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英:“…”

徐君诚对河堤非常感兴趣,在路上他其实已经注意到河岸上修了堤,看着很坚固,但没想过和谢则安有关。

徐君诚说:“陛下,我看三郎这河堤有点文章,要不我们上去瞧瞧?”

谢则安不得不承认徐君诚眼光毒辣。

他能以低价拿下这片地儿正是因为要么旱要么涝,一年到头没哪天是好的。这年头的河堤得年年翻修,非常麻烦,升平县原就不是大县,顾着良田已经很吃力,权衡之下只能把这一带渐渐荒弃,植了外面那片林带来保住良田的水土。林带后面那一大块地儿丢荒多年,当初谢则安过来时看上了它,琢磨着怎么把这地方好好改造改造。

改造的第一要务就是搞个河堤。

水泥钢筋运过来了,修河堤比往常要快得多,但也急不来。谢则安以前接手过一件棘手事儿,河堤修了一年,塌了,不仅塌了,还暴露出里头压根没有半根钢筋。这工程当时没人想接手,只有他的委托人被热血冲昏了头,一手揽下了它。那家伙什么都不会,就是钱多,而当时他正闲着,被委托人重金聘去搞这件事。

谢则安当然不是万能的人,但有钱能使鬼推磨,他擅长的是怎么把钱花到点子上。他请来专家实地考察了几回,查明了河堤塌掉的原因,又在工程队开工后跟进了小半年,才把它落实下来。

当时连委托人都快把它忘了。

谢则安派人在秋冬之际清整河道,到准备建河堤的地方把沙子都挖走,堆上厚实的泥土。沙子容易流失,沙子一跑,河堤底下等于是空了,浪一推就倒。这工作一做完,后续的事谢则安就交由底下的人去负责了——左右这边也不是良田,慢慢来也不要紧。

几年下来,谢则安手底下那群活力过剩的家伙自告奋勇帮升平县把沿岸河堤都给修了。

“小驸马”的名气在升平县是很响亮的,要是有外头的人想一探高墙内的风光,谢则安的人还没管呢,外头的人已经帮他们把人赶跑了。

谢则安说:“这河堤也修完快三年了,去年开始把升平县那边的也修了起来,先生想去看的话可以随我来。”

晏宁公主也是第一次来这边,她虽然看过谢则安的草图和手稿,却没真正见到这边的变化。走上河堤,看着岸边柳树青青,晏宁公主才知道自己的驸马在做什么了不得的事。这宽敞得可以跑马的河堤看起来非常结实,底下对着堤岸猛拍的浪涛无法对它造成半点威胁。

往江上看去,江心渔船往来,带来阵阵渔歌。

谢则安叫人拿出个竹哨吹了三声,在赵英等人的注视下走到护栏前朝渔船那边招手。

谢大郎默契地去旁边的眺望台里头取出一些工具,动作利落地把绳子往下放。

赵崇昭等人惊讶地看见四方渔船朝堤岸这边驶来,明明是不急不缓的动作,那整齐的动作却给人一种船主心中十分急切的感觉。

谢则安一见来了这么多,吆喝道:“怎么都过来了?”

第一个赶过来的人笑应:“我就说是三郎来了,他们还不信,三郎你要些什么?我这里有河虾,河螺,还有好些鱼儿,又肥又美,怎么做都好吃。”

后面的人也不甘落后:“我这里有几只大鳖!”“我有新挖来的藕!”“我有山药!”

谢则安笑眯眯:“都要都要,有多少要多少。”

谢大郎叫来其他几个人帮忙,把绳子往下一放,取完菜后按照估价放了点碎银下去,连同篮子一起还回去。

其他人收回篮子却不急着走,反倒追问:“三郎这次来几天呀?要是明天还来,我叫我婆娘准备点好的山货!”

谢则安笑着说:“明天可能不在了,下回吧。好的你们可以拿去外面卖嘛,你们给我留这么好的东西我又不会给你们高价。”

底下的渔夫说:“什么钱不钱的,要不是三郎你不肯白要,我们直接送你了。”

谢则安说:“我要是只吃一次当然会白要你们的,可我是经常要吃的,不给钱岂不是要你们养我了?唉,我看起来像是那么不要脸的人吗?”

谢则安又和他们闲叨了一会儿,聚拢过来的渔船总算散开了。谢大郎已经着人把从渔夫那买来的东西拿回去,吩咐他们好好处理一下,中午贵客们都要留下用膳。

谢则安转回头,对目光都定在自己身上的赵崇昭兄妹俩说:“没觉得无聊吧?这里的日子挺悠闲的,这些人也都很热情。”

赵崇昭觉得那岂止是热情,那些渔夫们看向谢则安的目光简直是敬慕至极,亲近之中透着毫不掺假的爱戴。想到其中几个赤膊的家伙,赵崇昭忍不住问道:“他们好像很喜欢你?”

谢则安说:“和他们多聊了几次,一来二去就熟了。”

赵崇昭很想让谢则安离这些粗鄙的人远点,但话到嘴边又吞了回去。他伸手拉住谢则安的手,指着不远处说:“父皇他们走那边去了,我们也过去吧。”

谢大郎看着赵崇昭的手,抬眼望向晏宁公主,见她也在发愣,顿了顿,抬手把赵崇昭的手一拍,挤到他们之间掏出纸笔写道:“三郎,刚才那条六斤多的大鱼怎么做?”

谢则安不觉有异,想了想说:“那么大一条,可以换几种做法,让专业的去想就好。”

赵崇昭见谢则安与谢大郎默契地交谈,凝视自己被拍红了的手背片刻,心里对谢大郎的不喜又多了几分。

他一直都不喜欢谢大郎。

赵崇昭隐藏得很好,眼底那几分咬牙切齿却还是落入晏宁公主眼里。

晏宁公主出行的开心一下子被浇得冰凉。

赵崇昭已经不是小孩子,那他对谢则安的这份占有欲就不能用对玩伴的独占欲来解释了。晏宁公主心思何等敏锐,心中的念头千转百回,不一会儿已经把所有事理清楚了。

赵崇昭这两年疏远她和谢则安,却还是时不时来找谢则安出去玩儿,仿佛他们之间从未改变;赵崇昭不愿看到谢则安和她相处太久,坐下还没一刻钟必然会找借口和谢则安一起离开;赵崇昭对所有和谢则安亲近的人怀有敌意…

晏宁公主从前不觉得有什么不对,这次是出行在外,她怕出什么事儿,比平常多留了几个心眼。谢则安是她的驸马,赵崇昭是她的兄长,她在场的时候赵崇昭却只顾着谢则安,还牵着谢则安的手——

这不正常,很不正常。

晏宁公主抬眼看向谢则安,只见谢则安神色如常。五年多的相处,晏宁公主早就看出谢则安这人在感情上比别人更为迟钝,这也是她有信心能把心中那份感情掩藏下去的原因。

看着赵崇昭那略显阴鸷的目光,晏宁公主心里咯噔一下,控制不住地猛跳起来。

不,不,一定不是那样的。

晏宁公主拼命让自己冷静下来,却还是微微发颤。

谢则安最先发现晏宁公主的不对劲,叫人取来薄披风替晏宁公主披上,说道:“冷了?我们也出来挺久了,我先带你回去吧。”

晏宁公主看了看谢大郎和赵崇昭。

赵崇昭紧张地追问:“宁儿你怎么了?”

晏宁公主看着赵崇昭脸上丝毫不假的关心,微微怔神,觉得刚才是自己多心了,但对上谢大郎的目光,她又隐约觉得刚才那种感觉并不是她的错觉。而且,那似乎正是谢大郎想告诉她的东西。

晏宁公摇摇头,强忍着心中翻腾着的惊涛骇浪,咬咬牙说:“我没事。”

谢则安见晏宁公主脸色不对,没理会她的逞强,抱起她说:“先回去休息一下,以后有的是机会过来玩儿。”

晏宁公主小心靠入谢则安怀里,目光却悄悄扫向赵崇昭。

她看到她的兄长拳头微握,手背的青筋一根一根地凸现。

不,不可能。

晏宁公主微微轻颤。

她的兄长那么疼她,怎么可能对她的驸马有那种心思,怎么可能对她有那样的敌意——好像,好像只要她和他抢谢则安,那他连她这个妹妹也不认了。

晏宁公主想起自己和赵崇昭商量帮谢则安再娶的事情时,赵崇昭说的是“此事不要再提”,她原以为赵崇昭是疼她才不许谢则安娶别的女人。这样看来,这中间是另有隐情的…

晏宁公主心中又慌又乱,而且正隐隐作痛。

谢则安和赵崇昭都是她心中最亲近的人,如果赵崇昭对谢则安起了那种心思,她该如何是好?

谢则安娶她已是误了前程,怎么能再被这种荒唐的感情绊住!

晏宁公主咬住下唇,不让眼泪往下掉。

谢则安见她情况很不对,不由加快了脚步,抛下赵崇昭赶回“学校”,准备叫随行太医替晏宁公主诊脉。

赵崇昭看着谢则安的背影好一会儿,转头看向谢大郎,目光有着毫不掩藏的冷意。

要比冷,谢大郎比他更冷。

谢大郎从不给家里人之外的人好脸色,眉宇间都是化不去的冰霜。

很久以前谢大郎就知道,赵崇昭兄妹俩都对谢则安别有居心。

晏宁公主嫁到谢家,没什么不好,平日里府里和和睦睦,大家都挺喜欢她。但赵崇昭不行,赵崇昭会毁了谢则安。男的与男的之间并非不能有越线的情谊,然而就算是谢季禹那样的人,提起这种事来依然面带尴尬,更不用说赵崇昭还是那样的身份…

谢大郎冷眼看着赵崇昭。

有那么一瞬间,赵崇昭觉得自己的所有心思都被谢大郎看穿了。他先是后退了一步,接着有挺直了腰杆。

看穿了又怎么样?看穿了就看穿了。

谢大郎肯定不会往外说,另一个人是谢则安,谢大郎怎么可能把这种事公诸于众?

赵崇昭冷笑一声,先发制人地警告:“你都知道了?知道了正好。知道了就离三郎远点儿,要不是迫不得已的话,我也不想让三郎伤心的。”

谢大郎心中怒意翻腾。

这家伙凭什么管三郎和谁往来?凭什么想用那种龌龊的心思把三郎困在身边!

这家伙——

谢大郎握紧了拳头。

这时赵英一行人折返了。

赵崇昭脸上的冷意化开了,迎上去说:“父皇,宁儿不舒服,三郎先带她回去了。”

第99章

晏宁公主很快恢复如常。

赵英本就不能在外太久,用了午膳后立刻启程回京。谢则安亲自去将杨老请到谢府替晏宁公主诊脉,杨老一看,说道:“大悲大喜于病情有害,你们还是得注意点儿。”

谢则安一愣。

好像也没遇到什么大悲大喜的事啊?

谢则安追问:“像今天这样出去走走也不成吗?”这算哪门子大悲大喜?

杨老瞧了他一眼,说:“我什么时候说了出去走走不行?我是说大悲大喜不行。至于她为什么大悲大喜,那就不是我能知道的了,你自己问问她是怎么回事。”

谢则安当然知道这年头的大夫不兼任心理医生,他恭恭敬敬地把杨老送出门,折返时却发现晏宁公主已经入睡。

不管真睡假睡,晏宁公主的意思都摆得很明白——她不愿和谢则安谈这件事。

谢则安站在床前看了许久,只能作罢。

晏宁公主第二天入东宫见赵崇昭。

赵崇昭见到晏宁公主时吃了一惊,接着眉开眼笑:“宁儿你怎么来了?”

晏宁公主一顿,微微地笑着,说:“上回我不是和哥哥你提过吗?就是让三郎再娶的事。我想过了,叫三郎现在就再娶未免有点心急…”

赵崇昭心中一喜,连声应道:“宁儿你这么想就对了,三郎是驸马,想什么再娶?古往今来从来没有这样的事!”

晏宁公主看着赵崇昭由衷的喜意,心中一酸,再试探道:“三郎年纪不小,这样下去太辛苦了,我想清楚了,不再娶也没关系,我先替他纳两个人进来,好叫他…”她低着头,“疏解欲念。”

赵崇昭说:“我不答应!”

晏宁公主抬头看向赵崇昭,看着他那理直气壮的神色,目光带着愕然。她说道:“这不是很正常的事么,哥哥你东宫不也有几个美人?”

赵崇昭也意识到自己反对得太直接,他收敛起怒气,答道:“那是祖母送来的宫人,不是你想的那种美人。”说完他又强调,“就算东宫纳了人,三郎也不能纳,他是驸马!”

晏宁公主胸前微微起伏,手攥紧了袖口。三郎是驸马、三郎是驸马,赵崇昭既然能说出这句话,怎么能对三郎生出那种心思?

晏宁公主说:“这不一样,三郎与我成亲是权宜之计,这对他已是不公平,难道我去了以后还要他一辈子没有别的女人?三郎他总要有子嗣…”

赵崇昭说:“子嗣而已,让谢大郎或者小妹、小弟他们过继一个不就成了?”

晏宁公主咬咬牙:“哥哥你不同意也没关系,我去和父皇说!”

赵崇昭勃然大怒:“你敢!”

晏宁公主听到这一声怒喝,整颗心如坠冰窟。

从小到大,赵崇昭在她面前连说话都不会太大声,仿佛生怕声音太大会伤着她。

这件事赵崇昭明明不应反对。

他也知道赵英会同意,他也知道谢则安纳人是可以的,但他却为了这种事朝她发火。

晏宁公主站起来,说道:“三郎是我的驸马!我答应了,父皇肯定不会反对,这件事你管不了!”

赵崇昭意识到自己表露了太多不应该在晏宁公主面前表现出来的心思,但事已至此,何必再掩藏下去。他咬咬牙,说:“宁儿,我不会允许三郎碰别的女人。”

晏宁公主后退两步,抬起头问:“…为什么?”

赵崇昭说:“你不爱三郎,可以大大方方地给他纳人。我不同,我喜欢三郎——我爱三郎。我要他只属于我们,宁儿,是我和他拜的堂,天地见证的事我和三郎,京城无数双眼睛也都看到我和三郎成亲。他是你的驸马,也是我的三郎。”

晏宁公主只觉胸中气血翻腾,一口腥甜涌上喉咙。她转开头用手绢捂住口猛咳数声,低头一看,殷红的血在娟帕上泛开,犹如绽放的红梅。

晏宁公主努力站稳,说:“哥哥你怎么能有这么荒唐的想法——你会害死三郎!父皇他绝不会允许这种事出现——”

赵崇昭说:“那就不让父皇知道!”

晏宁公主垂下眼睫:“那哥哥你是不是在等,等我和父皇都不在了,你就可以肆无忌惮地做你想做的事?哥哥你是不是觉得我活太久了,让你等得心焦…”

赵崇昭见晏宁公主垂着说出质问他的话,顿时心乱如麻。这样的想法他绝对不会有,他不是畜生,会盼着妹妹早点离开人世。这是他最疼爱的妹妹——这是他从小到大恨不得捧在手里护着的宝贝妹妹——

赵崇昭伸手抱紧晏宁公主,眼睛不争气地红了。他的眼泪涌了出来,收紧手臂说:“宁儿,宁儿,我疼你还来不及,怎么可能那么想。但是我只有三郎,我只有三郎啊,你有父皇疼爱你,你能堂堂正正地嫁入谢府,你能和小妹他们亲如一家,我只有三郎,我只有三郎一个。三郎来到我的身边一定是上天的安排,不管我是不是快要失去太子之位,不管我犯了多少次傻,三郎总是在我身边。宁儿,你不要再给三郎找别人好不好,我会发疯…”

晏宁公主说:“…三郎是我的驸马。”

赵崇昭理所当然地说:“你又不喜欢他!”

晏宁公主鼻头一酸,也落下泪来。

是啊,她不喜欢三郎,她不能喜欢三郎——她是不能爱上三郎的。但是赵崇昭怎么可以这样——怎么可以理直气壮地做她费尽心思去避免的事——怎么可以因为她“不喜欢”就想霸占她的驸马。

晏宁公主说:“我不会让你毁了三郎…”

赵崇昭反驳:“我不会毁了三郎!”

晏宁公主说:“你这就是毁了三郎!这种荒唐的关系有违伦常!一旦被人发现,你要三郎如何自处!”

赵崇昭说:“那就不让人发现!我与三郎自幼相识,亲近些有谁会胡猜?根本不会有人知晓!”

晏宁公主挣开赵崇昭的怀抱。

她脸上泪痕未干,后退两步说:“我不会让你那么做,我不会让你把三郎毁掉。三郎不是你看上的那些只知阿谀奉承的家伙,三郎他有很多想做的事…”

赵崇昭说:“三郎想做什么事我都会帮他做!我永远会站在三郎那边!”

晏宁公主说:“哥哥,你以前也说我想做什么你都帮我做。”

赵崇昭一滞。他猛地想起两人从小到大的相处,那时候他觉得妹妹是他的一切,只要能博妹妹一笑,他什么都愿意做。看着妹妹坚决又悲伤的神色,赵崇昭的心脏仿佛缺了一块,寒冰从那空缺的地方开始往四面蔓延,几乎冻结了他的整个心脏。

赵崇昭说:“只有这一件,只有这一件事我不能答应你,宁儿,三郎是我的,他只能是我的。”

晏宁公主说:“你对我说的话可以因为三郎而出尔反尔,你又怎么保证你对三郎的感情不会因为别的东西改变!你以后会遇到更多的人,他们能够取代三郎在你心中的位置——”

赵崇昭说:“不会有那样的人!”

晏宁公主说:“会有的!你上一次还因为谢曦那样的人和三郎吵了起来,你甚至为了他对三郎恶语相向!”

赵崇昭握紧拳头。

那确实是他做的事,即使他再怎么想宰了那时的自己,那些事还是他自己做出来的。过去的永远无法改变…

赵崇昭冷静地说:“既然宁儿你觉得会有人取代三郎在我心中的位置,又何必那么担心?只要等我这一时的冲动冷却下来就好。我也一直在忍耐不是吗?我不会让三郎知道,我会一个人忍着的,只要你不给三郎纳人,我们会一直这么相安无事地相处下去——反正会有人取代三郎的不是吗?”

晏宁公主微愕,竟无法反驳赵崇昭的话。

赵崇昭亲了口晏宁公主的额头,说道:“宁儿,你和三郎都是我最亲近的人。相信我,我绝对不会让三郎受到伤害。”

晏宁公主心中早已溢满了酸涩,她的兄长直言爱上了她的驸马,世上还有比这更荒唐的事吗?

晏宁公主出了东宫,并未立刻回家,而是去了礼部尚书家中。她明里是请教杨珣的情况应如何再嫁,暗里却提出赵崇昭已到大婚年龄,理应选出太子妃了。

礼部尚书目前闲得发慌,闻言眼前一亮,这是好事啊,大好事,最近都没什么喜事,要是太子能大婚就太好了!

礼部尚书送走晏宁公主后构思了许久,下笔如飞地写出折子,第二天上朝时趁机提了出来。朝臣家中大多有适龄的女儿,一听这话顿时鸡血上头,纷纷附和。

赵崇昭早已上朝旁听,他面色如常,心里却翻起了巨浪。大婚?虽然他想过自己迟早要面对这件事,但怎么都没想过会这么。

下朝后回了东宫,赵崇昭又觉得其中有些蹊跷。礼部尚书怎么突然想起这事儿来了?前两天他和礼部尚书还见过面聊过天儿,当时礼部尚书也没提起这件事。

赵崇昭喊来暗卫,问道:“宁儿那日离开东宫后有没有去礼部尚书府上?”

暗卫迟疑片刻,点点头。

赵崇昭挥挥手让所有人退下。

等书房里只剩自己一个,赵崇昭再也无法抑制胸中的怒意,哗啦一声,用力把桌上所有东西统统扫到地上。

——宁儿啊宁儿,你怎么就忘了你哥哥的脾气?你越是阻拦,我就越要做到…

第100章

谢则安发现晏宁公主从东宫回来后就不太对劲。

他想和晏宁公主交谈,晏宁公主却王顾左右而言他。

谢则安只能采取迂回路线,进宫找赵崇昭追问那天他们到底说了什么。

赵崇昭正为晏宁公主给他出的难题烦恼,看到谢则安后心中虽喜,却又一直在往下沉。

赵崇昭说:“三郎,你来啦?”

谢则安开门见山地说出自己的来意。

赵崇昭伸手握住谢则安的手,一下一下地捏着玩。

谢则安皱起眉:“殿下,晏宁她的状况不对,你别玩了。”

赵崇昭说:“杨老不是在吗?”

谢则安说:“杨老不是万能的。”

赵崇昭心里咯噔一跳。晏宁公主这几年健健康康地长大,以至于他都快忘了晏宁公主当初有多虚弱,他有点懊恼,但又不愿去后悔。他要是不和妹妹说清楚,妹妹会把谢则安推给别人,就连谢则安和其他人亲近些他都无法忍受,他怎么可能眼睁睁地看着谢则安再娶别人?

赵崇昭说:“我和她说,我喜欢上了一个人。”

谢则安说:“这不是挺好吗?正巧你要大婚了,把人娶了不就得了?”

赵崇昭说:“这个人我不能娶。”

谢则安皱起眉:“难道他是男的?”

赵崇昭点点头。

谢则安说:“谢曦?”

见谢则安一副“你眼光太差了吧”的表情,赵崇昭不由笑了起来。笑完后他又正色说:“不是。”

谢则安说:“那是谁?总不会是清泽吧?”

赵崇昭说:“不是。”他看着谢则安,“我和这个人刚见面时,心情不是很好。我左看右看总觉得看他不顺眼——”

谢则安说:“这倒像是你的脾气。不过这事确实难办,你可是太子,就算对方不需要子嗣,你总是要的。”

赵崇昭说:“父皇不是曾经打算从诸王世子里面另择太子吗?这说明皇嗣由谁来出也并不重要。”

谢则安说:“看来你决心还挺大。”

赵崇昭说:“我这一生谁都不要,只要他一个。”

谢则安说:“这想法有点疯狂,难怪晏宁听了那么担心。”

赵崇昭说:“三郎你会帮我吗?”他抓紧谢则安的手,“你帮我到将来某一天——将来某一天我能够和他光明正大地并肩。”

看着赵崇昭认真的神色,谢则安微微愕然。他在心里把很多人过了一遍,却想不出哪一个有可能是赵崇昭的心上人。左看右看觉得看不顺眼的话,难道是秦如柳?

想到秦如柳家森严的礼教,谢则安已经开始发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