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里江山/许我一世欢颜上一章:第 21 章
  • 一里江山/许我一世欢颜下一章:第 23 章

郝心不敢置信的盯着郝汉,愣了好一会儿,他迅速转身奔出了营帐,任由我怎么呼唤,都不予理会。

第四十章

【第四十章】

郝心确实是郝汉在十二年前捡回来的。

那日郝汉路过鄯州溧水下游之时,他在岸边稍作停顿休息,无意间发现一个约莫三四岁的孩子飘在河中,浑身是伤,奄奄一息。郝汉将他送医时,大夫说若再耽搁些时候,孩子的小命就救不回来了。郝汉本欲在那孩子醒来之后再将他送走,不想着那孩子醒来后却将从前的一切都忘得一干二净,一双眼睛犹如初生的婴儿那般懵懂纯洁,甚至误以为郝汉是他的父亲,对他十分依赖。

其实他手臂上那属于宋家的印记对于郝汉来说并不陌生,加之郝汉对宋家的了解,早已将他的身份猜了个大概。但这毕竟只是猜测,郝汉领着铁骑军隐姓埋名这么多年,行事颇为谨慎,也并不想因为一个孩子而暴露了行踪。无奈之下,郝汉只得将他带回了黑风寨,盘算着等回到黑风寨之后,再派人去细细打探,好适时将他送走。

为了避免麻烦,他对外皆以父子相称——在此之前,郝心并不叫郝心。

但郝汉并未想到在,在他回到黑风寨之后,事情变得有些失控。

早年郝汉落难之时,曾为一名落魄秀才之女所救,此女便是后来的郝夫人郑银,他与郑银成亲两年之后,郑银诞下一子,取名郝心,这个孩子在三岁之时夭折,让视子如命的郑银倍受打击,变得有些神志不清。

郑银见到郝汉带回来的孩子之后,一心认定了这就是她的孩子郝心,不论郝汉如何解释,她都不让旁人靠近孩子一步,只要看不到孩子,她就会变得歇斯底里。

念及神志不清的妻子,郝汉亦是十分无奈。

从此之后,这孩子便成了郝心,虽查明郝心确实是宋家少主宋寅,郝汉却只得将一切隐瞒下来,甚至在数年之中有意无意,将宋寅藏得严严实实,让宋家派出寻找他的人一次又一次无功而返。

几年后郑银去世,郝汉虽想过将郝心的身世告知他,可此时的郝心却早已融入了黑风寨这个大家庭中,几番犹豫之后,郝汉再次选择了隐瞒,却也在心中发誓,只要郝心恢复幼年记忆,他便会将他送回宋家。

然而十二年过去,郝心一直不曾想起,所以这个秘密渐渐就被黑风寨众人淡忘,甚至被郝汉淡忘。他一时大意,忘了宋家的大部分兵马仍旧驻扎在凤阳大营之中,这才使得郝心身世之谜被公之于众。

在我的营帐之中,郝汉当着我与郝心的面将这一切说出来时,郝心仍旧不愿意相信这一切是真的。

他愤怒的瞪着郝汉,像只随时都会咬人的老虎:“你骗我!你是不是想赶我走,才故意编了这个故事骗我?”

我们都知道这样的事实很难让人接受,所以郝心的一切情绪都在情理之中。

“这些都是真的。”郝汉显得颇为平静,但他的平静让郝心更加暴怒。

“你们都骗我!我不是宋寅,我是郝心!”郝心的双眼不知不觉泛红,不知是因为愤怒还是因为他的心已经开始渐渐接受这个事实。

郝汉是个粗人,并不会安慰人,他虽想安慰郝心,憋了半晌却也没说出什么温情的话。

郝心渐渐变得沉默。

半晌后,他终于彻底的平静下来,呆坐在一侧的椅子上,问:“那么,郝老大,你要赶我走吗?”

郝汉的脸色顿时变得僵硬,抿唇没有开口。

对于这些,我身为一个旁观者,也说不上什么话,故而从头到尾都十分安静。其实我们都明白,不管郝心是否愿意承认,他是宋家人这一点不论如何也无法否定,而最终,他会回到宋家,成为宋寅,继续他的生活。

室内沉浸在一片沉默之中,不知过了多久,郝汉才说道:“郡主,能否让臣与郝心私下说几句话?”

在临别之际,他们需要一个私下相处的空间。我点头,默默退出了营帐。

最后也不知郝汉与郝心说了什么,郝心似乎已经接受了这突如其来的一切,对于自己的身份不再那么排斥。

郭权对此大感欣慰,热泪盈眶,再三同郝汉致谢,当着宋家军的面宣布了郝心的身份,这些在战场上捡回一条命的将士们一片欢欣鼓舞——在宋世钊战死沙场后,他们需要宋寅,需要一个精神上的领袖。

宋家已然认定了郝心的身份,郭权在谢过郝汉,又得了我允许之后,迫不及待的带着郝心班师回岭南。

五月初五,阳光明媚,宋家军启程离开了凤阳大营。

临别之际,郝心在媛真“男女授受不亲”的言词中笑着拥抱了我,他说:“满儿姐姐,我会想你的。”

他眼中有泪水闪过,却没有哭。

我想这约莫是成长所要付出的代价,如今的他,好似脱胎换骨那般,已不在是初识之时那个笑容单纯无忧无虑的少年——成为宋寅,就意味着,从此之后要卷入这处处充满了阴谋诡计的权势斗争之中。

送行的铁骑军中多数人都是在黑风寨中陪伴着郝心长大的,他们大多亲眼看着这个孩子长大,对于他的离开,他们都很许多的不舍。郝心试图与他们一一送别,然而宋家军起程在即,再多的不舍也只得放下。

郝心拜谢了他们的恩情,又对着郝汉磕了三个响头,拜别,却一语不发。

在郭权等人的催促之下,郝心坐上马随着大军走了。

他回头看过我们,在阳光的折射之下,他的面容有些模糊不清。他很快便转身,飞快的御马而去。

我看了身侧的郝汉一眼,他似乎没发现我在看他,目光一直追随着郝心,面色平静,让人猜不出他在想些什么。

在周、宋两家离开之后,凤阳大营变得空荡许多,不日顾家与裴家的兵马也将离开此地,我也开始同郝汉商量离开凤阳之后的去处——在岩都我处处受制于裴家,今后我断不可能带着铁骑军随裴毅回岩都,亦不可能随顾家军前往并州,也不可能在从此在这凤阳大营落脚,如此一来,势必需要一个新去处。

也幸得铁骑傍身,否则如今的我依旧无法脱离裴家的掌控。

我与郝汉商谈许久,最终选择了邕州落脚。

黑风寨本就在邕州附近,铁骑又对邕州地形知之甚详,那无疑是个好去处。

商量妥当之后,我命媛真去请裴毅和顾渊到我的营帐,笑脸盈盈将此事告知了他们。

裴毅早已料到有了铁骑之后我不可能会跟他回岩都,对我的话并未表露出半点惊讶之色,和颜悦色的说道:“邕州倒是个好景致的地方,郡主既已决定在邕州落脚,老夫这便差人送信去邕州,命人将行馆早日收拾妥当以待郡主入住。”

“邕州虽好,却也很乱,郡主虽有铁骑在侧,也不免也保护不周之处。”顾渊说罢递上一块玉佩,“他日郡主若遇到什么难处,只消命人将此物送到驻扎在邕州城外百里处的顾家将领陶成手中,顾家军定全力以赴,保护郡主。”

“倒是我疏忽了,待郡主到邕州之后,我便调派一小队人马去行馆保护郡主安全。”裴毅作势想了想,说:“在行馆之中,郡主的吃穿用度皆无须担心,有什么需要,只消知会媛真一声,她定会尽力办妥。”

顾渊本意是在提醒我们,即使到了邕州,城外依旧驻扎着他们的人马。而裴毅更是直接,话中之意无疑是要在我身边安插兵马,他这等举动早已在我和郝汉意料之中,至于媛真,本就一直跟在我身边,我也从未想过舍弃她。

走了一个媛真,还会有别人补上,并无多大区别。再者,媛真懂武,在危难之时或许还能护我一二,我又何必费心费力去赶走她?

“既是如此,那满儿恭敬不如从命了。”我收下顾渊的玉佩,笑脸盈盈同裴、顾二人道了谢,道:“今后多有仰仗之处,还望二位伯父多加以援手,满儿在此先行谢过。”

“郡主客气了,为郡主效命本是我等份内之事。”裴毅笑而望向顾渊,道:“顾兄你说呢?”

“裴兄说得极是。”顾渊淡淡附和。

笑谈片刻,裴毅忽然问道:“不知郡主今后有何打算?”

这问题让我愣了愣,随即笑道:“如今也不知如何是好,恐怕还得回了邕州之后再做打算。”

“这样啊……”裴毅喝了口茶,叹息道:“郡主毕竟是女流之辈,以后有事不防同老夫说,老夫定会全力以赴。”

“有裴伯父这番话,我也就安心了。”我满脸谢意。

“郡主年纪也不小了,既然西丞也回来了,这婚事……”裴毅放下手中的茶杯,杯底磕到桌上发出“咯噔”的细微声响。他笑着看向顾渊,问道:“不知顾兄心中有何打算?”

顾渊和我一样并未料到裴毅会在此时如此突兀的说起我与顾西丞昔日的婚约,不过他随即就反应过来,淡淡说道:“儿女大了,你我做父母的也老了,管也管不动,婚姻大事虽是父母做主,但我们做长辈的也该尊重他们的想法,回头让他们自己商量便是了。”

“这怎好?”裴毅板起脸,道:“顾兄,你莫不是欺负郡主家中无长辈?”

“裴兄说的什么话?郡主敬你我二人一声‘伯父’,我又怎会欺她?”顾渊不急不缓的瞥了裴毅一眼,看向我,道:“郡主,这总归是您的婚姻大事,您说呢?”

我的婚姻大事在此时此刻不过是他们针锋相对的筹码。虽是如此,我也没有心思为自己哀叹,忙端出悲痛的模样,叹息道:“如今战事虽平,可我大秦依旧兵荒马乱,难保外敌会再来进犯。满儿身为秦氏一族遗孤,虽是女子却也心怀天下,哪有心思说什么婚姻大事?二位伯父就莫要取笑满儿了。”

“郡主大义,着实让人钦佩。”

裴毅见状,跟着说道:“倒是老夫考虑的不够周到,老夫以茶代酒,自罚一杯。”

“裴伯父说哪儿话,应该是满儿敬你一杯才是。”我笑着端茶敬裴毅,饮了小口后,问道:“不知二位伯父准备何时离开凤阳?”

“郡主有何打算?”

我微笑道:“那自然是越快越好。”

现在周、宋两家都已经班师回去,他们若在凤阳耽搁太久,势必给了对手闯空门的机会,所以这“越快越好”应该算是他们的心里话。

裴毅与顾渊相视一眼,道:“眼看这大军也已整装待发,不如我们明日就启程离开凤阳吧!”

“这等小事二位伯父自己定夺便是。”我将话又推了回去。

他们二人见我如此,私语片刻,终是做了决定。

故而,次日一早,除了本就镇守边关的守军之外,各家人马都纷纷启程离开凤阳大营。

顾家军比我们早了一步离开大营,我与郝汉带领着铁骑和裴家的兵马一同启程,直到过了潜阳才分道扬镳。

在潜阳分别之时,裴炎看着郝汉的眼神十分复杂,对于他的心思,我并未多做猜想,只笑着同他说道:“邕州与岩都也并无多大区别,他日若有机会,我会去岩都探望你的。”

裴炎闻言,笑了一笑,道:“是么,满儿说话可要作数。”

“当然。”我满口应承,转而同裴毅说道:“之前承蒙裴伯父照顾,满儿再次谢过,此去一别也不知何日才能再见,还望裴伯父多多保重。”

“照顾郡主乃是老夫的本分,何须言谢。”裴毅拱手道:“他日郡主若是来岩都,定要提前知会一声,我好让人早早做准备,若是失礼,传出去定会被同僚所笑话。”

“那我等就在此别过了。”

“恭送郡主。”

我微笑颔首,在媛真的搀扶之下上了马车,远远将裴毅等人甩在了身后。

在这场历经四个多月的西北之战中,裴、顾、宋、周四家皆损兵折将,其中以宋家为最,如今正是大军休整之时,他们只会严阵以待,不会贸然出兵,我此去邕州,路途颇远,却并无多大凶险。

早前从邕州到潜阳,我随着大军一同赶路,却因人马过多,颇为费时,不若现在这般轻便。去之时费时将近一个月,回到邕州却只费了不到二十天。

当邕州城的老城门清晰的映入眼帘时,我心头百味陈杂,有种说不出的感觉。

守城的卫兵一眼就认出了我们的到来,恭恭敬敬的放了行,有个年轻稚气的士兵偷偷抬头想一睹我的面容,我在马车之上掀帘往外看时,恰巧对上了他的视线,他神色羞赧,有些慌张的低下了头。

我想起第一次来到邕州的情形,那时的我,是随着阿邵一起来的,可惜才短短的几个月,一切都变了。

铁骑刺杀齐王成功后,消息迅速传开,在人们口口相传之下,邕州的百姓也听闻了此事。故而现在在他们的眼中,我和我身后的这支铁骑已然成了英雄。在得知我要在邕州行馆落脚之后,城内的百姓一早便守在路边夹道欢迎,甫一进城,震耳欲聋的欢呼声伴随着锣鼓声响彻天际。

我微掀车帘看着外头那些百姓,他们脸上或好奇或崇敬或喜悦,许多人争先恐后想一睹我的面容,却都没能如愿。

邕州行馆的门口此时重兵把守,围观的百姓都被拦在了不远处无法靠近。到了行馆,媛真方将我扶下马车便有一名将领上前跪道:“末将张引奉裴帅之名,特来保护郡主。”

早在凤阳之时,裴毅便说要派人来保护我的安危,而这个张引正是他派来的人。我看了张引一眼,面上并未表露处任何不悦,温声说道:“免礼,今后恐怕要多劳张将军了。”

“为郡主分忧是末将的本分。”张引起身后退到一侧,道:“郡主,请。”

我颔首,举步跨进了邕州行馆的大门。

邕州行馆与我去西北之前相比,并无多大不同,只是多了许多服侍的下人。郝汉附耳与我说道:“郡主,这行馆中的每一个人都不可不防。”

“嗯。”他与我所想相差不远,这些下人之中恐怕多数都是各家悉心安插进来的,目的就是为了监视我的一举一动。

邕州行馆虽大,却也住不了那么多人,所以铁骑之中,我只留郝汉并数十精锐在行馆,其余人皆留守之前是黑风寨。与这些或在明或在暗的奸细探子相比,我与郝汉可以信得过的人着实少。

也不待我多想,便有侍女上前为我引路,带着我和媛真去了居住的院落。

我的院落是这座行馆之中最大的一间,院内有个小荷花池,里头栽种着几株荷花,池畔还有一棵上了年头的老桂树。媛真与我同住一个院落,在我安顿好之后,侍女便领着她去了她的房间。

在我的坚持之下,郝汉他们被安顿在离我最近的一个院落之中,若有什么事,只消我大声呼喊,他们便可闻声而来,这让我在这满是陌生人的行馆之中无端心安了许多。

从西北归来,好似经历了一场生死。去之时,我孤身一人,尚在裴毅的掌控之中;而如今我回来了,身边有了郝汉和铁骑军的庇护,开始渐渐脱离裴毅的掌控……

总归不一样了。

离开了西北那个生死场,我即将开始踏入权势斗争这个修罗场——或许从我离开凤岐山脚下那个小村开始,就已经卷入了这个修罗场,但那时的我尚且天真怯懦,只会抱怨命运的不公,甚至以为逃避可以解决一切。

待天色渐暗,月上柳梢,我倚靠在窗口抬头望着天上那轮明月,忍不住想:明天,又会是一个怎样的开始?

第四十一章

【第四十一章】

邕州人的清晨,一如既往,安静祥和。

这已是我回到邕州的第十天,连日的平静无波让人心生懈怠,却又下意识提高了警惕。我醒来时,天色尚早,虽未推门而出,却隐约可以听到郝汉领着铁骑早起练兵的声音。

推门而出时,媛真正打着水从院门跨了进来,见我醒得早尚有几分惊讶,而后便神色如常的来服侍我起身。待她麻利的将我的长发盘成发髻后,我才开口说道:“媛真,早膳之后知会郝统领一声,我们上街去走走吧!”

媛真应了声,便下去为我准备早膳。

行馆之内有大大小小三处校场,郝汉正在离我院落最近的那个校场督促铁骑早练,我在房内枯坐片刻,觉得有些无趣,便出了院子,循着练兵的口令声走去。

校场之上的将士都喜欢光着膀子,路过那儿的侍女多羞红着脸,见了我慌慌张张行了礼后便走了。我远远瞧了一眼,停了步伐,有些犹豫着要不要上前去。

朝阳不知不觉突破云层,柔柔的洒在校场之上,我在原地呆怔,忽然想起还在凤岐山脚下那座小村时,阿邵光着膀子在院子中劈材的模样。

许是那时的回忆太过美好,竟连有人靠近我都不曾发觉,若非来人出了声,我怕是会一直在原地想着从前的一些小事而出神。

“什么美景让你如此入神?”

我闻言回神,竟看到裴炎不知何时来到我身后。他的到来让我十分惊诧,按理来说,此时的他应该已经随裴家军回到了岩都,断不可能出现在此处。

他看出了我的惊讶,勾起嘴角说道:“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满儿对我的到来大可不必如此惊喜。”

我闻言失笑。自从齐人进犯大秦西北,我就不曾再听裴炎说过这样的玩笑话。

“方才我遇到媛真,她备了早膳,正四处寻你呢!”裴炎见我笑,亦跟着笑开。他朝校场的方向看了一眼,“校场这种粗俗之地有什么好看的,走吧。”

他的到来早已打断我先前的回想,我不置可否,在他的催促之下转身离开,边走边说道:“我以为你回岩都了。”

“是回了,不过回到岩都之后,觉得邕州也不错,就来了。怎么,你不欢迎?”

我笑了笑,未再说话。

裴炎来邕州何须我同意?就算他要在这行馆中长住,我也奈何不得。

“对了,来的可不只我,还有一人你也认识。”裴炎卖了个关子,“你猜猜?”

“谁?”

“顾西丞。”

我闻言微愣,随即坦然。裴炎能来,顾西丞为何不能来?

裴炎偏头看了我一眼,又道:“他似乎还未到呀,我还以为他会快我一步!”

“是么?快点吧,媛真怕是等急了。”说罢,我加快了步伐。

裴炎快步跟上我,意有所指的问道:“满儿不问我为何而来吗?”

“你为何而来?”

“当然是为了……满儿你呀!”裴炎笑得愈发开怀。

远远就看到媛真在院落门口张望,见了我们,她忙小跑上前,道:“郡主,早膳已经备好了。”

我点头朝前,裴炎则跟着我进了院落。

媛真备的早膳不单是我的,还有裴炎的,似是早就知道裴炎会来那般。用膳之时我盯着举止优雅的裴炎有些气恼,将手中的馒头当成他,狠狠的咬了下去。

裴炎盯着我瞧了又瞧,末了放声大笑,越笑越大声,最后竟被食物呛到,咳得昏天暗地,亏得媛真眼明手快及时递上了一杯水。

我盯着他那有些涨红的俊脸,不知为何有些开心。

嗯,这约莫就是报应!

裴炎约莫是从媛真口中听说我想上街去看看,早膳之后,他问道:“满儿,可要上街去逛逛?”

我看向媛真,媛真微微低头不敢看我。其实我并不介意媛真都与他说了什么,因为一开始她的主人就不是我,而是裴炎。我朝裴炎笑了笑,同她说道:“媛真,你去知会郝统领一声,说我想出去走走,让他派两个人同我一起去。”

“媛真,知会郝统领一声,就说我陪郡主出门便可,不必再派人跟着了。”裴炎淡淡说了声,又看向我,道:“满儿对我难道不放心吗?”

有裴炎和媛真在,我自然不必担心在外头遇到什么麻烦。之所以让郝汉派人与我同行,只是想让郝汉安心,既然裴炎这般说,我也不好再反驳什么。

裴炎挥了挥手,媛真便恭恭敬敬的退下。

在媛真去知会郝汉之时,裴炎起了身,大步走了出去,回头冲我笑了下,道:“满儿,走吧!”

初夏的天气渐渐开始透着热气,邕州是个气候极好的地方,和别的地方相比,可谓冬暖夏凉,但气候再好的地方,都抵挡不住夏天的炎热。年幼之时我惧怕炎热,那时娇生惯养,每到夏日便有冰块镇暑,后来落魄之后,被糙养了几年,觉得盛夏也没什么,不过就是多流些汗罢了。我抬头看了天上的太阳一眼,心想人当真娇惯不得,我被裴炎带回岩都之后,日日娇生惯养,从前的小习性又养了出来,这才初夏,且又未到晌午,我竟觉得天上的日头有些晒人。

裴炎熟知我怕热,安慰道:“若觉得热,就不出门了罢!”

我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大步流星的朝前走去。

裴炎对我使些小性子不但不介怀,还颇为开心,他追上我,问道:“满儿今日上街可有什么想买的?”

“在行馆里闷久了,想出去透透气罢了。”我只想出去走走,至于买些什么,倒真没想法。

裴炎上下打量了我一眼,说道:“满儿这身衣服太素了些,该去裁几套新衣裳,再买些首饰,依我看,满儿最适合金饰,看着贵气!”

我一言不发,任由裴炎在侧兴致勃勃的说了一通。

片刻后,见我一直意兴阑珊的裴炎终于消停,我偏头看了他一眼。裴炎本就长了一张俊脸,天生眉眼带笑,他见我看他,嘴角弧度越大,兴味十足,叹道:“满儿,你莫不是被我的美色给迷住了?”

我抚额哭笑不得,他则得意万分,他笑了片刻,忽莫名其妙的说道:“满儿你怕还不知道吧?”

“知道什么?”

“周家父子反目成仇了。”

我蓦地停下步伐,冷冷的看向裴炎,“你说什么?”

“周家父子反目,周邵意图夺权呢!”裴炎越笑越开怀,他的视线紧紧钳制着我,“满儿,你说,谁会赢呢?周绅?还是周邵?周邵若赢了,他会让世人所耻笑。而周绅为人阴狠毒辣,若他赢了,恐怕周邵的下场……”

我咬紧牙根,双腿却不自觉发软,手紧紧攀附着裴炎的衣角才勉强让自己站稳。裴炎双手一揽,将我拥入了怀中,他的手搭在我的腰上,承受了我大半的重力,让我依附于他。我松开了紧紧拽着他衣角的手,整个人跌靠在他的胸膛之上。

裴炎温热的胸膛挡住了一切,没有人看到我被泪水模糊的双眼,我只觉得眼角酸涩,泪便一颗颗滚落。

我的耳畔似乎又回想起那日阿邵说的话。

满儿,我以周家为聘,娶你如何?

阿邵这般问我时,我给予他的只有沉默,我知道他话中的意思,却并不希望他那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