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国公府的资产,总共才五百亩良田。给三姑姑一百亩。家里吃什么?

老太太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偏偏二婶还跟着搀和,说应该给三姑姑一百亩。

景氏丝毫不理会她们。照样只给了三十亩陪嫁的良田,另外多打了两套头面,算是弥补铺子的。

这样的陪嫁,在当前的世道看来。是非常寒酸的。

可晋国公府什么家底,外头都知道。秦家和晋国公府结亲,原本就知道晋国公府是个空架子。并不富裕。

景氏觉得,家里三个房头。姑娘们有四位,少爷们三位,将来他们也要出嫁娶亲,都是费用。

况且一家人也要生活。

没必要为了三姑姑出阁,就打肿脸充胖子。

陪嫁的东西,前一天就送到了秦家。不成想,迎亲当天,秦家那位来迎亲的太太,当面说了些讽刺的话,话里话外,就是嫌弃晋国公府的陪嫁少了。

当着满家的亲戚朋友呢。

景氏脸上也不好看,她甚是尴尬,觉得秦家实在刻薄。

老太太更怒。

“老太太不怪是她自己挑中秦家那么轻薄门第,反而怪大|奶奶给三姑奶奶陪嫁少了。当前这世道,婚姻不问门第,直取资财,把咱们这样的清贵人家逼苦了。”母亲身边的管事甘妈妈,告诉凌青菀。

世道如此,没钱就会被人嘲笑。

秦家原本就是商户,行事轻薄也是可以预料的。若是景氏做主,断乎不会和秦家结亲,都是老太太自己的主意。

景氏也难堪,可是能怎么办?只有这么点家业,难不成为了嫁小姑子,把整个晋国公府赔进去?

将来凌青菀出阁,景氏也只会给这些的。

这也是为什么景氏非要把凌青菀嫁到安家的原因之一:晋国公府家财太薄了,可是婆家又有谁不看嫁妆呢?已经成了风潮。

嫁妆少,嫁过去就是会看婆家脸色的。唯有安家,不会凌家计较这些。

“怪不得祖母那么生气。”凌青菀笑道。

甘妈妈笑道:“姑娘厉害,比咱们大|奶奶还要强,昨日就把那老太太的气势压住了。从此,她再也不敢拿捏姑娘了。”

凌青菀苦笑。

昨日的事,真是个意外。

幸好是凌家,要是其他府邸,老太太能做主,估计真的要去关祠堂了。

“明天三姑姑回门,但愿别再有什么波折。”凌青菀笑着,和甘妈妈闲聊。

甘妈妈却叹了口气:“没有波折是最好的,但是很难。要看秦家怎么做,他们就是嫌弃你三姑姑陪嫁太少......”

生计艰难。

三姑姑被人嫌弃,也是晋国公府丢脸。假如拿得出来,晋国公府何尝不想多给些?

甘妈妈都替景氏犯愁。

这个家太难当了。

“要是分了家,不跟他们过,这些事就不用我娘去烦恼了。”凌青菀道,“二婶总想着当家,应该交给她。”

“交给她?她什么都要藏私,到时候咱们饭也吃不上,她还怪田里收成不好呢。”甘妈妈道。

“正是。”一旁的大丫鬟微雨插嘴,“所以大|奶奶再委屈,也要把持这个家,就是为了咱们能吃上一口饭。”

凌青菀心里有点内疚。

母亲这么辛苦,家业如此稀薄,她还因为婚事和母亲闹。大概没有人比她母亲更为她考虑的。

几个人说笑着,凌青菀精神很好。

景氏一直忙到了傍晚才回榭园。明天就是三姑奶奶三朝回门了,出嫁那天有点不愉快,回门不可再有差池。

结果,到了回门当天,果然就出事了。

第041章归宁

第041章归宁(第四更求米分红票~~)

本朝的三朝回门,称拜门。

拜门没有奇特的规矩,不过是茶食、酒数车等。要一头烧猪,象征新妇的贞洁;要在日落前归宁,否则不吉利,不利于姑奶奶子孙繁茂。

晋国公府准备好了炮仗和酒宴,款待三姑爷、三姑奶奶归宁。

结果,等了半晌,都不见人影。

男人们在大门口等,女人们在垂花门口等。大约等了两个半时辰,就到了晌午,大家腿都站酸了。

三月中旬的阳光,透过参横的疏影,照在身上暖融融的,风暖花香,杨柳依依。

但是站得时间久了,就开始发热。

老太太丰腴,脸上汗涔涔的,二婶她们也不好受,都开始念叨起来。

“怎么还不到啊?”程家二姑娘突然大声道。

三姑奶奶回门,二姑奶奶也带着孩子们来观礼。不仅仅是她,就连纪王妃也来了,此刻全部站在垂花门口。

老太太就回眸,瞪了她一眼。

程二是个傲气不饶人的性格,哪里怕外祖母瞪眼,继续道:“天这样热,我都出汗了,回头要生病。娘,三姨还拜门不拜门?不拜门的话,咱们回家啦。”

不拜门,那是多大的耻辱啊。

程二公然说这种话,把老太太气得个倒仰,恨不能指着她的鼻子骂。

可是程二是老太太自己的亲生外孙女,当着纪王妃和景氏,老太太就忍了这口气,只是道:“马上就来了......”

“咱们先回房,凉快凉快吧?”二婶建议道。“多派几个小厮去坊门守着,到了昭池坊就快快来报,咱们再出来迎接不迟。大嫂,你说呢?”

这话,若是景氏主动提出来,老太太肯定要多想,以为景氏诅咒她女儿不能拜门。

二|奶奶是老太太的亲儿媳妇。她说出来才合适。

“娘。您看呢?”景氏不直接回答,而是请示老太太。

老太太也心烦意乱,况且衣裳背后汗湿了。脸上也满是汗水,不好看。不仅仅是她,凌家其他女眷,也是晒得油光满面。

老太太怕秦家的人瞧见晋国公府众人这幅模样。又要瞧不起她们,以为她们寒酸。故而。老太太道:“就先回去喝口茶吧。”

大家巴不得。

女眷们分成两路,纪王妃和她女儿赵祯跟着景氏、凌青菀,回了榭园;其他人,则跟着老太太。去了老太太的院子。

“这天真热。”赵祯感叹道,“前几天我还要烧地龙呢,今天热得要吃冰了。”

“没那么热。”纪王妃道。“是在日头顶晒久了。我也是一身汗,这叫什么事?”

“你和我的身量差不多。你换了我的中衣吧。”景氏对纪王妃道,“回头一凉,汗浸在身上,染了风寒。祯娘比菀儿小巧些,换菀儿前几年的中衣,也能凑合凑合。”

“来得及吗?”纪王妃问。

“来得及。”景氏道,“我早就派人去了秦家探消息。若是出发,会提前一个时辰来禀告我。”

纪王妃咂舌。

到现在还没有出发啊。

日落前赶得到吗?

三姑奶奶虽然不是纪王妃的亲姊妹,到底是晋国公府的人。若是三姑奶奶丢脸,纪王妃面上也无光。

所以,纪王妃有点烦躁。

那边,赵祯已经跟着凌青菀,去净面更衣了。

“听说你又生病了?”赵祯问凌青菀,很是关切。

凌青菀摇摇头,道:“不过是跟祖母置气,先把自己气倒了,没有生病。”

“为何置气?”赵祯很有兴趣。

凌青菀就告诉了她。

赵祯听了,不免哈哈笑起来,觉得有趣。她这个人,活得恣意快乐,所以很少去讨厌一个人。她并非厌恶老太太,单单是就事论事,觉得好玩。

说了几句闲话,赵祯换了凌青菀的中衣,人也清凉不少。

丫鬟给她们姊妹梳头。

“.......安檐是你表兄吗?”赵祯突然问凌青菀。

凌青菀下意识一怔。她最近听不得安檐二字,听到就心里堵得慌,既有内疚不忍,同时又害怕事成,特别是那些怪异的梦,让她更加害怕。

她眉头蹙了蹙,才道:“是啊,我姨母家的表兄。”

“五天前,我大哥二哥他们去打马球,我也跟着去了。安檐球技冠绝京师,那么多人,愣是没拦住他。我二哥输得都急眼了。”赵祯哈哈笑道。

凌青菀哦了声,没什么兴致。

赵祯却很想说,不管凌青菀是否回应,继续道:“他马术也高超,比马球供奉还要厉害。特别是他那根鞠杖,看似简单,实则像个宝贝,我很想瞧瞧......”

“你什么时候去安家?带着我去,我想去看看安檐的鞠杖。”赵祯侧头,问凌青菀。

凌青菀道:“好啊,我下次去的话,派人去喊你。”反正最近这段日子不会去的。

赵祯点头,很高兴。

顿了顿,赵祯又道:“安檐长得真俊朗,个子高,武艺好,马球打得更好。他尚未成亲,不知将来哪家的姑娘有如此福气......”

凌青菀沉默不语。

“你呢,觉得他俊朗吗?”赵祯突然问凌青菀。

凌青菀愣了下。

她没有仔细看过安檐。安檐个子很高,比普通男人高些,若是非要看清他的脸,凌青菀必须特意抬头去打量。

这样,安檐就会发现她在偷窥。

凌青菀咳了下,道:“还好吧。”

大表兄安枫和三表兄安栋,都是俊美的男人。同胞兄弟,安檐的确比他们都高些,相貌未必差到哪里去。

“你好像不愿意提及他。”赵祯笑道。“你当我是傻子么?姑娘家只有提到心上人,才会扭扭捏捏的。你和安檐,是不是要定亲了?”

凌青菀又是一默。

她正在想怎么转移话题,母亲那边的丫鬟微雨就跑过来问:“姑娘和表姑娘更衣毕了吗?大奶奶让两位姑娘快些,免得措手不及。整理妥当,就去前头吃茶。”

“就来。”凌青菀松了口气,趁机转移了话题。

赵祯就偷笑。

到了景氏那边。赵祯直接问景氏:“舅母。二姐姐是不是要和安二郎定亲了?”

凌青菀惊愕,连忙想去拉她。

景氏却笑着回答了:“快了,最迟五月就要议亲。你识得安檐么?”

“安二郎是谁?”纪王妃插嘴。

赵祯不顾凌青菀。坐到了纪王妃身边,快言快语把“安二郎是谁”这个问题,给解决了。

纪王妃就知道,安二郎是吏部尚书的儿子。名叫安檐。安家是凌青菀的姨母家,纪王妃也知道。只是一时忘了。

听说凌青菀要嫁到安家去,纪王妃也很高兴,笑道:“真是极好的事。你们家姨母我见过,最是温柔和气不过的。菀儿给她做儿媳妇,她定然疼菀儿。”

景氏又说:“她姨父姨母没有闺女,从小最疼她了。”

“那更好了。”纪王妃笑容更盛。“我家王爷就祯娘一个女儿,宠得她比男孩子还要野。安大人没有女儿。自然疼菀娘的。”

纪王妃也觉得是极好的亲事。

凌青菀听着,心里五味杂陈。

她一句话也没说。

赵祯看得出她很郁闷的时候,心中不解。

“难道是她没见过安檐打马球吗?若是见过了,没有道理不喜欢他的啊。”赵祯暗想,“改日带二姐姐去看安檐打球......”

赵祯情窦未开,对男孩子的欣赏,仅仅是种对能力绰约者的崇拜。她觉得安檐很好,却不会心中遐想成为他的妻子。

故而,知道凌青菀即将是安檐的未婚妻,赵祯非常高兴。她既替凌青菀能找个绰约的丈夫开心;也很高兴安檐成为她的表姐夫,将来可以摸摸他的战马和鞠杖。

除了凌青菀,大家都满意。

她们说了半晌的话,吃了些点心,就到了末时末。再过一个时辰,日头该落山了。

日落前不拜门,这桩婚事就会成为晋国公府的耻辱。景氏有点焦灼起来。

景氏有点焦虑,老太太那边则是心急如焚。

“都怪景氏!”二婶道,“若不是她非要克扣三妹的陪嫁,岂会惹得秦家不快?拜门来这么晚,定然是给咱们一个下马威。”

“可不就是嘛!”二姑奶奶附和,“咱们晋国公府那么些家当都去了哪里,应该找景氏理论清楚!”

老太太一肚子火,经过她们这么撩拨,更是气急败坏。

“真该分家。”二婶又道,“咱们就不用整日受景氏的气了。娘,您瞧景氏母女,哪个把您放在眼里?家里下人现在都瞧着她们母女脸色行事。”

老太太想到昨日准备收拾凌青菀,结果却调不动身边的人,反而被凌青菀吓了一回,不免火上添油。

“走,找景氏去!”老太太怒道,“让她亲自去秦家,把薇娘给我接回来,否则咱们凌家就不要她那个儿媳妇!”

二婶一阵快意。

二姑奶奶和她的两个女儿煽风点火。

三婶很尴尬,想退出去,既怕得罪婆婆,又怕得罪大嫂,左右为难。

老太太一行人,风风火火到了榭园。

特别是老太太,气势汹汹的样子,让景氏和纪王妃都微微蹙眉。大家都在焦急,这个时候就不要添乱了吧?

可惜,老太太素来只顾自己痛快。

老太太进了屋子,刚刚坐下,就开始数落景氏。

第042章回护

第042章回护

老太太坐下来,开始数落景氏的不是。

数落的话,翻来覆去就是那么几句:给三姑娘的陪嫁太少了,让三姑娘去婆家丢脸。不仅仅是三姑娘叫人瞧不起,就连晋国公府也被人看不起。

景氏表情平淡,听着老太太说,没有半分恼怒。等她停歇时候,景氏才道:“秦家的聘礼,是我私吞了?”

老太太哑口。

“......他们家的聘礼,我全部换成嫁妆,给了三姑奶奶,没有私吞半个铜板,这都是有账目可查的,老太太可要瞧瞧?”景氏又道,“再说,有两位姑奶奶在先,陪嫁的良田就是那么多,难不成为了三姑奶奶破例?家里无例可循,叫往后的媳妇怎么当家?”

老太太心头一梗,这是说她不会管家呢。

她正想说什么,景氏却被她插嘴的机会,继续道:“母亲自己的私房钱,贴给姑娘做陪嫁,也是有现成的例子,这几年嫁闺女多循此例。

老太太既然疼三姑奶奶,怎么不把自己的私产拿出来,替三姑奶奶做脸?只来和我闹,有什么用?”

老太太气急,一口气堵得喘不上来。

当初老太太当家,把晋国公府的财产变成她自己的陪嫁,也是做过的。她的陪嫁薄,通过做些手脚,渐渐丰足起来。

可是八年前老太太娘家的兄弟出事,需得花钱,老太太私下里贴了娘家,花了绝大部分的陪嫁,如今她是没什么私产了。景氏早已知晓,只是不点破。

屋子里静下来。

老太太气急败坏的来,闹了个灰头土脸,半晌都梗得说不出话来。

“大舅母,您这是不孝!”程二姑娘跳出来说,对景氏道,“你这样和外祖母说话。分明就是不孝顺。我们去应天府告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