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明澜,去幽兰苑转了一圈,就回流霜苑了。

回屋之后,严妈妈给她倒茶,道,“先前有丫鬟瞧见姑娘和二姑娘她们拉扯,是因为买端砚的五千两起了争执吗?”

明澜捧着茶盏,茶香扑鼻,她没有说话,碧珠道,“可不是因为这事,她们太气人了!”

严妈妈叹息一声,望着明澜道,“要我说,姑娘也不是非要那五千两不可,大老爷没能升官,咱们老爷高升了,心里总不是滋味儿,老爷素来宽厚,那五千两姑娘不还给大老爷,老爷迟早还是会补上的。”

明澜斜了严妈妈一眼,扭了眉头道,“那严妈妈的意思是,为了不让父亲为难,我把五千两还回去?”

严妈妈见明澜眉间似有犹豫,已经在动摇了,便加把劲道,“姑娘懂事,老爷最疼你了。”

明澜笑了,“严妈妈怕是还不知道呢,方才三妹妹她们挨罚了,就是因为要我把五千两还给大伯母,惹祖母不快了,你又来劝我,难道祖母罚她们罚错了,是我做的不对?”

严妈妈愣了一下,忙道,“姑娘没错…。”

明澜把茶盏重重的放下,道,语气冷硬道,“我自然是没错,她们口口声声二房和大房关系亲厚,不应该这么生分了,那我们二房和谁生分,和舅舅吗?一个端砚而已,送出去了还要我拿回来,她们不嫌丢人,我嫌丢人!那五千两我最后如果还回去了,那我当初还要做什么?我宁可撕碎了,也不会还的!

父亲怎么做,我做女儿的管不着,我想父亲也不会让我委屈自己,怎么从严妈妈嘴里说出来,倒成了我不把五千两还给长房,父亲就不疼我了似的,待会儿家宴上,我要好好问问父亲了!”

明澜声音微恼,那清脆如珠如玉的声音击打在严妈妈心头,却像是重锤,捶打的她一瞬间窒息了。

她不是那意思啊!

严妈妈忙道,“姑娘误会我了,我没有那意思…。”

明澜歪着头看着她,“不是这意思,那你是什么意思?”

轻飘如湖畔柳絮的声音,严妈妈却听出咄咄逼人的意味来,她忙道,“奴婢是姑娘的奶娘,说话做事都是为了姑娘好,只是觉得一府姐妹,没必要为了钱起争执生分了,再亲不过骨肉啊。”

明澜忽而一笑,笑的严妈妈毛骨悚然,后背发凉,只听明澜道,“如果三妹妹她们的奶娘有严妈妈你一半尽职尽责,今儿她们也就不会找我要银子,更不会为了点银子起争执了,赶明儿让祖母给她们换奶娘,府里多几个严妈妈你这样的奶娘,伯府上下一定和睦。”

严妈妈嗓子像是被掐住了似的,半天说不出来话。

碧珠见了,道,“姑娘不说,我还没发现呢,三姑娘她们的奶娘都尽量帮着她们弄银子,怎么严妈妈你却总是劝姑娘把银子往外掏,那可是五千两,能买好多的衣裳和头饰了,又不是抢来的,是老太爷让大房给姑娘的,就这样还回去了,肯定有不少人背后说姑娘脑子进水了。”

再说了,真要还,姑娘也没钱可还了,都让刘管事拿去买炭了。

碧珠巴拉巴拉一阵倒豆子,严妈妈狠狠的瞪了她一眼,她和姑娘说话,要她插嘴,坏她好事!

这边,明澜不耐烦了,摆手道,“你出去吧,这里不用你伺候。”

严妈妈只好退下了,转身时,脸黑的有点可怕。

明澜托着下颚,在想事情,方才在长松院,灵光一闪之间,她想到给老夫人准备什么寿礼了,只是难度大了点…

琢磨了两刻钟,明澜就起身去书房,提笔作画了。

画一张,丢一张。

很快,地上就有一堆的废纸了。

好在半个时辰后,总算把画画好了,等墨迹干了,又小心卷起来。

碧珠在一旁站在,惊叹明澜的想法,又道,“姑娘这份寿礼,老夫人一定喜欢,只是绣起来麻烦,一个月的时间铁定是不够的。”

明澜笑道,“我又没说自己绣。”

“啊…?”

“明儿出府一趟。”

她可不想熬夜做针线,把眼睛熬坏了,这一世不在乎钱,能用钱办到的事,她绝不委屈自己!

忙完了,明澜伸了个懒腰,迈步出了书房。

第五十五章 心肝(九更)

站在回廊下,看着丫鬟们扫落叶,明澜笑道,“回头跟李总管说一声,让他派人来在那边架个秋千。”

碧珠连连点头应下。

外面,一丫鬟跑进来,气喘吁吁道,“二姑娘,九姑娘回来了。”

明澜一听,脸上就带了喜悦,拎了裙摆,飞快的往前走,碧珠小跑跟上,“姑娘走慢些,九姑娘回府住了,想什么时候见都行的,不急于这一时半会儿。”

碧珠说她的,明澜根本不听,没人能体会她的迫切心情。

她赶到长松院的时候,大太太正搂着顾云澜,道,“大伯母的心肝,都怪大伯母,让你在庄子上吃了那么多的苦头…。”

顾云澜很瘦,在搬出府之前,粉雕玉琢,一双眼睛像是葡萄似的,舅舅说过,她们三姐妹就数云澜小时候最漂亮,可是现在,她瘦巴巴的,眼神也没有小时候灵活了,如果不是依稀还能辨别出小时候的样子,只怕真的要怀疑她还是不是靖宁伯府九姑娘了。

她还有些怕生,被大太太搂在怀里,动都不敢动。

这样子,一屋子丫鬟都唏嘘不已,老夫人更是心疼。

但明澜却只有高兴,她见过顾云澜最后一面,比现在还要消瘦,现在已经回府了,静心调养一段时间,气色就会好起来的,只是大太太的话,听得人胃里头翻滚。

谁是她的心肝宝贝?

顾音澜才是!

她舍得把她送去庄子上住三年吗?

想到这里,明澜脑子里一念头忽闪而逝,她至今都不明白,为什么大太太执意要把云澜送去庄子上,那时候她才三岁大,真是懵懂可爱的时候,根本就不妨碍她什么事,她为什么要算计她?

如果说怕她得老夫人宠爱,抢了顾音澜的位置,那是不可能的,娘怀顾云澜的时候,老夫人一心就盼着是个儿子,结果一生下来,还是个女儿。

老夫人在幽兰苑守了三个时辰,听到是女儿,王妈妈就扶她走了。

她一定要想办法弄明白原因,如果可以,一定要她尝尝把心肝宝贝送出府,百般思念却不能接回府的滋味儿!

看到明澜,顾云澜努力推开大太太,扑到明澜身边,她还记得明澜,明澜几个月前去见过她,给她带了糖人和糖葫芦,还有她最喜欢的桂花糖。

怕见到太多的人呢,她躲在明澜身边,怯生生的挨个望过去。

老夫人眼眶都红了,招手道,“乖,到祖母这里来。”

顾云澜紧紧的抓着明澜的衣服,明澜看着老夫人道,“祖母,云澜在庄子上没见过这么多人,她走的时候才三岁,不记得您了,等过些日子就好了。”

听孙女儿把自己忘记了,老夫人也没有生气,只是很不是滋味儿,“这一次真是多亏了无垢大师了,否则我老婆子还不知道让你们姐妹分别多久。”

说完,又吩咐王妈妈道,“明儿再去大禅寺添三百两香油钱。”

“能回来就好,”大太太抹着眼角不存在的眼泪道。

家宴是晚上,这会儿时辰还早,沐氏见顾云澜怕的厉害,就说坐马车累了,要带她下去歇息了。

老夫人赏了顾云澜十匹锦缎,六百两银子,另外还有一些簪花头饰之类,多是小女孩喜欢的东西。

看到那些东西,顾云澜明显高兴了许多。

除了老夫人,大太太也送了四匹锦缎,还有一对金镯子。

她送了,四太太就得跟着送,然后三太太也派人送了来。

沐氏见了就道,“大太太和四太太是为了弥补云澜,你怎么也送东西来了?”

三太太笑道,“我也许久没见云澜了,就当是我做三婶的一番心意吧。”

沐氏招呼顾云澜过来,道,“这是三婶,快给三婶请安。”

顾云澜看了三太太两眼,往沐氏身边缩了两步,才脆生生唤道,“三婶。”

三太太心疼,府里的姑娘都是她看着长大的,还没有哪个姑娘叫人都胆怯的,幸亏接回来的早,再晚个几年,性子就难扭回来了。

知道三太太在想什么,沐氏哽咽道,“已经好多了,在庄子上,她见到我都怕。”

那躲避害怕的神情,对沐氏来说,比尖刀还要凌厉三分。

三太太扶着沐氏坐下,道,“二嫂别担心,云澜年纪小,学什么都快。”

那边,顾云澜正拿拨浪鼓逗茂哥儿玩,她怕大人,但是不怕茂哥儿,她先前试着抱茂哥儿,结果抱不稳,两个人一起滚在了地毯上,笑成一团。

“喊我姐姐,我就给你,”云澜把拨浪鼓举的高高的。

“姐姐,姐姐。”茂哥儿伸手往上爬。

明澜在一旁笑道,“不能喊姐姐,要喊九姨。”

“九姨,九姨。”

屋子里,欢声笑语,沐氏笑的泪花闪烁,如果容澜还在,那该多好。

明澜就一直在幽兰苑陪顾云澜和茂哥儿玩,直到丫鬟来请她们去参加家宴。

夕阳渐落,晚霞徐徐在天际展开一幅美丽的画卷。

因为家宴,伯府上下包括姨娘在内都齐聚长松院。

明澜几个进正堂的时候,老夫人正看着方姨娘道,“你肚子大了,今儿家宴人多,别磕着碰着了,回芙蓉苑吃吧。”

方姨娘一脸委屈,上回的事她已经知道错了,家宴这么重要的宴会,都不许她参加了吗?

明澜嘴角微勾,闪过一抹冷笑,九妹妹和老夫人八字并不相克,却被送到庄子上待了三年,老夫人心里头正愧疚,她先前又假借落水动胎气,老夫人冤枉了她,她们姐妹团聚,正是高兴的时候,老夫人怎么可能让她过来扰她们的兴致?

她厌恶方姨娘,老夫人又不是不知道。

方姨娘露了委屈之色,但是老夫人没有心软,让丫鬟小心扶她下去。

她一走,顾音澜几个一瘸一拐的由丫鬟扶着进来,跪了几个时辰,膝盖疼的厉害。

几人把抄好的家规递给老夫人过目,老夫人随手翻看了几眼,脸上没什么笑容,见她们快站不住了,才道,“都坐下吧。”

第五十六章 浪费(十更)

大太太知道顾音澜是什么事惹恼了老夫人,被罚去佛堂抄家规,见老夫人怒气还未消,便寻了话题道,“还有一个月就是老夫人寿宴了,往年都没怎么大办,今年二老爷又升了官,九姑娘也回府了,三喜临门,这寿宴一定要办的隆重喜庆。”

四太太赞同,然后屋子里就聊开了。

老夫人脸上渐渐有了笑容。

外面,丫鬟进来禀告道,“老太爷和大老爷他们回府了,说是换了衣裳就来。”

老太爷龙行虎步的进来,老当益壮,大老爷随后,三老爷次之,最后是四老爷。

没瞧见顾涉,老夫人问道,“老二呢,还没回来?”

老太爷笑道,“他刚接手兵部侍郎的位置,手里头事情多,应酬也多,兵部尚书设宴,要他一定去,昨儿就答应了,不好推脱,家宴就不参加了。”

“可惜了,他是最不应该缺席的,”老夫人叹道。

大太太就笑道,“二老爷应酬也是为了在兵部扎稳脚跟,将来步步高升,云澜是他嫡亲的女儿,往后天天陪他吃饭都可以,不差这一顿。”

一句步步高升,是说到老夫人心坎里去了,她笑道,“既然有应酬,我们就上桌吃饭吧。”

丫鬟们赶紧上菜,沐氏则领着顾云澜上前给老太爷请安。

老太爷看到孙女儿消瘦,和其他姑娘站在一起显得格格不入,有些叹息,赏了她一长命锁,叮嘱沐氏好好照顾顾云澜。

正堂内,摆了四桌。

老夫人和几位老爷、太太一桌,明澜她们姑娘一桌,还有少爷一桌,府里姨娘一桌。

一桌子十八个菜,有荤有素,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一样不少,色香味俱全,看着就叫人食欲大振。

虽然有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但家宴讲究的就是一家和睦,一桌吃饭,话都不说一句,还有什么感情可言,憋都憋死了。

先前料到老夫人寿宴,顾雪澜忍不住问道,“祖母寿宴,你们准备给祖母送什么寿礼?”

顾玉澜夹了菜,道,“送什么寿礼,当然要保密了。”

“万一送重了呢?”顾雪澜咯咯笑道。

顾音澜拿帕子擦嘴角,道,“重了,送的好的自然得祖母夸赞了,送的不好的,那可是很丢脸的。”

说着,瞥见顾云澜吃菜,菜掉在了桌子上,她伸手捡起来,放嘴里。

顾音澜见了,忙道,“掉桌子上的菜,不能吃!”

她拿了筷子要把顾云澜手上的菜打落,结果顾云澜手一甩,那菜丢到了顾音澜脸上去了。

事情发生的太快,猝不及防啊。

那一瞬间,顾音澜想杀人的心都有了,顾雪澜几个憋笑,憋的难受。

加上顾音澜喊的大声,大家都望了过来,正好看到她狼狈的样子。

那菜从她脸上掉下来,正好掉到她裙裳上,她新做的裙裳,就这样被弄脏了,她几乎是跳了起来。

屋子里,瞬间安静的可怕,落针可闻。

明澜坐在顾音澜的右手边,她本来是要坐顾云澜身边的,但是府里坐位有规定,不能乱坐,顾音澜年纪最小,转了一圈,正好在顾音澜左手边。

明澜离了桌,拿帕子帮顾云澜擦手,教她道,“菜掉在了桌子上,就不能吃了。”

顾云澜也知道自己犯了错,但是她觉得委屈,她憋了嘴,声音都带了哭腔了,“不能浪费,喜儿说过糟蹋粮食会被雷劈。”

“喜儿说的不对。”

“喜儿她娘也这样说的。”

“…。”

喜儿说的不对吗?

她说的是对的啊。

本就不应该浪费粮食,但云澜理解的不对。

明澜换了位置,教云澜什么是浪费,什么是脏了不能吃,但好像说不通,云澜有自己的理解,“喜儿都吃的,我见她馒头掉地上,还捡起来吃。”桌子上怎么也比地干净吧。

顾如澜则道,“桌子上不干净,吃了会肚子疼。”

“喜儿没有肚子疼啊,我以前也吃了,也没有肚子疼,”顾云澜歪了脑袋道。

顾如澜败下阵来。

顾云澜说的大声,她没觉得有错,只觉得委屈,手背挨了一筷子,都泛红了,好疼。

那边沐氏眼眶通红,老夫人叹息,没人责怪顾云澜,这不是她的错,在庄子上,还能指望奶娘和丫鬟把她教成大家闺秀吗?

明澜也不知道怎么教,只道,“饭菜掉在了桌子上和地上,我们都不吃的,你要觉得喜儿做的对,跟着她学,以后都不会有糖人吃了。”

云澜憋了憋嘴,“我不吃就是了。”

“这才乖。”

“好了,好了,继续吃饭吧,”那边,老夫人发话。

顾音澜再不愿坐顾云澜旁边了,正好和明澜换了位置,她狠狠的擦衣裳的汤汁,恼怒之余,瞪了明澜道,“你得代她赔我一身新衣裳!”

明澜斜了她一眼,“你不说,我也会赔你。”

顾音澜哼了一声,瞥过脸去,兀自吃饭。

半个时辰后,家宴才用完,又坐了片刻,方才各回各院。

回了流霜苑,明澜坐下来,就吩咐碧珠道,“把老夫人新赏我的紫曲水蜀锦给三姑娘送去。”

碧珠听了就道,“那匹蜀锦漂亮,能做好几套裙裳了,都送去?”

“送去吧。”

一套裙裳而已,她还不至于那么小家子气。

碧珠就把锁在箱子里的蜀锦翻了出来,特地给明澜过目,希望她改主意,但明澜在走神。

今儿顾云澜说糟蹋粮食,她才知道自己想的太简单了,这一场大雪,只是买炭火是不够的。

大雪封路,京都外的粮食运不进来,街上的粮食价格也翻了三倍,那些穷苦百姓,平常就勉强裹腹了,粮价一涨,只能忍饥挨饿,再加上天寒地冻,这才病倒了一片。

虽然朝廷也赈灾了,但大雪纷飞时,一碗粥根本无济于事。

要想控制粮价,就得在下雪之前,把供应京都一个月的粮食提前运进京来。

炭火她能买,还是靠借钱的,她要怎么说服那些粮商屯粮呢?

被这个问题困扰,明澜一夜没能睡好。

想来想去,除了借钱买粮的办法之外,没有更好的主意了,可是钱呢,难道要继续问楚离借钱?

这一回,她是无论如何都张不开口了。

第五十七章 出府(十一更)

夜里没能睡好,早上醒来,哈欠连天,洗过脸后,方才清醒了些。

碧珠见她精神不好,问道,“姑娘还出门吗?”

明澜轻点头。

老夫人寿宴在即,寿礼又复杂的很,她没有时间耽搁。

红缨在一旁铺床,听明澜要出门,她巴巴的望过来,希望明澜带她出去。

明澜吃了早饭后,就带着碧珠去长松院了。

出了长松院,碧珠忍不住问道,“姑娘怎么不带红缨出门?”

“你希望我带她出去?”明澜问道。

碧珠咬唇瓣。

说心里话,她自然是不愿意的,能跟着姑娘出去逛街,多好的事,她傻了才不愿意跟去呢,可是她和红缨都是大丫鬟,但凡出门这样的事,都是轮着来的,就算加一个雪梨,这一次也轮到红缨了。

这些天,姑娘亲厚她和雪梨,疏远红缨,她都感觉到了,何况是红缨自己了,她们两住一个屋,这几天,红缨都不跟她说话了,她憋的慌。

碧珠想知道为什么明澜罚跪佛堂后,就没之前那么喜欢红缨了,正要问出声,就听明澜道,“盯着她点,看她都和流霜苑外什么人有密切往来。”

碧珠呆傻的应了一声,“是。”

去长松院给老夫人请安之后,明澜借口要去丝线铺挑些上等丝线要出府一趟,老夫人同意了。

上回明澜陪顾如澜逛街,还送了她玉簪,她要陪明澜一起,明澜笑道,“昨儿不是说要抓紧时间给祖母准备寿礼,连出门的时间都挤不出来了吗,还敢耽搁呢?”

顾如澜就道,“我回来抓紧绣不碍事的。”

明澜捂嘴笑道,“你我还不知道,一着急,准会出错,我只是上街买些丝线,再给云澜和茂哥儿买些小玩意,有碧珠陪着就成了,你好好绣,我给你带九芝斋的糕点。”

“二姐姐,我也要九芝斋的糕点,”顾雪澜生怕明澜忘了她,大声道。

“不敢少了你那份。”

顾雪澜脸一红,淬道,“说的我跟小霸王似的!”

明澜轻笑一声,心道难道不是吗?

给了顾如澜,没有她们的,就是她这个做二姐姐的偏心,厚此薄彼,何况三房是庶出,在老夫人心里,她更应该和长房和四房亲厚,况且真明着向着顾如澜,对她并不好,顾音澜几个会针对她的。

一府姐妹,她还能不知道。

“我多带个小厮出府,买了糕点,就让他送回来。”

“二姐姐真好。”

“还没吃糕点呢,嘴就这么甜了,”顾音澜冷哼一声,目露不快。

在她看来,明澜是拿大房的钱大方收买人心!

出了伯府,明澜就直奔九芝斋了。

九芝斋的糕点是京都一绝,位于洒金街街尾,名曰洒金,也是名副其实的洒金。

京都有八条闹街,除了朱雀街之外,就数洒金街繁华了,街道两边的屋宇鳞次栉比,有茶坊、酒肆、脚店、肉铺、更绫罗绸缎、珠宝香料,此外还有药铺,小摊铺更是不胜枚举,街市行人,摩肩接踵,川流不息。

离九芝斋还有半条街,就闻到飘来的香味了,九芝斋的糕点种类多,足有百来种,而且还依据时令,推出特色糕点,有“春饼夏糕,秋酥冬糖”的说法。

在闹街,马车走的格外的慢,老远就看到九芝堂前有人在排队。

车夫把马车赶到一旁,碧珠先下了马车,后将明澜扶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