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彦德被关浩锦说的热血沸腾,但旋即想到土地养料的问题,之所以很多地方只种一季,就是因为给土地自我调整的时间,使土地有肥力,能够支撑第二年的种植。如果频繁的耕种,虽然可以取得立竿见影的成果,百姓会在一两年之内得到很多粮食,但以后土地越来越稀薄,甚至种不出庄稼了。

“土地肥力问题怎么解决呢?绝不能为了一时的好处,就不顾以后了。”宇彦德轻声说道,这个是关键问题。他这个五谷不分的人都能想到,详细关浩锦这个专门研究农业的人,想必不会忘记这个问题。

关浩锦点点头,说道:“土地肥力的问题,的确是个大问题,也是个非常难解决的问题。传统的方法,只是用一点草木灰,洒在地里面,用牲畜的粪便施肥。那些粪便都是直接弄到地里,并不能发挥肥料的肥力。如果把这些粪便,草木灰放进水里,或者河塘的污泥里沤一下,这样就可以得到几倍的肥力。加上之前长公主提醒我,说有蚯蚓的地方,土地肥力很大,所以我这两三年,做了实验,果真不假。养殖蚯蚓,不仅可以得到很肥料,还可以用这些蚯蚓喂养一些家禽,一举两得。值得一提的是,三年坚持下来,我实验的那几天地,都是种了两季,一季水稻,一季小麦,用了以上沤肥,不仅收获了比以前多一倍的粮食,而且土地没有变的贫瘠,反而比以前更加肥沃。”

“真的吗?”宇彦德惊讶问道,如果真的像关浩锦说的这样,那可比农书的作用大多了。

“当然是真的了,我这次写折子,就是想在京都附近拿下一块大的土地,再一次进行综合实验。只是到现在上面还没有回应,三皇子既然问了,在下还要摆脱三皇子美言几句,促成此事。一旦再一成功,那可是功在千秋,流芳百世啊。”关浩锦忽悠宇彦德,他知道宇彦德不久之后就要立为太子。前期的实验已经成功,这一次的实验,只不过是为了说服朝臣和皇帝。风险很小,宇彦德现在应下这么请求,并从中帮忙, 那将来就会有大半的功劳,落到宇彦德头上。宇彦德是那么聪明的人一个人,怎么可能不动心。

宇彦德想了一下,说道:“这样吧,我建议你去京都附近的渭南县做县令,然后给你一块千亩的土地,上面的庄子山的人,都供你差缱,着手做这件事情。以三年为期,如果成功了,再推广全县,甚至全国,你看可好?”

“如此大善!”关浩锦笑着说道。

宇彦德和关浩锦犹如好朋友一本,说了很多事情,相谈甚欢。

第二天,宇彦德带着从关浩锦那里拿来的一本农书,还有大宇朝两季轮番种植的作物图表,去见贤宗皇帝。

贤宗皇帝看了之后,点点头,说道:“想必这个就是文贤口中说的千秋功绩啊。”

“是的,儿臣也觉得关浩锦所说可行,不如就让关浩锦做渭南县的县令,让他管理此事?”宇彦德建议说道。

贤宗皇帝想了想,摇摇头,说道:“既然他擅长农事,就不要让他管理整个县城了,就让他在农司局挂一个职位,然后给他在渭南县划出一千母的土地,让他自己去试验。如果做了县令,还要管理公堂之上的事情,分散精力。”

“父皇所言极是啊!是彦德考虑不周。”宇彦德谦虚说道,“那儿臣就着手办这件事情。只不过,父皇,有件事彦德本不应该多讲,可是事关大姐,彦德不得不说。”

“你想说什么?”贤宗皇帝问道,他也很头疼啊。

“这大姐年纪在那里了,到现在亲事还没成亲。下面的文乐和文清已经定了婚事,不过因为大姐没有出嫁,所以不好绕过大姐出嫁。彦德担心,再等下去,我们宇家会留下一群老姑娘。”宇彦德皱着鼻子说道,他经常微服私访民间,对于民间的一些说法,非常熟悉。不同版本,一个比一个精彩,有的甚至把皇家公主说的个个都是无盐女,气煞人也。

“哈哈,彦德所虑甚是。”贤宗皇帝笑着说道,“是该说说文贤的婚事了。其他人,你大姐看不上,既然这样,你就去关浩锦那里,让他去找他的恩师离爱卿保媒,向朕提亲。”

宇彦德点点头,没想到这次这么顺利,原本还以为要多费一些口舌呢。

“父皇,您放心吧,我会去李大人那里,关浩锦那里说说。不过这关浩锦虽然家世一般,不过人的确不错。再说大姐的眼光,哪一次是错误的。她既然看上了关浩锦,想必这关浩锦有过人之处。”宇彦德笑着说道,任务完成了,心情很高兴。

☆、第三百九十六章婚事(二)

宇彦德点点头,没想到这次这么顺利,原本还以为要多费一些口舌呢。

“父皇,您放心吧,我会去李大人那里,关浩锦那里说说。不过这关浩锦虽然家世一般,不过人的确不错。再说大姐的眼光,哪一次是错误的。她既然看上了关浩锦,想必这关浩锦有过人之处。”宇彦德笑着说道,任务完成了,心情很高兴。

贤宗皇帝笑笑说道:“这个关浩锦的确是个不错的男子,我派人监视他三年,发现这个人非常刻苦,而且为人正派,从不花天酒地。加上你大姐之前的请求,坚持要嫁给关浩锦,我们现在答应,也只不过顺水推舟。你大姐的倔强,可是说是你们这些姊妹中最强的一个。如果我要不答应,你大姐估计能离家出走,找个山头做山大王,顺便把关浩锦抢了做压寨夫婿。”

想想平日里大姐的强悍,宇彦德擦擦脑门上的冷汗,老大的确可能会做出这样的事情。因为老大一向言必行,行必果。谁让大姐本领大,而且鬼点子多呢,他这个做兄弟的也不得不服。

宇彦德讪讪说道:“父皇,听你这么一说,还真有这可能。”

“哈哈!”贤宗皇帝和宇彦德两人同时哈哈大笑。

宇彦德过了几日,去了关浩锦的院子,说道:“恭喜浩锦,有情人终成眷属了。父皇已经同意你和大姐的婚事,现在你要做的,就是找宰相李大人去保媒提亲。”

关浩锦的瞳孔缩了一下,非常震惊,每天都梦想着和铁幕青成亲,但这一天真的来了,却有点不敢相信了。

“真的吗?”关浩锦喃喃说道,脑海里出现很多和铁幕青在一起的片段,无意间的相识,到有意的相知,再到后来的心心相印,各种片段,不断转换,构成一幅幅甜蜜而精致的回忆。

“当然是真的了,你和大姐都纠缠这么多年了,要是再没有个结果,那真是天意弄人了。你是李大人的门生,想必他乐意帮你保媒,更何况,今日下朝之时,我已经和李大人说了一下,不会拒绝你的。虽然我很欣赏你,认为你是个非常有才华的人,但是你以后要多我大姐好一点,不能欺负她。”宇彦德这话说的有点护短了,放眼大宇朝,有几个敢欺负铁幕青的。

关浩锦一直和铁幕青有书信来往,但也没有断了和李大人之间的联系。来到京都,关浩锦别的人都没有拜访,但却带着家乡的特产去拜见李大人,可见李大人和关浩锦之间的关系可见一斑。

“好,好,我明日就去拜访恩师,尽快提亲,你放心好了,我一定会对幕青好的。”关浩锦激动说道,正好他也有事情要李大人帮忙,这迎娶长公主,需要什么,他不是很清楚,那些礼节,知道不是很全面,问一些老臣,希望能得到一些中肯的建议。

“那好,等你好消息啊。这几天有点忙,还没来得及告诉大姐呢,不说了,我先回去了。”宇彦德告辞,觉得留在这里没什么意思,便告辞。

宇彦德来到忠勇巾帼府,便急忙说道:“大姐,父皇已经同意你和关浩锦的婚事,我已经通知了关浩锦。不要几日,关浩锦就会托人提亲。”

铁幕青知道会是这样的结果,但没想到这么快,惊讶说道;“啊?这么快啊!”

“还快啊?你不知道,你的年纪在大宇朝来说,那就是老姑娘了。下面的文乐,文清,一年前就定了婚事,至于到现在还没成亲,还不是长姐未嫁,幼妹怎好先婚嫁!”宇彦德揶揄说道,难道有机会说大姐几句,一定不放过这次机会。

铁幕青看了一眼宇彦德,说道:“还是妹妹贴心啊,知道姐姐未嫁,延缓婚期,不像某些人看到喜欢的女子,像是饿狼一样,急急忙忙娶回家,而且还生了儿子。由此可见,一点都不关心他大姐。”铁幕青才不会给宇彦德所谓的面子呢,说话带刺,表情很是无赖。

宇彦德哭笑不得,和老大开个玩笑,没想到没老大抓住小尾巴反击,老大嘴里说的那个人貌似就是他了。

“大姐,小的错了,认错了。”宇彦德抱拳行礼说道,见好就收,赶紧赔礼,要不然大姐不知道会怎么整他呢。这种亏吃了不少了,不想再犯了。

“这么差不多!”铁幕青哼了一声,要是宇彦德不乖,她就把云慧接回来过一段时间,不让他进门,急死他,“对了,对于我朝公主成亲,我不知道要做什么,所以需要做什么,你给我提个醒,不要到时候弄得人仰马翻,出乱子,丢了我们皇家体面。”

宇彦德摇摇头说道:“你什么都不要做,有礼部出面呢。父皇和惠妃娘娘,需要给你准备嫁妆。至于我们这些做兄弟姐妹的,会送上一份精致礼物,你只要安心待嫁就好。”

“对了,成亲不是要绣嫁衣什么的吗?我可不会弄,要是需要自己动手,我得提前找人帮我弄。”铁幕青理直气壮说道,反正有个女红高手,他才不担心没有嫁衣穿呢。

“大姐,你可是长公主,丝绣纺在给你准备衣物的时候,顺带着嫁衣也给你做了,那可是镶了金线的金缕衣宫装。每一个公主都有一件,大姐是长公主,比普通的公主,更加华贵,所以会做的更加华美。对于女子要自己绣嫁衣,到了最后,你在上面稍微缝衣针就行,就算是你自己做的了。”宇彦德笑眯眯说道,“这还不是重要的,关键是您的那三百六十八抬的嫁妆,估计要让父皇的内库空很多。”

“三百六十八抬?”铁幕青不敢相信,反问道,“怎么会那么多?”

“你是长公主,是所有公主里面最为尊贵的,自然嫁妆也比其他的公主多很多。国库出一半,父皇,皇祖母,还有惠妃娘娘,甚至后宫的妃嫔都会送上东西,三百六十八抬也不是很难拼凑。”宇彦德轻笑说道,“还有就是你的战功卓著,多给一些嫁妆,也算不得什么。”

“哦,原来如此,那这算下来,光嫁妆,父皇就要大出血了,上百万银两呢。”铁幕青欣喜道,谁会嫌钱少呢,更何况是嫁妆,不要白不要。

“除了这些,还会给你翻盖一处长公主府,作为你们的新房。地址早就选好了,而且已经在一年前动工了。”宇彦德轻笑说道,长公主出嫁,比他一个皇子成亲的场面还大。

铁幕青更加惊讶,说道:“我不是已经有了忠勇巾帼府了嘛?为什么还要另外盖长公主府啊?”她一个人,有一座院子就够住得了,根本就用不了新的宅子,劳民伤财的。大不了把门匾换了,哪有这么麻烦。

“呵呵,大姐,你这就不懂了。我们皇家长公主是可以另外开府的,其他的公主则是夹入夫家的。父皇一直以来觉得亏欠你,现在你的终身大事,父皇还不得可劲儿地补偿你啊。”宇彦德解释说道,“据说那院子修的那个美呀!”

“在哪啊?你去过?”铁幕青问道。

宇彦德摇摇头,说道:“那当然,就在离京城五十里远的渭南县。那里有山有水,是个不错的地方,风景很好。你的封地,是周围的六县。只不过父皇说在你婚事没有定下来之前,不让说。现在你婚事已经有了眉目,所以就告诉你了。”

“五十里外?那不是和皇庄的距离差不多嘛!”渭南县,铁幕青是知道的,风景非常不错,和皇庄有得一拼。

“是啊,改日带你去看看,有什么喜欢的,你可以和工部的人说。”宇彦德提醒说道,“要不明日,让小文子跟你一起去看看,想必小文子会有很多新鲜的想法。”

铁幕青想想以后那里就是自己住的地方了,去看看也好,点头说道:“恩,反正没什么事儿,去看看也行。”

“对了,老大,关浩锦在农司局已经挂了个官职,父皇在渭南县给他划了一块地,作为他试验的场地。这样就算你们成亲了,也可以在一起,不必两地分离。”宇彦德明白了父皇的苦心,全部都给考虑到了,可见对大姐是多么的上心。

“呵呵,这更好了,改日进宫,一定要谢谢父皇。”铁幕青笑呵呵说道,心情非常不错,好消息一个接着一个。

宇彦德从忠勇巾帼府走了之后,直接回府了,一天没见云慧和儿子了,心里想的紧。

现在婚事已经有了眉目,所以铁幕青更加不要去关浩锦那里了。虽然同在京都,离得很近,还是不能见面,只好再次拿起笔写信。看着装信件的箱子越来越满,心里也跟着很充实。信中说了,朝廷对关浩锦安排,还有在渭南的长公主府。

关浩锦这几天很累,但心情激动,每天身上都像有使不完的劲儿。

“恩师,您看这聘礼够不够?”关浩锦拿出一个单子,上面几乎是关夫人给他留下的大半部分。母亲留下的庄子和店铺,由族长代为管理,每年也有不少的收入,所以关浩锦手里不缺钱。

☆、第三百九十七章劝说

李大人看了上面的单子,说道:“恩,你这是按,我给你的单子准备的,想必不会差了。你我师徒一场,我也给你准备了一些东西。”

关浩锦结果来,打开一看,原来是五万两银票。关浩锦心里咯噔一下,恩师一向是个清官,怎么会有这么多钱,难道是受贿?如果真是这样,那他一能要,还要劝解恩师不要这样做,以免晚节不保,一世英名毁于一旦。不过旋即非常感动,恩师没有把他当外人啊。

看到关浩锦的表情,李大人会意一笑说道:“呵呵,这些钱不是老夫贪污受贿的,而是之前长公主带着我的一个家奴做海外贸易赚来的。现在老夫别的不说,几十万两的家财还是有的。一辈子过惯了勤俭的生活,这些钱我也用不到,给孩子的,都已经准备好了。你就不要客气了,好好收着吧。毕竟在京都,到处都要用钱的。在你成亲之前,一切花销都得你自己出,不过等你和长公主成亲之后,日子就好过了。至于你余杭老家,你祖母那里,出于孝道,你还是要接过来的,还有你们关家的族长,都要写信告知。只要你们族长不是个糊涂的,想必会带着族人过来,操持你们的婚事。”成为长公主的婆家,一个不入流的大户,要是好好运作,说不定能一跃成为大宇朝的另一个大家族。

关浩锦尽管不喜欢余杭的祖母和二娘,但对于老族长非常感激的。父亲死后,要不是母亲找到老族长做主,估计他们母子二人早就被人赶出去了。

“恩,老族长,德高望重,以前帮助我们母子很多,是应该请过来。至于我的祖母,无论如何,都应该接过来,我这就派我的下人去余杭接人。”虽然不想见祖母,但不能让别人说他不孝。这样不仅对他不好,对铁幕青的声誉也非常有影响。他一个人无所谓,但不能让铁幕青跟着她受委屈,留下口实。

“恩,那就好,我也跟你们族长写封信,让他们准备的,顺便带上。”李大人轻声说道,那些都是不需要花很多钱的,但必是族里面长辈必须出面张罗的。

“谢谢恩师提醒了,浩锦感激不尽。”关浩锦站起来,又给李大人行礼。在这茫茫京都,除了铁幕青姐妹几人,也就是和李大人关西比较密切,的确没什么亲人。

“免了,不要跟我客气。老夫坦言虽说不上桃李满天下,但也有很多门生故旧。浩锦,你是里面最有灵性,最为勤奋的一个人。你心性坚韧,不卑不亢,将来前途一定很广大。我看了你编撰的农书,非常不错,很有指导意义。稍微经过进一步的验证,就可以知道百姓种田。还有你开创的,三季,双季轮播,更是意义深远。看你取得这么大的成就,老夫甚慰啊!”李大人摸摸稀疏得长长胡子,很是骄傲说道,“而你和长公主两情相悦,老夫更高兴了。在京都,老夫是最早认识长公主的。当时她还是一个游侠,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当年在青山县探查林元庆克扣军饷私吞粮草的案子,要不是长公主出手相助,我说不定我当时回不了京都了。老夫万万没有想到,当时的铁幕青就是宇文贤长公主。老夫对长公主的了解很深,知道她也是一个性格坚韧的人,她的成就是在武学和兵法上面,做人难免会霸气一些,但绝不会仗势欺人,以权压人,而你呢,成就在于治理百姓和农学上面。你和长公主各有所长,万万不可以妄自菲薄。你不会武功,打不过长公主,根本就不要放在心上,毕竟夫妻相处之道,不再武力上面,而在于心意相通。”

关浩锦听了李大人的肺腑之人,很是感动。恩师这是担心他年轻气盛,和同样强势的长公主不好相处啊。其实恩师想多了的,从一开始,关浩锦就没有把铁幕青当成武功盖世的高人,而是一个直率爽朗善良女女子。他们将来会成为夫妻,不是敌人,不需要武力。

关浩锦拿着李大人写给族长爷爷的信回家,自己也写了两封信,一封给祖母,另一封给族长爷爷。

要说这余杭的关家族长关勤明是个人物,他是正房那一枝的小儿子。因为做事稳当,为人正派,所以得到族人推举,成为族长。关浩锦算是关家的旁支,要不是关浩锦的父亲曾经做过二品大员,根本就在整个关家不入流。关浩锦的父亲去世之后,关浩锦他们家这一支虽然有钱,但也算是没落了。直到关浩锦考上状元之后,又从新在家族里得到一些话语权。

“关西,关东,这次你们两个一起回京都,把信交给族长和祖母。如果祖母或者二娘有所为难,你们就去找族长,相信族长是能够看清楚里面的利弊,会说服祖母的。”关浩锦轻声说道,想到他前不久守孝结束,准备启程上京,去和祖母告辞。在外面站了整整一个下午,但是祖母就是以身体不适,不见。无奈之下,第二天继续过来,见了祖母之后,说了几句不冷不热的话,就打发了关浩锦。

看到大哥关浩南在祖母面前说说笑笑,关浩锦不是不羡慕,但是自小祖母就不喜欢他,就算他做了再多事情,也抵不上大哥的说的一句好听的玩笑话。关浩锦已经死心了,不奢求她们得欢心。至于母亲的死,已经查的差不多了,一有机会,关浩锦就准备收拾她们。

关东和关西因为少爷和长公主终成眷属,非常高兴,但一想到余杭的那一家人,就心里不舒服。反正以后长公主要和少爷成亲了,以长公主的手段和胆识,到时候一个一个地整治她们,为夫人和少爷这么多年受的委屈报仇。

“是,少爷,你放心好了,我们两个可以顺利完成任务的,你就在家里安心准备迎娶长公主吧。”关东沉声说道,“今天收拾一下,明日一早就起程。”

“你们路上注意安全,早去早回。”关浩锦细心交代。

关浩锦这么有条不紊地准备着,铁幕青虽然没有什么忙的,但到了哪里都会得到别人的恭喜。尤其是到了宫里面,那些弟弟妹妹,更是叽叽喳喳说要大姐给礼物。

要说这铁幕青的婚事,当李大人在朝堂上提亲的时候,很多大臣都愣了,愣是没有想明白长公主怎么会和关浩锦看对眼。不过当时长公主也在朝堂上,对于李大人的提亲,欣然一笑,没有反对。贤宗皇帝虽然没有立即答应,但也没有反对。下面的大臣,心里跟明镜似的,这长公主想必是看上关浩锦了,怪不得迟迟不招驸马,原来是等到关浩锦出孝期呢。

大臣们一个个心思急转,想了想,这关浩锦和长公主应该是在青山县就认识了,这都好几年了,想必两人暗中来往很长时间了。人人都明白,但没有哪个不开眼的人会说。既然长公主,皇上都没反对,那他们这些做臣子的就更不会多说了。

铁幕青的婚事,很是顺利地通过了。户部侍郎一想到长公主的嫁妆,就一阵头疼。那三百六十八抬的嫁妆,可是有一半要从国库中出,另外的一半,由皇上从皇家内库里面出。这一个长公主出嫁,相当于三个普通的公主出嫁。不过一想到长公主的赫赫战绩,也咽下要说的话,回去好好准备去,省的到时候皇上问起来,没个章法。

惠妃趁着贤宗皇帝召见关浩锦的时候,偷偷看了这关浩锦几眼,觉得这关浩锦不错,越看越中意。这就是传说中的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中意。

铁幕青进宫,惠妃拉着铁幕青说个不停,无非都是夸奖关浩锦的话。铁幕青见惠妃说了不短的时间,赶紧端茶送水,说道:“母妃,喝口水,润润喉咙。”

惠妃接过茶杯,端起来就喝,说道:“你的嫁妆,你父皇已经准备好了,我这里也有几件好东西,算是给你做添妆。”

铁幕青不合惠妃客气,笑着说道:“谢谢母妃了。”

宇文婉转身跑到自己的房间,拿来一个小盒子,说道:“大姐,这都是小婉儿的心爱之物,给你做添妆。”

铁幕青打开来一看,里面都是平日里皇祖母,母妃,父皇赏赐给她的好东西,满满地一盒子,非常贵重。

铁幕青从里面拿出一串珍珠项链,笑眯眯说道:“既然是小婉儿的心爱之物,大姐怎么好全部拿走呢。我就喜欢这个珍珠项链,小婉儿送给大姐好不好?”

小婉儿点点头说道:“恩,好。对了,大姐,你出嫁了,是不是要到很远的地方?五姐和七姐的婆家好像离京都有好几百里地呢。那么远的地方,回来一次都不方便。”

铁幕青摸摸小婉儿的头,说道:“父皇舍不得我离开,所以在离京都五十里外的渭南县给我造了一座公主府。不是很远,可以经常回来。”

“五十里?是不是和我们到皇庄那么近啊?”宇文婉凝眉问道。

“差不多吧。”铁幕青回答说道。

☆、第三百九十八章立太子

“好哦!以后可以经常去大姐家玩了。”宇文婉笑眯眯说道,很是开心,“以后又多了一个去处,就不要整天呆在宫里了,闷死了。”

“就你这个小机灵鬼,整天就想着玩儿,武功练得怎么样了啊?”铁幕青嗔道,捏捏宇文婉的小鼻子。宇文婉的武功底子不错,身体韧性很好,所以铁幕青非常重视宇文婉的武功,几乎每次进宫,都会考校一番。

“那好,大姐,我们现在就去外面,你检查我的武功,怎么样?”宇文婉挺着小胸脯,笑嘻嘻说道,“母妃和父皇都说我进步神速。”

宇文婉拿着自己的专属小木剑,笑眯眯说道:“大姐,你看好喽!”说完,手中的长剑奋力舞动起来。宇文婉小小的身影,在花园里,像一只翩翩起舞的小蝴蝶一样轻盈美丽。

看着宇文婉的动作,铁幕青点点头,说道:“恩,不错,用功了,只不过力道不够,还需要好好继续努力。”铁幕青给宇文婉纠正了几个动作,笑着说道,“要是下次还这么进步,大姐送你一个好东西。”

“大姐,什么好东西?”宇文婉急忙问道,等不及想知道。

“呵呵,当然是好东西了。不过现在不告诉你,下次再和你说,你只要好好练功就好,其他的不要多想。”铁幕青揉揉宇文婉的小脑袋,捏捏她的粉嫩婴儿肥的笑脸。铁幕青有点恶趣味,就是喜欢捏小孩子的脸,几乎家里的小孩子没有一个逃脱这种“虐待”,李文家两个儿子,见到铁幕青恨不得躲起来。

贤宗皇帝进来了,看到玩闹的两个女儿,笑着说道:“文贤,你都快要出嫁了,怎么还这么胡闹呢?看把小婉儿的小脸,捏得像个猴子屁股一样,红彤彤的。”

贤宗皇帝刚说完,宇文婉不干了,大姐捏她,她虽然不舒服,但也能也能忍受,但却不能接受父皇说她的脸是猴子屁股,苦着脸说道:“才不是猴子屁股呢,父皇要是再说我,小婉儿要哭了,去告诉皇祖母,母妃,父皇欺负我。”宇文婉攥着小手,大声控诉,非常不满。

贤宗皇帝上前抱着娇俏可人的宇文婉,笑眯眯说道:“好好好,不说了,都是父皇的错,以后再也不说了,行不行?”

“这还差不多,不过父皇让我伤心了,应该补偿我。”宇文婉趁火打劫,想要点好处。

要是别人这样,贤宗皇帝觉得很厌烦,但这种事情放在他最心疼的女儿身上,那就不一样,反而高兴问道:“那小婉儿想要什么东西呢?只要父皇有的,一定给小婉儿,绝不私藏。就算你要天上的月亮,父皇也给你摘下来。”

“我才不要月亮呢,天上的月亮只有一个,摘下来就没有了,那么晚上都是黑天了,中秋佳节也没有办法赏月了。我只想要一个恩准,就是可以随意出宫的恩准。”宇文婉可怜兮兮地看着贤宗皇帝,希望父皇能答应她的请求。

贤宗皇帝连连摇摇头,不能答应,这宇文婉不仅是他和惠妃的心头肉,还是皇太后的开心果,要是随便出宫,一来安全问题,二来要是经常出宫,不能陪在他身边,那不是要少了很多乐趣。

“不行,不行,这个不行,就算父皇同意了,你皇祖母也不会同意的。你不识不知道,你皇祖母一天不见你,吃饭都吃的少了,难道你想让你皇祖母不开心啊?”贤宗皇帝拒绝说道,反正就是不答应。

宇文婉皱着眉头,退一步说道:“那可不可以每个月出宫几次啊?我想出去玩玩呢,我在宫里都闷死了。”

“闷什么呀,你看你五姐和七姐,很少出宫,不是也过得很好。”贤宗皇帝举例劝解说道,还是不同意。

宇文婉不乐意了,抽噎着说道:“那,那大姐每天都可以随时进宫,出宫呢?怎么你也不说?父皇就疼大姐,不疼小婉儿。”

贤宗皇帝一看宇文婉哭了,心里一疼,说道:“好好好,一个月让你出宫两次,不过得和你大姐一起,这样我们才能放心。你还小,绝不可以一个人单独跑出来,听到听到了没?”

宇文婉擦擦眼泪,破涕为笑,说道:“呵呵,父皇最好了,最疼小婉儿了。”说完,就在贤宗皇帝的脸上亲了两口,表示感谢。

“那你皇祖母那里,你自己说去,我才不管你呢!”贤宗皇帝受不了宇文婉的无赖相,想想文贤小时候,也是这样,鬼灵精怪的,每天逗得人哈哈大笑,是个开心果。

“这有什么难得呀?我把皇祖母也带出去不就好了,上次四姐姐成亲,我去了,回去和皇祖母讲了宫外的事情。皇祖母很是喜欢,小婉儿可以看出皇祖母,也是想出去,只不过没有好的理由,不好意思罢了。”宇文婉盘算着,心里跟明镜似的,皇祖母年纪越来越大,就越怀念年轻时宫外的情况,越怀念那些年轻时去过的地方,所以宇文婉很有把握说服孝义皇太后,两人结伴出去。

“那就好,你皇祖母年纪大了,千万别惹她不开心,这样我也会难过的。父皇很忙,你就代父皇孝敬皇祖母可好?”贤宗皇帝交代说道。

眼看着宇彦德儿子已经满月,这立太子的日子也提上日程。

“文贤,你说是你先成亲,还是先立太子啊?”毕竟两样都很重要,都非常费工夫,如果碰在一起,有点仓促,不是很好。

铁幕青笑笑,说道:“父皇,还是先立太子吧,毕竟储君关系到我们大宇朝的江山社稷。至于我的婚事,那是家事,可以往后面推推。我不在意的, 这么长时间都等过来了,不在乎这一天两天的。更何况关浩锦的家人和族人远在余杭,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到京都呢。就算到了京都,那也要收拾忙碌一段时间,所以还是不要等我了。”

贤宗皇帝想想也是,这关家的人还没到呢,最快也得两个月。据听说都是上了年纪的人,可能在路上会消耗更多的时间。

“那好,那朕就让钦天监挑个好日子,然后立宇彦德为太子。我现在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不能像年轻的时候那样,万事忍忍就过去了。身上的旧伤缠身,不服老都不行啊。”贤宗皇帝感慨说道。

立太子的日子就在半月之后,所有的事情有礼部着手操办,其他的部门,协从办理。事情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铁幕青就呆在家里不出来了。毕竟都是快要成亲的人了,不好再抛头露面。虽然这些规矩对于铁幕青来说,形同虚设,但一想到不用上朝,不用做事,她还是很高兴的, 这样她就可以专心练功。

这日,端亲王夫妇和世子,世子夫人一起过来看望师傅,顺便拜访铁幕青。古丽娘原本就是大家小姐,从小受到母亲的教诲,所以经过成亲前的利益培训,现在人前人后,非常端庄大方。和吕鑫琪在一起,琴瑟和鸣,非常恩爱。

“大姐,我听说了你的婚事,估计就在立太子之后吧,不是年底,就是明年初。我这里得到一些好材料,一定要给你做九九八十一件衣服,一年四季都有。”古丽娘高兴说道,现在大姐的婚事也有了着落,她们三个做妹妹的也算是放心了。

铁幕青一听,头皮发麻,说道:“我说丽娘啊,九九八十一件衣服实在是太多了,我哪穿的了那么多衣服啊。更何况宫里的丝绣纺,按照长公主的份例,也有好几十件,上百件衣服呢。你就不要给我做那么多以服了,就做四件,春夏秋冬,一季一件,意思一下就行了。还有哦,你现在成亲了,多多努力,赶紧怀个孩子,早日生个大胖儿子,给他们吕家传宗接代。要知道他们吕家好几代单传,又经历了五毒教的事情,所以迫切需要家庭新成员,你就好好努力吧。做衣服,又累人,又伤身的。”

古丽娘红着脸说道:“大姐,我已经有了身子,差不多两个月了。”

铁幕青一怔,算算时间,他们成亲三个月,已经有了两个月的身孕,这速度可不是一般的快呀。

“那可是太好了,待会你的走的时候,带上府里的一些药材。明日我带着你二姐,三姐,一起去看你。”铁幕青惊喜说道,原本还担心丽娘会在吕家受气,但现在不担心了,别的不说,就凭这肚子,那也是重点保护动物。

“呵呵,那好,明日我在家里等着三位姐姐。”古丽娘笑着回答说道。

“对了,你在吕府没有人欺负你吧。”铁幕青问道。

古丽娘摇摇头说道:“哪有人欺负我啊,就在我前段时间小日子没有来,才得知有孕,和吕鑫琪分房休息。有个小丫环不安分,想爬上吕鑫琪的床,没想到吕鑫琪当场就把那个小丫环给赶出去了。之后婆婆直接把那个不安分的小丫环给出去了,现在家里的人老实了。毕竟吕家没有纳妾的惯例,没有女人跟我争风吃醋;婆婆人很好相处,从来不为难。现在又有了身孕,全家人都差点把我供起来了,所以您和师傅都放心吧。”

☆、第三百九十九章送信

“这就好,没想到你是这几个姐妹里面最享福的。上有公公婆婆疼爱,还有相公怜惜,现在马上要做母亲了。你母亲要是知道这些,也能够泉下有知了。怪不得当年胡半仙不让你给你母亲迁坟,那个地方果真是风水宝地啊,你看你现在多好。”铁幕青欣慰说道,“你呀,什么都不要想,更不要给我做衣服了,好好休养身体。要是你因为给我做衣服累到了,那我就成为吕家的罪人了,吕鑫琪还不得恨死我了。”

“大姐,我知道分寸,你就放心好了。”古丽娘笑着说道,两人又聊了一些体己的话,吃过午饭便离开了。

铁幕青给李文和云慧写了信,告知她们丽娘有了身孕,相约明日一起去看望古丽娘。

李文和云慧得知古丽娘有了身孕,非常高兴,准备了好些东西,准备明日送过去。

第二日,铁幕青,李文,云慧三人一起到了端亲王府。

云慧迫不及待地给古丽娘把脉,突然脸上有了惊喜,说道:“一切都好,胎儿和四妹的身子都很好,顺利生产是没有问题的。不过还有一个好消息,你们猜猜?”

“啊?”李文惊讶道,“云慧,有什么好消息,你尽管说呗,还让我们猜干嘛呀。我猜这一胎是儿子?”李文虽然非常喜欢女孩子,但入乡随俗,也希望丽娘能够一举得男,生下个儿子,减轻肩上的压力。

云慧摇摇头,说道;“这才两个月,怎么可能看的出来,再猜!”一般看是男是女要等五个月这样才可以,现在才两个月,根本不可能。

不是儿子,胎儿和丽娘都很好,那还能有什么好消息啊,李文想不出来。

铁幕青想了一下,不确定问道:“不会是双胞胎吧?”

云慧点点头,满脸笑意,高兴说道:“恩,还是大姐厉害,一猜就中,而且这两个孩子都很健康,只要以后注意调养,经常到花园里散散步,多注意锻炼身体,就没有什么大问题了,一定可以生下两个健康的孩子。”

吕鑫琪原本见她们姐妹四个非常亲热得在聊天,就退到远处坐着。不过在听到云慧怀有双生子的时候,激动地站起来,走到丽娘身边,握住古丽娘的手,说道:“丽娘,辛苦你了。”可能是太高兴了,不知道说什么好,只是温情地看着云慧。

吕鑫琪的贴身小厮,一听到这个消息,就连忙去告诉王爷王妃,让他们也高兴高兴。吕家因为这个消息,每个人都非常激动。主要是因为吕家人丁单薄,这丽娘一下就怀了两个,多子多孙,开枝散叶不是梦啊。这可是吕家最好的消息了,端亲王夫妇对丽娘更加好了,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碰在手里怕摔了。

这段时间好消息不断,宇彦德成为太子,文云慧成为太子妃,但不久之后,太后安排的林晴雅和山东王家的姑娘王月娥进宫,成为宇彦德侧妃。之所以多了一个王月娥的女子,主要是太后为了担心别人说她关照娘家,所以才一起弄进来,算是掩人耳目的。王月娥的长相一般,站在林晴雅的身边,根本就是个绿叶。

这两人都不是傻子,知道刚进宫,要保持低调,所以东宫里一直比较安静,没有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出来。枪打出头鸟,谁都懂这个道理。现在的太子妃,可不是以前的闵氏。闵氏是个外强中干的人,表面上看着是个精明的,其实内里确实个短视的,做事睚眦必报,不看光景,往往就算小胜,也落了下乘。

可是太子妃文氏就不一样了,说话不温不火,从不大骂吓人,但奴才吓人却非常敬重太子妃,太子妃牢牢掌控着东宫的一切事物,吃穿用度。最为重要的是皇上一个月,又将进二十天是在太子妃房里,那可是专宠。所以林晴雅和王月娥更加不敢轻举妄动。临进宫之前,家里人耳提面命,一定要小心翼翼,等一切熟悉了之后,再图胜算。

云慧虽然见多了几个女人和她分享相公,但心里还是有点不舒服,好在宇彦德待他如以往,所以也就不放在心上。安心教养孩子,侍奉宇彦德,管理东宫太子府。

“彦德,我们的事情忙完了,下一步该是大姐的婚事了。想想大姐辅佐你,东征西讨,为大宇朝开疆拓土,立下赫赫战绩,但为人不恋权,不计个人得失;大姐对我更是有救命之恩,给了我那么多嫁妆,风风光光地让我嫁入三皇子府,可以说没有大姐,就没有今天的云慧,所以在她个人问题上,我们要好好报答她。”云慧感激说道,对于铁幕青的感激,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啊。

宇彦德放下手里的奏折,说道:“恩,这是自然,我府库离有份例,不如就给大姐添妆一百抬。因为除了这些,我不知道什么时候送东西,才能让大姐手下这些东西。平日里,你也知道的,大姐总说自己钱多,没地方花,全部花在我们这些姊妹身上。”宇彦德趁此机会,想让大姐的婚事办的风风光光。

云慧点点头说道:“好,这些我去准备。反正大姐成亲,我们得尽心。上次,我去大姐那里,看到她正在研究海战,看得我眼花缭乱,也不知道大姐脑子里是怎么长的,居然能有那么计策。”

“哦?海战!”宇彦德好奇,“对哪的海战啊?”

“当然是东边的倭国,还有南面的散乱少数民族部落。”云慧回答说道。

宇彦德心领神会,自从拔除了倭国在京都和青山县的据点,倭国现在老实很多,没有什么动作。就算是海外贸易,遇到倭国的船只,那些倭人也都是主动避让,不会上前。这些都是大姐的功劳了,鼓励工匠研究新式大船,可以漂洋过海,可以行使万里,来回做贸易,这些年为大宇朝赚了不少钱。现在大姐从新开始研究海战,想必心里有新的想法, 等过段时间有空了,得找大姐聊聊。

“哦,原来如此,大姐一刻闲不住啊。不过有大姐在,没有哪个国家敢跟我们动手。”宇彦德自豪说道,青山县和吐蕃的战役,更是彻底打响了忠勇巾帼的名头,声名远播啊。

“是啊,她对兄弟赤诚,对姐妹有爱,对长辈敬爱,是个好姐姐。”云慧感慨说道,“我们两个也不要再这里多说了,我们分头准备了。”

关东和关西快马加鞭,连夜赶路,半个月终于赶到了余杭,拿着少爷写出信件,直接去找族长关勤明,说道:“族长老太爷,这是我们少爷的亲笔信,还有一封是当朝宰辅李正德大人的书信,还请您过目。”

关勤明大约五十多岁,虽然辈分高,但因为正房最小的儿子,因为为人比较正直,被人推举做族长的。关勤明知道关浩锦前不久才离开,临走之前,还和他告别来着。这没有多长时间,就给他来信,难道是出了大事?再者这当朝宰辅大人,和他本来就不认识,两人一个是平民,一个是当朝的炙手可热的名臣,李宰辅怎么可能给他写信呢?

关勤明半信半疑,接过关西手里拿着的信件,急忙打开了看看。当看到里面的内容,更是吃惊,这侄孙子居然被大宇朝赫赫有名的长公主看上了,要招为驸马。再看看李大人的信,原来李大人是关浩锦的恩师,为他保媒。关勤明,看了信之后,又惊又喜,惊得是,以后他们关家也是皇亲国戚了。虽然和京都相差那么远,但关家也有了底蕴不是。看看这整个余杭,他们关家是头一份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