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慧是个非常聪明的女人,她明白铁幕青的话,也知道其中的深意。伤天害理的事情,她是不会做的,但别人也不想害她。这次的事情,让她很恼火,逐渐意识到光有钱有势不一样的,还需要在府里布下一些可以信任的人,这样就可以知道府里的各种事情。就算出了什么事,也可以从这些人听到一些有用的信息。

从此可见,培养信任的人,迫在眉睫。没有了这些人,在府里就是没了眼睛的瞎子,她再也不能吃这样的亏了。

等下次回去,云慧准备从忠勇府里面多找几个人过去,做前期准备。现在她终于明白了老大的苦心,每年都通过秘密渠道,收养一些孤儿,或者无家可归的人,经过考核之后,女的一般在府里或者庄子里,男的就安排做一些生意之类的。这些人都是经历过人生低谷的人,对于求生的欲望或者是对好日子生活的期盼,都比一般人强烈。

这里面很多人都非常忠心耿耿,对于给他们在一次生活希的人言听计从。前期她没有准备,以后自己也应该找一些这样的人。

云慧摸摸肚子说道:“我也没有想到这其中会是这么复杂,彦德现在想必非常伤心吧。他是那么希望有更多孩子,更多儿子。这突然知道一个已经降生的儿子,活活弄死,估计会非常痛心。”云慧心里心疼宇彦德,表面上看宇彦德非常坚强,其实那是受了很多苦难之后的沉淀,遇到再多困难,都已经不算是困难了。因为他疼过,痛过,承受能力不断加强,所以才会能忍住。”

铁幕青叹息一声,说道:“是啊,彦德的子嗣是很稀薄,所以你要努力了,多为他生几个孩子。要不是你现在有了身孕,估计彦德受到的打击会更大。彦德没有儿子,这可是他立为太子的一个硬伤。虽然我觉得男女都无所谓,可是对于皇家的传承来说,这可是重中之重。你也看到了,就算我再厉害,作为女子,出谋划策可以,为国为家可以,但是却不可以成为一国之君,因为这个社会,是男权社会,还是以男子为尊,也正因为这样就算我做了一些事情,只要不危机根本,没人会管我。这就是身为女子的可悲,不过也是可喜之处。”

|“呵呵,我也想生儿子,可是谁知道肚子里到底是男是女呢。你看二姐,一连生了三个儿子,每一个长的粉雕玉琢的,可爱极了。”云慧羡慕说道,恨不得她现在就生下一个像李文的三个孩子那样的花美男,聪明伶俐。

“你二姐估计元宵节过后会来家里,到时你可以向她求经。不过我听说了,多吃土豆和鸭子,生孩子的可能性大一些,待会让厨房弄一些,有枣没枣打一杆子,总归希望大一些。”铁幕青想起以前看的一些科普节目,说女人的体质是碱性的,生儿子的可能性就大很多,这样岂不是很好。

“真的吗?”云慧惊喜问道,她医术很高,但对于这方面,还真没有下功夫研究。

“呵呵,我也是当时听一些青山县的老人说起的,不知道做不作数。试试呗,但也不能把全部希望放在这上面。其实就算不是儿子也不要紧,反正你们还年轻,还可以再生嘛。就像你二姐,没到三年,两年多就两个儿子。”铁幕青安慰说道,真后悔刚才说的,早知道就偷偷做一些土豆,鸭子的菜,好吃的,云慧总会吃一些的。现在她说了这些话,如果云慧没有生儿子,那不是有多了一层失望。

云慧也笑笑,说道:“这些道理我懂,只不过心里有更多希望。大姐,你放心好了,我不会做傻事的。我虽然希望是男孩,但更希望是个健康的小孩。”

“好,你能这样想最好。走吧,我们一起去给师傅请安吧。你也多走动一些,对身体对孩子都好。”云慧幸福地摸摸肚子,一脸慈爱。

到了静怡师太那里,铁幕青又把事情粗略说了一遍,期间也说了云慧想要个儿子的希望。

胡半仙睁开眼睛,看了云慧一眼,说道:“呵呵,莫急莫急,会如愿的。”

铁幕青和云慧听了这话,都是一惊,高兴说道:“胡前辈,这是真的吗?这一胎真的是儿子吗?”

胡半仙抿而笑,站起来,说道:“呵呵,似的真的,这样你开心了吧。现在保重身子最重要,不要多想。”

云慧原本就没有多想,只不过偶尔想要儿子,现在得到了明确答复,更加开心,眉开眼笑。

“恩,恩,知道了,一定好好养身体。”云慧连连答应,一想到宇彦德现在正伤心,如果知道了这个消息,那不是很高兴嘛。

铁幕青和云慧两人从静怡师太的院子走了之后,铁幕青说道:“胡半仙铁口直断,想必不会错了,等晚上彦德回来,你亲口告诉他,也让他高兴高兴。”

“我也这么想的,彦德活得很累,也很伤心,我觉得有必要和他高兴高兴。”云慧笑眯眯说道,没有了刚才的忧思,整个人笼罩在一片高兴的氛围当中,迫不及待想告诉宇彦德这个好消息。

☆、第三百九十二章有儿万事足

宇彦德晚上果真过来了,云慧迫不及待想告诉他这个消息,让他高兴高兴。

云慧让人做了一些酒菜送到她的房里面,让宇彦德小酌几杯,缓解这段时间压抑的心情。

宇彦德见云慧的气色很好,心里多了一点安慰,说道:“云慧,你这几天还好吗?”

云慧点点头说道:“我很好,在这里有师傅和大姐照顾,你就不要担心我了。这段时间你辛苦了,我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什么好消息?”宇彦德笑着问道,也知道在云慧面前,他才感觉到一点温馨,心情也跟着不错。

云慧红着脸,不过脸上带着笑意,很是高兴,笑声说道:“今天师傅和胡半仙看我心神不宁的,就给我算了一挂,说我肚子里的是个儿子。”

宇彦德端着酒杯的手一抖,急忙问道:“儿子?真的吗?不会是看我心情不好,逗我开心的吧?”宇彦德几乎不敢相信云慧说的,心里一直所想,现在得以实现,居然不敢相信。

云慧嗔道:“就算开玩笑,也不能拿这种事情开玩笑啊!今天大姐也在呢,不想信的话,你去问问大姐。”

宇彦德放下酒杯,走到云慧身边,蹲下身来,摸摸云慧的肚子,说道:“天哪,这的确是个好消息,你哪都不要去,什么也不要想,好好安胎。”

“看把你高兴的!”云慧点点宇彦德的额头,“现在不要再愁眉苦脸了,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你可不能萎靡不振的,这样我们母子二人以后可怎么活呀。”云慧从侧面劝解宇彦德,他身上的胆子很重,的确需要他的努力,不能被这些压力打到。

宇彦德点点头,说道:“恩,似的,你放心好了,我会好好照顾自己和你们母子二人,我们两个要好好努力,多生几个孩子。”

“恩,都听你的。”云慧附和说道,“只要你高兴就好,大姐挺担心你的,明日,你最好去和大姐讲讲,让她知道你好了很多,这样就不会瞎想了。至于三皇妃和秦美人的事情,你已经上报了父皇和皇祖母,他们会处理这件事情,你就不需要多操心了。”

“今日上报父皇和皇祖母的时候,父皇非常生气,皇祖母也好不到哪里去,我估计这闵氏是活不成了。”宇彦德轻声说道,“她有今天,可能也和我有很大关系,毕竟我是她的相公,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关注她,但我万万没有想到她会做出这样大逆不道的事情。就算我想留她一条性命,父皇和皇祖母都不见会乐意。”

“多行不义必自毙,因果循环,咎由自取。当日这闵氏种下的因,今日食果,也是正常。她的错误,必须她承担,你不要把一切都往自己身上揽。当时的情况,你不是不知道,当时你自身难保,怎么能有精力管顾拖后腿的闵氏呢。你可要好好仔细身体,千万不可以疏忽啊。”云慧看着这段时间清减不少的宇彦德,心疼不已。

“恩,我知道了,你放心好了。”宇彦德再次端起酒杯,连喝三杯,满脸笑容,“今日高兴,我可要多喝几杯。你不能喝酒,那就多吃点菜。”

云慧不仅给自己夹菜,还给宇彦德夹菜,说道:“不能光顾着喝酒,吃点菜,不伤胃。”

宇彦德吃饱喝足,就留在这里休息了。第二天一早,和铁幕青一起上朝。走在通往大殿的路上,宇彦德轻声说道:“大姐,谢谢你了,云慧这次肚子里的是个儿子,不能出意外,所以我希望云慧在你府里多住一段时间。”

“好,只要你乐意就成。你现在什么都不缺,就缺一个儿子了。一旦这儿子生下来了,我猜父皇就会立你为太子,作为储君。”铁幕青轻声说道,毕竟父皇态度大家都知道,有了继承人之后,一切水到渠成。

“但愿如此吧。”宇彦德笑眯眯说道,心情非常好,有儿万事足的样子。

“今日上完朝之后,想必就会把你叫进去,说说闵氏的消息。对了,闵家那里,你证据都准备好了吗?”铁幕青问道,既然闵氏不能留了,那闵家也不可以像现在这样,家大势大。如果不打压,以后必有后患。这已经是明摆的事情,宇彦德不可能没有准备,绝不给自己留下后患。

宇彦德点点头,说道:“今日朝堂之上,就会有御史上奏闵如海的罪行。一经立案,想必就会开始调查,我手里的证据会通过一些特殊渠道,让朝廷知道,闵家这次是不可能翻身了。”

果然在上朝时,朝堂上清流的代表人物霍大人,上前奏报,说了闵如海等闵家子弟为非作歹的六大项罪状,其中包括欺男霸女,欺行霸市,强占民田,贪赃枉法,贪污受贿,结党营私。不光罪名条例清晰,而且证据十足。

贤宗皇帝气愤不已,立即着急刑部彻查闵家。加上昨天宇彦德汇报,加上今日御史大人的奏报,贤宗皇帝恨不得现在就把闵家满门抄斩,一个不留。

闵家感觉到朝堂在查他们,立即四处走关系,知道了朝堂上的事情。闵如海急急忙忙来找闵氏,想让三皇妃给闵家求情。可是递上帖子之后,被拒绝。闵如海心里诧异,不知道该如何做,毕竟闵氏从来没有这样拒见家人的先例。越想越蹊跷,边买通了三皇子府的一个下人,这才知道闵氏已经被看管起来。有花了一些钱银,才知道了事情大体概括。

闵如海吓了一身冷汗,最为高贵的闵氏倒台了,朝堂上弹劾闵家的奏折犹如雪花一样,这绝不是偶然,是有人想把闵家给毁了,而这个人很可能就是三皇子宇彦德,毕竟闵氏做了那样的事情,绝不可能得到得到皇家的谅解。闵氏是指望不上了,现在只能收拾东西,赶紧跑路吧。

闵如海回到家之后,刚收拾好东西,还没来得及走,整个闵家已经被包围了。整个闵家上下一百余人,全部下狱。其中主犯被处以极刑,其他的家眷充入奴籍,男子被发配岭南开荒种地,永不得离开原地。

权势滔天的闵家在一天之间,顷刻消失,这也让整个京都的家族,伤了心,纷纷有所收敛。

闵氏在闵家行刑当日,一杯毒酒,结束了生命。为了皇家颜面,直说是得了急症死亡,仍有皇妃之尊,操办后事。

这件事情,就这样结束了,当时整个京都,各种版本的传言,到处流窜。不过作为大宇朝最为重要经济政治中心,来往的客商,外国人数不胜数,热闹非凡,永远不缺少话题。半个月之后,闵家的事情,又被其他的新鲜话题所代替。

宇彦德里里外外清理了府里的很多下人,换上了一些新买的奴仆。这些奴仆都是经过精挑细选,让秀兰和秀梅调教,以后算是云慧的人。这也是宇彦德为云慧做的一件小事,为云慧以后打算。

原本要去皇庄修养的,但云慧舍不得监国的宇彦德,就留了下来。铁幕青等人不放心云慧,也不去了,就在家里修养。

铁幕青现在手上没有兵权,但有练兵之权,经常参与一些士兵的训练。新式的训练方式,出自铁幕青之手,增强了士兵们得战斗力。

日子一天天过去,云慧的肚子也跟着一天天大起来,众人都开始围着云慧的肚子转,尤其是宇彦德,每天都要在云慧的肚子上摸摸。宇彦德自从李文那里听到胎教这个词,就每天拿着一本论语,开始诵读。读完之后换成其他的典籍。光读书还不行,还得学习君子六艺,所以宇彦德经常拿着乐器,演奏音乐,背棋谱......儿子还没生下来呢,二十四孝老爹,做的十成十。

别人都把注意力放在云慧身上的同时,铁幕青却分出一部分精力关注关浩锦。

关浩锦的孝期已过,现在估计正在收拾行囊,准备上京了吧。

关浩锦的确在收拾东西, 田里的东西都已经收上来,得到了很多珍贵的数据。还有整理出来的,整整三大箱农业书籍,这些可都是他的宝贝啊。

关浩锦留下一个老奴守在这里,帮着打理父母的墓地,便带着关宝,关西关北等兄弟上京了。关夫人在临终之前,给关浩锦留下了很多东西。那些大件的不好处理,可是那些地契,铺子都掌握在关浩锦的手中。余杭对于关浩锦来说,已经没有什么值得留恋的地方了。祖母和二娘,把持家里的大权,无他容身之所。

关浩锦带着行囊,赶往京都,他知道在京都还有一个傻傻的女子在等着他。

经过一个月的赶路,终于到了京都。因为人不多,所以关浩锦让关东,关西早一点来京都,买了一个三进的院子。这样来到京都之后,就不需要租房子或者住客栈了。

经过简单的整理,关浩锦一行人就住进了新院子。虽然不大,但是很幽静,精致。

☆、第三百九十三章正妃之位(一)

铁幕青这几天的注意力,全部放在云慧的肚子上,差不多前后这几天就要生了。暂时没有时间关注其他,毕竟生孩子是一件大事,所以错过了关浩锦进京的时间。

宇彦德在产房门口,急的走来走去,他不是第一次做爹,但是第一次等在产房外面。产房里面是自己心爱的女人,他怎么能不紧张。产房门口等了好多人,宇彦德走来走去,一刻不停,绕得人眼花缭乱。

“我说三皇子,你就不能停停啊?我这头都被你转的晕乎乎的。”李文被眼前晃来晃去的宇彦德惹烦了,没好气说道。李文就是这个脾气,看不过去,就要说两句。不过她也不是什么人都发火,这宇彦德虽然身份尊贵,但平日里和她们姐妹的关系不错,有时还开开玩笑,没什么大不了的。自己生孩子没感觉到担心害怕,反倒是别人生孩子,她感到非常紧张害怕。

楚君杰抱着二儿子站起来,走到宇彦德身边,说道:“女人第一次生孩子就是这样,等以后就容易多了。”楚君杰很有经验,在怎么说,现在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爹了,比较有话语权。

宇彦德伸出两手,搓搓脸,焦急说道:“让各位看笑话了,我只是太担心了。”

“御医都说了,云慧的胎位非常正,而且身子养的很好,安全生下孩子不算难事,你就不要瞎操心了。你看你那脸色,白蜡似的,看着吓人。”铁幕青安慰说道,拍拍宇彦德的肩膀,以示安慰。

宇彦德讪讪笑道:“那就好,那就好。”被这么多人盯着,宇彦德也感觉有点不好意思。不过旋即想到屋里面正在受罪的是他心爱的女人,又开始紧张起来。虽然不四处走动了,但苍白的脸暴漏了他紧张的心情。

正说着,这房里面突然传来一声嘹亮的哭声,紧接着听到里面传来稳婆的惊喜的声音:“恭喜了,是个皇孙。”

云慧很累,听到答案,看了一眼秀兰抱着的孩子,满意地放心昏睡过去。

门开了,宇彦德冲进去,看到床上云慧闭目养神,急忙问道:“云慧,你没事吧?”他以为云慧死了,壁上眼睛,一动不动。

云慧虚弱得睁开眼睛说道:“没事,我只不过有点累,你看好我们的儿子。”

“恩,恩,你好好休息,我一定会好好看儿子的。”宇彦德帮助云慧稍微调了一下枕头,轻声说道。

刚才静怡师太,胡半仙已经看过了孩子,是个有福气的。尤其是静怡师太,抱在怀里不撒手。

“静怡,给我抱抱呢!”胡半仙在一边哀求道,这样的戏码在李文生儿子的时候,都会出现。因为他们的辈分很高,所以其他人也不好多说什么。

宇彦德在边上急的抓耳挠腮,急等着报小孩。

好一会儿,才轮到宇彦德这个当爹的。宇彦德是第一次抱小孩,在李文的指导下,小心翼翼,担心会摔了这个小家伙。

小家伙很不给面子,宇彦德一抱他,他就开始大哭,这让宇彦德非常受伤。小孩子的哭声就像刀插在他心上一样疼痛,以为自己报错了,急忙交给边上的奶娘。

奶娘抱着孩子,到旁边的屋子,哄小孩休息。

刚才孩子一生下来,夏雨就已经派人到宫里送消息。贤宗皇帝正好在孝义皇太后那里聊天,正在议论,云慧也就是这几天生产。这不,还没说几句,就有人来送消息了,说云慧生了一个皇孙,皇太孙。

“恭喜皇上,了了一桩心事,这彦德终于有后了。”孝义皇太后笑的合不拢嘴巴,她之前还在担心这一胎不一定是男孩。好在老天垂帘,这云慧终于生了一个儿子。

贤宗皇帝笑眯眯,很是开心,说道:“是啊,现在封彦德为太子,想必没有人反对了。”

孝义皇太后点点头说道:“恩,是的。让彦德做几年太子,你在边上帮衬着,等过几年之后,你就把皇位传给彦德,自己过几年好日子,享受几年清福。”

“我这身子年轻时受了很多伤,现在上了年纪,觉得身体一年不如一年。今年册封彦德为太子,过两年之后,儿子就准备传位给彦德。好好调养身子,像您说的那样,过几年好日子。”贤宗皇帝笑呵呵说道,去年从宇彦德监国以来,他的日子就好过多了。大部分的奏折,都是宇彦德处理,只有一些比较重要的,或者牵扯面大的奏折,才会到他手里。日子清闲很多,所以把年轻时落下的喜好,全部捡起来了,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你能这么想就好,现在还有一桩事情呢。彦德现在没有正妃,这马上成为太子了,皇上,您着心里有没有太子妃的人选啊?”孝义皇太后别有深意问道,想着娘家那里准备了几个晚辈,想挑选,送入三皇子府中。为了将来给林家留下一些依仗,最好成为宇彦德的正妃。

贤宗皇帝想了一下,说道:“母后说的是,现在我这里有个人选,这云慧家世清白,人也端庄大方,现在又给彦德生了个儿子,立为正妃,也是可以的。”贤宗皇帝知道孝义皇太后频繁召见舅舅,甚至还有那些年轻貌美的林家女子。以此不难看出母后的目的。为了林家的权势,想绑住彦德。

孝义皇太后微微一怔,说道:“云慧是个不错的,皇上所虑很周全。只不过,你看着彦德身边可心的女子是不是少了一些,而且这彦德身边只有一个儿子,这要是当上太子之后,更应该为皇家开枝散叶才是。”

贤宗皇帝想了想,说道:“那母后有没有合适人选呢?”

孝义皇太后从青梅手里接过一张纸,轻声说道:“皇上,你看看这上面得女子可好?”

贤宗皇帝看了一眼,除了林家的两个女子,还有其他家的四个女子。

不管家世,还是才学,想必都是很好的, 配的上宇彦德。贤宗皇帝看了一下,说道:“这几个都不错,不如等彦德来了,和他说一下。虽说男人都喜欢三妻四妾,作为太子,或者将来的皇帝,女人是少不了的。可是作为男人,还是希望能有一个心意相通的女子,共同生活的。之前闵氏,因为淑妃插手,让彦德吃了不少苦头,所以这次立正妃的事情,儿子想让彦德自己做主。”

刚才听着孝义皇太后的话中之意,是奔着太子妃的名头来的。刚刚打压了闵家,贤宗皇帝不希望又多了一个林家,或者王家之类的。

“可是皇上,选这些大家族的女进宫可是拉拢他们的最好办法呀。彦德虽然威望很高,但是势力并不是很强大啊。”孝义皇太后继续劝说道,她觉得世上男子都是喜新厌旧的,哪有那么专情的。

贤宗皇帝摇摇头说道:“母后,那些世家大族,在强大的国家机器面前,不敢怎么样的。文贤完善了现在改革了科举制度,不是之前的家族举荐,就可以做官,而是通过考试,然后再考察,才可以做官。只要是我大宇朝的子民都可以参加科举。还有糊名制的使用,减少了作弊的可能。这样我们国家就得到了很多身份地位比较低的人才。他们正在一步步的削弱世家大族的实力,我们皇家暂时还不需要拉拢他们。”

“那皇上是不准备为彦德张罗这件事情了?”孝义皇太后有点不高兴,说了这么多,皇上就是不松口。

贤宗皇帝苦笑道:“母后,不是不张罗,想想彦德之前因为闵氏受的苦,再给他安排一个不喜欢的正妃,母后,您觉得这样合适吗?”

孝义皇太后也知道自己的举动有点过火,缓了口气说道:“既然皇上都这么说了,那就过段时间,探探彦德的口风。”

就在贤宗皇帝和孝义皇太后谈论宇彦德正妃的事情,宇彦德也在考虑这个事情。私下里找到霍御史,让他帮忙在朝堂上奏,册封云慧为正妃。

收到这个奏折以后,贤宗皇帝把宇彦德叫了过去,说道:“彦德,你想好了是不是?”

宇彦德点点头说道:“父皇,彦德已经想好了。云慧和我心意相通,现在又给我生了一个儿子,所以不想委屈她,给她一个名分。”

贤宗皇帝看了一眼宇彦德,拿出孝义皇太后列出的名单,说道:“这里是你皇祖母为你选的几家大家女子,你看看。”

宇彦德接过来,看了一眼,说道:“父皇,皇祖母不是想把林家的女子立为我的正妃吧?”

贤宗皇帝点点头,说道:“确有此意。”

宇彦德想到温柔贤惠的云慧,连忙跪在地上,说道:“父皇,当年你虽然也得到过外戚的帮助,但后来那些外戚,明里暗里做的一些事情,让你非常为难。儿臣之所以想立云慧为正妃,还有另一层考量,就是不想让外戚做大,威胁到我们大宇朝的江山社稷。”

“恩,这些我理解。当年的你的婚事,因为朕的失职,让你娶了闵氏,委屈你了。这次的立正妃,朕让你做主。太后那里,你只管说,和云慧心意相通,情投意合。至于林家的两个女子,你不能一个不要,估计是要迎娶一个侧妃,要不然你皇祖母那里说不过去。”贤宗皇帝点头说道。

☆、第三百九十四章正妃之位(二)

“恩,这些我理解。当年的你的婚事,因为朕的失职,让你娶了闵氏,委屈你了。这次的立正妃,朕让你做主。太后那里,你只管说,和云慧心意相通,情投意合。至于林家的两个女子,你不能一个不要,估计是要迎娶一个侧妃,要不然你皇祖母那里说不过去。”贤宗皇帝点头说道。

“可是......”宇彦德现在没有想充斥后院的想法啊。

贤宗皇帝摆摆手,说道:“彦德,不瞒你说,朕准备不久之后就立你为太子。一旦立为太子,你就要搬入东宫。云慧成为的你的正妃妃,每日都要给你皇祖母请安。如果你执意不同意迎娶侧妃,那势必会引起你皇祖母的怒火,进而不喜欢云慧,这样对云慧来说绝不是一件好事。朕已经尽力保证云慧的正妃之位,将来的太子妃职位,甚至皇后之位,其他的也不好多管,和你皇祖母反着来。朕已经把事情给你讲得很清楚了,你自己想想清楚吧。”

宇彦德想了一会儿,才慢慢说道:“彦德听候父皇的安排。”宇彦德知道皇祖母绝不像表面那样和善,内心有着权力欲望,要不是父皇一直处于强势地位,不一定能压制得住林家在大宇朝的势力。当年孝义皇太后,后来的淑妃,掌握了整个后宫。

不想委屈云慧,但又不能不在意皇祖母的想法。

“你能想明白最好,晚上回去和云慧说说后宫的事情。云慧一向善解人意,想必会了解你的苦心。”贤宗皇帝知道作为现在的储君,未来的皇帝,也不可以为所欲为,也有很多身不由己。后宫里那么多女人,根本喜欢不过来。

宇彦德从宫里回来之后,一路上有点失神,想着到家里怎么和云慧说。

云慧身子已经好了很多,准备好了饭菜,等着宇彦德回来。当看到宇彦德的气色不是很好,急忙问道:“怎么了,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宇彦德摇摇头,拦住云慧的手,说道:“慧儿,对不起!这次又得让你受委屈了。”

“怎么了?云慧不解问道,“朝堂上出了什么问题?严重吗?”

“不是朝堂上的事情,而是皇祖母准备给我立正妃!已经选好了几家女子......”宇彦德轻声说道,看着云慧的表情。

云慧苦笑一下,说道:“我还以为是什么大事呢,不就是立正妃嘛。我本来就是个侧妃,不被立成正妃也是情理之中,可能她们认为我的家世,什么的不如其他女子,所以有此想法,也不足为过。”

侧妃,说的不好听点,那就是小妾。在闵氏死了之后,云慧的确在心里奢望一把,希望成为正妃,成为宇彦德名正言顺的妻子,将来可以和他葬在一起的人。可以现在这个愿望落空了,心里不失望那是假的,但日子总归要过,不能因为这个就不活了。不为自己,也要为自己刚出生不久的儿子考虑。

宇彦德看着苦笑的云慧,心里非常疼,轻声说道:“云慧,你是我这辈子所爱的人,我一定会给你争取一个正妃的地位。不光是为了你,还为了我们刚出生不久的孩子,将来可以名正言顺的继承皇位。不过得让你受点委屈,父皇那里好说,可是皇祖母那里就没有那么容易。今天我看到了皇祖母给我列得一个单子,上面有两个皇祖母娘家母族的女子,所以为了达到目的,我势必要做出妥协,迎娶林家女子为侧妃。”

云慧听到宇彦德的话,稍微放心一些,轻声说道:“从决定嫁给你的那一天,我就没有想过要独占你。作为未来的皇帝,虽然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但也受到很大的束缚,不可以为所欲为。不管如何,只要你心里有我们母子,就行了。”

云慧果真善解人意,更让宇彦德心疼不已。

第二天宇彦德受到孝义皇太后的召见。宇彦德心里已经有了底,想好了说辞。

“皇孙彦德给皇祖母请安。”宇彦德恭敬给孝义皇太后跪下,沉声说道。

孝义皇太后侍弄着手边的一盆兰花,轻笑说道:“无需多礼了,想必你已经知道了我为什么叫你过来了。对于立正妃之事,你有何感想?”孝义皇太后也不绕弯子,直接问道。

宇彦德恭敬回答说道:“皇祖母为彦操心,彦德感激不尽。在彦德心里,云慧非常不错,我们两个情投意合,而且还给彦德生了儿子。听胡前辈推算,云慧是个多子多福之人,以后还可以为彦德添几个孩子。最为重要的是,云慧的娘家就是大姐家,将来没有外戚之患。综合以上很多的因素,彦德觉得云慧最适合彦德的正妃。”

孝义皇太后听了之后,没有理由反驳,如果她不同意,那她的侄孙女根本就不能进三皇子府。因为她的娘家就是外戚,再让人进来,那就更上一层楼。想到这,孝义皇太后想明白了,说道:“哦,既然这样,哀家这个做皇祖母的,也不能拦着,让你失望。只不过你府里的知心人少了一些,哀家给你物色了几个侧妃人选,你看看可好?”

宇彦德接过青梅呈上来的纸张,看了一眼,林晴雯,林晴雅,赫然在上面的第一位,第二位。这个单子宇彦德之前就看过,其他人不说,就这上面的两个林家女子必要留下一个,要不然真的要得罪皇祖母了。

宇彦德轻声说道:“素日里,对于晴雅小姐的才名早有仰慕,还请皇祖母从中撮合。”宇彦德只是随便选了一个,这是太后亲手挑选出来的,论心机和才气,都是一顶一的。

孝义皇太后很是满意,这彦德果真是个知道进退的。上面总共有六人,其中两人是她娘家的人,另外四人只不过为了充数。她已经在正妃之位上面做了让步,同意云慧成为正妃 ,但同样,她必须要安排一个娘家的人作为侧妃,要不然岂不是枉费了她的一番心血嘛!”

“那好,那皇祖母今日做主,让这晴雅作为你的侧妃。等立了正妃半月之后,就定下来。一切都得安规矩来,绝不可以怠慢晴雅那孩子。”孝义皇太后笑着说道,目的算是达到了,心里很是畅快。

“谢谢皇祖母!”宇彦德长舒一口气,这件事情算是定下来了,算是给云慧一个交代了。就算以后府里多了一个两个女人,他对云慧的心意是不会变的。

回到府里,和云慧说了事情的经过,只要做了正妃,以后的事情就好办了,云慧知足想到。

“谢谢你,彦德,为了我东奔西走,左右为难。”云慧感激说道,她知道宇彦德是真心对她,所以就算宇彦德要娶其他的女人,她仍然不反悔,她所求的无非就是宇彦德心里有她,有孩子。

“原本就是我亏欠你,以后我们两人要唇齿相依,决不能互相猜忌,要不然活得太累。至于感谢,以后也不要说了,给你最好的,是我娶你的时候,就在内心发过誓的。”宇彦德沉声说道,抱着云慧。

云慧眼圈泛红,轻声说道:“彦德,我知道了。对了,今天二姐过来看我,说关浩锦已经进京了,你要是有空,去西祠胡同关府去走动一下。毕竟大姐钟情于关浩锦,可是关浩锦的身份,现在并不是很有优势,所以最后有人从中帮衬一二。”

“啊?关浩锦进京了?”宇彦德吃惊问道,脑海出现一个温文尔雅的身影。

“是的,就在我生孩子那段时间。毕竟是在京都,大姐不好经常去看他,而关浩锦碍于礼教,更不能去多看大姐。别人不知道,但我们这些做妹妹的,是看出来了,大姐是非关浩锦不嫁了。不过话说回来,关浩锦 那个人的确是个非常不错的人,不卑不亢,不悲不喜,非常沉稳,和老大的确很相配。再说了,我们三姐妹比大姐小那么多,都成亲了,大姐却还没有着落。你这个做弟弟的,而且和大姐关系这么好,理应出面,操持婚事。”云慧轻声说道,大姐的恩情,是她这辈子都不能还清的,所以只能尽力帮助大姐。

宇彦德点点头,说道:“那好,明日我就去会会这关浩锦。”

关浩锦丁忧回来之后,便到吏部报道,一般情况下,等有空缺的职位,便外放出去。不过这次关浩锦主动写了折子,希望到农司局任职。如果得到允许,一来可以不要出京任职,和铁幕青经常见面,不再两地分离,受尽相思之苦;二来也可以从事喜欢的农事,把他编纂的农书进一步完善。

关浩锦正在书房里编纂农书,关宝通报,说三皇子来了,便急急忙忙出来迎接。

“草民拜见三皇子!”关浩锦现在虽然有功名在身,但却没有官位,算是个草民,说着就要给宇彦德下跪。

宇彦德那里敢让关浩锦给他下跪呀,要是老大知道了,指不定怎么整他呢。宇彦德连忙上前,拉着要下跪的关浩锦,说道:“关兄多礼了,青山县一别数年,关兄风采依旧啊。”

☆、第三百九十五章婚事

当年要不是关浩锦的提醒,并及时反馈一些信息,说不定会吃大亏,所以宇彦德比较感激关浩锦当时的细致,让军队躲过了一场大的灾,减少了很多损失。最为令人值得一提的是,关浩锦处理当地政务的能力,更是非常精深。短短的两年,就把青山县的耕地面积增加了两倍,人口翻一番,这都是其他人不可能做到的,但是他做到了。 这样的人,正是大宇朝缺少的。

“三皇子更是风采依旧呢,最近又喜得贵子,恭喜恭喜。”关浩锦笑着说道,“略备薄礼,还请笑纳。”虽然和宇彦德见面不多,但毕竟是熟人,而且宇彦德是将来的储君,所以现在结交也是为了以后能够更加自然的相处。宇彦德和铁幕青关系很不错,更应该好好相处。

宇彦德也不作假,笑眯眯说道:“那我就不客气了,收下你送的礼物了。我听说你送了折子,想到农司局做事?”大宇朝以农业为本,非常重视农业,所以农司局的地位很高,但是在农司局上面想做出一些成绩很难,升迁自然也非常困难。

“恩,是的,我已经整理了一份农书全书,只等着验证里面的其中不确定的部分,就可以成为一本很好的农业指导用书。”关浩锦轻声说道,“那是我翻阅很多农书,总结出来的,用的是白话文,通俗易懂,这样就可以有很多农人得到先进的生产管理方式,提高生产力,进而提高产量。我还有一个重要的发现,现在我们大宇朝的农田一年只种一茬,这样就要半年的时间地里面没有种东西。如果能把这段时间利用起来,再种一茬其他的东西,想必可以得到一倍的粮食。这样的话,百姓的生活就能大大提高,百姓不光可以吃饱肚子,手里还可以有点余钱。”

宇彦德来了兴致,说道:“哦?真的吗?我们现在去书房聊聊,看看你整理编纂的农书,还有所谓的一年两季的种植作物。”

本来宇彦德来这里,就是和关浩锦套近乎,但他和大姐的关系还不明了,宇彦德作为一个外人不好说。现在有了感兴趣的话题,就自然很多,场面也热络起来。要不然两个男人大眼瞪小眼,多尴尬啊。

宇彦德和关浩锦一起来到书房,看到满满的大箱子,很是惊讶,问道:“这几个箱子都是农书?”

“恩,似的,里面有很多资料,那个红色的箱子是我自己编撰的。”关浩锦打开脚边的大箱子,笑着说道,很是自豪,仿佛以前的劳累全部消失不见了,就是因为他的劳动成果得到别人的称赞和认可了。一旦这些东西让更多人知道并且利用好了,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啊!

宇彦德拿起其中一本,仔细阅读,的确非常简单明了,而且上面还有作物每个不同阶段的不同情况,上面还附有对付一些病虫害的方法。

宇彦德看了之后,点点头说道:“好样的,不愧是我大姐看上的人。”

关浩锦并没有因为宇彦德的话,感到不好意思,反而感到窝心,说道:“在下能编纂出这么多的农书,还是长公主功劳,经常给浩锦送去一些稍有的农书资料。要是没有长公主的帮助,草民是不可能写出这么全面的农书的。”

呵呵,大姐居然暗度陈仓呢,女生外向,看来都是如此啊。这还没成亲呢,就开始为关浩锦谋划了。不过想想关浩锦出了状元郎出身,治理能力很强,其他的也没有什么优势。如果再不能拿出一点好的东西出来,父皇也不好答应把大宇朝最为尊贵的公主嫁给他啊。

“那好,你倒再说说,一年两季有什么说法?”宇彦德比较关注这个,毕竟农书的论证和推广需要很长时间,但如果是合理的轮播,则可以立竿见影,一两年就见成效。

关浩锦拿出一张白纸,边写边说:“在我们大宇朝最南部,我们可以推广一年两季水稻,甚至三季。前两季的水稻可以长的非常饱满,第三季的水稻估计长的不是很饱满,就算不能用来吃,但可以碾碎了,饲养一些鸡鸭鹅之类的禽类,补贴家用,改善生活,总比浪费了好。等到了冬天,土地就闲置下来,翻好地,施肥,让土地修养一番。中间的地区,长江以南,我们可以推官两季水稻之后,然后种植小麦,正好可以在第二年收完小麦之后,在循环种植水稻。至于北方,因为水比较少,夏天不适和种植水稻,但可以种植土豆,山芋,玉米之类的高产作物,到了秋收之后,再种上小麦。这样轮番下来,收获的粮食自然就比以前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