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胥笑微微的摆摆手:“阮九爷不必如此,我也是谨遵师命,当年我师傅曾受过阮太老爷的恩,嘱咐我,将来阮家有需要,一定竭力帮忙,再说,超哥儿和越哥儿确实很有天赋,又肯用功,这样的弟子,我是最喜欢的。”

“不管怎么说,先生的恩情,我是铭记在心。”阮文清道。

“九叔,我师傅不肯要束脩,那您就管师傅每日一顿饭好了。”阿语笑嘻嘻的走了进去。

阮文清马上道:“那好啊!求之不得。”

卫胥忙道:“不可不可…”

不等师傅说完,阿语就娇声道:“师傅,您就不要拒绝了嘛!您留下来吃饭,还好有时间教教阿语嘞!阿语也可以偷懒少走几步路,再说了,您回去也是一个人吃饭,多没意思,不如在这里大家一起吃饭,热热闹闹的,我九叔还能陪您喝两盅。”

阮文清笑道:“正是正是,咱们可以好好喝两盅,平日里都只有我一人,喝酒都没有滋味。”

卫胥也是心动,根本就不想拒绝,便嗔了阿语一句:“你呀!算盘打的挺好。”

阿语嬉皮笑脸道:“师傅,您这是答应了?”

卫胥笑了笑:“你若是每日供应那果子酒,为师便答应了。”

阿语忙道:“师傅说话算话。”

卫胥挑了挑眉:“为师何时说话不算话了?”

“好,就这么说定了,师傅您要是要别的酒,我这还不一定有,但果子酒么,师傅要喝多少有多少。九叔,您陪师傅好好聊聊,我去帮九婶张罗去。”阿语笑呵呵的说着就要走了。

阮文清忙叫住她:“阿语,你个你娘今日走了那么远的路,还是先歇着吧!让你九婶张罗就行了。”

“没事的九叔,我一点也不累。”阿语笑着朝两人屈膝一福,找元香去了。

卫胥看阿语乐呵呵的走了,摇头笑道:“这丫头,被我惯坏了,没大没小的。”

阮文清马上护短道:“阿语也就对最亲近的人才撒娇,说起来,这个家多亏了阿语,要不然,还不知怎么个情形。”

卫胥听了那句对最亲近的人才撒娇,心中一时百般滋味,他是很喜欢阿语这孩子的,很多时候他都把阿语当成自己的孩子看待,并不全是因为她母亲的缘故,阿语真的很好,收到这样的徒弟,他此生也就无憾了,只是,若是阿语知道他的心思,还会不会把他当成最亲近的人呢?他真的不求什么,只求能在有她的地方多呆一刻,只求能默默的守护,一辈子。如果就这样阿语也不能接受怎么办?所以,他一定要小心再小心。

第150章 有意撮合

阿语才出偏院,安泰来寻她:“小姐,马车已经准备好了。”

“安泰,我就不过去了,你跑一趟吧!对了,回来的时候,带几瓶果子酒回来,最好再弄几个下酒菜。”阿语吩咐道。本来今天跟轩辕彻约好,去拿里仁巷那幢宅子的房契的,伯祖母要把宅子买了,消息放出去,来看房子的人不少,也都中意,只是价钱压的太低,伯祖母舍不得卖,阿语就托了轩辕彻去把宅子买下来,暗中帮伯祖母一把,当然这钱由她来出。

安泰诺了一声,独自去了天香楼。

厨房里,元香和招弟正忙碌着,张罗今天的晚饭。

“九婶,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吗?”阿语进门道。

元香至今还不习惯阿语叫她九婶,虽然这个称呼让人听着舒服。

“阿语,你今天也累了,去休息吧!回头饭做好了,让招弟去叫你。”元香一边切菜一边说道。

“我哪有这么娇贵。”阿语笑着去帮招弟洗青菜。

“小姐,这水冷。”招弟忙道。

“冷怕什么呀!以前我也常帮李婶干活的。”阿语不以为然,其实帮李婶没做过几回,倒是前世的时候,老妈常拉着她一起帮忙,那时候,她总是埋怨,现在想帮也帮不上了。

元香笑了笑,随她去。

“九婶,卫先生今晚留下来用饭呢!”阿语道。

元香一愣,随即喜道:“那好啊!我得赶紧再添两个菜。”

阿语笑道:“不用了,卫先生要喝果子酒,我已经让安泰去天香楼买了,顺道带几个下酒菜回来。”

元香尴尬道:“那怎么好意思?卫先生可是特意来教越哥儿超哥儿的,反倒让你破费。”

阿语嗔笑道:“这有什么?大家都是一家人,还分什么彼此,再说,卫先生是我师傅,我这个做徒弟孝敬师傅是应该,我还愁没这个机会呢!”

元香这才笑笑不语了。

安泰赶在饭点之前回来了,带了几壶果子酒,还有满满一食盒的菜,招弟接了去,讶然道:“安泰,你怎么买这么多啊?这都够咱们吃两顿了。”

安泰嘿嘿笑道:“小姐吩咐的呗!”

阿语嗔他一眼,她不过是说弄两下酒菜,定是阿彻那家伙弄的。

“好了,招弟你赶紧端过去,我去叫我娘。”阿语给安泰使了个眼色。安泰默契的跟了小姐出去。

“事情都办妥了吗?”阿语小声问道。

安泰从怀里掏出一张纸:“办妥了,这是世子爷让我转交给小姐的,一共花了九千两银子。”

“行,这价钱不高也不低,正合适,回头,你再把银票送过去。”阿语接了房契放好。

“世子爷说,这钱就从酒楼的分红里扣。”安泰回道。

阿语怔了怔,笑了:“也好,省事。”

“小姐还有什么吩咐?”安泰垂首问道。

“没了,今天菜够多,你也拿上一壶酒,帮我招待商予吧!不过,酒你可别多喝,回头,还得你送卫先生回去。”阿语笑道。

安泰开心道:“好嘞,刚才进来的时候碰见商予了,他还在那埋怨呢!说小姐只知道孝敬师傅,也不可怜可怜他,我这就替小姐去可怜可怜他。”

阿语听了好笑:“你告诉他,再嘀咕下回请他喝西北风。”

安泰笑呵呵的走了。

晚饭,女眷们在西次间摆了一桌,阮文清陪着卫先生在东次间喝酒,元香要去给他们斟酒,阿语拉住她:“九婶,您就安心坐在这里吃饭,我跟超哥儿越哥儿去。”说着叫上两个正吃的津津有味的小家伙:“走,好好孝敬你家先生去。”

俞氏笑微微的说:“元香,就让他们去吧!”

俞氏听着东次间传来阵阵笑声,心情莫名的愉悦,尤其是听到卫先生的笑声,她总是情不自禁的竖起耳朵。

“夫人,您是不是不舒服啊?脸有点红。”元香看俞氏吃饭心不在焉,以为她是今天累着了没什么味口。

俞氏慌张的试了试脸,果然有些发烫,忙掩饰道:“没有啊!可能是屋子里太热了。”

元香疑狐的看着俞氏,心道:屋子里很热吗?她怎么还觉得有点冷?

俞氏故意岔开话题,嗔道:“你怎么还叫我夫人?该改口了。”

元香讪讪道:“都叫了这么多年了,哪里改的过来,我不改了,就叫您夫人。”

俞氏揶揄道:“那你叫老九是不是也叫九老爷啊?”

元香腾的烧红了脸,羞赧道:“夫人,您就知道取笑我。”

总算转移了元香的注意力,只听得里头阿语说道:“超哥儿,越哥儿,你们可得跟先生好好学,要是不用功,七姐可是要打你们手心的。”

“阿语,别吓唬小孩子,他们可比你用功多了。”卫先生笑道。

阿语撒娇道:“师傅,您有了新徒儿就嫌弃我这个老徒儿了。”

阮文清开怀大笑:“阿语,你还吃弟弟的醋啊?不过呢!阿语说的很对,超哥儿越哥儿,你们能得到卫先生的指点是上辈子修来的福气,可得好好珍惜,要不然,你七姐要打你们手心,爹也饶不了你们。”

越哥儿糯糯的嗓音甚是好听:“我们一定不会辜负先生的教诲,也不会让七姐有机会揍我们的。”

卫胥也是大乐,这两孩子还真招人疼。

“马屁精,赶紧给先生敬酒。”阿语笑道。

元香跟俞氏耳语道:“夫人,您听听,里面聊的多热乎,以前看卫先生总是绷着一张脸,我还道他这个人不好相处,没想到他还挺随和的。”

俞氏莞尔道:“以前大家不熟,如今熟悉了,自然就不那么拘束了。”

元香点头认同:“说来也奇怪。”

俞氏看着她:“奇怪什么?”

“你说卫先生年纪也不小了,怎么也没个家室?”元香思忖着。

俞氏道:“你管人家有没有家室?难道你还想给卫先生做媒?”

元香笑道:“我倒是想来着,可惜我认识的人,通共只有这么几个,上哪找合适的呀!”说着元香脑子里突然蹦出个念头,其实夫人跟卫先生看起来挺般配的,老爷去世都好几年了,虽然老爷夫人感情深厚,但是一个女人没了丈夫,多艰难啊!要不是小姐争气,夫人现在还不知道是个什么样子,遇不到合适的倒也罢了,可眼下有这么个极合适的人,年纪相仿,风度翩翩,才华横溢,对阿语又那么好,错过了岂不可惜?

俞氏见元香直勾勾的盯着自己看,心虚道:“你看着我做什么?我能管你肚子饱?”

元香抿嘴一笑:“没什么没什么。”给俞氏夹一块脆皮豆腐:“夫人,这是您爱吃的,可惜我的手艺赶不上李婶。”心里却想着,回头把这事跟文清说说,给撮合撮合,能成就好了。

俞氏哪知道元香心里在打这个主意,接着元香的话说:“你做的也不错了,不过我还真的想念李婶,等东哥媳妇生了孩子,再把她们都接过来,那咱们就又能在一块了。”

“可不是?我就盼着这天呢!”元香欢喜道。

“对了,你也抓紧点,早日给我听个好消息。”俞氏道。

元香愣了一愣,才会过意来,夫人说的是那事,当即赧颜道:“夫人说什么,我听不懂。”

俞氏嗔她一眼:“你听不懂,脸红什么?我可是跟你说正经的,你年纪也不小了,不趁早,以后怀孩子会很辛苦的。”

元香的脸更红了,低声道:“这事我还没想过呢!现在超哥儿,越哥儿还小,要是再添一个,怕真忙不过来,还是等超哥儿,越哥儿大一点再说。”

俞氏知道元香是真心疼两位少爷,她说的也有道理,只好道:“这事你放在心上就是了。”

“娘,九婶,你们在聊什么呢?”阿语带了两小家伙出来。

“没,没什么。”元香赶紧打哈哈:“你们快坐下来吃饭吧!”说着就去给超哥儿,越哥儿盛饭。

阿语看元香脸红红的,娘的笑容也很怪异,心思一转,也猜了个差不离。低声道:“娘,您是不是在催九婶赶紧给我生个堂弟或是堂妹?”

俞氏笑嗔道:“快别说了,你九婶都害羞了。”

越哥儿耳朵尖,欢叫了起来:“好啊好啊!我想要个妹妹…”

元香又羞又窘差点拿不住碗。

卫胥今日兴致也高,虽然他们不能同桌吃饭,但是他知道她就在对面,就算隔着围屏,但依然能感觉到她的气息,这种感觉很奇妙,很温馨,很满足。他的酒量并不好,起码没有阮文清好,在阮文清的一再劝酒下,加之心情好,不觉的多喝了两杯,这果子酒口感好,后劲却足,所以,等他站起来的时候,头就开始发晕了。

阮文清看卫先生有点头重脚轻的样子,忙去扶他,卫胥却推开他,摆手笑道:“我没事,没醉。”

话未落音,脚下一个踉跄,衣服勾到了桌角,“嗤”的,衣摆挂破了。

卫胥尴尬道:“让您见笑了,今儿个高兴,贪杯了,贪杯了…”

阮文清忙道:“您还是先躺会儿再走,这会子出去,要是吹了冷风,容易醉的。”

卫胥也不敢逞强,他可不想让俞氏看见他的窘态,任由阮文清扶他到炕上坐下,不安道:“真是给您添麻烦了。”

阮文清道:“先生千万别这么说,是我们给先生添麻烦了,今日与先生共饮,我也很高兴,先生能多喝几杯,那是看得起我阮文清。”

阮文清出去唤了元香:“你快去备碗醒酒汤来。”

俞氏听见了,过来问道:“先生喝醉了?”

阮文清低声笑道:“卫先生才艺倒是高,酒量就差些了,被我多灌了几杯,有点头晕。”

俞氏有些着急:“阿语,你快进去看看你师傅。”

第151章 卫胥心思

这次醉酒以后,卫胥一连几天都不敢留在阮家用饭,不管阮文清如何盛情相邀,他都推说钧天坊里还有事,教完功课就离开了。

害的阮文清想探探卫先生的口风都找不到机会。

冯老太太和三老爷阮文昌准备离京了,因为姚氏放心不下阮思萱,就留了下来,俞氏让安泰把姚氏的东西都搬到帽儿胡同来,这样,姚氏想女儿的时候就去碧云庵住几日,其余时间就住在她这。姚氏和感激俞氏的好意。

送走伯祖母已经三月底了,想想日子过的真快,去年此时,伯祖母信心满满的带着阮家大小进京,想要在京城重振阮家,没想到,才一年时间,阮家分崩离析,一个个黯然离去。

阿语想起伯祖母临行前说的一句话,就觉得很心酸,伯祖母说:“阮家不会就此倒下的,阮家一定还会有复兴的那一天,只是伯祖母老了,也不知有生之年还能不能等到那一天…”

阿语不是先知,无法预料后来的事,她只能希望一个未来,然后努力朝着这个目标去奋斗,正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卫胥原本计划年后出行,但想着还是先教超哥儿和越哥儿入门,就推迟到四月初,所幸这两孩子学的很快,俞氏和阿语的生活也安定了下来,在卫胥看来脱离了阮氏这个大家族,俞氏和阿语好像过的更开心了,拥有了可以自主的生活,就是最大的快乐,这点俞氏或许自己还意识不到,但从两个孩子的叙述中,他是感觉到了。什么六伯母给他们做风筝了?六伯母的棋下的很好,六伯母上街还给他们带木偶了…诸如此类。他虽不留下吃饭,但偶尔也能见到俞氏,看她的脸色越来越红润,她的笑容也不再是浮于表面的苦笑,卫胥一面觉得心安,一面觉得自己更入迷了,他常常忍不住的想,如果她的笑能有一次是为了他就好了,如果他能让她一辈子都这样开心就好了。

知道卫先生要出远门,阮文清这日无论如何也要留卫先生吃饭,那个问题他憋在心里好几天了,都快憋出内伤来。元香那日跟他一说,他就觉得这事再好不过了,六嫂还年轻,又没有儿子,将来阿语出嫁了,就剩六嫂一个人孤零零的多可怜,六哥生前最疼六嫂,所以,远赴荆州、青州上任都带着六嫂,按说,六哥该让六嫂留在安阳替他尽孝道的,六哥这么疼六嫂,一定不希望他走后,六嫂孤苦无依,再说,卫先生人品相貌才华都无可挑剔,最重要的是对阿语好啊!原本就有师徒情分在,师傅如父,要是事成了,卫先生一定会将阿语视如己出,这可是打着灯笼也难找的好姻缘,他真心为六嫂和阿语着想,就十分迫切的希望能促成这件好事。

“卫先生这趟远行多久能回?”阮文清给卫先生满上一杯。

卫胥看到杯中满酒就有些犯怵,那日他喝多了,连袍子都挂破了,迷迷糊糊中,感觉有个人坐在他身边,真的看不清楚,像是做梦一般,但是头脑里仅存的一丝清明让他意识到,那人是俞氏,在酒精的作用下,他很想很想把埋在心里的话告诉她,最终他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有没有说,完全不记得,等他彻底清醒过来,屋子里只有商予在陪着他,但袍子上破了的一角已经缝上,针脚细密,暗合锦缎上的颜色,纹路,不仔细看都瞧不出来。他问商予是谁帮他缝补了袍子,商予这厮还学会了跟他打马虎眼儿,说什么他进来的时候就这样了,哪知道是谁缝补的,末了还问他,先生您觉得会是谁呢?恨的他差点给商予一个爆栗子。他当然知道是谁,俞氏替他缝补衣裳,他打心眼里高兴,可问题是,他有没有对俞氏酒后吐真言呢?若真说了,俞氏会不会恼了呢?可是,后来看俞氏跟个没事的人一样,她是知道了故意装不知道,不想破坏眼下这和谐的气氛,还是她根本就没存这样的心思,所以置之不理呢?种种猜测困与顾虑困扰着他,百般纠结,他不敢找阿语去问,提都不敢提。

“九老爷,这酒我实在是不敢再碰了。”卫胥讪讪道。

“诶,那怎么行,男人总得会喝几口,这酒量也是靠练的,醉一次酒量就长一分,没事没事,我先干了,您随意。”阮文清举起酒杯一敬,来了个一口闷。

卫胥以前与人打交道,大多是饮茶,碰上谈得来的知己好友,也会小酌几口,但大家都很随意,会喝的多喝,不会喝的抿几口也没关系,所以在酒桌上的经验少的可怜,上次也是这样,阮文清就很大方,总说先干为敬,加上阿语带着思超思越来添乱,所以不知不觉的就喝多了。本来心里已经打定主意,今晚无论如何不喝酒了,可是阮文清故技重施,他还是一点办法没有,不喝吧!太驳人面子,况且阮文清是俞氏的九叔,得罪不起,喝吧!又怕醉,真真是苦恼。

无奈,卫胥端起酒杯,喝了一大口,说:“阮九也不必担心超哥儿和越哥儿的学业,我已经安排好了,我远行期间,会另请一个乐师过来教他们。”

“让先生费心了,我只是随便问问,先生这次远行可是回乡探望高堂和夫人?”阮文清绕着弯子问道。

卫胥笑叹道:“我爹娘早些年就不在了,至于夫人…我至今尚未娶妻。”

阮文清心中一喜,故作惊讶道:“先生一表人才,又有这等高超琴艺,天下盛名,缘何还不娶妻呢?”

说起这事,卫胥的心情变得低落起来,叹道:“那都是过去的事了,不提也罢。”

套不出话来,阮文清也不气馁,反正已经证实了一件事,卫先生没有妻室。

“那先生有没有想过找一个?成家立业乃人生大事,先生功成名就,再配上一段美满姻缘才算圆满。”阮文清蛊惑道。

卫胥闻言,心念一动,阮文清今日怎问他这些?莫不是…不管阮文清是不是有他意,趁此机会透露点信息给他也好,便微哂道:“美满姻缘那是那么容易找的,我是不介意什么才貌家世,只要投缘就好,怎奈一个缘字可遇而不可求啊!这也是我这么多年仍未娶妻的缘故,要找一个情投意合的,难啊!”

“那先生倘若遇上了一个情投意合的,会不会介意女方已经嫁过人?”阮文清脱口而出,又觉得自己问的太明显了,不由的尴尬起来,笑道:“喝酒喝酒…”

此时,卫胥已经可以肯定阮文清的意图了,模棱两可的说道:“我只在琴艺上严谨。”

呃!这就是说他不介意咯?阮文清大喜过望,连连劝酒。好了,卫先生这边试探的差不多了,等卫先生远行回来,他就找机会好好撮合两人。

卫胥这回是坚决不肯多喝了,再三谢过阮文清的好意,起身告辞。离开阮家上马车后,他发现座位上放着一个包袱。

“商予,这包袱哪来的?”

商予一边赶车一边回道:“六夫人让阿语送来的。”

俞氏?卫胥连忙解开包袱,只见里面放着一双布鞋,还有一身新衣。卫胥愣住了,这是俞氏给他做的?

“先生,阿语小姐让我转告先生,这是六夫人亲手做的,千万别再挂破了。”马车外商予装腔作势的说道,心里在偷笑:先生这回可美了吧!六夫人给做的衣裳,先生怕是穿在身上都不舍得脱下来洗了。

卫胥摸着鞋子和衣裳,嘴角不由的向上扬起,心情好的就跟三月的艳阳天似地,暗暗鼓励自己:这次远行回来,就去提亲吧!

阿语晚间又进了空间,她已经习惯了开心不开心,有事没事都要找白离说上一说,白离从来不会厌烦,她开心,他就陪着她笑,她不开心,他就哄着她开心,有难题,他会帮着出主意,反正每次从空间里出来,所有的烦恼和困难都变得微不足道了,让她可以开开心心,充满信心的去面对现实的世界。

“白离,你觉得我娘这么做是不是表示对我师傅有好感呢?”阿语问道。

白离想了想,说:“听你以前的叙述,你娘应该是个很善良又很矜持的女人,而且你娘跟你爹感情又好,也许你娘只是念在你师傅的恩德,看他独身一人,所以给予些关心,好感呢!肯定是有的,但要说是男女之情,现在恐怕还言之过早。”

“这样啊…”阿语有些失望,前几天元香来试探她,拐弯抹角的说了很多,其实无非就是想撮合娘跟师傅,连他们都觉得娘和师傅很般配,所以,她就更加期待了,她可不是封建思想老顽固,只要娘能幸福,她是不会介意的,而且,现在阮家又是这么个情形,少了名门望族的规矩束缚,这是个好时机,就像九叔和元香,要不是阮家落了难,她们也不可能成为夫妻。

“你也不要失望,有好感就表示有机会,如果是讨厌的话,那就没有可能了。”白离又道。

阿语又高兴起来:“你说的很对,好感是个很微妙的东西。”

第152章 突然表白

因为周景胜和杜箐箐一事,选太子妃的事就被耽搁了下来,皇后虽然被剥夺了掌持六宫的权利,但是她毕竟还是皇后,平波稍稍平复,她就请太后出面,重提选太子妃,目的在于让太子尽快成亲,生下皇太孙以讨皇帝欢心,进而巩固太子之位。老人家总是抱孙心切,所以,选太子妃一事又紧锣密鼓的开始了。

沈贵妃自然不甘落后,她也希望自己的儿子早日成亲,结一门有助力的亲事。轩辕奕的烦恼终于摆到了面前,避无可避。

“这有什么好烦恼的,起码你还有得挑,不像别人,连挑的机会都没有。”阿语不痛不痒的说道。

轩辕彻一个劲的朝她挤眼,阿语这不是往五殿下伤口上撒盐吗?要不是为了她,五殿下用得着这么烦?

阿语愣愣的问:“阿彻,你眼睛里是不是进沙子了?”

轩辕彻讪讪的揉了揉眼睛:“啊…好像是的,今天这眼睛很不舒服。”

轩辕奕白了阿彻一眼,心中苦闷,阿语是真不知道他的心思还是假不知道?

“那你别揉了,赶紧找个没人的地方想些伤心事,流几滴眼泪就好了。”阿语建议道。

轩辕彻睁大了眼睛:“这算什么法子,再说我也没什么可伤心的。”

“你别不信啊!这可是土法子,灵的很,至于伤心事…像你们这种含着金汤匙出声的还真难以体会到,啊!对了,你可以想想你上茅厕没带草纸,够悲催了吧?”阿语很认真的说道。

轩辕彻的脸都黑了,腹诽着:这死丫头,还拿这事笑话他。

“或者,你想想,你爹要你娶一个又黑又丑又刁蛮的妻子,这简直就是惨绝人寰啊!够你哭的了吧?亦或者…”

轩辕彻忙喊道:“打住打住,阿语,你这是在帮我呢?还是在咒我?行了,你好好安慰五殿下,我撞墙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