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人,你看清楚了,这可是北襄王最宠爱的王妃,这样的身份,你都不愿意通融么?”

清莲将主子想说的话倾吐而出。

“不是微臣不肯通融,而是,军器监只负责铸造兵刃,铸造农具没有这样的先例啊,再则,如若真要铸造农具,也必须得有太后或者襄王手谕才行啊。”

王大人给她指了一条明路,他虽然不清楚这哑子王妃要做鬼灵精怪的事儿,但也不愿意与她再纠缠下去,万一出半点差池,可是要掉脑袋的。

如果是一般的人,王大人可能还会多闲磕两句,这王妃身份如此尴尬,连北襄王窦后都动不得,他如何敢惹?

她不过是想让军器监生产出稍好一点的农具而已,还这么麻烦,必须要那两母子的手谕。

窦氏那儿她是不敢想了,不过,瘫子那儿,她到是可以一试。

当她骑着马与清莲回到北襄王府时,张卫正在差人到处寻她。

“云王妃,你终于回来了。”张卫灿笑着急忙将主仆俩迎进了王府门。

“张卫,莫不是王爷又耍小孩脾气了。”

在清莲看来,今天中午,东陵凤真因腰椎疼痛,怒斥一干替他按摩的太监,就是想把她家小姐召回来,那瘫子病王虽然向来都是性情乖戾,情绪喜怒无常,他身边的太监宫女嬷嬷,个个都侍候得小小冀冀,深怕一个不小心失误,便会惹怒了病王。

只是,那样一个高冷如一座冰雕王爷,却感觉正在一点一滴被她家小姐融化着。

最终,估计会融成一滩水吧。

嫌太监们指法不好,粗笨手脚,就是在找借口寻她家小姐回来,虽说,清莲也并不知道,为何晕过去一天一夜后,小姐回过来,脑子变灵光不说,还拥有一手精湛的医术,方正,现在,别人没办法欺负她们就成,她才不管小姐为何变了样子。

即然小姐会医道,自然能清楚人身上的穴位,不用说,按摩的指法定然是比那些太监好,这是连傻子都知道的事情。

所以,清莲觉得病王就像小孩子一样闹脾气,不过就是想把她家小姐找回来陪他嘛。

张卫冲着她做了一个鬼脸,应,“看得起你家小姐才闹脾气,不过,这次没有。”

云定初还未迈进院子,犬犬不知从哪儿钻了出来,嘴里刁了一个红蕃薯,是煮熟的,香喷喷的红薯味弥漫在空气里,让人特别能分泌唾液。

“犬犬。”她向白狗打了一个响指,狗儿即时跑来蹲在她脚边,替狗梳理了一下额角的绒绒毛发,在它脸颊上轻轻拍了一下,指了指它嘴里的紫红蕃薯,犬犬蹭起身就跑出了院子,云定初正欲想迈腿追出去,却被张卫拦住,“云王妃,璃公主醒了,到处在找您。”

这段时间相处下来,小丑儿与她感情甚好,完全当她是亲的娘亲,而这个点,应当是小丑儿午睡后醒了,平时,小丑儿醒来就要让她抱一会儿,也许是孩子从小没娘亲,又是在极不安全的环境中长大,所以,并没有安全感,许多时候,她抱着孩子睡觉,孩子在睡梦中都会喊着娘亲,丑儿会乖乖的。

而且,还经常做恶梦,醒来便紧紧地抱着她,不肯松手。

急步迈进了西厢院院门,刚步入婚房,便看到了小丑儿被一个太监抱着,正不停地擦着眼角滚落的泪珠儿,一张扑克脸的北襄王坐在轮椅上,手里仍然握着一本书卷。

“娘亲。”小丑儿揉着双眼,听闻脚步声,仰起头,见到了她,伸出双臂哭嚷着要她抱抱。

她从太监手里接过小丑儿,便听到耳侧有一记冷妄的声音传来,“连小丑儿都不管了,上哪儿疯去了?”

我倒,麻痹的,她能上哪儿疯?她是为了他北襄国似锦前程在奔婆,没有一句安慰表扬的话,还被他这样斥责。

知道他脾气坏,云定初不想理他,充耳未闻。

抚慰着怀中的小丑儿,见娘亲回来了,小丑儿有了安全感,躺在娘亲怀中又睡过去了。

清莲将孩子抱了出去挨她睡了。

摒退了左右,云定初走上前,从瘫子手中夺过那卷早已被他翻破的旧书,合上两截书页,封面上赫然又是《孙子兵法》几字跃入眼帘,一直看同一本书,敢情这货看不厌啊?

她用唇语给他说了心中的想法。

沉思半晌,修长的指节托着自己坚毅的下颌骨,一双波光鳞鳞的幽深黑眸不断在她脸上扫来扫去。

“你让军器监生产农具做什么?”

这女人当务之急不是应该去寻找粮食吗?不但去军器监,还奇怪地要让军器监生产农具?

真是令人匪夷所思。

你不觉得现在北襄主要问题,是要解决自力更生么?

自力更生,方能丰衣足食,咱们北襄国有国土万顷,虽地段不是很好,但,如果所有老百勤巴苦作,比如玉石村,想办法把那些石头铲除,再栽种农作物,来年,一定会大丰收的。

她没办法一直与他用唇语交流,拿了毛笔写下了这几行字。

东陵凤真阅读了雪白纸笺上的内容,嘴角露出一抹轻蔑之笑,“你觉得依咱北襄国如今这气候,这环境,能让百姓做出何种农作物?”

虽否绝了她提出的建议,不过,在她写的字里行间,东陵凤真的视线瞥到了那个,“咱”,心里缓缓地流淌着一股涓涓的暖意。

在她心里,终还是偏向他北襄国一点点,至少,这是她在不知不觉中流露出来的心意。

“你不要管这么多,相信我,我一定能让北襄十几万人口摆脱无粮困境,如果想要丰衣足食,一定要自力更生,不能再用北襄的丝绸布匹去换。”

“你怎么知道的?”

东陵凤真的眼眸底有重重精光闪过,他还真是太小瞧了她,她们成亲不满一个月,她到是把北襄王府的底摸了一个遍。

“你别管我是如何知道的,总之,我就是知道,北襄所有的粮食全都是你母亲带人织丝绸去给荑国换的。”

“北襄天处高原地带,年年冰天雪地,极冷与极寒的之地,是不适合任何农作物生长。”

当年,他母亲之所以选择这儿,觉得越是艰难困苦之地,越能消除父皇当年的雷霆大怒。

只是,来了后,这其中经历了艰难曲折,恐怕只有他们母子俩最为清楚。

“我有办法。”此时的云定初脑子里的确有了办法,她想到了现代的大棚蔬菜,就算是再冷的天,在温室里,任何植物都能正常生长,开花,结果,所以,她发誓要带领北襄老百姓走出无粮困境。

她怎么会知道北襄是靠丝绸去与荑国人交换粮食这件事的呢?

就在今晨,她被太后训了一通,被瘫了召回来,为瘫子按摩后待他睡去后,她便听到外面张卫与清莲的闲聊,她们闲聊间,无意间就聊到了独孤氏,清莲就问为什么刚来时没瞧见独孤卫,张卫便说她带着布匹去与荑国人交涉了,想用布匹换得一些骏马,提到骏马二字,张卫自知失言,觉得不应当与清莲丫头讲那么多,及时就住了嘴。

然后,云定初带着清莲去街市转了一圈,才打听到由于窦氏织得一手好布锦,再加上她年轻时不仅学过镶绣,刺绣活儿在天元皇朝堪称一绝,她培养了许多的女徒弟,再由这些女徒弟出师后,自个儿招收学徒当了老板,织出来的华丽布绵缎皆由北襄稍富足的人买了去,这些人拿去荑国,巴蜀,南郡等地变换粮食,这些粮商再出售大米,这样一来,即便是北襄自己没办法生产出农作物,仍然能得以生存下来,说白了,靠的就是窦氏那一手刺绣绝活以及她织布手法。

见她的神情如此坚定,东陵凤真终还是点头应允,从腰间摘下那块唯一的碧绿色璞玉。

“你将此物交给王坚便成。”

多谢,云定初高兴极了,从他手上拿过璞玉,转身就要离开,没想瘫王却拉住了她的衣袖。

“等等。”

清秀的眉毛一挑,询问何事?

“本王饿了,那些个嬷嬷厨娘的手艺实在是太差了…那些粗俗的菜食,本王咽不下…”

她冲着他比了一个‘OK’的手势,然后,撩着裙摆便疾步走向了厨房。

定初在现代学过烹饪的,在现代家中的厨房里带摆了十几本的菜谱,任何菜食都难不到她。

她去厨房看一下食材,挑了一个最小的冬瓜,独肉排骨一斤,清洗干净,将鲜水烧开,再将排骨倒进锅里,排骨在沸水中焯一下,去掉血水,捞起备用,锅中加水,放下清莲切好的姜块,葱段,适量花椒煮沸后再将排骨放入继续煮开,然后,改小火炖一个半小时左右,再放入冬瓜,中火炖二十分钟。

汤做好了,再做一个紫酱茄子,再蒸了一碗鸡蛋羹。

清莲将菜端上桌,不知病王是真的饿了,还是这些菜是出自于哑妃之手,总之,他眉都没抬一下就将所有的食物一扫而光,不见哑妃身影,斜飞入鬓的眉微蹙,询问身则丫头,“你主子呢?”

“禀王爷,小姐去军器监了。”

定是又找王坚铸造农具去了,这女人一点都闲不下来,不过,这也好,与他正好互补,如果她的心在他这边,今后,许多的事情,都可以让她代他去完成。

那块璞玉真是好使,王坚看到那块玉,果断应了声,“王妃娘娘,你回去告知王爷一声,臣一定不负所托。”

然后,定初人都未走,王坚急忙下令将铸造出来的兵器全都收放起来,命所有铸器师傅,立刻选用适当的铁制做新农具,而新农具的样式,定初答应等她汇制出来便立刻差人送到军器监。

她回王府时天已经黑了,捶了捶自己酸疼的胳膊,本以为男人睡下了,没想还躺在床上在烛火下看书。

听到了她回来的声响,即时挪移开了书卷,那张俊美无邪的脸便呈现在她眼前。

“过来。”

这一次她没有反驳,许是不知道他要做什么,也或许是因为他给了她令牌,王坚把那块玉还给她时,她才在那块玉的背后面发现了一个雕刻的繁体“真”字。

那一刻,她才知道那块玉是他东陵凤真手中的令牌,见牌如见人,就算她要出北襄城,也是易如反掌,这牌比通关符节还好用。

大拇指伸出,冲着他连续弯曲了两下,表示说了两句谢谢。

没想男人抓住了她那只手,死死地握住,从床榻旁边的桌案上拿起一把小剪刀。

“你做什么?”

“别动。”

修长的指节轻轻将她的大拇指拉扯了一下,她整个人便跌坐到床榻边沿,再被他扯到跟前儿来。

小剪子在他指尖微微张开了两片唇,再轻轻如薄薄羽片般挨到她的指甲上,将它圆润的指甲剪了下来。

不一会儿,她十根手指头的指甲全被他修剪圆润而漂亮。

“它伤到你了?”

是她的手指甲太长了,替他按摩时划伤了他的肌肤,所以,他才想起为她修剪指甲的吗?

东陵凤真摇了摇头,嘴角荡漾起微淡的笑靥。

“你帮我做了晚膳,我这人不喜欢欠别人人情,这是回报你的。”

切,这死瘫子,她为他做的何止是一顿午膳,她还为他治病,为他忧北襄国国事,想把他的北襄国变得自更富足,不用再靠他国生存。

他的身体向床榻里侧挪了挪,身边刻意为她腾出一个空位,手掌拍了拍身侧的空位,示意她躺下来。

然而,她却摇了摇头,她告诉他,王坚已经让铸器师傅们准备铸造农具了,而她得连夜将图纸赶设计出来,明儿送去军器监。

“就算你连夜把新农具赶制出来,北襄国也不可能马上就有粮食,太晚了,睡吧。”

他正要吹灭烛火,却被她拦下了。

“咱们能否一起寻粮?”

她拿毛笔划下这行字,把它迅速呈现在他眼前。

“怎么寻?”

“别给母后当真,放心,有我在,她不可能为难你。”

母亲也是说来吓她的,炮烙这刑立了多少年,而母亲又对谁用过,就算再穷凶恶极的罪犯都没用过,何况是一个弱质纤细的女子,再说,他相信母样不是糊涂人,定然能够知晓此女子有百分之五十有可能会与她们一起同仇敌忾。

“就算你母后不为难我,那些粮食是我让李将军开仓发放给玉石村村民的,如今,北襄王府因我没有了粮食,我必须负这个责任,寻找让北襄王府近百口人的活命之粮。”

这样有担当,有气魄的女子他东陵凤真实属少见,在他的世界里,女子们都是靠男人生活,而眼前的这个女子,独立性很强,如果是一般普通的女子,恐怕早就缩躲在龟壳里不愿出来见人,他是北襄国的王爷,是窦后的亲儿,他都这样承诺她了,她到还是一脸倔强地非找出大家活命的粮食才肯罢休。

“那,你说怎么寻?”

在雪白宣纸上再划一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不愧是他东陵凤真的妻子,尽管是名义上的,有这样聪慧的女子为妻,此生足矣。

幽黑的眼眸潭底微微浮现一缕赞赏之光。

*

是夜,雪风乱袭,白雪飘飞

一抹窈窕身影站在悬崖边,橘红缎锦披风在风中簌簌作响。

“卑职见过独孤娘娘。”

一道温润清雅的声音随风而至,接着一个蓝影飘上了断崖伏跪在地。

“交代你的事情可都办妥了?”

“全都办妥了,云定初今儿下午去了军器监,听一铸器师傅说,她让他们铸造新农具。”

“铸造新农具?”这哑子脑子进水了不成,窦后给她三天时日解决北襄王府困粮之境,不想办法寻找粮食,却去让军器监寻求铸造铁农具,想北襄国民进行农业生产吗?

“是的,据那个师傅说,她是想让北襄自更自足,不靠他国生存。”

“笑话?就凭她,她有什么样的本事,能改变这冰天雪地地理环境。”

如此恶劣环境,百花枯萎,万物凋零,能种出农作物,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等她去折腾,过了这三日,我看她还怎么笑。”

“是。”

“通知魏芮,绝不能让那些米粮商倒戈。”

“遵主子命。”

蓝色身影纵身跃上了参天大树,不一会儿便迅速消失在了白茫茫的雪地中。

云定初三天期限已过去了一天,剩下两日,看你如何力挽狂浪?

雪光中,独孤氏那双冰泉般的寒眸闪烁着一抹意味深长般的笑光。

*

第二天,云定初亲自张罗了一场观赏绣锦提诗宴会,所有北襄权贵的夫人们全都被邀请在列。

独孤氏坐在梳妆镜前,由着身后小宫女为她梳着额边垂落鬓发。

如云堆般的黑发中,赫然有一根银发出现在了小宫女的视野中,宫女如实禀告,“娘娘,奴卑瞧见了一根白发。”

“拔。”

指令一下,小宫女只得应了一声‘是。’,赶紧将刚梳好的发髻又打散开来,余光悄然注意着主子细微的表情,玉手尾指从锦缎般的黑发中轻轻挑出那根白发,稍稍一用力,白发被拔扯下来。

独孤氏将那根白发摊在掌心,瞧着这根银发,心里发憷,她不过才二十芳龄,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怎么就有白发了呢?

“娘娘,魏夫人求见。”

“让她进来。”

“是,娘娘。”宫女退下,不一会儿,一身紫色布裙的女子走了进来,女子眉宇中央有一颗红得滴血的朱砂痣,北襄国人人皆知,这便是北襄魏芮大人的正妻薛氏。

“薛氏见过孤独娘娘。”

“姐姐,你我之间不用这样生份,都是自家人。”

独孤氏立刻从凳子上起身,奔迎向了离她几步之遥的薛氏。

“我不是说过了,以后,没外人时,你就喊我‘卫儿’。”

“娘娘,在心中,妾身一直将娘娘视同为姐妹,只是,这繁文褥节自是不能免去。”看得出来,魏夫人与她谈话,也是极其小心警慎。

就怕哪一句不对,也或者说,日后没有利用她夫君的价值,翻脸可就在旦昔之间,这位独孤娘娘的性情他们还是了解一二的。

“也罢。”碰了软钉子,独孤氏心里不太爽快,只是并没有表现在脸上,她知道魏夫人的性格,自从嫁给了魏芮,说话做事向来都警言慎行,她爹本是北襄的一名将军,母亲是父亲的身边的一名洗脚丫头,那年,将军夫人怀了孕,将军喝醉了便将她母亲宠幸,她就在那一夜爬进了她娘亲的肚子,娘亲生下她便难产逝去,在娘家,由于不是嫡出,上面又有嫡出的哥哥姐姐,尽管得到将军父亲的偏爱,但,这位庶出的妹妹仍然会受长兄长姐的排挤当属自然,所以,就养成了她那副什么事都唯唯诺诺的性格。

虽然不太喜欢这女人性子,但,目前,她得倚仗她夫君魏芮逼迫北襄进入无粮困境。

所以,即便是她不喜欢,也只得先忍着。

“姐姐,今儿你找我有事?”

“云王妃向我发了请柬,说明日王妃西厢院又展出她从卞梁带过来的锦匹绣段,还想让大伙儿为她织的绵缎子提诗,你说,我该去么?”

锦缎刺绣提诗会?

什么玩意儿?

独孤侧妃没想到云定初会来这么一招,是想玩什么名堂呢?不去寻粮,还有时间搞这个明堂。

“去,当然去,姐姐,云王妃可不像外界传言那样似老虎,她可温柔着呢。”

魏夫人瞥了她一眼,最终点了点头,迟疑地应了两个字,“好…好吧。”

赏锦提诗会的时辰很快到来了,独孤氏是带着魏夫人一起去的,她们进入云氏西厢院落时,正厅已围坐了十来个北襄权贵夫人,她们个个脸颊抹了淡淡的胭脂,穿着打扮比平时稍稍花哨了些,由于北襄国不富足,在窦太后的号召下,所有女子都提倡素衣素颜,哪怕是出席宴会,她们也不会打扮的过于花哨。

夫人们正对着前方早已挂好的五幅锦绣图谈笑着,评论着。

“姐姐,你这手艺真不是一般的绝。”独孤氏视线略微扫了一五幅绵绣一眼,眼眸底泛出淡淡的一缕鄙夷。

“独孤侧妃娘娘,我家小姐说您缪赞了,独孤娘娘请上坐。”清莲赶紧替她搬来了一把椅子,再让宫女们将准备好的荼逞了上来,纷纷恭敬递入权贵夫人们手中。

“这是王妃从家乡带过来的香荼,里面放了一种香花,叫茉莉,各位夫人慢用,如若有怠慢夫人的地方,还请各位夫人能见谅。”

独孤氏携魏夫人一同坐下,同众夫人一起观赏前面摆放的三幅绣品。

魏夫人落了座,眸光瞥向前方的三幅绣品,刹那间,面色微微一怔。

呷了一口茉莉香花荼,唇齿间荼香四溢,就在众夫人对画品头论足时,独孤氏眼角的那抹鄙夷勾深了。

歪头与旁侧的魏夫人说了一句,“你相信是她绣的?”

魏夫人一脸茫然,只是唇畔漾出一抹清浅的笑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