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魏称是,照他的吩咐行事。

主仆两个和太夫人对此都已经习以为常,薇珑却没办法习惯——

这一日,她与太夫人说起了要回王府的事情,太夫人略显迟疑,把唐修衡的安排说了,又道:“你跟修衡说说吧。”

薇珑笑着称是。

但是接下来的两日,唐修衡都留在外院,没回正房。

是以,薇珑要回王府的时候,被阿魏拦下了。

第64章 更新(单更)

64

随行的安亭微微蹙眉,走到阿魏身边, 问道:“你这是做什么?”

阿魏赔笑道:“侯爷有令, 近几日太夫人与三位夫人不要出门走动。”

安亭心里不以为意,面上则点头一笑, 转身禀明薇珑。

薇珑抬手撩开车帘, 对阿魏解释道:“我要回王府,而且,王府不是派侍卫来接我了么?”随后看向安亭, 以眼神询问。

安亭笑答:“王府侍卫一刻钟之前就来了, 一个来府里传话, 其余的人等在不远处。”

薇珑笑了笑,便要放下帘子。

阿魏却道:“夫人, 不论怎样,您今日都不能出门。侯爷在府里的任何一个吩咐, 都如军令,令出必行。”

这句话的言下之意,是她被禁足了?薇珑微微扬眉, “我若执意出门呢?”

“小的请夫人三思。”阿魏强调道,“侯爷的吩咐, 小的没胆子阳奉阴违。”

薇珑不动声色, 又问:“我若执意出门呢?”他想做什么?让她原路折回去?让接她的侍卫平白跑一趟?这个人是不是榆木脑袋?她心里动了气。

“…”阿魏有些惊讶, 心说不都说夫人最是随和么?今日怎么就这么不好说话?“侯爷必是为着夫人的安危,才有此吩咐。夫人若是执意出门,小的自然不敢阻拦。”他语气有些硬邦邦的了, “只是,若是害得侯爷食言,小的只有以死谢罪。”

薇珑唇角慢慢地上扬,眸光却慢慢地转冷,“你的死活,关我何事?”

“…”阿魏哽了哽,“侯爷之所以这般吩咐,定是担心太夫人与三位夫人出门有闪失。请夫人三思。”

“我要出门。”薇珑静静地凝视着他,“你,想死就去死,此刻,给我让路。”

阿魏白皙的面容有些发红了,“那么…小的这就安排人手,随郡主出门。”

“不必。”薇珑放下帘子,隔着帘子对阿魏道,“你要是不急着去见阎王,见到侯爷的时候,帮我传话给他:我要安排十名侍卫到唐府,平日打杂做小厮都行,我出门的时候,让他们跟车。”

阿魏见她是真的恼了自己,心里叫苦不迭,面上却是丝毫不敢怠慢,从速告知管家,安排二十名侯府护卫跟车。

管家安排下去之后,问起原委。

阿魏挠着额头把经过说了。

管家哈哈地笑起来,“该!你这小兔崽子,终于碰到硬茬了。打量谁都跟二夫人、三夫人似的?”

管家说到了点子上,二夫人、三夫人变相地把阿魏惯坏了——以前遇到这种情形,只要他把侯爷搬出来,妯娌两个立刻正色说好,还会给他道歉,说平白给他添了麻烦,委婉地求他不要在侯爷面前提及。

阿魏心里承认,嘴上却不认账,“…夫人在闺中的时候,不是都说她处世随和么?”

“少扯这些。”管家继续奚落他,“郡主为人挑剔、吹毛求疵,性情一定是极难相与——这些都是哪个小混蛋说的?敢说不是你?”

“行了行了,就别挖苦我了。”阿魏现在想想自己之前那个死板的态度,恨不得给自己两耳刮子,“这真是没想到的事儿,就应该灵活一些,立马派护卫随行。唉…”他那时因为夫人没有他以为的反应,居然好死不死地委婉地搬出侯爷来吓人,“眼下这可怎么办?郡主要是把这笔账算在侯爷头上,我死八回都不够吧?”

“嗯,你这么说,我真不知道如何反驳。”管家幸灾乐祸地笑了半晌才道,“放心吧,闹不到明面上。”出身高贵的女子,不屑于在夫君面前告状,“但是,你得主动跟侯爷请罪。”

薇珑一路上都有些气不顺。

真是想不通,阿魏在这个年纪,脑子怎么都不会转弯的?

把唐修衡搬出来,她就会害怕,就会原路折回内宅?

做梦!

自己手里没人,当然是言听计从,问题是她手里有人,前世最后几年那样的情形,他们都能保证她的安全,何况是现在?

这件事归根结底,是唐修衡的错。

他把她当谁了?

到了平南王府,她才敛起心头的不快,下了马车,径自到莳玉居去请安。

黎兆先正在小书房里绘图。他并没有什么大碍,只是有些发热、咳嗽。

但他也知道,越是这种小病症越是马虎不得,及时遵医嘱服药,能好的快一些。若是本着忍一忍就能过去的心思,运气好了能如愿,运气不好这病兴许就会加重,不知拖拉多久才能痊愈。

见薇珑走进门来,他不自觉地笑了,却有意道:“谁准你回来了?”

“我自己啊。”薇珑笑答,这可是实情。她给父亲屈膝行礼,随后就忙不迭地问道:“您没事了吧?”

“没事了。”黎兆先笑道,“你和吴槐小题大做罢了。怎么还特地回来一趟?跟太夫人和意航是怎么说的?”

“只说把堪舆图送回来,拿几本书。”薇珑转手从安亭手里接过堪舆图,口中继续道,“您放心吧,我提都没提您不舒坦的事儿。”

“不提就对了。”黎兆先指一指近前的座椅,让女儿坐下说话,“往后别总打听家里的情形,我能有什么事?”

薇珑笑了笑。

吴槐笑呵呵地走进门来,给薇珑行礼之后,坐在一旁的小杌子上,跟父女两个说起外面的一些事情。

薇珑顺势询问梁湛这两日的情形。

吴槐道:“看起来一切如常。常久河进宫面圣当日,就有人去了常久河家中,处置了几个人。夜间,付兴桂又派人去了常久河家中,那几个人把诸多书籍信件全部带回了王府。第二日一早,便开始在明面上寻找常久河。”

薇珑满意地笑了。

梁湛这次可是做了自相矛盾的事:如果打定主意装作不知道常久河进宫面圣的事,就不该有任何举动,尤其不该派人暗中去常久河家中。

要知道,皇帝面上的不动声色,意味的其实是心里已经大动肝火,命陆开林处置掉常久河之后,一定会让陆开林暗中查寻端王府里的人以前、现在有何异动,便是没有吩咐得这么具体,陆开林也会最为细致地去做。

锦衣卫真的盯上谁,大白天和三更半夜行事都是一样的,避不开他们的视线。

梁湛这时候,什么都不做都是错,有任何举动的话,便是错上加错。

黎兆先与吴槐自然也是很轻易地想到了这些,前者思忖片刻后,叮嘱薇珑:“我其实打心底不想你介入这种事,偏生你鬼主意多,法子又总奏效。”说着,有些欣慰又有些失落地笑了笑,“日后不论是怎样的打算,都要像这次一样,传话给吴槐,我们按你的意思去行事。千万不可亲自出面,要记住这一点。”

“嗯。”薇珑点头,“我知道轻重。至于能想到法子,也是因为身在唐家,平时能得到各方面的消息。”她只能用这个理由让父亲心安,顿了顿,便岔开了话题,“今日我可不要来去匆匆的,要下午才走,午间还要做饭给您吃——最近新学了几道菜,恰好有两道口味清淡,您尝尝?”

黎兆先失笑,“我已经好了,怎么还把我当病人?”

“那就多做几道。”薇珑喜滋滋地站起来,拟了个菜单子,让安亭拿到厨房,先给她准备好食材。

黎兆先又何尝不想多与女儿说说话,又想着她已经出嫁那么久,一定已经跟太夫人、唐修衡事先打好了招呼,便凡事都由着她。

午间,阿魏去找唐修衡领罪,期期艾艾地把一早的事情说了,末了道:“是小的脑筋生了锈,办事过于死板。请侯爷发落。”

唐修衡看着他,好一会儿没说话。

阿魏的心一点点悬了起来,便要下跪。

“罢了。”唐修衡摆一摆手,“这件事我自会处理。你回去吧。”

阿魏却不能当即退下,问道:“那么,夫人说的十名侍卫的事情…”

“…”唐修衡想了一会儿,真是不知道说什么才好,“都跟你说了,我自会处理,你等候吩咐便是。”

阿魏这才放松下来,称是而去。

唐修衡的脑筋却一根一根搅到了一起,搅得他头疼不已。

这件事,固然是阿魏死脑筋,可那小东西也太不给他面子了。

是,他考虑不周,但他不也是出于一番好意么?要是没事的话,谁会限制自己母亲、妻子和两个弟妹的行动?

这是又闹脾气了?

他又怎么惹着她了?

他用指节一下一下用力地按着眉心。

过日子,有时候真是麻烦。

下午,他尽快处理了手边的事情,去了平南王府。

午间,薇珑陪着父亲欢欢喜喜地用完饭,又服侍着父亲服药。

黎兆先很讨厌服药,因为服药之后便生倦意,但什么事都得有始有终,一口气把药喝完,叮嘱薇珑等会儿就回唐府,自己转去歇息。

薇珑没听他的话,去了梧桐书斋。

唐修衡过来的时候,吴槐很是惊喜,照实说了黎兆先在午睡。

唐修衡自然不会打扰长辈,便问了薇珑身在何处,寻了过去。

薇珑正在书架前找书,听得熟悉的很轻微的脚步声,转头睨了他一眼,没好气。

唐修衡莫名地就没了火气,唇角上扬。不知道这算不算也是一种毛病:他就喜欢看她气鼓鼓的样子。

薇珑把手里的书放回去,仔细整理。

“早间的事,我听说了。”唐修衡到了她身边,“事先怎么也不跟我说一声呢?”

“见不到人,说什么?”薇珑和声道,“并没有凡事都让人传话的习惯。打量谁都像你么?”把内宅的人禁足了,也只是让下人传句话——她长这么大,就没见过这种人。

“嗯,这一点算是我错了。”在她的地盘,他不会自讨没趣地跟她拧着来,“可我不也是好意么?”

“怎样的好意?”薇珑转头瞧着他,“因何而起?是我还是你,又无意之间开罪人了?”

第65章 更新(单更)

65

唐修衡摆手遣了服侍在室内的丫鬟,语气平平地反问道:“常久河的事情, 你认为梁湛会把账算到谁头上?”

“这是意料之中的事儿。”薇珑道, “如果不能确保自己无恙,我不会那样安排。”

“明白了。”唐修衡不想纠缠这个话题, “我应该让内宅的人留心, 但不应该像以前一样行事。回府之后,我也得跟娘赔个礼。日后再有这种事,我会亲自告诉娘, 你们出门的时候让护卫随行, 多加留神。”

“嗯。”薇珑笑了笑。

“你安排十名侍卫进唐府的事——”

“怎么都行。”薇珑笑道, “你觉得不妥当的话,就算了。”

“那就算了。”唐修衡当然不能答应, 顺势把这件事揭过,随后道, “至于阿魏——”

“阿魏怎么了?”薇珑有些困惑地看着他。

“他中午去找我认罪。我不想为这件事发落他。内宅外院有别,他也只是听命行事。”

“本来就不用发落他。发落掉他,你还要换个小厮, 怪麻烦的。”薇珑整理好书架,转去洗手, “是你跟我的事情, 与下人无关。”

说来说去, 是她知道彼此都嫌麻烦。唐修衡笑了。

薇珑继续道:“日后我的丫鬟这般对你的时候,你也不准越过我,发落她们。”

唐修衡轻笑出声, “这是自然。”停了停,又道,“到底是为何事,一定要今日回来?”

“爹爹有些不舒坦,伤风了。我估摸着今日没什么大碍了,便回来看看。”

唐修衡笑意微敛,“怎么不早跟我说?”

薇珑转到书桌前落座,“不算什么事。你不跟我及时说的事情,不也不少么?”

“…说你什么好?”唐修衡思忖片刻,“往后你我立个规矩:不论我回不回内宅,不管是怎样的大事小情,只要事关你我家里家外的事,都要命下人及时传话。”

薇珑犹豫片刻,“好。”

唐修衡见她态度不是十分爽快,问道:“有异议?”

“有。”薇珑翻阅着自己先前挑选出来的几本书,“你能不能…把每个月的时间安排一下?例如,每个月二十天留在外院,十天回房歇息。这样大家都轻松一些,尤其下人。”

他不回去的话,晚间只要她歇下,正房就只需要在外面值夜的婆子、在西次间值夜的大丫鬟;他回去的话,晚间小厨房的厨娘、负责烧水的人就都不能睡。

下人对自己忠心耿耿,自己也该让她们能清闲时就清闲一些。都是人,只是出身不同,该相互体谅。

唐修衡看着她,不说话。

“怎么,不行?”薇珑问道。

“我只是奇怪,你为什么不要我每日都回房?”

薇珑失笑,“你能做到么?我可不敢那么想。”

“晚间再说,好么?”唐修衡看看天色,“估摸着岳父该醒了,我去给他请个安,说说话。”

薇珑颔首。

唐修衡刮了刮她的鼻尖,转身出门。

薇珑继续翻阅手里的书,过了片刻,合起来,拿在手里,摔在桌案上。

她与他,其实正像舅舅、徐步云所担心的:根本就不是能过日子的人。

最起码,此刻她很厌烦。

她的失望,其实很容易就会生出。

嫁进这个家,她自认付出了最大的努力,与婆婆、妯娌相互亲近且相互尊重彼此的生活习惯。

成亲之后,她相信他也竭尽全力去做了分内事:与岳父、徐家尽量亲近。

新婚宛若一个新的开端,新鲜感和诺言让他们会在一段时间内兴致致勃勃、心甘情愿地付出。

但是,不能奢望这情形能够长久维持下去。

都已过惯了特立独行或独断专行的日子,在一些事情上会有意无意地让对方不悦:

例如常久河的事,她知道,他其实并不赞同她没告知就已将事情做成。

例如今日的事,她感觉得到,他其实很有些火气,只是碍于克制已成习惯,他没有发作。就像她,她也不满于他还维持着成婚之前的习惯。

归根结底,还是相处的情形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