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日子徐长清过的很惬意,有云姨时时陪在身边,对他嘘寒问暖,还亲手为他做衣服做鞋子,这种被人关心的滋味特别窝心,徐长清近乎贪婪的享受着,云姨本就膝下无子,徐长清又是她亲姐姐唯一的孩子,几乎算得上是她半个儿子,自然是把他当心肝宝儿一样疼,这种发自内心的疼爱不是徐府那奢华的生活能相比的,就算是给他千金都不换。

值得一提的是,他在云姨的房间里寻到一只能装绿液的酒盅,算是有些小惊喜,终于不用天天用鸡毛接绿液了,酒盅虽然是纯银的,但只是很小的一只,并不算贵重,见他喜欢,云姨便给了他玩耍。

用这酒盅装绿液真是顶好,装在酒盅里的绿滴就像是荷叶上的露珠一样,透着一点浓绿在怀底滚来滚去,丁点不挂壁,好玩的紧。

就这样时间一晃过了半月,云姨也重新振作了起来,说起来她嫁的这个李家原本家底富足,不过自从李家老爷夫人下去之后日子过的就一日不如一日,加上云姨那短命的丈夫病了这么多年,三天两头抓药请医,家底败的也差不多,家产也只剩下一些农田和间杂货铺子,农田的收入并不多,铺子倒是能赚些银钱勉强生活,但近些天云姨却愁眉不展,徐长清心知这生意不好做了。

以前虽然有个病怏怏的丈夫,但看在李家面上倒也无人敢明眼上欺负,如今李家人死了,见这寡妇没了依靠,撑不起大梁,便处处与她作难,云姨吃了闷亏也只能打落牙往肚子里咽,有苦说不出。

徐长清见时机到了,便将那包着的三十两银子拿了出来。

云姨见那银子一惊,忙问来处,徐长清只说:“这是徐家给我的银子,我一直留着没有告诉云姨。”

云姨闻言手一颤,绞住了帕子,看了徐长清半响,才小心试探着问:“清儿可是想家了?”

徐长青却是摇头,低头摆弄着银子道:“有云姨的地方才是我家,别的地方都不是。”

看着床上洗的喷香,干干净净的小侄儿,小小年纪口里竟能说出这么暖人心的话,云姨眼泪当真在眼底转了一圈。

随即想到什么还是黯然道:“清儿,你到底还是徐家的根,是应该享福的,跟着姨娘只能受苦。”

徐长青闻言却是扔了银子脆生生道:“云姨,清儿不傻,心里知道谁对我好,清儿病好了这么久,却一直没有人来接我回去,清儿心里明明白白的,他们根本就是不要我了,嫌弃我是个麻子,他们不要我,我也不稀罕他们,徐家的嫡母本来就看不上我娘,平时还要苛扣我的月银,经常在外人面前责罚我,欺负我是没有娘疼的孩子,清儿不想再回去了,清儿只想跟着云姨……”

话未说完便被云姨一把抱住,不住的亲着他耳朵低声泣道:“可怜的,这些年让清儿受苦了,怪姨娘,都是姨娘不好……”

第五章 准备

徐长清老实的在云姨怀里待了半天,见她终于平复了心情,便撒娇要求道:“云姨,我们离开这里去京城吧。”

云姨一愣,低头看向他。

原本她就是大家闺秀,操持家里尚且拿手,但种地经商却极不擅长也毫无经验,所以这些天才烦恼,觉得日日如缚茧中,欲破而不出,如今徐长清无心的一句话,竟不经意入了心,使她崩紧的那根弦顿时一松。

徐长清心里焦急,他察觉最近开始天气有些干燥,久未下雨,没有谁比他更清楚的知道以后将要发生的事,也许现在就已经开始了,大旱,蝗灾,然后庄稼颗粒无收,所有良田都变成了旱地,灾民遍地,饿殍载途,白骨盈野,扒树皮吃草根这些事,徐长清无一不是亲身经历过,现在想起仍然觉得战栗。

而徐家自上次得知他是个麻子后便彻底放弃了他,直到云姨死了徐长清才终于对徐家绝望,有生之年没有再踏进徐家一步,这是后话。

这次提出去京城,是他经过反复深思熟虑的,因为那里是皇城不会受此次灾情波及,而且曾他在那边乞讨了多年,对一切自是极为熟悉。

他知道云姨早年未出阁时曾跟一江南老师学过苏绣,有一手好诱活儿,出嫁时的绣品也全是她亲手所为,据说是极为惊艳。

而那京城到处都是皇亲富甲的府地,攀美附雅的风气甚是浓重,大到房间摆设隔栏屏风,小到身上的衣服发饰物件都要求件件华美,像生动鲜亮的苏绣更是受许多女眷们的追捧,以云姨的手艺要在那儿混碗饭是应该是不难的。

云姨对京城颇有些向往,但思后却觉得不妥,虽说她对种田经商之事颇为头疼,但至少吃穿不愁能维持生计,若是这样走了便无根无靠连个安身之处也没有,那京城路途遥远,她一个妇人带着孩子极为不便,就算是去了她要何以为生养活清儿呢,这前途一片迷茫,她不敢轻易踏出这一步。

徐长清看出她内心的挣扎,立即轻声道:“云姨,你会绣荷包,到了京城不愁没饭吃的,我吃的又少,养活我肯定绰绰有余,而且,我还要读书呢。”

如果说前面那一两句是安抚她不安的心,那最后一句却是具有决定性的,因为他知道云姨绝对会以他的前途为重。

果然她的心立即又摇摆不定,并开始认真考虑了起来,徐家固然富甲一方,但是清儿病了却连个照顾的人都没有,更别提银钱,如今数着日子都过去快两个月了仍然不闻不问,可见清儿在徐家受的那些委屈都是真的,若是这样她是不会再将清儿还给徐家,可若跟在自己身边,在这个偏僻的乡下也无甚么前途可言。

这里别说是书塾,就连教书先生也寥寥无几,那京城虽远,教书识文定比这乡下小地方要好的多,清儿这么聪慧到那里读书,将来成才的机会也更大些。

而且正如清儿刚才所言,她还有手诱活儿傍身,虽说这些年不常绣了,但拣起来应该不难,去了京城也许真的是门生计,最让她心动的是,那京城与徐家一个南一个北,离得那么远就不用怕徐家来人跟她要回清儿了。

云姨越想越豁然开朗,竟真的有了去京城的打算,心底也开始盘算起银钱来,幸好李家这些年还余下些家底,一个铺子外加几亩良田,变卖后也算是一笔钱,路费和短时间的生活费用也就够了,到了京城后再找个营生做,省吃俭用维持生计应该是不难的。

徐长清见云姨半天不吱声,知道她已经意动,便立即趁热打铁的将那三十两银子推到她面前,云姨一见那三十两,眉头便一展。

这三十两对徐家来说可能只是月银,但对小户人家来说省吃俭用能花上两年,有了这钱,她这手头上就更富裕了,这样一想一切便都拨云见雾。

云姨高兴的亲了徐长清脸蛋儿一口,说道:“姨娘都听你的,咱们就去京城,那清儿有没有去过呢?”

徐长清见目地达到,自然高兴极了,便大声回道:“清儿去过,京城里人可多了呢,清儿对那里很熟悉的。”

云姨只当是徐家人带他去过,也不以为意的笑笑,徐长清忙从云姨怀里钻出来,眼睛亮晶晶道:“那我们明天就出发吧?”

云姨“扑哧”一声笑出声,理了理他的额发道:“这里还有好多事,姨娘要处理完了才可以走……”

“那我听话,姨娘能快些带我去吗?”徐长清歪着头装着孩子般的天真问道。

云姨停顿了下,于是笑着点点头。

徐长清立即激动的握了握拳头,终于,这一刻,他要与那可憎又可怕的命运交臂了,以后对他而言就是另一种人生,这如何不让他欣喜若狂。

当晚云姨没有睡好,几乎想了一夜,第二日早早的便起来了,伺候着徐长清吃了早饭后,便将家里的房契地契拿出来看了半天,下午又匆忙的出了门。

云姨虽然不善经商,但是心思极细,做事并不鲁莽,相反却很聪颖,她没有先卖良田,而是先卖铺子,这时卖铺子,外人不会多作他想,只当她面子薄一时堵气才要卖掉,而不是因为要搬走才卖,这样别人就不能在价钱上打压她。

铺子地点不错,平日生意也很好,一听说要卖了想买的人着实不少,云姨寻了个出价高的卖了个好价钱,买到的那人也是沾沾自喜,毕竟地点好的铺子一般人都是出租极少会卖掉的。

之后云姨又陆续的将家里值钱的物件整理出来,然后分几次拿到邻县的典当铺兑换成银钱,最后剩下那几亩良田,因为开春已经雇人种好了庄稼,自然更为抢手。

不知不觉间,已经把手里能卖的东西都悄悄出手了,只剩下李家的这座祖宅,宅子年代有些老,卖掉也不值不多少钱,住的时候长了也多少有些感情,而且,万事留退路,若是京城待不下去了,这宅子至少是个留身的去处。

云姨这想法是正常的,但徐长清却知道这宅子留不留都一样,几年后就什么都没有了,到那时灾民动荡强盗遍地,随便一把火就能烧的干干净净。

但这些徐长清不会对云姨说出来,怕她会担心,而且也未必会信。

将最后一些值钱的手饰典当完后,云姨和徐长青坐在卧室数着几张银票和碎银,四亩良田卖了三十三两银子,铺子加上杂货一共是四十八两,再加上一些典当的值钱物件,有二十多两,合在一起算了算有一百多两了,云姨原先手里还有点积蓄,再加上徐长清给的那三十两,总算心里有了点底。

徐长清一直在旁边默默的看着,见云姨数完银钱额头鼻尖都出了汗,便拿过手帕认真的给她擦了擦脸,云姨松了口气后,便笑着抱着他,亲昵的蹭了蹭他的额头,目光温柔而坚定,为了孩子就算以后再苦再累她也不悔。

这次去京城路途遥远,有些地方都要方方面面打点好,云姨忙的是团团转。

徐长清倒是轻松的多,这些天吃的好睡的好心情好,每天晚上又勤用绿液泡澡,脸上倒是长了点肉,也不再是面黄肌瘦了,皮肤还白晳了一些,那些麻坑看着也越来越浅,只是用手摸起来还有点凸凹不平,不过相信再洗一段时间会恢复的更好。

此时,徐长清坐在床上正准备喝一滴绿液试试,他能感觉出那绿液是对自己极为好的东西,只是太稀少,每天只有两滴,他用一滴泡澡,还剩余一滴,前两天闲的慌便喂了滴给一只病歪歪的鸭子,结果今天看那鸭子正在院子里昂首阔步的散步,叫得嘎嘎的极为响亮,身上的羽毛看起来也极有光泽,愣是从那群鸭子里脱颖而出,所以今天他打算自己也试一试。

徐长清手往额头一抹,手里出现药盅,然后慢慢的倒出一滴在嘴里,刚入嘴时一股清新之气溢了满喉,接着绿液在舌尖晕开,微凉还有些涩,他忙灌了口水,咽下去后不久便觉得腹部微微发热,接着便是四肢百骸手脚脸颊,全身暖洋洋的竟有说不出的舒服,半响见没有任何不适,他才放下心来。

酒盅里还积攒着十几滴绿液,徐长清知道贪多嚼不烂,并没有急着喝掉,只是存在酒盅里留用。

当天凌晨天还蒙蒙黑,云姨悄悄叫起徐长清,然后拿出一套粗布衣衫给徐长清换上,这衣服又厚又粗,做工极差,不是深蓝就是土色,穿在身上的好处就是放人堆里找不出来,极不引人注意。

云姨换上一身土布衣后,原本出挑的容貌也看着不起眼了,戴下耳坠再系上那块破烂的头巾,立即就从一年轻少妇变成农家大婶,徐长清不禁感慨,果然是人靠衣装马靠鞍啊。

等贴身放好银票,云姨又将零散的碎银和铜钱用手帕包好放进布包里,这才略有些紧张的拉着徐长清的手向门外走,因为最近她卖铺卖地的事多少露了些风声,心里怕有心人算计,毕竟人心隔肚皮,她又揣着一百多两银子,还是个女人,所以不得不留个心眼谨慎些,况且还带着清儿。

见左右无人,云姨急忙将门锁好,不知谁家的狗在叫,她心慌的拉着徐长清一路小跑,昨天她特意跑到几十里外的昌县雇了可靠的马夫和马车,现在就在前面路口等着她们。

第六章 相遇

那赶马车的六旬老汉已经在路口等候多时,正向这边张望,见到云姨带着个孩子小跑过来,便冲她们招手,云姨怕他声张急忙加快了脚步,到了车边气也不敢多喘一声,一把抱起徐长清放到马车上,然后自己拿着包裕也迅速坐了上去。

老汉的马车是乡下常用的那种,不带车厢,平时用这车帮人拉些谷米货物什么的,可能前些天还拉过畜粪,虽然下面掂了厚厚的稻草却还透着一股子腥臊味,但此时云姨和徐长清都没甚么心情去在意这些。

天很黑路不太好走,马车颠簸的厉害,颠的人胃里直翻腾,再加上担惊受怕夜里还有些阴冷,云姨的脸一直白着,嘴唇发青紧紧搂着徐长清怕他冻着,徐长清也咬着牙一声不吭。

直到行至官道,路才平坦起来,这时已离开那庄子有几十里路了,天色已近中午,老汉寻了处草肥的地方停了下来喂马,云姨也从包袱里拿出自己做的干娘,分给老汉一些,剩下的和徐长清两个人就着水囊里的水吃了起来。

徐长清见云姨这些日子劳累脸色黯淡,一路又让这车颠的心慌气闷的,便暗暗借着喝水的举动,偷偷往水囊里滴了滴绿液。

之前他一口水一滴绿液喝下后,腹中有极强的热感,不过水囊里的水极多,掺上一滴,那种火热感就不会那么强烈,顶多喝了几口后身子有些暖意,所以云姨并没有发现异样,虽然只是几口水,但下午赶路时精神却好了不少,脸色也不像早上时那么苍白,嘴唇也有了血色。

老汉的车只能送她们到昌县交界的渡口,云姨大概打听过,到京城是要先走一段水路,从这里坐船走正好,此时渡口人来人往,有很多人背着包袱要渡船,云姨急忙把余下的路费钱结给老汉,拉着徐长清便往船的方向走。

好在像她们一样去京城的人不少,交了钱后便随着人群一起进了船舱,舱内人来人往,男女老幼拖家带口的都有,她拉着徐长清寻个角落一待倒也并不显眼。

这船每到一个渡口都会靠岸,顺便补充下物资,走走停停拖了有二十多天才到。

下了船云姨也不敢多做停留,急急忙忙雇了台马车,这马车比之前那车不知好多少倍,还带有车厢,自然价钱也是极高的。

这样每到一个地方都要住宿雇车,每次住的都是当地最便宜的客栈小店,吃得也极为简朴,一路风尘仆仆的辗转了一个多月,才终于到了京城。

按说这长途跋涉一路颠簸,人就算不脱层皮也得瘦上一圈,可云姨和徐长清却是神采奕奕,完全不像是折腾了两个月的样子。

云姨也觉得气色比以前好多了,也未多曾疑,只有徐长清知道这全是绿液的功劳,这一路上喝得水都被他滴了绿液,不知不觉间身体的一些不适都调整好了,胃口也很不错,人自然就不会瘦,只是出门在外洗澡什么的不可能每天都有,徐长清只能睡前用布巾沾绿液拭身,虽然不如泡澡那么舒服,但身上脸上的疤坑依然在一点点的消退,现在几乎已经能与常人一般了,再没有人盯着他的脸看半天或者露出鄙夷的白眼。

当然身上穿的寒酸不受人待见除外。

离京城越近,这客店就越多,盖的也越气派,街上穿着绫罗绸缎的妇人商客和小贩络绎不绝,吃的玩的用的应有尽有,花样繁复。

云姨和徐长清穿的这乡下衣服跟他们一比,几乎跟个乞丐差不多,很多人见着都绕着走。

对京城这嫌贫爱富的风气徐长清本是极为厌恶,但却又无法置身其外,只能拉拉云姨的手轻声道:“云姨,清儿有些饿了,我们先找个客店住下吧。”

云姨本也是大户出身的小姐,被人当做乞丐心里也极为羞愤,听徐长清这么一说便立即点头道:“嗯,就先去前面那家客栈歇歇脚。”

“好。”徐长清抿了抿有些干涩的嘴唇,肚子又干又瘪,想着待会一定要碗带汤水的馄饨吃。

这一路他和云姨住过不少客店,有的一宿只要八文钱,好一点的也至多不超过二十文,还供热水和饭食,谁知来到这京城,问遍了一条街最便宜的客店一天一宿最少也要五十文钱,还不供热水,如果要热水沐浴需要再加十文。

虽然五十文钱云姨还能拿得出来,但是这一路坐船雇车,住店吃饭样样都需要钱,花了已经不止二十两了,以后还要在京城落脚,用钱的地方更多,但凡能省一点是一点。

但这走了一上午路,她觉得双腿疲累的紧,自己尚且如此何况是清儿,最后咬咬牙掏出一百文钱给那掌柜,既然如今已经到了京城,就在这里好好休息两天再说。

见她们那身穿戴,客店掌柜有点爱搭不理,这种穷人他见多了,一般住不起店的,见她真从衣袖里掏出了一百文钱,这才挤出点笑容说道,“本店提供热水沐浴,只要再加十文即可。”

云姨忙道:“不用了,现在天热,用点凉水洗洗就行。”

掌柜闻言也不再搭个了,直接收了钱叫来伙计带她们上楼,这京城的客栈到底是比乡下强多了,屋子大不说,里面收拾的干干净净亮堂堂的,茶水全天供应,伙计随叫随到,十分方便。

待门关上后,云姨先是打开包袱数了数钱,当初走时除去换了三张五十两的银票贴身保存外,这包里是她当初卖首饰的碎银和铜钱,现在已所剩无已。

云姨用手帕把余钱包起来叹了口气,徐长清在床榻边上看了会开口说道:“云姨,我们还是找房子住吧,清儿不喜欢住客栈。”云姨身上的三张银票看似不少,但在京城里却算不上什么,若是不尽早安定下来,连活计都难找,钱也只会越花越少,入不敷出。

云姨也是这么想的,微微点头,收拾起情绪,起身走到水盆处用干净的帕子仔细沾了水,拧干后递给徐长清:“先把脸擦一擦,姨娘带你去吃饭。”原本她一直担心清儿的脸,如今总算放了心,现在这小脸白嫩白嫩的,不说根本没人会相信他曾得过天花。

徐长清接过帕子一本正经道:“谢谢云姨。”然后拿着慢慢擦脸,因为曾丑陋过,所以他比谁都要珍惜这得来不易的面孔。

云姨转身打开包袱,幸好走前拿了两套家里的衣服,不用再花钱买,给清儿做的新衣也带着,当时扯的料子还是极好的,可是拿到这京城却不值一提,但总好过身上这粗布麻衣。

待徐长清擦完了脸,便给他换上,自己也找了件旧衣穿上,梳了个寻常妇人的发髻,也没戴发饰,只插了只普通木钗。

将那余钱收起,便拉着徐长清下楼去了,楼下自然有现成吃食,但是价钱不便宜,所以不敢多作停留。

街边的一些吃食倒是物美价廉,就着木凳坐下云姨跟店家要了两碗馄饨,虽然汤汁无甚鲜美,但好在个大馅多能填饱肚子,见徐长清埋在碗里儿狼吞虎咽的吃着,云姨目光有些湿润,以前在徐家好吃好穿孩子哪受过这些,现在跟着自己,她受点辛苦倒不算什么,就是苦了清儿,也难得清儿听话,一路不哭不闹,不知给她省了多少心。

云姨见徐长清吃得香,便把自己碗里的分给他一些,徐长清忙抬头对着她灿烂一笑道:“云姨,我已经吃饱了,你也快些吃吧……”

见他拍着肚子直说撑着了,云姨这才放下碗低头小口吃起来。

徐长清吃完了馄饨放下筷子,便开始左顾右盼打量起周围的环境,他记是自己是三年后来的京城,现在这街道与那时有一些不同,像这馄饨铺子三年后就没有了。

正打量间,不远传来熙攘声,有个人正拖了一只狗,那狗全身毛色银亮,身形极为雄健,只是腹部有个血洞,正往外浸血,一会功夫便染红了地面,躺在地上一动不动。

“旺德,你这是从哪儿弄的一条死狗啊?”有人嘻笑着说。

“看不出你这小身板还能打死狗呢。”人群里传来一阵哄笑。

那叫旺德的气得跳脚:“呸呸,是谁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的,我今天就打了一只给你们看看……”

“这伤可不像是普通的伤,咦?这是狗吗?”那人离近处看了看,“这是狼吧,狗哪有这般气势?”

徐长清早在看到那狗时就已经溜下桌跑了过去,因为长得小也不受人注意,很快就凑到了那狗跟前。

前世他满身麻疤,连一起讨饭的都排斥疏远他,一生孤苦凄凉,唯一交好的便是流浪狗,不知被那些狗救了多少次,如今一见到狗受伤便极为心疼。

待听到那人说这是狼时,徐长清才心下一凛,顿时细细打量起来,毛发通体银色极为罕见,那身形强健有力,的确不是普通的狗可以比拟的,只见它两耳竖立,尾不上卷,尾毛蓬松,银中带黑很是煞人,放在狼群里也极有可能是狼王一样的存在,只可惜狼身并不大,似乎刚成年不久的样子,这样死了真是可惜了……

徐长清蹲在地上正端量间,那狼突然睁开了眼,对上视线的徐长清顿时惊出身冷汗来,差点没坐到在地。

狼身上的伤,洞穿腰腹,任谁都认为它必死无疑,却不曾想竟还能活着。

令他更惊讶的是,它眼睛只独独盯着自己,除了刚睁开时闪过一丝狠戾外,似他身上有什么东西吸引它一般,竟是极为人性化露出渴求之色,令徐长清心下一软。

第七章 旧业

徐长清曾经与流浪狗生活在一起多年,对狗的习性是极为熟悉的,狗天生便对气味敏感,就算离开主人多年,主人的容貌改变了,它仍然能从气味中分辨出来并对其摇尾示好。

狗尚且如此,狼则更甚,徐长清自检身上并没有什么能让它感兴趣的,除了天天试身用的绿液之外,不过渌液稀少,他自己用都尚且不够,自然不会随意的浪费,若眼前这是只狗则例外,可惜是只狼。

他虽从未接触过狼,但逃荒多年自然也从别人口中听过一些事,狼是最为冷漠凶残的,它绝不会因为你救了他而感恩你,相反,伺机杀死你恩将仇报才是它的天性,文人常说狼子野心也正是出自于此。

想到这些,徐长清刚刚冒出的那丝心软也慢慢的冷却起来,好像了解到他的想法一般,这只狼目光也随即冷淡下来,并未像狗儿一样露出乞求之色,也不摇尾乞怜,似已知无望一样默默的闭上眼。

狼有缺点自然也有优点,徐长清听人说过,它们虽凶残,但自尊是极强的,即使死也绝不食嗟来之食,这点与狗大相径庭。

今日亲眼之见徐长清心下有丝钦佩,感觉他又极为不凡,便暗道一句罢了,那绿液本就是他得的意外之物,给它一点又何妨,自己也并不损失什么,何况以后固定都有两滴可以用。

“……我说旺德啊,这狼可不像你打的,你能有这把子力气?不会是在哪里偷摸拣漏儿的吧?哈哈……”

不知道是不是触了那个叫旺德的痛脚,他立即恼羞成怒道:“这当然是我打的了,还能有假不成,要不这狼怎么不在你们手里?偏在我的手里?哼,看我一会扒狼皮吃狼肉,干让你闻着嘴馋……”说完拖着绳子就要走。

徐长清见状不妙,立即肉痛的取出那一直省着用的绿液,此时酒盅里还剩下七八滴左右,他微一咬牙借着起身的劲儿,将绿液全部倒在狼身上那几乎有碗大的伤口上,自己已尽力,它能不能活命就看它自己的造化了。

那绿液接触的瞬间,那狼蓦的睁开眼睛,眼底有丝惊喜,伤口周围的肌肉微微一缩,将那绿液丁点不剩的吸了进去,徐长清见到后暗自咦了一声,待要仔细看清时,身子却被人一把抱住,入目便是云姨那满面的焦急和如获释重的眼神,“清儿,你可吓死姨娘了……”

“云姨,那只狗儿好可怜呢……”徐长清怕她责骂,立即低着头可怜兮兮的说。

见他眼红红的样子,云姨果然连半句责备也没有了,匆匆看了眼那狗,血糊糊的让她有些心惊肉跳,急忙拉着徐长清的手往外走,边走边忍不住念道:“清儿记着,以后不能再随便乱跑,去哪里要事先告诉姨娘,刚才幸亏是死的,要是活的咬到了你可如何是好……”

徐长清见云姨担心,便立即抱着她的腿讨好道:“清儿下次不敢了,姨娘不要生清儿的气好吗?清儿最喜欢姨娘了……”

云姨听罢这才平静了些,露出点笑脸轻点了下徐长清额头嗔道:“就这小嘴最会哄人。”见她不担心了,徐长清才松了口气,握着云姨的手高高兴兴的跟着走了,压根就忘了刚才的事,自然也没发现身后的那只狼正微眯着眼一直盯着他离开的方向……

来京城的第一天实在是太累了,云姨和徐长清早早的便回了客栈休息,好在客栈的床榻都比较宽,云姨身量纤细,徐长清长得也小,两人睡在榻上竟不觉得挤,一夜至天明睡得极为香甜,第二日醒来也是神彩熠熠,洗漱完吃过饭,云姨带着他在京城街道里四处看看,他虽然早来了三年,但是这街巷还是与以前一样,极好认的,徐长清拍着胸对云姨说以前他来过很多次,每次来都会玩上几天,对这里很熟云云,心想反正云姨不可能去找徐家对峙,自然他怎么说都可以,云姨尽管有些疑心,但徐长清识得路倒是不假,还能说出些道道来,可见若不是徐家带他来过,他也不会真这么熟悉,慢慢也就相信了,任着他拉着自己四处走。

将京城他比较熟悉的地方走了个遍,发现有些地方还真是不一样,眼生的紧,不过大多地方还是保持着原样。

云姨之前有向馄饨铺的人打听过,这附近有几户人家似乎要卖宅子,租房子总不是长久之计,既然有心要在京城里落脚,她想趁着现在手里还有些银钱,最好能买个屋子住才踏实,至少不用再担心会被人赶走。

结果打听了几处后,宅子要么贵的离谱,要么就是太偏僻不适合女人孩子住。

徐长清了解云姨的想法,但这买房买屋要慢慢找,是急不得的,况且他们还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这样贸然的买,价钱上肯定要吃亏,便轻声道:“云姨,不如我们先租个屋子住吧。”

云姨也知这房屋之事可能一时半会解决不了,心下不禁焦急,客栈住一两天还行,长住是住不起的,晚上回客栈后云姨神色有些疲惫,呆呆盯着那包袱看了好一会。

第二日一早便出门了,回来时脸色好看了不少,边收拾好包袱边对徐长清道:“清儿,姨娘刚找了一户人家,她家有闲置的屋子,每天十二文钱,咱们就先去住些日子再说。”

徐长清自然无异议,好在云姨寻的那户人家的媳妇很是热心,见她们孤儿寡母的出门不容易,便处处照顾几分,碗筷也借了两副,烧火的话厨房的柴火可以随便用。

当天晚上,云姨便烧了锅热水,徐长清终于泡上了一个热水澡,滴上一滴绿液舒服的几乎不想起身了。

之后几天云姨也没有闲着,每日住宿吃饭都需要银钱,不能什么都不做等着坐吃山空,她在集市的卖货郞那里买了绣针和数十种颜色的丝线,又狠下心扯了几尺绸缎用来做荷包,剩下的买了些普通的布料和几块裁好的手帕,带回去可以直接在上面绣出花鸟图案拿去卖。

这京城里有不少收绣品的铺子,云姨把绣好的帕子和荷包给那掌柜夫人看,那夫人常年接触绣品,自然眼光非同一般,一眼认这是苏绣,这京城里会苏绣的人不少,但能绣得这么水灵的倒也不多,当即无二话,拿出了些花样给云姨,并谈好了价钱,每绣好一只荷包十八文,手帕十五文。云姨自是千恩万谢,这价钱不低,但也绝不算高,云姨却已经很知足了,至少以后吃饭的钱不用再担心了。

宅子的事急不得只能暂时搁下,她便全心全意的放在刺绣上,云姨的绣工好,手头也快,每天除了付房租吃饭外,还能多赚出十几文钱,有了这样的收入云姨心底才稍稍有了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