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里大多数的人除了注重仪表外,对住处的整洁美观也很在意,平常人家即使是放杂物的屋子也要时时清扫收拾的干干净净,更别提那些富贵人家,即使再穷困也会栽种些颜色鲜艳的花草来装点院子,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这里并不分老幼贵贱。

借住的这户人家院子就种了几株粉蔷薇,此时开得正盛,那香气在院子里久久不散,甚是好闻,云姨十分喜爱,目光总是落上不舍得移开,若不是这花是别人家的,徐长清真想摘下两朵来讨云姨开心。

租房子的这家媳妇与云姨日渐熟悉起来,十分羡慕云姨的手艺,没事经常过来坐坐看她怎么绣花,这天云姨绣完一只帕子,那媳妇看到花色,立即满眼惊艳,拿在手里直说道:“看着真眼熟,这不是我家院子里的蔷薇花吗?”

云姨放好针线微笑道:“这些日子我和清儿没少受你照顾,我也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送你,就绣了只帕子,你要是喜欢就留着做个念想儿……”

那媳妇张了张嘴,半响才惊喜道:“这真是送给我的?这可是你绣了两天的手帕,你真的要送给我?”这帕子布料倒是一般,只是这花绣极有水淮,跟真的一样,单是看一眼就爱不释手,绣工是一等一的,她也知道这女人带着个孩子不容易,就靠这手艺赚点钱,收下这帕子还真的有些不好意思,但是不要吧她又不舍,最后在云姨的坚持下,还是收下了。

但这手帕并没有白送,过了两天,一大早那媳妇就乐呵呵的跑来跟云姨说,认识的一户人家急用钱要卖宅子,云姨闻言登时大喜,忙把手里活计放下,徐长清闻言也从床上跳了下来跟着去了。

到了地方看到那宅子,云姨有些失望,不说这房前屋后地方小,只说这房子破破烂烂的样子就实在是看不过眼,房顶被修补了多次,指不定还漏雨,如果重新修整又要耗费一大笔钱,云姨本是想在京城定居,要求也不高,结结实实的能住人就行,可这样的却实在不适合,此时她做绣活维持生计尚可,但要攒下大笔银子修屋不知得猴家马月,且不说这房子破,价钱便宜些也罢了,那房主急用钱之下,也要少于一百五十两银不卖。

这房子放在乡下至多值十两银子,可在这京城竟要卖一百五十银,那媳妇也说这价钱并不贵,可是,一百五十两银子是她身上全部的家当,不满意之下怎么肯定轻易的拿出来。

而徐长清在边上看了那宅子半天,一开始眉头微皱,接着便犹如拣到大便宜一般面露喜色,他当然知道这一百五十两不便宜,可能那个租房的媳妇也要从中拿一些好处,但是这个地方他必须要让云姨买下来,即使搭上全部家当也要买,而且要快,绝对不能声张。

第八章 地契

云姨心里不喜,但碍于那媳妇的面子,也没有立即拒绝,只是借口说回去再想想。

那媳妇也察觉到云姨的勉强,倒也没落下什么脸,只是念道:“嫂子,我本来也不是那爱揽事的人,只是这些日子见你人和气,又带着个孩子不容易,这才厚着脸搭了这么个线,要不是我婆婆的娘家与他们家祖上有些交情,这房子是不肯这么低的价钱卖的,虽说房子是旧点,好歹也是片瓦遮身,要再找这样地点好的,独门独院的宅子真的不容易,要不是人家先仅着我这边,放出声来早就有人抢着要了,京城里现在都是寻好房子容易,好地方难求啊……”

云姨自然也不是那不知好歹之人,无论这房子怎么样,这也确实是人家一片好心,就算买不成房子但情意还在,便立即说了几句暖心话,只道他一个妇道人家一下子拿不定主意,想再考虑一下给答复。

那媳妇闻言也表示理解,换成是她也不可能看完就买,自然要给人家时间考虑清楚,便说:“时间最好不要太长了,那户人家的老头正病着,确实是急用钱,若是你不肯买,她们还是要找别人卖的。”

云姨点了点头,转身忍不住又打量起那处房子,虽然说勉勉强强能住人,但是花那么多钱却只能住这样的屋子,心里难勉有些不舒服,她想的是自己现在能够赚些银钱日常用,不担心日子会过的入不敷出,这样的话,何不留着银子,日后也许能遇到更好的……

但是,这心仪的好宅院可遇不可求,不知何时会有,现在这样在人家那里租屋住,事事不方便不说,也不是长久之计,而且这些日子她也相继看了几处,有了点经验,知道这京城的宅子大都是金贵的,好一点的一般都是要二百两纹银以上,难得遇到便宜一些且房子也不错,但是地点不合适,她一个妇人带着孩子自然是安全最重要,住的太偏僻难免会提心吊胆。

这样一想,再看这房子,地点正好处在闹市之中,门口集市人来人往络绎不绝,买什么都很方便,位置的确是很好的,而那房价也恰好在她刚刚能承受的范围内,就只是屋子太破,实在是不值那一百五十两……

云姨心里纠结,不知该如何决择,徐长清在一边竖耳听着没有插嘴半句,看完后便一脸平静的跟着云姨回去了。

回到住处,云姨一言不发的在木桌旁坐下,眉头不展,徐长清紧跟着后面走进来,见屋外没人便关好了门返回屋里,听到云姨叹了口气后,不由眉眼一弯笑了下,随即走到云姨面前嘟着个嘴轻声说道:“云姨,清儿有事情要告诉你……”

云姨低头看了看徐长清欲言又止的模样,似乎有些意外,不知他要说什么,便缓了缓有些僵硬的后背,随口问道:“云姨在听着,清儿想说什么呢?”

徐长清掂着脚凑近云姨小声道:“云姨,刚才你在看房子时,我看到那房子旁边有个酒馆……”

“酒馆?”云姨也不自禁跟着他放低了声音,于是回想了下,紧挨着宅子右边好像真的是有个小酒馆,但不太大,当时她只顾着看房子没太注意,而且那条街两边都是这样,店铺和宅子紧挨着并不奇怪。

的确,这事儿若是放在别人眼里,自然是再普通不过了,根本不值得在意,但是对于徐长清来说却是个意外之喜了,这也多亏了酒馆门口的那牌匾。

在他再三辨认后,确定了那醉仙居酒馆的确就是三年后的醉仙楼,别人不知道,他却是对这后来的事清清楚楚,这醉仙楼在几年后是青云直上,在京城也算是数得上名号的,也亏得徐长清重活了一次,否则谁会相信这么一个小酒馆会是日后名满京师的大酒楼?

而如今这小酒馆还是小酒馆,它要改成酒楼就要扩地改建,要扩建就要先买地,酒馆的一边是大户人家,要买下那个房子代价绝对不低,对方也未必肯卖,那么只剩下另一边……

那破陋的宅子几乎就是他们酒馆扩建的唯一的选择。

据时间上来算,三年后的醉仙楼早已经改建完毕,在当时已稍有名气,中间除去建酒楼的时间,这剩余的一年半载甚是急促,但机会难得,所以他才会想要尽快的拿到那处宅子的地契。

趁那酒馆的老板还没有打算到这一点,卖房子的人家更没有察觉到这个商机,他和云姨现在只要花一百五十两买到这房子,最多一年后就能翻倍的卖给酒馆,只这差价的一百五十两就大赚了一笔,三百两银子对开酒楼的商人来说,并不足道,但对他和云姨来说却是个极好的机会,可以安安稳稳的在京城里扎根,过得比以前更好。

这些念头只是在徐长清脑子里闪了几闪,他便开口道:“……清儿听到那酒馆里出来的人说,里面人都满了没有座位了,还说那酒馆要是地方再大点就好了……”接着徐长清停了下,然后面孔有些紧张的问道:“云姨,他们生意这么好,会不会跟我们抢宅子啊……”

听完这话云姨一怔,突然直起身,半晌,脸色奇怪的开口问道:“他们真的是那么说?你没有听错吗?”

徐长清立即摇头:“清儿没有听错。”

可谓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这话徐长清说的就像小孩子护食一样,但云姨即隐约有了一点模糊的想法,但她还不能确定,想了想后便坐不住了,嘱咐清儿在家待着别到处跑,自己却是急三火四的出去了。

徐长清见云姨出了院子,嘴角微翘,云姨不笨,而且足够心细,他现在担心的只是云姨会不舍得银钱,毕竟女人的性子比较瞻前顾后,而且一旦拖延了时机,房主不卖了或者被别人买去就白忙活一场。

但云姨并没有让他失望,她不仅又去那宅子看了看,还特意进了那酒馆,要了里面最便宜的一份饭菜然后暗暗观察了很久,那酒馆的厨子做菜口感极为鲜美,应该是有独家秘方,而酒云姨虽然不懂,但也能看出卖的极快,伙计也是个个勤快机灵能说会道,掌柜的站在柜台里一直收着钱就没有停过,不得不承认,这酒馆的老板很会做生意,也确实做的红火,若这样一直红火下去,发展起来就是酒楼。

今天要不是清儿跟她说起这事,她压根就不会关心这酒馆的生意好或者不好,也不会想到好与不会又与自己有什么关系。

云姨回去的路上已经把这件事的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她甚至想到就算酒馆不收她要买的那个宅子,那也不打紧,到时酒楼建起来,客量一多,那宅子也自然会水涨船高,她家经营过铺子自然知道这卖东西人多的地方才有商机,宅子那块地儿随便一个铺子靠着酒楼也能借上三分光,到时房子的价钱就不止是一百五十两了,二百五十两都不算多,无论从哪头儿讲这都是个稳赚的买卖。

此时的云姨已经毫不在意那屋子是否破旧,因为她知道,那宅子的价值根本不在于房子而是房子下的那块地。

云姨回去后没有直接回屋,先去隔壁找了介绍房子的那个媳妇儿,那媳妇儿一听云姨同意了,立即面露喜色,很是热情的带着她去找那房主,然后一切便顺理成章,云姨交了钱拿到了地契,为了保险又要那房主补写了一张房契。

将房屋地址,价钱,新旧,间数都详细的写在纸上,并要求写明,银钱当日一并收足,并无短缺。房子并无重叠交易,亦无他人争执,如有等情,由典卖人理论,与现业者无干。空口无凭,立此文契为证等等。

最后,底下写上房主的名子,及见证人媳妇的婆婆和媳妇的名子,并标明日期后,云姨和卖主各收了一份,这房子才算真正的买到手了。

云姨拿着地契和房契脚步轻快的回了屋,徐长清正趴在桌子上,见云姨回来立即跳了起来,脆生生问道:“云姨,咱们有房子了吗?”云姨闻言一笑,从袖子里拿出那两张房契和地契,放在桌上,嘴里嘱咐道:“要小心些看,一会儿我要收起来。”

徐长清乐呵呵的拿起这两张纸左看右看,就如同见了真金白银一样,云姨则找出一张防水的薄牛皮,熟练的用剪子剪出对等的两块,接着用针线将三个边锁住,再用剩余的牛皮条将三个边包上,再密密的缝了一圈,缝完云姨出了一额头汗,这皮子不是布料,发涩极不好缝制,最后将那房契地契折叠一下放进那手工的牛皮袋中,将口封好,贴身存放,这可是日后的银子,不能有丝毫不妥。

吃过了饭后,云姨便不停歇的忙着把东西收拾好搬到那宅子里,毕竟在这里多待上一天就要多交十二文钱,既然现在有了住处,便尽早搬过去,没必再花这个钱了,十二文对穷人而言已经是两顿的饭钱。

那宅子外面看着糟糕,院子的篱笆都东倒西歪的,但屋里却还算过得去,床和一些日用家什倒是都有,只是都是旧的,反正也卖不了几个钱,搬来搬去还麻烦,房主索性就送给她们了,云姨自然求之不得,拿出那一百五十两后,她手头已经没有多少余钱了,东西虽旧但洗洗仍然能用,也省得云姨再花钱去买,那房主说房顶已经找人修好,并不漏水。

徐长清最先跑进屋四下看了看,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住个一年两年还是可以的,值得高兴的是他终于有自己的房间住,不用再和云姨挤一张床,以后洗澡也方便,而且云姨也不用每日做绣活做到很晚,就为赚那十二文钱的房租费了。

第九章 玉山

屋子里收拾了两天后已经焕然一新,尤其是小厨房被云姨擦拭的干干净净,徐长清最爱泡澡,云姨便寻了旧浴桶反复刷了三遍后放在院子里晾干,那些旧的幔子也被云姨摘了下来,煮了一锅皂角水,在院子里不停的捶打着洗了一上午,终于把那幔子洗出了原色,本来看着灰蓬蓬原来的颜色竟是淡蓝色。

云姨又去对面卖布的铺子扯了些便宜柔软的棉布,拿回来做了两床薄被,米,油,面也都买了一些回来,于是云姨手里再次拮据起来,晚上又开始熬夜做绣活儿。

徐长清实在见云姨太累,便要求帮云姨打打下手,云姨却根本不让他沾半点边儿,只道:“洗衣做饭这都是女人家做的话儿,你跟着做什么?快去屋里歇着吧……”说完便从包袱里拿出衣服整理,这衣服里面放着帕子,帕子里包着是云姨从家里带过来的细软,手帕不知什么时候开了,一抖衣服掉下支玉簪来。

云姨立即“啊”了的一声,急忙弯腰拣起来,这支簪子是上好的白玉,尖上还沁着红沁,极为漂亮,是当年她陪嫁的物品之一,因为不舍得卖就一直随身带着,想着以后若急用钱时还可以换些银钱用,见不慎摔了自然紧张起来,可别摔坏了才好。

也是这簪子较细,雕的又精致,一摔之下中间竟出现一道层状的裂纹,云姨不禁心疼起来。

大宛人最是喜欢美丽,赏心悦目的物件,美玉就是其中之一,从皇帝到平民都极为喜玉,因此京城内各种奇石玉件极为盛行,毫不屈就于黄金之下,民间更有不爱黄金爱美玉,黄金易求美玉无价,君子必佩玉之说,所以,无论男子女子身上都会常年佩戴玉件,连小户人家手里也会攒有几块好玉傍身。

云姨手里这支就是品质极好的上等白玉,原本能值五两银子,这有了裂纹之后价值就大打折扣了,几乎可以说不值什么钱,因为大宛人崇信,玉乃是天地精华辟邪除崇之物,碎了就是不吉,通常都会扔掉。

徐长清生于富甲一方的徐家,徐家也做一些玉石生意,他自然比常人有些见识,而且也多活了些年,自然有眼力见,知道这簪子的价值,怕云姨难受便立即道:“碎碎平安,云姨,这簪子为我们挡灾了呢。”

眼看着五两银子一摔之下没了,云姨心里自是极不好受,不说它跟随着自己多年,本还想拿它换些银钱用,现在却是连半文钱也不值了,但听到清儿这么说,心里的难受劲儿还是缓了缓,想想那玉要真是为她和清儿挡了灾,那也是好的。

接着急忙又检查了下帕子里的镯子,镯子幸好没事,云姨再次仔细的用帕子包好,脸色已经平静了些,把那簪子匆匆收了起来便坐回窗前,拿起针线篓里昨晚绣了一半的荷包开始绣起来。

徐长清此时却是想到了件事,他记起第一次见到那绿液时,那绿液滴下来最后落到了石头上,便立即掺进了石头里。

这事其实是极为反常的,但是他当时才刚知道小山不久,对小山的存在本就处于难以置信之中,相对之下那吸绿液的石头已无甚奇怪,后来也就忘记这事,但这玉簪却又勾起了他的记忆,玉也是石头,不知道是不是会像小山上的石头一样吸掉绿液,若是吸掉了绿液又会有什么变化。

一想及此,徐长清便心下痒痒,直想弄那绿液尝试一番,便厚着脸色跟云姨开口讨那玉簪子玩。

云姨本是不同意,最后实在磨不过他便松了口。

徐长清拿着簪子把玩了会,又仔细看了那玉裂之处,竟是裂的极深,缝裂间绵绵层层有些细碎,徐长清唯恐不甚落下粉末来,便急忙把它放入空间,因为绿液晚上才有一滴,所以,只能待晚上再行尝试。

结果当晚他竟忘了此事,泡完了澡便舒服的睡了过去,直到早上醒来才想起来,还好,这绿液早上也有一滴,忙将那簪子拿了出来,打眼这么一看,咦?

徐长清表情一怔,似有不信一般,又急忙下床走到窗前细看,昨天摔的那条玉裂他当时是看得清清楚楚,明明是很深的一处裂痕,如今竟只剩下浅浅的一道印子了,不仅如此,这玉簪质地看起来竟比昨日又细腻温润上很多,对着光线,白玉内竟有了些均匀的雾感,已经有些接近羊脂白玉了,这如何不让人吃惊。

徐长清念头一动,立即想到了识海中的小山,这玉簪就是昨日放进小山中直到现在,所以这变化一定与小山有关。

至今为止他对小山的了解还只限于乳石滴下的神奇绿液能够改善体质,消除疤痕,甚至于治愈伤口,而其它的却一概不知,今天意外之中竟又发现了它另一不凡之处。

都说玉乃是集天地之精气,所以有精气之处方能养玉,难道这小山之中蕴含着浓郁的精气不成?

想想也确是有迹可寻,如那绿液可能便是那精聚所物,否则怎么会那般奇妙。

徐长清拿着那玉簪把玩良久,随即按捺住性子取出那刚滴下的绿液,取过桌上的水杯倒入水后缓缓将绿涂滴入,并不需要摇动,那绿液虽浓稠但入水即化,随即取过装水的木盆,然后将水杯里掺了绿液的水倒入一半。

这么做徐长清是有些无奈的,这绿液实在是太过稀少,能省一点便是一点,随即将剩下一半喝掉,便把玉簪放入水盆中,之后便出去舀了井水洗了把脸,与云姨用了饭。

再次回到屋中后,便直接走至木盆前取出玉簪,用棉布轻轻擦干表面的水渍,拿到窗前再次打量起来,只觉得这簪子入目竟焕然一新,整只浑然一体,莹透纯净如同凝脂,表面更是犹如包裹了厚厚的油层,有入火即化的感觉,再一看那裂处竟连印子都不见了,光滑的已经找不到半点碎裂的痕迹。

徐长清有些震惊,之前的上等白玉现在竟成了羊脂白玉!

可见那绿液中果然是含有极多的精气,否则不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将这支碎裂的玉簪养成了羊脂白。

从而徐长清想到,那小山中即有如此浓郁的精气,究竟是从何而来,难道那是一座玉山?

这想法不仅让徐长清眼前一亮,把簪子往怀里一放,便有些迫不及待的爬上床盘腿坐下,然后闭上眼。

识海中那小山仍如往常一样,四周云雾缭绕,山还是普通的山,地上的零散石头也还是普通石头,但当徐长清用意识刻意剥开一小块丑陋的风化皮后,里面那一点如盛着羊奶般细腻的玉质露出来后,徐长清顿时只觉心喜若狂。

兴奋之下立即四下察看,直到半天后才终于无奈的停下。

因为他能进入小山的只是意识,能够掌控小山的是自己的意念,想要做什么只要他一个念头即可做到,可是意念是会被不断耗损的,以前的他不知道是因为他只是在小山中游荡,而并不触动小山一石一物,但这次剥了几块石皮后才发现他的意念竟渐渐力不从心。

不过能确定的是,这小山的确是一座玉山,而且这玉山里并不只独有一种玉,羊脂白在这里只是最普通的玉石。

若是换了贪财之人,得到这样一座玉山,估计想得便是卖掉玉山拥有那数不完用不尽的财富。

徐长清也不例外,他爱财,因为财富可以让人活得更有尊严。

但是他知道这玉山价值绝不是简单的银钱可以交换的,他重活过一遭,做过有钱家的少爷,也做过穷的半文钱也没有乞丐,没有人能在此时比他更理智,他清楚自己心中的贪婪,但他也知道,金银之物赚取永无止镜,但是这绿液若没了却是千金难买,万金难求。

绿液之所以会有那绝妙的神奇之效,乃是因为它是这座玉山的精华所在。

所以,玉山留则绿液在。

况且就算他现在想动这玉山,也是不能的,因为他的意念太弱,要割下这山中之玉一小块也是千难万难,何况是整座玉山。

徐长清之前冒出的贪婪到现在已经完全冷静下来,并彻底打消了用玉山换取金银的念头,小山对自己的好处绝不是钱可以比拟的,护着都尚且来不及,怎么还会做出这种杀鸡取卵的举动。

随即从怀里拿出那只玉簪看了看,簪子再还给云姨是万万不行的,因为他无法跟云姨解释这只簪子为何会变化成这般模样。

但是,他又极想赚些钱再给云姨买一只簪子让她开心,不想再让云姨受苦,而且前段日子他无意中听那媳妇跟她婆婆说,绣活若是做的多了,眼睛就会瞎掉。

第十章 赌玉

院子被云姨种了几株蔷薇花,是跟原来租房的那媳妇家要的花种,每天早上徐长清都会主动给蔷薇浇水,因为他想着让这花快些长,最好开得跟那媳妇儿家的一样,满院子粉粉紫紫的好讨云姨喜欢。

于是每日他都用屋内水缸里储存的水来浇灌,缸里已被徐长清滴了绿液,无论是炒菜或煮饭味道都极为香甜,喝上几口很是解乏,一天都不觉疲累,云姨以前坐上一天便腰背疼的毛病也不见了。

她只道是这京城的井水比较养人,所以也没有太在意。

蔷薇花因为有绿液的精气滋润着,长得格外旺盛,现在已经长出了花苞,再等上几天估计就能开了,从花苞上看应该是粉蔷薇,徐长清不禁了然,云姨果然是最心仪粉色啊。

令云姨高兴的是,徐长清这段日子长了些个头,巴掌大的小脸也饱满了些,她这两天闲时便不住的端量他,清儿竟是个美人胚子,那小脸雪白,细嫩的真想让人啃上一口,丁点也不见乡下时的麻疤和大病后的腊黄。

如今眉眼也慢慢长开了,一双眼睛跟两颗葡萄似的极为吸引人,水汪汪的,尤其是撒娇时微微眯着就像两个半拉月弯,一笑还露出一对小酒窝来,讨好的样子实在让云姨不忍拒绝。

云姨看着清儿即高兴又心酸,高兴的是清儿的相貌长得极好,样子竟有七八分像姐姐,姐姐的容貌自小就是极为出众的,否则也不会被徐府的老爷一眼看中娶进门,心酸的是姐姐命薄,生下清儿没几年就过世了,否则也不会扔下清儿一人受苦。

这几日,云姨闲暇时打听了附近的几家书塾,一季度的费用都在十两银子左右,这笔钱对现在的云姨来说实在是捉襟见肘,即使卖了镯子也凑不够,便想缓个半年待攒够银子再说,而且清儿才大病初愈不久,跟同年纪大的孩子比长得又瘦又小,正好趁这半年时间给他好好养养身子,等到攒够了书塾的学费,明年再让他入书塾读书。

于是,这几日云姨又多接了些绣活做,之前做的那些花样都已经上手了,掌柜夫人对她的手艺也是极为满意,就把一些扇面,女眷贴身的肚兜和枕套花样给了云姨,因为云姨现在有了自己的住处,手艺也颇精,那掌柜夫人便把已经裁制好的半成品派人给她送去,也省下了云姨自己亲自裁制锁边的时间,只要画上样子在上面直接刺绣即可。

云姨天天忙着做绣活儿,徐长清却是无事可做闲的要命,一来二去便和门口邻居家的几个小孩混熟了。

于是便央求云姨可不可以和他们一起去出玩云云,云姨一开始是不同意的,因为清儿以后要去念书,一旦和他们玩野了心就很难再收回来,但看清儿实在是乖巧,从来不惹人生气,不让他出去便真就乖乖的待在家里,只是每天搬着凳子坐在门口羡慕的看着门外人来人往,云姨心下不忍,毕竟不是女孩子家,这样天天圈在院子里也着实不妥,就松了口嘱咐了他一番,才让他每天下午可以出去玩一会儿。

徐长清自是大喜,不枉他连续做了几天的戏,屁股都坐疼了,赌的就是云姨心软的这一刻,对云姨提出的要求也无条件全部应允,之后徐长清严格按照云姨的要求,做到衣服不弄脏,不与人打闹,不落单并且按时回家,因此顺利得到了云姨的信任,没有再限制过他出去玩耍。

其实玩耍他不过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挡箭牌而已,徐长清真正想去的地方是离不远的一处赌场。

大宛民富国强,虽边关时时有外敌觊觎,但有战老将军一日把关坐镇,便御敌无忧,近些年其孙子也几次名震沙场,听说极为骁勇善战,最近被皇上封为飞骑将军,大宛有这一老一少两大将军压阵,外敌皆是不足以为惧。

所以近年来百姓生活极为安逸,人说饱暖思淫、欲,于是各种赌风便相继兴起,赌坊更是如雨后春笋一般,单是棋牌赌就有十几种,什么六博、围棋、马吊、麻将……

赌动物的斗鸡、斗鹌鹑、斗画眉、斗蟋蟀等,花样繁多,数不胜数。

这些东西虽然玩的人多,但是难登大雅之堂,说出来只会受人诟病。

但是,有一种赌博却是排除在外,不仅不会被人指责肤浅,赌棍,还极为风雅,上至皇帝朝臣,下至平民百姓无一不喜,那就是赌玉,内行叫做赌石。

赌玉的由来本是缘于大宛人爱美玉,所谓有需求便有商机,于是很多商人便盯上这开采玉石一行,发展至今无论是开采还是玉石加工在大宛都已经极为成熟。

但是从采矿到最后售卖,中间耗时极长花费颇高,还要担着加工运送的风险,所以便有商人打起了原石的主意,这便是赌玉之始。

所谓赌玉,就是用开采到的原石来赌其价值,这种赌既公平又非常不公平,因为玉石外面一般都会包裹风化皮或树化皮,不切开谁也不知道这原石内究竟是美玉还是糟石,但既然是赌,自然是有风险性的,有人可能花很少的钱买到一块不起眼的石头,切开后发现是上等美玉然后一夜大富,从乞丐转眼变成富人,也有人花了大价钱买到手切开却是一文不值,顷刻间倾家荡产,由富商变成穷光蛋。

但这种刺激和神秘感,及那买下石头切开一赌为快的乐趣,仍然让很多人趋之若鹜,几乎已经成了大宛最受欢迎的赌博。

徐长清要去的地方就是赌石场,经常去看赌石的还有几个商贩的小孩,徐长清一开始便故意接近他们,和他混了两天便混熟了,这主要归功于徐长清出手大方。

他将那只玉簪悄悄的当了,拿到了二十两银子,徐长清把银子揣了起来后一脸苦笑,羊脂玉簪不出意外是能卖上二百两银子的,但是进了当铺就能当二十两,即使明知如此,他也只能拿到这里卖,因为若卖别其它人难免会让人起疑,若是因此给自己和云姨带来麻烦就得不偿失了。

他把钱藏在床底的一个土罐里,虽然很想给云姨收着,但是找不到什么好借口,总不能说在大街上拣到的吧,那云姨极可能让他把银子还回去,所以只好先放着,然后拿了其中一两银子换了些铜钱,买些便宜搂搜的零嘴儿去拉拢那几个经常去赌石场的小子。

混熟了脸后便顺理成章的跟着他们去看热闹,石场的地方很大,石头也分高中低场口。

一场的在二楼,全是些巨大的原石及一些罕见的玉种,价格自然昂贵,二场设在一楼,存放着大块原石,一场二场都是有钱富贵的人才能进入的地方,平民赌石都直接在院中交易。

所以赌石场的院子里是最为热闹的,各种石头从大到小都已经明码标价的堆好,童叟无欺。

徐长清第三次去时,直接就跑到大门边的那石堆旁,因为那堆石头最便宜,大的有碗口大小,小的只有鸡蛋大小,每枚十文钱,便宜的很,所以稍微有钱点的人都是看不上眼的,只有一些没钱还想拣漏儿的人在那里挑挑拣拣。

一起的那几个小孩前几次见徐长清买了很多石头羡慕的很,这次兜里都带了钱也要赌一把过瘾,十文钱不多,他们稍微省点零嘴儿就出来了。

几个人各自寻了地方蹲着就开始扒拣起来,这些石头各种形状,要么有棱角,要么极为光滑,颜色也多种多样,红皮,黄皮,黑皮,半黑半黄,半白半黑等等,要从中挑出能做出好玉件的玉石来,除了有一些眼力见外,多数是靠着运气,稍有脑子的都知道,这堆石头里大多是废料不值钱,值钱的有,也只是寥寥无几,否则不会这么便宜。

徐长清的心思其实并不在赌石上,他来赌石场只是想挑一些普通玉料放进小山中,用小山里浓郁的精气来养玉,放一段时间再拿出来普通的玉料就会变成好玉料,这样赚点钱即不会张扬也不引人注意,别人会只当他是运气好赌到好石头,不会想到其它的,而对云姨解释起银钱的来路也有借口可说,无疑是一举几得。

也许是他喝多了玉山上的绿液,又或者是小山的影响,他的意识对精气竟有了一点点感应,若是石头里有玉石他就能模糊的感应到,质地越好感应起来就越清晰,至今为止,他扒出精气最多的是上次在这里找的巴掌大的一块黑皮石,看起来极不显眼,估计就算把这堆石头挑个遍也没有人会挑中它,但不曾想这黑石里居然有着极浓郁的精气,可见赌石真得是两分靠眼力,八分靠天意。

徐长清挑到现在只拣到两块普通的玉胚,再看其它人都是皱着眉反复看着石皮石纹犹豫不定的样子,都没有挑到满意的,随即揉了揉脖子,继续埋首其中。

这时门口传来熙攘声,有人大声道:“哎呀,那不是战老将军的孙子战无野吗……”

“是他没错,早就听说战老将军平生酷爱赌石,没想到他孙子也好这口。”

“……才十五岁,啧啧,看看这气势就是不一样,我家那混小子跟人家一比,就是垃圾啊……”

“那是自然,人家可是战老将军的孙子,十岁就跟着老将军上马杀敌了,这几年带兵击退了多少外敌才保得我们大宛江山。”

“不过听说,上次战无野好像受了重伤,腰腹被穿了碗大个洞,老将军当天还发了好大脾气,差点没把将军府给掀了,没想到这么快就好了。”

“八成是谣传,真要受了那么重的伤早就死了,怎么会好的这么快……”

徐长清本在拣着石头,听罢手突然一顿,立即抬头看去,只见那个走进院中的男子,一身的黑襟,腰系玉带,剑眉飞挑,进来片刻便有一股另人窒息的戾气散发开,令院子里的人不禁低头有些畏惧,声音也静了下来。

男子不喜不怒的迈步走至一半,似察觉到了什么脚下一顿,立即收敛了气息向后方看去,目光在人群里搜寻了一番,最后缓缓的落在了徐长清的脸上。

第十一章 敌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