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心下冷笑。

一桩注定成不了的亲事,有什么可看的,只是苦了他们两兄妹,一直被蒙在鼓里这么多年,清柔到现在都不知道她要嫁的是自己的亲大哥!

她现在有多喜悦,出嫁时就有多可悲。

太子选择离京,也是怕自己看到清柔公主高兴会忍不住泼她冷水。

离远点吧,眼不见为净。

太子向赵皇后告退。

回了东宫,太子妃和顾音澜知道太子要离京的消息,也是不赞同,尤其是顾音澜,太子护着她,她才能在东宫站稳脚跟,太子走了,她还不得任由太子妃戳扁揉圆?

顾音澜是想着自己,太子妃则怕太子会遇到危险。

李贵妃知道这事后,也不赞同,她知道皇上不会收回成命,但她可以把三皇子也往崇州塞啊。

崇州要是没好处,太子绝不会往那里钻,都是些无利不起早的人。

看着李贵妃一脸要分一杯羹的态度,皇上那叫一个郁闷,没见过这么不遗余力的把儿子往鬼门关塞的,不同意还撒娇,皇上恼道,“这么点小事,太子一人去就行了!”

李贵妃娇恼道,“皇上,你偏心!”

皇上,卒。

第七百一十八章 胆识

李贵妃知道赵家和太后暗中联手的事,再加上太后和勇国公府对皇上换封地一事一再阻拦,就知道崇州肯定有猫腻。

崇州这么多年相安无事,皇上一换封地,就开始闹匪患,太子还在清柔公主出嫁之际,主动请缨去剿匪,他一个连京都都没离开过的太子,他懂怎么剿匪吗?

这不明摆着是去捡功劳的,这样的好事,她自然要想办法掺和一脚的。

只是她怎么撒娇,皇上都不为所动,多说几句,皇上甚至动怒,李贵妃就把这念头打消了。

从御书房回昭阳宫后,李贵妃就吩咐宫女道,“请国公爷进宫一趟。”

那边宫女派人去传护国公进宫,这边李贵妃和柳贤妃还有几位嫔妃商议怎么给太后办寿宴。

嫁进宫这么多年,皇上的寿宴、皇后的寿宴都参加过不少,但因为北凉使臣要来贺寿,这寿宴自然要多些花样,不能丢了皇家的颜面,她还得防着不让赵皇后使坏,不然在北凉使臣面前丢了大周的人,她手里的凤印可就保不住了。

而且时间紧迫,她们没有时间慢慢琢磨。

粗略的商议了一番,李贵妃让几位嫔妃都回去想想有什么好主意。

等她们走后,不过一刻钟的世家,护国公就来了。

护国公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担忧道,“贵妃召臣进宫,可是出了什么事?”

护国公给李贵妃见礼,李贵妃赶紧将他扶起来道,“父亲不必多礼,找父亲来是有件事要与您商量。”

护国公坐下,宫女上了茶,除了最信任的嬷嬷外,宫女太监都屏退,李贵妃这才道,“崇州闹匪患,皇上派太子去剿匪。”

护国公眉头皱紧,“派太子去?”

李贵妃点头,“不知道皇上为什么会这么做,但我让三皇子和太子一起去,皇上怎么也不答应,太子难得离京,这么好的机会,绝不能错过。”

以前,宫里是赵皇后在管,李贵妃的手伸不进东宫,而且在皇宫里谋杀太子,就算做的再滴水不漏,赵皇后也会死咬她不放,拉她做垫背的。

可离了皇宫就不一样了,当初刺客算计太子,赵皇后和赵家至今也没查出来是谁算计的太子,长乐郡主被杀,也没有什么线索,李贵妃觉得赵家和太后的势力一般的很。

还有宫里,东宫被烧,刺客挟持清柔公主,不也没抓到。

还有离王府,连皇陵都被刺客闯进去…

都是群纸老虎。

她以前就是太胆小了,顾忌这顾忌那,才会过的这么辛苦,太子一死,以赵皇后的年纪,她不可能再生一个太子,这储君之位自然就是三皇子的了。

本来把三皇子也塞去,半道上派人刺杀,太子被杀,三皇子重伤,也能洗脱她的嫌疑…

一旦太子出事,三皇子受伤,绝对不会继续前行,真到崇州去。

她就算再蠢,也不会不知道崇州对三皇子和护国公府来说是龙潭虎穴,闯不得。

可是,皇上不答应,李贵妃也没办法。

说是商议,其实李贵妃已经拿定主意了,她道,“赵皇后既然同意让太子去,肯定会做好万全准备,这事一定要做的隐秘。”

她可不想太子没除掉,反倒把护国公府搭了进去。

这是除掉太子最佳时机,护国公也知道,虽然冒险了一点,但既然选择了和太子争那个万人之上的位置,就注定会有人牺牲。

不是太子死,就是他们亡。

护国公不能在后宫久留,待了不到半盏茶的工夫,他就告退了。

他没有去见皇上,但是他回护国公府时,刚下马,小厮就禀告道,“国公爷回来了,沐阳侯等了您一会儿了。”

护国公有些诧异,沐阳侯怎么回来找他?

难道是商议亲事?

要真商议亲事,也不会找他商议啊。

怕是有要是,护国公赶紧去见沐阳侯。

正堂内,沐阳侯正在喝茶,听到脚步声,他就把茶盏放下,站起身来,往前走了几步就见护国公,护国公道,“沐阳侯怎么有空来我护国公府坐坐,有什么事,咱们去书房说。”

沐阳侯就随护国公去书房了,一脚踏进书房,沐阳侯就道,“护国公进宫是为太子去崇州剿匪一事去的?”

护国公脚步停住,望着沐阳侯道,“沐侯爷来是为了这事?”

沐阳侯点头,“正是为了此事。”

护国公不觉得太子去崇州剿匪一事,有什么地方需要沐阳侯来找他商议的,难道沐阳侯也觉得这是除掉太子的最佳机会?

沐阳侯应该不至于因为儿子娶了他孙女儿,就这么为三皇子着想,肯定有别的原因,护国公一时间摸不着头脑的望着沐阳侯,“沐侯爷有话不妨直说。”

沐阳侯就直言不讳了,“这一次让太子去崇州是皇上和离王的决定,让我来找国公爷的也是离王。”

护国公眉头皱成麻花了,“是皇上和离王让太子去的?”

沐阳侯点头,“皇上和王爷为什么这么做,我并不知道,但肯定有深意。”

王爷肯定能猜到护国公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未免坏了他和皇上的好事,所以让他来打声招呼,毕竟沐阳侯府和护国公府即将结为亲家,他登门不会太惹人起疑。

要是离王没事往护国公府跑一趟,朝堂都会震动几下。

护国公皱紧的眉头松开,道,“贵妃方才传我进宫,的确是商议这事,她怕是赵家故意引我国公府和三皇子上勾,让我不要轻举妄动,尽量打听出内情,有劳沐侯爷亲自登门告知,也省的我和贵妃胡思乱想。”

虽然沐阳侯不会害护国公府,但太子毕竟太子,护国公府和李贵妃意图刺杀太子,这是死罪,不能大大咧咧的承认。

沐阳侯只是传话的,他道,“国公爷心里有数,那我就先告辞了。”

护国公笑道,“我送你出府。”

再说赵家,得知太子去崇州剿匪的消息后,先是生气,觉得太子太任性了,这么大的事都不事先和他们商议一番,就火急火燎的把差事往身上揽。

可赵翌觉得太子这样做很好,“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如果这回能抓到护国公府的把柄,就能打压的三皇子翻不了身,太子这一招釜底抽薪之计,实在不容小觑。”

赵老太傅也觉得以前太小瞧了太子,竟没看出来他有胆有识。

可这样的胆识对赵家来说,不是什么好事…

尤其,最近太子开始频繁拉拢朝臣,越来越将他的话当成耳旁风。

第七百一十九章 出嫁

转眼,五天过去了

这一天,阳光晴好,明澜坐在凉亭里喂锦鲤,一把鱼食丢进池里,引来百十只锦鲤争相食用,。

碧珠站在一旁,惊喜的指着其中一条鲤鱼道,“世子妃,那是不是九纹龙?”

九纹龙,乃是锦鲤的一种,极其罕见,暗云汹涌的墨黑,仿佛是宣纸上龙的水墨画,被白斑一衬,有“蛟龙升天”之势。

单这条九纹龙锦鲤,至少能卖一千两,整个离王府就这么一只,平常极难见到。

满目色彩艳丽的锦鲤中,这么一只黑白锦鲤,格外的醒目。

明澜心情愉悦,抓了一把鱼食,朝九纹龙丢过去,鱼食洒落,和一池的碎金相撞,点点涟漪被锦鲤撞开。

凉亭外,陈妈妈走了过来,站了一会儿,见碧珠和明澜都没发现她,不由的轻咳一声,唤道,“世子妃。”

明澜回头,望着陈妈妈道,“有事找我?”

陈妈妈就道,“明儿就是赵家大少爷迎娶清柔公主的大喜日子了,文武百官都送了贺礼,咱们王府什么时候送去?”

“不送,”明澜淡淡的回了两个字,继续喂锦鲤。

陈妈妈愣住,她知道明澜和赵家关系不好,以为她没把这事放在心上,特地来提醒下,没想到明澜压根就没打算送。

要是觉得没必要送,陈妈妈就不会来提醒明澜了,她现在是离王世子妃,送贺礼代表的是离王府,不是她自己,不能任着自己的性子来啊,陈妈妈苦口婆心道,“世子妃,这贺礼还是送下吧,咱们离王府也不缺这么一份贺礼,赵家毕竟是王妃的外祖家,表姑奶奶是赵家二少奶奶…。”

陈妈妈什么都不知道,她甚至连明澜的血能解百毒都不知道,她一门心思帮明澜管好王府,以明澜腹中胎儿为重,其他的事,她一概不管。

知道陈妈妈是关心她,为了她好,明澜不会怪她,只道,“世子爷在书房,你去问问他,要不要往赵家送份贺礼。”

反正她不想和赵家有任何瓜葛,如果楚离觉得有送的必要,那就送吧,她无所谓。

陈妈妈见明澜执意不肯,实在不明白她这么固执做什么,在她看来,实在没有和赵家闹的那么僵的必要。

赵大少爷和清柔公主的亲事,是皇上赐婚的,不给赵家面子,也得给皇上面子啊。

怕多说会让明澜心情不快,陈妈妈心底一叹后,就去书房找楚离了。

楚离翻着账册道,“不用送。”

陈妈妈,“…。”

世子爷和世子妃是约好的吗?

如果世子爷也同意,世子妃刚才为什么不直接告诉她呢,陈妈妈小心翼翼的再问一遍,“真的不送吗?”

楚离抬头看了陈妈妈一眼,道,“我说的不够清楚?”

陈妈妈忙道,“奴婢听清楚了。”

说完,赶紧告退。

喂完了鱼,明澜就靠着横栏发呆,明天就是赵翌和清柔公主大喜的日子了,赵皇后和赵家还真的打算让他们拜堂成亲不成?

明澜可不信赵皇后会为了赵翌,毁掉清柔公主一辈子的幸福。

她倒要看看,赵皇后和赵家怎么让这桩板上钉钉的亲事黄掉。

一旦嫁进赵家,就是赵家的人了,只可能清柔公主上不了花轿。

明澜猜清柔公主的住处要么走水,要么她突然病重吐血,亲事暂缓。

可是一夜过去,既没有看到皇宫方向冒气浓烟,也没有听说清柔公主病重的消息。

皇宫内,喜庆热闹,吹吹打打,皇上和赵皇后亲自送清柔公主出嫁。

这是皇上登基以来,第一次嫁女儿,皇家嫁公主,十里红妆不必说,而这些嫁妆,之前赵皇后就准备的七七八八了,李贵妃虽然不想清柔公主嫁的好,但这装亲事是她牵头,皇上赐婚的,她也算是半个媒人了。

清柔公主嫁的好,将来凌柔公主的排场就比着她来,李贵妃不会这么眼皮子浅,让赵皇后逮到把柄,把到手的凤印要回去。

到了吉时,清柔公主拜别皇上和赵皇后,喜娘扶着她坐上花轿,抬着出宫。

柳贤妃站在一旁,看着大红花轿走远,还有几个疑惑想不通透。

当初离王世子妃让她怂恿李贵妃让皇上把清柔公主赐婚给赵大少爷,最后长乐郡主为此丧命,长公主在失去儿子之后,连唯一的女儿也没了,悲痛欲绝。

可在这样的情况下,也没能阻止太后和赵皇后的关系,那这么做的意义何在?

离王世子妃不喜赵家,她不可能做这样无意义的事。

可现在,赵家高高兴兴的娶了,清柔公主欢欢喜喜的嫁了。

柳贤妃看着花轿走神,李贵妃则道,“皇上,清柔公主出嫁了,凌柔的亲事还没有着落呢,您说给她挑驸马,有中意的人选了吗?”

李贵妃还没有对楚大少爷死心,可是皇上不答应,李贵妃也没辙。

这些天,楚大将军夫人也没有进过宫,没能旁敲侧击一番。

皇上没说话,他能说这些天忙着太后和赵家的事,把这事给忘记了吗?

皇上转了身道,“凌柔还小,她的亲事不急。”

李贵妃脸一哏,“皇上,凌柔不小了,再过几个月,她就满十六了。”

这一回,北凉来京意图不明,万一到时候提出要和大周和亲怎么办?

李贵妃是打定主意,哪怕惹皇上厌烦,她也得在北凉来京之前把凌柔公主的亲事定下,免得节外生枝。

正说着呢,身后有急切的公鸭嗓音传来,“不好了!出事了!”

公公跑的很快,皇上回头,就看到他脚下一滑,人往前一栽,摔的四仰八叉的,嘴里还叫着不好。

赵皇后身边的徐嬷嬷发怒道,“掌嘴!清柔公主出嫁大喜,怎么会不好?!”

公公连滚带爬的起来,道,“就是清柔公主出事了!”

赵皇后快步下了几步台阶,急问道,“出什么事了?!”

柳贤妃深深的看了赵皇后一眼,李贵妃的脸色冷沉。

清柔公主的亲事是她让人操办的,出了事,她难辞其咎。

李贵妃心底愤怒,只听小公公道,“花轿刚抬出宫,抬轿子的木头就断了,花轿重重的摔在地上,然后花轿就起火了…。”

第七百二十章 意外

不是小公公话没说完,而是赵皇后听到一半,狠狠的朝李贵妃剜了一眼,就不顾形象的提着凤袍下台阶,往皇宫门口奔。

女儿出事,她这个做母后的当然比谁都心急。

而她临走前瞥的那一眼,把李贵妃气的不轻,又不是她让人害清柔公主嫁不成的,她那什么眼神!

她之前就百般阻挠这桩亲事,还牵连上长乐郡主一条命,一定是她故意设计的!

只是李贵妃想不明白,赵皇后挺喜欢赵大少爷的,仪表堂堂,才情洋溢,京都能与他比肩的世家少爷屈指可数。

虽然没法拿赵大少爷的亲事拉拢人了,但清柔公主喜欢,就当是成全女儿,也不该这么狠心吧,尤其都上了花轿。

一时间,李贵妃也不确定到底是不是赵皇后的算计,但不论是不是,这盆脏水肯定往她身上泼。

她就知道凤印没那么好拿!

赵皇后心急先走,皇上肯定也要去看看,李贵妃紧随其后,再后面是柳贤妃等。

本来李贵妃对赵皇后故意算计亲生女儿来陷害她就将信将疑,等真见到花轿和清柔公主,她就把这念头给打消了。

他们赶到的时候,花轿起火被灭了,被烧的面目全非,哪还有半点皇家风范,而且浓烟滚滚。

花轿很惨,清柔公主比花轿还要惨,身上的嫁衣被烧了一半,头发、脸还有手都被烧伤了。

“怎么会伤的这么严重?!”看到女儿的那一刻,赵皇后脑袋嗡的一声炸响,几乎是歇斯底里的吼叫。

清柔公主受惊,再加上受伤,已经晕在宫女怀里,头上的凤冠摔在地上,上面的东珠都砸了下来。

看到捧在手上的掌上明珠伤成这样,赵皇后心如刀割,一边吩咐把清柔公主扶回宫,一边让人传太医。

李贵妃见了就道,“皇上,清柔公主受伤,理应先医治,但花轿抬出宫了,不应该往回抬,应该先送她去赵家,太医随后赶到,不会耽误医治。”

赵皇后本来都跟宫女走了,听到李贵妃说这话,她拳头攒紧道,“李贵妃,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李贵妃好笑,“皇后以为我是什么意思?清柔公主烧成这样,就算太医们医术再高,也会留疤,钦天监测算的大喜日子,花轿出宫,就没有回头的道理。”

赵皇后拳头握紧,“如果今天出事的是凌柔公主,你还会这么说吗?!”

她眸光冰冷,看的李贵妃心头发憷。

直觉告诉她,她要说一声是,回头凌柔公主出嫁,会和清柔公主一个下场。

李贵妃没有说话,赵皇后心疼女儿,桂嬷嬷扶着她追着清柔公主走了。

整个送嫁队伍乱成一团,这还嫁不嫁了?

有公公上前,问李贵妃接下来该怎么办,李贵妃没好气道,“还能怎么办,那些嫁妆怎么抬出来的,就给我怎么抬回去!”

宫里的太医,还有在府里的,都闻讯进宫,尽全力医治清柔公主。

看着清柔公主脸上和胳膊上烧出来的伤,太医们见了都心疼,没见过这么倒霉的公主,好好的大喜日子,竟然闹成这样。

赵皇后站在一旁,心里恨不得把那些办事公公五马分尸,一点小事都办不好,她只是要他们烧掉花轿,这么点小事都办不好!

要是去不掉伤疤,她女儿的一辈子可就毁了啊。

赵皇后恨的咬牙切齿,她恨李贵妃,要不是她怂恿皇上,皇上不会把清柔公主赐婚给赵大少爷,都是她害的!

现在党务之急是医治清柔公主,赵皇后无心审问李贵妃,等太医帮清柔公主清理了伤口,涂了药之后,清柔公主疼醒过来。

高高兴兴的出嫁,期望和表哥能一生一世一双人,谁想到会倒霉,现在毁容,表哥怎么可能还喜欢她。

就算圣旨赐婚,赵家不敢说什么,可她能和表哥并肩站在世人眼前吗?

清柔公主一直哭,哭的赵皇后心都碎了。

她握着清柔公主的手道,“好了,别哭,母后一定会医治好你的脸和胳膊的。”

清柔公主只哭,“伤疤去不掉…。”

“能,一定能去掉,离王世子手里有药,母后一定会拿来医治你!”

清柔公主除了相信赵皇后,她别无选择,而且心力交瘁的她,根本就坚持不了一会儿,又晕了过去。

不过她醒来再晕,和一直晕着没醒是两回事,赵皇后松了一口气,然后就是审问准备花轿和抬轿子的人。

那些人都被带到了清柔公主的住处,本来李贵妃要审问,但是赵皇后的人不许她把犯人带走。

这会儿赵皇后出来,李贵妃就道,“现在后宫归我管,皇后这是什么意思?”

赵皇后冷冷一笑,“什么意思?胆敢害清柔,我绝不饶她!”

计划就算有纰漏,但也绝不会出这么大的差错,宫女说清柔公主在花轿里,着火的时候她出不来,等侍卫过来将轿帘劈开的时候,火已经烧到清柔公主身上了。

轿帘为什么会关上?!

想到有人将计就计,借她的手害了她女儿,赵皇后屠杀人满门的心都有。

和计划的一样,赵皇后问案,那些人死都不松口,二十大板上身,就开始招了,是李贵妃指使他们在花轿上动手的…

李贵妃气的恨不得将指认她的人剁碎了喂狗。

赵皇后质问李贵妃为什么要害她女儿,她是真的认定是李贵妃害的,要替女儿讨公道,李贵妃没做过,当然不会承认,两人就开始吵,赵皇后跪求皇上给清柔公主做主。

不过等皇上要亲自审问做花轿的木匠和抬花轿的人的时候,他们已经死了。

锦华轩内,丫鬟将清柔公主出嫁的遭遇说与明澜听,不知内情的丫鬟,难免带了几分同情。

明澜心底冷冷一笑,有什么可值得同情的,不让清柔公主出嫁的是她的至亲,又不是旁人,不过为了让这桩亲事黄掉,连亲生女儿都能下这么狠的手,前世对她那么残忍,当真不算什么了。

明澜能猜到可能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出了意外,但她没想过,事情远比她想的要复杂的多。

第七百二十一章 查案

长公主府。

长乐郡主生前住的闺房内,一应陈设都和她在的时候一模一样,仿佛这间闺房的主人只是在花园里赏花扑蝶,随时会回来一般。

然而闺房的另一边设了案桌,上面摆着长乐郡主的灵牌。

长公主就站在牌位前,手里拿着长乐郡主最喜欢的玉如意,双眸通红,却没有眼泪。

哭了这么多天,再多的眼泪也早哭干了。

她就那么看着牌位发呆,嬷嬷站在一旁,偷偷拿袖子擦掉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