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涟漪细细打量了一下花氏,鹅蛋脸,柳叶眉,生得圆润净白,丰腴艳骨,胸脯圆润饱满,好一副身材。又见这花氏举止得体,不失对主母的尊重,也不失侧妃的尊严。楚涟漪想起花氏的出生来,她父亲是从四品的知府,又是嫡女,难怪养得精致,况且又才华横溢,难怪能被圣上指婚给唐楼做了侧妃。

花氏行礼后,那董氏赶紧上前跪下,手略略发抖,连茶盏也险些捧不稳,洒出些茶水来。

楚涟漪暗道,自己难道是妖魔鬼挂不成?

比起花氏大家闺秀的风范,这董氏看起来可真的不怎么样,胆小拘谨,也不知道唐楼是看上她什么?楚涟漪想着自己这几日收集来的资料,据说每月唐楼在内院歇的时间并不多,但每每进内院都是歇在董氏屋里,花氏的雪香阁今几年从没踏足。

瞧着董氏这副模样,楚涟漪连刁难的心思都起不了,不刁难她,都已经把她吓成这样了。

待董氏起身,楚涟漪又细细地打量了一番,生得倒是眉清目秀,称得上清秀佳人,可在这王府的环肥燕瘦里一比,就好比是那路边的小野花,丝毫不引人注意。

那双手,手指虽然修长,可看起来伤痕累累,还有茧子,看来是做惯苦活的人,即使在王府里养尊处优了几年,那手也没完全养好。

楚涟漪打量董氏的时候,董氏也悄悄地抬起眼皮子往楚涟漪瞧去,但一碰见楚涟漪的眼神,便立刻慌乱地垂下头,双手绞着衣襟,显得手足无措起来,让人又好笑又怜悯。其实她有什么好被怜悯的,不愁吃不愁穿,唐楼对她还颇为眷顾,可她那外表就能让人一见她就生出怜悯之心来。

楚涟漪赏了董氏一副约三两重的金缠枝菊纹镯子,董氏谢了礼,但对那镯子却没表现出太大的惊讶来,看来唐楼对她不坏。楚涟漪又见这董氏项上系了一个金八宝璎珞项圈,正中的金牌看起来极重,董氏那纤细的脖子几乎被这项圈快给拉折了。一身衣料也是贵重的,只是衬了那项圈,显得有些头重脚轻。

这样一抓一大把的女人,也不知是哪点儿吸引了唐楼,楚涟漪暗讨。

“我这里人手够了,也不用你们伺候。”楚涟漪看了看唐楼,又转过头道:“你们只要尽心伺候王爷,为王爷开枝散叶便成,你们且回各自屋去吧。”

花氏低身福了福,且告退了,本来甚为侧妃,就不用真正在正妃跟前伺候。

那董氏却迟迟不肯动,抬眼小心地往唐楼望去,然后小小上前一步敛衽行礼,轻声道:“伺候王妃本就是奴婢的福气。”

楚涟漪奇怪她往唐楼处望什么,难不成唐楼还给她提过醒?看来果然分量不一样啊。

楚涟漪翘起唇角,起身上前虚扶了董氏一把,“董姨娘快别这般客气,你哥哥是王爷的救命恩人,我们阖府都感激他,你是他的妹妹,别说是不敢使唤,就是把你供起来也是应该的,以后缺什么,只管告诉我屋里的暗香便可,闲了来玉熙堂坐坐,我也是极为欢迎的。”

董氏有些受宠若惊地模样,真不敢相信这位主母如此好说话。

楚涟漪看她那天真的眼神,就觉得刺目,一个人被人讨厌还毫无所觉真是一种天赋,反而弄得楚涟漪左右为难了,欺负她真是太没有成就感了。

董氏从玉熙堂出去时,还有些飘飘然,她事前担心自己伺候不好这位主子,婚期近的时候,好几日都吃不下饭,后来终于忍不住出声问王爷,自己可有什么该注意的,王爷只道“你安分守己,她自然不会为难你”。

这一句话总算让董氏安下了心,她从来就没有任何奢望,能嫁给禹亲王,她已经觉得这是世上最幸福的事了。董氏到现在都不敢相信,高居云端,如芝兰玉树的禹亲王会待自己如此温和亲切,这段日子的幸福,已经让董氏觉得此生无憾了。

只是今日见到新王妃,董氏又开始担心了,她觉得新王妃真是她这辈子见过的最美的女人,待人又和气,王爷以后会只喜欢她,也是无可厚非的,而她不过就是希望,在偶尔的空隙王爷还能记住有她董氏这个人就可以了。

楚涟漪心里烦躁得很,真想不到董氏是这样一个打击她都会自掉身价的女人,这就好比,让一位拳击高手去打一团棉花,真是有力无处使啊。

早饭继续摆在东次间,楚涟漪其实也不想与唐楼共进早饭,可是此时不吃,在三秀庭院楚涟漪根本吃不到什么东西,只因为太妃的规矩太过畸形,而楚涟漪又为了讨好自己的婆婆,还不得不遵从太妃的规矩。

饭用到一半,唐楼放下碗筷,忽然出声道:“涟漪。”

楚涟漪诧异地抬头。

“昨夜,有个多年不见的老朋友忽然进京,我在外院款待他,后来喝多了,所以没回内院。”

这是在解释吧?楚涟漪心里一方面冒着欢悦的泡泡,一方面又懊恼于唐楼的解释,他这般解释是为了让自己心软吗?那肯定是没门儿的。

楚涟漪“嗯”了一声,并不接话。

好不容易打破的寂静,因为某人的不肯配合,又陷入了僵局。

楚涟漪咬着嘴里的咸萝卜干,狠狠地想:“他也倒是真舍得,也不怕那金项圈把他救命恩人妹妹的脖子给压断了。”

饭后两人行至三秀庭院,楚涟漪并唐楼还有太妃三人在东次间用饭,四夫人依然从旁伺候,只是今日饭后太妃却忽然出声留住二人,四人换往西次间说话。

“我年纪也大了,精神也不济,老六媳妇也近府了,这主持中馈之责也该交由你们这一辈了。”

楚涟漪看着太妃那张年轻白嫩的脸,听她说“年纪大了”几个字便觉得有些分裂,只是想不到她会这么快放出主持中馈的权利来,楚涟漪这几日看太妃的脸色,可没觉察出她有丝毫喜欢自己的意思来。

“老六媳妇刚入府,对府里的事也不清楚,我看便由老四媳妇主持中馈,老六媳妇从旁协助,老六你看如何?”太妃望着唐楼。

母亲说的话,唐楼自然不会驳斥,“母亲的安排极妥,还请四嫂多多指点婉姐儿。”

楚涟漪也乖巧地笑道:“媳妇儿年轻历浅,正想跟四嫂学学,还请四嫂不吝指点。”

其实主持中馈这件事,楚涟漪从没想要揽在手里,如果婆婆不喜欢你,你干好了那是应该的,你干不好那就是天大的错,楚涟漪秉着多做多错的原则,并没预料到太妃会这么快把这权利给放出来。

而她这一手还真是让人不好办。

四夫人是庶出,太妃定是怕她占了公家的便宜,所以不得不让自己去辅助,其实说白了就是监视,而不将中馈交给自己这个正经儿的媳妇,可见太妃对自己的不满有多严重,宁愿牺牲一点儿正房的利益,也要借助四夫人来打压自己。

楚涟漪只觉得头都要大了,说明了是四夫人主持中馈,今后自己既没有决断权,却又要帮四夫人承担风险,想想就觉得头疼。

所以,这年头婆婆要难为儿媳妇,真是太方便了。

楚涟漪头疼的同时,四夫人心里却已经欣喜若狂起来,她万没料到太妃会将这权利交给自己,此前丝毫风声都没有,所有人都理所当然的觉得那主持中馈的权利自然是该交给楚涟漪的,可如今却落在了自己手里,四夫人想着那高高在上的权利和那白花花的银子就恨不得跳起来唱两句。

她如今掌了主持中馈的权利,看那些云锦院的狐媚子还敢不敢挑衅自己。

32、隔云端...

今日唐楼要去衙门办公,楚涟漪用完饭,便尽职尽责地扮演了一个合格的妻子,将唐楼送至三秀庭院的门口。

出楚涟漪意料的是,今日唐楼居然回过头来安慰地看了她一眼,大意据猜测是稍安勿躁的意思。

楚涟漪出神地望着唐楼的背影,虽然彼此不言语,但很明显,唐楼对自己的态度比自己对他要温和得多,甚至颇为迁就。楚涟漪想起玉熙堂的早饭来,不过三日光景,桌上的菜都变成了楚涟漪会动动一筷子的菜品了。

那血燕用得跟暴发户一样多,楚涟漪都怀疑自己会不会吃穷唐楼了。

回到三秀堂,太妃的效率极端高,账本、库房钥匙和支取银钱的凭证都交给了四夫人白氏。

“今日你们先去认一认人,我已经吩咐下去,让各处的人都在西花厅候着了。”太妃挥了挥手,示意楚涟漪与白氏二人自行下去。

西花厅是三秀庭院的前一进院落岩春院的西厢房,打通成了厅堂,平日太妃主持中馈吩咐事务的时候,也多在此。

白氏与楚涟漪行至西花厅的时候,院子里已经立满了人,整齐得仿佛棋子落于棋盘上一般,楚涟漪想阅军方阵的整齐度也不外如此了,何况满院子的人居然没有一个交头接耳的,这素质,可以想见太妃管理内院的时候,是何等的严苛。

四夫人让楚涟漪先坐,楚涟漪也不推辞,微微笑了笑,选了右侧的位置,将主位留给了真正主持中馈的四夫人。

楚涟漪这般上道,是四夫人不曾预料的,原以为这位府里的正湃主子为了这主持中馈的事定要闹一番,哪知她没有任何不悦,处处还显得极为配合。

请安,落座。

四夫人侧头对楚涟漪道:“不知王妃可有什么话要先训斥的?”

楚涟漪摇摇头,“嫂嫂才是主持中馈的人,我不过是跟着嫂嫂学习而已,一切还请嫂嫂做主。”其实能当甩手掌柜也没什么不好的。

四夫人点点头,喝了一口茶,将下面的人凉够了才起唇道:“今日太妃命我与王妃主持中馈,只盼望各位以前怎么做,以后也怎么做,不要欺我们俩年轻历浅。这话我搁在这儿,如果发现又懈怠偷懒的,定罚不饶。”

众人齐声应“是。”

也有心思活络的人开始寻思,怎么太妃忽然将主持中馈的权利交给了四夫人而不是王妃?

“如此,各处依次上前回话,各禀明来处。”这些话四夫人其实想了许多年了,虽从不曾奢望能说出来,但也曾魂牵梦萦过许多次,没想到今日居然用上了。

楚涟漪对这位四嫂有些刮目相看,事情刚吩咐下来,她便能有条有理地坐起来,看来也颇有治家的能耐。

四夫人一面听着来人的回话,一面使力的记着面孔、名字和身份。只有楚涟漪悠哉地在一旁翻看账本。

看账本最能了解整个府里的情况,所以楚涟漪态度虽然悠哉,但却是十分仔细的。至于这些下人,四夫人自然会记住,楚涟漪自己并不擅长记人的面孔,所以她吩咐了暗香与暮雨死记硬背,以后也好从旁提醒。

四夫人一面问话,一面留意楚涟漪的动作。她表面虽然没说什么,可心里是极端不快的,她想着自己主持中馈,这账本只有自己才有资格操持,内里乾坤以后也只能让她一人知道,一旦大权在握,就再也受不了旁有卧虎。

“王妃可是瞧着这账本有问题么?”四夫人忽然开口。

楚涟漪略略惊讶地抬头。

“我瞧王妃瞧得这般入神,还以为是有问题。”四夫人笑得很亲切,可楚涟漪却觉得笑里藏刀。

经四夫人这样一说,楚涟漪面皮又薄,自然就不再好意思看账本了。四夫人使了个眼色,她身边的半芹便收起了账本,只偶尔四夫人对着人会翻看账本一二。

楚涟漪留意到四夫人翻看账本的时候,回话的人不是库房的就是厨上的,还有院子里的人。

楚涟漪心里叹息了一声,看来这位四嫂对权位是十分宝贝的,且卧榻之侧不容他人鼾睡,看样子还颇具野心。

楚涟漪只盼这位四嫂不至于被私利将眼睛完全蒙蔽才好,否则自己这辅助之职就难做了。

一个早晨下来,四夫人白氏精神奕奕,而且有越战越勇的趋势,午饭是在西花厅用的,用完后接着让人回话,末了还要按着册子去库房清点。

待白氏回过头,才发现楚涟漪脸色雪白,冷汗淋淋,暗香正给楚涟漪擦着汗水,一脸担忧。

“王妃身体不适,还请回玉熙堂休息吧,这里我一个人就可以了。”

整个上午,楚涟漪被她凉在一旁当玉观音,下午她因病离开,自然就更好不过了。

楚涟漪点点头,由暗香扶着艰难的起身,安彤早安排了院子里两人抬的小轿在旁伺候着,将楚涟漪抬回了玉熙堂。

一入玉熙堂,楚涟漪就摊在了床上,暗香赶紧让人装了暖婆子给楚涟漪烤在腹部,王妈妈则心疼地在床头轻轻揉着楚涟漪的头发,想给她减轻一点儿痛楚。

到了晚饭时,楚涟漪依然不见好,还躺在床上起不来,便让暮雨去三秀庭院回话,道自己身体不适,不能过去伺候了。

偏偏事有凑巧,唐楼从外面回来,正是晚饭时间,便直接往三秀堂来了,进来才发现气氛阴沉,而楚涟漪并不在内。

太夫人坐于椅上,一脸不悦,“你媳妇儿是真病了还是假病了?她那身子骨,可真是她的好借口。”

唐楼何等聪明,忆及今早发生的事情,便知道母亲言语里的意思了,只是他刚回府,也不知道具体的情况,但奈何楚涟漪早有装病的前例,无怪乎母亲要怀疑。

但唐楼却同太妃的想法不同,尽早他观楚涟漪的脸色,一脸平静,以他对楚涟漪的了解,她是那种喜怒都能明明白白看出来的人,所以并不像假装。

唐楼匆匆用了饭就回了玉熙堂,只见玉熙堂上上下下都安静极了,并没闻见药味。

唐楼转进内室,见床帷低垂,隐约可见楚涟漪躺在帐内,出声问暗香,“王妃得的是什么病,可请大夫了,让人取了我的名刺,去太医院把江太医请来。”

暗香听了唐楼的话,觉得左右为难。自家主子在这等私事上,素来面皮薄,甚至有点儿讳疾忌医,别说太医都是男的,就是微雨给她请脉问诊,都要小心措辞的。虽然微雨也给她抓了药,但经年累月效果也不大,这都是需要长期调理的病,姑娘吃药一事上也就懈怠了,近年嘴里老嘀咕什么逢药三分毒,吃药就更难伺候了。

楚涟漪虽然痛得厉害,但是听见唐楼的声音便很快睁开了眼睛,万不能让自己如今这副憔悴的病态被他看去了。

楚涟漪强撑精神坐了起来,用手捋了捋头发,又压了压鬓发,整理了一下衣襟,这才吩咐暮雨掀开帷帐,“是老毛病了,过些时日就好了,王爷不用担心,也不必去请太医。”

唐楼静静地站在一丈开外的地方,望着床上那个额冒虚汗,面色雪白,嘴唇乌白,脸上却依然挂着得体笑容,一姿一态都要端着大家闺秀派头的妻子。

有一刹那唐楼眼前的楚涟漪的影子和他的母亲,那个风华绝代,无时无刻不优雅高贵的人稳稳地重合在了一起。

她们彼此实在是太像了。同样的绝色,也同样的无情,总是将每个人都拒绝在千里之外,明明高高地冷漠地俯瞰着你,却还要依着礼教不得不对你端敬恭顺。

连在病中,也不忘自己的一姿一容,凡事都是一丝不苟,哪里有同睡一张床的亲密。

她们这些闺秀,总觉得仪态端庄是最美的,可是哪里知道“玉人贪睡坠钗云,粉消妆薄见天真”才真真是女人的可爱之处。

有时候,唐楼想起自己的父母,也不明白,父亲同母亲的那二十几年是如何走过来的。只是当初惊采绝艳,文武双全的父亲最后被酒色掏空,战场惨败的悲剧唐楼总觉得他的母亲未必就没有过错。

十几年都不曾说话的夫妻,到了临终之际,父亲的嘴里喊的居然还是自己母亲的小名,那样不甘,那样死不瞑目又如何,她还不是没有任何变化。

唐楼出神地想起他和楚涟漪第一次见面的情景。

他从小就喜欢美丽的女子,像母亲一样美丽但却温柔、洒脱的女子。

在雨润庵,唐楼看见那清浅池畔残余的半桌茶,即使微冷,那清芬的茶香依然侵袭人的鼻尖。那白瓷茶杯的沿上,还有那女子香唇留下的浅浅粉印。

何等香艳与清新。

唐楼当时就不由自主的幻想,孤山寂庵,清池白鹭,素衣白纱,一人杯茶,是何等清新、洒脱的心性,偏偏却要留下令人遐思的一抹粉色,令人向往。

月色下,那个人提着羊角灯缓缓前来收拾她残留的茶桌时待唐楼看见她脸的时候,就彻底陷落了。

同样的出色,却完全不同于自己母亲的洒脱率性的女子。

可是曾几何时,那个人身上的光慢慢地消退,却发现原来她和自己的母亲没有任何的不同,拗于礼教而背于情。

“娘可有说什么?”楚涟漪其实也在责怪自己,怎么这“亲戚”来的时间如此巧合。

唐楼回过神来看着楚涟漪,她不仅是一个“完美”的妻子,还想做一个“完美”的儿媳妇,得妻如此真是夫复何憾了,唐楼有些自嘲地笑着。

“那边没事,娘只说让你好好休息。”唐楼有些冷淡地道。

唐楼生平第一次后悔,如果当初他不是一意孤行,迫她嫁给自己,也许涟漪还是那个让人心醉的人。

他于她不无内疚,穷尽力气得来后,才发现她早已不是自己心里的那个人了,而他好像还拆散了本该属于她的那一份情感归属。

唐楼是知道自己那个表姨的,比起自己的母亲,她可真算得是绝佳的好婆婆。

楚涟漪应对自己母亲时的疲惫唐楼不是没看在心里。可是如今木已成舟,世上难买后悔药,他所能做的,不过就是为她推波助澜而已,凭借她的聪慧,最后和自己母亲定然能相处得不错的,唐楼对楚涟漪是极有信心的,因为她们是同一种人。

唐楼几乎是有些仓惶地逃开了玉熙堂,就好似里面住的人不是他的妻子,而是魔鬼。

楚涟漪望着唐楼淡然离开的背影,心里虽然酸楚但也不后悔,男人的薄情她算是领教了,当初你头发丝掉了一根都紧张不已的人,如今你病卧在床还可以漠然离开的人,楚涟漪冷冷一笑,旋即又躺下了。

作者有话要说:不好意思。忽然意识到这个周末是母亲节,所以临时起意,回家看妈妈了。抱歉。

33、情与义...

唐楼走进绛云阁的时候,董氏喜出望外地迎了上去,柔柔地唤了一声“王爷。”

平日不觉得这热切期盼的眼神有多贵,可刚从冷冰冰的玉熙堂过来,董氏的温柔晓意格外熨帖人的心。

唐楼点点头,走入内房,董氏亲自提了他平日在屋内行走爱穿的布鞋给他换上,净了手又亲自绞了帕子,“王爷擦擦脸吧。”

翠箩沏了热茶端上来,董氏亲自递到唐楼的手里。

唐楼轻轻啜了一口,“这茶?”

翠箩快嘴地笑道:“这茶是半年前王爷赏的大红袍,姨娘自己哪舍不得喝,都留着等王爷呢。”

这大红袍是茶民冒着生命危险在山顶采的,一年里就是全国上下也不过产四、五斤,都上了贡,唐楼从宫里得了半斤,给了董氏一两,没想到她这儿现在还有。

董氏听了翠箩的话,羞得头都要埋到胸脯里去了。

只是女人们这样的奉承,唐楼早已见惯不惊,只有那一个人的温柔是他费尽心思也求不来的。

翠箩识相地退了下去,只董氏一个人静静地含羞带怯地看着有些出神的唐楼,只觉得这一生能就这样看着他,便足够了,也不出声打扰这静默时刻。

待唐楼回过神来,看董氏痴迷的眼神,只微微一笑。这两人虽是夫妻,可话语素来少,唐楼与董氏也谈不到一块儿,拿眼扫了一下屋当中的桌子,上面置着笔墨纸砚,还有几张董氏练字的作品。

“哦,怎么你还在练字?”

董氏点点头,“王爷上次教奴婢写自个儿的名字,奴婢总写不好。”董氏不识字,上一回唐楼偶尔有闲情逸致,教她写了自己的名字,这便也想从此读书识字,能和王爷说上一两句话也是好的,免得他前面说一句,“人有悲欢离合”,而她却不懂后面接一句“月有阴晴圆缺”。上一回就是这样,后来董氏还巴巴地去问了才情出众的花侧妃,这才知道后面是这样一句词。

唐楼走到桌边,细细地看了看,纸上写着董素云三个字,看字迹,便能知道董氏定是仿着自己的字迹在写。

“奴婢写得不好。”董氏有些羞怯自卑地低头。

唐楼笑了笑,“你初写,能到目前这水平,想是下了苦工的,只是我素来尊颜体,你笔力不及,颜体非你所适,你倒可以试试赵体,改日去内书房让水彤给你找一本帖子让你仿。”

说起赵体,唐楼就想起楚涟漪来,她写得一手婉转妩媚又不失风骨的赵体,那一日,她那样笑嗤自己,一边用手拉着被子,还能一边写出那样促狭的词来,那一日楚涟漪脖颈间散发着的玫瑰香,唐楼至今还记得。

董氏见唐楼呆呆地看着笔墨,还倒他动了写字的念头,开口道:“王爷可是要练字?”

唐楼初时还有些迷茫地从那过去的温柔写意里出来,后来定定看了看董氏,才忆起她说的话,“噢,练练吧。”

董氏伺候了笔墨,铺开纸张,又用青玉纸镇压好,才将笔递给唐楼。

唐楼提起笔,想起那日他写给楚涟漪的《蝶恋花》,又想起如今他二人的形同陌路,笔刷刷地一路狂写。

一气呵成了一副草书。

董氏自然是不懂的,在她看来这有张狂风格的草书俨然就是鬼画桃符,可哪里敢说这话,只温柔地笑着,掏出手绢为唐楼擦了擦额际的汗。

唐楼看了看董氏,知道她不懂,但她袖口里冒出的微微暖香,又让唐楼觉得她温柔之极,眼前忽然出现了另一个人的容颜。

华姐。

华姐长唐楼三岁,是他的第一任妻子。

名门闺秀,才貌双全,为人最是温和有礼,待唐楼最是温柔婉和,唐楼与她成亲的时候,只觉得如果她是他的母亲就好了,这样的温柔美丽,所以对她颇多依恋。

想起少年时的妻子与朋友,唐楼有些思念,想着如果华姐还在该多好。她如同董氏一般温柔,她与自己红袖添香,煮酒泼茶,是那样的惬意。而且华姐还会哼很好听的曲子哄他入睡。

一想到曲子,唐楼又不由自主地想起让他又恨又恼的楚涟漪来。她的声音无疑极美的,在月夜下唱起来,空灵高寂,把人的心揪得死死的。

唐楼忆起楚涟漪装病,他夜探楚府本想探病的那夜。那一夜他本来是想找她问个清楚明白,如若她心里真的有了他人,他定然想尽办法成全她。可就是听了那歌,唐楼就退缩了,他如何能忍受她嫁给其他的男人。这是他恨不得缩小了,藏在掌心,含在嘴里不被人瞧去的宝贝,他怎么甘心。

“王爷。”董氏见唐楼楞得久了,脸色忽而一红,忽而一白,最后转成惨青,不由担心了起来,这才出声呼唤。

唐楼将脑海里楚涟漪的影子掐掉,快速闪过他父亲临终的模样,只觉手心生寒,回头看着董氏,“累了,歇着吧。”

董氏有些害羞地点点头,伺候唐楼梳洗,更衣。

芙蓉帐里,唐楼搂着董氏,软玉温香,才觉得这是真正的女人柔和温热的身体。

这几日他宿在玉熙堂,虽然与楚涟漪同榻而眠,可两人之间却仿佛隔着千山万水,而他素来是不强迫女人的,楚涟漪的拒绝唐楼感觉得清清楚楚。

有时候整夜不眠,就看着她的背,只觉得她不像一个真正的人,连呼吸都是轻轻的,不仔细听都察觉不到,那样冷清。

董氏身体的温热,又让唐楼不自觉想起山川风雨阁密室里的风情来,那时候,虽然楚涟漪笑起来含讽带刺,拒绝起来娇嗔含怒,可只让你觉得她活生生就在你面前,仿佛粉团一般惹人火起,你恨不能与她叠成一处,揉成一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