓紧点怎么行?

这些话听着句句都是好意,听来却像扎人的刀。

若是可以,唐氏也不是不想有属于自己的孩子。

要知道丈夫待她极好,从不和自己脸红置气,夫妻俩虽还不能说是无话不谈,却也十分投契。若是能怀上,她怎么会不想孕育一个属于他们的小小孩儿?

可儿女缘分这种东西,绝不是你说想有就有的。它偏就不来,你又能有怎么办法,难不成还能和乡野村妇那样拜鬼神喝符水去?

唐氏出身官宦世家,家中世代以诗礼传家,平日里读得都是风雅之书,性情看似温和柔婉,实际上却是极为清高骄傲的,岂能让自己为了子嗣之事移了心志,成为自己过去最为瞧不起的那类人。

唐氏客客气气地送走几位妇人,独坐在桌前压着那本《桃花扇》。

这两个月她已把《桃花扇》来来回回看了几遍,越发觉得这故事结局虽然令人怅然,却也不失为最好的结局了。

那样一位性情刚烈的女子,兴许只有在那种乱世之中才能显出光彩来,倘若天下太平无事,光是她的出身就能让人说道许久,她如何能和她的侯郎长相厮守?那位侯郎即便对她用情至深,也只能让她当个侍妾或没名没分的外室。

与其终日受人磋磨,窝窝囊囊地过完一生,倒不如断发出家、了断尘缘,全了李香君的坚贞高洁。

赵博士回来时,瞧见的便是唐氏坐在那儿失了神。他一愣,觉得唐氏是不是遇到了什么烦心事,不由迈步走上前问道:“怎么了?”

唐氏回过神来,见丈夫一脸关切地看着自己,面上带上了轻浅的笑意:“没有,看了会书,有些乏了。”她转身邀赵博士坐下,含笑问道,“人选得怎么样?”

赵博士见她神色如常,便也不再多想,转而和唐氏说起方才的选角活动来。这选角活动说是选角就真的是在选角,虽有百名观众在那瞎起哄,但江乐正他们都是在认真选人的,要是确实不适合的人选,便是反响再热烈他们也不曾转身!

赵博士说道:“我估摸着今天我们应该已经把侯生选出来了,只是不知香君会是谁。”

唐氏听了顿时来了兴致,叫赵博士给她细说一下侯生会是谁来演。

等听完那许秋白的故事,得知那位从良的苏姨能悉心抚养好友之女长大,她所生的儿子却嫌弃她的出身不认她这个生母,唐氏当即想到自己先前的猜想,慨然叹道:“倘若香君不曾了断尘缘,将来的处境怕也会与那位苏姨一般艰难。”

赵博士自幼好读书,人也聪明敏锐,一听便知道唐氏的想法。唐氏明显颇为认同“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这句话,心思又细腻敏感,刚才恐怕就是在为这事出了神。

赵博士把唐氏拥入怀中,不再多提许秋白之事,转而说起活泼可爱的樊盼盼,又给唐氏介绍了一下樊盼盼适合演什么类型的角色,把旦门的七种基础类型给唐氏详述了一番。

这都是他这段时间从千金楼给的资料里现学的,不过不妨碍他现卖。

唐氏听着丈夫滔滔不绝的介绍,眉目也渐渐舒展开,听到有趣的地方夫妻俩便一起笑了起来。

这夜讨论《桃花扇》选角的人不仅是赵博士夫妻俩,五个专业评委还是其次,那一百个观众都是金陵城最活跃的那拨人,这次被他们抢了先,他们尾巴早翘上天去了,大晚上不睡觉跑去骚扰亲朋好友,连已经睡下的人都叫起来听他们吹牛逼。

到第二天早上,这一百个小年轻更是到处蹦跶,到处播撒妒忌和攀比的种子:你去了没?哦你没去我没见着你!哈哈哈哈你抢不着票吧?我跟你说,昨晚可好玩啦!

年轻人么,讲究的就是面子,这炫耀都怼自己脸上来了,这怎么能忍?这绝对不能忍!虽然不是特别感兴趣,但是他们必须要去一次!去过了,他们就可以挺直腰杆说一句“没什么意思,不过如此”,要是他们没抢找票就这么说,那些混账一定会蹦跶得更欢,说什么“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第二天金陵国子监和各大书院放学之后,《桃花扇》主题店的商品又迎来了新一轮的抢购,不仅线香礼盒被一扫而空,各种可以拆出票来的小套装也被人包圆了。

开出票来的人兴冲冲跑去登记,结果负责登记的人面带笑容地告诉他们:“现在已经在登记第八期的观众名单了哦,请问你们要立刻登记吗?”这可真是气死人了,凭什么他们弄到了票,还得六天后才能去看!千金楼这个破地方,就不能把选角场地弄大点吗?

好在举办方还有一点点良心,虽然没能让他们当天就去当观众,但还是给来登记的人分发了一张新印出来的海报。

这张海报一看就是印刷出来的,不过比寻常的印刷又有那么一点不同,它居然有两种颜色,边框和主要线条都是寻常的墨色,那画中女子的樱唇却都是红色的,一眼看去极其吸睛,连带那几个各有特色的女孩儿也莫名变得美丽动人起来!

其中占据中央位置的两个女孩儿一个英气逼人、一个娇小玲珑,旁边写有她们的名字,左边的叫许秋白,右边的叫樊盼盼,据说是昨天唯二两个不管专家评委还是观众评委都全票选中的选手。

她们不仅唇色是红的,连衣裳也是红的,所有人拿到海报后都会被他们吸引了去!

在海报下半部分,还有两部分小字简明扼要地介绍两位全票入选姑娘的赛场表现,虽只有寥寥几笔,却叫人对昨夜那场盛会心驰神往,恨不得自己当时也在场!

比起正儿八经的字画,这张海报自然算不得多惊艳,可是作为印刷品,这张海报看起来就很有特色,叫人忍不住拿起来反复欣赏。

有的人觉得这种画法他们好像没见过,纷纷猜测是太平书坊请某位大家画的;有的人觉得这运笔方式有点眼熟,瞧着挺像《桃花扇》主题店卖的那几套折扇的扇面。

还有人在琢磨双色的事:这是怎么印出来的?是往一块版画上涂两种颜色吗?两种墨料会不会混在一起?

不管怎么说,这份海报都充分引起了许多人的讨论兴致。

没拿到票的人见别人有新增品可拿,纷纷催促掌柜的快点把货补上,他们要马上把钱花出去,一个子都不给自己留!

掌柜的前几天这些人已经够疯了,结果现在存货都卖光了这些人还一个劲地催补货。

仓库里的存货就那么多,他上哪补货去?!

掌柜的只能把店关了,跑去寻寇承平说起这甜蜜的烦恼。

寇承平现在是见过世面的人了,他现在还在和小伙伴们密谋赚他娘她们的钱,哪有心思关心这点小事!

寇承平无所谓地说道:“货送来了你就卖,卖完就关门,别管他们说什么,也别拿别家的东西以次充好,不值当。”

现在外面已经有不少仿品,但凡《桃花扇》主题店有的东西外面都跟着卖,可那又怎么样,很多仿品只仿了形状没仿着质量,买了都不好意思拿出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