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厮等候在一旁,碧珠拿了张纸递给他,道,“照着纸上的买,送回去之后,让李总管依照纸上写的给各房送去,不要弄错了。”

既然要送,除了老夫人,其他各房都不能少。

明澜也不多送,每房三样糕点,当然,她买了五种让顾云澜和茂哥儿尝味道。

买这么多的糕点,小厮都惊讶了,九芝斋的糕点价格都一样,一份八钱银子,不同种类分量略有不同,但差别不是很大。

是以,给小厮的钱都是定数的,另外打赏了他二钱银子,乐的小厮合不拢嘴。

赏了小厮,也没少车夫那份,道,“就在这里守着,我陪姑娘去前头转转,一会儿去朱雀街。”

车夫更是高兴,一般他们很少得到打赏的,二姑娘就是大方。

没人跟着,明澜就和碧珠往前走,一边走一边逛,倒没有买什么,直奔锦绣坊,这才是明澜出门的目的。

锦绣坊内,摆放着各种绣品,栩栩如生,来挑选的客人赞不绝口。

看到明澜进来,有小伙计迎上来道,“姑娘要挑什么样的绣品?”

明澜在看百花图,碧珠就道,“我家姑娘不买绣品,要找绣娘定制。”

小伙计见了,忙道,“那姑娘里面请。”

明澜就随小伙计进了内堂。

很快,过来一女子,年约二十七八,风流蕴藉,打扮的干净利落,见了明澜,上下打量了一番,笑道,“好贵气的姑娘,不知道要定制什么样的绣品?”

这女子是陈绣娘,也是锦绣坊的老板娘。

碧珠把画递给她,陈绣娘打开看了一眼,就眸露赞赏了,“好玲珑的心思!”

明澜淡笑,“能在一个月内绣完吗?”

陈绣娘就露了难色了,“双面绣本就难绣,姑娘这幅画又这么大,一个月时间紧的很。”

“钱不是问题。”

一听这话,陈绣娘笑意更深,“这幅画要绣好,没有五百两绝对不行,又是这种特制的绣品,要付七成定金。”

一般的绣品,如果最后顾客不要了,也能卖的出去。

明澜这种特制的,如果她不要了,锦绣坊就砸手里头了,会损失惨重,所以定金收的高一些。

这一点,明澜很理解,没有讨价还价,吩咐碧珠道,“给她四百两。”

碧珠把银票递给陈绣娘,陈绣娘接了银票,请明澜喝茶,去开了单子来,道,“下个月的今天,姑娘凭票来取绣品。”

从锦绣坊出来,明澜继续往前,这一次,看中什么就买了,很快,碧珠就抱了一堆,都快看不见路,她道,“姑娘,不能再买了,咱们的钱不多了。”

本来就只留了一千多两,为了给老夫人准备寿礼就花了五百两,要碧珠说,这钱花的实在不值得。

第五十八章 打劫(十二更)

虽然是能哄的老夫人高兴,但她再高兴,也就那么几天,其实只要嘴巴甜点,就能把老夫人哄的飘飘然了,这一点,姑娘还得和表姑娘学,表姑娘的嘴就跟抹了蜜似的,别说孝敬老夫人了,从来都是老夫人赏赐她,几乎就没让她空着手走过。

逛完了洒金街,就去朱雀街了,直接在锦丝坊停下。

锦丝坊是专门做针线生意的,各色丝线,如果锦丝坊没有,在别处找到的可能微乎其微。

只是明澜还未下马车,站在车辕上,就看到远处有一队伍过来,吹吹打打,热热闹闹,瞧样子像是送聘礼。

明澜也没在意,她下马车后,就听一旁的人议论了。

“这是谁家送纳采礼啊,好阵仗,足有四十八抬呢,瞧样子都是好东西。”

“听说是义安侯府送纳采礼去周家…。”

“义安侯府?哪位少爷啊?”

“你糊涂了啊,义安侯府能有几位少爷,这阵仗,能是庶出的娶媳妇吗,自然是刚死了世子夫人的那位了,不过世子夫人尾七刚过没几天,怎么就送纳采礼了?”

“谁知道呢,不过人都死了,还指望世子替她守身多久啊…。”

看热闹的,议论纷纷。

明澜脸沉如霜。

碧珠见她不动,脸色冷的可怕,唤道,“姑娘?”

明澜握着马车门的手攒的紧紧的,她知道义安侯府急着娶表姑娘过门,可也没有这么急的吧,三个月都不满!

碧珠扶她下来,那些议论声传过来,有知情人道,“听说义安侯府最近几天一直不安宁,义安侯夫人昨儿特地去了大禅寺秋千,说是要尽快迎娶填房过门,否则有血光之灾,这才火急火燎的送纳采礼去周家,义安侯世子对过世的夫人情深意重,百般不肯,可是父命难为…。”

狗屁的父命难为!

明澜忍不住爆粗口了。

不过是给无情无义找的堂皇借口罢了,明明薄情寡义,外人还得感叹他一声身不由己!

明澜气的双眼通红,碧珠生怕她气坏了,道,“姑娘,为了那样的人气坏了身子不值得,咱们还是进去买丝线吧。”

碧珠几乎是把明澜拉着进了锦丝坊。

可是一进去,明澜就又转身出来了,她快步朝一爆竹铺子走去。

丢下银子,抱起管事的抱好的爆竹就出了门。

碧珠都不知道她要做什么,姑娘为什么总浪费钱啊,这点爆竹哪里用得着五两银子啊!

明澜拉着碧珠七拐八转到了前街,拿了火折子给她,道,“待会儿义安侯府的人路过,你就把爆竹点了丢出去!”

这么大喜的日子,只吹吹打打哪里够啊,要爆竹才够喜庆!

碧珠有些害怕,“奴婢不敢放啊。”

明澜看着她,“你行的。”

碧珠,“…。”

好吧,就她们两个,她不放,难道要姑娘动手不成。

深呼一口气,碧珠严阵以待。

很快,义安侯府的队伍就过来了,明澜一声令下,碧珠点了爆竹就丢了出去。

爆竹炸开,噼里啪啦的,把义安侯府的小厮都炸懵了,忘记自己还抬着纳采礼,一蹦一跳的躲开,顿时整齐有序的队伍就乱成了一团。

那些抬着的纳采礼摔在了地上,珍珠滚了一地,大家轰抢起来。

“别抢,别抢!”

义安侯府的小厮叫着。

可惜,没人搭理他们。

“还要再点吗?”碧珠问道。

明澜见场面够乱了,笑道,“不用了。”

碧珠麻溜的把爆竹丢开,挤进人堆里。

明澜站在一旁,直接傻眼了。

很快,碧珠就回来了,她眼疾手快,抢了两颗珍珠,两支金簪,一玉镯…

明澜,“…。”

碧珠把东西藏怀里头,道,“姑娘,咱们快走吧。”

两人沿着原路返回。

谁也没注意到,一旁的酒楼上开了一扇正对小道的窗户,窗户处,站在一穿着天蓝色锦袍的男子,丰神俊朗,气度不凡。

看到明澜和丫鬟疾走的背影,嘴角勾起一抹审度的笑来。

见一旁的墙角处有只荷包,男子纵身一跃,就下了楼。

握着荷包,若有所思。

再说明澜,走远了些,还听到街上的热闹,嘴角的笑越弯越大。

前世,她从来没有做过这样疯狂的事,凡事能忍则忍,温和宽厚,这一世从打周表姑娘起,她做事就随心多了,想就去做,不计后果在,只求恣意痛快。

再说了,她可不怕义安侯夫人!

明澜笑着往前走,刚转弯呢,就看到一男子倚墙而立,摆了个自以为很好看,也的确很好看的造型。

但只有背影,不知道是谁。

明澜没打算理会,可是男子手臂一动,他指尖勾着一荷包,在阳光下晃荡着,甚是眼熟的很。

明澜一看腰间,荷包不见了!

男子另一只手把鞭炮放在荷包上,明澜的脸色就隐隐难看了。

她自以为做的神不知鬼不觉,可是还是有人看见了,碧珠怕了,“姑娘…。”

明澜稳住心神,迈步上前,“有话就直说,我既然敢做,就不怕被人发现。”

“好胆识!”男子笑了一声。

他缓缓转过身来,露出那张俊朗容颜。

明澜嘴巴微张,“是你!”

男子一愣,“你认得我?”

“楚三少爷,谁不认识?”明澜笑道。

那笑容灿烂的有些晃人眼睛,楚君衡嘴角一抽,“我在打劫,你还笑的出来?”

碧珠吓的往明澜身后头躲。

明澜笑道,“楚大将军府要什么没有,楚三少爷用得着打劫我吗?”

“错,”楚三少爷把鞭炮丢了,握着荷包道,“我还真有东西是没有的,需要打劫你。”

“什么东西?”明澜问道。

楚三少爷笑道,“红丝砚啊。”

“你确定我有?”明澜笑问道。

楚三少爷走过来,绕着明澜转圈,“虽然那日在安盛斋没看清楚你的脸,但你的声音我记的很清楚。”

当时以为她人傻钱多,小厮三两句漂亮话就捧的她飘飘然,没想到她才是最精明的那个。

五十两银子买走了价值千金的石头,安盛斋的小伙计还乐的屁颠屁颠的,巴不得这样的姑娘再多来几个,现在又用几串鞭炮,搅合了义安侯府的纳采礼。

这么有意思的姑娘,和他认识的大家闺秀都不一样,当然要结识一番了。

只是临时想出来的认识办法,也不知道会不会有损他潇洒不羁的形象,至少印象很深刻吧?

第五十九章 挡箭牌(十三更)

明澜不说话,楚三少爷转着手里的荷包,那悠闲惬意的样子,恨的人牙痒痒。

“打劫我一姑娘,你好意思吗?!”明澜没好气道。

楚三少爷双手还胸,“这可不是姑娘能干的出来的事。”

明澜气结。

被人捏了把柄,她能怎么着?

不就是一块红丝砚吗,楚大将军帮了父亲升官,送他几方红丝砚也应该。

如此想,明澜心情就好了,她倒也不怕楚三少爷拿了荷包去义安侯府告状,因为她知道他不会。

楚大将军府的人不可能做这样的事,但看到楚君衡转着她的荷包,明澜觉得她前世可能看走眼了。

“回府之后,我就派人把红丝砚给你送去。”

楚君衡愣了下,“这么好说话?”

明澜无力,打劫我的人是你好不好,现在如他愿了,又说她好说话了,他到底要闹哪样啊?

“可以把荷包还我了吧?”明澜瞪眼道。

楚君衡把玩荷包,明澜伸手去夺,被他一转身就避开了,明澜扑了一空。

明澜气的磨牙。

那边一小厮过来喊,“三少爷,世子爷来了,没见到你,他要走了。”

“多等一下会死啊!”楚君衡把荷包往怀里一塞,望着明澜道,“荷包下次还你。”

说完,他身子一闪,就不见人影了。

果然是亲兄弟,一样的神出鬼没。

见他走了,碧珠有些害怕,“姑娘,他不会告状吧?”

“不会的。”

“要不叫楚大少爷帮忙说说好话?”

“…不用。”

一个荷包,还影响不了明澜的好心情,她迈步进了锦丝坊,挑了二十多种丝线,就回府了。

义安侯府送纳采礼,然后在街上出了意外的事,早传回伯府了,见明澜回府,伯府小厮连忙告知明澜,让她也高兴。

到了长松院,正堂内,大家也在聊这事,只觉得痛快至极。

虽然伯府是同意义安侯世子娶周表姑娘了,可昨天才同意,今天就送纳采礼,也太迫不及待了点儿,好歹给伯府留两分颜面吧,那几串爆竹丢的大快人心。

听到这些话,明澜就放心了,就算日后抖出是她的杰作,现在这些长辈的赞赏之词就是她护身符啊。

不过,只是义安侯府送纳采礼而已,用不着齐聚一堂吧。

见念夏出来,明澜就问道,“怎么大家都在,在商议什么事呢?”

念夏福身道,“隔壁李家要卖掉宅子,府里想买下来。”

就这事啊,她还以为是商议什么大事呢。

前世李宅的确是被伯府买了,虽然老太爷和老夫人都还健在,但树大分叉,儿大分家,伯府四房迟早要分出去的,隔壁李宅和伯府紧挨着,近的连个人都钻不过去,伯府分家,紧挨着伯府是最好的位置了。

机不可失,错过这村,可就难有这店了,四老爷一知道这消息,赶紧就同老夫人商议。

但是买宅这么大的事,得一家人在一起商量,什么价格买下来合适,这才有了济济一堂。

四老爷很积极,因为这宅子他想要,李宅离的近,他去过好几回,大小自然是不能跟伯府比了,但也不小了,五进大院子,还带一个大花园,清幽雅致,是个好住处。

老夫人也很动心,儿孙分家了,住的近也能常回来看看,走的勤,关系就近,只是价格高了些,要六万两,不是笔小数目啊。

如果只买这一座宅子,她肯定同意,而且是毫不犹豫,但伯府要分出去三房,回头再挑其他宅子的价格就不可能太低,伯府负担不起。

四太太极力劝说老夫人,道,“娘,李宅位置好,买的人多,头一个就是吴家,一犹豫,指不定就没了,李宅我们看中了,要不我们四房掏一万两,就把这宅子定下来吧。”

大太太则笑道,“四弟妹别心急啊,六万两的大宅子,整个京都也没有哪个府邸说买就买了,买的起的,都不缺住处,要真买,怎么能让四房掏银子呢,自然是公中先买下来,往后分府时,再补齐也不迟啊。”

前世,李宅是公中掏钱买下来的,花了五万七千两,但买下来之后,就后悔了。

李家对外宣称是生意失败,需要钱周转,不得已卖掉大宅,买下了之后,李家就搬出京都了,后来伯府才打听到,原来李宅不干净,夜里总有影子晃荡,李家不敢住了才卖的,又怕伯府知道了找他算账,所以拿了钱就连夜出京了。

四老爷悔的肠子都青了,找了道士来驱邪,结果道士说府邸阴气重,不宜居住,需要阳气旺盛之人才能镇住宅子,四老爷住恐无福消受。

买了一个不能住的宅子,那就只能卖了,李宅找了道士的事,隔壁吴家知道,但凡有人来看宅子,总会在一旁阴阳怪气几句,迟迟没能卖出去。

最后,三万两银子卖掉了,生生搭进去两万七千两。

到最后,那宅子也不知道被谁买去了,前世她死的时候,李宅还大门紧闭。

四太太巧舌如簧,再加上四房和大房走的近,你一句,我一句,劝的老夫人动了心。

老太爷也觉得李宅位置无可挑剔,便道,“那就买下来吧,将来分府,如果比其他府邸价格贵上两万,那四房再补齐两万。”

四太太脸上的笑容僵硬了两分,但还是点头道,“这是应该的。”

四老爷则道,“那我就先去李家说一声,价格上总能还下来一点。”

老太爷点头,四老爷就起身出去。

明澜走进来,见四老爷急着走,她道,“四叔,李家为什么要卖掉宅子,你打听清楚了吗?”

四老爷心急的很,没理会明澜,快步就走了。

明澜两眼一翻,本想好心提醒他一声,不领情那就算了。

那边,三太太笑问道,“明澜这么问,莫非李宅有问题?”

明澜上前,给老太爷和老夫人请安之后,才回道,“我也不清楚,咱们伯府和李宅离的近,经常路过,李宅的小厮也有几分面熟,今儿在街上,碧珠还看到李家小厮再找道士,说是驱邪,现在李家又要卖掉宅子,我琢磨可能有关系,所以多问一句,不过四叔心急的很,显然没有问题,是我多心了…。”

明澜说的云淡风轻,碧珠很无奈,姑娘又拿她做挡箭牌…

第六十章 请帖(十四更)

屋子里,不少人色变,头一个就是四太太,几乎是坐不住了,“李家说是生意失败,需要钱东山再起啊。”

大太太则道,“要是李宅真有问题,李家也不可能说实话啊。”

三老爷就起了身,“我先去看看,这事还是谨慎些好,买不到,怎么也比买个有问题的宅子好。”

三太太则看着碧珠,笑道,“你这丫鬟是真机灵,之前许愿牌亏她提醒,这会儿又注意到李宅,耳听六路,眼观八方,着实不错,要是李宅真有问题,四弟妹可得好好赏她才是。”

碧珠被夸的脸皮燥热。

四太太连连称是,“要是李宅有问题,我肯定好好赏她。”

很快,四老爷就回来了,一脸的怒气冲冲,三老爷随后进来。

老夫人迫不及待问道,“真有问题?”

三老爷点头,“亏得我赶去的及时,不然真就定下了,我把四弟拦住,问李老爷,这宅子是不是有什么不干净,他当时就慌了神,显然是有问题。”

四老爷气瞪了李老爷两眼,就甩袖子回来了。

然后,老太爷就数落四老爷了,“往后这样的事,打听清楚了再说,火急火燎的,今儿要不是明澜和丫鬟,伯府几万两就打了水漂了。”

四老爷被骂的灰头土脸,还得乖乖认错。

明澜挨着老夫人坐着,笑道,“四婶儿,碧珠机灵,才不至于四叔吃这么大亏,你怎么也要赏她五十两吧?”

五十两?

五两就差不多了!

不过明澜开口讨赏了,她自然不能小气了,比起一座有问题的宅子,五十两连九牛一毛都算不上。

“赏,该赏。”

然后,碧珠就得到五十两的赏银了,整个人都懵了。

她这一天过的太有滋味儿了,收获颇丰啊,比上她当丫鬟这些年的全部月钱加打赏都多了。

然而,这还不算什么,老夫人想起顾云澜和她算命的事,碧珠功不可没,便笑道,“这丫鬟看着讨喜,我再赏她一对银镯子。”

碧珠跪下,连连道谢。

“起来吧,”老夫人笑道。

碧珠磕了头后,方才起来。

她朝明澜一笑,挪到她身边,把玩着老夫人新赏的银镯子,粗重的银镯子,沉甸甸的,连长松院的丫鬟都没几个有的,着实招人羡慕。

明澜逛了半天街,有些累了,打算去幽兰苑转一圈,就回去歇着了。

她正要告退呢,外面进来一丫鬟,手里拿了张大红描金请帖,道,“二姑娘,护国公府四姑娘给你下了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