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有为的白士鸣,是白老太爷和白老太太最疼爱的儿子,他的英年早逝,给二老心里造成了巨大的创伤,每每想起都会挖心挠肺的疼。

而白璎珞,从小到大更是非比寻常的乖巧懂事,一点儿错都挑不出,试问,偌大的京城,大家大户里的小姐,没有一千,也有八百,偏偏就是白璎珞得了皇后娘娘和六公主的青睐,最后,还得了那副让人一提起来就又羡又妒的墨宝。

是故,再提起白璎珞的亲事,白老太太便愈发觉得难以抉择。

“珞姐儿自幼无父无母,在二房处处要看人脸色,这么多年过来,也不易,我倒是觉得,男方家的身份背景什么的,可以都不考虑,重要的是一颗怜惜珞姐儿的心,这才是顶顶要紧的。”

返身走回床榻边坐下,白老太爷说着自己的看法。

“正是这么个理儿。可是,就是相看,也只能见几面,到底那儿郎是什么脾气秉性,咱们不相处,哪里就瞧得出来了?所以,你说的这要求,听起来虽简单,可实施起来,却是再难不过的。”

白老太太说道。

心中似是已经有了什么想法,白老太爷的面上,显出了一丝犹豫。

白老太太注意到,小心翼翼的试探道:“你心里,是不是已经有人选了?”

迟疑了一下,白老太爷没有否认。

心理有个隐隐约约的人影在晃动,却一时拿不定主意,白老太爷犹豫起来,过了好一会儿,他摇了摇头道:“我想,要不咱们多留珞姐儿两年,等到后年会试过了,咱们从新科进士里挑个家世清白、家里人口简单些的儿郎相看相看。到底也算是青年才俊,只要自己上进,未必博不出个好前程来,这样,把珞姐儿嫁过去,咱们也能放心。至于侯府这边,到时候便看珞姐儿了,她如果有心,能把夫家和娘家两边的关系处理好,侯府自然是她身后的助力,若是不能,男方家娶之前应该也有心理准备,到时候定然不会借此为难珞姐儿,你说呢?”

慢慢的消化着白老太爷的话,白老太太的脸上,露出了一抹舒心的笑容,“好,就按你说的办。”

舒了一口气,白老太爷笑眯眯的起身,吹熄了烛火,黑暗中,白老太太如小孩儿一般嘟囔了一句,“后年会试完,珞姐儿可都十五岁了,及笄了亲事都还没定下,传出去,又要被人笑,我可怜的珞姐儿…”

哑然失笑,白老太爷知晓她就是抱怨几句,嘀咕着安抚了几句。

天地间一片静谧,兰心阁里,白璎珞早已进入梦乡,她定然未想到,片刻前,她的终身已经大致有了着落。

第124章 争夺

白秀到了身边,便能时常知道白家二老的情况,白璎珞对现状十分满意。

又听闻白诀在洞天书院里很是认真上进,前一次的月考名列前茅,白璎珞的心里,便愈发感到欢喜。

天气越来越冷,白璎珞的心里却暖暖的,如今,每日数着日子,只盼着舅舅柳庭怀能早些回到京城,时不时的,白璎珞就会派人去柳府的门房打探一声,虽得来的都是十来日,七八日这样含糊的消息,可随着日子一日日的临近,白璎珞仍旧显出了雀跃的欢喜。

白老太太注意到,心里愈发多了几分怜惜。

女孩儿们一起进了屋子,最小的九小姐白璎蕙还被乳母抱在怀里。

给白老太太请了安,唤了她们起身,丫鬟们便都忙碌着沏茶准备糕点,白老太太招了招手,让七小姐白璎欢、八小姐白璎兰和九小姐白璎蕙过来,和自己坐在了一起。

摸着她们微凉的小手,白老太太刮了一下白璎欢和白璎兰的鼻子,“怎么不捧着手炉啊?又不听乳母的话…”

相视一笑,两人吐了吐舌头,抱着祖母的胳膊撒起了娇。

白璎芸静静的喝着茶,不时的抬头看看白璎珞,想从她脸上瞧出点什么,可白璎珞除了看了祖母和三个妹妹时一脸的欢喜笑容,其他的时候,都是娴静的温婉,并没有什么异常。

派了人去打探,说白秀和杜轩没什么关系,只不过同是出自白家庄,算是乡里乡亲,除此之外再无异常。

听着喜鹊这般回话,白璎芸满腹的狐疑,可此刻见白璎珞这般云淡风轻的模样,白璎芸又有些拿捏不准了。

没一会儿,外头下起了雪,白璎欢和白璎兰欢喜的跳下了暖炕,飞奔到门口的廊檐下看了起来,一边看一边跳着拍手,清脆的笑声在雪中飞扬,倒添了几分暖意。

挥手示意丫鬟和婆子们看护好,白老太太回头看着乖巧的坐在身边的白璎蕙夸道:“还是我的蕙姐儿最乖巧…”

白璎蕙仰头看着面容慈和的祖母,甜甜的笑道:“六姐姐说,病了要吃苦药,祖母和娘会心疼,所以,蕙儿要听娘和乳母的话,不能生病。”

白璎蕙才五岁,平日最是羞赧,出了晨曦阁,她总是抿嘴笑着,很少说这么多话。

当即,白老太太的笑容便越发深了,“你六姐姐说的对,蕙姐儿病了,祖母会心疼的,所以,可不能像你七姐姐和八姐姐一般…”

白璎欢和白璎兰,都是妾侍所出。

似懂非懂,白璎蕙只知道自己得了祖母的夸奖,顿时笑的眉眼弯弯的,如年画里的福娃娃一般。

白璎芸听到,越发觉得白璎珞为了讨好祖母和薛氏,无所不用其极,看了白璎珞一眼,不屑的撇了撇嘴。

雪愈发大了,一会儿路便更滑不好走路了,再加上本就不得白老太太喜爱,白璎芸坐了一会儿,便借故先走了。

白璎欢和白璎兰嚷着要玩雪,两人手牵着手朝院子里跑去,乳母心内大惊,进来给白老太太行了礼便告退了,不一会儿,屋内只剩白老太太、白璎珞和白璎蕙三人。

“秀娘可适应了?”

从桌上拿过一个果子递给白璎蕙,白老太太抬眼看着白璎珞问道。

“把她交给流苏了,如今负责院子里的洒扫,每日我起身的时候,她都已经干完手里的活计,帮着那几个人整理小库房去了。流苏在我面前夸赞了好几次了…”

笑嘻嘻的点头说着,白璎珞起身走到暖炕边坐下,拿起一个梨子,又唤了秋纹取了小刀,自己动手削了起来。

握着梨子的手缓缓旋转,刀子下面,便蜿蜒着滑出了一条细长的果皮,窝在白老太太怀里的白璎蕙看的认真,不由的伸出手去,拽住了果皮。

似乎只是刚触碰到,果皮就断了,白璎蕙“呀”的一声,像是做了坏事一般,将果皮扔掉,扭头埋在了白老太太怀里。

小人儿淘气的举动,逗得白老太太笑了起来,一旁,白璎珞取过一个描金小瓷碟,将梨肉切出了几块,插好银签,推到了白老太太面前,“祖母,梨子化痰润肺,您要常吃。”

点了点头,白老太太吃用起来,不时的还低头喂白璎蕙几口,祖孙三人在这大学纷飞的午后,享受着难得的静谧悠闲。

傍晚时分,雪却越下越大,担心白璎蕙出门吹了冷风又染上风寒,白老太太便让秋纹去晨曦阁传了话,说白璎蕙今晚便歇在庆安堂的暖阁里,让四夫人明早过去接。

白老太爷和白老太太对几个孙子孙女极是疼爱,留孩子用膳过夜也是常有的事,更莫说如今是担心孩子受凉生病了,四老爷和四夫人笑着应下,让秋纹将白璎蕙手边常玩的几个小玩偶一并带了过去。

用完晚膳,陪着白老太太说了会儿话,又和白璎蕙嬉闹了一阵子,白璎珞才起身回屋。

书房那边响起了说话的声音,想着白老太爷和儿孙们说完了话,白老太太便唤了秋纹,打着伞去接回了白老太爷。

进了门,捧着热茶喝了几口,白老太爷语气轻快的说道:“方才,我和士忠提了珞姐儿的事,他没有异议。他说,靖安侯府本来就有四分之一是士鸣该得的,士鸣不在,哪怕珞姐儿只是个女孩儿,可到底也是靖安侯府的骨血,便该一视同仁的给了珞姐儿。他还说,老二和老四那儿,他去说,想来问题不大。”

原本为此忧心忡忡,如今,竟是自己多想了,白老太爷的心里,顿时轻松了起来。

一旁,白老太太也笑的慈和,“四个儿子里,老大最忠厚,老三最好学,他们两个,也是最像你的,如今,兄友弟恭,那是再好不过的。要不然,真闹到面儿上来,谁脸上都不好看。”

点头应着,白老太爷笑道:“那咱们便等着吧,老二和老四那儿,交给士忠去说,若是没什么意见,趁着年前各处的掌柜的们回来交账的时候,让他们几个寻思寻思,也好拟出个章程来。要是能在年前定下来那再好不过,过年祭祖的时候,对祖宗也好有个交代,咱们白家的儿孙,到底这点儿豁达的气度还是有的。”

仿佛已经看到了兄弟和睦谦让的模样,白老太爷一脸的舒心笑容,一旁,白老太太动作轻柔的拍着已经眼皮打架犯起了困的白璎蕙,附和的连连点头。

半夜里,雪便停了,一早起身,掀开帘子,外头便一片白茫茫,晃的人眼睛疼。

薛氏带着二夫人和四夫人来给白老太太请了安,陪着说了会儿话,便下去了,四夫人等了好一会儿,白璎蕙才睡醒,跟着乳母出来时,脖子上便挂着一个金灿灿的项圈。

昨日来时,却是没有的。

楞了一下,见白璎蕙冲自己跑了过来,四夫人顺势牵起她的手,看着白老太太说道:“蕙姐儿,还不谢谢祖母的赏赐?”

“娘,一早起来,我已经谢过祖母了…”

白璎蕙童言无忌的说道。

“这是前几日收拾东西的时候翻出来的,蕙姐儿最小,便给了她。”

白老太太笑着说道。

那金项圈,一看便是足金打造,如婴儿手指般粗细,四夫人心花怒放,甜言蜜语说了好大一通,哄得白老太太笑了几回,才抱着女儿出了庆安堂。

回到晨曦阁,取下那金项圈来回打量了几番,四夫人夸奖的亲了女儿一口,“娘的宝贝女儿最乖了…”

得了夸奖,白璎蕙咧开嘴笑的开怀,旋即,爬起来偎在母亲怀里问道:“娘,士鸣是谁?祖父和祖母说,要把给他的东西,都给六姐姐呢。”

神情一怔,四夫人惊愕的张开了嘴,抬起头将屋里的丫鬟婆子都撵出去,四夫人将白璎蕙抱在怀里,柔声哄着问道:“蕙儿,祖父和祖母,还说什么了?你都说给娘听,娘的蕙儿最聪明了,娘看看,蕙儿都记住了几句?”

一盏茶的功夫,四夫人一脸急色的从晨曦阁奔出,去了秋然轩。

傍晚的时候,二老爷面色不虞的回来了。

心中早已乱成了一团麻,二夫人却故意装作什么都不知道,迎上去关切的问起来二老爷白日的差事。

“男人的事,你每日那么关心做什么?你把家里的事管好就行了,哪里那么多的话?”

心里有气,二老爷自然而然的迁怒到了二夫人身上。

“家里的事?家里的天都快塌下来了,我管好?轮得到我来管吗?”

一下子炸了毛,二夫人没有好脸色的吼了出来。

脸色一白,二老爷抬眼看着二夫人沉声问道:“你知道了?”

果然,二老爷也知道了,却不知道他是没来得及跟自己说,还是压根没打算跟自己说,二夫人没好气的抱怨道:“这么大的事儿,我能不知道吗?我要是不知道,兴许哪天我自己被人卖了都不知道呢,我怎么就这么命苦啊,跟着你吃了这么多年的苦,倒是喂了一只白眼狼,我可怜的芸儿哟…”

乱七八糟的,二夫人就这么扯开嗓子嚎了起来。

“嘭”的一声,二老爷将手里的茶碗撂在了桌上,“如今八字都还没一撇呢,你嚎个什么劲儿?”

二夫人的干嚎声嘎然而止,面上有些期冀的问道:“这么说,老太爷和老太太没定下来,只是征询咱们的意思?”

二老爷摇了摇头,“父亲和母亲,自然是定了,只不过,希望咱们能和和气气的把事情定下来,免得闹的大家不愉快。”

二夫人翻了个白眼,“白家的东西,要送给别人,还想和和气气的把这件事解决了,做梦。”

“可咱们也占不住理儿啊,分出来的那一份,本就是该三弟得的,三弟只有珞姐儿一个孩子,这份东西,自然是给她,咱们便是不情愿,也没什么正经理由啊?”

二老爷一脸丧气的嘟囔道。

“人都说,生恩不及养恩大,三弟是生下了珞姐儿,可老太爷和老太太也不想想,这十几年,是谁含辛茹苦的把珞姐儿养大的,如今,她拍拍屁股带着丰厚的嫁妆嫁人了,我们二房就白白给人做了嫁衣?”

恨声说着,二夫人斜了二老爷一眼,“这事儿,你嘴上含混着就是,等到老太爷和老太太提出来的时候,一切都看我的,一哭二闹三上吊,我就不信,我不能从她身上扒下一层皮来…”

二夫人一脸志在必得的戾气。

第125章 至亲

等了好几日,也不见靖安侯来回话,白老太爷和白老太太的心情,渐渐地没有前几日那么轻松了。

“手心手背都是肉,该他们的,将来一点儿也不会少了他们的,如今,难道他们还惦记起珞姐儿这份来不成?”

手里攥着一对上好的琉璃球转着,听着那清脆的碰撞声一下下敲在心间,白老太爷轻蹙着眉头看着白老太太问道。

苦笑了一下,白老太太叹了口气道:“就像你那日说过的,破家还值万贯呢,更莫说,侯府可是积攒了几辈子的了,在他们瞧来,给了珞姐儿,便等于是白白的给了旁人,哎…”

叮咚转着的琉璃球一顿,白老太爷收住了手,似是在宽慰白老太太,又似是在自我安慰,“不会的,兴许士忠还没顾上跟他俩说呢。老二和老四到底也是士鸣嫡亲的兄弟,还能跟珞姐儿一个孩子计较这些不成?咱们就别瞎猜了…”

白老太爷的话未说完,门帘外,响起了小丫鬟的通传声,“老太爷,老太太,大夫人来了。”

屋帘掀开,薛氏口中哈着雾气的走了进来。

将身上的狐裘递给秋纹去收起来,薛氏给二老请了安,方起身坐在了白老太太下首处的扶手椅中。

一连说了好几件事,薛氏都是请白老太太示下,无外乎都是过年时节家里的事,可是这些,往日都是薛氏自己做主,哪里用得着劳烦白老太太。

白老太爷心中一沉,面色有些不喜的抬头看向薛氏,“你是靖安侯夫人,过了年,宫里的恩赐下来,进远他媳妇儿就是世子妃了,侯府的事,自然有你们婆媳俩做主,便不用再来劳烦你婆婆了。”

“是,儿媳莽撞了…”

嗫喏的说着,薛氏的脸上,有些难色。

白老太爷和白老太太四目一对,心中都大抵有数了。

深叹了口气,白老太爷起身,出了正屋朝书房去了。

薛氏收回目光,方低声说道:“老太太,侯爷可是好几日都没睡过一个囫囵觉了,按说,这本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可谁成想,谁成想…”

薛氏的话未说完,便被白老太太打断了,“是老二家的不同意,还是老四不同意?”

薛氏犹豫着,缓缓说道:“二弟二弟妹,四弟四弟妹,都不太乐意。”

“嘭”的一声,白老太太抬手拍在了炕桌上,“他们凭什么不同意?老太爷的意思,本就是让士忠跟他们说一声,何曾问询过他们的意见了?他们凭什么不同意?”

虽心中已经隐隐的有了这样的猜测,可真等摆到眼前,白老太太仍旧有些怒不可遏的气愤,眼中顿时多了几分怨怪。

“老太太,您别动怒,这都是媳妇儿的错。侯爷说,这本就是三房该得的,给了珞姐儿也实属应当,媳妇儿和进远他们小夫妻都是没有意见的,所以,侯爷说再找个机会和二弟他们说说,是媳妇儿多嘴了,您别气,说不定二叔和四叔回去想想就能想通了呢…”

薛氏将错都揽在了自己身上,可白老太太心中明白,定是大儿子觉得为难,可是又没办法来回话,所以,才借着薛氏的口,将二房和四房的态度传达了过来。

坐了会儿,见白老太太面色不虞,薛氏劝解了一会儿,才转身回去。

薛氏前脚刚走,白老太爷后脚便从书房回来了。

一字未提,只看白老太太的脸色,白老太爷就明白发生了什么事,一时间,二人坐在一处,无奈的长吁短叹起来。

屋子里一片静谧,连屋外寒风呼啸吹过的声音都听的真切,没一会儿,便听见了小丫鬟跟白璎珞打招呼的声音,想来,晌午的课程结束了。

白璎珞和白璎芸跟着华嬷嬷学规矩也有两个多月了,如今,两个人果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白璎珞比之从前更多了几分贵气,而白璎芸,也娴静了许多。

当日华嬷嬷说,教三个月就要走的,如今,三月之期也已经快到了。

进了屋,白璎珞解下身上的斗篷递给了流苏,径直走到炭盆前烤了会儿,直到身上再无寒意,白璎珞才走过来坐在白老太太身侧。

“祖母,我刚才去了大伯母那儿,她说,舅父和舅母明日就能到京城了。”

一脸抑制不住的喜意,白璎珞的眸子里,闪烁着期待的欣喜光芒,白老太太看到,心里不自禁的软了起来。

“明儿到了,他们定然会先来瞧你,让你大伯母跟华嬷嬷打声招呼,明日你就在屋里候着你舅舅舅母便是。”

白老太太柔声说道。

“不碍事的,祖母,华嬷嬷那儿的课,不到午时就结束了,不耽误的。”

想到华嬷嬷不苟言笑的面孔,白璎珞的心里有些犯怵,再一想到,舅舅一家也不会大清早就来侯府拜见,白璎珞软语说道。

果然,第二日直到午后,柳庭怀才带着妻女上门。

庆安堂里,白老太爷和白老太太温和的问着话,下首处,刚过而立之年的柳庭怀和妻子王氏相邻而坐,王氏的身边,站着三个孩子。

其中,两个年龄稍大,眉眼间却极为神似的姐妹俩,最是吸引众人的目光。

柳庭怀肤色稍黑,许是外放多年,在地方上多有奔波,一眼望去,倒不像是文官,反而会让人误以为是武将。

“天刚亮,城门开我们才入了京城,回到府里整顿了一下便过来了,如今,见二老精神矍铄,与当日小妹嫁过来时一般无二,可真是让人欢喜。”

柳庭怀彬彬有礼的说道。

白老太太点头呵呵笑着,一旁,白老太爷则问起了他在江南任上的事情,见柳庭怀的回答有条不紊条理清晰,知道他在任上做了许多实事,白老太爷沉声赞道:“以你如今的年龄和资历,应在任上多做些实事,将来的前途不可限量,此番回来,着实有些可惜了。”

白老太爷只是就事论事,柳庭怀抿着唇轻声应着,坐在他身侧的王氏却有些不自然的红了脸。

如今,大抵可以确认,是王家暗中使力,将柳庭怀调回了京城。

白璎珞进屋的时候,不止柳庭怀一家,薛氏和二夫人、四夫人等都在,几位小姐也都一并跟了过来。

上前给白老太爷和白老太太行了礼,白璎珞转身冲着柳庭怀拜倒,还未说话,眼中的泪便猝不及防的滑落下来。

纵使这么多年未见,此刻再看见柳庭怀,白璎珞的眼前,仍旧浮现起了当日的情形。

满怀期冀的打算带着白璎珞去江南任上,让她过无忧无虑的生活,那会儿的柳庭怀,眼中尽是憧憬,及至被白璎珞拒绝,柳庭怀虽柔声应着,可眼中却顿时少了几分光彩,眉眼间尽是对幼小的外甥女无尽的担忧。

一步一回头的离去,柳庭怀眼中的关切,成为白璎珞这么多年想起来就会心中顿生暖意的一副画面,每当夜深人静想起来时,白璎珞仍旧会安慰自己,有祖父祖母,还有舅舅,也算是不那么凄凉了。

此刻,白璎珞满面是泪,柳庭怀的眼中,也泛起了一抹晶莹,喉头更是不住的滑动着。

“珞儿,好孩子,快起来…”

起身搀起了白璎珞,柳庭怀吸了吸鼻子,眨着眼睛忍下泪意,回头指着王氏介绍道:“这是你舅母。”

“舅母…”

叫了人,又俯身行了礼,王氏急忙起身避过,一边从丫鬟手中接过早已准备好的见面礼递给了白璎珞。

说了会儿话,白老太太便开口吩咐,让小厨房把午膳送去兰心阁,让柳庭怀和王氏跟着白璎珞去好好的说会儿话。

一路往兰心阁走去,柳庭怀关切的问着白璎珞这些年的事,哪怕是见到了人,也还问她身子可好,可有跟着夫子做学问,一派拳拳的爱护之心。

待到进了屋,柳庭怀环顾了一周,欣慰的点了点头,而一旁的王氏和身后的一对女儿,则目不转睛的打量起来,母女三人对视一眼,似是心中已经有了什么主意。

“珞儿,这是你若萱表姐,若眉表妹,还有澜表弟…”

指着三个儿女,柳庭怀给白璎珞介绍着,白璎珞起身各自行了半礼,唤了流苏和流莺将准备好的礼物各自交给了他们。

许是长女的缘故,柳若萱的一言一行,像极了柳庭怀,大方端庄,反观柳若眉,举止间便有些女儿家的随性和娇憨,得了礼物,柳若眉当即便取出来赏玩起来,待到看到那对水头极好的翡翠镯子,已经迫不及待的戴在了手上,惹得王氏暗里使了好几回眼色。

少顷的功夫,两队丫鬟提着锦盒而来,在桌上摆置出了一桌席面,见白璎珞神色间丝毫不显惊诧,可见平日里也是这般,柳庭怀才渐渐放下了心。

吃用完,柳庭怀便朝庆安堂去了,王氏借故留了下来。

“珞儿,方才听你大伯母说,后院的梅花开的正好,让丫鬟带咱们去后院散散步吧,一会儿回来,你也刚好歇午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