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得这话,米富盛脸上也有几分讪讪,不过想想却道,“只要我不跟你去,你一人过去走动走动又有何妨?把你绣的鞋面帕子拿两块,也算是个意思了。”

兰姑还想说点什么,米富盛却指她鼻子道,“我可跟你说清楚,这事可由不得你。愿意去得去,不愿意去也得去!我知道你就是拉不下脸嘛,可就你那张脸皮,能值几两银子? ”

兰姑给他念叨得无法,只得应了。却是在想,回头见了老太太,要不要提一提沐姐儿的事?大少爷这才走几天啊,她就跑出去跟别的男人喝茶聊天了,也太不象话了。

不过要是直接告诉老太太,未免有告状之嫌,还是告诉贺嬷嬷吧。

于是,没两日,关于念福的“绯闻”就传到了老太太耳朵里。

贺嬷嬷道,“…我才听着,就气得不轻。她自己都不敢肯定,就这样疑神疑鬼,让人听见怎么是好?故此反把她训了一顿,让她回去了…说来米家也实在太贪心了,之前赔那么些嫁妆还不够,如今竟还想这样的巧宗儿来占便宜。不过一个丫头,又不是正经小姐,哪有这样没完没了来算计的?…依我说,老太太这口子绝不能开。说句良心话,咱们对兰姑够好的了。里子面子都给她撑够了,可她自己不长进,再受委屈就怪不得谁了。”

老太太沉着脸,半晌发了话,“我老了,精神不济,往后这些事你去应付着就成。”

糊涂不是错,可若是糊涂到如此地步,就没办法了。

摆明念福都跟欧阳康订亲了,她已经有一半算是欧阳家的人了。你却还跟防贼似的防着她,有意思么?

或许兰姑会说,她是一片忠心为了欧阳康,可问题是,谁需要你的这份忠心?

老太太不想再见兰姑了,省得日后影响她和念福之间的感情。

且不说她对念福的人品是绝对的信任,光婆媳关系这一点上,老太太就看得很是通透。

孙子大了,要去奔他的事业了,她一个老太太在家能靠谁?就得靠孙子媳妇。不跟她搞好关系,反而净想着挑刺,那才是傻子。

更何况,人家念福做得够好的了。虽是去了乡下,可隔一天就派人来请个安,什么乡下新出的米啊菜啊,全往她这儿送。

就昨天还送来一份炸小鱼和一份鲜虾仁馅的水晶饺,为了她口齿不便,给她和给苏澄杜川的,还特意分了两样做法。

就是亲孙女能做到这个地步也不多了,再去吹毛求疵,那就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了。

所以,兰姑的拜访,没能起到任何效果。

隔了两天,贺嬷嬷打发个仆妇上门,索性把话都说死了。

想借钱做买卖?大少爷不在家,眼下老太太也不管事了,家里事情都是苏先生在管,要借钱跟他说去。

想和杨大财主攀关系?哦哟,这个我也想的。可谁好意思去找郡主啊?她一家去乡下了,也说不好几时回来。

这一篮子鸡蛋鸭蛋都是自家养的鸡鸭下的,兰姑你收着慢慢吃吧。老太太说了,你眼下既有了身子,就在家好生养着,没事别出来走动了。尤其她那边,在你平平安安生下来之前,都不要过去请安了,你若去了,她可是会生气的哦。

好吧,人生总是这样,好坏相伴。

因为老太太态度明确的拒绝,兰姑终于不用硬着头皮出去丢人现眼了,可米富盛的唠叨却日复一日的多起来。

可那又能怎么样呢?日子还是要一天天过的。

只兰姑抚着自己的小腹,却还在操心。老太太有没有把她的话听进去,好生敲打敲打沐姐儿?

羊角村。

村分两头,因如两只弯弯曲曲的羊角夹着一个大湖而得名。念福必须承认,她在这里实在过得太逍遥了,简直乐不思蜀了。

也就是到了这里,她才发现,自己老爹原来是这么有生活情趣的一个人。按照流行的说法,这就是个骨灰级的资深玩家。

而且很善于在平淡的生活中制造各种小惊喜,这样的男人要是存心讨好起女人来,没有人能抵挡他的魅力。

反正念福是彻底拜倒在老爹脚下了,每天坚决粘在蕙娘身后,做最忠实的小灯泡,跟着爹娘田间地头到处玩,连枯燥无味的劳动似乎也变成了一种乐趣。

“爹,我觉得,你这样的人才叫做真正的纨绔子弟。”

此时,在念福和她爹之间摆着一副骰子。念福摇出了个六,可沐劭勤摇出的是个七,又是“刚好”压她一点。

你爹已经不做纨绔好多年了。沐劭勤伸手,准确无误的弹上女儿额头,“罚你明天早上做灌汤包。”

啊啊啊!那个很麻烦的好不好?念福委屈的拉扯着蕙娘,“娘,你看爹,又欺负我。”

蕙娘却笑眯眯的摸摸她的脑袋,跟沐劭勤道,“孩子她爹,回头再赢她一局,我还想吃那个菊花烧卖。”

这是大人欺负小孩儿!念福悲愤握拳,才要狼嚎,有下人匆匆赶至,送来了京里的信。

第416章 守护

乡间生活,忙碌的是清晨与傍晚。要打理田地,浇水施肥。余下的时间,只要不是农忙时节,还是很悠闲的。

姚诗意跟着念福一家来到羊角村,也要了一块二十来步见方的小菜地,种上几样青菜和茄子丝瓜,看着它们一天天的长大,心中满是成就感,只觉日子也比在平王府时好打发得多。

只她是个闲不住的人,既然白天没事,又找庄子上的仆妇学了编篮编筐,虽然做得还不太好,却是乐此不疲。

姚诗意甚至有个念头,要是能一直住在这里,不回平王府该多好?不过她也知道,这种事也由不得自己作主。说来沐家替她往宣城报平安的信早应该到了,可怎么家里至今没有回音?

就算自己离家出走,爹娘会生气,可总不至于就这么把自己扔下不理不睬吧?爹倒罢了,可娘只有她一个女儿,怎么可能不管她?

可爹娘如果有消息来,多半是要带她回去吧?那她和侯方裕的亲事…姚诗意眼神黯然下来。

如果说从前,她从来不觉得自己和侯方裕有什么问题,可在认识了念福之后,她才渐渐懂得,这世上并没有那么多的理所当然。

可能停止吗?

姚诗意也不知道。

她只知道,自己还是喜欢侯方裕的,看到他的时候会脸红,靠近他的时候会心跳加速,如果看到他难过,她就会更加难过。就好象——每回侯方裕看着念福的目光,都让她心跟被针扎了似的难受。

一个失神,编筐篾条上的小刺狠狠扎进手里,顿时滚出一粒殷红的血珠。心中有着莫名的慌乱。才自吮着,念福来了。

带着从未有过的凝重和严肃,把她房里的人都叫了出去,看着她半晌没有说话。

“有事你就说,有什么大不了的。”姚诗意心里更慌了,面上却犹自逞强的摆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念福指了指对面的高椅,示意她坐过去再说话。

姚诗意虽然不解,但还是从小马札上起身。困惑的坐了过去,及至她坐稳当了,才明白念福的一番好意。

“你爹,因为收受贿赂,协助商户偷逃税款,罪证确凿。已经被押解上京了。”

“什么?”姚诗意瞬间涨红了脸,霍地一下从椅子上站起来,“我爹。我爹他…”

念福同情的看了她一眼,继续把话说完,“圣上已经做出裁决,你爹叛了斩立决。所有家产尽没官中,妻子儿女发卖为奴。”

姚诗意又一屁股跌坐回椅子上,原本涨红的脸瞬间变得惨白,明明还是大白天,她只觉得眼前一阵阵发黑,还不住的天旋地转。

怎么会这样?

怎么会这样!

看姚诗意深受打击的这副模样,念福真的很同情。可这件事,真不是她能插手的。

有件事。念福好心的瞒下了,那就是姚同知之所以会被检举,姚诗意就是个导火索。

这些天,已经足够她把事情的来龙去脉打听得十分清楚明白。

姚诗意离家出走去找侯方裕,说来不过是一桩笑谈。可问题是,姚同知曾经想把这个女儿送给刺史大人为妾。而且这件事还做得相当不低调,知道的人不少。眼下这事还未有定论,可人却跑了,这让别人怎么说?

人之常情,首先就会想到的是,刺史大人那么大年纪了,在小姑娘眼中肯定比不上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有吸引力。

可这种话,一来二去的传得多了,坊间竟然渐渐流传起关于刺史大人那方面不行的谣言,还越说越难听。

这种事,是个男人都忍不了。

刺史大人极为光火,一出手就是杀招。

水至清则无鱼,官场上的贪污**历来有之,只要控制在一个合适的度里,朝廷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问题是姚同知,又或者说五夫人不该黑了侯家那五千两银子。

这件事情当时就曾被闹起一时,不过被侯方裕劝下去了。可风声还是有的,在后面,姚同知又刻意刁难打压过侯家几回,皆落下了把柄。

到最后,在刺史手中一梳理,就成了姚同知和侯家勾结,后因分赃不均,产生内讧,所以各打五十大板,并作为典型案例,把受贿的和行贿的一并送上了京城问责。

官场出手,若不出手则已,出手必得致人于死地。

在念福把最初打探到的消息带回来跟沐劭勤讨论时,他就准确的判断出,“姚家必垮。至于侯家,想要全身而退也是不可能的。不过倒是罪不致死,让他们准备钱财赎罪吧。”

于是,侯家几乎倾尽侯老太爷辛辛苦苦一辈子打下来的江山,总算是保住了侯祥麟夫妇的性命。

而姚家就没这么走运了。

事实俱在,罪证确凿,况且还有人追究起姚同知这些年来以青楼出身的贱妾为妻,不分尊卑的操守问题,他的死,是铁板钉钉。

至于那位姚诗意的亲娘,享了半辈子福的五夫人,倒是比姚同知有眼色些,在被押解上京途中捡了一包耗子药,服毒自尽了。

一个刚刚兴起的家,就这么瞬间垮了。

念福在听说之后,也有瞬间的迷茫和不忍心。

是,就算姚诗意什么坏事也没干过,可她作为一个贪污犯的女儿,在家中吃的每一口饭,穿的每一件衣裳,都有着她爹贪污得来的钱,所以她作为从犯,受罚也没什么。

可让念福不能接受的是,怎么一夜之间就要把人家从良民打成奴婢,一辈子没机会翻身,这也太残忍了!

可沐劭勤严肃的告诉女儿,“所以,你要不想有朝一日别人对你残忍,你就得经营起让人无法忽视的人脉和势力。象那个姚同知,他的事情如果发生在别人身上,就比如说王粲,顶多就是罢官免职。可他根基尚浅,行事又如此的不小心,落得这样结局,只能怪他咎由自取。”

念福懂了,柿子要拣软的捏,想要不被捏,就得做个硬柿子。

她眼下有爹有表哥做靠山,后台足够硬了,可这还不够,她还得交更多的朋友,有更多的人愿意和她来往,那才是她自己的根基。

所以念福这些天表面虽看起来日日在田庄疯玩,可晚上回去的时候,她也陆续写了不少信,给京城送了不少东西。

象是永宁公主,就收到念福送来的小蝈蝈,贞顺公主就收到了夹在书里的南瓜花,这些充满乡土气息的小礼物都不贵重,却十分有趣,再配上一封简短活泼的书信,看得她们舒心展眉的同时,也把京城的一些家长里短给她捎了过来。

有时候人的结交,不在乎金钱多少,就在这一点一滴的细节里。

只是眼下,念福将面临对于她来说,也是一个极为严峻的考验。在刚刚收到京城的确实消息后,她必须亲自来找姚诗意,亲口把她家的不幸告诉她。

“你现在有两个选择,一是选择向官府自首,任官府发卖。另一种,是卖身于我,做我的奴仆。”

在念福说这个话的时候,简直都不敢去看姚诗意的眼睛,可她强迫自己看了。因为沐劭勤告诉她,如果真的想帮到她,就只有这个办法,而且念福她也得学着面对这一切。

念福不是这个时代的人,家里奴仆虽多,可大多不是念福经手,就算是钟山,也是早已沦落为奴。

可姚诗意不同。

念福认识她的时候,她就是一个自由的人,抛开那些偏见,应该算得上是个家境还不错的女孩。她甚至有机会嫁给侯方裕,做一个富商家的太太,可如今,却不得不去做人的奴仆,这样的落差,别说经历了,就算是想一想,念福都觉得无比艰难。

可她必须要来面对这一切,因为念福知道,她以后也会是一家之主,她的肩上担负着的不仅仅是自己的身家性命,还有她身后的无数人。所以就算再难,她也迫使自己抬头,看清楚姚诗意眼下的模样。

哪怕被她脸上的悲戚与绝望刺激得下一秒就想夺路而逃了,她还得坐在那里,定定的看着她。

漏进窗子里的日光爬过来,又爬走了。

两个女孩就这么静静坐着,面对着她们人生中同样残酷的考验。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才终于从这种沉重得几乎令人窒息的境况中解脱出来。

没有哭,可姚诗意的嗓子却沙哑了,“如果…我卖身给你,还有没有机会见我爹一面?或者,我得送回官奴所才能见他?”

念福以为自己点了点头,实际上不过是下巴微微动了动,声音颤抖,“我帮你安排。”

然后,拖着沉重的步子离开了。

当她走出这扇房门时,才听到里面传出沙哑的,悲凄的,犹如迷途羔羊般的压抑哭声,听得人心头跟猫抓似的难受。

可念福强迫自己站在那儿,听了好一会儿,然后在心中暗暗发誓:这辈子,她永不会让自己的家人落到这般境地,发出这样的哭声!

也就是这一刻,她才更加深刻的理解为什么欧阳康宁愿惹苏澄生气,也非要去出使的决心了。

因为他,也想更好的守护他们的家人。

他在努力,所以自己也要更加努力。

第417章 秘密使命

羌笛悠悠,也不知从何处山丘上遥遥传来,在这已然日落的黄昏草原上,分外带着一份飘渺与忧伤,分外撩动离人思乡的心肠。

“给你。”

欧阳康意外的看着公孙弘走上前来,将一碗不知什么东西煮成的青菜汤塞到他手里,糊答答的,实在是没有什么卖相,可欧阳康还是毫不犹豫的提起筷子就吃。

比起他手边的干馍和闻着都想吐牛羊肉,还是这碗汤汤水水的东西可爱多了。

公孙弘在他身边坐下,“你就不怕我下毒?”

“不怕。”欧阳康一面头也不抬的吃,一面答得诚实之极,“你跟我现在是一条藤上两只蚱蜢,眼下事情还没开始,你就弄死了我,对你实在没好处。就是要害,也要等到活干完了再说。”

“你倒想得开。”公孙弘笑了笑,却解释起来,“这是蒲公英,虽然煮得比不上你家郡主,却是清热解毒的,你这烂得满脸的包,吃点这个,有好处。”

欧阳康几大口扒完,再抬起头时,长出了一口气,好似终于活过来了,“回头你也教我认下蒲公英,还有什么能吃的野菜,省得成天这样遭罪。”

公孙弘瞥他一眼,“那只能怪你太细皮嫩肉了,看我们怎么就没事?”

说来欧阳康也觉冤枉,这一离了京师,他就开始水土不服。

白玉般的脸上长满小红疙瘩,嘴唇更是干裂脱皮得几乎连话也说不了。严重得甚至得让随行的大夫都束手无策。

弄得欧阳康不得不每天跟个女孩子似的戴起面纱,又找随行宫女讨要了些护唇油脂抹上,才渐渐凑齐好了些。

反观公孙弘,半点事情没有。就算成天牛羊肉的啃着,也不见他有什么毛病,真让人不是一般的羡慕妒忌恨。

“说吧,找我干嘛。”

欧阳康又不是大美女,光送一碗蒲公英还不值得公孙弘亲自跑来,他眼下过来,肯定是有话想讲。

公孙弘眼睛一眯。直截了当的道。“我想提速。”

欧阳康迅速会意,明确答复,“我同意。”

这些天,因昌乐公主不耐长途跋涉辛苦。几乎是走不上半个时辰就要停下车来休息半天。而卓格也不催。就任她这么拖拖拉拉的走着,不象是要着急成亲,倒象是在等什么。令人生疑。

公孙弘再看欧阳康一眼,“可走快了,公主肯定又要唠唠叨叨,我烦跟女人打交道,你想办法搞定。”

欧阳康一笑,“没问题。”

这么容易?公孙弘眉头轻皱,明显有些怀疑。

欧阳康却是笑道,“我帮你搞定她,你明天再给我弄点野菜来怎么样?不用你煮了,我自己煮都比你好吃。”

公孙弘听得前半句还无所谓,后半句脸色明显有些发黑,冷哼一声,“也不知是谁,连锅粥都煮不好。”

“我学了。”欧阳康指着自己鼻子,“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不信我明天多煮些给你尝尝,绝对比你这个好吃百倍。”

公孙弘愤然走了,不就是煮粥吗?有什么好吹的,他还会烤鸡!不过,这小子就算是比赛完了,还想着去学煮粥,这份用心,倒是很值得学习学习的。

跟这样一个同伴搭档,应该不会太离谱吧?

想想皇上秘密交待的任务,公孙弘握了握拳,又叫来几名侍卫,叮嘱他们一定要格外保护好郡马的安危。

是的,不是驸马,也不是公主,公孙弘此行最主要的任务就是保护欧阳康。要平安的带他去,还要平安的把他带回来。

至于为什么,高显没说,公孙弘也没问。

他知道,这种事在他应该知道的时候,会知道的。

要是一直不知道,那就说明此行平平安安,他还懒得打听了。

吃了一碗难吃的菜糊子,欧阳康饿得空空的胃里只觉好过多了。

命墨云进来收走碗筷,欧阳康开始画图了。

临时前,皇上秘密让人对他进行过培训,让欧阳康更加知道一副军事地图的侧重点在哪儿,要怎么画。

而这,才是高显嫁出一个女儿,最想换回来的东西。

身为开国皇帝,高显的雄心并不止是一个大梁就能满足的,他有更远大的抱负和理想。他这回是跟乞颜结了盟,可他也要做好准备,日后收复这一片草原,彻底解决这个心腹大患。

所以,他才在看到欧阳康的上京图册时那么惊喜。

一个出身不高的年轻郡马,又没有什么强大的背景,还有什么人选比他更适合表面当花瓶,暗中当探子的?

所以高显毫不吝啬的给了欧阳康足够的体面,让他心甘情愿的出来冒一次险。

欧阳康知道这任务有多重,是以连墨云都被瞒过。每晚都是独自一人时,才拿出纸笔,默出白天走过的路。

从出京的那一天起,他就开始演练,眼下离草原日近,欧阳康的技艺也越发娴熟。

小心的把墨迹吹干,作上编号,欧阳康从旁边的木盒子里取过一支细细的炭条,把这张纸卷了起来,外面再拿彩纸一封,就是一支普通的铅笔。对外还可以说,是送给未婚妻的小礼物。

欧阳康抚着铅笔,眼中勾起一抹温暖笑意,

想来他家念福也不会想到,自己竟会用从她那儿学来的手艺,干这样事吧?她要早知道,一定就不会让他来了。

唉,这回出来,瞒过了所有的人,却唯独瞒不过自家先生。

虽然不知道欧阳康到底身负什么皇命,可苏澄却知。他这是在以命相搏。所以走前,才会对他那样生气。

欧阳康心里很是不安,想着要是在异域能寻到什么好刀剑就给自家先生买一把吧,回去再好生的赔礼道歉。

把做好的铅笔另收进一只木匣子里,叫墨云进来,准备洗洗睡了。

墨云忠心,为人单纯,就算是笨了点,可在欧阳康要挑人出门时,第一个想到的仍是他。不过眼看连白宣都当爹了。欧阳康也算计着。等到这次回去,也给他寻个好媳妇吧。

说到媳妇,就忍不住又想起他家念福。也不知那丫头现在在干什么?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她肯定吃得比他好。

想想她拿手的红烧肉、腌菜炒春笋、香葱鳜鱼…不能想了。再想下去这一晚上都别想睡了!

半夜里。墨云就听自家大少爷说梦话了。“豆腐花甜咸各要一碗,多放些料!”

想得美,这个破地方哪有豆腐花?还甜咸各要一碗。真是贪心!

可想起沐姐儿的手艺,好吧,墨云也睡不着了。

摸着咕咕叫的肚子,想出门方便方便。门口的守卫是倒是警觉,他一动就发现了。听说不过是去撒尿,守卫笑笑的放行了。

走到一处远离营房的僻静暗处,墨云才想解裤子,忽地听到草丛里有窸窸窣窣的声音。

他是傻,又不笨,赶紧一猫腰,先躲了起来。

天色虽黑,月色却好,墨云又在暗处,是以清楚看到两个人往营地走了过来。

一个女的低声抱怨,“你就不能轻点?又把我的衣服撕破了。”

男的轻笑,“你方才快活时,还让我用力点,再用力点呢!”

那女的微恼,“你再说!”

男的笑着在她臀上拍了一记,低声在那女的耳边说了句什么,那女的回头故意踩了他的脚一下,戴上面纱飞快跑了。

就那一回头的工夫,墨云下巴差点砸地下了。

这,这不是乐昌公主吗?那个奸夫,啊,不对,驸马也不算是奸夫。可她,可他们…

冲击太大,墨云单纯的小心灵一时接受不了,连尿都忘了撒,等人走远,就飞奔回帐篷了。

本着有任何事情都要向大少爷汇报的好习惯,墨云硬生生把欧阳康从好梦中摇晃起来,压低声音在他耳边吼,“少爷,不得了了!那个公主她,她与驸马私通!”

欧阳康本不耐烦的想踹他一脚,可想明白后一个激灵清醒过来,迅速翻身捂了他的嘴,“不得胡说!你亲眼看见的?”

墨云拼命点头,把刚才看到的事一五一十的复述出来,欧阳康心头恍然。怪道卓格不急着走了,原来人已经弄到手了。

不过这也说明,他收买了公主身边的不少人,搞不好公孙弘的手下里也有知情不报的。

可公主马上就要跟他大婚了,他这么着急的把人弄上手是为的什么?就不怕日后闹出未婚先孕的丑闻,反惹人闲话?

不动声色的故意大声斥责了墨云几句,欧阳康重重打个哈欠,假装重又睡下了。可心中却是了无睡意,脑中急速想着有关卓格的一切。

除了他是次子,不受重视,还有什么?先生说过,想知道一个人想干什么,就得设身处地的去他的位置想。

欧阳康想,如果自己是卓格,千方百计结了亲,又这么着急的把生米煮成熟饭,那说明什么?

只能说明一点,那就是乞颜根本不想结这门亲,又或者说,是不想卓格来结这门亲!

卓格眼下的最大竞争对手就是他大哥,那他要用什么方法打败他大哥?大梁已经答应跟乞颜结盟,协助他们作战,一旦获胜,手握兵权的卓日烈定然会实力大增。

这绝对是卓格不愿意看到的,那他还能怎么做,才能把这份功劳抢过来?

渐渐的,欧阳康理出些眉目,不过此事关系重大,他还要跟公孙弘商量商量才行。这个武夫,虽然之前跟他抢念福时挺讨厌,不过在行军打仗上应该比他有经验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