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个母亲,谢则安可以想象端王是怎么长大的。

谢则安说:“你选凉州当封地,根本不是因为你母妃思念家乡吧?你是想在那边耗光她的根底。”

端王说:“也是,也不是。”他敲了敲桌沿,“那会儿你岳父快发现她的谋划了,她不得不退走,我那时还是她手中的傀儡,哪里做得了主。”

谢则安向来敏锐:“恐怕是皇叔你向父皇泄的底。”

端王说:“我可没那么干。”他笑了笑,“我只是对你岳父说了几句类似于‘她绝对不想我造反’的话而已。”

谢则安:“…”

这和“此地无银三百两”有什么区别?

难怪赵英最后找上的只有恭王和端王两位王爷,原来端王早就向赵英表过忠心了。

谢则安说:“那你是要找还是不要找?”

端王说:“他想走就让他走吧。”他算了算时间,“四个月前,和狄使过来的时间差不多?”

谢则安脑筋转得快:“你的意思是这和狄使有关?”

端王站起来,倚着栏杆远眺片刻,才缓缓开口:“大概有关。”他转头笑道,“那一行人中有个是我的故人,说不定他瞧着那孩子像我,想办法把那孩子接走了。”

谢则安眉头一跳。

他说道:“那可就糟糕了,你知道那孩子不是你的,别人可不知道,在别人看来就是端王世子通敌叛国…”

端王说:“我本来就是个闲王,再不济也不过是被贬为庶人,不能继续当皇亲国戚罢了。”

谢则安说:“不,你可不仅仅是闲王,以前你母亲手底下那些人做的事可不少。远的不说,近的还有长公主的事、谢谦的事——”

端王眉头紧皱。

谢则安说:“这些事若是被旁人揭发出来,你肯定摘不干净。”

端王顿了顿,露出一丝苦笑。他说道:“这么看来,有人是想要我死啊…”

谢则安本想问到底是怎么回事,端王却转开了头,不打算多提。

谢则安说:“你和我进宫,把这些事和陛下说清楚吧。”

端王转头看着谢则安。

过了好一会儿,端王才说:“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他摇摇头,“你和我化敌为友还不到一年,你就这么相信我?三郎,你根本不必淌这趟混水。”

谢则安说:“我从来不会抛下朋友不管——哪怕我们只当了一天的朋友。”

第136章

端王和谢则安入宫时已是傍晚时分,这种事哪能空口白凭地去说,得准备许多东西。

赵崇昭最近胃口不好,晚膳只喝了点粥。听到谢则安和端王一起进宫,他微微握拳,最终还是说:“宣。”

赵崇昭一动不动地看着门口,瞧见谢则安和端王并肩走进来,顿时被灼伤了眼。自从他们长大了一点,谢则安极少与他这样走在一起。即使是两个人碰上了,谢谢则安也总会有意识地落后小半步。

谢则安那人在人前总是把礼数做得周全,不管关系多亲近都不会放肆。

谢则安在端王身边连这个都忘了,他们的关系到底有多近?

赵崇昭微微攥紧拳。

他站起来问:“皇叔,谢卿,你们怎么一起来了?”

谢则安说:“陛下,皇叔有事要和你禀报,你能让其他人先下去吗?”

赵崇昭看着替端王开口的谢则安,平静地说:“好,小德子,让其他人都退下。”

张大德上前一步:“陛下,我留下吧。”谢则安固然是可信的,端王却不一定可信,人全都不在的话谁都不知道会不会发生什么事。

谢则安听到张大德的话才想到安危问题,他僵立原地,一时不知该怎么挽救已经说出口的话。再精明的人,在某些时候也会变得口拙舌笨,比如他在这大半个月里、在如今的赵崇昭面前。

事已至此,他凭什么还觉得赵崇昭会无条件相信他、听他说话。

赵崇昭见谢则安脸色一变再变,竟是垂下了眼,一时也怔了怔。他摆摆手说:“下去吧,皇叔和谢卿是什么人?有他们在你担心什么。”

谢则安一语不发地站在端王身边。

端王深很清楚赵崇昭与谢则安的过往,看到他们不尴不尬的状态,不免有些怅然。谢则安受了先皇和晏宁的临终嘱托,对赵崇昭是不能放开手的,可偏偏他又不能与赵崇昭更进一步。

这样的关系就像在踩钢丝,不是毁了赵崇昭,就是毁了谢则安。

谢则安是个明白人,肯定不会放纵自己的感情。

端王有些后悔答应让谢则安一起进宫。

端王说:“三郎,你也出去吧,我与陛下说的事你也不适合知道。”

谢则安抬眼看着端王。

这时候要他抽身,还有用吗?何况很多事都得他拿出佐证,光靠端王自己坦白是没用的。

赵崇昭听到端王一声“三郎”,脑海里有根弦瞬间崩断。再看谢则安和端王脉脉对视,眼神交汇了好几回,心头的火快要把他的理智烧光了。

好一个谢则安!

好一个端王!

他已经尽量不去想他们之间的关系,他们偏偏还要来他面前表演!

赵崇昭淡淡地说:“谢卿能和皇叔一起进宫,肯定早就知道了吧?”

谢则安一顿,在端王满含劝阻意味的眼神中点了点头。

等所有人退下后,谢则安把自己与端王这几年来的往来交待出来,最后才将端王母妃的事情交待出来。

端王一直没说话。谢则安身在局中,没有察觉赵崇昭已经濒临爆发,端王却看得一清二楚。他怕自己一开口,在赵崇昭眼里变成了和谢则安一唱一和,惹得赵崇昭更加暴怒。

即使端王不开口,赵崇昭那把火依然越烧越旺。谢则安说的是如果是事实,那端王母妃无疑是有心造反无疑,而且还做了不少“造反准备”。这和谢则安有什么关系?他管这个做什么?他那么深谙明哲保身道理的人,怎么会心甘情愿地卷进这种事里面?

端王到底是他不能拒绝的人,还是他不想拒绝的人?

赵崇昭听谢则安说完,没与谢则安说半句话,而是转向端王:“皇叔,谢卿说的都是真的?”

端王点点头,他从袖中掏出个令牌:“这是先帝当年给我的,我当初也向他交代了一些事,记录的文书应该还在。”

赵崇昭把端王手中的令牌接到手里一看,已信了大半。他对端王说:“皇叔放心,我会彻查此事,若事实真如谢卿和皇叔所说,定然不会牵连到皇叔身上。”他摆摆手,“皇叔这几日舟车劳顿,肯定疲乏得很,先回去歇息吧。”

端王听赵崇昭语气平和,心里莫名地更加不安。他说道:“那我和三郎先回去了。”

赵崇昭听到“我和三郎”四个字,眼神一下子冷了下来:“我和谢卿还有事要商量,皇叔你自己回去就行了。”

谢则安把事情交待清楚花了不少时间,这会儿已经很晚了。端王看了看天色:“马上就要宵禁,三郎若是——”

赵崇昭说:“我与谢卿少年相识,他又是宁儿的丈夫,即使再宫里宿一宿又如何?谁都不会说什么。”

谢则安意识到事情不妙,正要开口,却听赵崇昭说道:“谢卿,我有许多事情没听仔细,你若不和我细说,皇叔这事该如何彻查?”

谢则安停顿下来。

谢则安转头与端王对望一眼。

端王叹了口气。

他说道:“那我回去等陛下宣见。”

赵崇昭颔首,目送端王带上门离开。

屋内只剩谢则安和赵崇昭。

很安静。

赵崇昭盯着谢则安许久,先开口说:“谢卿你刚才不是很能说吗?这会儿怎么哑巴了?”

谢则安恭谨地问:“不知陛下有哪里没听仔细?”

赵崇昭站了起来,缓步绕过书桌,一步一步走近谢则安。明黄色的靴子踩在地毯上,本应没有声响,那脚步却像踩在谢则安心头一样,一步更比一步沉重。

谢则安忍不住再问了一句:“陛下?”

赵崇昭猛地抓住谢则安的肩膀,将谢则安在他身后的长柱上,在谢则安惊愕的目光中咬牙开口:“我没听仔细的是,谢卿你是以什么立场来和说这些事?”

谢则安的心不安地猛跳着。

赵崇昭说:“这种事别人躲开还来不及,你却自己卷进来,谢卿你还真是重情重义的人啊。”他逼视谢则安的眼睛,“只是你的情和义有没有给错人?你不是口口声声说你爱宁儿吗?那这算什么?你现在这算什么?”

谢则安终于明白赵崇昭的意思。

赵崇昭靠得太近,谢则安挣扎着想要退开,却被赵崇昭按得更紧。对上那狠戾的双眼,谢则安脸色微微一变:“陛下,事情不是你想的那样。”

赵崇昭说:“当然不是我想的那样,我以为皇叔也是你不敢拒绝的人。”他伸手摩挲着谢则安的后颈,“结果他不是,他是你不想也不愿拒绝的人才对,我说得没错吧?”

谢则安说:“不是——”

“不要狡辩!”赵崇昭语气满是怒火,“要不是这个原因,你这种一向把自保摆在最前面的人怎么会替皇叔出面?你倒是给我一个理由!”

谢则安静默下来。

是啊,他为什么要出面。

难道在他心里,始终觉得赵崇昭还会无条件信任他的所有话?在别人面前说得言之凿凿,其实自己根本就拎不清。

谢则安闭上眼。

赵崇昭灼热逼人的气息近在咫尺。

他们曾经那么熟悉,再亲密的事做起来都不觉得怪,反倒觉得理所应当。这样的“理所当然”深入骨髓,仿佛永远不会变。

可它其实早就被他敲得七零八落,再也拼凑不起来。

赵崇昭看着谢则安垂下的眼睫,理智全部消失。

他承认了,他承认了,他承认了——

为什么端王可以,他不可以?

就因为他是晏宁的哥哥?他们还得喊端王一声皇叔!

赵崇昭心中一发狠,猛地吻住了谢则安的唇。谢则安蓦然睁大眼,还没来得及反抗,赵崇昭已长驱直入,狠狠地侵入他的唇舌,好像要把它们都吞进自己嘴里似的。

直至谢则安呼吸难继,赵崇昭才稍稍松开对谢则安的钳制。他用力捏紧谢则安的手腕,右脚抵在谢则安两腿之间,毫不留情地把谢则安困死。

赵崇昭冷冷开口:“既然你以前能装得那么好,现在装起来应该更轻松吧?为了大家过得舒心,我们还是和以前一样相处好了。谢卿,宁儿已经不在了——你只能是我的。”他看着谢则安衣襟,“下次再让我看到或者听到你和谁牵扯不清,我怕我怕会控制不住亲自检查一下。”

谢则安没想到绕了一圈,竟会绕回原位。

谢则安看着赵崇昭的双眼,明明语气和神色都冷如寒冰,目光却仍是炙热的。

赵崇昭执着得像一团火,越烧越旺的火,即使烧到最后只剩下灰烬,依然不肯后退半步。

晏宁在世时他是晏宁的丈夫,背负着为人丈夫的责任,现在呢?人生一世,本就短暂无比,有想要的东西不去争取,难道等着以后再来追悔?他两世为人,竟比不过赵崇昭这个真正的十七八岁少年。

谢则安抬眼望向赵崇昭。

赵崇昭的心仿佛被什么东西狠狠撞了一下。

谢则安微微后靠,与赵崇昭对视片刻,喊道:“赵崇昭。”

第137章

谢则安喊:“赵崇昭。”

赵崇昭蓦然像回到了许多年前,那时候谢则安虽然有意和他打好关系,却和别人都不太一样。他说不出具体哪里不同,但和谢则安在一块的时候他总觉得特别轻松。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他对谢则安越来越无法放手,越来越无法抵抗,恨不得日日夜夜都与谢则安呆在一起。

赵崇昭的心狂跳起来,口有点儿干,舌有点儿发燥,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谢则安说:“你才十八岁。”他抬眼与赵崇昭四目相对,“你生来就是太子,而且十六岁就登基为皇——你的一生才刚刚开始。你以后会见到五湖四海来的人,网罗到数不清的忠臣良将——‘三郎’只是你一时的迷惑。”

赵崇昭面色微沉。

谢则安说:“如果你一定要证明这不是迷惑,我可以陪你试一试。”他顿了顿,长长的眼睫微微垂下,“只是我这样的人,终究不会是你要的那个三郎。”

赵崇昭说:“我当然知道,你是因为不敢拒绝我才答应‘试一试’对吧?”

谢则安并未纠正赵崇昭的曲解,虽然想要‘试一试’,可他怎么不可能彻底放纵自己。赵崇昭的一生才刚刚开始,他的一生也才刚刚开始,在这种事面前,他们都还是生手。

谁都不能保证最后会变成什么样。

赵崇昭会一直这样执着下去吗?

事实上赵崇昭最厌恶的,可不就是他最真实的一面。他好攀附、喜钻研、贪生怕死,绝对不是赵崇昭想象中那个正直美好的“三郎”。

即使要试,大概也只能浅浅地试。

谢则安没有说话,算是默认了赵崇昭的话。

赵崇昭很想把谢则安狠狠揉进怀里。

赵崇昭说道:“好,我们来试一试。”他按住谢则安的后颈,微微抵近,逼人的气息直接喷在谢则安脸上,“提议要试的人,应该拿出点诚意来吧?”

谢则安沉默半饷,伸手勾住赵崇昭的脖子吻了上去。

谢则安主动的亲吻让赵崇昭整颗心都滚烫起来。

可越是深入,越是不满足。他们是在赵崇昭的私人书房里,平时就没有人能进来,这会儿连张大德等人都被打发得老远,只有他们两个。他们挨得那么近,靠得那么紧,空气中到处都弥漫着一种暧昧气息。

两个刚刚步入青年阶段、正值冲动期的人这么吻在一起,瞬间像被点着了身体里的火种一样,噼里啪啦烧成了两簇火焰。

可惜赵崇昭生性霸道,从来不许别人占据主动位置,很快把谢则安压在身下。好不容易把人抱在怀里,还是谢则安主动挑起了火,他怎么都不会放过。

好在赵崇昭还清楚这种条件下不适合做得太过。

他吻咬着谢则安的耳垂:“你的意思是这样试?也好,我忍了许多年,一直都在忍…”说完他的手谢则安在谢则安的错愕之中下滑,紧并起谢则安两条修长漂亮的腿重重抽动,以消减快要焚身的欲念。

直至大半个时辰过去,谢则安腿侧被磨得泛红,他才餍足地搂着谢则安释放出来。

谢则安双腿微微发颤,被赵崇昭捏紧的外侧和摩擦的内侧都疼得厉害。平时他与赵崇昭比斗时本就落于下风,只能靠巧劲闪避,没想到赵崇昭在这种事上也蛮横至极。

赵崇昭见谢则安半闭着眼,脑海里想到了谢则安与端王的种种往来。谢则安说他们会弹琴说笑,谢则安他们从相猜相忌到慢慢知心,谢则安不曾否认他们之间的关系——

他们是不是也有过这样的亲密?还是比这更加亲近?

赵崇昭心头的火霎时间又蹿了上来。

他忍不住抵着谢则安重重吻了上去,肆意占领谢则安脆弱的口腔。等把谢则安的唇舌都吻得发麻,赵崇昭才说:“谢卿,这样的试法一点意思都没有,根本满足不了我。我比这样‘试一试’之前更想狠狠地占有你——你说我要是把你关起来,让你只能见到我,只能依靠我,只能哀求我,你会不会把我的三郎还来?”

谢则安霍然抬起头,看向赵崇昭。

赵崇昭说:“比如把你锁在床上,再让你用些有趣的药,让你一刻都离不开玉势或者我,见到我就会主动张开腿求我——”

谢则安闭紧眼睛。

他是傻了才会想和赵崇昭“试试”。

如今赵崇昭对他,早已和对“三郎”不一样了。

赵崇昭喊他“谢卿”。

他自己种下的因,终归还是得他自己去咽这个果。

赵崇昭从来都不适合他。

赵崇昭喜欢的,也从来都不是真正的他。

谢则安缓缓抬起眼睫,他眸中映着摇曳的烛光,仿佛覆盖着两辈子都拂不去的暗影。他安静地看着赵崇昭,目光却像隔得很远,远到再也没有人能靠近。

其实话一出口,赵崇昭已经后悔不已。对上谢则安的眸光,他的心像是被狠狠剜了一下,鲜血直流,痛得鲜明。

赵崇昭咬紧牙关,用力把谢则安拥进怀里。千言万语说不出口,他的眼泪开始无法自控地往下滑。

谢则安在他心上砍了一刀,难道他一定要砍回去?

明明说过永远都不会变,明明说过会一辈子好好珍惜,明明说过不管怎么样都不会动摇,他做了什么——他刚才说了什么?他这两年做了什么?

谢则安是什么样的人,他应该比别人都清楚才是。当初那么多人不看好他,只有谢则安毫不犹豫地站在他这边,不管是为了晏宁也好、为了他也罢,谢则安都替他做了那么多事。谢则安一句“爱晏宁”、一句“因为不敢拒绝”,他就抹掉了那一切,理直气壮地对谢则安说口出恶言、理直气壮地把谢则安当泄–欲工具一样对待、理直气壮地对谢则安说出那种不堪入耳的污言秽语——

谢则安明明说了要和他“试一试”,他却这样对谢则安——

这样的他,谢则安怎么敢交付出真心。

赵崇昭把脑袋埋在谢则安颈边,眼泪滑落在谢则安颈侧,沾湿了谢则安的衣襟。

谢则安微微愕然。

赵崇昭明明已经是个高大青年,明明刚刚说完那种下作狠话,这会儿突然哭得像个孩子,这让他怎么能不惊愕。

赵崇昭的眼泪流了好一会儿,搂紧谢则安不撒手:“三郎,我不是故意的,三郎。我是看不得你和皇叔那么好才会说出那样的话,那都是气话,我怎么可能那么对你。三郎,相信我,你要相信我。”

谢则安听着赵崇昭翻来覆去地道歉,一时不知该作何反应。

赵崇昭听不到谢则安的声音,手掌渗出了汗。他脑海一片空白,怎么想都想不出还有什么话可以让谢则安原谅自己。

赵崇昭微微仰头,轻轻亲上谢则安的唇,与早前那充满掠夺性的吻不同,这次他亲得极为小心。几滴的眼泪滑落在他们唇上,咸味化开在他们唇舌之间,仿佛连亲吻都带上了点儿涩意。

赵崇昭说:“三郎,我不该生你气,就算你不爱我,我也不该生你的气。可是我见不得你找别人,光是想到你会和别人在一起我都会发疯。”

谢则安说:“我没有和别人在一起。”

赵崇昭抱紧谢则安,不再说话。

谢则安有点疲乏,说:“我不会和别人在一起。”

赵崇昭将谢则安抱了起来,推开与寝宫相连的那扇门,将谢则安抱上那雕着九龙戏珠纹样的大床上。他挤进谢则安身边,伸手搂紧谢则安说:“三郎你一定累了,先睡觉吧。”

赵崇昭没有叫人进来点灯,寝宫里漆黑一片,只有窗户撒进了一地月华。谢则安看着幽黑的房顶好一会儿,闭上了眼睛。

赵崇昭在黑暗中努力想看清谢则安的脸,最后却还是因为太过疲惫,忍不住合上了眼。

等赵崇昭的呼吸声变得均匀又平缓,谢则安重新睁开了眼。他转过头,借着月光注视着赵崇昭近在咫尺的侧脸。

赵崇昭总能误打误撞地把他拉回原位。也许他永远都无法拒绝这样的赵崇昭,因为赵崇昭单纯直接到叫人可怕,总是准确无误地把他最想要的东西摆到他面前。

每次他重新找回理智时,赵崇昭又会第一时间把他筑起的防线攻陷。更可怕的是,赵崇昭根本不知道他自己手里拿着的是能对他一击毙命的武器。

只要他使得再重一点、再重那么一点点,他就会溃不成军。

谢则安睁着眼到四更天,起床走出门外托张大德给自己准备一身朝服。张大德做事向来周全,自然是早早备好了。他知道谢则安不习惯被人伺候,只叫人端了水给谢则安洗漱。

谢则安起身时赵崇昭其实已经醒了,他装作继续睡,悄悄观察着谢则安穿衣洗脸,见谢则安不像在生气,心中稍安。

赵崇昭正犹豫着要怎么“转醒”,谢则安已经把自己打理得清清爽爽。他转头看了眼床上那已经动过好几次的家伙,顿了顿,笑着说:“陛下,你还要装睡到什么时候?”

第138章

眨眼便到了秋祭之日。

秋祭求的是丰收,谢则安新官上任,第一次主持的正是这个传统仪式。明眼人都看得出谢则安与赵崇昭的关系大不如前,幸灾乐祸的不在少数。没想到秋祭当日,谢则安紧跟在赵崇昭身边出现。

赵崇昭时不时回头,与谢则安说话,语气与神色俱是亲近。

祭祀过程比较正式,赵崇昭撑了两个时辰,到后院休息时忍不住向谢则安喊累。人都是这样的,要是身边没个亲近人,怎么苦怎么累都会自己把它咽下去,可一旦有了这么个人,总忍不住像让对方给自己一点慰藉——哪怕只有一点点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