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咱是你们呢,“王根生很热情的招呼他们到家里坐坐。

麦芽跟冬生顺水推舟,就说给舅舅家送点卤菜,这不,正准备回去,就看见他出来了。

二妞跟林翠有些犹豫,女娃子到不相熟的人家去,万一被人瞧见,是要给人说闲话的。

麦芽悄悄跟二妞说,要她低着些头,跟王根生介绍,她俩是她家亲戚,过来窜门子的。

王根生是个老实人,不是那思想封建的人,见后面两个女娃不肯进去,就朝屋里喊了一声,”大庆,搬几把椅子出来!“

麦芽几人心一下子就提了起来,这王大庆该不会就是要跟二妞相亲的那个吧。麦芽对二妞使了眼色,叫她背过去些,躲到林翠身后。

林翠小声跟麦芽讲道:”这样会不会不妥当?“

在思想封闭的古代,要是放在大城镇,那女娃都得养在家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即使要相亲,也是由父母去看,哪里轮得到闺女去看的。乡下的女娃却不一样,能吃上饭就不错了,谁还会讲究那些虚礼。可话是这样讲没错,在双方没有正式见面积情况下,又是女方,若是跑到人家家里,传出去指不定说的多难听呢!

麦芽站到林翠身边,一块把二妞挡住。

屋里的人出来也快。

”爹,拿来了,“这男娃长的没有冬生高,但身板也算挺拔,长相嘛,凑凑活活,就是一笑起来,脸圆圆的可爱的很。乍一瞧见自家门口站了这么些个女娃,刚才热乎劲,立马就没了。

”爹,我…我先回屋了,“王大庆垂下脑袋,一溜烟就进屋去了。

麦芽有意无意的朝身后的二妞看去,林翠也捅了下二妞。

冬生道了谢,跟他拉起家常,”王叔,您就别忙了,我们家活多,哪能在这里多做呢,您昨儿进的卤肉还好卖吗?“

一提这事,王根生乐的合不拢嘴,”好卖着呢,我还想着明儿早上多进些卤肉回来,天气热,大家都不爱钻厨房,还有那馋嘴的小娃,没有肉吃,就过来买卤菜打牙祭,反正都是猪身上的肉,吃起来一样的香。“

”那就好,我就怕昨儿你们进的货太多,卖不了,以后我们家也准备多做些,不过,这也得看县城里一天能杀几头猪,不然我们也弄不到材料不是?“

麦芽发现哥哥越发会说话了,在外面女娃是不能大大咧咧的讲话,不然让人家以为有多厉害呢!

坐了没一会,几人就站起来告辞,反正人也看过了,又不可能当面去问,去了解,只能这样了。

临走时,王根生看了看狗剩,小声的对冬生说道:”你们今儿到你舅妈家去,她是不是没给好脸色?“

冬生不明白他为啥这样问,他舅妈啥时候也没给过他们好脸色,”王叔,你有啥话就直说好了。“

王根生搓着手,”那个…是这样的,她知道我应了卖卤菜的活,本来她是打算去你家进货的,结果,被我抢了先,她生气也正常的。“

冬生当是什么事呢,原来就是因为这,”王叔,当初就是说好了的,谁先来这经营权就给谁,不是因为是说她是我舅妈,就得给她走后门,如今谁家不想赚钱呢,您只管把心放到肚子里,好好买卤肉,这才是正道。“

麦芽也听到了他们说话,也说道:”大叔,做生意凭的是信誉,只要您不短斤少两,欺行霸市,这以后的生意还长着呢!“

听了他们兄妹俩的话,王根生才算把心放到肚子里,”你们尽管放心,都是乡里乡亲的,我能白瞎他们的钱嘛!“

”那王叔您在家吧,我们走了!“

”哎,你们一路上小心点,路滑!“出了王家村,冬生还得绕到去趟窑厂,三个女娃就在车上说开了。

林翠坏笑着凑过去,”二妞,你瞧上他没?我觉得那娃挺不错的哦,虽然长的不如冬生哥好看,但也算能入得了眼了吧,就是不知能不能入得了你的眼哦!“

冬生耳朵根都红了。

麦芽笑着道:”才看了一眼,她能瞧出花来?也就是第一印象,二妞,你说说对他第一印象如何?“

二妞垂下眼睛,羞涩的笑了:”你也都说了就看一眼,我哪里知道怎么样,还好罢了。“

麦芽跟林翠相视一笑,既然是还好,就说明有戏。

麦芽正色道:”不过呢,第一印象固然重要,可人只有要相处了之后,才能了解他的脾气人品,二妞,这个我们就帮不了你了,是好是坏,还得靠你自己把握,以后嫁出去,就是婆家的人,跟现在做女娃可不一样,这里要学的东西可多着呢!“

林翠被她讲的心也酸酸的,想到再过个一两年,自己也要嫁人,得跟不相熟的人在一起过日子,她也有些忐忑,”今年的庙会,我们一块去吧,希望能求个平安。“

麦芽靠她身上,笑道:”是替你求个如意郎君吧?“

”死丫头,还敢乱说话!“林翠做势要挠她痒痒,两人在驴车上打闹起来。

”你们做好了,当心掉下去,“冬生提醒道。

二妞紧皱的眉头终于化开了,也跟着戏谑道:”掉下去正好叫那打光棍的汉子捡了去当婆娘,也算是积功德哩!“

”好啊,那我们就先把你扔下去,看有没有光棍汉子过来捡,呵呵…“

说说笑笑间,冬生已经将驴车停下了。

他回头对她们三个道:”你们在这儿等着,里面脏的很,我去问问就出来。“

”哥,那你小心点,“麦芽道。

”哎,知道了,“冬生进去了。

眼前的窑厂简陋的很,最远处是个大土窑,用来烧砖的,旁边还有一处挖了很深的大坑,里面的土被挖的七七八八,有些深的已经蓄了水。十几个衣着简陋的人,拉着板车,一趟一趟的往外运土。有些制成毛坯的土块整齐的被码在一起,还有些青砖堆着,上面盖着稻草。这个时候烧窑用的还是木柴,反正树多的是,比烧煤便宜很多。

冬生去了没一会就回来了,脸色有些难看。

麦芽跳下车,迎上去问他,”哥,怎么了,是不是没谈好?“

”走吧,回家再说,“冬生绕过她跳上车,拿起鞭子。

这一路上,碍于二妞跟林翠两个在,麦芽也没好多问。

到了家,天色也快黑了,田氏正在院子里捞卤肉,把卤好的捞出来,搁在大竹扁里放凉。

二妞跟林翠告辞回家去了,麦芽本来是要留她们吃饭的,可再一想两个女娃单独留下似乎不好,三人便又约好了,今年一定要一起去庙会,麦芽看的出,二妞还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样。麦芽便想着下次王根生再来时,她旁敲侧击,打听些内幕出来。

今晚的饭是田氏做的,她擀了一锅面条,下了素面。

吃饭的时候,娘三儿坐在一块,冬生这才把在窑厂里遇到的情况说了遍。

”灰砖贵的很,最近天气热,他们烧的也不多,都往县城里送,好些个大户人家要盖房,所以,他们不肯把灰砖卖给我们,连瓦也是限量的,只怕我们到年都买不到砖瓦!“

听了冬生的话,田氏也饭也吃不下去了,满面愁容道:”这可咋整,咱家的房子眼看着就不行了,只怕还撑不到过年,这万一要是来个大风啥的,吹倒了,那可咋整!“

冬生也沉默了,筷子搁个到一边,重重的叹了口气。就是因为想到这一点,所以他才愁眉不展。

麦芽看了看他俩,也放下筷子,宽慰他们道:”妈,哥哥,你们在这里唉声叹气也没用,车到山前必有路,咱路又没走绝,现在就下定议为时过早了些,话又说回来,就算没辙了,你们在这叹气,吃不下饭的有用吗?依我看,明天一早让元青哥去县城里跟陈掌柜商量下,看他能不能找人说说情,他人他人缘广,认识的人也多,总会有办法的。“

”陈掌柜真的会有办法?“田氏像是看到了希望。

”不管他有没有办法,我们家都是要盖房子的,就算明儿没有办法,也不代表后天办法,如今咱认识的人也多了,总能想到办法的,明天的事明天再想,咱只要过好今天就成了,快些吃饭吧,蛴子都起来,早点洗洗钻蛴帐里去,不然明儿又得多长几两肉。“

田氏心放开了些,重新拿起碗筷,扒拉碗里的面条。

冬生就着卤猪耳朵吃面条,嘎嘣嘎嘣的咬着脆生。

麦芽忽然站起来,”哦,对了,我上个月泡了一坛子糖醋蒜头,现在正好能吃了,我去掏些出来。“

田氏问道:”你啥时候泡的,我怎么都不晓得?“

麦芽已经奔出了堂屋,先去厨房拿了只碗,又往院子去了,”先前你跟李婶出去卖菜了,我就把园子里的大蒜起了,用盐,糖还有醋泡上了。“

麦芽很快就回来了,捧着的碗里多了满满的一碗白蒜头,”你们快尝尝看,味道进了没有,我起蒜的时候把表剥的很薄,进味快些,不过要赶紧吃,时间搁久了,蒜头就会发酸。“

田氏道:”光胳膊盐腌就行了,仔细的搓化,能放好长时间,这用糖跟醋腌出来的,还不得发酸喽!“

麦芽拿起一个饱满的蒜头,剥下一半搁到哥哥碗里,剩下一半剥成一半一半的,搁到田氏碗里,”不会的,到冬天之前都不会发酸,而且加了糖跟醋,蒜头才会生脆爽口!“

冬生一口就把半个大蒜吃了,蒜头入口带着微甜,还有蒜头独有的清香,以及脆嫩的口感,”好吃,这糖醋蒜头就是比盐蒜头有味道,“说完,他已经夹起第二个往嘴里塞。他平时也爱吃蒜,吃稀饭的时候生蒜也能吃。农家人把大蒜看成是杀菌防病的好东西,吃了能防百病。

田氏也跟着赞个不停,”你这蒜头咋腌的,一点都不咸,淡淡的,我不就饭,都能吃一大碗哩。“

说话间,一碗大蒜头就进了田氏跟冬生两人的肚子,麦芽却只是在一边笑看着,却没有伸筷子,”我用糖醋水泡的,所以才会脆脆的。“

田氏见她不动筷子,问道:”咦,你咋不吃?“

麦芽笑道:”不要,吃过了嘴巴很难闻,等下你们吃完了,嚼些茶叶末,就能把蒜味去了。“

”你这丫头,自己怕臭,不肯吃,却叫我跟你哥哥吃,这大晚上的又没人来,你吃了,过明天早上气味不也消了?“

麦芽还是摇头,”还是不要了,以后这蒜头都给你们吃,“蒜头味重的很,嚼茶叶也只能消去嘴里的味道,但蒜的味道会从皮肤上散发出来,弄的身上都是臭臭的。

吃过晚饭,麦芽烧了水洗澡,在水里加了薄荷叶,因为现在天气热,她只是舀了水淋着洗。加了薄荷就是不一样,洗完了整个身子都是清清爽爽的,凉快极了。

古代没有温室效应,特别是在山里,夏季真正的酷暑天,其实短的很,也就那么几天,一旦过了大暑,天气也就不那么热了,但蚊子还是多的很,得多下几场暴雨,才会好些。

夜里,麦芽坐在灯下缝荷包,田氏也坐在一边纳鞋底,这是冬生的鞋,男娃穿鞋就是伤的很,脚长的也快,这会是夏天,他要是就光着脚,要不就穿草鞋,倒是凉快的很。

田氏纳完一路,把大头针插进头发根上划了一下,看了麦芽一眼,慢声道:”你们今儿去舅舅家,他家还好吗?狗蛋跟狗剩咋样了?“吃晚饭的时候她没问,因为瞧着冬生的脸色不好。

麦芽直叹气,”有啥好不好的,我舅舅也是可怜,在家里连说话的份都没有,全被舅舅制着,我们去的时候正好碰上到咱家进卤肉的王叔,他说舅妈因为卖卤肉的事,只怕两家没少闹腾,“王根生没直说,但依着孙氏的性子,只怕不会轻易了事。

田氏语气一下就硬了,”她闹啥,就她那抠门小气的样,我要是把卤肉给她卖,早晚得砸了招牌,啥时候她会做人的,懂的人情世故了,再来跟讲吧!“

麦芽没想到她娘会这样坚决,还以为她会觉得对不住舅舅一家呢!

”娘,说到招牌,我看咱们不如也请人到县城里定做个招牌回来,挂一面旗子也成,你看咋样?“

”你说要做牌?“田氏划头皮的动作顿了一下,又继续用顶针纳鞋,”咱这里就是乡下,要是挂个招牌,不叫人笑死才怪,人家会说,哟,才做个几天就要挂招牌了,这再过一段时间,是不是要盖作坊啦?“

麦芽自然不能同意娘的说法,挂招牌是为了长期发展考虑,好让她家的卤肉能早日有名有姓,”娘,等明儿元青哥过来,我们再再一起商量下,我还是觉得应该挂招牌,你想啊,有了招牌,人家买了卤肉会说,我们买的是正宗的田家卤肉,这叫名声,咱卖的是品牌呢!“连着几天,田家的卤肉越卖越好,院子里就没断过卤香。

每天清晨,元青都赶着驴车到县城里给陈掌柜送最新鲜的卤肉,跟黄鳝,还有凉粉,顺便把他帮着进的货也一并带回来。

顺便也问了他关于买砖瓦的事,陈掌柜一口答应下来,说过几天就会给答复,另外那面招牌旗子,也在麦芽、冬生、跟元青一力赞成下挂了出去,招牌是白底黑字,边上用红线绣着一圈漂亮的花纹,上面赫然绣着:卤香园。

这旗子就插在田家的门头上,麦芽还想着等卤肉真的打出名气,还得做个木质的匾额,这才叫上档次呢!

最近村里的男娃们,不管大的还是小的,都迷上的抓黄鳝,当然了,他们自己家烧出来的黄鳝可没有麦芽做的好吃。不过,黄鳝的价却是越涨越高,因为味道鲜美,肉质细嫩,它很快成了有钱人家的家常解菜。

陈掌柜听了麦芽的话,并不把黄鳝的烧法往外传,但因为黄鳝本来做法就比较简单,上等的厨师买来陈家酒馆的菜,几下一琢磨,就能知晓这其中的做法。

一来二往之下,吃黄鳝也在庄县里传了开,对黄鳝的需求也就更大了,基本上是供不应求。

村民也乐的多赚些外块,去田家买卤肉吃。

过了大暑,天气也不那么的燥热,恰好又快赶上庙会,田氏在家忙的很,也走不开,就打发着小娃去。冬生不干,说那逛庙会的都是女娃,他去不合适。

麦芽的看法却跟他不同,”哥,今年的庙会,你得去,而且元青也得一块去,我想过了,庙会是个好地方,方便咱们宣传卤肉,别人可以去摆摊,为什么我们不可以?“

田氏为难道:”庙会也才两天,两天能卖出个啥?“

麦芽劝她道:”娘,庙会人流多,我想着咱们切点小块卤肉,用竹签串着给人免费品尝。“

田氏急了,”这不是亏大了吗?“

”做生意哪能一点亏都不吃,咱们给他们尝一下,要是好吃,他们还不得抢着买,咱又有招牌,不管到哪个村子,一问就能打听到卤香园是哪家的菜,“这么好的宣传机会,她是肯定不能放过的。

冬生也道:”娘,我觉得妹妹说的对,俗说话,小钱不出,大钱不入嘛,不下点本钱咋能行呢!“

田氏笑了,点着冬生的额头,”你呀,你妹妹说啥就是啥,都快把她当王母娘娘供着了。“

要准备上别人免费品尝,所有人得动员起来。首先,冬生跟元青就得削很多的竹签,又没有机器,只能用手工削。

李氏帮着洗切卤肉,另外麦芽说,凉粉可以带着去卖,把所有的凉粉切好,用大桶装着,调料再另外拿个水桶装,再置上几张小桌子跟小板凳,就成了流动式摊点。

卤肉则是可以配在凉粉里,也可以单独送给人品尝,只不过一个只能限吃一块,不然还不得抢疯了。

两厢都要忙,陈掌柜要的货也多,庙会嘛,十里八乡的,总要来很多人,几个人在家里忙翻了。

庙会那天,天蒙蒙亮,冬生跟元青,便已绑好东西准备上路了,因为车上东西多,实在放不下,麦芽只能跟在后面走。二妞跟林翠,听说她要去庙会卖东西,兴奋的也要跟着去,反正她们在家也没事,也准备去庙会的。

林翠要去,林虎哪里不跟着,于是,这一大票子人,有说有笑的上路了,远远看去,倒不像摆摊的,更像是出去游玩的。

走村子时,路过福婶家门口,她正坐在门口搓衣服,见到他们走过来,脸上带着轻蔑的道:”你们几个娃,这是要干嘛去啊?这么一大帮子人,二妞跟林翠也跟着去,也不怕叫人笑话!“

二妞气呼呼的挺着胸,”我们去庙会,是去烧香拜佛的,你管得着吗?“

第67章 庙会的商机

更新时间:2014-8-20 1:06:49 本章字数:16102

富婶胖胖的脸笑的挤成一堆,“既然你们都去了,就把我家良树也带上吧,反正你们都是年轻人,在一块闹哄哄的也好。”

不晓得为啥,麦芽瞧着今天的福婶,笑的有些不对劲,特别是她看林翠的眼神,好似带了某种的深意。

冬生干脆别过头不理她,驾着驴车往前走。麦芽笑着拒绝道:“福婶,我们还要去做生意呢,可没人会替你看着良树哥,他要真想去,您带着不就全了嘛,哥,我们快走吧,天都快大亮了。”

二妞走过来拉着麦芽的手,三个女娃子并肩,听了麦芽话里有话的评价,都在闷笑,林虎更是有模有样的学起来,“我也没功夫看他,我还要帮麦芽姐卖凉粉呢,孙良树啊,你就在家玩吧!”

孙良树从屋里跑出来,他并不傻,听到林虎的话,抄起鞋底就要上去打他,林翠还没拦呢,福婶第一个拦下了,“你跟他计较啥,他比你小,你能跟他一般见识吗?你等着,娘忙完了家里的活就带你去啊,你乖乖的去洗脸吃早饭了。”

这时,麦芽他们已经走出老远了,偶尔回头看,还能瞧见孙良树冲林虎的背影又是踢又是踹,真是一副小孩子的脾性。

林虎也不甘示弱,走几步回头冲他扮鬼脸,扭屁股。

林翠从后面扫了把他的脑袋,“行了,真要是打起来,你可不是他对手,别没事找事!”

林虎不服气的吐舌头,又跑前面跟冬生他们一块走。

麦芽笑了一会,对二妞两人说道:“今儿你们帮我卖凉粉,是要按天算工钱的,可不是免费帮忙哟!”

“啥?你还要给工钱?”二妞叫的声音有点大,惹的旁边经过的路人都对她投来目光,她不好意思的捂着半边脸。

林翠也很惊讶,急忙婉拒道:“咱们都是朋友,说钱多伤感情,反正我们在家也没事,你这动不动就是要给钱的,我们以后倒是不敢跟你出来了。”

二妞也道:“就是嘛,我还从来没当过跑堂的,我想着肯定好玩极了。”

麦芽还是笑着:“这可不行,以前是以前,今儿你们本来是要逛庙会的,现在被我请了,就当做一回临时工,客串一下跑堂的,再说了,你们就不想挣几个零花钱买点自己想要的东西?”

这话说中她俩的心事,要是她们家,吃穿倒也不算太紧张,只是小娃们的零用钱却几乎是没有的。

林虎慌了,抓着麦芽的胳膊嚷嚷道:“麦芽姐,我也给你当回小二,你也得给我工钱啊,我好想买棉花糖,我也要买面具,那个可好玩了。”

林翠急着喝止他,“你不说话,没人把你当哑巴!”

麦芽制止她教训弟弟,笑呵呵的道:“他说的一点都不错,你们付出劳动,得到回报,这是天经地义的事,这样才有干劲嘛,行了,咱们就这样定了,至于给你们开多少工钱,那得看今儿卖出去多少碗凉粉。”

林翠跟二妞被她真诚的话语打动了,扑哧一声也笑了。

一行人,说说笑笑,也就不觉得路途遥远。

离庄县二里路的地方就是每年举办庙会的地方,传说今天是菩萨的生日,令麦芽没想到的是,他们也拜观音,时空不同,信的佛一样,却又有不同之处。

在那个时代,二月十九是观世音菩萨的诞辰日,六月十九是观世音菩萨的成道日,九月十九是观世音菩萨的出家日,届时主供观音的庙宇都会举行大型的法会。

今儿是农历六月十九,麦芽问过林翠,她说这是传说中观音菩萨立地成佛的日子,她们这里只在这一天举行大的法会,四方信众都会赶来朝拜,即使不信观音的,也要要凑凑热闹,久而久之,每年的庙会就成了庄县仅次过年,而最热闹的一天。

有时摆摊的,能一路庙门口沿伸到县城,可见场面多少宏大。

只是想像,还不足以完全形容这场盛世的热闹景象。

还没接近庙会,路边就已经聚集了不少小摊贩,有卖自家产的水果,有卖筐扁农具,还有各种精巧的手工艺品。

明天才是正期,但有些虔诚的信徒,也会在头一天就赶到庙里吃素斋。当然了,现在也只有那些老人们会选择吃素斋,年轻人已经很少会戒口,小孩就更不用说了,来逛庙会就是来贪嘴的。

在临近大庙时,终于找到个合适的地方摆摊,今天人手多,忙起来也快。

卸货的卸货,摆桌椅的摆桌椅,林虎今天干的特别起劲,也不贪着去别人的摊子上看,闷头帮着搬东西,他个子小,就捡小的搬。

把桌椅摆好,二妞跟林翠端着小凳子,削好的竹签摆一块,切好的卤肉用盆装着,也摆旁边。因为猪蹄子不要能切那么小,所以今儿只带了猪耳朵,全都切成细条,她俩便坐那把卤肉串在竹签上。

麦芽跟元青忙着把卖凉粉的家伙什摆开,一桶酱料,一桶凉粉,有人来买,舀一碗凉粉,舀一小勺酱料,滴几滴香醋跟香油,再撒上一点香菜。香菜也是自己家种的,切好了之后,拿个竹篮装着,随用随取。

另外,冬生还把那面旗子带过来了,林虎扛了去,找了个地方插着。

一切准备就绪,林翠嫌元青笨手笨脚,便把他拖到后面串卤肉,她到前面帮着麦芽,一个人盛凉粉,一个人拌料。

麦芽三人都系上了围裙,头上也包了块碎花布,这样人家也看不出她们是否是成了亲的女娃。

“林虎过来,”麦芽招了招手。

林虎特殷勤,扬着一百分的笑脸跑过去,“要我干啥,快说!”

麦芽瞧他的样子特别搞笑,她忍着笑意道:“给你个重要的任务,看到别人家的小二拉客没,你就照着他们的样去吆喝,你要记着,凉粉卖的快,你才有更多的拿哦!”

林虎本来还有些犹豫的,一听这话,卷起袖子,一副豁出去的样子。他挺起胸膛,走到路边上,深吸一口气,高声吆喝道:“快来看,快来瞧,这里的凉粉味道最好吃,便宜又实惠,还有卤肉送,来晚可就没喽!”

麦芽这会觉得,他还真有店小二的潜力。

这会经过大路的人也多了,听见他吆喝,那些正好又没吃早饭的,就朝这边围拢过来。

这个问凉粉多少钱一碗,那个问卤肉怎么卖。一听说卤的猪耳朵不要钱,就纷纷要求尝一个。

凉粉定价便宜的很,才三文钱一碗,对于赶庙会的人来说,他们一来是上香,二来也是尝个新鲜,哪怕平日里在家一文钱都舍不得花的,这会也是舍得掏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