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开林不搭理她,把画纸收回公文袋,置于案头,将杯里剩余的酒一饮而尽,再给自己斟满。

梁湛不顾锦衣卫的阻拦,径自走进门来,神色倒还很平静,“有要紧事,未免唐突,还请陆大人恕罪。”说着,他把一份口供交给陆开林,“烦请你看看。这个人证,昨日晚间找我认罪,此刻就在门外。你看过之后,只管核实。”

“一定。”陆开林一笑,心里清楚,梁湛收拾人很有一套,如果想让那个人证改口…他是办不到,除非唐修衡出手。

人光有威慑力不行。做过让人闻风丧胆的事,加上生死场中形成的慑人的气势,才能让人心甘情愿的屈服,这一点,不论皇室子嗣还是锦衣卫、刑部,都办不到。

好在这档子事怎么都行,不需让唐修衡出手。

“多谢陆大人,费心了。”梁湛拱手一礼,转身离开。从头至尾,他看都没看顺王妃一眼。

陆开林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梁湛拿来的口供。

关乎逼死周素音一事,这侍女与其余三人的说辞基本一致。此外,这人证把顺王、贵妃也招了出来,招供顺王妃之所以逼迫威胁周素音,是受顺王、贵妃唆使——这是锦衣卫不曾询问、其余三名侍女不会说起的。再有,这份口供里,也说起了周素音在赐婚当日甘愿被顺王、顺王妃利用的原因:是梁湛不仁在先。

梁湛的歹毒就在这儿,关键时刻,他能掐着火候掌握着分寸,让自己一同与对手分担罪责。在某种程度上,他豁得出去。

到此刻为止,这案子在陆开林这儿,已经可以结案。

再多的,锦衣卫不能再查,要交给皇帝去斟酌。

他对顺王妃摆一摆手,“你回府。你已不需说什么,我也不想听。”

梁湛回到端王府,唤来付兴桂:“王妃的事情,你都清楚。”

“是。”

梁湛语气沉冷,“顺王妃如何威胁她的,你带人照本宣科。人手要选身手最佳的。”

“是!”付兴桂问道,“何时动手?”

“明日。”梁湛磨了磨牙,“告诉她,她若不想变成与人私通的娼|妇,就将指使她的人告诉皇上。知道怎么说吧?”

“王爷放心,属下知道。”付兴桂心里一丝犹豫也无。唐修衡说过,平日大多数事情,梁湛怎么吩咐,他就怎么尽心去做。那用意,他现在已经可以确定:用到你的时候不会太多,不会让你被怀疑从而遭梁湛毒手。

是因此,近来他才又一点一点得回了梁湛的信任。

而眼前这件事,他一个自认早就被梁湛影响得冷血的人,都觉得顺王妃做得太过了。当然,他得承认,梁湛也没好到哪儿去。但是,梁湛肯为周素音讨个说法,总比无所作为要强,不然,那女子真是死的太憋屈。

这两日每每想到周素音,他都会心生悲凉。

他现在其实跟她一样,也是棋子,但是运道好,利用他的唐修衡其实有着几乎不可思议的善良:就算是棋子,他也不会不管不顾的利用,会花心思让棋子在一定程度上安稳自在地活下去,甚至给棋子创造将功补过的机会。

这并不是因为唐修衡懒得再找眼线,他很明白。换个角度来讲,干脆利落地除掉他,就能让梁湛手忙脚乱一阵子,梁湛再找到代替他的新人,以他唐意航的手段,也不难降服。

这只关乎人性,关乎人是否视人命如草芥。

唐修衡之所以让他这个做过刽子手的人活下去,是因为他真的在为唐府做事,更是因为他一家老小的懵懂无知与淳朴。

同样是棋子的周素音,却是死后都在被继续利用——梁湛之所以对这件事这般上心,原因是无法承受新娘暴毙的耻辱,目的是要借这一件事给予顺王痛击。

唐意航那等人,只视侵犯疆域、欺凌百姓的敌军的性命如草芥,多少人却认定他是嗜血的魔;

梁潇、梁湛这种皇室子嗣,却是视无辜之人的性命为草芥,寻常人却以为他们温文尔雅、善良宽厚。

这一类的事,真是不能深想。

越想越失望,越想越会后悔跟错了人、走错了路。

这是关乎整场生涯的错。如何才能将功补过?

这日晚间,皇帝听完陆开林的叙说,看完相关的证供,良久一言不发。

末了,他怅惘地笑看着陆开林,“事情比我起先想的要简单,顺王与顺王妃实在是太沉不住气。却更让我失望。”终归是长子、长媳,头脑心智却是糊涂至极,败都败得那么难看。

陆开林听得心里直打鼓,心说你跟我说这些干嘛?打量着我活腻了不成?——可我还没呢,活得正在兴头上呢。幸好,皇帝及时收住了话:

“这些我不该跟你说。你没听过。端王不会就此罢休,你去给顺王提个醒,他能有个像样的交代,再好不过。”

陆开林领命告退。走出养心殿,柔嘉追了上来,问道:“陆大人,端王妃的事情怎么样了?有眉目了么?”

陆开林恭敬地拱手行礼,继而道:“无可奉告。”随后拔腿就走。

柔嘉生生地被他气得笑了起来,“你这个人,可真是的…好歹也转送给我一匣子珍珠呢,又不是素无来往。”

“此一时彼一时。”陆开林仍是言简意赅,脚步不停。

他步子大,走得快,柔嘉拎着裙子小跑着跟在他身边,“我又没别的意思,只是越想越觉得三皇嫂可怜,父皇这两日很是不快——不然我就去问他了。你、你不能走慢点儿么?”说话间,她就已有些气喘吁吁了。

娇气死了。

陆开林这么想着,却是放缓了脚步,“很快就能有结果,到时候殿下想不知道都不行。微臣实在不便告知。殿下,您也体谅体谅我,多说的话,于您只是听听而已,我却可能掉脑袋。”

“…那么严重啊。”柔嘉立刻紧张又内疚起来,“怪我,没想那么多。”这是实情,她甚至都弄不清楚锦衣卫到底有哪些职责,又有哪些不成文的规定,只知道母后一直警告她离锦衣卫远一些。如今她觉得跟他好歹算是熟人了,又真的很关心周素音为何自尽,这才来问他的,真没考虑别的。略一思忖,她说道,“那你快走吧,我这就去求见父皇,跟他告你一状,就说你嘴巴太紧,一个字都不告诉我。”

陆开林一时间分不清她是太单纯还是太敏锐,“也不用,明日再给皇上请安吧,这会儿我看皇上有些不快。”

“嗯!好!”柔嘉脆生生应下,又道,“那我就去跟刘允抱怨你两句。”

说来说去,为的都是给他免去不必要的是非。陆开林笑开来,“多谢殿下。”他停下脚步,再度拱手一礼。

“该当的。乱客气什么?”柔嘉笑容璀璨,转身之际,问他:“噯,现在我们算是熟人了么?”

“自然。”

“以后问你琴棋书画之类的事,可不要再跟我板着脸说话了——不好看。吓人。”她说。

他跟她板着脸说话了么?陆开林无从下结论。

柔嘉笑着小跑着离开。

陆开林望着她的背影,唇角上扬,笑意越来越浓。这真正的天之骄女,倒是一点儿骄矜的样子也无。

还好,皇帝这些儿女里,总算有一个像样的。

同一晚。顺王府,外书房。

梁潇与顺王妃相对而坐,把陆开林拿给自己的口供推给顺王妃,“这是锦衣卫单独誊录出来的口供,对你我甚是不利。”

顺王妃连忙拿到手里,敛目细看。

“最要命的是,我如今全无对策,根本没办法让这些人翻供。”梁潇叹息一声,“父皇的意思是,给他个像样的交代。什么叫像样的交代?”他讽刺地笑了笑,“我想不出来。”

顺王妃沉默良久,之后,眼泪一滴滴掉下来,“是我行事不当,这两日总做噩梦,梦到她来索命…你和贵妃娘娘不可能没有法子,直说吧。”

“我与母妃若是有法子,此刻还会坐在这儿与你说话么?”梁潇语气透着沮丧,“明日一早,母妃会过来。”

“算了。”顺王妃抬眼直视他,“我惹的祸,我善后,我会到父皇面前认罪——这个交代,怎么都说得过去。明日贵妃娘娘过来,我就不给她请安了。只是有两件事,需要你们母子记在心里:只要我不被父皇当即赐死,你们就要设法救我,并且,不要连累我远在他乡的双亲。假若我身死或生不如死,而你们并没为我全力以赴,会有身在王府之外的人把我亲笔书写的奏折交给皇后娘娘。”

“…”因为过度的惊讶,梁潇有片刻语凝,过了好一阵子才道,“你这是说得什么话?夫妻一体…”

顺王妃不耐烦地摆一摆手,“从你跟我说起有意遵从贵妃娘娘的意思选侧妃开枝散叶的时候,我们就谈不上夫妻一体了。从昨晚我就开始想这件事,我是傻,可再傻也不难想到你们母子的心思。要我出面,为的不就是让我今日当替罪羊么?锦衣卫彻查的事,谁能逃脱罪名?承担这罪名的,只能是我。记住,让我活着,还得让我与双亲好好儿地活着。”

“好。你既然认定我是这般翻脸无情的性子…”

顺王妃打鼻子里哼了一声,“你们打头的三兄弟,本来就是翻脸无情。老四老五倒是还好,只盼着他们两个不要死在你们手里。我要是不明白这个,为何那样行事?我要是不那么做,今日就有侧妃在我跟前作威作福了!根本的错,在你和贵妃那儿!”她站起身来,拭去面颊上的泪痕,“言尽于此,你好自为之,别想给我安排畏罪自尽的下场,若是到那个地步,我保管你和贵妃比我死得还惨!不信,你就试试!”走到门口,她脚步微顿,“后天吧,我去找皇上认罪,反正皇上从来不是心急的性子,我要是太急着认罪,反倒让他生疑。”

翌日,将近午时,厉阁老命小厮给梁潇送来一封书信,在信件中措辞激烈地声讨顺王徇私舞弊。

小厮道:“王爷若是得空,便去厉府一趟吧?话当面说清楚了,阁老弹劾您的折子才可能压下,不然的话,明日就能送到皇上的龙书案上。”

梁潇看完那封信,气得不轻:很多事根本就是捕风捉影栽赃污蔑!可他正处于风口浪尖上,次辅要是在这档口弹劾他一本,没事也要当个事儿办。他真受不住。

为此,他只能压下火气,当即启程去了厉府。

未时,顺王府大管事传话给顺王妃:“厉阁老与王爷僵持不下,厉夫人却不想把事情闹大,请您过去一趟,看看有没有折中的法子。最要紧的是,王爷一去就被厉阁老的幕僚敬酒,又是不胜酒力的身子骨,此刻已有些头脑不清。其实…厉府的意思就是您准备些奇珍古玩、金银珠宝,送过去就行——厉阁老最近手头拮据。如此,也省得王爷多说话、说错话。”

顺王妃听到心里的,只有最后一句。不想管也得管了。

那个没酒量的顺王,若是醉的一塌糊涂,大多数时候口风很紧,不该说的一句不说,可偶尔却口无遮拦,连贵妃骂她的话都会笑着转述给她…今日呢,万一他把她做的孽在外人家中抖落出来,到那地步,她获罪岂不是大快人心?顺王哪儿还会为她周旋?

为此,顺王妃连忙更衣,命人准备好金银珠宝,去往厉府。

一路上她都心神不宁,不断地催促车夫快些赶路,因为从未去过厉府,连道路不对都没能察觉。

要在随后的经历之后,她才知道,这段路,是她的末路。

她留意到马车转入分外僻静的路段同时,浓重的睡意袭来,失去记忆。

醒过来的时候,她嘴巴里塞着帕子,映入眼帘的,是昏黄灯光影里几名神色冷酷的男子。

她应该是被人带到了暗室。

衣物被一件件扒掉,直到不着寸缕。

偶尔,有不安分的手粗重地捏一把她的胸、腰或腿。

有人取过一盏灯,借着灯光,将她从头到脚细细的、慢慢的检视一遍,每每发现她身上的痣、疤痕,便会缓声说出,另有人在桌案前记录下来。

他们连她最私密的部位都不放过。

正面检查完,他们又像对待一条死鱼一样把她的身形翻转,仔细查看她背面。

想开一些,他们什么都没做,但对她而言,那样的态度,那样无声的□□,又等于把什么都做尽了。

末了,有人走到门口,道:“查验完毕。”

门外的人是付兴桂,“给她穿戴齐整,等会儿我有话跟她说。”

“是!”

顺王妃认识付兴桂,看到他的时候,她才能确定始作俑者是谁。

付兴桂讽刺地笑了笑,“不好受吧?你凌’辱别人的时候,想过这是什么滋味么?”

“…”顺王妃泪如雨下。

付兴桂道:“别多想。我只是找不到得力的女子做这种事,几个弟兄也懒得碰有主的东西。”顿了顿,他轻咳一声,“接下来,跟你说正事,一字一句,你都要记在心里。”

同样的一日,唐修衡记挂着让小妻子冒火的事情,早间出门前,把一个大红洒金帖子交给阿魏,“送到石府,我近日每日晚间都有空,问石楠几时方便。”

阿魏称是。

唐修衡没想到,石楠当日傍晚就在五军都督府附近等他,只是轻车简行,坐的是寻常可见的马车。

尾随唐修衡的马车一段路,石楠命小厮带上帖子前去传话:“请侯爷在前面第一个巷口转弯,巷子右手边第二家是石家别业。”

唐修衡看过帖子,听了小厮的传话,吩咐车夫改道去了石楠的别院。

在外院书房落座后,石楠命人沏了两杯武夷岩茶,歉然一笑,“这儿没准备大红袍,还请元帅将就些。”他私底下从来只唤唐修衡元帅。

“客气了。”唐修衡直言道,“我瞧着你这意思,怎么像是早就在等着我给你送帖子过去?”他这五军大都督,公务一定比石楠多,但他处理起来很容易——脾气阴晴不定也有好处,绝大多数人都不敢提出异议。可石楠不同,石楠的下属一向不安分,应对那些蓄意作对的人不容易,连带的会影响处理公务的效率。而且,石楠就算今日得空,也该当即命人送帖子给他,而不该是这种做派。

石楠颔首,“的确如此,等茶点上来,再与你细说原委。”

唐修衡一笑,“好。”

有小厮奉上茶点之后,石楠摆手遣了室内的下人,斟酌之后,缓声道:“末将的生平、家境,元帅了解吧?”

“很了解。”唐修衡颔首,“你是世家子,但是幼年失去双亲,只有一个妹妹与你相依为命。”

石楠笑了笑,“我就知道,元帅对麾下每个将领的情形都是如数家珍。”

唐修衡一笑,“越是孤苦无依的人,越是极为在意至亲。当初让你提早离开沙场,回京为官,是因为你跟我说,胞妹在京城的日子艰辛,你伯父、叔父屡屡生事,让石大小姐不得清净。”男子不建功立业,日子很清静,清净得都没人理,饱尝拮据带来的窘迫、艰辛;男子建功立业之后,日子便是不得清净,总有同宗、旁支想通过你谋得好处。

“当初元帅给我找的借口是伤病缠身,为此我才能回京为官,且得了皇上的重用。这恩情,我永志不忘。”石楠顿了顿,话锋一转,“可是元帅也清楚,我彼时最在意的,就是陪我苦熬了那么多年的胞妹——如今仍然如此。女子在内宅,遇到的是非,在我们眼里都是小事,可往往小事最伤人。”

“这我承认。”唐修衡微眯了眸子,审视着石楠,笑,“我要见你的初衷,暂且放到一边,先说你见我的原因吧。”此刻他已感觉到,石楠对自己有了些情绪。

石楠道:“那我就直说了。”

“嗯。”

石楠回视着唐修衡,眼神透着些许挣扎与尴尬,“我说心里话,前些日子,因为听到了一些闲话,对元帅很是不满,怀疑你已不是昔年我认识的唐意航。”

唐修衡微微扬眉,却没说话,静待下文。

“说起来,实在是有些难以启齿…”石楠一改往日与唐修衡无话不谈、直来直去的做派,犹豫许久才继续道,“有人告诉我,唐家惦记上了舍妹,说什么舍妹与唐四公子成亲也行,给你唐意航做贵妾也行。你就是对我有再大的恩情,也不该有这种荒唐的心思吧?令堂也是弱女子,你不在京城的时候,为你照看着家里的一切,没有那弱女子,你如何能在前方心安?”

“这话很重了。”唐修衡听了,不怒反笑,他摆一摆手,“换了我是你,听到那种闲话,也会动怒。可我对此闻所未闻。”

“哦?”石楠因此一喜,“如此说来,是有心人作怪?”

唐修衡思忖片刻,委婉地道:“我四弟性子尚不沉稳,家母早就说过,过两年再帮他张罗婚事,省得委屈了别人。至于唐家,从来就不主张纳妾。”

石楠唇角上扬,“当真?”

唐修衡拧眉,“我是为这种事巧言令色的性子?唐家在你眼里,到底是怎样的门风?”

石楠站起身来,拱手一礼,“这事情是我偏听偏信了。实在是对不住。”

唐修衡忍下了心头的不悦,示意石楠落座,“听说之后,按你的性情,当即去责问我才对,为何拖到今日?”

石楠嘴角一抽,落座之后,恢复了以往惯有的透着亲近的随意,“你那个性子,是我敢招惹的?那些闲话有一种属实,我都没法子去问你——就算是责问你是不是想让唐四公子与舍妹成亲,你说我不识抬举怎么办?”

“你这是什么混帐脑子?”唐修衡撑不住了,拧了眉,“五军大都督跟京卫指挥使结亲——那就是寻死。我就算活腻了,也不会选择那种丢人的死法。回京之后,我与你鲜少在明面上走动,为的就是避嫌,你不该不明白。”

“是,这些我也想过。可到底…”石楠有片刻的犯难,随即还是实话实说,“到底是不在一起共事的日子太久了。这么久,有没有人在你跟前数落我的不是,你有没有遇到什么事再次导致心性转变…这些我实在是拿不准。我跟了你好几年,你最初是什么样子,征战后期是什么样子,我都看在眼里。只是,痛心之余,无能为力。”

的确是,唐修衡心性莫大的转变,有心人都能意识到。不能想到的,是他最晦暗时心境坏到了什么地步。

石楠继续道:“你偶尔霸道的时候,天皇老子都拿你没辙——军中的人都知晓,我从来不敢高看自己,以前你也没办过缺理昧良心的事儿。

“可是元帅,有些人一夕之间就能变成另外一个人,何况我与你不曾一起共事的岁月要用年头来数?人得有个自知之明,你要是真认准什么事,我从来不敢反对。反对也是白费力。

“听闻那种闲话,我除了生闷气,尽快给舍妹另谋出路,敢有别的打算么?——方才我急着说出那些闲话,其实本意并没想太多,只是想尽早让你打消那种心思,后来你的说辞,才让我明白是自己小人之心了。但是你也清楚,我就是贪心的人,想要前程,又想兼顾舍妹。到底,我现在只有她一个至亲。”

唐修衡把石楠这一席话都听到了心里,尤其是末尾的那些言语。他笑了笑,“谁又不是贪心的人?要前程,前程巩固之后,便想要亲朋因为自己无忧无虑。你的心思,我都明白。”

“元帅把我方才所说过的话都忘掉吧——我现在就想尽快忘掉,太糊涂了。你说得对,是我考虑不周,该早些去问你。”石楠到此刻已因为不该有的误解生出满心的不安,“对了,你找我是为何事?”

唐修衡牵了牵唇,“这事儿也很让人不快,不论你我。我也听到了一些风声,关乎令妹和我岳父——不是这样的事,我也不会下帖子给你。”

石楠不难想见那是怎么一回事,闻言不由拧眉,眼神已经有些暴躁,“我这妹妹到底是开罪了谁?怎么总有人往她身上泼这种脏水?!”顿了顿,他明白过来,“不,应该说是我和你到底开罪了谁。”

唐修衡牵了牵唇,“的确如此。”他问道,“传闲话给你的人,你仔细想想,是否与厉阁老或端王有关?”

石楠垂眸思忖多时,笃定地颔首,“与厉阁老有些关系。至于是否与端王有关,我就不清楚了。”

唐修衡凝视着对方,“这些不是大事,却需得你我重视起来,从长计议。”

“你拿章程,我照办。”石楠起身,把椅子拉到唐修衡近前,“这种让人反胃的事儿,我实在是不知道如何应对。早气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