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之南拖着她的手撒娇,“都不是外人,你不准挑理。”

江宜室就笑着对叶浔道:“你去吧,我也跟之南好久没见了,说说体己话。”

叶浔对柳之南说的那局棋是什么心知肚明,也就顺势起身,去了柳之南房里。

进门时,便见室内并无服侍的下人。她只带了新柳转入西次间。

柳之南真有一局没下完的棋,孟宗扬坐在棋案一旁,神色惬意柔和,见到叶浔,展颜一笑,“能帮你表妹挽回败局么?”

“你有话跟我说?”叶浔落座,见面前是一局必输无疑的棋,哑然失笑,柳之南好动,下棋自然是不擅长的。

“对。”孟宗扬道,“你也真够神的,怎么知道我来了?”

叶浔挥手扫乱棋局,将黑子捡起来,放入棋子罐,“你以为裴府是你能随意出入的地方?”皇上让她告诉裴奕,没让她找孟宗扬质问——说不定,皇上对孟宗扬的行径心意心知肚明呢。

“你哥哥是个中高手,你呢?”孟宗扬道,“要是跟他不相上下,那就算了,他不让我的话,我就没赢过。”

叶浔失笑,“自然比不了我哥。”

“那我就放心了。”

两人重新开局。

孟宗扬道:“你是想让裴奕跟我说点儿什么事吧?谁跟我说都一样,你先跟我交个底。”

“是侯爷交待的。”

“我才不信。”孟宗扬道,“我才来了没多一会儿,又是第一次过来,他怎么可能这么快知道。你是之南的表姐,有什么不能跟我直说的?”

这话里话外的,是把柳之南当成他的自家人了。叶浔笑着拈起一枚棋子,略一思忖,轻轻落下,“我是内宅的人,不管外面的事。”

“你还是管管吧,最起码得管关于我的事。没你推波助澜,我还得抓瞎一阵子。”孟宗扬语气虽然还是很随意,较之以往,却多了几分真诚。

叶浔想了想,也就把原因说了,自然,瞒下了供词是什么内容,说着就觉得事情牵扯较多,因为知情的人已嫌多,“供词关乎叶家秘辛,关系重大,而你选择了一个墙头草,来日对你毫无益处。”

孟宗扬敛目沉思片刻,“彭家那边的人倒是无妨,说过什么都是死无对证——我已命手下灭口了,也是怕横生枝节,让我帮人不成反添乱。”

“…”叶浔全然没料到。

“至于别的,你也不需担心,都是人,都能除掉。”孟宗扬只担心一点,“那些供词你们拿到手没有?没拿到的话,我命人帮你们偷回来。”

叶浔失笑,“已拿到手销毁了。”

“那就行了。”孟宗扬想到了江博兴,“只有江大人…为了他的女儿,怎样也不会宣扬的,没事了。”又笑了笑,“这种事,我其实只能选一棵意在除掉的墙头草——不论怎样,也是关乎叶家是非,不能出岔子,知情人大多不能留,只是没想到江大人也掺和进来,我下手还是晚了一步。”

事情到了他手里,手法是这般果决狠戾。是的,意外只有一个江家,谁都没料到。叶浔不由细看了他两眼,想着自己倒是小看他了。

孟宗扬知道她疑心重,便又道:“你放心,我对你们的家事没兴趣,哪家不都有一本儿见不得光的烂账?”顿了顿,又宽慰她,“你哥哥处境会艰难一阵子,但也没事。别人都忙着落井下石或是看热闹,却都忘了官员前程握在皇上手里。皇上要用谁,谁就能在来日呼风唤雨。说到底,皇上和你哥有点儿相似之处,亦正亦邪,只凭这点儿相似之处,你哥哥来日就能前程似锦。”

这是叶浔不敢确定的。皇上念着与叶家柳家的渊源,可以重用哥哥,也可以迁就哥哥,让他随心度日。而如今哥哥到底怎么打算的,她并不清楚。由此,她只是笑道:“借你吉言吧。”

事情弄清楚了,叶浔也就不再逗留,笑着起身,“让之南回来替我吧。”

孟宗扬却悻悻的看着自己趋于落败的局面,“你是个骗子,明明也是高手。”

叶浔笑道:“是你不能专心对弈。放心,之南回来肯定输得片甲不留。”

孟宗扬笑起来,“这倒是。我下完这局棋就走,晚间再来用饭。”

傍晚,太夫人命人回来传话,要留在裴三奶奶那儿用过晚饭才回来。

裴奕回来,叶浔帮他更衣的时候,把今日的事都跟他说了,“我也没问你,就请了淮安侯来用饭,妥当么?”

“没事。”裴奕笑道,“他这段日子忙得紧,本就没少跟哥哥来往,柳家那边也常去,估摸着快把徐阁老气得对他下手了。”

叶浔笑起来。那正是孟宗扬要的结果,喜闻乐见。

晚间,叶浔和柳之南、江宜室在正屋开了一席,裴奕则与叶世涛、孟宗扬在外院花厅开了一席。

柳之南这段日子都是看着叶浔心情落寞干着急,无从开解,今日见她终于情绪明朗起来,也完全放松下来,建议道:“他们在外面肯定要喝酒,不知何时才散,我们也喝点儿酒吧?”

叶浔笑道:“嫂嫂不能喝。”

柳之南频频点头,“对,喝酒对伤口不好,就让她以茶代酒吧。”

江宜室笑道:“听听这话音儿,她是怎么也要喝点儿酒的,阿浔就容她这一次吧。”

“行啊。”叶浔命人温一壶金华酒过来。平日赴宴、宴请时都少不得喝几杯酒,她酒量一般,都是随大流应付。

三个人坐在一起,两两之间各有需要瞒着第三个人的事。叶浔和江宜室不能将叶家的事告诉柳之南,叶浔和柳之南不好跟江宜室说孟宗扬的事,而柳之南和江宜室则不能对叶浔提及柳家为她黯然度日的柳文枫和柳文华。

人与人从来如此,亲厚之人出于善意,也少不得瞒下一些事,不必让人平添负担。

由此,三个人说的都是小时候的事、身边的趣事。

不知不觉间,天色已晚。叶世涛来接江宜室回家。

叶浔和柳之南送走江宜室之后,太夫人回来了,两个人去请安。

太夫人闻到两人身上浅浅的酒味,又见叶浔笑盈盈的,心宽不少,笑道:“我等会儿就歇下了,不必管我,你们姐妹好好儿说说话,偶尔喝点儿酒也是好事。”

两人服侍着太夫人歇下之后才往回走,得知裴奕和孟宗扬还在继续饮酒闲谈,也就索性放纵一回,回房转到西次间的大炕上,上了果馔下酒。

不可避免的提起了孟宗扬。

柳之南道:“我前几日出门的时候,和他见过两次,把话说开了。你不会怪我私下和他见面吧?我们只是说说话,不会让外人知道。”

“你高兴就好。最要紧是他要待你好。”叶浔是想,自己和裴奕成婚前不也是得空就见见么?定下婚事之前对彼此了解多一些总不是坏处。

“嗯,他待我很好的,我喜欢跟他说话,他也不嫌我啰嗦。”柳之南笑嘻嘻的道,“我要是在表哥、表姐夫面前这么絮叨,估计他们连一刻钟都忍不了,他居然就爱听我絮絮叨叨。”

这就是各花入各眼。叶浔自知,比起柳之南,喜欢柳之南这性情的男子是大多数,能接受她的是少数。说到底,柳之南是在一个正常的温暖的家庭里长大的女孩子,如今活泼,偶尔迷糊,日后会逐步变得端庄干练,这才是一个女孩子该有的历程。她不是,她咄咄逼人的时候太多,放松下来的时候太少。

柳之南喝了一口酒,继续道:“他说也不知道祖父对他有没有改观,总要厚着脸皮去烦祖父,祖父呢,待谁都是一个样子,是欣赏还是厌弃都只有自己知道。”

“外祖父怎么会讨厌皇上亲自提携的人呢?况且他不是与很多人走动么,外祖父总要观察一段时间。”

“是啊。他是一点正事都没干,只忙着拉关系了。”柳之南说起来就笑不可支,“他这也算是一失足成千古恨了。”

叶浔亦是忍俊不禁。站错队的后果的确是太严重了。喝了一口酒,费力地回忆着。前世的孟宗扬初入朝堂的情形,她并不清楚,自己的日子都是一团乱麻,哪里还有闲情关心门外事。有精力关注外面情形的时候,孟宗扬与徐阁老的关系不清不楚的,反正没在明处与徐阁老对着干就是了。记得最深的,是他凑热闹帮徐阁老弹劾裴奕。如今看来,兴许也是权谋之道,那样一个人,怎么会好心地帮谁,不可能看不出自己一点好处都捞不到。毕竟,也算是了解皇上一些性情的人。

又喝了两杯酒,柳之南上下眼皮开始打架,她打着呵欠站起来,“我得回房去睡觉了,不然就要醉了。”

叶浔唤竹苓、半夏送她,自己则还坐在炕桌前,遣了服侍的小丫鬟,想着杂七杂八的事。

裴奕送走孟宗扬,缓步回房。听丫鬟说叶浔还没睡,在西次间,便替她吩咐留在厅堂的丫鬟:“不早了,你们下去歇了吧。”

进到门里,见她以手托腮,看着桌上的羊角宫灯,眼神迷蒙,神色看不出悲喜。她近来独处的时候常常如此,独自发呆。

他走到她面前,示意她往里,自己坐在她身侧,瞥见桌上的酒壶,从托盘里取过一个酒杯放在面前,给彼此倒满了酒,“我再陪你喝点儿。”

“好啊。”叶浔无所谓,明知要醉了也不在乎,“我们也好好儿说说话,看我会不会跟人絮絮叨叨。”

裴奕忍不住笑起来,她才没那个本事。

叶浔问起他与皇上的渊源:“皇上来点拨我,是为祖父,让我进宫陪皇后说说话,则是为你,要你的夫人不同于寻常命妇。说说吧,他为何这般眷顾你?”

“误打误撞的,是有几个原因。”裴奕本就无意瞒她,只是以前她没问,他也就没想到细说给她听,“皇上也是精通医术之人,否则也不会在宫里弄个百草园了。他医术有一部分是得了陆先生的指点——陆先生你该清楚的,是皇上的授业恩师。而学得更精,则是得了大舅的真传。昔年皇上是在西域成为名将,大舅是他军中军医,将士伤病的人太多时,军医少,皇上便亲自帮忙救治伤员。两人就此结缘,大舅将毕生所学都教给了皇上,皇上亦是青出于蓝。我和娘那时住在临近西域之地,遇到棘手的事,偶尔会去西域找大舅相助,见过皇上两次。大舅病故时,将我托付给了皇上。那时他恐怕都想不到,皇上会成为九五之尊。”

叶浔喝了一口酒,向他那边侧转身形,等他继续说。

“我和娘几度迁居,与皇上书信来往,相见时极少,他也给了我们诸多照顾,否则,娘不能累积如今这些家产。后来陆先生强人所难,把我收入他门下,我跟他好好儿学过文韬武略,后来才发现,他要帮的是皇上的心腹大患,偏生那个人行事不择手段,稍有点儿血性的人都会鄙弃,我自然不能助纣为虐。皇上登基前后,帮过他和皇后一点小忙。就是这样。”

他不是愿意标榜自己的人,所谓的一点小忙自然不是那么简单。皇上的另一面是点滴之恩涌泉相报,自然就有了如今对他的诸多照拂。

“说起来,皇上对你和淮安侯都很看重,你是为这原由,淮安侯呢?”

裴奕和她碰杯,“干了这杯我就告诉你。”

“哪有你这样的人,这不是成心要灌醉我么?”叶浔虽是这样说,还是与他碰杯一饮而尽。快醉的时候,酒落入喉间也就如水一样了。

裴奕看着她为彼此斟满酒杯,道:“皇上看重孟宗扬,是因皇后。前朝的锦衣卫指挥使就是如今城西书院的祁先生,而孟宗扬是祁先生命人抚养成人的。”

“还有这回事?”叶浔惊讶,“真是怎么也没想到,锦衣卫指挥使去教书了?还深谙佛理?”那又是一个不可思议的人。

“皇上那一代人,自然不乏奇人异事。”裴奕笑了笑,“祁先生那边只是原因之一。如今的西域总督是济宁侯,你知道吧?”

叶浔点头,西域那边的事别人不提,祖父也常常提及。直到如今,想来京城很多人都会时常提及济宁侯,那是个比哥哥风流百倍的人,如今也收心了,在西域真守边疆,守着妻子一个度日。可是——“我无意间听祖父和外祖父都说过,皇上是忌惮济宁侯的,连他们都不知道,皇上为何要这般重用济宁侯。”

“因为皇后希望济宁侯过得好,皇上是为了让皇后心安,才重用济宁侯。至于皇后为何会在意济宁侯的安危,就只有他们清楚了。”

“难怪。满天下能让皇上低头的,也只有皇后了吧?”叶浔笑着将话题拉回原点,“所以你的意思是,孟宗扬与济宁侯也有牵扯?”

“对。孟宗扬是祁先生和济宁侯跟皇上举荐的人,他们不是为了培养人脉,只是知道皇上爱才,如今又是一心希望皇上的朝堂辈出人才,才有此举。”裴奕语气中有敬意,“皇上的天下太平,皇后也不会为皇上忧心。那一代人在千帆过尽后,都在一心为在意的人筹谋、分忧。”

“的确是值得世人尊敬的一代人。”叶浔亦是满心敬意,“可他们走至如今,也是经历了多少惊涛骇浪,才愿意善待别人的吧?”

“自然。”裴奕笑道,“皇上皇后也是如此,以前真要比较他们两个谁的心更狠,大概是皇后。但是你看她现在,只一心过自己的清闲日子。不论怎样的生涯,迟早要释怀,等一等就是柳暗花明。”

叶浔凝视着他,唇畔缓缓绽放出温柔的笑容。她抬起手来,轻抚他容颜。明白的,他在用皇上皇后那一代人的事开解她、宽慰她。

的确是,有什么事值得耿耿于怀呢?

先有皇上,后有夫君的点拨,她心头豁然开朗。

置身于高山沧海面前,人才会知道自己的渺小。

知道传奇之人的过往也有诸多苦痛挣扎妥协,人才会知道风雨是不可避免的。

平心静气地往前走就是了。

裴奕知道她听懂了,笑着握住她的手,“我明日下午没事,你等我陪你回叶府。”看的再通透,独自面对二老,心里也不会好过。应该陪着她。

“好。”叶浔笑着端起酒杯,“这一杯我敬你。”夫妻之间,不说感激。

酒却喝不动了,到底剩了一口,她悻悻的,“等我缓一会儿。”

裴奕却将她手里的酒杯拿过,将酒喝入口中。

叶浔笑起来,刚要说话,身形却被他勾过。

他将口中的酒度给她。

她模糊地咕哝一声,被强迫着咽下了酒液。

他并未放开她,顺势捕获她双唇。

喝了酒的缘故,两人的气息都分外灼热,胶着到一处,能将人烫伤似的。

他的手习惯性的落在她腰际,顺着衣衫滑了进去。

酒意没让她变得迟钝,身形反而愈发敏感。灼热的亲吻,微痒的感触,让她战栗一下,环住他寻求依托,回应着他的亲吻。

怀里的人难得的热烘烘的,像一只柔顺的依赖他的猫儿。他一生都无法抵御的诱惑,只有她。

他加深了亲吻,腾出一臂去熄了羊角宫灯,又耐着性子去除掉束缚。

叶浔茫然地睁大了眼睛。在这儿?不能回寝室去么?他却分明是不容她拒绝的,亲吻已有些蛮横了。

酒真不是好东西。她迷迷糊糊地闪过这个念头。

他下地,将她身形安置在大炕边缘。

叶浔的脸烧得厉害,看着窗纱透进来的廊下的大红灯笼的些微光线,再看到他一览无余的身形,扭身要逃去里面。

裴奕似是轻轻地笑了,不允许她逃离,手势有一点点执拗地让她顺从自己的意思。

随即,狠狠地撞了进去。

她一声申荶湮没在喉间。仅存的一点意识告诉自己:以后他要是喝了酒,自己千万别招惹他。这不是新婚夜,他不会克制的。这样的蛮横,她这小身板儿肯定要被折腾得散架了。

一番激烈的索取,让她几乎上气不接下气,呼吸完全乱了,他留意到了,动作和缓下来。

她呼吸平稳下来,暧昧的声响从而显得愈发清晰。他又耍坏,顶磨着最深处。整个人似是从骨子往外都被酸麻的暖流浸润着,最难熬又最销魂的感触将她推至云端。呼吸再度不复平稳,失控地嘤咛出声。

他握住她的手,十指紧扣。

转过天来,叶浔让竹苓去了趟柳府,帮江宜室把程妈妈请了回来,当即带去了叶世涛的宅子。

临近正午,杨夫人派了一位管事妈妈过来送请柬。

这自然是走个过场,裴府的人不可能去参加杨文慧的喜宴。叶浔笑着收下,说了句得空的话再说,赏了送请柬的人一两银子。

那位管事妈妈道:“我家大小姐说夫人的衣饰分外精致,要奴婢问问您,首饰是从哪家银楼打的,衣料是从哪家绣铺选的。”

叶浔歉然道:“这些都是我嫂嫂帮我准备的,我不知道。”

管事妈妈笑道:“那我如实禀明大小姐就是。对了,我家大小姐还说,曾不巧碰到过宜春侯,更不巧地察觉宜春侯与您像是有点儿瓜葛,要奴婢提醒您一句:日后她嫁过去,定会细细追究的。”

叶浔笑意更浓,“你胆子真不小啊,竟敢不知轻重地这样诋毁你家大小姐,你家大小姐知书达理,怎么会让你传这种话?”

管事妈妈知道这是个连县主都敢打的主儿,自然顺势告罪,慌慌张张地走了,生怕走慢一些就领一通巴掌。

杨文慧是丝毫机会也不肯放过的人,话自然是她授意这管事妈妈说的,为的不外乎是想让她出于心虚阻挠宋家杨家这桩亲事。

她怎么肯。她越来越觉得宋清远和杨文慧很般配。

杨文慧想用宋清远做过的错事做文章的话,不等她着急,宋太夫人母子两个就先急得跳脚了。

和太夫人、柳之南用过午饭,向太夫人禀明下午要回娘家的事,太夫人有点儿喜出望外。她自己和一些人是穷其一生也不能以和为贵的,却不想儿媳也如自己一般来往的人越来越少,自是满口答应。

午睡之后,裴奕回来了,叶浔也已备好了礼品,还让随从带上百寿屏风。

一行人离开家中,去了叶府。

有王氏打理着,叶府像是什么都没发生一样,一切都如以往。

王氏听说叶浔回来了,忙不迭地笑脸相迎,见裴奕陪同,笑意就又深了几分。公婆这几日都是茶饭不思,不外乎是想和世涛好好儿说说话,盼着阿浔能回来见见他们。世涛那边倒不需担心,等他离京去外地公干之前,总要回来辞行的,她最担心的就是阿浔死活都不肯再登叶家门。这孩子闹起脾气来,可不是闹着玩的。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王氏笑道,“快去光霁堂请个安吧,都眼巴巴地盼着你们呢。”

裴奕和叶浔俱是点头一笑。

一面走,叶浔一面看着熟悉的一事一物。

物是人非了。

以后这个家是二叔和二婶的了,兄嫂是不可能再回来了。

她再回来,只是为着祖父,做做戏走个过场。只是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