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红玉也低声说了一句话:“芳琴姐姐,露水沏茶真的可行吗?”

闻方,芳琴眉眼微动,冷笑道:“若不可行,陈尚人敢在此时沏给陛下饮用么,想是已经尝试过,否则不会有这胆子。”

“芳琴姐姐,以后咱们怎么办?”丁香问道,她们茶水房的宫女原本就是以芳琴为首的,此时当然要问明白芳琴怎么打算。

“还能怎么办,她是五品尚人,咱们不是六品就是七品,外边还有一堆儿九品的,又能做些什么。沏茶的好好沏,烧水的好好烧,别被挑出错处了,想来她也不会拿咱们怎么着,她也不过是没法子了才顶出头来。”芳琴到底在宫里摸爬滚打久了,对于玉壁的心思倒猜得明白。只是她唯一没料想到的是,玉壁沏茶竟如此之好,她看了都觉得眼花缭乱难以想象。

宫女们听了芳琴的话纷纷点头,最开始在廊下挑青竹叶的小宫女此时煞风景地蹦出一句话来:“芳琴姐姐,红玉姐姐,丁香姐姐,水兰姐姐,陈尚人挺好的呀,还教我们怎么用水用器呢,为什么要说怎么办。”

对于这个从来都糊里糊涂的,芳琴也没脾气,只得瞪她一眼道:“宝梨,什么都不知道就别搭话,仔细看着,到时候别说我们不肯多教你。沏茶哪有什么教不教的,全靠自己领悟,你要成天这么糊涂,又能领悟出什么来。”

“噢。”宝梨答应一声没再说话,一双眼睛圆地看向玉壁,这时玉壁已经沏好了茶,正捧着向太和殿走去。

殿外还是曲公公立着,曲公公一见玉壁好一会儿没反应,把茶转手让人送到殿里去时才回过神来看着玉壁:“哟,丫头,长出息了,这不声不响就成五品尚人了。咱家在这儿恭喜你一声,倒瞧不出你这丫头还是个能耐人。”

这到底是夸还是骂?玉壁忍下瞪白眼的冲动,笑了一声说:“曲公公,我算什么能耐人,要真是能耐人,就不会到今天这地步了。”

曲公公应一声,若有所思,倒没再言语,玉壁则见茶奉上去里边没其他吩咐下来就转身往御茶房回。

而殿上,正事今儿一件都没有,说的尽是闲事,大家心思且不定着呐,大谍子萧一堂回来了,大家心里都在琢磨着这位回来的动机,这时机也很巧妙。甚至有人在想,萧老夫人跟萧庆之闹腾是不是也是戏引子,为的就是让萧一堂不动声色又光明正大地回到京中朝堂上来。

淳庆帝本来挺高兴的,可闲话说了好一堆后,萧梁借着说闲话的工夫说出的一句话让他立马就尴尬起来,萧梁说的是:“陛下,子云已年过二十,陛下初年说过要给子云赐婚,臣便不敢擅自作主。只是如今子云年龄已长,陛下这方又没个合适人选,可否许臣给子云选配妻室?”

一听这话淳庆帝就咳了一声,借机喝了口茶低下头来,很没帝王气度地冲茶杯翻了个白眼,抬起头来后却笑道:“是朕疏忽,爱卿不忙,朕已经选下好几位名门淑女,只待卿家看过后让子云挑选。既是朕误了子云,自会给子云一门良配,断不会误子云的终生。”

“既是如此,臣便听从陛下安排。”萧梁说罢一礼复又坐下,端盏喝茶,笑得那叫一个满足。

朝会一散,淳庆帝便把萧梁留下了,朝会上又给萧梁赐了茶,萧梁和萧庆之不一样,这位长在江南,最爱的还是清清芬芬的绿茶。淳庆帝和萧梁要把臂相谈,萧庆之就被打发去御茶房领御赐的茶叶。

一边走,萧庆之不免一边心里嘀咕:“陛下赏了老爷子二十几年茶,要不是陈茶不好饮用,家里的茶叶都能开铺子了,陛下真是没新意啊!”

这话也就在心里想想,萧庆之一脚跨进御茶房的院子,舒公公就迎上来:“晋城侯来了,曲公公已来吩咐过,这边正要给萧公备茶。只是小的未曾有幸见萧公,更不知萧公有什么偏好,故不好作主,还请晋城侯指明了才好。”

“家父爱绿茶,舒公公意思意思便好,家中的茶叶多,陛下又爱赐茶,只挑新上的秋茶来两罐,旁的便不用了。”萧庆之说完就跟舒公公一道上茶叶房去,却没想茶叶房里玉壁不在了。

把挑得的茶叶给萧庆之,舒公公满以为任务完成,没料到萧庆之叫住了他:“晋城侯可还有什么吩咐?”

萧庆之倒不遮掩,直接就上嘴问:“玉壁姑娘可是调去旁处当差了。”

眯着眼睛,舒公公上上下下仔仔细细地打量了一遍萧庆之,才缓缓说道:“她什么身份,不值当您一言以问,要有什么吩咐您跟小的说。”

看得出舒公公这姿态是在保护玉壁,萧庆之倒也不再多言,只是一笑道:“只是记得玉壁姑娘懂茶解茶,故有些一问。”

“管事房下了调令,把陈尚人调到茶水房做提调去了,日后晋城侯太和殿左右定能碰着。”舒公公这话的意思是,就不必特地去茶水房见了,如果只是惦记着玉壁懂茶的话。好不容易有个能撑着茶水房的,舒公公可不打算把这丫头送到侯府去给人当小妾。

不是舒公公要防贼,实在是玉壁表现得太没出息,太没有上进心,舒公公怕玉壁一听能去侯府当小妾,可高兴可高兴地就去了,白瞎他和陈福安一番提携之心。

要是玉壁知道舒公公这念头,估计能跟舒公公拼小命。

从御茶房出来,萧庆之没过多会儿就清楚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只要不涉及淳庆帝和内宫,事情并不难被打听出来。不过萧庆之知道后不免摇头,这丫头尽给自己找事,好好的给她条宽敞道不走,偏要走这条说不出是好是坏的路。

打廊下过,萧庆之见了玉壁,萧庆之还好,玉壁捧着个沾泥的罐子有点不好意思。再拿人当驴肝肺,见了正主儿也会不好意思的,何况她只是不接受好,并不是不知道好的:“婢…婢子拜见晋城侯。”

“稀罕,你还知道不好意思呐!”萧庆之既然已明白自己需要的是什么,自然不会遮掩,他也确定自己不遮掩时对面的人能看得分明。

玉壁又不是傻子,她当然看得出来,那眼神、那姿态、那语气…

“哐啷”一声,她手里捧着的罐子摔在地上,罐子里存了好几年的雪水就这么化为乌有:“诶…我的窖藏雪水!”

“你窖藏它作什么,又不是酒…啧,别捡,手破了就沏不得茶了。”萧庆之一面说着,一面还颇有些欢喜,就玉壁这不懂得遮掩情绪的,都不用再寻思。眼下满地的茶水就能证明,这丫头看明白了。

您喜欢我哪儿,我改还不成!

玉壁咬牙切齿,险险的没把这话问出口,只是脸上的神色可不怎么欢欣,和萧庆之微带喜色的脸形成鲜明对比…

第二十六章 随便给个名分也就是了

更新时间2013-1-9 8:01:23字数:3124

对待表白又不说明白的人应该怎么处理呢?

五品宫女陈尚人的答案是——就算看明白了也只当自己眼瞎了什么都没看到,漂亮滴一个转身,一百八十度转身,然后走人。

这下轮到萧庆之说不出话来了,这丫头临走前绝对是在十分不满意地摇头啊!打从生下来二十几年,除了他妈最近几年对他抱有不满外,萧侯爷绝对是在众人赞赏有加的氛围里成长的。人文成武就,兼着还有几项雅致爱好,怎么都可谓一句“公子风流”。

于是乎,萧侯爷有了一种对着他妈都没有的挫败感!

“这丫头不满意什么。”萧庆之莫明其妙得很,如果他是一现代人,肯定能找到合适的词来形容玉壁的眼神,那就是赤果果的鄙视丫。

其实也没这么夸张,玉壁当时看着萧庆之,脑子里想的是:“就您这小身板,围观群众都得替您操心!”

“子云。”萧梁站在高处把一切收于眼底,虽不言明,心底却有了计较,只怕他这儿子还没能放下薛甘霖:“故人虽好,却经不得多记挂,人生在世可以朝后看,但得向前活,不能总耽于过去。”

“父亲。”萧庆之微微有点尴尬,好在他也是二十出头的青年了,片刻便神色如常:“陛下与父亲谈得如何,父亲可要归朝?”

对儿子的问话,萧梁不怎么上心,倒是对儿子的私生活他很上心,二十几岁的人了屋里连个人都没有,这让萧梁觉得自己这当爹的没尽到应尽的责任:“若是觉得不错,便向陛下要了,陛下身边想必也不缺这么个人。”

从萧梁的话里听出来的意思让萧庆之微微皱眉,他自然听得明白,父亲的意思是说随便抬进府里给个名分也就是了,没必要这样牵牵挂挂,反而会使心地不稳。但萧庆之这人是很轴的,这一点像萧梁,到底是萧梁一手调.教到十岁的,除了表面上比萧梁要温和一些,骨子里的东西却是一模一样。

草莽出身的萧梁,能对与他自草莽中结发的萧张氏不离不弃,也没再纳妾收房。萧梁重情重义,萧庆之从小就崇敬自己的父亲,自然是有样学样。

“父亲,孩儿不欲后院起纷争,正如父亲所言,儿郎是要顶天立地的,如此便不能埋下后院纷争的祸根。”萧庆之说得倒是婉转。

再婉转萧梁也听得分明,叹了口气倒没再多说什么,萧梁倒没什么门第之见,毕竟他自己搁二十几年前也就是个泥腿子,再说萧庆之的事,他一直更倾向于让他自己作主:“行罢,你要这么想,为父也不干涉你。只是陛下那边为你选了好些个名门淑嫒,为父倒要看你怎么推脱过陛下去。”

闻言一笑,萧庆之道:“婚姻大事自然是父母之命,只要父亲首肯了,陛下又能奈何。”

这话说完,萧梁脸色却微微有些松动,因为萧庆之正在思量着一些事,所以没看到萧梁的脸色有变。

“走罢,咱们爷儿俩也好久没聚,得月楼,咱爷儿俩走两盅。”萧梁的脸色自然恢复得很快,说着话便一拽儿子的胳膊,父子二人向宫门走去。

话说为什么大公主最近没出现过呢,玉壁在往回走的路上就在这么想来着,她当然不知道淳庆帝最近且拾掇着大公主,而且萧梁回来了,淳庆帝怎么会让大公主出来碍眼,赶紧打发到封地去关公主府里,最好这辈子别给他回京城来。

这时候,淳庆帝才能理解一句话——儿女都是来讨债的。

看着御案上分外令人舒爽的乌龙茶汤,淳庆帝心情却不怎么美好,不过茶味道好他还是惦记着夸一句的:“今日茶沏得不错,与那日的水又有不同,清韵绵长。”

眼下苏德盛有话可以回了,他特地为水的事去问过了玉壁,这会儿正好来回话:“回陛下,小的去问过了,说是用窖藏近三年的雪水来沏茶,才有了那不同的韵致。今日的乌龙却是用露水沏来的,取的是秋兰露,是茶水房提调陈玉壁前几日特地早起收集的。陛下要是喝着好,日后让茶水房只管进,那丫头想法儿多又用心思,想必能让陛下耳目一新。”

“雪水,怪不得那日的西京红有几分凛冽生寒之气,而今日的乌龙却有几分难说分明的盎然之气,果然是朝露晨雨发之生机。”淳庆帝说完把置在小炉上的陶盖罐取下来倒尽里边的茶,一口喝下去下了御座,然后吩咐道:“去把白芷传进宫来。”

“是,陛下。”

领了命出来,苏德盛吩咐身边的小太监出宫去传大公主,自己却往御茶房去。

当苏德盛到茶水房外边时,忽然听得里边的动静有些儿不对劲,立在台阶下一听,却像是陈玉壁在说话:“这天底下的水各有各的品性,就如同这天底下的茶各有各的滋味一样,便是同一个地方的水,也会有不同的滋味。如玉帘潭,虽是雪水,但因浸润过玉帘山石,便发着一股子石头味儿。这样的水若用来沏绿茶,那便会带着一股很生硬的味道,但若是沏安县上岭乌龙却是正正得宜,山场岩韵都能更显几分。”

“安县有一百余种乌龙,进贡的也有二十余种,上午沏丰水岭乌龙陈尚人说宜用秋兰露,发其香,现在又说上岭乌龙宜用玉帘潭,发其韵,那么余下的二十余种是不是也各有各的不同?”问话的是芳琴,到底比旁人更多在御茶房两年,玉壁把他们聚拢来时她还不屑,可此时却只是张大耳朵听,也用心去思量。毕竟,在御茶房里,没有比沏好茶更好的晋身途径。

点点头,玉壁说道:“正是这样,我也是每一样细细尝过才试出来的,这些东西我教你们你们记不住,茶水房里也有茶叶用来品饮尝试,你们大可一样一样来。看到茶你们就应当先想,这茶是怎么样的色香气味,又是怎么样的品质性状,再思量这样的茶要用怎么样的水才能扬长避短。”

这话却让芳琴轻哼一声,只以为是不愿意教,玉壁瞟一眼也不多说。红藻是怎么教她的,她就怎么教他们,不会有一点藏私,但有些东西确实需要个人天赋和悟性。再瞟一眼芳琴,玉壁可不认为谁都跟自个儿现在这身子一样,感官敏锐得不想尝出来都不行。

“陈尚人,除了茶叶和水,还有什么对沏出来的茶汤有影响吗?”这回问的是宝梨,别看这丫头瞅着稀里糊涂的,但却是个肯费心思的,迟钝是迟钝点,可迟钝的人往往钻进去了不闹明白就不肯出来,这也是个长处。

“自然还有,可饭得一口一口吃,事也得一步一步做,先把茶和水弄明白了再说。当初管教宫女便是这么教我的,如今我也这般教你们,断没有一点藏私之念。至于你们能学到多少,除了用心之外,自也需要几分天份,那就看你们的造化了。”玉壁说完端起刚刚沏好的乌龙喝一口,然后才扫一圈院子里都目光灼灼看着她的宫女太监们,启唇笑道:“好了,今儿就讲到这,别忘了,晚膳前再聚到院子里来说说今儿沏茶的感悟。只有每时每刻仔细去学去看,到用的时候才能不怯场。”

说完众人互相看看,各自迟迟疑疑地挪着步子散开,芳琴却不知为什么没有挪动,反而更近前两步,像是要说什么似的。

可玉壁压根就不想搭理她,四下里扫一圈,看到了外边站着的苏德盛,满脸子喜出望外灿烂无敌的笑容,笑得那叫一个谄媚,让苏德盛都忍不住朝身后看去,只当是冲别人这么谄笑呐!

“苏公公,什么风把您吹来了,快些进来,婢子沏茶给您喝。”玉壁热情欢脱地迎上去,还特多手多脚地搀着苏德盛苏大公公的左胳膊。

苏大公公差点被玉壁给吓着,面无表情地看着这不知道犯什么毛病的丫头,苏德盛几近面无表情地道:“什么风也不能把咱家给吹来,玉壁丫头,你今儿是撒的什么疯。不过就升个五品尚人,可不带就这么疯了去的。”

继续笑,一边上台阶,玉壁一边道:“今儿的茶陛下可满意,婢子第一天提调茶水房,安排上若有不周的苏公公只管说,婢子一定好好改。”

一看这样儿,苏德盛几乎肯定这丫头今天正发着疯,也不管她,只说道:“陛下说茶沏得好,你用心了,咱家得了话特地来告诉你,日后都要像今日这么用心。可别似旁人一般,进了茶水房就不思上进,陛下是恤下,但却不是好唬弄的。”

这个…玉壁自然知道苏德盛指的是什么,可她只能当没听明白,赶紧支唔着把话题岔开。

不岔还好,一岔就心虚,因为苏德盛说了句:“陛下让人传大公主去了,大公主这些日子被禁足在公主府不得出来,今日出来了怕心情不怎么爽快。待会儿沏壶茉莉花,大公主爱喝这个,你仔细着点,别惹得大公主更加不快。”

大…大公主!

原来是被禁足了,她说怎么最近这么太平,死了,她到底哪儿招了萧庆之,她改,绝对改。

大公主,真不是我的错啊!

第二十七章 你是上天送来考验我的吧!

更新时间2013-1-10 8:02:15字数:3051

九月秋风起,金红相间的树叶把整个禁宫映衬得无比瑰丽,黄昏的阳光透过林梢散照在小院里,落在人身上时显得分外洁净而和煦。也只有秋天的阳光才有如此的魅力,不炙热不张扬,平和温煦得像一个温儒雅致的少年郎。

坐在小院里燃起小炉,风将炉火吹得跳跃不定,竹炭冒出来的淡淡青烟泛着一股子很清爽的香气,很是令人迷醉。玉璧取来白瓷盏,沏了一壶红茶给自己喝,刚才大公主风风火火地从太和殿广场前过,一身红衣如烈火一般划破宫墙。

不可否认,大公主真的很美,有倾国颜色,无怪乎就算大公主过于奔放,还有许多儿郎甘作裙下之臣。

对于这样的美人,玉璧非常羡慕加妒忌,不管现代还是古代,上天都没给她什么好模样。以前有现代的各种饰品堆着,各种化妆品刷着,好歹偶尔也能伪装一下美女。可在宫里不成,穿衣打扮都有规矩,她就属于那放宫女堆里十天半拉月都挑不出来的模样。

可悲啊!

人家穿越大都能倾城倾国,到她这就什么都没摊上。

“诶,现在只能指望大公主别来找我麻烦,好不容易才摆平一桩事,大公主真要来我可接不住啊!”玉璧喃喃低语,刚才她给茶水房诸人开小会时还精神头极足,现在就蔫了吧叽地,所幸她在藤蔓后头,要不被看了去威信何存丫。

“陈尚人,陈尚人,曲公公来了,说让您赶紧再沏一壶茶送到御花园去,陛下和大公主在那儿叙话呢。”一个粗使宫女跑来传话。

一听玉璧就赶紧起身,因为是大公主,所以“君家茶”这条例不作数,淳庆帝沏乌龙,大公主沏茉莉龙珠。待沏好了还得她去送,因为这会儿众人都去用晚膳去了,要不是她没心思吃饭,眼下就两值事的太监宫女在,连沏茶都不怎么会,怎么好去御前送茶。

端了茶往御花园去,花园里此时正开满着各色菊花,大朵艳比牡丹,小朵其素如雪,加之还有月季相衬,整个御花园看起来依然有如春至一般。

“婢子拜见陛下,拜见大公主。”玉璧行礼完起身,似乎觉得淳庆帝和大公主之间气氛不太对劲,赶紧把茶摆了就要退下。

哪料想到,大公主忽然一指她说:“站住,在这儿待着。”

抱着茶盘,玉璧小心肝儿一颤,心里瑟瑟然地想:“大公主看来真要治我,萧庆之,你害死我了。放心,你丫要是害死了我,我做鬼都不会放过你。”

淳庆帝不置可否,只是抿了口茶,说道:“白芷,你是天家儿女,既享人所不能享,便有受能所不能受。子云是朕为天下选的良才,断不能为你所误,如今他已二十有余,你要耽误他到何时去。你要明白,便是再耽误上些年,子云也不会与你有任何瓜葛。”

这样的宫廷秘辛怎么能被她听到呢,不会听完直接咔嚓了她吧…

听完淳庆帝的话,顾白芷娇滴滴地一笑,声音分外柔软娇美地道:“父皇,孩儿这一世别无所求,唯子云而已,您倘若连这一桩也不能应孩儿,孩儿便真是了无生趣了。”

哟,以死相逼,这招儿不新鲜,但确实是比较管用的,就看淳庆帝接不接了。

“驸马不干政,当初朕既落了他的头名,你便应当死心。”淳庆帝说道。

敢情,不是萧庆之没能当上头名,而是淳庆帝不让人当头名,不过像萧庆之那样的人,大概淳庆帝不落他的头名,他也不会去争这头名,要娶公主的。等等,什么时候她就知道萧庆之是哪样的人了,这个可不好!

“父皇,正是因此,孩儿更加不能死心,若父皇不横亘其间,说不定我与他早就成了一双人。”顾白芷这话是有怨气的,在她看来,不是萧庆之不喜欢她,完全是淳庆帝在中间横加阻挠。

“不仅是朕,萧一堂也同样激烈反对,上上下下没有一人愿见你嫁入萧家,你便嫁去了又能如何。”淳庆帝说罢一叹,接着说道:“朕已然决定给子云赐婚,都是高门世家淑嫒,便是你从中阻挠,也不会再见成效。白芷,你还是安安心心去就封吧,日后不召便不用再回京中来了。”

一番话让顾白芷脸色都白了,满脸不可置信地看着淳庆帝道:“父皇,为了一个臣子,您要牺牲女儿的幸福吗?”

摆明了顾白芷太高估子女在帝王心目中的地位,淳庆帝淡淡望着她道:“若为江山天下,祖宗社稷,朕连自己都可以牺牲,并不单只是你。”

帝王气魄啊!这一句话说得多么大义凛然又多么空洞乏味。

只见顾白芷仰面大笑,一身红衣在夕阳之下更衬得她娇艳万分,越笑脸上的凄凉之色越重。此时玉璧才看分明,顾白芷大概是真的很喜欢萧庆之,否则不会执拗地坚持了这么多年。不是因为得不到才执着,而是因为萧庆之在她心里挥之不去,其实顾白芷也不过是个求而不得的傻女子。

“好好好,父皇既然这般说了,孩儿怎么还敢强求自己的幸福。父皇,女儿愿去就封,但父皇必需答应女儿一个条件。”顾白芷却不肯让淳庆帝太过如愿以偿,爱而不得,有时候也会生出怨憎来,怨萧庆之无情,更憎淳庆帝无慈父之情。

有些人就是这样,自己得不到不舒服,也不会眼睁睁看着别人过舒服日子。

“说吧。”淳庆帝只让顾白芷说,却没说自己一定答应。

但顾白芷提的不是什么太重要的事,她只嘴角带笑,如一朵罂粟花一般吐露着芬芳:“父皇,请让孩儿来替萧庆之指配佳人如何。”

“哪家千金?”淳庆帝一听不是原则问题,就继续问了一句,却没给肯定的回答。

“她!”

关…关我什么事,玉璧差点跳起脚来骂大公主,她不过是来送个茶,不过是被强留下时听了段壁角,怎么就把祸水往她身上引了。大公主真是个祸害,就算不自己祸害她,也要出个主意祸害她一辈子。

“胡闹,子云乃侯府长子,怎可娶一名宫女。”淳庆帝怒道。

闻言,玉璧也跟着点头,就是就是,人家是天之骄子,她只不过是个小宫女,哪里配得上萧侯爷。

“父皇,您还是答应了孩儿罢,否则孩儿可不知道自己会做出什么来。虽说孩儿嫁给晋城侯不易,但要毁了他却一点儿也不难,您是宁肯让他留着有用之身娶一个宫女呢,还是宁肯他取一高门女却毁了您刚给他的远大前程。”顾白芷可算是撕破脸皮了,她真不恨萧庆之,但不打算让萧庆之有什么好体面。她恨的是淳庆帝,所以一言一行都戳到了淳庆帝的疼处。

没有人比顾白芷更懂得淳庆帝对萧庆之的一片殷殷栽培之心,更没有人比顾白芷更懂得淳庆帝是如何寄望着萧庆之将来能巩边固防,为了培养萧庆之,淳庆帝花了几乎等同于培养太子的心血,自然不肯轻易放弃。正是捏准这点,顾白芷肯定,淳庆帝最后会答应的。

这会儿顾白芷心里想的是:“你当初爱前程,便不肯娶我,如今不妨碍你奔远大前程,只让你娶个宫女子,看你如何取舍。”

其实,顾白芷心里还留着一点期望,期望到时候萧庆之能够回心转意,顾白芷再怎么看都觉得这宫女子连自己百分之一都比不上。只要长了眼睛,再怎么也不会放弃她而去娶这站在旁边瑟瑟然一身小家子气的宫女子。

最后,淳庆帝居然当着玉璧的面给她来一句:“白芷,你且回去,此事朕需再思量一番。”

“父皇慢慢思量,孩儿不急的。”说罢,顾白芷掩面娇笑而去。

留在原地的玉璧如蒙雷击,淳庆帝挥手让她下去时,她深一脚浅一脚的像踩在棉花上一般。

“这唱的哪一出呀,父女吵架,我这当布景板的宫女遭了殃,真是扯谈。”玉璧怀里还抱着茶盘,一时间更是紧紧抱住,仿佛抱紧了能心里更安稳一些似的。

回到茶水房时,茶水房里只有值夜的太监宫女还在守着,其余的人都早已歇下。红玉见玉璧失魂落魄地进来,虽有些想当没看到,却还是起身行礼道:“陈尚人,你这是怎么了?”

“没…没事,陛下那儿再过一个时辰才需去送茶,我先去歇着了,你们忙。”玉璧心里乱成一团,她真是怕淳庆帝明儿忽然给她下一旨意,让她嫁给萧庆之。

哭,那真不是她的菜啊,这么瘦瘦弱弱不经风雨的样儿,她怕嫁了当寡妇。现代古代加起来是两辈子,可她这头回嫁人,既想嫁个可心的,又想嫁个能长久的。

而且她想嫁小户人家,高门大户有妻有妾,倒不是她到了古代还要坚持什么一夫一妻,纯粹是她不通晓宅斗之道。

怎么办?

掩面无语,玉璧在心里想:萧庆之,你是上天派来挑战我底限的吧!

这样的话,但愿通关后有奖励…

第二十八章 痛并快乐着丫

更新时间2013-1-11 8:01:02字数:3352

夜里有雨,玉璧难得的辗转难眠,窗外的竹在风雨里发出簌簌声,如闲花落地细微而温柔,本来是该催人入睡的,却因为心中有事终难合眼。

坐起来推了窗,五品尚人有了独居的屋子,窗前种着的草木被雨洗得发亮,在灯烛之下摇曳成一片光斑。莫明地,玉璧透过这样的夜色想起了某些人,某些很有可能终此一生也再难相见的人,亲人朋友闺蜜,还有那个将将谈了几个月恋爱的男朋友。

现在想起来,那段恋爱是很甜美的,他是傅家菜的传人,二十八岁就已经高级技师,平时根本不用在厨房里转悠。很多时候,傅定逢都像是个艺术家,领着她走大街串小巷,尝不曾尝过的东西,寻找难以找寻的食材,喝茶听曲看戏,在一起的每一天好像都十分丰富而美味。

多好的男人啊,或许就是太好了,她承受不起,所以穿越了!

“呜…傅大厨,但愿有比我更好无数倍的姑娘爱着您,这样我就不用觉得抱歉了。”最温情脉脉的时候“咻”一下没了人,玉璧觉得傅大厨那样闷骚又长情的主儿,肯定得抓狂,指不定就在挥着那把家传菜刀,把萝卜当成是她剁得咬牙切齿。

一想到傅大厨,她又觉得不难过了,傅大厨说过,人这辈子就像是赶赴一场未知的盛宴,下一道菜是什么谁也不知道,你能做的就是空着肚子,找好位子,准备好筷子。

“可萧庆之这道菜,打死我也没想过怎么消受啊!”趴窗台上看着那根瘦瘦的竹子,玉璧摇头叹气,这是熊猫的菜,她真的没想过要吃。

“瞎想也不抵事,陛下不可能真的赐婚,赐个宫女给看重的大臣,朝野上下得戳陛下后脑勺。”这么一想她又觉得是这么回事,赐婚历来最低都是官宦之女,哪有赐宫女的。这圣旨真要下了,满朝文武都得拿异样的眼神看陛下,较真点的非得上谏表不可。

想到这儿,睡得着了。

第二天醒来,天是阴的,浓云压着天空却没有雨,看来午后肯定要下雨,而且雨小不了。玉璧路过茶叶房房时还惦记着待会儿去跟桃叶细柳说一句,让他们几个盯着点,关好门窗,别让雨气进了茶叶房。

到茶水房时,丁香正在准备点心,芳琴在摆弄茶具,宝梨还是在挑青竹叶。见了她进来,众人都行礼:“陈尚人。”

“嗯,继续忙吧。小章子小周子,待会去把后院摆着的几口大缸揭了盖,看着下午有雨,昨夜下过雨,今日的雨应当干净。雨水我倒也没怎么用过,晚膳前应该能下来雨,到时候大家都试试,看看适宜沏什么茶。”她不爱用雨水,主要是因为她记得雨是偏酸性的水,而大自然里其他的水多是弱碱性,某某山泉不是说了嘛,纯天然弱碱性才是好水。

“是,陈尚人。”小章子小周子回了话继续坐下干手上的活儿。

玉壁还是准备给淳庆帝的茶,今天沏的是安县正山,本来她那天就是取水准备今天用来沏正山乌龙的,没想到被萧庆之给吓得把水打翻在地:“去取一罐玉帘潭来。”

在她身边候着的两个粗使宫女听命去取,宝梨却远远地问了一句:“陈尚人,今天不用露了么?”

“昨天说过的,秋兰露只宜沏丰水岭的乌龙,正山还有个名字叫岩茶,用玉帘潭沏正好合适。玉帘潭本身就有股子山石浸润的滋味,用来沏正山才是上好的选择,玉帘潭也是雪水,只是到底风吹日晒,又有雨露相融,到底不似以雪化来的纯粹。”玉璧说完就转身去茶水房里挑茶具,正山和丰水岭各自用不同的壶泡,这也得亏是宫里,要是她自己喝茶,乌龙就用一个壶得了,紫砂多贵,养壶也不容易。

一旁宝梨低声轻喃了句:“怎么这么多讲究,芳琴姐姐,这些讲究你知道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