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他?

季箬觉得有些难以置信:“你知道我是季箮?”

杜笙点了点头。

季箬顿时恍然大悟起来,杜笙为什么会答应季冉氏进府教导她,为什么会赶走同来的“季箮”,为什么没有从讲规矩开始,直接就开始了授课,为什么她打错了要打她的手心,这些都有了解释。

因为杜笙知道她不是季箬,而是季箮。

可是,与此同时,季箬也更糊涂了。连季氏夫妻和冉殷都没有看出来她是季箬,杜笙怎么看出来的?季冉氏去田庄跟他说进府为季箬授课的时候,杜笙根本还没见过季箬,他怎么认定了她就是季箮?

“你怎么知道是我?”季箬心里升起浓浓的警惕来。

杜笙有些意外:“不是你给我传的消息?”

“我怎么可能给你传消息,我根本已经忘记你了!”季箬脱口而出。

“忘记我…你失忆了?”杜笙很是吃惊。

杜笙知道她是季箮,也知道她五年前是什么样子,失忆的事情,瞒得住谁都瞒不住他。因此,季箬干脆的点头认了,然后道:“所以到底是谁给你传的消息?”

杜笙的表情变得凝重,他脚下有些发虚,就虚扶着太师椅坐了下来,脸色变得很难看:“我收到的,真的是你传给我的消息。”

对于季箬说自己失忆了的话,他没有丝毫的怀疑,只是艰难的剖白自己:“当年我们约定好了,不管我身处何方,收到带梅花的无字信,便是你已经回到了季府,我也该回来了。”

“我们约定?”季箬觉得这话有些荒唐,却下意识的觉得杜笙没有撒谎骗她。

可若是有这种约定,当年自己“走丢”的事情,自己并不是全无预料的,甚至有可能她是自己离开的。

季箬心底开始发寒,她问杜笙:“当年我为什么会不见了?”

杜笙摇头:“你没说。”

季箬不信这话,她声音控制不住的变大:“我跟你做这种约定,你就没问过我要去哪里?”

“杜某人只是你的老师,无从干涉你的决定。”杜笙一脸理所当然,光从他的表情,季箬看不出半点儿说谎的可能性来。

她的脸上终于露出慌张之色来。

比刚知道自己身份的时候还要慌张。

因为季箮的消失,季陵夫妻难过了五年,冉殷跟对他有养恩的季家反目成仇,万一,她当年是自己离开季家的呢?

那她岂不是成了罪人!

偏偏杜笙见她这样心生不忍,开口安慰道:“忘了也没事,说不定失忆是你当年计划好的呢,等你的筹谋如愿,记忆也就回来了。”

“这么多年的记忆,你不会说丢就丢了的。”杜笙说得一本正经。

“我的筹谋是什么?”季箬嘴唇颤抖着问道。

她当年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她当年也只是一个十岁的小娘子,是什么让杜笙觉得她强大到连自己的记忆都可以算计?

听着季箬的问题,杜笙再次摇了摇头,他安慰季箬的时候反倒把自己给说服了,因此神情变得随意而坦然。

“我说了,杜某人只是一个教书先生,哪里有资格知道您的筹谋!”

第八十六章 帝星黯淡和尚言

不知道是真的坚信失忆之事是当年季箮的筹谋,还是不在意,杜笙真的没有丝毫担心的意思。

他弯腰拾起自己刚刚丢掉的《六韬》,用衣袖掸了掸上面的灰尘,开口道:“既然忘记了,那打手心就免了。咱们从第一章从新开始学。”

季箬喉头干涩,语气艰难,下意识的就道:“我看了当年留下来的笔记,前面的内容差不多都知道。”

“那也是看来的,纸上学兵,哪有为师教导来得印象深刻。”杜笙道,“放心,咱们有的是时间,温故知新,也不算是白白浪费。”

然后杜笙就真的从文韬第一章开始讲起来了。

季箬心里百般滋味,本来是听不下去的,可这位杜笙是有真才实学的,讲的内容深入浅出,很快就将季箬的注意力吸引了过去,让她认认真真的听了起来。

与此同时,护国寺主持方丈进宫给太妃们讲经,讲的正是趋福避祸。

大安朝是信佛的,后宫的太妃们十几岁进宫,几乎没有出宫的机会。护国寺是皇家寺庙,护国寺主持方丈明灯大师进宫的次数最多,所以明灯大师在后妃们眼里,就是佛。

明灯大师讲经,纵然枯燥无聊,也没有人不认真听的。

讲经结束之后,太妃们还不肯散去,非要留下来让明灯大师给自己解祸。

突然,一个太妃开口问道:“最近皇上身子总是反复虚弱,太后娘娘心里着急,整个人都憔悴了一圈,明灯大师不如替皇上算一算。”

这话一出来,众人都唬了一跳。

皇上身子不好,大家都是知道的,她们没有子嗣,心里也关心皇帝的病情,巴不得他早些好起来,也好提拔自己的娘家,不至于让朝政都被三位辅政大臣把持着。

可是,谁敢拿皇帝的病去问神佛啊?不管问不问得出好来,太后娘娘都要恨上她们的。

是谁这么大的胆子?

众人扭头看去,却是裕太妃。

见是她,大家提起来的心又落了回去。

裕太妃是太后娘家远房亲戚的女儿,从小养在太后娘家,两人说是姐妹,裕太妃却很认得清自己的身份,只把自己当作身份高一点的丫鬟。后来太后进宫,裕太妃是以滕妾的身份陪嫁进来的。

进宫之后,裕太妃更是唯太后马首是瞻,当今皇帝出生之后,裕太妃更是尽心尽力。她的一言一行都是太后或者皇帝的心意。

今日她会这么问,约莫是因为这段时间皇帝病情反复,太后心里也开始着急了。

这般一想,众人都目光殷切的看着明灯大师,等着他开口。

这可真是为难人家大师了!有太妃心里暗暗的想,这种事情,问佛门弟子有什么用?明明就该去问国师!

不过…国师跟季相夫妻关系微妙,问国师大概也是讨不到好的。太妃心底又摇了摇头。

谁知她觉得为难,明灯大师却一点都没有为难。开口就道:“今日进宫,就算裕太妃娘娘不开口,贫僧也要寻太后说说陛下的事情。”

众人竖起了耳朵。

老和尚睁开眼睛,抬头望着殿外的天空,道:“贫僧夜观天象,发现后星似有崛起之势,帝星黯淡,当有影响。”

他说到这里,便不再说下去,而是看向裕太妃,等她做决断。

事关重大,裕太妃不敢自专,她神色带了些惧意,张了张嘴,逼退这惧意之后,眼神狠厉的扫了众人一眼,算作警告。

然后语气干涩却不失恭谨:“大师,请随我去一趟平乐宫。”

平乐宫是太后娘娘住的地方。

等人走了之后,众人这才面面相觑的散去。

冉太妃神色自然的与平日交好的太妃告别之后,回了寝宫,立马把自己贴身的女官叫了过来。

压低声音吩咐道:“你去一趟平乐宫,找婉槿。”

“娘娘!”芷清猛地抬头,“婉槿能进平乐宫不容易!”

“顾不得那么多了。”冉太妃拧着眉,担忧极了,“你刚刚不是没有听到明灯大师说什么,后星妨碍了帝星,你说太后娘娘会如何处置后星?那后星多半落在芸娘孩子的身上,那孩子要是再出事,芸娘还不得疯了?”

“你不必多说了。”冉太妃坚决道,“时间不等人,你立即去找婉槿。”

芷清咬了咬嘴唇,匆匆去了。

一听冉太妃提到芸娘,她就知道自己是劝不了太妃了。

冉家的女孩子,就数芸娘最讨冉太妃欢心。冉太妃面上不显,心里却是把她当自己女儿看待的。

这次事情牵扯到季家娘子,太妃怎么可能不管!

芷清走了之后,冉太妃就让宫人提了小炉子和茶叶来。她看着宫人们生好火,然后亲自提了雪水烧上,在水汽氤氲中开始煮茶。

后宫寂寞,一生又太长,这么多年的孤苦,她是靠着冬日拾雪,素日煮茶,熬过来的。

于她而言,不过是煮了三壶茶的时间,芷清就回来了。

宫人早已屏退,芷清眼里带着些哀伤,语气却还算正常,她道:“今日讲经,太后未来,是见了华昌长公主。裕太妃领着明灯大师到平乐宫的时候,华昌长公主刚刚离开,太后神情看起来有些不好。”

“婉槿那边呢?”冉太妃闭了闭眼睛。

芷清语气变得有些颤抖:“婉槿没让奴婢留着等消息,她说到时候直接把消息,通过前朝,传到季相的耳朵里去。”

冉太妃终于面色大变,她看向芷清。

芷清已经带了哭腔:“婉槿她…”

她是为了不牵扯到冉太妃。

“那孩子!”冉太妃苦笑着摇了摇头。

如今朝政形势复杂,婉槿往前朝传消息,被发现了,太后不能拿前朝的官员怎样,却是要打死婉槿的。可若是直接把消息告诉冉太妃,太后却能让冉太妃没有好日子可过。只是这样的话,婉槿是有可能保下一条性命的。

“这孩子!”冉太妃揉了揉眼角,蹲下身,将新沏的一盏茶倒在了地上。

过了好久,冉太妃才叹息一声,道:“取凉井里面的水来…明日一早去平乐宫,申请让芸娘入宫探疾吧!”

“太妃,这个时候见季夫人…会不会…”芷清有些不解,“太妃一病就难得好起来,奴婢害怕…”

“有什么好怕的,这么多年不都过来了吗!”她勉强笑了笑,“放心去做吧,咱们这边什么都没做,那位才会怀疑咱们。”

第八十七章 绝望之下起反心

季相今日被耽搁了,归家甚晚。

回到浣春院,季冉氏如同过去每一次晚归一样,坐在油灯下看着府里的账册等着他。季陵板着的脸终于稍稍松缓了一些。

季冉氏抬头看到季陵,脸上露出丝笑意,然后一边吩咐丫鬟去将厨房里温着的饭菜端上来,一边替季陵脱去外袍,拿了件舒适的家常衣裳给他换上。

季陵没有心思吃饭,他摆摆手,道:“我在外面吃过了。”

季冉氏道:“那也再吃点,回来这一路,就算是吃过了,也该克化掉了。这会儿没感觉,待会儿躺床上了,胃里慌看你还睡不睡得着觉。”

“我陪着你吃点。”她抿着嘴笑了笑。

“你晚膳没用?”季陵听她这话,到嘴边的话又先压下来了。

季冉氏摇了摇头,端了盏温热的茶给季陵喝,随口道:“倒是用了晚膳。只是今日杜笙进了府,出了一点意外,心里担心,所以没吃多少。这会儿腹中有些饥馑了。”

“出了什么意外?”季陵想起宫里面穿出来的消息,神色一凛。这种事情,要是家里面再出点什么事情,那可就够焦头烂额的了。

季冉氏见他这般担心,有些诧异,赶紧安抚道:“不是什么大事,就是杜先生只肯教一个学生,他选了阿箬教导。我是想着阿箬和箮姐儿本来就不怎么亲热,再来这么一招,心里只怕更加不乐意对方了。所以心中担忧。”

季陵听是这件事,才稍稍松了口气。

季冉氏太了解季陵了,见他这般,立马觉得事情有些不对,开口问道:“可是出了什么事情?”

“等吃完饭,我有事情跟你说。”他没有否认季冉氏的问题,也不想让这件事影响到了季冉氏的食欲。

饭菜上来了,季陵就陪着季冉氏吃,等季冉氏放下碗筷,他也立马放下了手里的筷子,拉着季冉氏去里间说话。

正房里面没有留人,桌上的残羹冷炙是临夏收拾了送出去的。

季冉氏觉得自家夫君的脸色很不好,心里咯噔一跳…猜测到不仅是出事了,还是出大事了。

然后果然听到季陵开口:“今天宫里面传了消息出来,说明灯大师夜观天象,发现后星于紫微星有碍,推断当今圣上若是此时立后,怕是病情反复好不起来。”

季冉氏听到后星有碍紫微星的时候就知道不好,等听到最后一句,不由得大怒起来:“别说什么立后不立后,他身子若成那样,还活着就是万幸了,居然还指望痊愈?”

“芸娘!”季陵低喝,道,“慎言!”

季冉氏便抿了抿嘴,改口问道:“明灯大师还怎么说?”

“他说要想紫微星重振光辉,只能暂时不立后。”季陵说。

“暂时不立后却是好事,他们不想娶,阿箬和箮姐儿也不想嫁…”季冉氏说着,就觉得不对起来,要是真是好事,季陵此刻的脸色怎么会那么难看?

她惊疑的看向季陵。

季陵脸上俱是怒意:“那老秃驴说,等皇上病体痊愈之后,再选后立后就不会有什么事情了。只怕这几日便有丰厚的赏赐送到我们季府。”

季冉氏的脸色一白…他们这是要拖死他们季家的女儿!

明灯这老秃驴安的是什么心,皇家一日不选后,他们季家的女儿就一日不能出嫁,那些丰厚送进府来,便是奖励季家娘子们忠诚贞洁,愿意等待小皇帝病愈。

可那病鬼皇帝的病治了十六年都没有治好,哪来的可能痊愈!

季冉氏哭出声来,她悲戚道:“他们为什么不放小娘子们一条生路?那老秃驴好狠的心!”

季相将季冉氏搂进怀里,眼眶干涩:“先帝的遗志,谁敢轻易违抗?明灯一个修六根的和尚,怎么可能突然冒着得罪我的风险说这等话?那人,明摆着要害了阿箬和箮姐儿!”

“是…天家!”季冉氏身子瘫软,失去了所有的力气。

不,她不能颓然,她颓然了,她的女儿怎么办?难道真的要等她们被拖成老姑婆,真的要等她们一生幸福被毁吗?

她打起精神,飞快的算计起来:“你连夜去见冉殷。我不管什么白眼狼了,也不管他做的那些错事了,他身后有荀错,现在宫里的消息还没有传出来,这个时候将亲事定下来,有你和荀错在,天家就算心里不高兴,也不能拿咱们怎么办…”

“芸娘!”季陵打断了她。

“冉殷只有一个,你想让他救箮姐儿还是阿箬?”

季冉氏闻言,脸上血色尽失。

不管他们想救哪个,冉殷愿意救的,只有一个季箮。那季箬怎么办?就算整个大安朝,能找出一个可救季箬的人,那个人未必敢冒着得罪天家的危险跟季家求亲。

就算是侥幸有这么个人,阿箬这么匆忙的嫁过去,这一辈子就能过得好了吗?

“这就是天家,这就是皇族。”季冉氏咬着锦帕,含糊的哭出声来,绝望得像是声声啼血的杜鹃,“我们季家忠心耿耿,到底做错了什么?这已经家不成家了啊!”

当年“死”了季执疯了冉氏,如今又要害了季家所有的小娘子。

季陵神情悲恸,并不劝解季冉氏,也不阻拦她的这些大逆不道之言…就连他,也想质问当今圣上和太后,季家忠心耿耿做错了什么?

可不能问,因为人家这么做是为了保住帝星,他问了,就是反贼,要被诛九族。到时覆巢之下无完卵,箮姐儿和阿箬过得比现在还不如。

临夏收拾完碗筷出去之后,隐隐听到了季冉氏的哭声,心里生出一种不好的感觉来。她将院子里面的人都打发走得远远的,自己一个人坐在冰冷的石阶上守着。

季冉氏哭得很绝望,却再也没有说让季陵去求冉殷的事情了。她不是不想救季箮,而是这么做了,就相当于告诉世人,他们选择了保季箮,放弃了季箬。

阿箬心里该多难受!

她要将两个孩子都保下来!

季冉氏哭干了眼泪,神情变得有些可怖,她坚毅的看向季陵,说道:“我们谋反吧!”

季陵镇惊的看向自己的妻子。

只见她神情格外冷静,比平时更甚:“我记得当年太孙殿下死之前,是留下了遗腹子的。你去把那个遗腹子找出来。”

第八十八章 听消息五内俱焚

季陵紧紧的捏着季冉氏的肩膀,打断了她的话:“这话不逼再说了!”

“夫君,你难道要愚忠下去吗?”季冉氏面有不平。

她从小学《女诫》和《女则》,在家从父,出嫁从夫,这样的话她也是牢牢记在脑子里的。再加上她和季陵感情和美,所以自从嫁给季陵之后,冉秋霜大多数时候是顺着季陵的。

今日她却不愿意顺着季陵了。

她的眼睛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家两个女儿日后的凄惨。

“芸娘!”季相捂住了她的嘴,“隔墙有耳,你就不怕不但没能救了箮姐儿和阿箬,反而害她们死无葬身之地么!再说如今盛世太平,我这么多年学的是经世致用,如何能将无辜百姓变做乱离之犬?”

“百姓无辜,我的两个女儿就不无辜么!”季冉氏气得狠了,一口咬在季陵手心肉最厚的地方。

季陵一边忍着手上的疼痛,一边思索季冉氏的话。

季冉氏低着头,没有注意到季陵脸上一闪而过的复杂。

找太孙的遗腹子啊,搅起这天下乱相,焉知人家太孙之子是否愿意?或许他天生就不爱做皇帝,只想做一个家宅安宁的世俗子呢?

季陵颇有些头疼。

提前得到宫里面消息的,不只是季陵,还有荀错。

不过是儿女姻缘的小事,本不该报到大将军荀错耳里来的,可这小娘子与他的心腹嫡系冉殷有些关系,他就不能不问上两句了。

就在季冉氏怂恿季陵谋反的时候,荀错也召了冉殷到将军府说话。

冉殷听荀错说完事情的来龙去脉,气得脸色通红,他猛地站起身来,就要往外走。

荀错拿冉殷当儿子看的,当初送他去军中,也是上下叮嘱了不少人多加照顾。见他这样,立马叫住了人,问道:“你待如何?”

冉殷咬牙切齿:“算计几个小娘子,算个屁的天家气度!老子要进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