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有一度,回来也只是为了看望二老,心情与如今一样差。不,现在比前世的情绪还差。

前世不曾对祖母失望、愤怒。

看开与面对是两回事。

她脚步停下来,环顾周围景致,一时恍然。

她在这一刻的神色让裴奕暗自心惊。分明是如过客一般的漠然眼神,还有一丝困惑,似在奇怪自己为什么会在这儿。

若是二老看到此刻的她,心绪必会跌入谷底——他们希望她回娘家,而在她心里,没有什么娘家了。

在这之前,他只是了解她的心情,在这一刻,才真正理解了她的难过从何而来。

她心里的家,没有了。

她地位尴尬,只有夫家,没有娘家,只有兄嫂。

他走过去,紧紧的握住了她的手,“阿浔?”将她的心绪唤回。

“嗯?”叶浔困惑地看向他,随即意识到自己的失态,闭了闭眼,抿唇微笑,“没事。”

“可以么?”裴奕担心她并不能如常面对二老。

“可以的。”叶浔目光清明似水,“先当做萍水相逢的人,当做什么都没发生,容易应付。”

“…”裴奕无奈地看着她。

“总要慢慢来啊。”叶浔扯扯嘴角,“我小气得很,他们明白的,不会逼着我掏心掏肺。”

第68章

景国公听得叶浔回来了,亲自迎到了光霁堂院门外。

裴奕和叶浔加快脚步走上前去行礼。

“祖父,”叶浔笑道,“我把百寿屏风带回来了,您没忘吧,我从开春儿就开始绣了。”

“自然没忘。”景国公见她神色间毫无芥蒂,仿佛什么也没发生一样,瞬间错愕便会过意来,和蔼地笑着,携了她的手,“快去屋里说话。”

“好啊。”

景国公又拍了拍裴奕的肩头。

王氏一直站在一旁,满脸的笑。

几个人走进院落,恰逢叶夫人迎出厅堂。

叶浔望过去,见祖母真如祖父所言,清减了不少,满脸憔悴。她应该有些感触,偏生什么感触都没有。

她抿出笑容,上前曲膝行礼,“祖母这几日可好?”

叶夫人嘴角翕翕,说不出话来。

景国公对叶夫人递了个颜色,道:“快去命人备茶点,两个孩子是来给我们送百寿屏风的。”

叶夫人看了他一眼,慌忙点头,“好,好。”

进屋落座之后,景国公有意和裴奕去书房说话,叶浔却笑道:“我也是来陪您说话的,您就好意思丢下我?”

景国公哈哈地笑,“行,行,我陪着你,有话就在这儿说。”他已确定孙女的用意,不要说裴奕陪着她过来,就是独自前来,也要几个人坐在一起闲话家常。

王氏如何看不出端倪,原本打算要避出去的,现在看是不用了。那些事她就算是不想知道,现在也一清二楚了。不提也好,而且能做到不提已是不易。由此,也就如以往一样,和声询问叶浔一些琐事。

裴奕则和景国公说起了朝堂一些无关痛痒的小事、趣闻。

有这样两个人插科打诨,倒也热热闹闹的。

叶夫人起初神色黯然,后来见几个人用意相同,放下了和叶浔细说以往的打算。想想也是,有什么好说的呢?这孩子有什么不明白的?错了就是错了,解释再多,反倒让孩子心里更难过。因而也就神色如常地说笑。

说笑一阵子,叶浔起身道:“我去看看沛儿。”

王氏随之起身,“我陪你过去。”

景国公与叶夫人笑着点头。

去往叶沛房里的路上,王氏笑道:“我知道你和世涛自来厚待沛儿,这段日子兴许会有疏忽之处,却是尽力照顾她了。偶尔在府中应承,一来是她还小,二来是她自己不愿意,便总是闷在房里。”

“这一点大抵是像我。”叶浔笑了笑,顺势提起了江宜室的打算,“我和嫂嫂商量着,想把沛儿和吴姨娘接到我嫂嫂跟前同住,您怎么看?我们可不是信不过您。只是,沛儿毕竟是长房的人,兄嫂日后大抵是不会回府中与你们同住了,于情于理,他们应该照顾着这个妹妹。”她想来想去,还是觉得自己先跟二婶透个话更合适。

“世涛和宜室铁了心不回来了么?”王氏最关注的是这一点,“那怎么行呢?毕竟是一家人啊。”

“应该是不会回来了。”叶浔笑着握住二婶的手,“等我几个弟弟妹妹回来,定能替我和哥哥孝敬祖父祖母。我们长房这一枝实在没有善类,早些给你们腾出地方来也好。日后的叶家,就要靠您和二叔光耀门楣了。”

“我明白,你们是心寒了。”王氏在这时候,想起的事柳氏生前的音容笑貌,心绪伤感起来,“你娘生前,与我亲如姐妹,一起打理着府中的大事小情…说来说去,都怪叶鹏程,纳妾不是不行,可官宦子弟怎么能让小生意人家的女子进门?小生意人还不如平头百姓。他竟被那样一个存心勾引的贱人冲昏了头,并且八字没一撇就弄得满城风雨…换了谁能受得了他这样的行径?唉——我那时也和你娘一样年轻气盛,受不得头上有这样一个大伯,又知道叶家碍于柳家,定不会让你们兄妹出了闪失,这才狠一狠心随你二叔去了任上…”她无限唏嘘地看着叶浔,“阿浔,你说我要是一直留在叶家,是不是早就把彭氏撵走了?便是结果大同小异,总不会让你们兄妹当年那些事的,你们也总不会这样伤心。”

“不说这些了。”叶浔笑了笑,“横竖我们就是有那样一个生父,横竖他都是我们的耻辱。”

王氏听得心惊不已,“阿浔,你可不能一直这样想,怎能这般轻贱自己?你和世涛与叶鹏程不同。”

叶浔又笑,笑得有些没心没肺的,“这些是你们这么看,叶鹏程那些事,在府中没多少人提,在外面,不少人一直记得。我哥哥以前只有酒肉朋友,我足不出户,您知道因何而起么?就是因为有那样一个生父,好人家的子弟——除了柳家人,不会跟我哥哥来往,我亦如此,所以干脆不出门。没有外祖父那边的话,我和哥哥不知会自卑到怎样的地步——本就该自卑的,不是么?这些算是命,什么都能改,唯有生父生母不能改,好在如今已了结,我和哥哥会慢慢放下的。”

王氏讶然地看着侄女绝美的容颜,“可是,阿浔,我一直认为你是天之骄女。”

“我么?”叶浔失笑,“是您怜惜,不会轻看我而已,我一身的劣性。”转念想了想,笑着拦住王氏的手臂,“您看您,话让您扯出去老远,还知道我最先跟您提的事是什么吗?”

王氏想了想,哈哈地笑起来,“可不是,我扯太远了。你说的事我赞成。在府里我能约束管事、孩子,却不可能连每个下人都能管到,少不得有人说闲话给沛儿听,不如让她住到你嫂嫂跟前。再有,你嫂嫂少不得还在生我的气,先前不是给了她一通排揎么?——唉,我也实在是恨铁不成钢,那天又感觉要出大事,心绪未免焦躁,回头我跟她赔个不是吧,只求着她日后好好儿地帮世涛管好家里的事。世涛可经不起再来一次这种事了。”

“我嫂嫂以后肯定能挑起一个家来。”这一点,叶浔已能确定。

两人说笑着,到了叶沛房里。

叶沛正闷在房里做针线,见叶浔回来了,先是笑,随后便落了泪,“大姐…你还好么?大哥大嫂好么?我真怕你们再也不回来了。”

“这傻孩子,说什么呢?”王氏笑着帮叶沛擦去眼泪,“像个没人要的孩子似的。”

叶沛勉强抿出个笑容,“我就是太想他们了。”又对叶浔笑道,“幸亏二婶总来看我,否则我真要每日坐立不安了。”

叶浔笑道:“你看我不是好端端的?”

王氏接道:“都没忘了你,方才阿浔跟我说,宜室想把你和吴姨娘接去同住呢,你们要是不反对,我就跟你祖母说说这件事,帮你们准备起来。”从开始就明白,阿浔是要替宜室跟她递个话,探探她的口风。

叶沛双眼立刻亮起来,“我听您的。”

“行,这事就这么定了。”王氏捏了捏叶沛的脸,“世涛的宅子离裴府不远,只隔着几条街的路程而已,你想去找你大姐也更方便了。”

叶浔附和地点头,“是啊。”

叶沛高兴得不知说什么才好,只是握住了叶浔的手。

三个人说了一阵子话,一同去了光霁堂,叶浔和裴奕交换个眼色,起身道辞。

景国公和叶夫人挽留几句,也就由着他们。

叶浔行礼道辞时道:“过几日我再回来。祖母,您可要调养好身体,不然我只好每日回来烦您了。”

“好,好。”叶夫人听着这如以往一般贴心的话,笑了,眼中则浮现出泪光,要极力控制,语声才不至于哽咽,“也不用总记挂我,好好儿孝敬你婆婆才是正理。得空就回来,不得空的时候,命人递个话,让我知道你过得好就行。”

叶浔心头一阵酸涩,垂了眼睑,轻声称是。

回府的路上,裴奕见妻子一味盯着脚尖,一言不发,揉了揉她的脸,“想什么呢?”

叶浔唇角轻勾,“在想祖母其实也是很善良的人。”

“…”裴奕很怀疑这话的真实性。

“她要是真像我以为的那么残酷无情,完全可以把我和哥哥交给彭氏,彭氏不把我们俩早早害死才怪。”

裴奕不想笑,却还是忍不住轻笑出声,“虽然说法欠妥,但是…歪理也有点儿道理,最起码在我看来,祖母一定不是你认为的那样。”

“你是旁观者清。”叶浔也很无奈,“我就是满脑子歪理,并且要用歪理说服自己。”随即仍是沮丧,“但是说不说服也没用啊。皇上亲自帮祖父解决家事,可以纡尊降贵地开解我,也可以传口谕要我如常孝敬祖父祖母的,对不对?我还能抗旨不遵不成?真不能不知好歹。”

“还是歪理。”裴奕笑着把妻子揽到怀里。

“事实如此。反正心里是好过一点儿了。”她看得出,祖父也好过了不少,这是很重要的,又问他,“你从来没说过你真正的看法,到底怎么想的?”

裴奕如实道:“我没看法。就算你决意与祖父祖母形同陌路,我也会陪着你。在意谁,才会随着谁去在意、厌弃、漠视一些人。我从不是对谁都心怀悲悯之人,放在心里的人不多。相信你亦如此。不是为了娘与我抱不平,你不会让徐阁老、徐曼安那样难堪,都是一个道理。”

是啊,夫妻一体,不论对错,都要站在一起的。

裴奕将她微凉的手纳入手掌,“有得必有失,你失去了娘家,还有我们的家、外祖父那个家。不必耿耿于怀。这次你不是做的很好么?日后顺其自然即可。”

“嗯。”叶浔的笑容缓缓漾开来。

他最让她心安的一点就是这样了,不论怎样,都会支持她,都有耐心等待她释怀一些事、原谅自己或是别人。点点滴滴都让她明白,他会一直在那里,不论她有多坏、多颓唐、多努力,都能理解,都给予支持。

嫂嫂对哥哥如今的意义也是一样的吧?江宜室已能让叶世涛明白:不论你是怎样的放荡、残酷、独断专行,我都在原地等你,等那个我认定的叶世涛,我是有不足之处,但是能包容忍耐并一辈子站在原地等你叶世涛的人,只有我江宜室。

江宜室能给叶世涛一个家,一个永不离散的家。

裴奕亦是。叶浔可以失去一切,永不会失去他。

叶世涛和叶浔自幼就是没有丝毫安全感的人,他们从小就不能始终停留在一个环境中成长,不能相信人世间的幸运会降临到自己身上。

甚至于,他们始终自私、自卑,对待外人、憎恶的人始终锋芒毕露——唯有如此,才能为自己争取益处、为愤懑找到宣泄口;心里对自身的缺点、命定的缺憾却太清楚——因为太清楚才自卑、才一度放弃追寻那些人世间最美好最珍贵的东西,习惯了伤人伤己的情形。

无魂根无家园的人,不会去憧憬、追寻美好。

前世的叶浔相信,哥哥已经有了一个如何也不会离散的家,所以自始至终都告诉他:京城的一切有外祖父和我,你和嫂嫂过好自己的日子就行了,将前尘事忘记放下,等一等,外祖父和我会给你一个交待。

就这样,拖延到了她病故。自然,那也是裴奕帮衬之下的结果。

不论怎样得来的,值得。

最起码,母亲留下的一子一女,有一个终得安稳度日。

她不要紧,她只是个女子,名声是毒辣还是练达有何区别?

叶浔把脸埋进裴奕胸膛的衣衫,她想,是该重新活过了,前世一切该摒弃了,也该如常人一般享有世俗悲喜了。性命重生后,是为钝刀子报复一步步走来,甚至于,与他的姻缘都要看他如何抉择,她怎样都好;而心魂重生是另一回事,她要摒弃以往的劣性,慢慢让自己变得平静、宽容,如江宜室的想法,帮夫君把日子过得更好,她若总是强势蛮横的做派,绝对不行。

回府后,太夫人第一次对叶浔提出了要求:“今日才知你是在给我绣屏风,等我四十整寿时能看到即可,平日不准紧赶慢赶的,累眼睛。明日起,还像你刚进门时一样,跟我学着打理家中产业,一起侍弄花草,不准总做针线了。”

叶浔岂会辜负婆婆的一番好意,自然笑着称是。待到婆婆过整寿,还需好几年,她便是每日匀出半个时辰,多说一年也能把屏风绣完了。

回到房里,叶浔先交代了新梅一番,随后去了柳之南房里,开门见山:“日后让新梅留在你房里,你看行不行?不是为了监视你,是怕事出万一,遇到事情你招呼一声,新梅就能帮你。没事的话,她自然也不会多事。我也不瞒你,是真怕你在这我这儿出了闪失,惹得外祖父生气。”

柳之南却是满脸欢喜,全不在叶浔意料之中,“你不给我加个人,我也要跟你讨个人过来的。谁还没有个遇人不淑的时候?万一我看错人了呢?那不就赔了夫人又折兵了么?”

叶浔哈哈地笑起来,“你这个小乌鸦嘴,我多心留神也罢了,你可不准胡思乱想的咒自己。”

柳之南却是扁一扁嘴,“你不知道吗?我四姐都上赶着给成国公纳妾了——你说这叫个什么事儿?是她自己有毛病还是成国公有那意思?算了,反正谁也不知道。看来看去,也只有你嫁了人过得还不错,不然啊,我看嫁人真是没什么意思。”

“这…”叶浔像是牙疼的吸了一口气,“嫁人之后肯定是各有各的不如意之处,像我这样的是少数,可也不意味着你不会遇到。”她捏了捏柳之南的下巴,“全看你和他了。”

“我怎么比得了你?”柳之南很沮丧,“你琴棋书画只有书法没能精益求精,别的外人不知道,柳家人都知道你是个中高手,就连孟宗扬昨日都说你下棋跟表哥一样带着杀气,他根本赢不了你,只是我不争气,把你一盘必胜的棋输得片甲不留…你说我哪儿有可取之处啊?勉强说有擅长之处,也不过是心算珠算好一些,勉强能管管家事、赚点儿银两。”

“那你以为嫁人之后要怎样啊?”叶浔这才知道,柳之南是有些抵触姻缘的。也难怪,这样的世道下,女子能看到的欢喜少、无奈多,她自己眼前这情形,也是一度不敢奢望的。整理了一下心绪,她诉诸自己所思所想,“每个人遇到的人都不同,日子也就各有不同。你所说的琴棋书画,就算我有心,你表姐夫也没闲暇时间品味,我与他说的最多的,不过是日常诸事。便是两个神仙到了尘世,也要柴米油盐的过日子——你所精通的那些,恰恰是过日子最需要的,若是再需要别的,不过是闲时应承一些人,且要看夫家的门第该与哪些人来往。我只能说这些,至于孟宗扬其人,值不值得你相伴一生,还要你自己斟酌。”

柳之南似是得到了莫大的鼓励,随后就怀疑,“难道你从来没弹琴给表姐夫听,闲时也不曾与表姐夫对弈几局么?再有,你的工笔画多好啊,也没让他看么?”

叶浔委婉地道:“你表姐夫也擅长工笔画,算是切磋过。至于什么弹琴对弈的,你太看得起我们了——哪儿有那些精力。”

“哦——原来还是务实最要紧。”柳之南松了一口气。

“一家之辞,仅供你参考。”叶浔笑道。

“你这一家之辞,可比别人的话实在多了。”柳之南气呼呼的,“四姐帮夫君纳妾就纳妾了,还一大通说辞,总之就是标榜自己是个不善妒的,真是叫人反胃。哪个女人会愿意给夫君纳妾的?你说成国公都没想那些,她自己给他安排通房、小妾什么的,还说出一通的道理,换了神仙都不明白吧?幸好成国公是个有良心的,都不理她那个茬儿,更不理她安排的通房小妾。”

“…”叶浔想,这么做的女子,不外乎是不在意夫君罢了,否则,真没有哪个女子会主动做出这种事的。各人有各人的不如意罢了。

“不过呢,你的话、四姐的行径,我都会仔细斟酌的。”柳之南淘气的笑,“以后表姐夫要是待你不好了,我肯定会与他势不两立,然后也不要嫁人了,反正嫁人也没个好结果。喜欢过谁不丢人,可我肯定不是能为了一时喜欢赔上一生的人。还得看他到底是什么品行。”

叶浔继续无语。说什么都不合适。只能让孟宗扬自求多福了。很明显,她先是小看了孟宗扬遇事的果决狠辣,又小看了表妹看到姻缘的悲观与乐观并重的看法。

这样的两个人,谁撮合,不一定能保证过得美满,更不能确定他们是否会过得不幸。

叶浔若是沮丧,只能怪自己前世命不够长,没看到孟宗扬和柳之南最后的结果就撒手人寰。她只是钦佩于柳之南对待感情、姻缘的这种决绝的态度。她只希望,前世一个不娶一个不嫁的结果,不是因为柳之南彻骨的失望而起。

翌日,皇后召叶浔进宫。

叶浔按品大妆,进宫面见皇后。

皇后身着纯白上衫,淡粉月华裙,清雅得似一朵初绽的荷花,见到叶浔笑着指一指近前的座椅,“坐下说话,不必拘礼。”

叶浔微笑称是。

“昨日皇上对我说,不妨与五弟妹勤走动,我又本就想与你常来常往,今日便要人传旨唤你进宫来。”皇后与叶浔一样,是直来直去的性情,最不耐烦别人绕着圈子说话,心里怎么想就怎么说,“叶家的事我也听说了,世涛可还好?”

叶浔恭声答道:“还好,只是与妾身相同,短时间不能释怀罢了。”心里则为“五弟妹”那三个字思忖片刻,这是因为皇上与裴奕的师出同门才有的称谓。

皇后轻笑,“人之常情。他名为公干,实则是想去外地游转一遭,排遣心绪,理当如此。”语声一缓,又道,“在我看来,赞同他的行径,人么,本就该爱憎分明。只是在另外一些人看来,便是不可容忍了,不必理会。对你们有益的话就听听,故意寻衅滋事诋毁的话,只当做耳旁风便是。”

叶浔称是,对皇后报以感激的一笑。

这时候,大皇子与大公主在宫女太监的簇拥下走进门来。

这是一对儿龙凤胎。

叶浔前世无缘得见这两个孩子,此时亲眼看到,不由微愣。竟是与皇上极为酷似的容颜,仿若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也曾听燕王妃说过这是怎样出众的两个孩子,但是她那时没见过皇上,更没见过这一双天之骄子骄女,也就无从揣测两个孩子的样貌。

皇后见到两个孩子却是目光微凝,随即蹙眉叹息:“这是怎么回事?宸曦是又高又胖,宸晔是又矮又瘦——男孩子不是应该比女孩子更健壮么?”

叶浔听了这话,险些就笑了,道:“您不必担心,妾身早些年也见过龙凤胎,小时候也是高矮胖瘦有不同的阶段。”

“是吗?”皇后欣喜地笑起来,“皇上倒是也这么说过,我总以为他是随口一说,眼下总算是心安了。”说着话起身去抱了大皇子,“这是你五婶,记不记得你五叔?要叫五婶。”

大皇子乖顺地点头,声音清脆地道:“五婶。”

“母后!”大公主很不高兴地跑到皇后身边,扯着她的裙子,“抱抱,抱我!”

皇后失笑,俯身拍拍大公主的小脸儿,指着叶浔道:“这是你五婶。”

大公主笑嘻嘻地看向叶浔,唤道:“五婶。”又道,“五婶婶真好看。”

皇后笑起来,“可不就是么?算你有眼光。”随即将大公主捞起来抱到怀里。

大公主问道:“五婶婶,嗯,还有三伯母,是不是…嗯,是一家人?”

“是啊。”皇后笑着摸了摸大公主的小脑瓜,“都是一家人,五婶和你们裴五叔是一样的,是你们的长辈。”

大皇子脆声接道:“还有贺叔、徐叔。”

“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