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一章 墓穴

齐进睃了他一眼,在这里走了好几天了就得出这么一个结论,他还敢说自己是什么风水行家了?

不过这会儿也不是咒骂的时候,好歹有这小子在,也帮着破解了不少机关,否则他早不知道死了多少回了。

他道:“先回去再说吧,跟皇上报备一下。”

几人又转回去见封敬亭,此时封敬亭正坐在一块巨大的石椅上,微微敛目沉思着。看见他们过来,眉角扬了扬,“你们可寻到出路了?”

齐进摇摇头,“没找到出路,这里的路该是都被封死了,这是有人想活活把咱们困死在这儿。”

李玉道:“启禀皇上,下官看这里该是个墓穴,里面的石头应该是新近凿建的,凿过的痕迹还很明显,墓穴的规格很高,绝不是普通人的。”

封敬亭微微颔首,“你们还看出什么来了?”

齐进挠挠头,“别的也看不出什么来,所有的路都被封了,只有很少的几个通气孔,别说食物没了,空气也越来越稀薄,要真是出不去,咱们都得死在这儿了。”他说着又忍不住一叹,“要是皇后娘娘在这儿就好了。”

封敬亭也不禁叹息起来,若是郭文莺在这儿,肯定会因地取材造出什么新奇的玩意把这墓穴给弄开吧。他本来到云南是想保护她的,怕她出什么危险,没想到自己却成了阶下囚被人困在这里。最让人郁闷的是,到现在连困他们的人是谁都不知道。

想到走进这墓穴时的情形,真是恨得牙都痒痒起来。他们逃离追踪之后,本以为脱了险境,可谁想到在进入玉龙山附近的地方又遇到一股不知从哪儿钻出来的势力,他们一边进攻一边赶着他们走,一路走走停停,松松紧紧,就好像猫戏老鼠一样,后来就把他们引到了这个地方。

他们瞧见一个洞穴,想着可以当做天然的屏障,可进来了才知道这是早已设定好的陷阱,人进到这里外面的洞门就被巨石封住,想要出去却再也不能了。目前无路可走,只能等待救援,只是郭文莺会不会找到这里,他心里也一点底都没有啊。

齐进看他微沉着脸,隐隐猜到他在想什么,忙劝道:“皇上不用忧心,皇后娘娘聪明绝顶,一定能找到咱们的。”

虽然嘴上这么说,心里却很是纠结难过,他居然有一天也会到了需要女人来救的程度,这滋味儿还真是不好受啊。

封敬亭默然不语,也就是这几日他安静下来也想了很多,他思考这些年自己和郭文莺相处的方式,又想到她在宫里这几年生活的点点滴滴。

她不快乐,一点也不快乐!

他也知道她不快乐,可身为一国之君,却也只能无视,他能给的她并不喜欢,数不尽的珠宝,穿不尽绫罗绸缎,华美的食物,无上的权势和地位,这都是他能给予的。

可是她所想要的却不是这些,对于她来说自由自在的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才是最开心的。可是身为他的皇后,就必然得牺牲到许多自由,失去了一些东西,然后得到一些,而关键在于在她心中什么更为重要罢了。

但是显然,她所迷恋的不是皇后的地位和身为皇后所享受的权力。或者真像当初陆启方所说的,她郭文莺就不适合就留在后宫这样的地方。

如果他肯多给她一些自由,或者两人之间相处起来也没那么多隔阂和矛盾了吧?

他微微扯了下嘴角,真的很奇怪,现在人都要死了,他考虑的居然是这丫头心里怎么想的?也不知道现在的她在干什么?

郭文莺这会儿心情也很复杂,和路唯新谈了许多,真正有用的东西却不多,不过这些信息倒是也让她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现在封敬亭应该还活了,可能会关起来,也可能被困在某一处之地,否则以他的性格早就追过来找她算各种账了,绝不会像现在这样悄无声息的躲起来。

路唯新看她拧着眉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不由道:“文莺,下一步到底怎么做,你心里可有数吗?”

郭文莺叹口气道:“还能怎么做?我虽然暂时撤出了玉龙山,不过绝不可能放过那些人,我让人找了许多地方都没找到皇上的踪迹,如果我没猜错的话,皇上还在玉龙山的可能性很大。”

她让人拿过一张地图,指着上面的地形道:“你看这里,这就是你们当时撤退的路线,从这条路上退下来,最有可能进入的就是玉龙山脉,除此之外根本没有别的地方可以藏人的,只是玉龙山太大了,想找个把人实在不容易。”

路唯新点点头,“你说的有理,可是我被三皇子关押的时候可没听他说过皇上被他抓住的事,可见皇上并没在他手上。”

以封敬安的性格,那么张狂骄傲的一个人,怎么可能会抓到了皇上秘而不宣呢?

那么,皇上究竟会在哪儿呢?

她正寻思的时候,张强在外面告进,他手里端着一碗面,低声道:“头儿,张大人回来了。”

一听说张明长回来了,郭文莺顿时欣喜起来,忙道:“我出去瞧瞧。”

路唯新对张明长回不回来却不怎么感兴趣,他眼里瞅着的只有那一碗面,此刻早就跳起来对着面扑过去,也不管张强怎么看他,直接抢过大快朵颐起来。一边吃还一边抱怨着:“叫你煮个面条花这么长时间,这是纯粹要饿死我吗?”

张强也没功夫管他,看见郭文莺出去,忙在后面跟了上去。

郭文莺出了营帐,一出门便看见武场上有许多匹马,一水的都是滇马,个头比一般的滇马要高大,看着壮壮实实的,足有几千上万匹。

她顿时笑得满脸开花,有了这些马,她还怕什么爬山涉水,怕什么和那些少数民族的兵丁打仗了。

真是赞啊!

此刻张明长正站在练武场上,手里也牵着一匹马,对着她吟吟笑着,笑容亲切,姿态悠闲,看着特别顺眼。

郭文莺走过去赞赏的拍了拍他的肩头,“你小子行啊,还真弄了这么多匹马过来。”

张明长笑道:“确实费了些功夫,不过好在不辱使命。这一回不仅带了马来,还有从东南那边调了许多工匠过来,全力开工的话,用不了几日就能造许多炮弹了吧。”

第七百一十二章 许诺

郭文莺别提心里多高兴,真是笑得嘴都合不拢了,正愁着怎么占据优势呢,张明长就带来了这么多好东西,有了这些马和工匠,她还愁什么?

她忙让人把工匠带下去抓紧时间赶制炮弹,这些时日大炮每天都在轰隆隆响,炮弹消耗的很是厉害,不赶紧制出来怕不能应付下一场大战。

随后她又让张明长牵过一匹马来,打算亲自试试这滇马到底有什么特殊之处。

翻身上了马,这小马比她平时骑的大宛马小了一些,不过却又比普通的滇马略大,骑上之后脚步很是轻盈,果然自有一番风姿在其中。

张明长也骑了一匹,在她身后慢悠悠走着,一边走一边道:“这马不是普通的滇马,是经过特殊方法培育的,马身高,耐力好,正适合山区作战。”

郭文莺看他那一脸得意的样子,不由有些好笑,“你这是从哪儿弄了这么些匹好马?”

张明长道:“也是在外面结识了几个朋友,朋友之间帮忙罢了。”

他说的轻松,但是稍有点常识的都知道这事没那么简单。他也是初到云南没多久,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认识有用的朋友,这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郭文莺心里暗赞一句“他张明长果然厉害”,面上却也丝毫不露,只吩咐让人把马匹带下去,立刻训练,以图在最短的时间能投入战斗。

她不敢等太长时间,约莫心里也明白,多等一天封敬亭便会多一天的危险,所以一切都是加紧进行的,她料定还有一场大战等着,都在尽全力准备着。

次日一早,校场上正在练兵,郭文莺站在一边背着手看着,打山地战讲究的人马合一,要有更好的配合性,与其说是人重要,不如说马更重要,不能很好的驾驭战马,就永远处于战场的劣势。

只是时间太紧,他们没有时间更多的和马匹培养感情,达到人马合一什么的,只能退而求其次,暂时把上马下马,前进后退,出刀举枪等简单的步骤训练熟练了。

她不错眼珠的看着,以至于封玉儿到了身边都没发现。封玉儿瞪着眼睛看了半天,忽然开口道:“娘,我以后也要当将军,我要带兵打仗。”

郭文莺回头看她一眼,见她圆润的小脸上写满了认真,不由皱皱眉,这小丫头还真是当真了。带兵打仗?她真当这是好玩的吗?

她有心想打消她的念头,低声劝道:“你怎么会想着上战场的?这上场打仗可是要死人的?”

封玉儿摇摇头,无论她怎么劝说,她都是拼命摇着头,然后奶声奶气道:“因为娘亲上战场的样子太帅气了。”

郭文莺噎了一下,也不知这小孩子知道什么叫帅气吗?这可不是过家家好不好,她可不想让自己女儿小小年纪就经历战争的残酷。不过看她这精神饱满,恨不得一试的样子,要想说服她怕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她这边看着训练,张强走过来,低声道:“头儿,云南王府来人了,说是府里的管家要来求见大人。”

郭文莺皱皱眉,这会儿段伟晨派人来到底是什么意思?

可人已经来了,又不能不见,她道:“你去把人带进营帐里了。”

张强应声去了,过了不大一会儿的功夫就领到了前面营帐里。

郭文莺见了这位白族的管家,他今日穿了一身白族正统的服饰,头上围着白巾,身上也收拾的紧趁利落,不知道的乍一看上去还以为他是来走亲戚的。

她扫了他两眼,冷声道:“不知道大管家有什么事?”

那管家道:“我是奉王爷之命前来道谢的。”他说着嘻嘻一笑,“王爷收到大人送来的制造玻璃的方子,异常高兴,特意让小人前来致谢。”

路唯新不知从哪儿拐了进来,瞅了那管家几眼,阴阳怪气道:“呦,来致谢也没点谢礼啊?”

郭文莺回头睃他,知道这小子心里在想什么,她原来就想拿这配方换点马匹的,段伟晨收了东西却一点报酬也不肯给,也未免抠门太过了。

所以她也配合的点了点头,“这位管家,不知王爷可有什么谢礼让管家带来啊?”

那管家脸色明显僵了一下,有些略显尴尬起来,不过这表情之维持了一瞬,立刻变得笑颜如花,快得让人几乎都来不及反应。

他笑道:“谢礼是没有,不过王爷说了,他对大人的感激之情滔滔如江河之水,咱们王爷还说了,只要将来大人有什么事需要帮助的,王爷一定会略紧绵薄之力。”

郭文莺哼一声,这种空头支票想开随时都能开,她许出去一百张都没问题,只是关键是要如何兑现。段伟晨以为这样就能行了?她可没那么容易叫他躲过去。

她柔柔一笑,笑得格外亲切大方,“管家,说真的,咱们现在就有一件事需要帮忙,既然是王爷的意思,那咱们就不客气了。”她说着搓了搓手,那笑起来的模样颇有些狐狸的奸诈。

管家没来由的瑟缩了一下,突然觉得自己那话说的错极了。其实他们王爷哪儿说过这样的话,都是他临时加的,什么略紧绵薄之力,都只不过是客气客气罢了。本来以为说完就没事了,可谁想到郭文莺竟是个这么难缠的角色,竟然真的要求要什么帮助了?

可是他哪里有这本事啊?帮助?拿棍子棒他还差不多。

他嘘嘘一笑,“这还得等小人回去禀过了王爷再说。”

郭文莺暗自冷笑,就知道他是在虚张声势,不过他们以为她的东西就是白要的吗?不要回点本钱来,她就不叫郭文莺了。

她道:“其实也不是什么难事,对于王爷来说也不过是举手之劳罢了。”说着挑了挑眉,“王爷不会连一点小事都不愿意帮吧?”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就是想不帮忙都说不过去了,管家只能硬着头皮问道:“不知大人是什么事啊?”

郭文莺笑道:“也没什么,就是想让王爷帮着找个人罢了。”

第七一十三章 心机

管家心里莫名的一颤,由她嘴里说出来的找人,未必是件简单的事,不过还是得恭敬问着:“不知大人要找的是谁?”

郭文莺道:“就是我的一个朋友,他从京里来看我,却在半路上突然消失了。”

她把封敬亭的大致容貌形容了一遍,又让人把齐进、徐茂等人的画像画了拿给他看,她自然不能说那是南齐的皇帝,也没有把他的画像宣扬出去。不过她料定以段伟晨的能力,不可能查不出他究竟是谁。她这么做的意义就是要把段伟晨拉到这里面来,让他分担一些干系,无论最终能不能找到皇上,他这失职的罪名是跑不了的就是了。

那管家听得皱了皱眉,不过还是低声道:“大人有差遣,小人又岂敢不从,大人放心,此事小人定会禀报王爷。”

他说的是禀报王爷,可没说一定找到人,郭文莺自然知道这其中的区别,她却并不在意,微微一笑道:“那就多谢管家大人了。”

把管家送出营帐,郭文莺轻轻舒了口气,转头看路唯新眉头拧的死紧,一副深思的样子,不由笑道:”你是怎么了?”

路唯新道:“你不觉得这个管家很古怪吗?”

郭文莺点头,“确实古怪,不仅有些古怪,还有点诡异,你注意到他刚才的表情没有,当我提起皇上相貌和所带的随从的时他脸上的表情,那镇定无比,带点厌烦,还一点惊诧都没有的样子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他根本没察觉出皇上的身份,另一种就是他根本就知道皇上在哪里。”

路唯新诧异,“这怎么可能?”

郭文莺叹息一声,“世事无绝对,凡事也不能说的太满,段伟晨那个人就算跟他接触了一段时日,额也搞不懂他究竟在想什么。”

路唯新道:“那怎么办啊?去质问云南王吗?就算问了他也不可能说啊。”

郭文莺道:“我已经让人在后面跟着那个白族管家了,且等等再说吧,当务之急还是得有最后一战的筹码,我相信目前皇上应该不会出什么事的。”

段伟晨也算是个人物,这么短短的时间竟然把玻璃给造出来了,要知道她那方子虽然写的详细,但要全部读通读懂也是破费功夫的。

这么一个有心计聪明绝顶的人物,若是跟朝廷不是一条心的话,那可是最最麻烦的。

希望事情最终不会是她想的那样,否则他们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有可能打赢这场战斗吧。目前谁输谁赢还真是个未知数呢。

不过她郭文莺从来没惧怕过,无论是人是神还是佛,佛来杀佛,神来杀神,就不信她不能在这云南之地闯出一片新天来。

#

这个时候在墓穴中的封敬亭忽然打了几个喷嚏,他看了眼齐进给他捧过来的东西,恶心的差点没吐出来。

可惜肚里没食,无论怎么吐最后吐出来的都只是一点黄水而已。

他们已经断粮两天了,这两天早就饿得前心贴后心,可是看见眼前的的食物,却依然一口也吃不下。那是一碗虫子汤,也不知是齐进从哪儿挖来的,一条条在乳白色的汤里飘着,还带着一股泥土的腥味儿。

封敬亭是最讨厌虫子的,别说吃了,看一眼都觉得浑身的鸡皮疙瘩起来了。

齐进劝道:“皇上,您多少吃两口,咱们找了半天了,也只有这些地底下的东西还能入口,好歹现在还能找到可以烧的东西,再等两日怕是连可燃之物都没了,咱们就只能吃冷食了。”

封敬亭想到他们拿着一根虫子生着往嘴里填的样子,更觉胃里一阵翻腾,本来就很不舒服的胃更加胃酸密布了。

徐茂低声道:“皇上,您多少吃一点,哪怕喝上几口汤也是好的。真要这么不吃不喝下去,身子可就要垮了。”

封敬亭忽然想起郭文莺刚制造出火铳的时候,带着人出去试火铳,在外面六天六夜,没有饭吃,吃的都是山上的果子、树叶、树皮,还有从土里翻出来的虫子。最后还给他带了一盒过来,吓得他好几天都觉得身上痒痒的。

回想往事,他们一起经历过的战斗,那么艰苦的日子都过来了,还有什么是承受不了的?

不就是喝一口虫子汤吗?

让徐茂把里面细长的和粗壮的虫子都捞出去,然后闭着眼几口就把一碗汤喝下去,味道似乎没想象中那么差,虽然没有盐,却带着一股鲜味,似乎连泥土腥味儿闻着也没那么难以下咽了。

云南是个喜欢吃虫子的地方,在这里能吃的虫子有三十多种,也不知齐进从什么地方挖来的,竟然勉强能入口。他这会儿也不敢询问这是什么虫子,更不想知道是从什么地方来的,有时候不知道可能更能接受一些吧。

他抬头看了看墓顶,到处都是漆黑一片,只有眼前燃着的婴儿手臂烛台上放着一点点光芒。这烛台是他们在墓穴里找到的,整个墓穴应该还没有完全建好,至少看不见一个棺材,索性还有一些弃用的烛台和蜡烛,勉强能维持着一点光亮。

若是在漆黑的环境里待太久的话,人很容易会发疯吧?

狭窄,阴暗,见不到阳光,或者他这辈子都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会受这样的苦吧?

#

夕阳西下,大地沐浴在余辉的彩霞中,在花园中漫步,晚风徐徐地拂送来一阵阵花木夹杂的幽香,使人心旷神怡,更觉夕阳无限好。

段伟晨正蹲在一株山茶花树前给花树浇水,这是他最喜欢的工作,闲暇之时浇浇花,施施肥,松松土,拔一拔花间的杂草也是一种非常舒服惬意的。尤其是这样的晚间,沐浴着夕阳,吹着晚风,听着虫鸣鸟叫,真是好一副舒意时光。

他深深吸口了气,园中山茶花开得很好,当真是香气扑鼻。

他浇了一会儿水,忽然转头问随侍的仆役,“木藏可回来了?”

那仆役忙道:“回王爷,木藏管家刚到,正等着王爷召见呢。”

段伟晨点点头,他料定时间也差不多了,这个时候木藏也该回来。

第七百一十四章 练兵

木藏进了花园,对着蹲在地上的段伟晨深深一礼,“王爷,木藏拜见。”

段伟晨也没回头,一边拿着一个小铲子给花木松土,一边问道:“可把本王的意思带到了?”

“是,已经带到了,向张大人表达了王爷的感谢之意。”

段伟晨“嗯”了一声,“说起来那个姓张的还真是个有本事的,随手写出来的制造方子就能产生那么新奇的效果。”

他本就是个喜欢尝试新鲜事物的,对一些新奇的东西都有特别兴趣,那方子是他亲自带人试验制作的,当第一个玻璃杯子出炉的时候,他还真是欣喜异常。虽然造型并不如何精美,但好歹是他亲手所制的,自也爱若珍宝。

不过也因为此他也对这位假冒钦差多了几分钦佩之意,没想到这女人能打仗能带兵,还能造这些乞巧之物,这倒让他想起一个人来。

可惜啊,可惜,若真是她,那接下来他该如何呢?

木藏道:“王爷,有件事还得向王爷禀报。”

“说。”

“那个张大人跟小的说,让小的帮忙找人。”

“找何人?”

木藏把怀里的画像呈上去,那里面自然没有封敬亭的,段伟晨接过来翻了翻,嘴角扬起一丝冷笑。

“你可知这里面是什么人?”

木藏凑过去低声道:“王爷,这可是那里关着的......”

王府中人多嘴杂,他不敢说的太白,只是点到为止了一下,段伟晨倒是听得明白了。那些人本就是他派人给引了过去的,又怎会不知道呢?

他道:“你先下去吧,此事不得到处声张,否则为你是问。”

“是。”木藏退了下去。

段伟晨拿着几幅画像连连冷笑,心道,皇上啊,皇上,没想到你也有今天。

别人都以为他在云南是个摆设,没人把他当回事,居然敢随随便便就进他的地盘来,他们以为来的悄无声息,却不知早在他们踏入云南地界开始,他就已经知道了。

他段伟晨从不惧人,这一次能把他们悄无声息的给杀了,看谁能把他怎么样呢?

那个三皇子封敬安不是想造反吗?那就成全他一回,就算闹的再大,横竖首当其冲的也不是他。他对推翻朝廷没兴趣,却很不介意多看几场戏。

至于那杯他关在墓穴里的人,是生是死就随他们去吧。

#

一连两三日郭文莺都在练兵备战,时间太紧,她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只能日夜加紧练兵。

三日之后,终于骑兵的技术练的差不多了,虽不能达到完全纯熟,但基本动作还是能达标的。到了此时,郭文莺也等不得了,只能点兵准备出征。

在练兵这几日她曾派人四处寻找消息,虽然没找到封敬亭的下落,却得知了叛军的所在。

上万人马不是想藏就能藏得住的,便是能藏了几日,早晚也得露出狐狸尾巴来,是以要找到他们的落脚之处并没多难。他们出了玉龙山直奔东而去,到现在正在一个不知名的山寨上。

那山寨子她是知道的,前些日她回营之时在半路之上救下了一个苗族寨子中的父老,那些苗族人所住的就是那个山寨,没想到世事多变,今日她却要攻打山寨了。

让人集结了兵马,预备攻打山寨,路唯新一早就点齐了兵马。

他们攻打玉龙山的时候虽然炮火连连,也损失了不少兵马,玉龙山易守难攻,若没有火炮开道,真的很难攻进去的。到了这会儿,原有的五万人马也不过剩下三万多了,算起来这一仗她和封敬安只能算两败俱伤,各损失惨重罢了。

不过现在他们三万多人,对方只剩下一万,这奇峰山寨他们是必须攻下来的。

骑在马上,望了望身后无数士兵,鲜明的盔甲,如山的气势,当真是气势如虹,好一番威武士气。

她微微颔首,手举短铳,高呼一声,“启程——”

“杀——”

“杀——”

“杀——”

一队队兵丁振臂,呼喝之声四起。

路唯新坐在马上,看着前面的郭文莺,忽然有种莫名的兴奋感。这不是他第一次和郭文莺一起打仗,以前两人不知打了多少战役,可是却似乎从来没有这种豪壮感,哪怕是当初他们大军大破瓦剌的时候,似乎也只是一眨眼的事,过去之后便没什么印象了。

可是今日却不知为何会有这种感觉了,或者在宫中憋的功夫太长,乍经大战,倒有些按捺不住了。他胯下的坐骑马蹄子也在一个劲儿的刨着,拽也拽不住,正是与他这个主人一般情境。

大队官兵气势汹汹的东而去,走了大约一日的行程才到了苍茫山底下。

郭文莺望了一会儿远处层峦的山势,随后下令安营扎寨,此处地势险峻,一点也不逊于玉龙山,也难怪他们会在这儿驻扎。

路唯新道:“文莺,咱们这仗怎么打,你心里可有数?”

郭文莺道:“其实我最不擅长打这山地战,此处山高,火炮用处不是特别大,要想攻上去怕是要从长计议了。”

路唯新咂咂嘴,“那你说要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