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氏皱眉,质问道:“你什么意思?”

“我没什么意思,既然你们说他是我兄弟,我年幼不懂自然是听你们安排。”顾若离扫了眼徐幽兰和宝儿,冷冷的道,“不过以我目前的身份还有我娘以及太后娘娘护着,若是欺君,大约这条命是能保得住,可是你们若是欺君,我是无能为力了。”

肖氏眯着眼睛看着她,顾清海目光一缩。

“什…什么欺君之罪。”顾解兴也被吓着了,这可不是闹着玩的,“这孩子是假的?”

顾若离挑眉,看着他道:“我不知道是不是真假,只是提醒老祖宗一句。”话落,对欢颜吩咐道,“取笔墨来,我这就写奏疏,替我顾家替我兄弟求封。”

欢颜一脸的疑惑,可不敢问,忙去取了笔墨来摆在桌子上,顾若离当着所有的人面,开始写信。

徐幽兰和宝儿瑟缩着站在一边,肖氏看了他们一眼,又盯着顾若离,脸色沉沉。

顾若离转眼写好了信,装进信封,顾解兴一把按着她:“不慌!”他看着肖氏,也不带敬语,直接问道,“你确定这孩子是正言的?”

“废话,不是他的我还能凭空捏造一个孩子出来。”肖氏怒喝道,“这孩子的眉眼,还有他的年纪,你就不会自己看!”

顾解兴随着她的话真的去看了一眼宝儿,真的是越看越有几分像。

“已经写好了。”顾若离看着众人,“你们日思夜想,我今儿便应了,往后顾家如何,可要靠各位多多照拂了。”

众人直皱眉,只觉得她说话太古怪了。

“周大人。”顾若离将信给周铮,“劳烦你跑一趟送去衙门,请黄大人帮我送到京城去,告诉他越快越好。”

周铮接了信转身而去。

顾若离就收了手,看了眼宝儿,就和肖氏道:“我那边太小了,恐怕还要劳烦祖母,将人领回去住,帮着照拂几日,等药庐巷的宅子修好,再让他们搬回去。”

肖氏也不放心将人放在顾若离这里,自然就答应了。

“诸位长辈,现在只有等消息了。”顾若离起身道,“我医馆要开业,事情太多忙的很,就不多留几位了。朝廷那边要是有答复,必定声势不凡,到时候大家就知道了。”

肖氏起了身,看着顾若离道:“此事关乎庆阳顾氏的兴旺,你多费点心,将来你出嫁,我们必定合全族之力,让你十里红妆,风光大嫁。”

“那就先谢谢几位长辈了。”顾若离说着,“几位长辈慢走。”

“我们走吧。”肖氏看着徐幽兰,“事情既然办妥了,我们就等消息就好了。”说着,带着一众的人往外走。

顾解兴一脸的迷茫,又去看顾解福,只有他安安静静的坐着始终没有什么表示。

不过他一向如此,倒也不让人惊讶。

肖氏沉默的回了家,顾宏山想说什么,她摆了摆手,道:“我有些累了,你们各自去忙吧,有什么话晚上再说。”又回头看着徐幽兰和宝儿,“将他们母子安顿一下。”

“是!”顾宏山应是,目送她进了房间,让人去安顿徐幽兰。

肖氏洗漱,疲惫的躺在床上,跑了一个下午,她已经疲惫不堪,可是偏偏睡不着。

那个丫头为什么要说那话。

什么叫欺君之罪,她不会有事,但庆阳顾氏就不一定了。

肖氏心里忽然就没了底。

她看着头顶的承尘看了许久,天擦着黑她睡着了,虚虚的,她做了一个梦,梦见许多人冲了进来,冲进了顾府…一条手臂的粗的链子啪嗒一声圈在她的脖子上,她面前也出现一张脸,猩红的舌头垂到胸前,一双眼睛森冷的看着她。

肖氏猛然睁开眼睛,发现是个梦她徐徐松了口气。

她翻身起来,身边的服侍的婆子进来,笑着道:“老祖宗这一觉睡的沉,许是大事成了,您没了心事,所以才睡了一个好觉呢。”

肖氏这才发现,现在外面天正透着亮,分明是第二天早上。

原来她睡了这么久。

“去将大爷找来。”肖氏洗漱,过了一会儿顾清海来了,她问道,“昨晚那边怎么样,他们母子如何。”

顾清海回道:“母子各安排了房间,安安静静的,没有什么不妥。”

肖氏颔首,忽然觉得有些头晕,撑着了头自己给自己扶脉。

“老祖宗,您怎么了。”顾清海骇了一跳,肖氏摆手道,“有些虚,没事。”

她是大夫,她说没事应该就没事了,顾清海就放了心,道:“今天一早黄大人派人上京送信去了。”

“已经去了?”肖氏端着茶盅的手一抖,半杯茶泼在了衣服上,顾清海扶着她,点头道,“是,六百里加急,七八天就能到,若是快,半个月后我们就能收到消息了。”

肖氏点点头,手心冒出汗来,顾清海看着她问道:“您别担心不会有事的。”

“我不担心。”肖氏摆了摆手,道,“一会儿我去给你儿媳号号脉去,到今天她肚子也有七个多月了,你要和你媳妇说,这是那孩子头一胎,别亏着人家。”

顾清海应是,肖氏就笑了起来,拍了拍孙子的头:“一转眼你都快做祖父了,我可真是老了。”

“您福泽深厚,五世同堂,满大周也没有几个人有您这样的福气。”顾清海笑道。

肖氏笑笑,就觉得心口发沉,闷的她透不过气来。

“你忙去吧,我再去躺会儿。”肖氏扶着额头,到罗汉床上歪了下来,可是就跟坐船似的,一浪一浪的袭来颠簸着,她满头冷汗。

顾若离那句,欺君之罪,不停的在她耳边嗡嗡的回响。

有件事想和大家说:出版社来定这本书,说要出版,我想想问问,如果出版了你会买吗。如果愿意的话就来书评区留言哈,到时候大家再加个群无需验证,可以统一团购,书好了货到付款,你们只管等书到手就可以。

另外,买的套数不同,也会有定制的许多礼物送。

☆、122 开业

“县主,您真的就同意了?”欢颜简直不敢置信,“你不查一查吗,那孩子和您一点都不像啊。”

她没见过顾清源,但是那个宝儿和顾若离是一点都不像。

“他们说是就是吧。”顾若离含笑道,“我年纪小,怎么会懂这些事,到时候便是错了也不是我的责任,这些都是族里长辈的错。”

欢颜愕然,觉得顾若离话里有话。

可是她一时间又想不出。

“愣着做什么,快去做事去。”雪盏敲欢颜的头,“一会儿药送来了,你不是要学药名吗,正好,趁着机会熟悉一下。”

就将欢颜拉走了。

顾若离坐在后院喝茶,想到徐幽兰的样子。

“县主。”陈顺昌道,“这个徐姑娘,当年确实在府里出入过,而且,郡主和二爷和离,就是因为她引起的。不过这个孩子…老仆还真是不知道。”

他看着,和顾清源也有几分像。

不过,他又觉得不可能,顾清源这个人很清高,怎么会去教司坊里头找个舞乐师,还有了身孕。

太匪夷所思了。

“不着急。”顾若离看着陈顺昌道,“这孩子到底是不是我父亲的,过几天就知道了。”

陈顺昌应了,觉得顾若离约莫心里是有成算的,要不然不会这么淡然。

这可是她同父异母的兄弟,还是来历不明的,换做谁都不能够这么淡然。

“这些日子宅子那边您多费点心。”顾若离和陈顺昌道,“医馆这里我来守着,争取这五六日内就开业。”

陈顺昌应是。

肖氏将徐幽兰和宝儿请来,她含笑看着宝儿,问道:“昨儿在医馆里,你姐姐都问了你什么?”

“他问我娘养我是不是很辛苦。除了这个没有说别的了。”宝儿记得很清楚,将自己怎么回答的一五一十的告诉了肖氏,肖氏听着颔首道,“你这样说很对,没有什么问题,去玩吧。”

宝儿垂着头,拘谨的退了出去,也不说去玩,就蹲在抚廊下,看着地上爬来爬去的蚂蚁发呆。

“老祖宗。”徐幽兰一直没敢出声,肖氏微微点头请她坐,沉声道,“她递折子上去,事情就成了一半,这些日子你出门谨慎点,不要胡乱的跑。”

徐幽兰应是。

“念源呢,我会让人带他去同安堂走动,将来,那也是他的产业,熟悉熟悉总没有错。”肖氏说着一顿,又道,“怎么说怎么做,你多叮嘱教教他,孩子小,保不齐就说错了什么得罪了人。”

“是。”徐幽兰应着小心翼翼的站起来,“那我告退了。”

肖氏摆了摆手。

徐幽兰退了出去,正好在门口碰到了进门的顾清海,她低头福了福,喊道:“二爷!”

“嗯。”顾清海看了她一眼,两人擦身而过,徐幽兰带着宝儿去了后院。

顾清海喊道:“祖母!”他说着在肖氏身边坐下来,“您身体好些吗?”

“没事,许是年纪大了,那天累着了。”肖氏淡淡说着,道,“同安堂开业了吗?”

顾清海摇头,回道:“说是明天开业,我刚才路过看到了,牌匾都送去了,簇新的鎏金牌匾,做的很精致。”

“再精致有什么用。”肖氏不屑,医馆不是讲豪华的地方,而是拼医术的,她手上没有医术,坚持不了多久,“既然我们现如今和好了,她开业我们就该去凑凑热闹,你准备点礼,明日我们一起过去。”

顾清海点头应是,肖氏忽然又想起什么来,低声和顾清海交代了几句,顾清海听着一愣不解道:“祖母,这么做是什么意思?”

“我不放心那丫头,找点事情给她做,免得她腾出手来出什么幺蛾子。”肖氏说着又道,“这也是考验她医术的时候,她要真有本事,这点问题还不是手到擒来。”

顾清海想想也对,笑着道:“对,她既是开医馆的,就是见各式各样病例的,我们这也是帮她。”

肖氏笑了笑,大周女子从医的凤毛麟角,有名的恐怕除了她也没有别人,可是,她当年也是刻苦了一番,师父说她天赋极高…若非不得已,她如今应该还在行医。

这世上,可没有那么多天赋极高的人。

尤其是大夫,不经过病例的累加,没有岁月的沉淀,小小年纪就眼高于顶。

结果只会是爬的越高摔的越惨。

顾若离正在和顾掌柜请到的大夫聊天,是位外科大夫,名叫毛顺义,他早前在同安堂坐堂过,待的时间不长,可也算是熟人。

“当年见到县主时,似乎八九岁的年纪。”毛顺义五十几岁,矮矮胖胖的,人看上去很和气。

顾若离笑着应是,“我也记得毛前辈,那时候坐在左边这张桌子。”毛顺义点头,说她好记忆,顾若离又想到了岑琛,就问道:“岑大夫以前不曾听说过,前辈可认识。”

“县主说的是岑万峰吧。”毛顺义道,“他的外科颇有些手法。但整日里也不好好在医馆坐诊,买了各式各样的动物回来,把肚子割开,血淋淋的…听说他夜里还偷偷去过义庄,给守义庄的韩老二几个铜板,就弄一具没名的尸体给他,开膛破肚连骨头都能拆开!”

毛大夫觉得岑琛已经有些走火入魔了:“大家都他是个疯子,钻研这些歪门邪道,还说什么这些手法早晚有一天会广为流传。就是因为此事,前段时间他还治死了人,差点进大牢了,如今为了赔钱,把医馆也怼出去了,人在家里,也不知道死活。”

顾若离也唏嘘不已,想着,等哪一日请岑大夫去家里坐坐,很想和他聊一聊。

隔了两日,七月二十八,顾若离将新做的顾氏同安堂的牌匾挂上去,在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同安堂重新开业。

这里的鞭炮一响,几乎是半城轰动。

京城和庆阳相隔千里,就算消息传来,也多少有些变样,众人只知道顾家三小姐封了县主,还追封了顾老爷子恩德侯,也知道这两日在顾宅的废墟里常有人进出,似乎打算重建的样子。

可是到底不知道实情,如今顾氏同安堂鞭炮一响,大家才真的确定了,去京城的那位三小姐不但回来了,而且还准备修建祖宅,重开顾氏同安堂。

在过去的十几年了,顾氏同安堂在庆阳一带的影响没有哪个医馆能及上半分,所以,这里一有动静,便半城轰动起来。

都想看看,重开的顾氏同安堂,没有顾老爷子的顾氏同安堂,是个什么样子。

那位三小姐听说是会医术的,可到底医术如何,大家也只是道听途谁,却没有一个人见过。

顾若离带着毛顺义,顾掌柜和崔树站在门口,她笑看着围过来的百姓,朝大家行了礼,大声道:“各位乡亲,在去年,顾氏遇了大难,我祖父,伯父,父亲全部的家人,在那场大火中丧生。当时之苦之痛无以言表,但大家对顾家的厚爱和维护,我看在眼中记在心头。”

“同安堂,是药庐巷顾氏的产业,也是我祖父半生的心血,所以,我今次顺利回来,决定替他老人家,守着这份产业维系这份心血,从今日开始,顾氏同安堂正式开门营业。和原来一样,所有价格不变,每隔两个月举行一次义诊,望大家依旧信任同安堂,信任顾氏传人的医术!”

“三小姐。”有百姓问道,“往后,就是您坐堂吗?”

顾若离颔首,回道:“我会在庆阳待一年,这一年里我每日都在,大家若有事尽管来找我。”

众人纷纷点头应是,可是到底不大相信,以前也没有听说三小姐会医术,如今她突然坐堂,虽很愿意相信,可到底因为没有亲眼见过,心里没有底。

“不管怎么样。”有人喊道,“同安堂能重开,也是告慰顾老爷子在天之灵,三小姐既然敢重开,有信心坐堂问诊,我们就应该相信她。”

“三小姐。”有个妇人走了过来,“我正巧这两日有些不舒服,能不能劳烦您帮我看看。”

顾若离看着那位妇人就笑了起来,这所有的信任,都是给顾解庆的,因为他,他们才会硬着头皮来问诊…

她很欣慰,过去扶着那位妇人,道:“您请里面坐。”

“夫人是哪里不舒服?”顾若离请她坐下,放了脉枕,那位妇人就回道,“昨晚夜里发高烧,浑身发抖,全身每一个地方都痛,又热烫的厉害,这会儿走路都没有力气。”她说着,连着咳嗽了好几声。

顾若离应了,扶了脉,又看了对方的舌苔,便道:“夫人是太阳病,脉浮紧有力,苔薄白。此病无论发热与否,必会恶寒,体痛呕逆。”

妇人听的不是全懂,但大概的意思是明白的,她点着头道:“确实恶寒。”

“此病解表,用麻黄汤即可。”她提笔在方子上写到,“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

妇人看着她,也在打量着,道:“要吃几剂?”这大夫开药,药量多少,吃多少剂也能证明一个大夫的水平。

顾若离将方子交给铺子里的伙计,笑着和她道:“您才发病,一剂就够了。吃药后略捂一捂,出一身汗就好了。”

这是普通的伤寒,倒不用费脑筋。

妇人拿着药付了诊金出门,外头那些等着的百姓就围着她问道:“怎么样,三小姐的医术可行?”

“很稳重。”妇人也不懂到底医术有多好,“她只号脉看了舌苔,就辩证好了,开了一剂药,说吃完出汗就没事了。”

旁边的人就纷纷点头,多了一些信任,至少看这种小病,应该没什么问题。

“这种伤寒别的医馆也要两剂,一剂褪表,一剂巩固。”有人低声道,“三小姐开了一剂,是有些不同。”

妇人摇头,回道:“我记得前年我也是这样,顾老爷子也是开了一剂,药方似乎都是一样的。”

众人听着一愣,都没有再说话,朝医馆里头看去。

“小病的话,能来这里就来这里。”来接妇人的男子道,“毕竟是同安堂,当年顾老爷子对我们可没少照拂,现在我们能帮他一点,也算是还老爷子的情分。”

大家纷纷点头。

“我去看看。”有人道,“你们不信我信,三小姐在庆阳没有名头,可你们要是去延州就知道了,那边谁不知道顾大夫,反倒我们自己人,还对她不相信,传出去岂不是让人笑话我们庆阳人不识宝。”

“真的吗。”有人好奇,大家就凑在一起议论起来。

顾若离笑盈盈的坐在里面喝着茶,看着外面一道道打量着,却并非恶意的目光…大家不信是常理,等时间久了,彼此接触过了,也就知道了。

“奴婢去说说?”欢颜看着分外堵心,“他们怎么能不相信您呢。”

顾若离拉着她,笑道:“你急什么,你现在就是去说了,她们就信了?这不是修车修房子,是各自的身体,谁敢轻易给你试。”

欢颜撇撇嘴,有些不服气。

正说着,有人匆匆跑过来,喘着气道:“猪肉张的妹妹发疯了!”

众人哗然,有人问道:“怎么又发疯了,我昨天还在他们家摊子上买的猪肉,看她还好好的,这个月是第五次了吧。”

“每隔六天一次。”那人指着隔壁的菜市场,“手里拿着刀发着疯,猪肉张也不知道将人关起来。”

大家没当回事,又各自聊着正准备离开。

就在这时,隔壁街上一阵阵尖叫声传来,欢颜听着就伸着脑袋往外头去看…

“好多肉,剁肉!”就听到一个尖利的女声嘶吼着,左手拿着剔骨刀,右手拿着菜刀,一路追着一个个子瘦小的男子跑着,那男子嗷嗷叫着救命,直接往同安堂门口冲了过来。

人群一下散开,大家慌了神往旁边散开,发了疯的女子体型高大,两把刀舞的虎虎生风,砰砰的奔着同安堂而来。

“大胡子,大胡子。”欢颜跳起来脚,“快,快拦住她啊,朝这边跑来了。”

周铮将欢颜往身后一拉,人朝门口一站,瞪眼看着那瘦小的男子朝这边跑,女子一边喊着,一边跟着他跑来,周围的人害怕的尖声喊着。

“滚开。”待瘦小的男子跑到周铮跟前,他便一巴掌挥过去,将男子顿时拍在地上,那男子倒地后,发疯的女子就已经冲了过去,举着刀就朝周铮砍去。

周铮抓住她的手,另一手拿着自己的刀鞘,砰的一下敲在女子的后脖子上,动作干脆利索。

女子白眼一翻,晕倒在地。

一切发生在一瞬间。

众人长长的舒出一口气,纷纷过来看着倒地的女子,唏嘘道:“怎么又疯了,不是看过大夫吃过药了吗。”

顾若离走出来,扫了眼倒底的女子,视线便落在躺在地上瘦小的男子身上,这人刚刚分明就是引着她过来的…

“周大人。”顾若离低声和周铮说了几句,周铮明白的点了点头。

顾若离蹲在地上,扶起女子的手腕去号脉,刚搭上就有个胖乎乎的中年男子扑了过来:“大妹,你快醒醒啊。”又抬头等着顾若离,“你们把她怎么了。”

“我们没对她怎么样。”顾若离回道,“她拿刀伤人,若不将她打晕,后果你能负的起。”

顾若离说着,旁边的百姓就指着扑过来男子道:“张猪肉,你怎么说话的呢,你妹子发疯,要不是得亏同安堂将她制服,保不齐要伤多少人,你怎么还能说人家不是呢。”

张猪肉名叫张冒,因为是卖猪肉的,这里的人都喊他张猪肉。

兄妹两人,妹妹张珍今年不到二十,还没有出嫁,平日都好好的,算账做生意也很机灵,不知道这个月怎么回事,突然就发疯了,还很有规律的,都是六日后的清早。

“大妹。”张冒抱着妹妹嚎道,“你这是怎么了,怎么突然就疯了呢。”

顾若离凝眉,指了指女子的手腕,道:“我给她号脉看看。”说着,扶了她的手腕,手刚搭上去,那女子突然一睁开眼睛,手里的刀就抬了起来,朝顾若离砍了过来。

顾若离心头一跳,忙收了手往后退,跌倒在地。

可那刀还是朝她砍了过来,擦着她的手腕砸在了地上。

顾若离的手腕顿时被划了一道血口子,血珠渗了出来,她惊的一身冷汗。

张冒一把按住妹妹,手也被刀划到,顿时血流如注…周铮回身,一眼就看到顾若离手腕上的伤,顿时急红了眼睛,抬脚踩上女子的手腕,刀落地,他拔刀一挥,女子左肩被砍,血溅洒出来,人随即倒在了血泊里。

这一切,发生在一瞬间,众人张开嘴还没有来得惊慌,已经三个人受了伤。

“杀人了啊。”方才那个瘦小的男子尖声嘶吼,“同安堂杀了啊。”

众人这才反应过来,纷纷往两旁四散,惊恐的看着这边。

张冒依旧呈半抱的姿势,抱着自己的妹妹,他手腕的伤不重,但怀里的人左肩衣衫划破,能看到皮肉外翻的伤口,而他对面,顾若离则是扶着手腕,凝眉看着面前的景象。

“县主。”欢颜和雪盏扑了过来,两人扶着顾若离,“您没事吧。”

顾若离摆了摆手,道:“一点小伤,不碍事。”她说着爬起来,去看张冒的妹妹。

“大妹!”张冒这才从惊恐中反应过来,一把紧搂着妹妹,“大妹,你醒醒啊。”

顾若离按着他的手,喝道:“不要晃她!”话落,赶紧按住动脉将她的血止住,又回头对毛顺义道,“拿纱布和止血的药来。”

毛顺义匆匆应了一声,去药柜里取药。

周铮凝眉站在一边,依旧是一副戒备的样子,怕一会儿这个疯女人又醒了伤人。

“你…你们杀了我妹妹。”张冒情绪激动的瞪着顾若离,“你们杀了她,我要你们偿命。”

他的话还没说完,周铮抬手就给了他一个掌刀,将他劈晕了过去。

兄妹两人一时间都倒在血泊里,人事不知。

同安堂门口静悄悄的,所有人都看着眼前的场景,不知道怎么就演变成这样。

顾若离来不及多想,给张冒的妹妹将血止住。

“杀人偿命。”靠在门边上,瘦小的男子道,“你们杀了人,我要去报官去。”

顾若离凝眉看着那个男子,沉声道:“人没死,何来杀人偿命。”话落,她和周铮道,“将此人扣下来,稍后送衙门去。”

周铮应是,上前就将那男子摁住。

“杀人灭口啊。”男子大吼大叫,腿脚乱踢的反抗着,“你们杀了我一个,这里还有这么多人看着,你们能杀的完吗。”

周铮气的踢了他一脚,喝道:“不要以为老子看不出来,你刚才就是故意将这个疯子引到这里来的,你再喊再叫,信不信我现在就要了你的命!”

“你血口喷人。”男子喊道,“我被她追着砍,慌不择路跑哪里我怎么知道!”

周铮冷哼了一声,道:“这话不要和我说,去知府衙门说去。”

周围还没来得及走的百姓,看的目瞪口呆,事情发生的经过大家是一清二楚,周铮拔刀杀人,大家也没有想到…

这个事,还真是不好说。

顾若离将血止住,喊毛顺义帮忙打算将人先抬进去治伤,就在这时,有轿子稳稳当当的停在了正门口,她抬头看去,就看到肖氏由顾清海夫妻扶着从轿子走了下来。

顾若离眼睛一眯。

“这是怎么回事,有人闹事吗。”肖氏穿着一件深紫对襟的褙子,绣着团福,圆髻上别着一只木制的梳篦,看上去很着急的样子,“头一天开业,我正打算来瞧瞧,如何还出了人命了,报官了没有。”

怎么这么巧,这里刚出了事,肖氏就来了。

顾若离凝眉看着她,顾清海的夫人韩氏就道:“祖母,您别担心,这人还没死呢。”

肖氏就松了口气,呵斥赶着看热闹的人:“大家都散了吧,同安堂休整,改日再来。”

同安堂休整?顾若离站起来看着肖氏:“老祖宗,休整倒是不用,一会儿将人抬进去救治一下就好了,并无大碍。”

“你年纪小不懂事!”肖氏怒道,“开医馆可不是卖衣服,卖线头,大家来这里可都是性命,你想当然的,出了事怎么办。”

早年肖氏也在外面走动,有人认出她来,低声道:“这是肖医女,以前也是大夫。”

肖氏听着眉梢高挑。

顾若离正要说话,陈顺昌低声道:“三小姐。这里人多。”不是她和肖氏争执的地方,也毫无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