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听了,心里更加疑惑:淮王到底再搞什么鬼?不过转眼一想到,这位淮王素来是胡闹惯了的,一众皇子里面就数他最好色贪财。既然他这么吩咐了,索性就按照他说的办就是。

“既然殿下这么说了,我们也不要违逆殿下的意思,你去跟四老爷还有二老爷说一声,让他们两个去迎了淮王进来吧。”

“是。”管家应了一声,接着又说道:“老太太,跟淮王殿下同来的,还有锦衣卫镇抚卫大人。”

这话一出,傅卿和与赵氏就更奇怪了。

一个是素来荒唐的闲散皇子,一个是皇帝的心腹,这两个人怎么会凑到一起?该不会是四老爷请来的靠山吧?

这样想着,赵氏脸上多了几分沉思。

“四老爷事情多,你不要去扰她了,你去告诉二老爷,让他处理吧。”

管家听了,转身去了。

不一会,淮王殿下与卫昭同时到来的消息就传遍了,虽然淮王殿下已经吩咐不必劳师动众,当淮王殿下进来的时候众人依然站起来行礼,赵氏与一种女宾也隔着屏风行礼。

“好了,本王不过是临时起意过来看看,诸位不必多礼。”淮王一袭白衣,脸上带着玩世不恭的笑容,说话的时候将折扇撑开扇了几下,说不出的风流倜傥。

淮王说着,朝椅子上一坐,招呼别人道:“都坐吧,都坐吧,本王还从来没有见过人分家呢,今天就当来学习学习了,省得本王以后不会分家,儿子们为了家产打破头。”

这话一出,众人都笑了,屏风里面的女眷们也轻轻笑出声,有几个人还揶揄地望着傅卿璃笑,傅卿璃不仅不见羞涩,反而冲那几个人微笑着点头,一副大方磊落的样子。

谁知道那些夫人见傅卿璃如此做派,或是暗暗摇头,或者心理撇嘴,不约而同地想到,这位四小姐怎么一点也不害羞,反而还对着别人笑,脸皮怎么这么厚?

众人笑声落了,淮王又道:“卫大人,你怎么不坐?莫不是武定侯家的椅子不够好?”

这一次众人都没有笑,卫昭是锦衣卫,在场的人都不愿意跟他有接触,他平时也甚少出现在这种场合。

他身材魁梧健壮,个子高挑,穿着一袭黑色的常服,面无表情,朝那里一站浑身都散发着一股冷气。

听到淮王的话,他依旧神色不动,只冲着众人拱拱手,然后才坐下。

这两个人一黑一白,一热一冷,对比鲜明。

武定侯傅恩沐与嫡母赵氏历来不和,相交的世家都知道,不想交的世家也多少都听到过一些,所以,有一部分人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来的。

历来分家,和和乐乐的少,互相攻讦揭老底的多,你方唱罢我登场,简直比戏台上演的还要热闹。

没想到荒唐的淮王与黑面罗刹卫昭一齐出现,有些人不由暗暗嗟叹,如此一来,今天的好戏估计不会上演了。

淮王道:“不是要分家吧,你们赶紧分啊,本王等着看呢,看完了就要回去了。”

傅家的那位十七太爷听了,再次站了出来,冲众人拱拱手道:“这家产已经由二夫人、四夫人两位一起分成了四份,老太太的意思是说,因是她二人经手分的,所以,让长房的三小姐与三太太先挑,而老太太自己则是一分钱也不要的。”

这话一出,底下突然传来一阵嗡嗡的响声,众人纷纷交头接耳地议论,老太太一分钱不要,把财产悉数分给别人,这种事情真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就连淮王眸中也闪过一丝诧异。

傅十七太爷继续道:“这话,几位老爷与夫人之前就知道,也没有反驳。既然如此,就请,三太太与三小姐先挑吧。”

“慢着!”屏风里面突然传来一个女子的声音:“这种分法看似公平,实则不公的很。”

傅十七太爷没有想过会有人阻拦,当即就皱了皱眉头,他毕竟是经过事的,当即就问道:“敢问说话的是哪一位?”

赵氏道:“十七叔,是襄城伯夫人。”

傅十七太爷也不管襄城伯夫人能否看见,就隔着屏风弯了弯腰问道:“敢问襄城伯夫人觉得何处不公,请尽管直言。”

第70章 分家(三)

“老武定侯共有四子,因此家产平均分为四份,一房一份,看似公平,实际则十分不公。俗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长房大老爷、三房三老爷都已经不在了,也未曾留下子嗣,凭什么继承家业?”襄城伯府人道:“二房二老爷虽然仍在,却也没有儿子,不仅如此,还与前永嘉侯贪墨案有关,被皇上撸了爵位,给傅家抹了黑,怎么也能来分家产?这对于为傅家争光的四老爷来说,何其不公?”

傅十七老爷听了,没有回答,而是问道:“太夫人,您有何话说?”

赵氏看了襄城伯夫人一眼,冷冷一笑,大声说道:“二老爷正值壮年,虽然眼下无子,焉知他以后就生不出儿子来?长房与三房难道就不能过继?”

这话把襄城伯府人一噎。

赵氏却不打算就此轻轻揭过,而是长长叹了一口气,然后说道:“昨天我把这个想法告知各房,当时众人都是同意的,没想到…”

赵氏突然提高了声音:“侯爷,俗话说:好女不穿嫁时衣,好儿不吃分家饭,我以为侯爷是明白的,昨天侯爷也没有提成异议,我以为你是赞同的,没想到,是我想错了。”

言下之意是指责武定侯傅恩沐表面同意,背地里却指使姻亲跳出来反对。

四老爷心里的确是反对的,但是赵氏这个分法他根本没有理由反驳,所以,也只是怀恨在心而已,至于襄城伯夫人怎么会说出这样一番话,他实在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一时间,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的身上,他一面恨襄城伯夫人多管闲事,一面恨赵氏老奸巨猾。

“武定侯,你若真对这个分法不满,大可以说出来。”淮王懒洋洋地靠在椅子上:“分家,就是分钱,你舍不得,这个心情,本王是可以理解的。”

这下子更坐实了四老爷傅恩沐是个内里藏奸之人。

卫昭没有说话,只目含审视地将傅恩沐上上下下打量一番,直让傅恩沐心头一凉。

他怎么忘了,这个黑面罗刹可是皇帝的心腹,今天的发生的这一切说不定马上就被皇上知道了。

这么一想,他不由出了一身的冷汗。

“淮王殿下,您误会了。”四老爷诚惶诚恐地说道:“老太太提出的分家的法子,微臣是一千一万个赞成的。”

“嗯。”淮王煞有介事地点点头:“那就好。”

傅十七太爷道:“太夫人,侯爷说没有异议,襄城伯夫人还有异议吗?”

外面的对话,里面听得一清二楚,根本不必再问一次,傅十七太爷也是个妙人,他这样问不过是故意想让襄城伯夫人难堪。

襄城伯夫人那样说,不过是为了那天受到赵氏羞辱想出一个口气罢了,没想到一句话没能给赵氏添堵,反倒让傅恩沐惹了一身骚。

“无异议。”她闷闷地说了这三个字,就不再说话了,只目中喷火地望着赵氏。

赵氏根本不将她放在眼中,看都不看她一眼,只对着外面语重心长地说道:“侯爷正值壮年,有能耐,日后自然能挣得万贯家资。你大哥与你三哥已然不在,料想你不会与兄弟的遗孀争这点东西的。既然侯爷无异议,那我就让三丫头与老三媳妇先挑了。”

里面走出一个丫鬟,将分好的账册拿了进去,捧到了傅卿和面前。

因傅卿和是长房的,按照顺序来,那丫鬟并没有错。傅卿璃却不干了,她觉得今天分家能如此顺利,皆是淮王殿下到来的缘故,而淮王到了也是因为自己。

所以,她心里将自己当做分家的第一功臣,现在受到了轻视,她就觉得赵氏卸磨杀驴未免太过分,当即她就重重地哼了一声,来表示自己的不满。

三夫人是个清心寡欲的,见女儿如此,就扯了扯她的衣袖,冲她摇了摇头,满脸的不赞同。

傅卿璃却不管如此,不悦地将脸撇到一边去,不再看三夫人。

其实这四份财产,应该是差不多的,上面密密麻麻记了那么多东西,根本没有时间一一看一遍再对比,不过是随便挑一个罢了。

此刻见傅卿璃如此,傅卿和便将手中的册子放下,对三夫人道:“三婶婶,您是长辈,还是您先挑吧。”

“这怎么行?”三夫人想也没想就拒绝了。

傅卿璃却微微一笑:“既如此,母亲就别客气了,这也是三姐姐的一番好意。”

说完,她冲着傅卿和点了点头,心里再想:三妹妹,你果然是个识大体的,你今天的所作所为我都记下了,有朝一日你求到我的面前,我一定会帮你一把还了你今天的人情。

三夫人也不曾东挑西拣,也随手拿了一本账册。

丫鬟又回转到傅卿和面前,待傅卿和挑了一本之后,二夫人又拿了一本,最后一本送到了四夫人手上。

财产分过,便是赵氏的归属问题了,这一点赵氏也早有安排。

傅家十七太爷当即道:“从今天起,武定侯傅家一分为四,太夫人即日就要搬出去,她与长房的三小姐同住一处。太夫人为傅家操劳了一辈子,最后分文未取,还不要别人养老,只愿跟孙女住在一起,实在令人佩服的紧。不过这也是太夫人的意思,她操劳了一辈子,如今只想过几天清闲的日子,想来两位老爷是不会违逆太夫人的意思的吧?”

话已经说到这个份上,二老爷与四老爷只有点头答应的分了。

武定侯太夫人赵氏是出了名的手腕硬,武定侯傅恩沐为人阴沉好利,众人期望中的两虎相争没有出现,不由觉得有些索然无味,事情了了之后,就站起来纷纷告辞了。

赵氏请了淮王与卫昭到厅堂奉茶。

“区区小事,却劳动殿下亲临,没想到卫大人也到了,老身惶恐得很。”

“太夫人不必客气,本王最爱凑热闹,听闻贵府有这样大的热闹,焉有不来之理?”淮王毫无在意地一笑,目光落在赵氏身后的傅卿和身上。

“再说了,武定侯府也是本王次妃的娘家,你们要分家,本王定然要来瞧瞧的。”

他一双眼睛只盯着那个玉人看,谁知道傅卿和一直低着头,根本不曾抬起头来,令他不由大呼失望。

淮王话锋一转,望着卫昭道:“只是没有会遇到卫大人,卫大人不像本王,向来是最忙的,怎么今天会有空过来?”

淮王心里也在纳闷,难道是父皇的意思?

卫昭刚才一直在注意淮王,虽然淮王掩饰的很好,但是他依然看到淮王的眼神一直落在傅卿和身上,他心里不由一沉。

因此他就没有说实话:“回殿下,微臣并不知道武定侯府今天要分家,微臣今天来是找三小姐看病的。不曾想,来的不巧,府上今天分家。”最后一句话,却是对赵氏说的。

他飞快地看了一眼傅卿和,又迅速收回目光,他怕自己目光太过贪婪,在淮王面前泄露了自己的心思。

“那真是不巧了,今日要分家,我这里有很多事情要让三丫头做,恐怕不能为大人诊治了。”赵氏说道。

“无事,是我来的不巧,没有提前打招呼。”卫昭说着瞥了一眼淮王,见他一双眼睛仍旧粘在傅卿和身上,就抿了抿嘴角。

他霍然站了起来,硬邦邦地说道:“既然府上有事,那我就打扰了,我这就告辞了,太夫人忙吧。”

说着,他问淮王:“殿下要跟微臣一起走吗?”

淮王本是不想走的,此刻卫昭这么问了,他就站起来道:“这热闹看完了,本王也回去了。等太夫人搬了新家,要着人告诉本王一声,到时候再来拜访。”

太夫人心中诧异,却只得站起来应了:“是,到时候一定告知殿下。”

卫昭听了,脸色一沉,不过他一直如此,所以旁人看不出什么变化。

“太夫人请留步,我与殿下这就走了。”

说着一拱手,大步走了出去。

淮王见他如此,也只得站起来走了。

等他们二人走了,赵氏才道:“淮王素来荒唐,没想到却对四丫头如此上心,怪不得四丫头要铤而走险。”

“不必管这些。”一想到很快就要搬出去,傅卿和心情十分轻快,她将账册交给了赵氏:“老太太,这些东西,您替我保管吧。”

“我?”赵氏当即就笑了:“三丫头,你知不知道这一本账册里面有多少东西?这可是咱们侯府四分之一的家产呐!”

“我知道老太太的意思,只不过老太太掌管侯府这么多年,最后放手的时候这么干脆,可见您并不贪这些钱,这些东西交给您保管,我放心得很。”

她这信赖的话令赵氏心中温暖,她爱怜地看了傅卿和一眼,道:“既如此,我就帮你收着。”

傅卿和又道:“老太太,您选的那一处宅子在哪啊,地方大不大,咱们什么时候搬过去?”

赵氏见她如此,就含笑一一回答了她的问题,又跟她商量起搬家的事情来。

第71章 棉花胡同

赵氏叫了二老爷夫妇过来说话。

“…过去的事情都不必再提了,一旦分了家,二老爷就是一家之主了,一家子老小都指望你养活,再不可像从前那样胡来了。”

二老爷听了,忙垂手而立,恭恭敬敬道:“老太太教训的是,之前是儿子荒唐,自己弄丢了爵位致使家中蒙羞,儿子已经知道错了。今后都改了,再不会胡来了。”

“嗯。”赵氏点点头:“你能改过就最好了。我这里有个建议,不知道你要不要听?”

二老爷忙说道:“老太太快别这么说,您的吩咐我一定听的,就算分家了,我心里头一直记着您,您有话尽管吩咐。”

二老爷还是如应声虫一样,赵氏说一句,他就应一句,从前他这个样子,赵氏觉得他窝囊无用,今天赵氏却觉得他老实不张扬。

“好,你既然还愿意听,我就直接说了。二老爷,二房到现在连个儿子都没有,就算咱们家里人不说,外人背地里也会说三道四。”

赵氏这么说委婉了一些,襄城伯夫人今天早上可是当着那么多人的面,拿无子这一条攻讦二房。

赵氏说着顿了顿,见二老爷脸上神色不变,还是一副恭敬聆听的样子,就继续道:“你刚成亲没多久,你媳妇儿就怀了大丫头跟二丫头,后来还小产过一回,这就可以说明,你们两个人都是没有问题的。自打你袭了侯位,养了那些窈窈窕窕的妾室之后,你们二房就再没有个子嗣了,焉知不是你耽溺女色,以至于精气多泄坏了身子的缘故?依着我,那些妾室都打发了吧,这些年养着她们,却没有一个为你们诞下子嗣的,还是打发了了事。”

二老爷之前有一个妾室为了他生了一个儿子,只不过早早夭折了,赵氏就忽略不计了。

“是,老太太说的是,儿子回去就把将卖身契还与她们,让她们另外再谋出路。”

二老爷没有一丝一毫的犹豫,张嘴就应了下来,赵氏听了不由微微有些诧异,但是不管怎么说,二老爷既然同意了,赵氏也就放下心来。

“只是二房无子,毕竟不是法子,我身边有个二等的丫鬟,看着就是好生养的,你要是愿意,就让她跟了你们一起去服侍吧,若是能再添个一男半女,也是你们二房的福气。”

赵氏这话,是对二老爷说的,眼睛却望向了二夫人。

二夫人脸色登时就变了,她很不高兴。

先是失了侯位,二老爷一蹶不振,对那些妾室就淡了很多。自打大女儿傅卿妍去世之后,二老爷跟二夫人两人思念亡女,时常在一起抱头痛哭,现在的两人的感情居然好了起来。

一开始听老太太说,要打发那些妾室出去,二老爷也答应了,二夫人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可谁知道,老太太居然话锋一转又要塞人进来。

她心里一直想这分家之后她能事事做主,再不用受老太太掣肘,如今老太太要安插个眼线在她身边,她如何能愿意?

心里不愿,脸上也就表露了出来。

赵氏这么精明的人,岂会不明白她的心思?当即就解释道:“这丫鬟原也是好人家的姑娘,只因她娘生了五男三女,家里实在养不活,才卖了她。三个月前,人牙子带了她来,我一眼就相中了她,当时我就想放到你们房里去的,因为怕她不知道府里的规矩,所以才放到我院子里的调|教的。”

二夫人听了,脸色有些犹豫。

赵氏就叫了杜妈妈:“把绿萝叫进来。”

“这丫头来家里三个多月了,规矩性情都是好的。她是家中次女,模样虽然一般,但是模样身个都随了她娘,是个好生养的,你难道想绝了子嗣不曾?”

二夫人本来就是敢怒不敢言,听了赵氏这一句反问,心头更是一噎。

二老爷却连忙应道:“既然是老太太赏的人,那一定是极好的,这原本是我房里的事,还要劳烦老太太张罗,多谢老太太眷顾。”

他的话说完,杜妈妈已经带了一个十七八岁的女孩子进来。

只见她高个子,大脸盘,脸皮子黑黑的,五官只能算端正,绝算不上什么美人,就是二夫人身边的丫鬟也比她耐看一些,又见她身体健壮,腰细胯大,的确是个好生养的样子。

二夫人这才放下心来:“多谢老太太眷顾,若她真能生个小子,我们二房就有指望了。”

老太太又让绿萝给二老爷、二夫人磕了头,这才让她退下。

到了下午,武定侯府门口马车来来往往,全在运送物什。

赵氏的东西多,林林总总装好几大车还不曾拉完,傅卿和没有什么东西,连带她跟半夏、木棉三个人在一起才装了一车。

她们要搬到位于鼓楼大街的一个名叫棉花的胡同的宅子里,鼓楼大街离国子监大街并不算远,是赵氏早些年置办下来的宅邸。

因三夫人孀居,傅卿璃一个月后又要入宫,所以,三房母女就跟着赵氏、傅卿和一起搬到了棉花胡同。

到了新的地方,众人都显得有些兴奋,傅卿和心情也很好,洗漱一番,匆匆换了衣裳之后,她就去了赵氏的院子。

这座宅子并不算大,不过四进的院子,比起国子监大街上的武定侯府来说,简直太小了,可是傅卿和的心情却非常好,脱离了武定侯府,她觉得自己就像离开牢笼的鸟,连空气中都带着几分自由的气息。

见傅卿和到了,赵氏笑着问她:“东西可曾收拾好了?院子喜不喜欢?屋里布置好了吗?”

傅卿和本以为老太太会黯然伤神,没想到,她丝毫没有失落的样子,这样傅卿和在放心的同时,也多了几分佩服。

“喜欢,院子很好,屋里布置的差不多了,有半夏跟木棉在,我什么都不用操心。”

傅卿和笑着对赵氏说道:“老太太,这座宅子不算很大,可是我那个院子却比原来在侯府的时候还要大,我喜欢的很。”

她那小孩子很容易的满足的样子,令赵氏哈哈一笑:“你喜欢就好。我想着你要制药,晒药,就特意给你留了一个大院子,这下子,你有再多的药,也有地方晒,有地方存了。”

傅卿和一开始还以为是碰巧了,没想到居然老太太特意安排的。

傅卿和原来生活在一个家庭氛围特别温馨和睦的家庭,从小到大几乎没有吃过苦头。自打她来到这个世上,吃得苦很多,渐渐习惯了事事靠自己,她也只能靠自己。

如今赵氏突然这样对她好,她心里当即就涌起一股温暖,人也站了起来,感动道:“老太太,多谢你想着我,我喜欢得很。”

赵氏见她那个样子,就打趣道:“一个大院子你就满足了?”

傅卿和当即愣住:“还有别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