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碧叹了口气:“先去听听她说什么吧。”说起来沈云婷若是能嫁给梅若明倒是极好的事,且若是沈家因此不再追究梅若婳,想来梅太太也要感激沈云婷。如此婆媳和睦,鸾凤和鸣,倒也不错。

梅太太是满怀喜悦回的家中,一进门就先去了梅若婳房里。

梅若婳已被禁足。其实就算不禁足,她现在也是不能出门了。毕竟在白云观也是人前失态,尽管青鹤已被定罪,仍旧有人私下讥笑梅若婳与许珠。尤其之前梅若婳时常出入后宫,得梅皇后和梅贤妃喜爱,也颇被一些官宦人家的女孩儿嫉妒,这会儿自然更是将她们两人失态之事大传特传。

“娘——”梅若婳两手都缠着白布,一见梅太太,就委屈得眼泪都流了出来。

“别哭了。”梅太太看着女儿跟烂桃一般的眼睛,也是一阵心疼,“告诉你,没事了。”

“什么?”梅若婳猛地抬起眼睛,“怎么没事了?父亲答应不送我回族里了?”

梅太太干咳了一声,安慰女儿道:“现在是还没有。不过,我已经替你大哥向沈大姑娘提亲了——”

“提,提亲?”梅若婳几乎要叫了出来,“娘你怎么能——”

“沈家已经答应了。”梅太太叹道,“娘也是为了你好。这亲事成了,许氏也就不再追究之前的事,你爹消了气,自然也就不必送你回去了。”

“不行!”梅若婳尖声叫道。大哥娶了沈云婷,她岂不是永远都没有机会再嫁给沈云殊了?

“娘,这亲事不成!我不答应,我不答应!”梅若婳也顾不得失态了,猛地站了起来。

梅太太厚着脸皮跑去沈家,虽侥幸未曾碰一鼻子灰,却也是低声下气了整整半日,还不都是为了梅若婳?这会儿梅若婳不但不领情,还这么乱喊乱叫,梅太太也不由得有些气了:“你这丫头,怎的这般不懂事!若这门亲事不成,你怎么办?莫不成,你还惦记着那沈家大郎?我看你是疯了!”

梅若婳咬牙切齿:“反正,我不答应!”

梅太太气道:“这说的是什么话!你大哥的亲事,轮得到你答应不答应?你若是不想回族里去家庙,就给我安静些!”

家庙两个字像根针似的刺在梅若婳心上,让她冷静了些:“父亲真的会…”梅大儒真会松口么?

梅太太这会儿已经有了七成把握:“放心好了。沈大姑娘年纪也不小了,这亲事定下来就得早些过门,你和辰哥儿怎能不在?”长兄成亲,梅若坚是远在江浙任上走不开,若是梅若辰兄妹两个也不在,这亲事未免有些不成体统,倒显得梅家不把沈云婷放在眼里似的。以梅大儒的性情,断不会如此的。

“等你大哥成了亲,就叫你大嫂去向你父亲求情。”梅太太为了幼子幼女也是操碎了心,长叹一声坐到梅若婳身边,替她挽起有些散乱的头发,“你可不能再犯糊涂了。瞧瞧这次把你父亲气的…还连累辰哥儿挨打。”

梅若婳咬紧嘴唇,一言不发。梅太太又是心疼又是生气,说话也不大客气了:“你若是再犯糊涂,娘也管不了你了。不怪你父亲生气,你也是读了这些年书的,怎么倒起这样的糊涂心思…”

梅太太絮叨了半晌,见梅若婳低了头没再说话,还以为她态度软了,遂也放软了声音道:“娘也是你这个年纪过来的,女儿家,也难免有些糊涂想头儿,等将来成了亲也就好了…”

梅若婳低了头,半晌才道:“只怕父亲还不肯消气…”

梅太太只当女儿回心转意了,心中大喜,笑道:“只要你想明白了,你父亲哪里就真舍得叫你去家庙里呢。只管放心,我去瞧瞧你哥哥。”

梅若婳冷眼看着母亲出了门,房门外一个丫鬟探了探头又缩了回去,继而轻轻把门关上了。自打白云观之事后,她的贴身丫鬟也被处置了,就换了这么个粗笨的丫头,与其说是服侍,倒不如说是监视呢。

这粗笨丫头,问她一句话只知道摇头,就是想知道外头是个什么情形都不能了。不过,看母亲这样子,想来她做的事并未传扬开去。

也是。这事儿可不是她自己做下的,还有承恩侯府呢。那青鹤的祈福法会,不就是承恩侯府安排的吗?如今事发,承恩侯府绝不会让青鹤随便开口的。承恩侯府的名声保住,她的名声自然也就保住了。

这会儿,刚刚听见梅太太向沈家提亲的愤怒和冲动已经渐渐平息,梅若婳深吸口气,掐着手心让自己冷静下来。梅太太若是不提这门亲事,她是肯定要回族里的,如今有了这门亲事,说不定她真的能留下来,那时候再徐徐图之…

还能图什么呢?梅若婳双手掩住了脸。长兄娶了沈云婷,她还有什么希望呢?可是难道就要这么放弃?不,那绝对不行的!

可是连母亲都不肯帮她,也觉得她这是糊涂心思。父亲、母亲、长兄,都在反对,唯一帮了她的孪生兄长,这会儿自身难保,她孤立无援的一个女儿家,如今连门也出不了,身边连个管用的人都没有,又能怎么办?

但要她就这么认了命吗?等着父亲给她定下一门亲事,然后嫁出去?依父亲的性子,给她寻的必不是什么高官显爵之家,只怕也就是在明年春闱里给她寻一个寒门进士罢了。那样的日子,从前她在岭南的时候还没有过够吗?

为什么同样姓梅,承恩侯府就能出一后一妃,富贵尊荣,而她的父亲明明名满天下,她却只能嫁个寒门之人?

对了,梅贤妃!

梅若婳眼睛一亮,她怎么忘记了,还有梅贤妃啊!如今梅皇后有孕,梅贤妃必定处境尴尬,这个时候,梅贤妃正是要寻帮手的时候呢,必定会帮她的。

可是要见到梅贤妃,先得能出了家门入宫去。梅若婳握握拳头,深深吸了口气。她得忍,忍到父亲真的放弃送她回岭南,忍到她能出门,能入宫,能见到梅贤妃!那时候,只要梅贤妃帮她…

梅若婳是被禁足于家中,故而还不知道梅皇后小产之事,但除了她之外,整个京城之中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

佑王妃为难了几天,拿捏着时间进了宫探病——来得早了,梅皇后刚刚小产,必定憋着口气呢,谁知道会不会发到她身上;来得晚了,岂不是不关心皇后?

不过梅皇后并没像佑王妃想像的一般摆着一副怨妇脸,相反,即使是在病中,她仍旧神色端庄,除了脸色有些苍白,竟与平日没甚两样。

佑王妃只看得心中暗暗称奇,若是她多年未孕,终于有了喜讯却又小产,佑王妃自忖绝做不到梅皇后这般,便不致一蹶不振,至少也要颓丧上一阵子才是。可梅皇后从小产到现在不过两三日,竟就这么泰然无事一般,着实叫人心里有些发毛。

“娘娘气色看起来甚好,早日养好身子,后头日子还长着呢…”佑王妃也不敢多说,只能含糊地劝慰了几句。

“有御医精心照料,自是无碍的,有劳佑王妃挂念了。”梅皇后淡淡地应付了一句,瞥了一眼佑王妃背后,“今日袁娘子不曾入宫?”

“她去景阳宫了。”佑王妃忙道,“原是要来先给娘娘请安,只是臣妇虑着娘娘这里要休养,她过来怕倒扰了娘娘,所以就打发她直往景阳宫去了。”

景阳宫里,袁胜莲直到进了内殿,才松了口气。袁胜兰抬眼看了看她,开口便道:“这些日子都不进宫,我还当你再不来我这里了。”

袁胜莲苦笑道:“这如何会——我一直惦记着姐姐,只是姐姐吩咐的事没办成,也不敢来见姐姐…”

袁胜兰不为所动,只道:“那东西今儿是带来了?”

袁胜莲低下头,自腰间解下一对象牙香薰球来。这对香薰球都有核桃大小,外表镂花,十分精致。袁胜莲将其中一颗拧开来,里头装的却不是香药,而是一包颜色发红的药末子。

袁胜兰接过去瞧了瞧,随手纳进了袖中,淡淡道:“这东西是你带进宫来的,若是被人知道,你也逃不掉。”

袁胜莲连忙道:“姐姐放心,此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绝不会再有第三人知晓了。”

她脸上赔笑,心里却恨得咬牙切齿。原本她挑拨袁胜兰,为的是叫袁胜兰与袁太后对上,若能替皇帝解决了袁太后,她便是一大功。

谁知她误打误撞的,倒是撞破了真相。如此一来,袁胜兰自然深恨袁太后。眼瞧着这计划就要成功,袁胜兰却要她从宫外带毒药进来。

袁胜莲自是不肯的。这毒药一经她之手,那后头发生的事她如何能摆脱干系?可袁胜兰这个愣头青竟威胁她说,若是她不肯,就将她之前作的那些事告知袁太后。

所谓横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袁胜兰这样蛮不讲理地横起来,袁胜莲便有百般计谋,竟也使不出来了——袁胜兰是豁出去了,她可豁不出去,她还想离开佑王府,另起炉灶再过日子呢!

可如今事情似乎陷入了僵局。首先是净凡死于火灾,这事儿袁胜莲实在有些半信半疑,多方打探又没有净凡的消息,竟不能确定她究竟是真的死了,还是偷偷跑了。

跑了一个净凡,袁胜兰又发起狠来,简直闹得袁胜莲无计可施。原是想从中挑拨坐山观虎斗,如今自己却是泥足深陷,实非她本意。

“姐姐,皇后娘娘怎会小产了呢?”虽说砒霜是她带进来的,可袁胜兰若觉得如此一来她就只能坐在景阳宫这条贼船上,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谁知道。”袁胜兰对此事根本是漠然置之,“御医都说是身子弱,没坐住胎。”

鬼才信御医这话呢。袁胜莲眼珠转了转:“姐姐就信了?”

袁胜兰嗤了一声:“横竖长春宫还有皇次子呢,这一胎坐不坐得住有什么要紧。皇上都着人查了,也没见查出什么来。”

没查出什么来,可并不代表就真的没什么。袁胜莲看着袁胜兰一脸木然的表情,暗中下定了决心:“东西我也给姐姐带到了,姐姐千万行事小心。佑王妃在交泰殿,我也得去给皇后请个安才是,就不打扰姐姐了。”

袁胜兰抬起头,看着袁胜莲轻俏地走出景阳宫内殿的背影,目光里闪过一丝阴沉。走得这么急,是急于和她撇清关系吧?又或者是急着再去找个靠山,最好还能把她出卖了?这次无论袁胜莲打什么主意,都休想成功了…

☆、第166章 决定

皇后小产, 出人意料地竟没掀起多大风波,也不过十几天, 不单是后宫,就连整个京城似乎都已经接受了“皇后娘娘体弱不宜有孕”的说法,竟没人觉得有什么不对了。

不过,青鹤扰乱祈福法会, 以致皇后小产的说法倒是甚嚣尘上。听说就连宫里皇上和太后也都说必是这个妖道妨害了皇子,所以根本不用等到秋后, 就直接判了千刀万剐之刑, 公开处斩。

名声正盛的神人忽然变成了妖道,且处的还是剐刑, 着实是个大新闻,以至于行刑那日不说万人空巷, 也是千百人围观,极是热闹。

承恩侯夫人当然没去, 她是真病了。

梅若沁带了两个孩子在廊下盯着小风炉熬药,水哥儿皱皱小鼻子:“好臭…”

晶姐儿教育弟弟:“是苦。”

水哥儿鹦鹉学舌:“苦…”揉了揉鼻子, “还是臭…”

梅若沁不禁微微一笑, 柔声道:“小声些, 外祖母病着呢。”

水哥儿抱着母亲的腿问:“外祖母病了就要喝这些臭臭的东西吗?”那也太可怜了。

梅若沁叹了口气:“是啊。所以你们要乖些, 别吵到外祖母。”

晶姐儿到底大一些, 问出的问题也比较有深度:“外祖母为什么生病呢?因为吃多了吗?”她有一回就是夏天多喝了一碗凉的酸梅汤,泻了几天肚子,被灌了苦药, 因此记忆犹新。

梅若沁又好笑又好气:“不是。是因为宫里的大姨母病了,外祖母担心,所以才病倒的。”从前她也羡慕过大姐姐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如今,看着眼前一双儿女,她只为梅皇后觉得伤感,早知如此,还不如根本不要有孕,怕是还要好些。

晶姐儿很懂事地点点头。她虽然没有见过这位大姨母,可是自来了京城之后,也得了大姨母赏赐下来的东西,无论给她的还是给弟弟的,都是很精致的好东西。母亲跟她说,大姨母虽然在宫里不方便见面,但还是很疼他们的。

既然这样,晶姐儿也很担心大姨母。至于外祖母——虽然对她们姐弟不大亲热,但终究是母亲的亲娘,现在病倒了,也很可怜的:“我给外祖母端药进去。”

梅若沁很是欣慰地摸了摸女儿的小脸:“我的晶姐儿真是孝顺。不过这药烫得很,晶姐儿现在还不能端。一会儿娘会给外祖母端进去,晶姐儿就去拿点蜜饯,等外祖母喝完药吃,好吗?”

水哥儿跳着小脚道:“我也去拿,我也去拿。”

晶姐儿嘴快地道:“你去拿?那你要吃半碟的。”虽这么说,还是领着弟弟走了。

梅若沁看着儿女的背影微微一笑,正要将药滤出来,便见承恩侯梅汝志自门外进来,连忙迎上去道:“父亲,可是进宫去了?见到大姐姐了没有?”

承恩侯今日入宫是去谈卢家之事的,但皇帝也让他进后宫去见了皇后一回,此刻听梅若沁问,便点头道:“见了。”

梅若沁担忧道:“大姐姐究竟好不好?”

承恩侯苦笑了一下。怎么说呢?皇后看起来十分冷静,似乎已经完全放下了丧子之痛,甚至还跟他说起要布置偏殿,把皇次子接去抚养的话。就是交泰殿内,也是有条不紊,丝毫不见混乱,仿佛小产之事从未发生过似的。

可就是这种冷静,让承恩侯心里觉得不对。

他身为父亲,与女儿们的关系究竟不如承恩侯夫人亲近。长女又是出嫁多年,无论是做王妃还是做皇后,要见一面都不大容易,自然就比在家的时候更疏远了些。算一算,他一年里也难得见长女一回,乍一见面竟不知该说什么好了。

可是再怎么疏远,既有血脉在,承恩侯始终觉得与女儿有一线牵连,所以他就越发觉得女儿的态度古怪,就是对他这个父亲,在恭敬之中似乎也有些疏远和冷淡。

只是这些话也不好对次女说,就是承恩侯自己也有些捉摸不透梅皇后的意思,只能叹了口气道:“你大姐姐性子素来坚强,我瞧着还好。”

梅若沁也苦笑道:“父亲,大姐姐便是再坚强,遇上这等事也…可大姐姐这一胎,当真是因为体弱之故?”实在太难以让人相信了。

承恩侯轻声道:“皇上不曾与我说,你也不要再问了。好在还有皇次子,皇上的意思,过几日就让皇次子去交泰殿住。”这次是皇帝发话,梅若婉再怎么不愿也没有借口拖延了。

梅若沁并不知道梅若婉拖延之事,听了也只点点头。她再怎么关心梅皇后也是身在宫外,宫里的事儿并轮不到她有什么发言权,此刻听说皇帝已有定论,便把心思又放到了徐卢两家之事上:“那徐——”

承恩侯连忙打个手势制止她,示意丫鬟去滤药,自己带着梅若沁走远了些,才低声道:“此事也不要提了,皇上自有决断。不过,皇上已允了你和离,两个孩子也允你养着,这几日我就着人往徐家去谈此事。”

父女两个方才在屋外说到梅皇后的那些话,屋里头承恩侯夫人竖着耳朵,一字字都听了去。她这说是病,其实不过是整日躺在床上发呆罢了。此刻听了承恩侯的话,心头堵的那块石头终于放了下来——梅皇后虽说没了腹中孩儿,可此后抱养皇次子也是一样的。再说有皇帝发话,梅若婉也不会再任性了。

如此说来,一切都还好。承恩侯夫人莫名其妙地松了口气,顿时觉得身上都轻快了许多。想一想,她已经好几日不曾进宫去探望皇后了,这也着实有些不该——毕竟皇后小产,做亲娘的,怎么也该常去探望。

这么一想,承恩侯夫人身上顿时来了劲,恰好丫鬟端了药来,承恩侯夫人也不用什么蜜饯,接过来一口气灌了下去,便道:“仔细收拾些补血益气的药物,我明儿进宫去。”又问,“这些日子家里可有什么事?”

在屋里伺候的便是青雀,忙答道:“府里诸事都有大奶奶呢,夫人不用操心。若说外头,与咱家有关的也只一桩——七太太家里,给明少爷定了沈家大姑娘的亲事,如今已经在走六礼了。听说因为两边年纪都不小了,想着早些成亲呢。”

“给明哥儿定了沈家大姑娘?”承恩侯夫人先是有些惊讶,稍稍一思索就冷笑起来,“这倒是打得好如意算盘。想着娶了沈家丫头,这事儿就算抹过去了?婳丫头怎么说?”

青雀道:“婳姑娘能说什么?听说七老爷都要送她回族里了,也是因着要办喜事,才允她等明少爷成了亲再走。”

承恩侯夫人顿时笑了:“这么说,还是要送她回去?那这亲事岂不是白结了呢?”

梅若婳此时就有这样的感觉——这门亲事难道是白结了吗?

“父亲还是要送我回族里?”梅若婳几乎也要把这句话喊出来,“难道沈家还不肯罢休?”那这门亲事结来究竟为什么呢?

梅太太也是满脸愁容,还要打起精神安慰女儿:“你别急。你父亲这会儿大约是还没消气,等再过些日子说不定他就改了主意了。再说,等沈家姑娘进了门,让她出面留你,你父亲也不好驳她面子的。”

梅若婳狠狠咬着嘴唇,半晌才道:“母亲,我想进宫去给皇后娘娘和贤妃娘娘请安。如今外头闲话怕也不少,我若能进宫一趟,有些人也就不敢乱说话了。”

“进宫做什么。”梅太太不假思索地道,“皇后娘娘刚刚小产,宫里正乱着呢,这会儿可不能去。”

“皇后娘娘小产了?”梅若婳大吃一惊,“怎,怎么回事?”

“你还不知?”梅太太说了一句,也想起来女儿这些日子是一直被关着,而自己也忙得焦头烂额,这样的大事竟不曾与女儿说过,遂将事情说了一遍,恨恨道,“都是青鹤这个妖道!承恩侯府也是错看了他,以致闹出这样的事来。”

青鹤什么的,梅若婳根本就没往心里去。没有人比她更清楚青鹤所谓的“神道”是怎么回事了,若说青鹤有这个本事搅了祈福法会令梅皇后小产,简直就是笑话!既然这样,那梅皇后小产只有一种原因,就是有人在背后下手,而下手的人,只能是…

“母亲,那如今宫里——皇后娘娘可怎么办呢?”

“有什么怎么办的。”梅太太并不很关心如今乱糟糟的后宫,“不是还有皇次子吗?”

“皇次子——”梅若婳低声重复了一遍,又咬住了嘴唇。如今梅皇后只剩下了皇次子这一个选择,梅贤妃的地位便不可动摇。

尤其是,梅沈两家结亲,纵然有许碧在,沈家怕也不会转去支持许婕妤,梅贤妃也就放心了,怕是也就用不着她了吧?难怪这些日子,宫里连半点消息都没有,承恩侯府甚至都没有人来看过她,想必是已经将她当做弃子,预备不闻不问,让她自生自灭了。

“你也别着急。”梅太太这些日子忙得很,也没有时间和精力细细与女儿分解宽慰了,“这不是还有时间么。这几日你就跟着我,好生给你大哥筹办亲事,也让你父亲看着高兴高兴。”说不定一高兴,就不送女儿回族里了呢。

梅若婳垂下眼睛,温顺地点了点头:“我都听母亲的。如今父亲也不让我出门,别的我帮不上母亲,只能给大哥做几件针线罢了。”

梅太太高兴不已,忙道:“你大哥这亲事赶得急,针线上的活计都交给外头绣坊去做了,你不必费心。不如就帮着我拟一拟要备的聘礼,还有许多琐事哩。”家中没有儿媳,那成亲这样的大事,自然得有人出来帮忙。虽说丈夫不许女儿踏出房门,可女儿这是给兄长筹备亲事,难道丈夫还能狠心不允不成?

如今筹备亲事,能出了自己房门,等到长子成亲,再让长媳出面求个情,不就能出府门了么?路总要一步步走才好,急不得。

梅太太欢欢喜喜又叮嘱了好些话才离开,只剩下梅若婳在房中盯着地面冷笑。

没有这么好的事!她费了这许多力气,最后却只落得这样的下场。而梅贤妃只是利用她,如今稳住了地位就想将她扔开?休想!

青鹤之事她是始作俑者不假,但梅贤妃推波助澜,就没责任了吗?如果皇帝知道此事,梅贤妃又该怎么样呢?只要,只要她能出府,她能入宫,她能见到梅贤妃,她就还有办法!

梅沈两家的亲事进行得很快,也颇为低调。主要是皇后小产不久,虽然这比不得皇帝大行或是太后皇后仙逝,还要禁什么喜事,但这时候大肆操办,总归是太扎眼了。

梅太太只想着赶紧把儿媳娶进门,好给女儿求情。而沈夫人自不会在这上头挑刺——横竖这亲事是沈云殊夫妻两个答应的,有什么也不是她的责任,如此还省了时间和精力,正好多为沈云娇费费心。

唯一对此有意见的就是香姨娘了。但她这会儿学乖了,便是心中有些不满,看见沈云婷脸上带笑的模样,也就都咽了回去。更何况,虽然亲事有些紧迫也不够盛大,但沈云婷得的嫁妆却不少,跟里子比起来,面子上那点儿事倒也不算什么了。

不过,即使两家再低调,毕竟也是众所瞩目,这亲事才定下,消息也就传开了。

梅皇后倚在罗汉床上,淡淡听着捧月回话:“这么说,成亲的日子也都定了?”

捧月低声道:“虽说六礼还没走完,但听说已经定了端午前的日子。”

“端午前…”梅皇后轻笑了一声,“从提亲到成亲,这才几个月呢?”梅沈两家就急成这样。

“说是七太太急着要儿媳妇进门,毕竟明少爷年纪不小了。当初两家也是议过亲的,这会儿合八字什么的就都能省了…”当然,这都是对外的说法吧,至于梅太太究竟为什么那么着急,反正捧月是知道的。

“倒真是没想到,婳丫头还有这份心思…”梅皇后笑得冰冷,“只不过,到头来是为他人做了嫁衣裳。怎么,她‘病’了这些时候,贤妃也没派人去瞧瞧她?”

“没有呢。”捧月撇了撇嘴,“这些日子说是皇次子身子不好,贤妃娘娘只顾着皇次子了,哪里还管得了她呢。”

梅皇后眼神一沉。皇帝才说要她把皇次子抱来交泰殿,长春宫那边就说皇次子病了。说来说去,到了这个时候,梅若婉还是不肯放手皇次子。不,说不定正是因为到了这个时候,梅若婉才不肯放手呢。她连好不容易怀上的这一胎都失去了,今后再无生育的可能,梅若婉自然是有恃无恐了。

“后宫还有动静没有?”梅皇后向后靠了靠,淡淡地问。

捧月摇了摇头。继前两年宫里陆续传出喜讯之后,今年到现在还没半点动静。不过,这也怪不得后宫嫔妃们,实在是皇帝在前朝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太多,后宫倒是来得少了。

“还是要请皇上多来后宫走动走动。”梅皇后若有所思地道,“皇上这几年也太辛苦了,今年还是再选一回秀吧。挑几个活泼爱说笑的,也能哄皇上开心。”

这种事捧月不敢插嘴,只在下头听着。梅皇后沉吟道:“沈家那位二姑娘,年纪也不小了吧?”

捧月正要回话,就听外头有轻轻击掌的声音,顿时眼睛一亮:“是皇上来了!”

梅皇后有些苍白的脸就浮上了笑容:“快给我更衣。”

“朕来看你,还要更什么衣。”皇帝说着就从殿外走了进来,“叫你好生养着,总是拘泥这些没要紧的规矩。”

梅皇后便嫣然一笑:“我听皇上的。”当真倚着罗汉床未曾起身。

她虽然面色苍白未施脂粉,但脸上露着真心的笑容,看在皇帝眼里仍觉得一如当初,不禁自己脸上也露了笑意:“瞧着比前两日又好些了。”

梅皇后示意捧月给皇帝端上茶来:“御医日日来请脉,补药一碗碗地喝,自然会好的。”

这对最尊贵的夫妻如今说起话来,还跟当初在靖王府时差不多,只是双方都有默契地并不提小产之事,只说些闲话。

“皇上这会儿过来,可是有什么事?”还是梅皇后先转入了正题。自她有孕之后,皇帝来交泰殿的时候要比从前更多,小产之后更是如此,但这个时候就过来,那必定是有事的。梅皇后与他夫妻多年,自是有所了解,说了几句话,见皇帝有些难以启齿的样子,便主动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