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露出一个安心的微笑。

倘若当真是鬼神庇佑,赐此绝技,她便安心受之。

既来之则安之。

.

又过了几日,林氏有些着急了。

前些时日老爷派了人回来,说是不日便归,最迟五日。然,五日已过,六日也过了,七日还剩一半了,老爷还是未归。

林氏开始坐立不安。

她让元叟去打听打听,元叟回来时摇摇头,什么都没打听出来。

崔湛说道:“阿娘放心,兴许阿爹是半路遇上知己好友了,所以才会耽搁了。”话是这么说,崔湛心中始终没有底。即便是遇上知己好友,阿爹也该会捎一封信回来才对的。

而这段时日虽有雨,但最多下个半日便也停了,周围也没有山泥倾泻的消息传来,断不会是因为恶劣的天气才阻碍了归家的行程。

思及此,崔湛看了看林氏担忧的神色,说:“阿娘且放心,儿这便启程去青城,向阿爹的诗友打听一番。”

林氏道:“好,你带上元叟。”

崔湛说:“万万不可,儿去青城后,家中无男丁。倘若遇上了无赖子,元叟还能应对一二。还请阿娘放心。”

见林氏仍是愁绪未散,崔湛又说:“待儿经过周家庄时,向周叔借一两护卫结伴而行。”

听到此话林氏总算放心了,轻轻地点了点头。

当日,林氏与崔锦便为崔湛送行。

崔锦劝慰林氏。

“阿娘莫要担心,大兄定会与阿爹平安回来的。兴许这一回是阿爹路上有急事耽搁了。”她扶着阿娘回了屋里,吩咐珍嬷好生照顾阿娘后,旋即转身回了西厢房。

她提笔作画。

不到两刻钟,画中的淡墨尽散,逐渐展现出柔和的色彩。

山洞中有一蒙面的黑衣人,手执利器,正对被逼到边角的青衫公子发出狰狞的眼神,利刃上寒光森森,倒映出青山公子恐惧的眼神。

画笔掉落在地。

崔锦的脸色瞬间变白。

是阿爹!

作者有话要说:

女主:作者你是几个意思!人家爽文都是一开篇就来个压抑的杀我全家我要灭你全家的先抑后扬梗!你这么平淡地写真的好吗?金大腿竟然来得这么快!通常不应该是让我爹被杀后我见到血淋淋的尸体了再捡到牛逼装备开挂大杀四方么!这样…的金大腿请给多我两条!

蛋蛋:你好没节操。

女主:男主尚未出现,请在新手村给我捡装备!谢谢!

蛋蛋:…

女主:(┳_┳)请各位大人戳一下作者的专栏,将萌萌的作者带回家。

【系统消息】恭喜玩家女主获得了作者好感度+10

第三章

林氏的一颗心七上八下的。

她做了个噩梦,梦中夫婿不归,长子身亡,只剩阿锦与她相依,孤儿寡母被人欺,而娘家也不再庇佑自己。这样的噩梦吓得林氏惊醒过来。

她坐起,拭去额上的冷汗。

珍嬷的声音传来。

“夫人可是梦靥了?”

珍嬷欲要点起蜡烛,林氏说:“不必点了,莫要浪费。”顿了下,她又道:“湛儿可有回来?”

珍嬷说道:“不曾。”

林氏又问:“夫主的消息呢?”

珍嬷轻声叹道:“也不曾有。”

林氏又说道:“娘家那边呢?”

一声轻叹。珍嬷说:“夫人,今日下午奴婢回了林家,家主外出了,说是秋至时才归,林家如今拿主意的是周氏。”

周氏乃林家主的正妻,林氏小时候起便不得主母欢喜,而她的生母走得也早。如今回娘家求派几个人,怕是不容易了。而这些年来林家主见崔元毫无作为,到头来他也只攀了个汾阳崔氏亲家的名头,而且还是被遗弃的庶子结的姻亲,林家主也渐渐疏远了崔元与林氏一家。崔湛出生时,林家主见汾阳崔氏那边没任何举动,他便也当作不知孙儿的出生,后来也更别说崔锦了。

屋外忽有细微的声响,林氏心中一喜,赶忙催促道:“珍嬷,快去看看,是不是老爷和公子回来了?”片刻后,珍嬷回来禀报道:“夫人,奴婢问了元叟,并无人回来,应该是风的缘故。”

林氏失望地叹了声。

珍嬷温声道:“夫人歇息吧,也许明日老爷与公子就回来了。”

.

与此同时,屋宅外的元叟松了口气。他转过身,压低声音道:“大姑娘,珍嬷并没有发现异常。”

黑暗中有一道人影缓缓走出。

正是理应在西厢房里就寝的崔锦。

只见她穿着褐色的粗布衣衫,原先姣好的面容此时添了六七道的伤痕,半张脸像是被火烧过一样,坑坑洼洼的,委实难以入目。

崔锦花了半天方画出这般妆容,平日里不舍得用的色彩都用到脸上来了。

她沙哑着声音问:“阿叟,都备好了?”

元叟连忙点头。

“依照大姑娘的吩咐,变卖了衣裳和首饰,还有一张画纸,得来两金,雇了牛车和一个可靠的驭夫以及四五个乞儿。还请大姑娘放心,驭夫是我识得的亲戚,唤作二牛,是个老实憨厚的人。”元叟担心地道:“大姑娘是要做什么?不如先等公子回来?”

崔锦想起画中的阿爹,咬牙道:“事到如此,不能等了,只能一搏!”

她看向元叟。

“阿叟,你放心,我自有分寸。从小到大哪次阿爹不是让着我胡来,这也并非我头一次出门。倘若阿娘问起,你便说大兄临时让人将我带了出去。”

若是以往,她定然会向赵郎求助。

可如今时不我待,赵郎搬救兵需禀报赵知府,赵知府派人必会先问清状况,一来二去,已经来不及了。画中所示,她尚且不知何时发生,亦或是已经发生。

此事是连一弹指也不能拖。

事不宜迟,崔锦登上牛车,与四五个乞儿同乘一车。乞儿身上臭味难闻,然崔锦面不改色,只听她刻意压低的嗓音道:“二牛,前往洺山。”

乞儿并不知崔锦身份。

元叟雇他们时,只说了崔锦是替赵知府办事的。乞儿们在樊城乞讨为生,又岂会不知他们的衣食父母便是赵知府?遂答应得极其干脆利落。

可如今见到领着他们办事的人是一个女子,顿时又起了轻视的心思,尤其是见到崔锦不堪入目的容颜,都不禁开始怀疑元叟话中的真假。

乞儿们心思各异。

而崔锦依旧淡定自如,仿佛不曾见到乞儿们不怀好意的打量。

樊城虽称城,却无城门,并无夜禁一说,只有三三两两的守卫在街上巡逻。此时,崔锦忽道:“二牛,往东边走。知府派了人在西街埋伏,等待已久的小贼今日定会在西街落网,我们走东边,莫要坏了知府的捉贼之计。”

二牛应声,旋即改变方向。

车内的乞儿们你看我我看你的,皆是面色各异。直到牛车毫无阻碍地驶出樊城,而一路上半个查问的守卫也没有时,乞儿们方信了崔锦之说,心中的那点轻视也消失了。

若非是知府的人,又怎会知道西街埋伏一事?

而东街有守卫巡逻,见到半夜三更有牛车经过定会前来查问,若非是知府的吩咐又怎会不来查问?

乞儿们看崔锦的眼神添了一丝恭敬。

自古以来三教九流对待官家的人心中都会有所敬畏,官家就是替天子办事的人,而在这山高皇帝远的樊城里,知府就是他们的天。

确认了这个丑陋的姑娘是替知府办事的人后,车里的乞儿们纷纷退了退,倒也不敢直视崔锦了。

崔锦似是毫无察觉,神色依旧如初。

只有她自己才知道多亏了画中所示,她方知今夜有赵知府在西街有埋伏,不然也难以让乞儿们信服了。

车声辘辘,约摸过了一个时辰,牛车离开了焦山。

.

洺山与焦山相邻。

原本两山之间最多也只有路人经过,而近几个月来有人挖出了金子,迅速在樊城置办了屋宅美婢,娶妻生子,且还入了赵知府的眼,迅速跻身为樊城富商之一。

经此一事,越来越多的人集聚在洺山与焦山之间,日日夜夜地铲土挖金。

然,成功挖出金子的人却屈指可数,但始终没有打击众人挖金的热情。倘若…再挖深一点,深一点,就挖到金子了呢?从此便不用再挨饿,也能像挖金第一人那般走上人生巅峰了呢。

时日一久,这挖金的人也划分了圈子。

七八人圈一块地,九十人划一个圈,井水不犯河水,各自看守自己的阵营。也因此,挖金人对来往的路人格外警惕。

夜阑人静时,蓦然有一牛车驶来,纷纷惹来了挖金人的瞩目。

车是普通的牛车,车厢也无任何雕饰和纹案,驭夫的衣裳也是再寻常不过的麻衫,不像是权贵的驭夫。如此打量之下,已有数人举着火把围了上去,嚷嚷道:“车上是谁?”

二牛哪里应对得了这番阵仗。

他哆嗦了下,说:“我们只是路过此地,并无他意。”

有人道:“嗤,谁知道你说的是真是假,全都下车,待我们检查过后方能离去。前几日还有不知死活的人偷偷来掘金,你知道下场是什么?这一处我们都划分好了地盘,敢来抢的人只有一个字,就是死。”

二牛说:“我们…没有…”

“废话少说,下车。”带头之人喝道。

车里的乞儿小声地说道:“姑娘既然是奉知府之命,又何惧他们?”知晓眼前的姑娘当真是奉了知府之命,乞儿说话也变得文雅起来。

崔锦扫了他一眼。

车外虽是咄咄逼人,但她也无所惧。她低声道:“此乃私命。”

一个“私”字足以道尽一切。

乞儿不再多问。

崔锦轻拢衣袖,压低声音与乞儿道了数句。乞儿纷纷点头。而此时车外的数人也等得不耐烦了,正要扯下车帘时,蓦然有一股酸臭味袭来。

若干个乞儿依次跳下牛车。

只听一乞儿说道:“诸位,我们自樊城而来,受雇于樊城大户,送姑娘到顺覃休养。”

听到“姑娘”二字,数人眼睛不由一亮。

他们没日没夜地掘金,好久没有碰女人了。送去偏远地区休养,既是大户,而护送之人却雇了乞儿,显然车内的姑娘是被遗弃了的。

有人吹了声口哨。

“姑娘莫要害羞,下来给我们瞅一眼,瞅不对眼,你便可以去休养。”

随即又有数道□□声响起。

二牛着急得不知该如何是好,只能不知所措地站着。

而此时,牛车内有一道极为沙哑的声音传出。

“求诸位放行,我…我…咳…咳咳…”车内蓦然有剧烈的咳嗽声传出。此时有乞儿小声说道:“听闻这位大姑娘似乎得了什么疾病…”

病字一出,笑声顿止。

这个时代医术匮乏,巫医盛行,倘若得了疾病,通常便只有一条死路。到时候即使得了万金,也无命享用。

有不少人登时打退堂鼓。

却也有几个不怕死的留在了牛车前,其中一个人说:“姑娘下来,我们看一看。”

“好。”

没想到车里的大姑娘会应声,几人都愣了下。

此时只听崔锦又道:“二牛,掀开车帘。”

车帘缓缓地掀起,几人都期待地咽了口唾沫,有咳嗽声响,几人都下意识地后退了一步,原先想来看热闹的人也坐了回去。

渐渐的,渐渐的。

车帘完全掀开,车厢中的一切展露无遗,包括穿着褐色布衫的姑娘,以及她丑陋不堪的容颜。

几人见到她脸上可怕的疤痕后都几欲作呕,秽气地摆摆手,道:“快走快走。”

乞儿们重新上车,车帘又放了下来。

崔锦缓缓垂下眼,静静地坐着。

方才那群挖金人一副凶神恶煞的模样,连他们都不禁心有余悸,反观崔锦却没有一丝一毫的惧意,乞儿们此时方彻彻底底对她信服。

天将亮时,牛车终于停在了洺山山脚。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吱吱给我画了一张可女王可逗比的催留言图!

摸下巴,三章内容三章不同风格的作者有话说,这么努力的我真是拼了。想见男主吗!想见吗!想见吗!想的话就酷爱来催我呀~~来呀来呀来呀~~我在晋江等着你们!【请套入黑化的欧阳少恭的声音…

第四章

画中所示的山洞有一个特别之处。

洞口有两株紫前草。

从青城回樊城的路上,要经过四座山,唯独洺山因较为独特的地理位置才能长出紫前草。紫前草向阳而生,那么山洞的洞口必然是面向东边的。

洺山上洞穴数不胜数,如今只能放手一搏。

兴许上天垂怜,念及她一片孝心,能让她早日寻出画中所示的洞穴。

崔锦沉声道:“天已亮,还请诸位助我。知府大人要寻一人,他如今便藏在山上的洞穴中。你们且记着,要寻出口面向东边的洞穴,洞口左侧长了两株紫前草。无论有没有见到人,你们都要留心,记住山洞的位置。”

乞儿们应声。

崔锦让二牛停在山脚下,自己带了一个乞儿,与剩下的几个兵分四路,开始找寻洺山洞穴。

时间过得极快。

天色由鸦青转白,又从白转艳红,将近傍晚时分,他们统共寻出了三个洞穴,然而洞穴却没有人。崔锦打量天色,又问:“洞穴中可有血迹?”

乞儿们纷纷摇头。

崔锦心中一喜。

她今日一直担忧画中所示在昨天夜里已经发生,所幸没有。她道:“你与他,守在第一个洞穴里,你与他,第二个洞穴,而你和我则在第三个洞穴,皆躲在洞穴中,若我没有猜错,今夜必有动静。知府大人要寻的乃一着青衫的郎君,然,郎君被人追杀,你们若见到有黑衣人便拖住他的脚步,另一人出来叫唤他人。你们都听明白了吗?”

崔锦表情严肃而凝重,语气也是万分郑重。

乞儿们不敢有所疏忽。

.

天色渐渐暗下来,山洞里变得一片漆黑。

今夜无月,夜色深沉。

崔锦蹲坐在山洞一隅,嘴里嚼着果子。他们寻了一整日的山洞,并未进食,只能借山中野果果腹。果子酸涩无比,然崔锦却毫无察觉,她脑子不停地思考着。

阿爹无论在樊城还是青城,都不曾树敌。

这些年来,他在樊城教上不起私塾的孩子识字,更是让周遭人赞不绝口。樊城不大,不识字的百姓居多,时下能识字必能让人尊重,尤其是像阿爹这般从燕阳城过来的。

青城中阿爹的诗友亦与阿爹交好,且都是些读圣贤书的郎君,又岂会做为文人所鄙的事情?

有急促的脚步声响起,在寂静的山间中格外地响亮。

崔锦心中一紧,直勾勾地看向洞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