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觉告诉她,是体内那两只蛊的缘故。

她刚理顺,太后的赏赐就送到了,乌拉拉赏赐一堆,金银珠宝,绫罗绸缎都有,除此之外,传话的公公道,“太子侧妃得天庇佑,身怀龙孙,今日遭难不死,将来必福泽深厚,择吉日去大禅寺,替大周祈福。”

顾音澜欢欢喜喜的跪下接旨。

吃饱喝足后,明澜和楚离就准备回离王府了。

顾如澜和顾云澜送她们,快到大门前,一个熟悉的面孔走了过来。

赵明。

看到她,明澜有些吃惊,他胳膊处绑着纱布,脸色苍白,显然受伤不轻。

明澜向他道谢,“谢谢你救了我爹。”

赵明笑道,“该属下谢世子妃,如果不是世子妃和世子爷搭救,属下又怎么出得了刑部死牢?”

属下?

明澜看向楚离,他怎么没说离王府收赵明做暗卫了,楚离道,“先回府吧,他还有要事禀告。”

明澜便没再问,和楚离坐马车回王府。

王爷正好在书房,就直接去书房了,她本打算先回锦华轩,楚离让她一起去。

推开书房的门,结果书房内空荡荡的。

“父王不在,”明澜道。

赵明在书房外等候。

楚离耳朵一动,就听到有东西碎裂声,他朝一旁走去,手摸着墙壁,那道墙就往后挪动,然后往上升。

明澜看呆了,王爷的书房,她也来过好些回了,没想到还有这么一道暗门,她笑道,“你就不怕我偷偷进来?”

楚离笑道,“这道墙只有我和父王能开,你…。”

想到什么,楚离脚步顿住,他后退一步,那道门又关上了,他望着明澜道,“你试试。”

明澜伸出手摸在墙上,然后墙就开了。

楚离,“…。”

果然,这道墙挡不住她。

明澜眼睛睁圆,楚离扶额,迈步往前。

密室很大,四周墙壁上镶嵌着夜明珠,将密室照的亮堂。

王爷在翻箱倒柜,里面藏了不少好东西,每一件都价值连城。

楚离望着王爷,道,“父王在找什么?”

“随便翻翻。”

他是真的随便翻翻,地上东西乱了一地,明澜弯腰把锦盒捡起来。

她知道,王爷是想从老王爷的旧物里找找看有没有他娘的消息,既然能为了他娘放弃江山,那他娘在老王爷心目中的地位必定很重,他娘留下的东西必定珍藏在库房内,只要找到东西,顺腾摸瓜,就能查出他娘的身份。

第六百四十一章 封地

看王爷翻东西的架势,这是不查出他娘的身份不罢休啊,明澜望了楚离一眼。

楚离摇摇头,让明澜别说话。

这库房里的东西,他和王爷都看过,没什么特别的,父王就是翻个底朝天,也没有用。

明澜便没说话,但是密室里多了两个人,而且明澜还很勤快的帮着收拾,王爷翻东西的速度就更快了,这不,翻出画来,就丢在了地上。

明澜默默的捡起来卷好,这些可都是价值连城的真迹,就这样随手扔,实在是…欠揍。

卷了几幅画后,王爷又扔了一幅。

那一幅画,让明澜的眼神都凝了起来。

画上是名女子。

准确的说,是一名仙子。

皎月之下,仙子脸上罩着一层淡淡的薄纱,赤脚立于莲花之上,指尖一抹火焰,淡雅出尘。

明澜站的有些远,那抹火焰在她眼里和她额心的火焰胎记一般无二。

明澜心头一震,她快步走过去,把画捡了起来。

看着画上的女子,明澜震惊的眼珠睁圆,望向楚离,见他看过来,明澜指了指手中的画。

楚离笑道,“你喜欢,就拿走吧。”

这画极美,她自然喜欢。

但她想说的是这画上画的十有八九就是王爷的亲娘啊。

只是单看这画,只当是画的哪位传说中的神仙,谁也不会往凡人身上想。

有些话,不宜当着王爷的面说,明澜把画卷起来,放在一旁,然后继续收拾。

王爷翻了一通,结果什么也没找到,见楚离没走,他问道,“找我有事?”

楚离淡淡道,“赵明有要事禀告,在书房外等候。”

“你处置便是,”王爷无心管其他。

楚离道,“这事我管不了。”

他虽然是离王世子,但有些事,他还真管不了。

王爷看了楚离两眼,就知事态严重,便迈步出了书房。

明澜继续收拾,楚离喊她道,“回头让暗卫收拾,出去吧。”

明澜抱起画,跟随楚离出密室。

等密室的门合上,楚离才喊赵明进来。

王爷大概是翻了许久,有些口渴,书桌上的冷茶他一饮而尽。

赵明进屋,先是行礼,然后才禀告。

事情要从他和顾涉追刺客说起,那天,刺客偷潜进军营,刺杀顾涉,被他发现了。

军营围杀刺客,刺客知道行踪败露,难以成事,就逃命。

他们去剿匪许久,那座山头倒是早早的就攻下来了,但不是他们要剿的匪。

这些武功高超的刺客才是。

这样回京复命,回头人一走,刺客继续出来打家劫舍,就是蒙骗圣上,别说有功了,指不定还会挨罚。

这也是为什么顾涉剿匪迟迟没有回来的原因,不敢回来啊。

现在好不容易露面了,岂能放过。

一大半官兵去追那刺客,顾涉和赵明没去。

结果官兵一走,又来了一拨刺客,有十数人,杀人如麻,手起刀落,血流成河。

这些官兵杀杀普通人还行,对上刺客,那真的只能靠人多把刺客拖的筋疲力尽,然后才杀他。

赵明是负责保护顾涉的,杀刺客倒是其次,就护送顾涉逃命。

刺客在后面穷追不舍。

嗯,根本就不是禀告的那样是追刺客失踪的,明明是被刺客追杀…

当时情况之凶险,赵明想想都后怕。

追杀的情况不多说,赵明和顾涉逃命上了一艘船,那艘船上都是男子,身强体壮,混在里面,倒也不显眼,只是船上的人让他有些吃惊。

顾涉在军中待过,船还没有动身,他就发现这些人都是将士,只是穿着寻常衣裳有些不解。

顾涉问那些将士,“我们这是要去哪儿?”

将士们道,“不知道呢,将军看中我们身强体壮,让我们去执行秘密任务,其他的不许多问,咦,怎么一路过来,见你面生的很?是新来的吧?”

顾涉心中正怕露馅,听了点头道,“刚上船。”

那将士还捏捏他的肩膀,道,“比我结实多了,在军中待过几年?”

“待了七八年了。”

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倒也没惹人起疑。

上了船,逃过了刺客追杀,却也下不来船,终日提醒吊胆,唯恐被发现,在船上待了一天一夜,才靠岸。

本打算离开,结果一到岸,就被带走了,根本没机会逃。

他们到了崇州。

几乎没歇,就被带去了一座矿山。

他们不是去执行什么秘密任务,就是去挖矿的。

说到这里,王爷额心一皱,“我不记得崇州有什么矿山?”

崇州是先太子,也就是晋王的封地,皇上登基之后,追封晋王,因晋王妃还在,当时腹中还怀着骨肉,封王之后,把崇州给晋王府做封地。

崇州在大周众多州郡,只能算中上,重要的是没有什么矿山。

皇上就是看中这一点,才把崇州给晋王的。

赵明道,“是铁矿,矿山中少说也有八九百人在挖矿,都是从各军营调去的最精壮的将士,上午挖矿,下午操练,井然有序。”

顾涉也知道崇州没有什么矿山,所以这么多人挖矿才更叫人好奇。

他们本来能逃走,为了查清楚,就多待了些日子。

这些矿石被拉去炼铁,制造兵器。

而且之前,为了掩人耳目,并没有这么多人在挖矿,最近几个月才多起来。

矿山守卫严明,想逃掉,必定打草惊蛇,知道崇州这么大的秘密,不知道会被怎么追杀。

赵明和顾涉只能装死,被抬到乱葬岗才逃走的。

王爷神情凝重,崇州发现铁矿,却隐瞒不报,私自炼铁,制造兵器,图谋不轨,单私造兵器,就已经是死罪了。

“太后这是想做什么?”王爷眉头拧紧。

赵明道,“顾二老爷说大部分将士是从明州调过去的。”

这其中的厉害关系,赵明不懂,他虽然武功不错,但内里就是一打猎的。

但王爷的脸色变了。

明州!

一年前,明州上书军营爆发瘟疫,死了五千余名将士,他知道后,体恤那些将士,让户部拨了一笔钱去安抚军心,宽待那些将士们的家属。

谁想到那些将士们并没有死,而是被“运”去了崇州挖矿、操练。

第六百四十二章 联手

而陈州知州是赵老太傅的得意门生,才华洋溢,一封奏表书慷慨激扬,将灾情奏禀的如闻亲见,百官哀恸,除了天灾人祸,陈州民风淳朴,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朝廷官员三年一任,赵老太傅几次想将他调到京都来,委以重任,陈州知州徐大人都婉拒,他能力有限,管陈州已是勉强,他又是爱管闲事的性子,闲来无事就喜欢上街上逛逛,鸡毛蒜皮,邻里讨价还价的事,他都会管事一管。

而京都,天子脚下,贵人多,一个管不好,便是惹祸上身,他偏安一隅,将陈州管好,报答皇上知遇之恩,恩师提携之恩,他没齿难忘。

赵老太傅把信给皇上看,骂徐大人不成器,杀鸡用牛刀,枉费他栽培之恩,皇上也是惋惜,但朝中要是多些这样的大臣,将本职工作做好,他就没有这么多奏折要批阅了。

是以,徐知州在陈州待了三年又三年,如今已经是第十一个年头了。

早些年,王爷也从陈州路过,民风淳朴,百姓安居乐业,是他亲见。

六年前,陈州管理军务的武将因病亡故,徐知州上奏朝廷,保举一人,夸其忠肝义胆,赤血丹心,可委以重任,这是他为官多年,第一次保举朝臣,皇上准了。

可以说,整个陈州尽在徐知州,尽在赵家掌握之中。

而崇州是晋王封地,因晋王早逝,晋王妃寡居,崇州一直是太后在管,虽然这些年太后表现的漫不经心,但崇州没有太后的允许,谁也插不了手。

陈州往崇州运送将士…

赵家和太后早就联手了!

只是他们只看到京都这一片天,赵皇后和太后关系一般,勇国公府不参与立储,太后膝下无子,连仅有的外孙都没了,没有争夺皇权的必要,皇上对太后和勇国公府的防备之心彻底放下。

没想到远在京都,他们早就勾结到一起去了!

只是王爷还有一点想不通,赵家既然得太后相助,为何不早些表露,那样李贵妃又如何和赵家相比,三皇子自然也就撼动不了太子的储君之位,赵家何须冒着国法,私养兵马?

王爷疑惑时,楚离和明澜互望一眼。

楚离眸底闪过一抹深沉,而明澜心中一震。

太后和赵家联手,却不让太子借她的势,还私建军队,这些可都是为谋反做准备…她帮的该不会是赵翌吧?!

都是赵皇后的儿子,太后何必舍近求远,弃太子而扶持赵翌上位,太子已经是储君,扶持他太容易,太后这么做,唯一的理由就是赵翌可能是她的孙儿!

这个认知,让明澜后背都发凉了。

脑子里混乱如麻的猜测,在这一刻通透清明。

二十年前,太后质疑赵皇后和王爷有婚约,怀疑她清白,才验明赵皇后“清白”之身,嫁给皇上做侧妃。

而赵皇后以侧妃的身份压过李贵妃登上后位,可以说是太后和李贵妃鹬蚌相争,她渔翁得利,从中捡了便宜。

李贵妃是太子妃,初入宫,手下人不懂事,和太后宫里的人起了冲突,李贵妃为了给皇上出气,也为了入宫,太后没有把凤印交给她,只安排她住一偏殿,那偏殿半年前才吊死过人,她心里头膈应,就给太后一下马威,打了那宫人,触怒太后。

太后说李贵妃没有容人之量,做不了贤良淑德母仪天下的皇后,保举另一侧妃为后。

赵皇后当时被晾在一旁,无人问津,当年她嫁给皇上,太后刁难,自然不会举荐她,而太后和李贵妃争执不休,谁也不让,吵的皇上头痛,再加上百官逼迫,皇上就下旨册封了赵皇后。

而赵皇后登上后位,也让皇上刮目相看,平时不争不夺,可她却能在三天之内,逼的太后交出凤印,从凤鸾宫移居永宁宫。

太后也没给她好受,请安时,经常一跪就是半个时辰,宫女扶着出永宁宫。

她吃的苦头越多,皇上就越怜惜她。

宫里宫外,谁都知道太后不喜李贵妃,对赵皇后也不甚喜欢,开始半年,还处处找茬,后来就安居永宁宫,不问后宫事。

而那半年里,赵皇后坐稳了后位,连太后都搞定了,宫里那些后妃和宫女太监还敢不拿赵皇后当皇后吗?

如今再看,分明是太后牺牲自己给赵皇后立威!

只是人家手段高明,帮了赵皇后,还没人看的出来。

如果赵翌真的是太后亲生,那他岂不就是先太子的…儿子?

明澜脑子转的飞快,二十年前,顾涉和沐氏都还没成亲,自然没有她,但听到的消息足够串联起来了。

赵皇后当时和王爷有婚约,可王爷坠崖生死不明,赵皇后肯定怕守寡一辈子,所以和先太子勾搭到一起。

先太子为了给赵皇后太子妃的位置,借口太子妃善妒,没有容人之量杖毙宠妾为由贬她为侧妃。

贬完太子妃没有多久,王爷找到的消息就传回京了,赵皇后和先太子的事肯定成不了,然后就暴毙而亡了?

这么想好像也不对,就算成不了,也不至于暴毙而亡。

何况那时候赵皇后和先太子珠胎暗结,先太子一死,她腹中的胎儿就成了遗腹子,到手的太子妃的位置都飞了。

再然后,王爷双目失明,久治不愈,老王爷提出冲喜。

当时赵皇后已经好几个月身孕了,她不可能带着赵翌嫁给王爷,这么欺负离王府,老王爷绝不会放过赵家,赵家没辄,只能慌称赵皇后病了,把王妃推出来替嫁…

赵皇后生下赵翌,自然就病愈了,她不可能一辈子不嫁人,王妃和王爷闹和离,未尝没有把王爷还给赵皇后的心思,只是不凑巧,她也怀了身孕,老王爷逼王爷把她接回来,自然就不能再娶赵皇后了。

婚约在替嫁时就已经换了人,赵皇后和王爷再不相干,嫁娶凭意,赵皇后一心高攀,当时身份最尊贵的三个人,先太子暴毙,王爷娶了王妃,她就只能把眼睛盯着成为新太子的皇上…

也正因为赵翌是先太子唯一的儿子,太后欣赏他,长公主疼他。

明澜觉得自己真相了。

第六百四十三章 共犯

明澜猜的到,楚离就更不必说了。

她望着楚离,不知道他会不会把这事告诉王爷。

但是楚离没有说,王爷也没有耽搁,进宫面圣。

回了锦华轩,屋子里没外人,明澜才道,“为什么不告诉父王?”

楚离眸光深沉道,“赵翌的身世,只是你我的猜测,并没有确凿证据,赵皇后所做的事,父王知道,绝对会暴跳如雷,赵家和太后手里有多少兵马,目前还不知道,不宜打草惊蛇,而当年的事,一旦传到皇上耳朵里,赵皇后什么罪,母妃就是什么罪。”

赵皇后死不足惜,但是王妃,楚离不得不顾着她。

但就算再偏袒,这件事,王妃也是共犯。

有这么糊涂的母妃,楚离头疼。

这么多年,王爷和王妃争吵,楚离都觉得王妃是委屈的,可如果王妃真的知道赵皇后和先太子一起给王爷戴了绿帽子,还给先太子生下了一儿子,不得已才让她替嫁的,那给她委屈受的就只有赵家,而不是王爷。

想到王妃,明澜无话可说,明明挺聪慧一人,为什么偏犯这么大的傻呢。

一旦事情败露,赵家咬死她是知情人,王爷都救不了她。

不过楚离肯定会想办法护着王妃的,就她的脑袋瓜,不帮倒忙就不错了。

她有更重要的事说。

明澜把画缓缓展开,给楚离看,“你看这画…。”

楚离瞥了几眼,不在意道,“我画的。”

明澜,“…。”

眼珠子睁大,明澜嘴角狂抽,“你确定是你画的?”

楚离见明澜这么激动,有些纳闷,但改口道,“我临摹的。”

老王爷有个怪癖,就是书房里的画过一段时间就要换一批新的,说是看久了,觉得烦腻。

这幅画挂了一个月,有一天,他不小心把果子砸到了画上,怕被祖父责怪,就临摹了一幅换上,当时祖父外出,回来有没有发现,楚离不知道,反正老王爷没有质问他,更没有骂他,就仿佛这件事没有发生过一般。

过几个月,这幅画又会出现在墙上,并不扎眼,他反倒因为蒙混了老王爷的眼,有些自豪得意。

现在被明澜看中,楚离觉得她有眼观。

明澜一脸黑线,她根本就没看出来这是他画的好么,她道,“这画上的有可能就是你亲祖母。“

楚离看看画,又看看明澜,问道,“不是和我开玩笑?”

这画上画的就不是寻常人,有谁能立于莲花上,指尖冒火焰?

这样的武功,他闻所未闻。

不过,他没听说过,也不能否认就没有,比如重生和百毒不侵,他也是认识明澜之后才知道。

是以,在明澜呲牙的时候,楚离改口道,“何以见得,这画上是我亲祖母?”

虽然也是猜测,但楚离觉得北凉太子妃就是他亲祖母。

明澜指着画像上女子的云袖,道,“这衣袖,我见过。”

楚离嘴角一抽,这样就笃定是不是太草率了些,他用眼神示意明澜继续说,明澜道,“老王爷是被一只大手给抓走的,前世,王爷遭遇埋伏,身中数箭,在我看来,已经是必死无疑了,空中出现一只手,那是女子才有的手,白皙无骨,将王爷凌空抓走,我远远瞧见的衣袖就是这样子。”

那天的事,因为震撼和吃惊,还有匪夷所思,明澜记忆深刻。

天空蔚蓝,万里无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