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走前,沈琼赠了于闲止一把折扇,又赠了我一支团扇,上头是他亲手画的江淩景,水悠悠,楚天碧。

出了王府,于闲止一边撑开折扇来瞧,一边道:“你是不客气,编了个幌子,将聂璎诓得云里雾里。”

我正色道:“我不将借兵一事告诉二嫂,也是为了她好,左右二嫂是要跟我回京城的,等见了大皇兄,再听他的调度不迟。”

我怎知二嫂一听回宫二字,便以为是二哥要收拾她了?

于闲止收起折扇,似笑非笑:“我看你是打算先将她吓傻了,再给她一点甜头尝。因她到那时已然傻了,你说什么,她便是什么了。”

我眼角一颤,痛心疾首:“相识一年,没想到你竟这么看我!”

回到客栈,已是暮色黄昏。大堂里坐着一个颇眼熟的身影,看到我与于闲止,急忙迎上来问:“怎么样,事情成了吗?”

我反应了半日,才想到他指的是借兵一事。

于闲止在一旁笑道:“奇怪得很,你大哥的寿宴,你不见人影,却要在客栈担心着与你不相干的事。”

沈羽生了一双桃花眼,乍看上去风流得很,这这会儿他一双眼里尽是尴尬不安,又朝我身后望了望,问:“小阿绿,阿璎没跟着你回来?”

我打了个哈哈:“她一时半会儿做不了决定,大约回府细想去了。”

沈羽听了这话,仿佛松了口气,这才“嗯”了一声,匆匆告辞。

其实沈三少何以这般心神不宁,我约莫能猜出一个大概。可惜于闲止并不是多话的人,哪怕有一桩惊天动地的八卦摆在他眼前,他亦懒得动嘴皮子问个一二。是以这一个大概憋在我心里,十分的难受。

我忍了半晌,终于忍不住跟于闲止透露:“你是不晓得吧,当年我二哥出征西里,我二嫂也在军营中。那时西里军还是沈羽麾下,我二嫂跟着沈羽学行军打仗,要叫他一声师父。”

于闲止听了这话,静了静道:“我晓得。”他的眼神有些古怪,一顿又说:“从前我也曾在西里呆过两年。”

他这么一提,我倒是想起一事。

于闲止与慕央并非生来就是死对头,二哥与我提过,他二人的嫌隙,乃是在当年在军营里闹出来的。

思及此,我便问道:“你在西里的那两年,慕央也在吧?”

于闲止默了半晌,才“嗯”了一声。

外头暮霭沉沉,鸟雀归巢叫得依依呀呀。客栈零星几桌还有食客,话语清闲,酒亦淡然。

我晓得我问错话了。

那个冬日,那一场铺天盖地的冬雪,仿佛已尘封在了隔世。他握紧我的手说别再难过,我在雪地中央求着他带我走,这一幕一幕,恍惚得仿佛从未发生。

离宫至今,隔阂至今。虽不复从前欢畅自如,虽只言片语都小心着不触碰前尘一角,到底也是安宁。

夜色初上,客栈小二点起烛灯。隔座有人借着幽幽烛光推杯换盏。于闲止斟了一盏茶给我,轻声问:“折腾了一天,累不累?”

茶杯握在手里,手心尚有余温。

我勉强一笑,道:“你也奇怪,行过军打过仗的人都爱喝酒,你却独喜饮茶。”又怕将气氛缓和得太生硬,我又添了句,“随国男儿崇文尚武,我二哥自出征回来,便时不时跟我比划两下,我大哥亦如此,你好歹也曾随军征,却不曾见你弄戟习武。”

可于闲止的目光却更加黯然。

好半晌,他才回我一笑,笑容亦是极为勉强,问我:“你二嫂这么怕你二哥,是为何?”

他不是多话的人,若是寻常,也不会打听这种不相干的事。

我不由看向他,张了张口,忽然不知道从何说起。

于闲止的眉峰微微一皱,倏尔又道:“算了,今日晚了,改次你再与我说。”

他放下茶盏朝楼上而去时,我看见他唇边的笑意早已没了,可眉头却依旧蹙着。

作者有话要说:

那个懆心的懆,我是故意打错的,你们知道,原本那个字由于特殊含义是会被和谐的=v=

唉不用提醒我了,本来欠你们四更,加上上周的三更,现在欠你们七更。。我的目标是把欠下的尽量保证在个位数,这样还债比较有希望~

——每次不更,必然有姑娘催,每次更新,必然招来姑娘们泄愤,我都习惯了,之哥对你们的爱在风雨中更坚定哟~~~

假欢畅 04

连着两日,于闲止都有点郁郁寡欢。我晓得是我说错话在先,处处都与他赔着小心。他倒也不刁难我,只自己闷着,话比平时更少了。

我闲来无事,便将二哥与二嫂的往事说与他听。

于闲止有个好处,听人说话时,总会耐着性子听完。时而我讲得兴起,恍惚还以为是去年仲夏,我在李府书斋与他说新近瞧的话本子,屋外似有蝉虫摩翼,一声一声扯得日子好长。

也是那年,我出宫挨打丢了皇家脸面,父皇震怒,罚二哥出征西里。西里并非皇土最西,而是辽东西南的一片高地,与邻土桓国接壤。

而二哥正是在那里遇到了二嫂。

我的二哥朱焕是个散漫惯了的人,到了军营后,他秉承一向的作风,成日成日地混日子。军营虽有大小统领,但碍于我二哥是皇子,都不敢治他。

二哥初到西里时,我二嫂还在平西。等二嫂回来,看到军营里添了我二哥这么一个异数,便十分瞧不下去。以二嫂后来的话说:“晨间出操时,他还睡着;上午拔营时,他在一旁闲手等着;下午习武对战,他当这是耍猴,一边看一边哈哈大笑。小阿绿,我聂家军有七百三十二把雄威刀,我他娘的真想一刀剁了他!”

我的二嫂聂璎是个敢想敢做的人,时过不久,她便将这个一刀剁了我二哥的想法禀报给了她的师父,当时的西里元帅,沈羽。

彼时沈羽正在习字,听我二嫂这么说,连眼皮子都没抬:“去吧,等完事后,刀都不用洗,顺便将你我二人的脑袋一块儿摘了。”

我二嫂自此郁结不解。

后有一次,西里拔营行军,二嫂老远见着我二哥被人从帐子里抬出来,上前问询,答曰:“这一位昨儿个宿醉,怎么唤也唤不醒,只好抬着走。”

我二嫂听了这话,终于忍无可忍。

当日夜里,她拿着一条麻绳冲进我二哥的帐子,三下五除二将他捆了,递给巡夜的守卫一人一根板子,喝令道:“你们两个给我往死里打!不看到骨头不停手!”

这时我二哥才慢慢转醒,发觉自己被捆了,目瞪口呆地将我二嫂望着。

那两个巡夜的守卫也同样目瞪口呆地将我二嫂望着,结巴道:“聂副将,这一位、这一位乃是——”

我二嫂“呔”了一声道:“没出息的东西!”一手夺过板子,抡起就向我二哥身上抽去。

我二哥被打得皮开肉绽,半死不活。

我二嫂积怨已泄,扔给我二哥一瓶金疮药,冷声道:“给你两日休养,两日后,其他将士干什么,你就干什么!”语罢,将帐帘一掀,神清气爽地走了。

其实二嫂原以为二哥不在榻上赖上十天半个月,是不会再出现在自己眼前的。谁知两日后,黎明的角声刚起,我二哥便一瘸一拐地出操来了。

整个西里军都傻了。

然而几日过去,当真是其他的将士做什么,我二哥便一瘸一拐地也做什么。

于是我的二嫂也傻了。

其实二嫂是不够了解我二哥的为人,后来二哥与我提起这事,犹自咬牙切齿:“当时我那个恨啊,他娘的这娘们儿除了不带把,跟熊汉子有区别么!可是碧丫头,当时你二哥我寄人篱下苟且偷生,想要血恨,只有先委曲求全,令她放松戒备。”

彼时我二哥股伤未愈,白日里行军,夜里就要去河边洗染血的裹布。

有一回,我二嫂巡夜,撞到我二哥一人蹲在河边洗裹布,一时动了恻隐之心,便帮他将裹布洗了。我二哥接过洗干净的裹布,沉默了许久,道了声谢。于是他二人自此止干戈。

那年虽是太平岁月,但沈羽治军,到了寒冬腊月也毫不懈怠。二哥到底从小习武,凭着扎实的功底,在西里军营渐渐也算出类拔萃。

除夕夜是难得的闲暇,边城将士艰辛,沈羽找来千坛烈酒与众将士分饮。酒过三巡,浊酒一杯便饮出了家乡万里。彼时我二哥与二嫂已做了兄弟,我二嫂这夜原本不想吃酒,可当下感怀,又受我二哥怂恿,便喝了个酩酊大醉。

二嫂之后是被冻醒的,开春的天,她置身于冰冷的河水中,岸上传来我二哥的大笑声。

二哥颇是志得意满,道:“这顿冷水澡,就当还你上回赏我的板子了。”

可我二嫂却愣了,一双黑白分明的眸子里尽是失望。岁末的河水寒冷刺骨,她静了良久,才哑着嗓子道:“我当你是好兄弟。”

二哥听了这话,心中顿时五味陈杂。

这时候,他身后却有一人疾步赶来。沈羽一把将二嫂从河里捞出来,解下军袍裹在她身上,想要带她离开,又顿住脚步,语气中有隐隐的怒气:“二皇子是不知道吧,阿璎原本染了风寒,饮不得酒。今晚若非念在二皇子离家万里,陪你多喝了几杯,何至于马虎大意被你扔进河里去。”

我的二哥彻底傻了。他这才注意到我二嫂的身量并不高大,被沈羽横抱在怀里,竟显得有些瘦小。

当时二嫂已冻得迷迷糊糊,一张脸通红发热,却依旧皱着眉头,低低唤了声:“师父。”声音也是极尽失望。

沈羽听得眉心一紧,轻轻“嗯”了一声,抱着她走了。

可我二嫂那时不知,她的这一声“师父”,非但令沈羽的眉心一紧,更令我二哥的心跟着紧了那么一紧。

窗外的杏花开得简静,于闲止听到这里,笑了起来:“你这嘴皮子功夫,赶得上景阳街那些说书的。”又想了想,续道:“也好,你有这本事,日后将你一个人丢在宫外,也是饿不死的。”

他的笑意衬着外头的杏花,好似一泓春水。我被这笑容晃了眼,愣了一下才正色道:“这些往事都是我二哥二嫂后来分自说与我听的,我可没有敷衍杜撰。”

于闲止只一笑,又斟起茶来。

桌上是新烹的敬亭绿雪,水汽在他修长的指间弥散开来,我道:“老人家才嗜茶如命,你还正当年,却有这么一个老成的嗜好。”

于闲止一边喝茶,一边“唔”了一声,像是想起什么,问道:“听你那么说,你二嫂合该是你二哥的克星,怎么后来又对调了?”

我又欲跟他说下文,却听小轩窗外有人“哎呦”了一声。于闲止放下茶盏,与我一同朝轩窗外瞧去。那头便探出半个身子,且十分尴尬地笑道:“大世子金安,昌平公主金安,小的乃是路过,路过而已,这就要走了。”

还是个旧相识。

于闲止没理会他这番话,悠悠道:“进来罢,难为你在那窗下蹲了半个时辰。”

旧相识又尴尬地笑了笑,从小轩窗翻了进来。

这位旧相识名唤许亦,我二嫂聂璎的远亲,出了名的长袖善舞。他曾跟过不少主子,后因我二嫂被提成将军,便被聂家召回,常年帮二嫂打点琐事了。

许亦帮于闲止添上茶水,赔笑道:“将军说借兵的事她已想通了,小的便过来请二位,没想到世子大人与公主正在隔间闲叙,小的唯恐打扰了雅兴,这才蹲了半个时辰。”

于闲止道:“她既想通了,我们便过去。”说罢便拂衣起身。

许亦忙地跟上,又恼道:“这下却要迟了,先前小的没留意绕到世子从前的府上去了,后来一问,才小的世子大人这次没回府上,而是带了公主住在客栈。”

这话听得我一愣,不由问道:“你在江淩有府邸?”

于闲止看我一眼,淡淡“嗯”了一声。

我忽然反应过来,是了,他在京城,不也住在自己的府邸?可竟是为何来了江淩,却偏要住在客栈?

于闲止似乎看出我的困惑,道:“我江淩的府邸里种着许多田七,你从前说你闻不惯田七的味道,便没带你回府。”

凭白被他卖了个情面,我只好回他一笑:“田七的味道是不好闻,但强在能止血定痛,裨益身心,算个大宝物。”

岂料于闲止听了这话,眸色蓦地一黯,不再说话了。

作者有话要说:姑娘们要看的二哥和二嫂的故事,这是第一部分~~

很多姑娘们担心一念三千会坑,放心,这篇文之哥一定会写完它的=v=

加上上周的两更,一共欠你们九更了,也就是说从这周开始,我已经不能欠你们更新了(不然就超过个位数了T_T)

假欢畅 05

于闲止近日一直有些沉闷。我本以为是我招惹他的,去见二嫂的路上,便旁敲侧击地问了一问。

他却答我:“你招惹我还招惹得少了?我若事事都跟你计较,这日子便不用过了。”

我又猜他这幅沉闷样乃是他本性所致,后却想到去年今日,他扮李闲诓我的兴致,料定他是趁我不注意,默默地揽了一桩麻烦在心里装着。

于闲止是心思很深的人,相较之下,我二嫂便容易对付许多。

天是晴的,将军府里桂树葱茂,二嫂一脸颓唐地坐在桂树下,哀声叹道:“小阿绿,我已认命了,该来的躲不过,我随你回京。”

我在她跟前蹲下来,问她:“要是落在我二哥手里,你怎么办?”

二嫂别过脸,悲愤道:“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我又道:“要是二哥不想宰了你,只想与你成亲,娶你做他的王妃,你又怎么办?”

二嫂猛地一颤,顿时一脸苦楚地看着我,几乎要哭出来:“你大皇兄呢?你大皇兄他不为我做主吗?”

嗯,看来她是真地认命了。我于是站起身,拍了拍衣角沾上的尘,释然道:“既是这样,那我们择日便回京。”

然而二嫂听了这话,只抬起眼皮无限凄凉地看着我,隔了好半晌,才说:“可我在西里的烂摊子谁来收拾呢?”

我一愣:“烂摊子?”

杵在一旁一直没动静的于闲止此时终于开了口:“是一个她本惹不起却已经惹上了的人。”

二嫂惹上的人是白朽,桓国廉亲王的嫡子。如果淮南王有儿子,身份便和这个白朽差不多。

大随与桓国邻土相接,关于白朽五花八门的流言,我也略有耳闻,唔,的确不太好惹。

二嫂说:“西里是两国交壤之地,平日练兵偶尔也误打误伤。那日明明就是他那骡子跑来我的营地,我顺手射了一箭又没害它性命,可那白朽非嚷嚷着说我伤了他的宝驹千里马,势必跟我没完。”

“小阿绿,我聂璎自小在军营长大,是骡子是马我能分不清?之后我叫他再把那千里马牵来让我瞧瞧伤,他却不肯,还回了我一封血书。”

“你猜那血书怎么写的?八个字,说他那骡子‘因伤折志,忧患而终’,我去他娘的!”

彼时二嫂虽被气得七窍生烟,却也晓得两国交锋,当以和为贵,便在军营里头挑了一匹真宝驹送给白朽做赔。

宝驹白朽是收下了,可他却不卖二嫂这个人情。

之后的大半个月,聂家军便遭了几回突袭。

其实说突袭也不尽然,后来闹明白了真相,才知是桓军的几个小兵跑来聂军营外闹事,或鸣角吹号,或击鼓呐喊,搞得聂家军上下以为是敌国进犯,惶惶不可终日。

“我晓得那几个小兵是受白朽指使,派人去逮过几次,娘的,溜得比兔子还快!后来我实在气不过,便去信骂了白朽一通。谁知这以后,那王八羔子益发兴致高昂,非但闹事,还遣人来偷粮草,偷得也不多,每回至多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