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人也没多花心思装点门面,就叫五人厨艺班,每个人每次教学,都只带一个学生,如果发现学生资质不行,就会被遣送走。

陈寒出身并不好,很普通,身世还有些坎坷,但运气好,得以入五人门,学得一手好厨艺,在师傅们的照顾下,在帝都还算有些名气地位,师傅们都说,陈寒学手艺,动力在自己的嘴,这是最足的动力。所以陈寒也是难得的从五个人手底下出师了的。

徒弟们被送走的被送走,出师的出师,几位老师傅也上了年纪,便各自干自己的事儿去了,这英奇师傅,据说是去五台山出家去了!

陈寒对这样的传言嗤之以鼻:“五师傅不能没有酒不能没有肉,怎么可能去做和尚?”

对师傅了解的果然还是徒弟,英奇师傅其实只是去五台山玩玩,觉得那边和尚有些意思,便住在那边,跟和尚们聊聊天之类的,如今这是回来了。

江延宗回复问:“能请到英奇师傅坐镇?”

“有叉水村食材,我便有八分把握。”对方也是自信满满。

江延宗便有些心动了,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不过江延宗并没有冲动之下马上答应对方,而是回复说:“我需要一点时间考虑一下,如果合作模式对我满意,我当然十分乐意了。”

攀上高位的人不容易,但是要从那些人身上占便宜,也不容易,大多时候是对方从你身上占便宜,江延宗不是那种任由人占便宜的人,没有满意的方式和收益,他也不会答应。反正得罪人也不算什么,现在窝在叉水村,也挺好的。

此时,食府里的陈寒忙完了中午时段,正坐在通风凉快的地方,抱着半边西瓜,吃得不亦乐乎。

卫靖泽家的西瓜,就算是再紧张,也不会短了他的,陈寒更加觉得,小卫就是好啊,够意思啊,讲义气啊,这人不仅可以做朋友啊,甚至可以做兄弟啊!

就在这个时候,突然听到一声十分熟悉却又久违的咳嗽声,陈寒一愣,转头看过,就看到一个穿着白t恤的老人家站在门口,目光灼灼的盯着他!

陈寒愣了三秒,手里的勺子吧嗒掉进了西瓜里,喊了一声:“五师傅?”

白t恤的老人家也是个大脑门锃亮的,身材微丰,看上去不怎么起眼,但他正是大名鼎鼎的五人厨艺班的五师傅张英奇,人们一般称他英奇师傅。

老人家走上前来,沉声说:“见到师傅就这幅鬼样子的?吃多了地沟油脑子塞住了?”

得,这毒舌也是有师门传承的。

陈寒忙站起身来,结结巴巴说:“没…没有,见到您老人家,我太激动了,您老人家怎么到这里来了?这大热天的。哎呀,赶紧倒水来!对了,我这西瓜是冰镇的,我去给您拿另一半!”

说完,陈寒转身吧嗒吧嗒钻进了食材储备区,把另一半西瓜抱出来,这一般是他留在晚上乘凉的时候吃的,现在师傅来了,当然要先招待他老人家了。

英奇师傅自己在空椅子上坐下,享受着徒弟的殷勤照顾。

英奇师傅也不客气,接过西瓜和勺子,就先在中间转了一圈,用勺子舀起来,一把塞进嘴里,那姿势,跟陈寒是一模一样的,师门传承的痕迹,真是处处可见啊!

“嗯…不错…”

燥热之后,吃下这么一大口冰西瓜,简直是爽呆了,简直可以列为最好的享受之一。

第94章 好热呀

陈寒见师父那模样,知道自己这初次见面第一关是过了。

英奇师傅抓着勺子铲了几口西瓜吃了,才舒了一口气,这七月份的天气可真热,他还挤了老久的车,真是累了个半死。

“这西瓜好,百分百纯西瓜甜,连那种化肥甜都没有,好瓜!”

陈寒就嘿嘿一笑,说:“您喜欢就都吃了,这是我朋友家种的,就是不打农药不用化肥,全用农家肥。”

英奇师傅点了点头,说:“你先去给我做碗面,我看看你手艺有没有退步。”

其实是饿了想吃东西吧?陈寒腹诽,却十分麻溜地钻进了厨房,给自己师傅做一碗简单的荷包蛋面,越是简单的食物,越考验一个人的功夫手艺。

等面做好了,端出来,英奇师傅开始吃的时候,陈寒便坐在对面,好奇地问:“师傅,你咋找这里来了?大热天的,你也不嫌辛苦。”

英奇师傅吃了一口面,才回答说:“你以为我乐意啊?还不是听说你这小子蹲在这犄角旮旯孵蛋,我以为你手艺差了在帝都没法混,所以才来拯救你的,你这没良心的。”

好吧,对于师傅的看扁,陈寒也没什么好反驳的,只说:“我不是混不下了才来的,是在这里呆的挺有意思的,所以才不想回帝都了。这里空气好,食材好,我又能横着走,舒心的很,干嘛回帝都?”

“你还是跟着江家那小子混?”

“是啊!”

“也没见你跟他混到几个钱。”

“嗬!钱算个鸟!那小子不也来蹲这犄角旮旯了么?比我蹲的还开心呢!”

想起江延宗把自己抛一边,天天跟卫靖泽黏在一起,陈寒就一百个不舒服,踏马哒老子先认识你的好不好!

英奇师傅楞了一下,问:“咋回事?那小子不是最能折腾么?甘心在这乡下呆着?”

陈寒说:“师父,你可别瞧不起这乡下地方,好东西都在这儿呢!我们在这儿认识一个哥们,可仗义了,这西瓜,他卖掉少说百多块钱一个,但他就是一天给我送一个!还有门前这里要修条路,从他们家直接通到这里,嘿,就是给我修的。”

陈寒这家伙的脸皮子厚的出奇,这种话也说得出来,要是江延宗听到了,肯定会替他没脸。什么叫为他修的路?明显是为村里修的路好不好?

英奇师傅倒是很了解这个徒弟喜欢吹牛的性格,一点都不惊讶,反而说:“那肯定不止这点好处,让你们两都不愿意挪窝了。”

陈寒嘿嘿一笑,说:“那是,您只要在这里呆个一两天,就能明白过来了。”

正好这个时候,陈寒的手机响了,便说:“师傅您先吃着,我去接个电话。”

这电话就是江延宗打来的,开口就说:“光头,你五师父回来了。”

陈寒带着哭腔:“我知道啊!”

“你怎么知道的?我也是才收到消息。”

陈寒都快满脸宽面泪了:“他正在店里吃面呢!你说我怎么知道的?”

江延宗还楞了一下,这老人家,还真是经不起念叨啊,一念叨就来了。

陈寒心里的苦,也就只有江延宗知道了,五师傅嘴巴毒啊,每次把陈寒做的菜贬得跟一坨屎一样,只有最后出师的时候,才得了一句勉勉强强,所以陈寒最怕五师傅评价他的手艺了,简直是对自信心的毁灭性打击,有时候让人真恨不得马上抹脖子重新投胎去。

江延宗问:“那你师父还有做掌勺的想法吗?”

陈寒擦了擦眼泪,说:“还没问,才到呢,估摸着没什么想法吧?”

英奇师傅毕竟是那么大岁数的人了,名利已经看淡,不然不会在五台山呆上好几年了。

江延宗也没多解释,只说:“我知道了,好好招待他老人家。”

这边,卫靖泽和村长在确定了各家的排序和意愿之后,便抽了一个凉快的早晨,骑着小电驴去粮站租借收割机。

这事儿也比较顺利,前面已经有一些人租了,叉水村要等到十号左右轮的上,算算时间,也还来得及,于是两个人交了押金和租金,付了油钱,等十号的时候,就会有车将三台收割机送到村里,三名师傅也会一起来。

办完了手续,两个人揣着条子骑着小电驴回了家。

听说租好了收割机,大家活儿也放了心,开始忙活着地里的一些事儿,等夏收开始了,就没什么时间来管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啦!

西瓜地现在已经进入了发力的时候,西瓜见天地长大,每天都能收获几百斤,一部分售往食府,一部分散卖,每天都有不少钱入账,卫靖泽账户里的钱也是蹭蹭上涨,如今早有了三十多万了,盖个房子,没有一点压力。

那个做鸡舍的方案,才写了个开头,便忙的没时间写了,卫靖泽打算等到七月忙过之后,再来写,反正鸡舍也不急着建起来。

七月初,听说潘婉婉已经放暑假了,但是不打算回来,准备去外面打暑假工,赚钱做学费和生活费。

卫靖泽忙问:“那村里的账你还可以帮着算吗?”

潘婉婉虽然才学了一年会计,可是那账目确实是算得不错,村里检查的时候,也没发现什么错漏,便觉得这丫头真是有本事,更加乐于将这算账的事儿交给她了。

潘婉婉回道:“当然可以了,虽然是打暑假工,但是总有休息的时间的,村里人的生意当然要照顾了。”

卫靖泽松了一口气,他不想被村里的账给困住。

食府那边,英奇师傅一直住着,天天看食材和做菜,有师父盯着,陈寒更是绷紧了一身皮,生怕师父又对他的信心进行毁灭性打击。

没想到英奇师傅里里外外围观了几天之后,突然提出,要去传说中的叉水村看看!

陈寒顿时一股莫名的滋味涌上心头,有点担心这大热天的,师父在外面跑,会热着,又有些小开心,师父终于走了,自己不用被盯着了。

陈寒先给卫靖泽打了电话,卫靖泽正在家里为夏收的事儿做准备呢,接了陈寒的电话,听说他师父要来,还奇怪陈寒的师父是谁。

明白了即将来的访客的身份之后,卫靖泽也没有推辞,说:“来就来吧,老人家愿意就来,我们当然欢迎了。”

卫靖泽完全不知道这些人背后的故事和经历,所以很傻白甜地认为都是朋友关系,招待一下没什么。

老人家也不能坐个三轮车过来,于是江延宗开着车去接。那样身份地位的人,江延宗给做司机也不算亏。

江延宗一大早出发,等回来的时候,也已经是九点多了,门前正热闹的收菜呢。

英奇师傅对什么都好奇,卫靖泽也是在家里等着,客人来了,总不能主人不在家,见人来了,赶紧过来招待,打招呼请喝茶吃西瓜之类的。

招呼完之后,卫靖泽也有自己的事情要忙,便让老人家自己玩,路不知道可以问,有什么事儿可以问。

英奇师傅先去西瓜地看了看。对于西瓜的味道,英奇师傅也是赞不绝口,特供瓜都觉得比这个差一筹。卫靖泽自从知道陈寒的师父在食府之后,也给老人家每天送个瓜,只是英奇师傅年纪大了,也不能吃太多甜食,怕身体负担不过来,所以也让陈寒占了便宜。

西瓜地没什么特别的,只是那藤蔓长得十分粗壮,看上去比一般的西瓜要壮实多了,而且放眼望去感觉满地都是西瓜。转到猪圈,就听见里面的猪在嗷嗷叫,杨天健在煮猪食,得了许可之后,进了猪栏看了看,半大的小猪都是粉嫩粉嫩的,看上去十分健康,难怪这些天在食府吃到的排骨猪肉都少腥少油,这猪看外表就长得很好啊!

由杨天健指路,又去鸡舍看了看,倒是没看出个什么不同来,这些鸡都因为太阳越来越大了,正躲在阴凉处呢!一抬头,还看到树上一只大黑猫正趴着,听到脚步声,警惕的看了一眼,金黄的眸子微微一眯,似乎确定了没有威胁之后,又慢悠悠转过头,继续趴着发懒。

在这里,忙碌与悠闲并存,却都散发着快乐的气息,看上去一切都是欣欣向荣的,一切都充满了希望,让人十分期待。

中午,是卫靖泽下的厨,为了欢迎这位老人家,还特地杀了一只鸡,鱼和虾也有,荤素搭配做了满满一桌。

吃着卫靖泽的手艺,英奇师傅才感受到自己的徒弟陈寒有多出众,在这种珍惜食材的老厨师看来,这简直是暴殄天物啊!幸好食物本来的味道就很好,就算是被胡乱做了一顿,也勉强能入口。

在英奇师傅看来,确实是勉强,在别人口中觉得很不错的农家饭菜,英奇师傅确实是有些挑剔,没法子,这张嘴就是这么长的。

在这里,江延宗也是心事重重,却不敢跟英奇师傅当面说出山当掌勺师傅的事儿,不过两个人的往来也不少,互相问候一下,聊聊现状,也挺有老熟人再次相见的感觉。

英奇师傅在叉水村呆了一天,晚上的时候由江延宗送回食府去,这乡下也没有地方给老人家住的。

看了这么一天,英奇师傅也没弄明白为什么这里出产的食材就那么好吃,只能归结于,这里的水土真的是太好了。

第95章 做不做

第二天,英奇师傅依旧往村里来了,跟着收菜的车一起来的。

卫靖泽看到坐在三轮车上的英奇师傅的时候,还惊讶了一下,陈寒都受不了这段路的颠簸,老师傅就受得住?对比显得陈寒挺娇气啊!

来收菜的两个小伙子更是一本正经,比平时来的要严肃多了,果然师祖在就是不一样啊,看他们那样子,简直是接受领导检阅一般。

卫靖泽转念一想,如果家里的房子早些修好了,就不用这老师傅天天跑来跑去了,所以这做房子的事情,最好不要再拖了,九月是应该开始了。

中午,在外面忙活了半天的卫靖泽回到家里准备做饭的时候,却发现头发花白的老师傅竟然在厨房里忙活着淘米。

“哎呀,老师傅,你是来做客的,还是去歇着吧!这饭我来做就行了!”卫靖泽忙跑过去要拿过英奇师傅手里的饭锅。客人上门来怎么好意思让人家做饭?

英奇师傅一手拿着锅一躲,另一手推开卫靖泽,撇了撇嘴,说:“你来做?别白瞎了这好米好菜了,你一边去,少来这里瞎参和。”

卫靖泽:…

这老师傅还真是不把自己当外人啊!

江延宗进了来,将卫靖泽拉出了厨房,说:“他难得有这兴致,你就让他忙活吧,人家是嫌弃你的手艺呢,你别不知趣了。”

卫靖泽:…

原来自己还成了不解风情的那个了。

不过,既然人家老师傅有这个兴致,就让他忙吧。

卫靖泽就在堂屋坐着,前面后面都开着,风穿堂而过,温柔而轻盈,十分凉爽,不像在外面,风吹来都是热的。

卫靖泽看不到厨房里是个什么场景,只听见厨房里是嗒嗒嗒十分有节奏的切菜声,不一会儿,便刺啦一声,那是菜下锅了,然后是均匀的翻锅的声音,真是奇怪,为什么好的厨师做菜的声音都那么有节奏,像是乐章一样动听。

老汉和杨天健也前后脚回来了,卫靖泽主动解释了一下英奇师傅做菜的事情,老汉也没有多说,只表示知道了。

进了屋里,那头顶炙烤的太阳就没了,顿时浑身都轻松不少,再来一盆冰凉的井水在身上擦一擦,真是舒爽的不要不要的,洗完之后往屋子里一坐,不消几分钟,便浑身都觉得轻软起来,舒服极了。

英奇师傅做饭也才花了半个小时的时间,只听见里面喊了一声:“上菜了!”

卫靖泽便连忙起身,将饭桌摆上,然后去拿筷子拿碗,杨天健也帮着端菜端饭。

英奇师傅做出来的菜,光是那味儿就让人闻着觉得比陈寒的手艺要好上几分。

大家本不觉得多饿的,等几个菜端上做,大家看了看,闻了闻,不由自主便觉得,肚子好饿啊!赶紧吃饭!

如果说陈寒的手艺是让大家惊艳的话,英奇师傅的手艺就是让人神魂颠倒了。

众人纷纷夸奖英奇师傅手艺好,英奇师傅完全不领情,说:“几年没怎么做饭,都有些退不了,你家的刀我用的不得劲,切菜切得不好看。”

卫靖泽看了看自己碗里那一片片薄的几乎快透明的黄瓜,心想,这还叫切的不好看?你逗我么?

不过卫靖泽也知道,老师傅的话不能反驳,人家这是真的在自省,不是在自谦,夸得太多,反而让人家不高兴了。

虽然嘴上没怎么夸,可是大家用行动证明,英奇师傅你宝刀不老呢!这一顿,大家将所有的饭菜都吃光了,每个人的小肚子都微微凸起来了,连江延宗都不例外。

回到屋子,卫靖泽就帮着江延宗揉肚子,一边宠溺地笑话他:“你这么大的人了,竟然还会吃撑,真是叫人怎么放心你哟?”

江延宗哼了一声,说:“你不知道英奇师傅下一次厨有多不容易,在帝都,有钱也不一定能够请得到他的,我在帝都长那么大,和英奇师傅也算熟悉,但是根本没吃过他的手艺几次,每次还是托了光头的福,英奇师傅自己炒花生米下酒,光头就偷一把出来分着吃。”

卫靖泽脑海里浮现出一个俊俏一个圆滚滚两小伙子蹑手蹑脚的顺着墙根儿走,然后俊俏的小男孩在外面望风,那圆滚滚的小男孩钻进了屋子里,不一会儿,圆滚滚的小子跑了出来,两个人拔腿就跑,找到了一个隐蔽的地方,开始分着吃花生米。

真是难以相信,江延宗的童年,也有几粒花生米带来的快乐。

不一会儿,江延宗又说到了帝都有人找自己合伙开饭店的事儿。

卫靖泽有些紧张,忙问:“那你会去帝都么?”

江延宗摇头说:“应该不会去,有陈少照看,也不需要我担心。”

卫靖泽的心顿时就放下来了,他怕的就是江延宗又要跑去帝都,他才不想跟江延宗分开呢,想念的滋味,真是太折磨人啦!

江延宗说:“这事儿还真像是一个馅饼砸到了头上一样,以前攀都攀不上的人,突然主动提出合作,真是让我太惊讶了。”

卫靖泽说:“那是,以前,你江少是跟什么张少李少没什么差别的少爷,手上的资源人家也不太看得上,能力比较出众,可是人家应该会更愿意用平民出身但能力不及你的人吧?现在你孑然一身,跟江家没什么瓜葛了,当然合作起来也更放心了。”

江延宗忍不住伸手摸了摸卫靖泽的脸,说:“不错,这些日子没白学,就是这样,而且,现在我坐拥叉水村这个资源,帝都的人都知道叉水村的东西都是经我的手出售的。拥有这样资源的我,当然是很好的合作对象。”

不是帝都所有的公子少爷都能像江延宗这样,跑到这里来孵蛋了,能够自己亲自来守着这一片资源的。

犹豫了一会儿,江延宗问:“你说…我要不要跟他合作?”

陈少,不可说的几代,在帝都家族势力庞大,是许多人想靠都靠不上去的大树,搭上这根线,必然财运亨通,财源广进,但是,答应了这一场合作,自然是要有所付出的。

江延宗以前的想法是,守着现在的资源,做着手上的生意,安安稳稳过日子,知足常乐,如今突然那么大一个馅饼摆在跟前,到底是建立自己的事业,重新弄出一个江家来,还是按照以前的想法,窝在这里,赚多赚少都无所谓了?

卫靖泽亲了亲他的额头,说:“不管你选择怎么做,只要跟我在一起就好,反正你就不准去帝都,要去咱们两个一起去。”

江延宗点了点头,不跟这家伙在一起,还能跟谁在一起呢?

十号的一大早,就有车将三台收割机和三个会开收割机的师傅送过来了。叉水村的稻子如今已经都黄澄澄的,弯着腰,就等着收割了。

收割机进入田野,那机器开动的声音,让丰收的季节更加喜悦了。

七月的天气一直很好,每天都是大太阳,稻谷从田里收回来之后,便都摊晒在门前的水泥地上,家家户户门前一片金黄。

而英奇师傅对这个好像很感兴趣,每天都要坐着十分颠屁股的收菜的车来叉水村,晚上再回去,不辞辛劳。

陈寒对卫靖泽一家能够每天吃上自己师傅做的饭菜而羡慕嫉妒恨不已,啊啊啊,师傅好不容易有这么多兴致做饭,自己却吃不到!真是怨念!

开始收稻子之后,就有人上门来问江延宗,今年收稻子的价格有没有变化。

江延宗也不遮遮掩掩,说:“今年的稻子都长得不错,当然还是像以前的价格收购。”

市场价每年都会变,官方的收购价也都会有些区别,所以大家担心江延宗这边也是如此。

江延宗收稻子的价格高,但打成米卖出去的价格更高,完全有不少赚的。

打听到了谷子价格的村民们十分欢喜,根据去年晚稻的收获情况,可以确定今年还能赚一笔呢!

整个叉水村都喜气洋洋。

江延宗以三百元每担的价格收购谷子的事儿,并不是什么秘密,去年就已经传了出去了,今年,就有不少人打电话来,问江延宗收谷子的情况。

江延宗不喜欢这种电话,而且很多地方的乡音他又听不大懂,就让卫靖泽接电话,卫靖泽解释,人家只收无公害的水稻,打过药用过肥料的都不要,外村的村民都失望不已,他们的稻子卖出去,能有一百五十块一担的价格,都要高兴得不行了。

这确实是只有叉水村才有的好处啊!连一直都是最富有的大泥湾,也比不上叉水村来钱快。

当然也有亲戚来问这个事儿,卫靖泽不得不一一应付,好事儿大家都盼着落到自己的头上,只可惜没有卫靖泽,这事儿是完全不成的。

卫靖泽家也排在挺前面的,依旧不过是两天的功夫,就收割了所有的稻子,屋里屋外都摊开晾着,不能让刚收回来的稻子直接堆在一起。

让开收割机的师傅们印象最深的,除了叉水村的水稻价格高的让人眼红之外,还有卫靖泽家吃饭的时候那手艺,艾玛,这一辈子都没吃过这么好吃的,以后回去了,肯定还会想念自己曾经吃过的几顿饭的。

英奇师傅的手艺没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