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无法再劝,只得退下。

第二日清晨,高焕便率军,亲自向北皇挑战。

当守候多时的源贺,接到军情时,也很是意外,这一次,竟然是高焕亲自出征?难道如此沉不住气了?

这些日子,北军也在休养,但是,那是纯粹出于爱护将士,让他们先养好伤口。休养多时,轻伤的也已经好得差不多了,尤其是源贺,再也耐不住性子了。他不得命令,不敢去主动攻击齐军,但是,此时齐军竟然打上门来,如何忍耐得住?

立即安排下去,部署应战。

这时,坐镇督战的罗迦,刚派出了源贺,又得到报告,说高焕的前锋不过一万人左右。他一惊。

就连见多识广的陆丽,乙浑等也是一头雾水。

“高焕这厮好生大胆,难道他认为他的一万精兵,就足以抵挡我们的十万大军?”

“高焕按理不是如此轻率之人啊……”

“这个老匹夫,越来越不知天高地厚了,只要他敢来,我们就敢活捉他……”

齐军仗势的本来就不过是军队的数量优势和固守的城墙坚固。如今,高焕放弃了这两大优势,以少数攻击多数,岂不是兵家之大忌?高焕几十年的老将,岂会如此贪功冒进?

无愁天子16

罗迦等根本不知道青州城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但听得众人议论纷纷,他心里也没底,却大声道:“也不管情况如何,通知源贺,只要高焕敢于出来,就要毫不留情地将他全部歼灭。”

“是。”

却说源贺率领三万大军应战,很快就和高焕的一万大军交手。高焕这支人马是精挑细选的,战斗力都很强。可是,源贺率领的,也是最勇悍的鲜卑一部。

二军一交手,简直是旗鼓相当,直杀得难分难解。

但是,高焕再是厉害,毕竟人数少了那么多。罗迦在远处观战,但见高焕一部勇锐无比,因为一个个都是抱着必死之心,厮杀之下,源贺一部竟然占不了什么优势。

他当机立断,立即再派一万人马增援,彻底围堵了高焕的退路。

本来,高焕在面对源贺的三万人马时,已经左支右绌了,再抱着哀兵必胜,但是,毕竟是血肉之躯,尤其是看到敌方为了保证胜利,又派出一万士卒参战。

就如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高焕骑在马上,挥舞着大刀,身先士卒,所向披靡,最勇锐的时候,连身强力壮,正是盛年的源贺也不敢跟他正面对抗,急忙走避。

可是,他的勇锐没有坚持多久。

很快,他的身后就传来亲卫兵们陆续的惨呼。一万人马如被看瓜切菜一般,成片成片地倒下去。

他一次次扭头看青州城里。

隐隐约约的,还有天桥上齐帝和小怜观战的身影,指指点点,谈笑风生。但见自己等人浴血奋战,有死无生,却丝毫也没有前来援助的迹象。

这是一个阴谋,让自己彻底送死的阴谋,唯有除掉自己,那两个狗男女才能畅快地,无忧无愁地享受,挥霍。

一口血几乎要喷出来,高焕咬紧了牙齿,再次挥刀奋战。生平血战疆场,如今,便只能一死报昏君!

无愁天子17

罗迦远远看去,但见他的头盔已经掉了,满头银发,正在做着最后的厮杀。

他大喝一声彩,心里也暗暗佩服,齐帝昏聩如此,竟然还有如此忠心耿耿的大将。而且,他的那种勇锐,便是战神北皇,也几乎是没有见过的。

此时,齐军已经被缩小了包围圈,只剩下高焕和一百余名最勇悍的战士被围困中间。圈外,是源贺的哈哈大笑:“高焕,你乖乖投降,我可以饶你一命……”

“滚,你们这些胡人蛮夷,休得大言不惭……”

源贺大怒,挺了长矛就刺杀过去。

罗迦心里一动,忽然大声道:“魏晨,你传令下去,不要伤了高焕的性命,最好将他活捉……”

魏晨立即领命往阵营而去传令。

高焕因此,得到一个喘息的机会,竟然瞄准缺漏,就杀了出去。

源贺再要追赶,已经来不及了。他气得拿了弓箭,连续射了四五箭,但是因为距离太远,根本无法瞄准,眼睁睁地看着高焕逃到城门口,齐军飞速地开了大门,将高焕抢了进去。

但是,他身后的士兵可没那么好运了,完全被北军射杀殆尽。

此时,天色已晚,夏日的空气乌云密布,眼看就是滚滚黑云压顶,盛夏的暴风骤雨就要来了。

罗迦急令收兵回营。

源贺挽了弓箭进来,大是不服:“陛下,我们明明就要捉住高焕了,为什么偏偏要放他走?”

罗迦还站在高处的耧车上,登高眺望,但见漫天的乌云,几乎要冲破天空,将世间万物,全部压垮。

他长叹一声:“可怜高焕一世英雄。朕有心饶他一命,他也难逃一死。”

源贺是粗人,明白不过来,还要再问,乙浑却一转念就明白了,喜道:“源贺,你也别生气了,高焕是死定了。而且,还会死得比战场上更惨……”

PS:今日到此。明日继续。

丐帮帮主1

源贺是粗人,明白不过来,还要再问,乙浑却一转念就明白了,喜道:“源贺,你也别生气了,高焕是死定了。”

“你凭什么这么说?他现在已经逃回去了,哪里死得了?”

“他逃回去也没用。你没看到?他率领的一万人都要死光了,齐军也不救援。显然,是齐帝要他送死……”

“齐帝为什么让他送死?”

乙浑一摊手,这就要问齐帝了,其他的谁知道呢?

心里,对北皇的敬畏,又深了一层。如果当时在战场上诛杀了高焕,反而成全了高焕的忠臣美名,落得一个战死沙场的忠勇之声。而且,客观上更会激励齐军为主帅报仇的决心。

但是,若是活着逃回去,这对于一生征战的高焕来说,就算他不知道齐帝这对狗男女的毒计,那也是对齐军士气的巨大的打击。也是对他威望的一个巨大的打击。

这时,罗迦已经慢慢从耧车上下来。

顷刻间,一场倾盆大雨就落下来。

雨水发疯一般地吹打着久旱的大地,几乎很快就翻卷了泥土,冲刷了血水,要将那些在战争里失去了生命的千百万尸体覆盖……齐军的,北军的……

罗迦想起神殿的那番惨景,此时心里颇不是滋味,一生征战的人,也厌恶了战争。只希望这一切,快快结束。

高焕逃进去的时候,等待他的,是一副枷锁。

他心里此时其实已经非常坦然了,但是,当看到这幅枷锁,还是依旧老泪纵横。不料,自己一生征战,忠心耿耿,竟然遇到如此可怕的下场。

他可以坦然,但是,那些开门将他迎进来的下属,却都懵了。

…………………………………………

PS:在线更新,不停刷新哈;在当当网买了书的童鞋们,请到我的空间看赠书签名单的第一批,看有米自己的名字,如果有遗漏的,请直接在我的QQ上留下姓名,地址,电话,邮政编码;要详细地址哈,留就送!

丐帮帮主2

他可以坦然,但是,那些开门将他迎进来的下属,却都懵了。

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自己等人心目中的大偶像,竟然遭到如此可怕的命运。

尤其是李久阳,他一把冲上去就掀开齐帝派来的御林军,声音比盛夏的惊雷更加咆哮:“你们疯了?大元帅一生征战,三朝元老,你们难道没看到他冲锋陷阵?你们凭什么抓他?”

“他失败了……”

“大元帅哪里失败了?我们一万人,能杀过北军的三万大军逃得性命,大元帅已经很了不起了,换你,你去试试?”

“滚开,少罗嗦,李久阳,你不要太把自己当个人物了……”

李久阳气得浑身发抖。

这些御林军也全是受了三皇子和小怜好处的,早就做好了准备,此时,哪里容得李久阳咆哮阻挠?

“李久阳,你是不是也要反了?高焕是战败误国,我们也是奉命行事……”

“狗屁,什么奉命行事?高将军征战沙场时,你们的父亲都还在穿开裆裤,几时轮到你们这些东西作威作福了?”

御林军不由分说,抓了高焕就走。

可怜李久阳追了几步,就被拦住:“你要造反,连你一起抓了……”

李久阳还要再追,被高焕喝住:“回去!”

李久阳满面悲愤,眼睁睁地看着高焕当夜就被投入了青州大狱。

高焕一入狱,小怜简直拍手称快,连夜和齐帝设宴欢庆。

就在这时,从齐国三个地方传来的紧急军情,从早上开始,到中午,再到傍晚,已经送了三次,竟然全被小怜的幸臣穆提婆给捏了。

穆提婆是宫里的太监,由于生得外形孔武有力,身材高大,所以很得小怜宠幸。

三次紧急军情送来,他都说:“陛下和皇后正在兴头上,这天下,哪天没有大大小小的战争啊?这点小事也值得去烦躁皇帝?”

丐帮帮主3

军情,就在他手里被拦截了。

到第四次送来的时候,正是遇到三皇子应邀前来赴宴。三皇子见穆提婆鬼鬼祟祟的,他平素已经知道穆提婆和小怜的关系,就格外留意笼络于他。三皇子出手阔绰,上下打点,穆提婆这等小人,自然早就对他很有好感了。现在,三皇子又很是示好一番,才漫不经意地问他有什么事情。

穆提婆谄媚一笑:“回王爷,其实也没什么事情。就是一些无知武夫,芝麻大的事情,也夸得比天还大……”

他一边说,一边将军情递上来,三王子一看,心里简直一块一块地塌陷下去:什么芝麻大的事情啊。这是天大的事情。原来,在这段日子里,北军并没有闲着,李俊峰的三路大军,已经连续攻陷了齐国的几个重镇,彻底封堵了青州。

北皇陛下的着眼点,并非是区区青州一镇,而是放眼整个齐国。趁着齐帝御驾亲征的时候,已经连番攻占,其中一支人马,已经快打到齐国的都城了。只要青州失去了,齐国整个就亡国了。

难怪北皇一直坚守耗着,就连三皇子也认为是青州城墙坚固,易守难攻,原来,他是等的李俊峰先拿下齐国的退路,再行合围之势。

现在,李俊峰早已到了青州,而他的一支分队围攻齐国的三大镇,其中两个大镇的守将都弃城逃跑,不战而溃。

都到了这个地步了,穆提婆竟然还说是区区小事。

三皇子还是和颜悦色的:“你下去吧,小王替你转交皇上。”

“多谢三王爷。”

要知道,齐帝喝醉了,或者欢乐了,都是严禁奴仆们打扰的,重则杀头。三皇子捏着军情,就走了进去。

小怜正在侍奉君王歌舞,好不快活,铲除了眼中钉,肉中刺,二人你一杯,我一杯,大吃大喝,纵情欢乐。

丐帮帮主4

三皇子咳嗽一声进来。

小怜满面春色:“三王爷,快来喝一杯,你迟到了,先罚三杯……”

三王爷非常豪爽地喝了三杯。才放下酒杯,一笑:“先恭喜陛下,恭喜娘娘,拿下了叛逆高焕……”

“哈哈哈,高焕已除,还有何惧?”

三王子也不慌不忙,这时,才递上去那份军情:“陛下,你先看看这个……前方,有点军情送来……”

齐帝再是昏庸,一看,忽然三大镇都失守了,也着急起来:“三王子,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我三大镇都被攻下了?”

“陛下不用着急。这是北皇的诡计,让李俊峰背后偷袭我们。只要我们拿下了青州城,便可以马上率领大军回去救援,而北皇的一切阴谋不攻自破,那些失去的城池也会得回来……”

小怜一看,撇撇小嘴巴:“那三镇,不是我们从南朝人哪里得来的么?都是南朝人,死不足惜……”

齐帝本人是古老鲜卑人的一支,虽然早已全盘汉化,但是,他囿于偏见,生平就非常仇恨汉人,整个齐国的汉臣,几乎全被他打杀完了。他听小怜此言,一想,只要北方没事,那就没事了,一拍手:“爱妃说的是,那些都是以前高祖收复的南方之地,所辖人口,也全都是汉人,跟我们没什么关系,这些南蛮被北国夺去,也算不了什么……但是,三皇子,你说,这青州之战,如何打下去?”

三皇子不慌不忙的:“现在青州兵精粮足,北皇不动,我们也先不用出击……再跟他们耗一阵……”

小怜急忙说:“三皇子雄才大略,陛下,不如以后就让三皇子统帅全军,又比高焕这种老匹夫可靠……”

齐帝其实并不是那么相信三皇子的,但是,又不忍违逆爱妃的心意,一时含含糊糊的,只说:“等处决了高焕再说吧……”

丐帮帮主5

三皇子心知肚明,也不急于求成,却寻思,高焕一日不死,自己这大元帅的高位就一日坐不上去。

小怜见齐帝不答应,也着急了,却向三皇子使一个眼色,意思是要他不要着急,慢慢等候机会。

这场大雨,连续下了三天。

到第四天,终于放晴。

小怜和齐帝天天闷在屋子里歌舞,早就烦透了,见天气好转,急忙寻思出去活动一下。穆提婆就提议,说青州城里,有一处春秋时期的名胜古迹,帝后还没看过,不妨出去看看。

二人大喜,急忙带了随从出去观看。

观看的路线,走的便是那座刚修建起来,观察北国军情的天桥。

由于讲究排场,齐帝便带了许多宫女,奴婢,还有保驾护航的御林军,一起浩浩荡荡地上了天桥。

全文说了,这天桥是齐帝到了青州才着人修建的,其中抽调的还是用于防御青州的木料。为了熬夜赶工时,一晚上甚至要点燃上万盆的油脂,不知多少将士累死。

就因此,由于赶工,天桥修建得十分草率,是个不折不扣的豆腐渣工程,以前,都是齐帝和小怜少数人上去玩乐,还没事,现在人一多,那豆腐渣就承受不了。

当齐帝和小怜快走到尽头时,只听得“轰隆”一声,这刚修筑起来的天桥竟然从中间断裂开了。

所有人等,魂飞魄散。

就连齐帝和小怜也重重地摔倒在地。

二人眼冒金星,一度以为自己已经死过去了,尤其是小怜,摔倒之后,刚好擦破了额头,流出血来,侍女们扶起她的时候,她已经全身颤抖,真真是花容失色,生怕自己被毁了容。

当他二人被搀扶起来的时候,小怜已经大哭起来,仿佛受了天大的委屈。

齐帝火冒三丈,大声怒吼:“是哪个该死的东西主持修建的天桥?”

丐帮帮主6

这本来是穆提婆亲自去监督的,由于赶工,由于偷工减料,贪污了不少油水,草草修建,风吹雨淋,所以就垮了。

穆提婆见皇帝大怒,这一下,可是要砍头的大罪,忽然跪下去,“回陛下……这是高焕……是高焕这厮修建的,是他包藏祸心……”

这个谎言其实是非常好辨认的,但是,齐帝已经气昏了头,而且此时根本就只是想找一个替罪羊,迁怒于别人,听的是高焕,怒道:“这老匹夫,竟然如此不知好歹……”

“正是高焕这厮……他借口要防守青州,就不要奴才多抽拿木料,一味节省,说什么,那些木料是要防御城池的……陛下,就是这厮,是他差点谋害了陛下和娘娘的性命……”

小怜哭嚷起来:“那个老匹夫,早就想害死我了,他是故意的,知道我会和陛下一起去游玩,就故意想整死我们……”

“高焕早就有了不臣之心,据说,他还在家里偷偷占星,所以,造桥的时候,就故意将质量弄都很差,故意谋害陛下和娘娘……”

穆提婆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干脆把一切莫须有的罪名,统统往高焕身上栽赃,反正他已经被抓起来了,痛打落水狗,落井下石的事情,谁不会啊。

再说,现在不往他身上栽赃,还能栽赃谁?

要知道,古代的“占星”,是帝王专属的,如果百姓,大臣,偷偷占星,那肯定是有不臣之心,若是被得知,便是抄家灭族的大罪。

小怜已经哭得死去活来,此时听得高焕如此大逆不道,立即恨恨道:“陛下,臣妾认为,这是不祥之兆,臣妾胆颤心惊,请求陛下赶紧处死高焕……”

正在这时,李久阳等将领,已经联络了一群高焕的忠心部署,准备前来向高焕求情。

但是,刚到天桥下,但见得人仰马翻,乌烟瘴气,竟是天桥塌陷了。

丐帮帮主7

但是,刚到天桥下,但见得人仰马翻,乌烟瘴气,竟是天桥塌陷了。

李久阳心里一喜,急忙冲上去:“陛下……”

“爱卿来得正好,赶紧护驾……”

李久阳抓住机会就趁机进谏:“陛下,高将军之冤枉,简直是六月飞雪,现在好端端的,天桥就塌了,是上天怜悯高将军,如果违背天意,强行惩戒,只怕天将不祥……求陛下宽恕……”

齐帝见天桥塌陷,他生长于深闺妇人之手,脂粉裙子之下,本就胆小如鼠,已经有点害怕了。

小怜却赶紧道:“陛下,正是由于我们没有及时处死高焕,所以上天才怒了……”

李久阳大怒:“娘娘,做人要凭良心……”

齐帝听得这番言论,简直火冒三丈,一脚就向跪在地上的李久阳的头踢去:“滚开,你是不是瞎了眼?难道你没看到,正是高焕这个奸贼居心叵测,才让朕和皇后险些性命不保?拉下去,将这些居心叵测的东西统统拉下去……”

李久阳被一脚踹在面上,却一声也不敢吭。

他心里恨得滴血,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齐帝和小怜被宫人搀扶着,大摇大摆地回宫去了。

幸好御林军们都忙着阿谀关照皇帝娘娘去了,无人理睬他,李久阳跪了一阵,忽然发现不妙,马上起身就跑。

他奔向的,正是关押高焕的大营。

由于是军事区,而且是李久阳等下属监管,高焕还不至于太狼狈,只是手上象征性地戴了一副枷锁。其他士兵因为不服他白白蒙冤,对他也诸多照顾,饮食都是好好的。

他正坐在角落里闭目养神,忽然听得外面哗啦啦的脚步声。

他立即觉得不妙,站起身,只见一队御林军已经冲上去。

“你们要干什么?”

御林军二话不说,轮了长枪就刺向他的心窝。

丐帮帮主8

御林军二话不说,轮了长枪就刺向他的心窝。

可怜高焕被枷锁了双手,英雄无用武之地,轮动了枷锁,也无法彻底反击,几番下来,身上已经伤痕累累。

一名御林军凶狠地绕到他的身后,枪尖一挑,正中他的背心。高焕身子一摇晃,一口鲜血就喷了出来。

高焕一世英雄,没死于战场之上,竟然死于自己人的偷袭,真可谓碧血青天,倒下去的时候,双目圆睁,满头的白发也竖立起来……

远远追来的李久阳,根本就来不及出声制止,已经惨然跪了下去。

他连下跪,也只敢跪在走廊的侧面,悄悄地,避开了那队充当了刽子手后悄然离去的御林军。

到此时,什么家国之恨,尽忠之仇,统统都消失了。

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为了这队狗男女送死,真是太不值了。

李久阳不知自己是怎么悄然挪动脚步回到营房的。回去的时候,就提着酒坛子猛灌一气。正在这时,一名大将张远飞悄然进来。张远飞和李久阳都是高焕提拔的亲信将领,平素二人关系也非常好。

李久阳斜了他一眼,醉醺醺的,满面血泪:“你说,高将军功勋赫赫,为什么会死得这么惨?我们跟随他半辈子,不知多少次死里逃生,可是,没有死在敌人手里,却死在昏君手里……”

张远飞压低了声音:“齐帝宠幸那个狐狸精,昏聩到了这个地步。我们不如去投奔北皇……”

李久阳酒醒了几分:“你说什么?”

“实不相瞒,我听说齐国三大重镇已经失守了,许多将领都投靠了北皇,北皇一概开门欢迎。他们尚且能得到重用,何况你我……如果不走,只怕,高将军的今日,便是我们的明日,齐帝一定会清算我们,纵然我想报效国家,可是,我还有一家妻儿老小,这等昏君,替他尽忠作甚?”

丐帮帮主9

要是换在昨日,张远飞这么说话,李久阳只怕一脚就踹过去了。此时,听得这话,简直是大旱甘霖,立即问:“你有何准备?”

“子时午夜,投奔北皇。”

“好,就这么定了。”

高焕被处死的消息,不胫而走。虽然为了稳定军心,没有大规模流传,但是,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很快,军营里便谣言四起,人心惶惶。

老将高焕,本是这支大军的精神支柱。想当初,就连不可一世的北皇陛下,就连源贺,也被围困,几乎全军覆没。

现在,高焕已死,谁还能顶天立地?

就在这时,传来更可怕的消息,李久阳和张远飞两元大将,偷偷出城,投奔北皇去了。

仿佛就如多米诺骨牌一般,一环节瓦解,全是全盘的崩溃,其他将领闻讯,尤其是那些曾经得罪过三皇子或者穆提婆的人,无不望风逃遁。

短短数日,齐军中,竟然有七八名将领,官员逃往北国。

齐帝得到消息的时候,正在畅饮,他听得报道,只说:“走了两个武夫算得了什么?”

就连穆提婆也受不了了,深知这样逃往下去,只怕会引起全盘的崩溃,到时,再多的军队也没用了。就提醒他:“陛下,只怕他们一走,会人心动荡……”

齐帝这才慌了,急忙问:“依你之见,我们该怎么办?”

“赶紧安抚人心。”

很快,将士们又发现了一个新举措。在青州城里的华林园,树立了老大一块牌子“贫儿村”。

顾名思义,人们都以为这是赈济青州百姓,难民的。

但是,人们惊讶地发现,“贫儿村”里,没有任何百姓得到赈济,但是,时常有穿得破破烂烂的乞丐在里面走动。

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这个谜底,很快被三皇子破译了。

丐帮帮主10

这个谜底,很快被三皇子破译了。

一个夕阳西下的傍晚,华林园凉风习习,草木葱茏。

就在这时,一名身材修长,容貌姣好的宫女偶然路过。忽然,一个乞丐横在她的面前,手里托着一个破破烂烂的罐子,做声做调的:“施主,行行好,赏赐小人一点钱吧,小人已经三天没有吃过饭了,都快饿死了,拜托施主给几个小钱,买一个馒头吃……”

宫女待得看清楚那个人的面庞,脑子里嗡的一声就跪了下去,此人竟然是齐帝。

她急忙跪下去:“万岁爷折杀奴婢了,奴婢不敢,奴婢不敢……”

齐帝依旧不依不饶:“我这是向你行乞,你跪下做什么?快起来……”

宫女哪里敢起来?只是跪下,一径叩头。

原来,齐帝在青州城已经什么都玩腻了,极其无聊,听得要安抚人心,就设立了这么一个贫儿村,但是,里面乞讨的,却全是他的宫女,太监们。

这些群众演员,都必须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徜徉其间,不时得到皇帝的赈济,号称赈灾,以此来安抚民心。

最初的时候,穿惯了绫罗绸缎的美人们,穿上这样的衣服,都很别扭,一个个都不乐意,但是在皇帝的强迫之下,谁敢不从?

多玩几次,竟然来了兴趣,彼此都乐此不疲。

齐帝见众人玩得高兴,他竟然心血来潮,也兴高采烈地加入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