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港口只有他们几家分享,东兴自然会有巨大的好处,但若万一失败……以后却是反身都很难的了。陆有容谨慎了一辈子,若在过去是不见得敢下这样的重注的,但他虽没有世家门阀那样的关系,也知道现在局势不好,若真要乱起来,他们一家,难道还要躲到海外去吗?

  故土难离,虽说是做海贸的,却没有想过真的迁移,在这种情况下,巨岗也不失为一个庇护伞,虽只是一个小小的县城,但它背后站的,却是权威日重的夏卓敬。

  

  第91章 港口(下)

  

  应该说,陆有容愿意跟着杨毅,是有几分赌博性质的,虽说下了赌场,就没有回手的,但在开盅前,总是有些忐忑,而现在看到巨岗这个样子,特别是在这样的场合中都能这么规矩,陆有容自然更是安心。

  与他这种单纯的欢喜不同,万字商行的第三领队毛子龙就有些纠结了,合作伙伴强大自然是好的,可是这么强大,而且眼看着只会更强大,那在欢喜的同时也会有些担忧。

  当然,这种担忧他只会放在心中,表面上,还是会温和欢喜的和陆有容等人寒暄着,他们正说着,杨毅到了,两队身穿黑色的服装的士兵在前面开路,上下两截的式样,可以说是整个大赵的独一份,但现在,已经没有人再觉得古怪了。

  而杨毅,虽然也是同样的样式,但穿在她身上的,却是绿色的,有点凄惨意味的绿,是大赵六品以下九品官以上的官服要求,这样的场合,杨毅也不好完全不遵守,只是她若符合了大众,那么在紫竹军中就显得怪异了,所以她就把样式和颜色结合了一下,说起来,是有些不伦不类的,不过在她走在一队士兵中,大步而来的时候,却没有人有这样的感觉。

  修身的长裤,上衣掐腰,右稔那变是带着弧线下来的金属大扣子,再之下,是黑皮马靴,和着旁边的护卫一起,发着清脆的踢踏声,大赵的文官是一定要戴帽的,武官却没有这样的讲究,不过在一般情况下,武官都喜欢尽量的向文官靠拢,杨毅本也想跟风一把的,但尝试了之后,她就知道,这个风不怎么好跟,并不单是她个人形象的问题,关键的是,她还要面对她的合作伙伴,以及巨岗的民众。

  这两年,巨岗人已经看惯了他们这样的服装,她穿着同样的并不会有什么不好的影响——就算有,也是外面人对这里的看法,不过要是认真追究,她其实并没有违反大赵的规定的。

  大赵的军队有一定的服饰是不错,不过各家的军队也都有自己的特色,这一点,从开朝之初就是如此,现在却是更混乱了,不过这倒不是大赵特色,各个朝代都是如此,所有的差异,也就是更混乱一些,或者更整齐一些。

  这也是没办法的,虽说军队是属于朝廷的,但各大世家都有一部分私兵不说,带兵的统帅将军也会在军队上打上自己的烙印,特别是大赵现在的情况,不说别的,南北明王的军队就是绝对不一样的。

  所以,巨岗这边服装的不同,倒也不会给她带来太大的压力,最多,也就是一些嘲笑,而且,她现在还不用太在意外面投注到这里的目光。

  没有戴帽,她的头发是高高的扎了起来的,顺滑的马尾垂直在背后,随着她的脚步,微微的有些摆动,这些年,她不用再风吹日晒,皮肤也就慢慢的恢复到了原本的白皙。

  若是以女人的标准来看,杨毅是说不上多么漂亮的,她的眉毛太浓,眼神太犀利,嘴角的微笑也不够柔美,但若是以男子的标准来看,已可以用英俊来形容,有的人甚至想到了夏卓敬,心说在传说中,那位自己长的就美貌无双,于是这手下也是按照这个标准来找的吗?

  她一路走来,不知令得多少少女芳心暗动,就连毛子龙也要承认,那被人称为蚕豆绿的的颜色穿在他身上更有一种风采,待她走近,众人纷纷向他行礼,她也抱手回礼,从毛子龙到陆有容再到自己的手下,方方面面都打了个招呼。

  说了几句话,那边就有人提醒她,说是时辰到了,她笑着点了下头,顿时,锣鼓就响了起来,四支舞狮队从旁边跑出,斗在了一起,这四支队伍都是从军队中挑出来的,又练了许旧,舞出来自然好看,下面的群众看的更是高兴。

  四个舞狮队争两个彩球,最后按照排练的,抢到的那一个踩在另一个狮头上咬破,然后垂下里面的红绸,露出的,自然是早就安排好的对联,说不上多么有文采的对联,不过是表达一个喜气,彩球一咬开,锣鼓声就停了,然后,就是噼里啪啦的炮竹声。

  待炮竹声停下后,就有一个嗓门洪亮的司仪站了出来,说的无非就是天好风好云也好,今天是什么大喜的日子,然后又开始介绍嘉宾,这在传统的仪式中是没有的,陆有容等人只以为杨毅这是在对自己的民众做个交代,所以被叫到名字的时候,也都会往前走一步,杨毅是最后一个被叫到的,她一出来,立刻欢声震天,下面人几乎是有些痴狂的在叫杨大人。

  杨毅站在那里,面带微笑的接受众人的欢呼,等过了一会儿,才往下压了一下双手,声音立刻就停止了,这一个细节,别人不在意,却对古扎和毛子龙都是震撼性的。

  他们两个,虽然身份不同,经历不同,可都是带过人,经过事,见过大场面的,也都更清楚这种整齐意味着什么。

  令行禁止。

  多少年来,军队想要的,其实就是这四个字。

  是的,军队的用途是打仗,打胜仗,但是一场胜仗包含着很多因素,天时地利这些不说,指挥者的策略,粮草的供应乃至兵器的优良程度都可以说是关键,不过这些,是说一个国家的,或者一个群体的综合素质,而不是对士兵的要求。

  士兵要求身强体壮,要求作战勇敢,要求能力强悍,可是,最重要的还是纪律,还是能讲领导者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要求都实施到位。毕竟打仗不是比武,一个人再强壮,用十个瘦弱的人也能挤垮的,一个人的身手再强大,就算是夏卓敬那样的,面对一千个普通人悍不畏死的扑上来,也只能退避,至于说勇敢,你哪怕再害怕,但只要能够在上面命令冲锋的时候,真的冲上去就足够了。

  那种表现个人勇武的英雄主义,在一定时期是能带动气势,但如果面对的是绵延不绝的保持如一的军队,那种气势又能保持多久?

  听话,对于上位者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下面人听话,在任何时候,哪怕是让他们去死的时候都听话,那么这支军队,也就是无敌的了。

  一支军队能做到这一点已是难得,而一个县城的普通人也都能做到?

  毛子龙和古扎虽然过去从未见过,但现在却有一样的眩晕感,他们迷迷糊糊的想,这是杨毅的个人威望吗?他的威望已经到了这种程度?

  杨毅在巨岗自然是有威望的,但也没有到他们想的那种不可思议的地步,现在巨岗之所以会这么整齐划一,原因还是简单的……习惯。此时巨岗县的人,大多是当初的流民,而且是那时候参加过种种劳动的流民。

  他们当初建筑过巨岗,巡过逻,守过城,而无论他们要求哪一样,都是要求纪律的,杨毅把这个纪律烙到了紫竹寨的心中,他们在分散到各个领域的时候,也把这份纪律带到了下面。

  杨毅当初面对紫竹寨讲话时,会习惯的做一个手势,而她的手下也把她的这个习惯学了个十足十,再之后一层层的传递,所以现在杨毅一做这个手势,下面立刻就没了声音。

  “今天,是我巨岗大喜的日子。两年,我杨毅来巨岗两年,这里面的很多人,也是来巨岗两年,两年前,我杨毅凄惶无措的来上任,却被人从山上赶了下来。两年前,在场的很多人受天灾影响,食不果腹。两年前,我杨毅所想的只是有一块立足之地,两年前,很多人所想的,不过是吃一顿饱饭。这两年,我们经历了很多,我们建设巨岗,我们修建道路,我们修缮城墙,而现在,我们终于修好了,巨岗有史以来的,第一座港口!”

  说到最后一句,她提高了音量,下面立刻响起了巨大的掌声,很多人一边鼓掌一边激动的涨红了脸,这番话放到现代来说,没有丝毫的稀奇,甚至还有些套路,但是用到这里,还是很能鼓舞人心的。而且杨毅的声音不大,但只要不是离得特别远,都能听到,这一点,普通人没有在意,有心人却都记了下来。

  古扎的眼睛更是阴沉,虽然两年前他就有了预感,但现在真的看到,还是不由得心中一凛。

  他的手臂下沉,袖中的一根竹竿滑落到掌心,巨岗的城门一向是严谨的,这一段日子更是卡的仔细,若没有身份上的掩护,兵器不能说绝对不能带,但却会被再三的询问,他毕竟不是赵人,若是被盯上了,很可能就会被认出来,因此,他这次的兵器,就是两根竹竿,两根,削的锋利的竹竿。

  耳边又传来了巨大的掌声,他却抬起了头,等到杨毅转身的那一刻,也是他行动的一刻。

  “这个港口,是我杨毅的骄傲,是巨岗的骄傲,更是各位的骄傲,我希望从此以后,各位能和我一起努力,将巨岗,建设的更加美好!”

  又是一阵震天的巴掌声,就在古扎觉得杨毅终于说完了的时候,却见他又笑了笑:“在这里,我还要给大家引见一个人,虽然因为在过去,我们因为立场不同有一些分歧,但是在以后,他,以及他的伙伴都会成为我们的一份子。”

  她说着,微微的侧了个身,而那边,缓步走出一个男子,一个巨岗族男子,江浩。

  

  第92章 未来(上)

  

  在江浩走出来的一瞬间,古扎是不说了,就是普通的巨岗人也呆在了那儿。

  真的来说,江浩的容貌并不是典型的巨岗族的类型,在气质上,他和一般的巨岗族也有明显的不同,世代巫师,在读书人的气质中,更有一种神秘感,若穿上赵人的服装,那是比古扎更好糊弄人,但是他今天穿的是巨岗族的传统服饰,而且是大礼上才会用到的。

  一身黑色的,镶着银边的长袍,偏偏是没有袖子的,一头的黑发被编成几十个小辫,唇用黑线染了,没有穿鞋,双手戴着宽而厚的金镯。

  众人愣愣的看着他,他也没有说话,只是来到杨毅面前,伸出双臂,然后深深的,弯下了腰。

  啪!

  啪啪啪啪!

  在一阵沉寂之后,是如雷般的掌声,是的,没有多少人真的非常详实的了解巨岗族,虽然做了这么长时间的邻居,哪怕是过去就在巨岗这里生活的,也不见得对巨岗人非常熟悉,这就像是现代,很多人的朋友圈中都有回族人,在一个城市生活,汉人会到清真的饭店中吃饭,会参观清真寺,会去买清真的食物,可是对于回族人的节日,回族人的风俗,回族人的历史,能非常了解的,却也不多。

  但是,就算是完全对巨岗族不了解的,他们也知道这个动作代表了什么。

  臣服!

  这是巨岗族对他们的臣服!他们胜了!他们以后不用再担心巨岗族从山上冲下来了!虽然在和巨岗的交手中,他们总是以胜利的姿态出现的,但也不希望有这么一个敌人在身边。

  想到未来的安宁,他们的巴掌拍的更响了,其实这是一个误会,江浩的臣服,并不代表整个巨岗族,不过在这个时候,又有谁会在意呢?就连江浩自己,也不是太在意的。

  他伸直手臂,看着下面的青石地板,肩背尽量的向下压,努力的,让整个上半身,和地板平行,这个动作看起来没什么,其实比下跪更难做。

  这个动作,他只做过三次,在他继承家业,做上巫师的时候,是这么向上一代的老族长行礼的;在古扎成为族长的那一天,他又做了一遍,那时候,他以为他只会做这么一次了,将来就算是再做,也是很久很久以后了。

  那时候他以为古扎会和他的父亲一样,成为巨岗族的流传千古的族长,带领着他们走向下一个辉煌。可是,古扎甚至连三年都没有做满,再之后科利马成为族长,虽然有古扎当时的交代,可是,他并没有向他行这样的大礼,而是以长辈的姿态,像他的额头点了三滴水,这是承认他族长的身份,但同时也是表明,他并没有赢得自己的尊敬。

  那时候,他怎么也没有想到,有一天,他会对着一个赵人行这样的礼。

  叛徒!

  被长目天抛弃的人,他已经想到那些族人会怎么说他了,但是,有什么办法呢,他已经看不到现在的巨岗族的未来了。

  虽然族中的人口还没有大的变化,虽然生活除了局促些也还不太显得艰难,可是,出路呢?未来呢?也许以前还能想着配合大赵的变化而再顺势而起,但是在这个港口成立之后,他们等于是面对了两变的夹击。

  “我只是,在为我的族人找一个未来。”

  他这样想着的时候,感觉杨毅的手搭在了他的手上,那双手带着茧子,但却意外的小巧,他微微一愣,然后就下意识的扣住了那双手,慢慢的,站直了身,下面,是更加响亮的掌声。

  有着这一幕做铺垫,整个开幕仪式的气氛始终是热烈的,几乎所有的巨岗族人在这一天都感觉到了幸福,他们不知道,一场冲突就这样消失了,也没有人去在意,那在众人都在欢欣鼓舞时呆滞的面孔。

  “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

  古扎反复的念叨着这几个字,在看到江浩的一刹那,他的手停住了,身体僵在了那儿,有那么一瞬间,他甚至连呼吸都不能了,哪怕此时杨毅请出的是夏卓敬,或者巨岗的任何一个人他都不会这么意外,但是,是江浩!

  是巨岗族的时代巫师!

  是巨岗族的精神支柱!

  是最不可能背叛巨岗族的人!

  是他的兄弟!他最信任的伙伴!

  是的,他们已经有两年没见了,可是,在他的心中,江浩一如往昔,他总觉得,有一天他和江浩碰到,还是会把酒言欢,还是可以心心相映,还是能够像从前一样……

  但是江浩竟然投靠了杨毅!这是不是代表着,整个巨岗族都投靠了杨毅?

  若是在平时状态下,古扎绝对不会这么没有判断力,但是江浩出现的那一幕对他的冲击实在是太大了,若是换到现代,那“被雷劈了”这一个词就像是专门为他定做的。

  在这一刻他只觉得两眼发黑,再看不到什么未来。

  未来……

  在此时,在大海之上,上田一郎正站在船头,看着前方,仿佛想要透过那茫茫的蓝色,找到另外的颜色。

  “大哥。”惠子来到他的身边,开口,因船上有些忌讳女子,所以她做的是男子装扮,“他们说,顺风的话,再有一天就能到大赵了,就算是迟一些,两三天内也是能到的,大哥,我们终于要到大赵了。”

  上田一郎长吸了口气:“惠子,我上田家的辉煌,就要重新开始了!我会努力,你也万不要坠了家族的威名。”

  惠子对他鞠了个躬:“大哥放心,我会努力的!”

  上田一郎的目光再次投向了海上,还是一片的蓝色,但是这次他却仿佛看到了璀璨的颜色,他过去的投入终于有了回报,那个赵人没有忘了他们,虽然到了大赵会如何他还是不知道,但是他相信,他们会有一个壮丽的未来。

  如果没有,那么,就用他的血,来染上这片颜色!

  在他这么想的时候,夏卓敬那边已经是一片红色了。

  冲突,不断的冲突,先是小规模的骑兵的纠缠,再之后就是几支队伍的相逢,从山中,从野外,册亨的人越来越多,并不是抵挡不住,但是这种持续的战斗,长久的警惕,总是令人厌烦的,夏卓敬坐在自己的帅帐中,看着地图,他手中的这一份,已经是相当详细的,几个路段,都被他派兵防守了,但是,册亨人还是能翻越过来。

  手下有人叛变?

  先不说大赵和册亨是多少年的冤家,就说册亨每次过来的地点不同,就足以说明,不是他这里出了问题。想到这里,他叹了一口气,收起地图,其实原因他早就想到了,只是一直不想承认。

  北边那边放人过来也就罢了,但放的这么近……已经是在养敌了!

  “元帅,延昌来的急件。”

  “进来吧。”

  他的亲兵掀帘而进,恭敬的将一个信封送到他的桌上,他摆摆手,打发那亲兵出去,然后才拆了开来,很短的一封信,不过寥寥几行,下面用的却是南明王的王印,夏卓敬飞快的将信扫了一眼,然后慢慢的,垂下了头。

  很短的内容,很含蓄的暗示,但却明确的指出了,对待册亨,可以缓手了……

  暗红色的桌面,落在夏卓敬的眼中,已经变成了血红。

  册亨的肆虐,赵人的哀号,以及大赵的崩溃,都已经成为了,可以预见的未来。在这一刻,夏卓敬突然有一种厌恶的心理,想要抛开这一切,躲到一个安静的地方,再不管什么大赵、册亨,以及,王位。

  就这样想着的时候,他不知怎么的,突然想到了杨毅,想到了他的港口,以及他所说的那个计划,占岛为王,和大赵隔海相望,什么海岛气候温和,栽种适宜,四季如春,土地肥沃,明明是一份计划书,却被他描写成了一个世外桃源,然后说为了扎起最初的底子,希望他能开路引,将紫竹寨原本留下的那些人引到巨岗。

  当时看到这封信他就笑了,然后一直没有回复。大屿山上的那些人并不算是太好的把柄,不过有这些人在,总是一个牵制,而且万一有什么事情,有这么一支队伍在,也许,能有意料之外的效果。

  当然,这其中,也有几分警告的意味,这几年杨毅在巨岗做的很是火红,他虽然没有亲眼所见,也知道一些,知道他在那里是巨岗唯一的声音,那里没有多少人知道他夏卓敬,也没有多少人会效忠于他夏卓敬,虽然杨毅在给下面人讲话的时候,有时候会说上圣上如何,南明王如何,二世子如何之类的话,但有多少人会将他放在心中,那就难说了。

  巨岗是杨毅经营的,有这样的结果也是难免的,但适当的敲打也是必要的,免得杨毅觉得自己能够单飞,或者觉得他这里,是有求必应的。他没有回复,杨毅也没有再提,倒是个识趣的,他本来准备押后一段日子再说,但现在却有了批复的冲动。

  他坐起身,拿笔写了几个字,然后叫来亲兵,让人把这信带了下去,也许这世界真的要变成红色的了,那么就让他在染红之前,减少一些浓重吧,哪怕他将来要亲手多添上几笔——

  

  第93章 未来(中)

  

  仁和十七年,对于巨岗人来说,是喜悦的一年,在这年八月,他们的港口建立,同一天,四艘大船就破浪远行,并且成功的与四个月后回来了。在这四个月中,已经有一些船只因为种种原因在巨岗停靠,他们中,有的是因为在扎马没有好位置,所以先在这里停靠一下,有的是顺路,有的只是单纯的好奇,不过更多的,还是想拉一些纱布。

  这样的购买量,远远不是巨岗能应付的,虽然杨毅已经提前做了准备,但已经是在吃库存了,为此,她不得不更大范围的招工,此时年景正不好,巨岗已经渐渐成为了几个州县的向往地,一听说这边对外招人,城门处,立刻就排起了长队。

  这种事情,落在一般人眼中那自然是喜事,但杨毅在挑选接受这些人的同时也很有些忧心。探子也就罢了,有没有这次招工,这城中都会有一些其他势力的眼睛,关键的,还是粮食。

  这两年她不缺粮食,从外面买的,自己种的,库存着实不少,但巨岗撑死也就这么一个小县城,能有多少地?加上一直受巨岗族的威胁,也无法大面积开荒,若不是她一直对外购买,恐怕很难保证充裕。

  现在又多了这些人,短时间不显,时间长了,也是个隐患,但纱布不能不产,而且不能不扩产,在现在,他们巨岗最大的优势就是纱布,他们现在还没有汇集成一定的客流量,还没有积攒一定的底蕴,若没有那些东西吸引着,那么那些船只不见得就会在这里停留。

  虽然她说,建这个港口是为了自己方便,但当然是越繁荣,对她越有利。

  这是一个矛盾,她现在也无法解决,只有把希望寄托在出海的船只中了,这四艘出海的船,有三艘是驶向昊国的,虽说若没有大量的黄货,现在走昊国已有些得不偿失,但他们毕竟是初下海,这条被人走熟了的路线当然是最好的,而另外有一条,走的却是却越。

  关于这个岛国,了解的人不多,也没有人去在意,按照孙锦的说法,这个地方,虽然有港口,但基本上没有自己的东西,而且常年战乱,孙锦当年是运气好,飘到了一个势力比较强大的村落,又加上看他穿着华丽——对那里的人而言,想着能用他换取什么东西,这才让他活了下来,否则他不定什么下场呢。

  后来那个村落用他换了东兴商行的五套餐具和一匹丝绸,那丝绸也就罢了,餐具却是很普通的木质品,不过上了漆,对于那里的人就是很宝贵的东西了,由此来看,就知道却越是一个多么贫穷的地方了。

  当然,有的地方文化落后,可是物产丰富,人家也许连件完整的衣服都找不到,但偏偏出产黄金宝石什么的,但孙锦在那里呆了一年多,也没有发现有这种迹象,倒是有些珊瑚,却是要到海中去采的,而且那珊瑚的品质也不怎么样,也不怪没有商船从那里经过了。

  不过杨毅也没有想找一个贸易点,她看中的,是那里还算富饶的土地,那里虽不至于丢下种子就能长出大米,但也比巨岗的条件要好,无论是不是适合居住,总是能开发出一个粮食基地的,虽然有了船,她们也能从昊国引进粮食,但那条路,毕竟有太多人走了。

  她的这些打算,知道的人不多,对于普通百姓们来说,船只越来越多,生意越来越好做就心满意足了。

  在八月的时候,建成的只是港口,配套设施并没有完善,所以接下来的日子里,港口处一直还在施工,来来往往的人群,荡起的飞尘,在现代人来看是拥挤以及环境污染,在这里,却都是繁荣的象征。

  当然,除了欢喜之外,巨岗人也有一点小小的麻烦,这个麻烦就来自巨岗族,江浩虽然带着一批人投靠了杨毅,却还有一批死硬派,在江浩投靠之后,他们中的一部分彻底疯狂了,对巨岗发动了几次袭击,对此,杨毅早有准备,着实让他们吃了一番苦头。

  几次之后,他们也学乖了,开始打起了游击,只是杨毅此时别的不多,士兵却是不少,对于一州一国,她这点人不算什么,但是对于一个县城来说,那是足以护着周全了。

  凡是属于巨岗的地界,就有紫竹军的小分队存在,这些以十人为一组的小分队没什么高手,但战斗力强悍,若是同等人数的巨岗族,对上他们往往是要吃亏的,若是超过了,他们只会防守,然后在防守的同时求救。

  紫竹军的战斗力,向来是人越多越要成倍增加的,如果说十人可以面对对方的十二三人的时候,二十人就可以面对三十人,当然,这是在不存在高手的情况下,巨岗族作为一个民族,十大部落中自然也都有高手坐镇,可是这部分人,有的跟着江浩来到了巨岗,有的虽还在山中,却采取了闭门不出,两不相帮的方式,真正豁出去了,要以一个换一个的对赵人进行报复的毕竟不多。

  当然,若是碰上一个,那就是紫竹军的损失,可是杨毅的这些士兵虽然珍贵,却有着整个大赵的人员做补充,所以总的来说,还是巨岗族的损失更大。这种损失不仅是人手上,更是精神上。

  巨岗县在以能看到的速度发展着,火红着,巨岗族却在以能看到的速度颓败着,在最初,他们每杀死一个赵人都会欢欣鼓舞,会把那赵人的铠甲、兵器在部落中展示,会将赵人的头颅割下放到族人的坟前,而到了最后,那些铠甲兵器已经不能令他们看到更多的希望了,虽然他们还会进行着这种仪式,可是再没有过去的欢呼和雀跃,一切,都如同惯例似的走动着,然后,结束。

  四个月后,就在时间将要进入到仁和十八年的时候,四艘海船回来了三艘,它们带来了大量的粮食和银块,除此之外,还有不太为人所知的各种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