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奴为后:一夜新娘上一章:第 93 章
  • 女奴为后:一夜新娘下一章:第 95 章

“啊?你怕他做什么?”

“如果我这一年不是辞官守着你,我怕他已经真正带走你了!”

她咯咯笑起来,揪一下他的耳朵:“傻子,吃醋啦……”

他反问:“不能吃醋么?”随即,他狡黠一笑,“不过,现在我可放心了,还是儿子聪明,知道叫他舅舅了……”

花溶笑着揉揉他的脖子,嗔道:“你也知道他是‘舅舅’啊?只要有你,我怎会欢喜别的人?”

这是他第一次从妻子口里听到“欢喜”二字,虽然早已知道的,早就两心相知的,可是,听到这二字,还是有种特别的开心,嘻嘻哈哈地背起她就往回走:“外面有点冷了,我们回去歇着……说实话,秦大王还真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

两句话完全不搭调,她却完全理解,回答他一声“嗯”,微微惆怅,秦大王,自己谁不相信,也是相信他的。

岳鹏举在夜色里,一直背着妻子,飞快地往回走。直到进了屋子,才放下她来。她身子娇小,转身靠在他的胸口,扬起头,正好撞在他的下巴上,他忽然伸手搂住她,一种新奇的心情,看着她病愈后的身子,娇红的脸庞,眼睛亮晶晶的,如一个初初相见的小女孩子。

“鹏举……”

“十七姐……”

也许是因为她生病那么久,也许是她现在穿的这身淡红色的衫子,那是自己亲手给她挑选的,他叫一声,心跳加速,面对着自己的妻子,羞涩如青涩的少年。

这一瞬间,花溶的脸也红了,拉着他的手,坐在茶几边。

蜡烛点燃,茶壶在一个小炉子里咕嘟咕嘟地沸腾。花溶倒一杯茶,捧给丈夫,自己坐在一边,借着炉火给他缝要觐见的盔甲上的一个铜扣。

以前在家时,她很不耐烦做这些,后来多年流浪生涯,也无暇做这些,但是成婚后,却很喜欢替他缝缝补补。

缝好衣服,她便又去床上铺好被褥,如寻常的妻子一般,希望丈夫休息得更加舒适。做好这一切,旁边的桌上烛光明灭,花溶脱了衣服上床,见丈夫还拿着一卷兵书在看,嫣然一笑:“鹏举,休息啦。”

岳鹏举放下兵书,不经意看一眼妻子,但见妻子脸上一团红晕,神情十分妩媚。他心里一动,这一年多以来,妻子身受重伤,只能静养,他夜夜陪在她身边,却从不能行夫妻之礼,生怕伤着她一星半点。如此的忍耐,对一个血气方刚的男子来说,自然很是痛苦,甚至是一种极大的折磨,可是,他都以极大的毅力克制着,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今日忽见妻子早早脱了外衣,里面只穿一件贴身的肚兜儿,拥着薄被,面上娇红,露在外面的一截膀子,如莲藕一般,雪也似的。

他这才发现,经过这些日子的调养,妻子已经不再是刚刚重伤时枯萎憔悴的样子,她慢慢地,身子那么玲珑,如一朵得到滋润的花,渐渐地丰盈,充满活力起来。

这个认知,令他真是喜悦得要跳起来,两步走过去,坐在她身边,还是不敢相信,只问:“可以么?真的可以了?”

她点点头,声音低不可闻:“嗯。”

“哈哈哈……哈哈哈……”

花溶见他如此欢喜,不禁也笑起来,羞红了脸:“傻子,只知道笑……”

岳鹏举当然不止知道笑,他心里激动,都说夫妻“小别胜新婚”,花溶出使金国逃回来,那是大别,可一别就是长久的煎熬,此时,见妻子神情如此娇媚,哪里还忍得下去,匆匆忙忙上床,轻轻抱住她,情不自禁地,就亲吻住那欲语还休的红唇。

相伴的日子,他每一晚都要亲吻她才安睡,每次出去打猎也一定会记得亲吻她,可是,这种习惯性的亲吻,跟今晚的亲吻完全不一样,刚拥着她的软软的身子,心里就跟着火似的,浓情燃烧,春风沉醉。

即便是新婚夜,他也不曾如此疯狂,二人唇舌纠缠,有好一会儿,花溶完全喘息不过来,全身被一种酥麻麻的感觉所统制,缩在他的怀里,微微喘息。他放柔了力道,只轻轻贴在她的唇上,二人一直维持着这种亲密亲吻的姿势,他的声音低低的:“行么?不行就一定要告诉我……”

章节目录 第228章 亲热

她眼波流转,神色嫣然,并不说话,却以动作回答他,轻轻勾住他的脖子,主动亲吻上去。许久了,妻子都不曾有过这样充满生命力和热切的反应,他激动不已,再也顾不得其他,将她抱在自己身子上,经历许多磨难后,方第一次体会到这样亲密依偎,毫无隔阂的感觉……

再也没有了任何的束缚,没有任何的犹豫,没有任何的障碍。

做一个完整的女人,做他能爱,能爱他,能给他生许多孩子的女人。

否则,人生又怎会完整。

他声音沙嘎嘎的:“身子受得了么?”

她只是微笑,手放在他胸口,一圈一圈地滑下去,声音甜得如蜜糖一般:“鹏举,我好想给你生个小孩儿……”

她这样甜蜜的声音,令他呵呵笑起来,自己和她的孩儿,那该是什么样子?

她忽然轻轻叹息一声:“我也不知道还能不能生呢……”

“能,一定能。呵呵……”

他轻轻抱转妻子的身子,放在身下,自己俯身却不压着她,声音温柔得要滴出水来:“能生孩子固然好,纵然不能生,我们还有文龙孩儿呢。不是亲生,胜似亲生……而我们两个,一生能有这样愉悦的享受,已经足矣。我们什么都不差,不是么?”

她心里一震,长久以来,自己口口声声把小陆文龙当亲生子,却一直耿耿于怀地纠结于能不能生孩子,怕断了鹏举的香火。

到底要续什么香火?就是一个岳姓一个陆姓,就不算香火了?

文龙孩儿,就是自己的香火。

如今,岳鹏举这席话真是当头一棒,是啊,自己夫妻如此,有了文龙孩儿,还有何憾?自己还能不能生育是天意,自己又何必还要杞人忧天?

她微笑起来,反手搂着丈夫的脖子:“我听你的,都听你的。”

他侧过身子,抱住妻子,看到她泪流满面,笑起来:“傻瓜,真是个傻瓜……”

这一声“傻瓜”她更是大哭起来,嘤嘤的,将眼泪鼻涕全擦在他胸膛上。

他轻轻抚摸妻子散乱的头发,弄得好好的,整理到面颊后面,才坐起身子,拿手掌给她擦眼泪。她紧紧靠在他的怀里,方笑起来:“鹏举,我想通啦,不生孩子也不心痛啦。”

“呵呵,这才是好样的嘛。”

他这才放心舒展身子,许久不曾有过的愉悦,舒适到了极点,仿佛整个身心都得到了极大的放松。他伏在她耳边,低低说:“难怪,人家说人生三大喜,第一是洞房花烛夜……这事儿……呵呵……真是舒服极了……”

她羞红了脸,啐他一声,在军营的时候,那些男子当兵三年,母猪见了当貂蝉,一回城里,有妻妾的寻妻妾,无妻妾的上妓院;妻妾不在身边,甚至妻妾全在身边的……只要是男人,无不一个个向往着奔向妓院……向往着新的**,向往着那种原始的欢乐。越是枯燥的日子,对这种欢乐就越是向往,也不知道这是不是古往今来男人的通病。

唯有岳鹏举,他从不去这些地方,可是,只要是男人,体会了这样的乐趣,就如吸毒一般,再也耐不住了。而鹏举,自己伤病的日子,他竟能忍耐这么久才说出这样的话,她忍不住又噗嗤一笑,轻轻咬咬他的耳朵,声音娇滴滴的:“以后,夜夜随你……”

他乐不可支,胳肢她一下,二人拥抱着,笑成一团,好一会儿,才沉沉而心满意足地睡去……

清晨,从丈夫的臂弯里醒来,花溶睁开眼睛就笑嘻嘻的。

岳鹏举用手指拨一下她的红唇,柔声问:“做什么好梦啊?笑得这么开心?”

“呵呵,我梦见一个太阳掉进了我的裙子里,变成了金元宝,哈哈哈……。”

“啊?哈哈哈,十七姐,你想要金元宝?呵呵……”他佯作认真,“我去找找,找一只给你……”

她打掉他的手,拉着他起床:“还说呢,看看,时间不早了,耽误早起啦……”

二人这一夜“久别胜新婚”,春风二度,睡得太沉,竟然连昔日的习惯早起都小小耽误,岳鹏举翻身下床,急忙穿戴。

花溶见他手忙脚乱的样子,咯咯笑着,这才起来,收拾好自己,又给他戴头巾,整理衣服,看他蛮像样了,才红了脸:“鹏举,我发现你越来越帅了……”

得到妻子如此直言不讳地称赞,岳鹏举嘿嘿憨笑着摸摸头,拉了她的手,什么话都说不出来,转身就走。

京城在望。

花溶忽然勒马,越进京就越心切,就连夫妻相得的喜悦也掩饰不住这种失落的情怀——当今天子,又变成了什么样子?此行,能否扳倒秦桧夫妻?

岳鹏举看妻子忧心忡忡的样子,并排一马,凝视着她的眼睛。一伸手就拉住她的手,果断说:“进京后,我来安排。”

如果曾经因为不够坚持,照顾不到,让妻子多次陷入绝境,如今,再也不愿让妻子冒任何风险了。

她点头,微笑起来:“好,我就夫唱妇随。”

她心知自己沉不住气,只按鹏举的计划行事便是。伴君如伴虎,一个拿捏不准,就是后患无穷,此时,自己已经不是孤家寡人,有了丈夫儿子,总得替他们多考虑考虑。

岳鹏举见她捂着嘴巴微笑,如小女孩子一般,呵呵一笑:“别怕,天塌下来还有我呢。”

她用力地点头,更紧一点拉住丈夫的手。

城门外,康公公领着几名侍卫亲迎出来:“岳相公回朝啦。陛下已经在北郊赏赐大宅一座,请住到府邸吧……”

花溶自然知道杨再兴等要求的“赏赐事件”,只见岳鹏举不慌不忙说:“下官进京述职,自然按照朝廷的惯例,住在武将驿馆,多谢圣上恩典,多谢康大官厚意……”

康公公笑嘻嘻的:“这可是陛下赏赐的。再说,岳夫人身子病弱,怎能长期颠沛流离?总得有个稳定的家,岳相公不必推辞……”

花溶还待要推辞,情知这一缺口打开,便是破坏所谓的祖宗法制,怎敢享用?她正要开口,岳鹏举拉拉她的手,先谢恩:“多谢陛下恩典,臣和臣妻感恩不尽。”

花溶忽然想起秦大王叮嘱的“赵德基有什么赏赐,你二人尽管拿着,只穿衣吃饭”,见丈夫眼色,就立刻闭口,不再推辞,和丈夫一起谢恩领赏。

康公公又说:“陛下得知二位回京,非常高兴,正等着二位哪……”

上朝觐见,本是要排队等候差遣的,如今,皇帝直接宣召,显是因为当初海上的“勤王有功”,以示和其他武将的区别,以示恩宠。二人只得立即随康公公上朝觐见。

二人到达时,方是下午,尚有大将刘光留在御书房应答。皇帝听得通报,异常高兴,刘光正要告退,赵德基就说:“岳鹏举到了,朕正想听听你二人的意见。”

“臣遵旨。”

正说话间,康公公已经领着岳鹏举夫妻进来,二人行礼,赵德基在群臣面前向来不露声色,此刻也忍不住带了几分激动,细细打量花溶几眼,才说:“二位不必多礼,快快请起。溶儿,你身子大好了?”

刘光武将,见皇帝对岳鹏举妻子如此亲昵称呼,吓了一跳,只见花溶端庄利落地行一礼,才回答:“多谢官家惦记,托官家洪福,花溶好得多了。”

“赐坐。”

小太监立刻端来三张椅子,刘光受宠若惊,侧着身子坐下,方明白自己是沾了岳鹏举妻子的光。岳鹏举和刘光并非第一次见面,刘光一身儒生打扮,岳鹏举却是一身武将装束。本朝重文轻武,所以,原本目不识丁的刘光,一直都做儒生打扮,以示区别,岳鹏举却从不在意这些,照旧武人打扮。

刘光见岳鹏举短短两三年,飞速晋升,战功卓著,隐隐有和几大将领并驾齐驱的架势,暗暗吃惊。他还是第一次见到岳鹏举的妻子,侧身正好面对着花溶,看得仔细,不禁目瞪口呆,好一会儿才嗫嚅叹息:“久闻岳夫人巾帼英雄,今日一见,才真是……真是……”

刘光平素按照儒生风格行事,但事实上目不识丁,每次应答,都要幕僚提前做好准备,写了奏折直接给皇帝看,或者背诵下来。这一次,他要夸奖花溶,却不知道该说什么,正搜肠刮肚。

知晓他底细的赵德基见他直盯盯地盯着花溶看,忍俊不禁,笑说:“溶儿,刘将军这是要称赞你才貌双全哪……”

刘光擦一下额头的汗:“对对对,臣就是这个意思。”

章节目录 第229章 堤防

夫妻二人一起微笑着回礼:“多谢刘相公夸奖。”

刘光性子颇是直率,见花溶向自己行礼,赶紧又给她唱一个喏:“张三郎天天吹嘘自己的孺人如何国色天香,若见了岳夫人,只怕他会羞愧得撞墙……”

“张三郎”就是张俊的排行,张俊的一名爱妾是扬州名妓出身,素有艳名。三大将领的主要妻妾皆是名妓出身,韩忠良也有3名号称美丽迷人的妓女出身的妻妾;刘光本人也有两名爱妾是名妓出身。刘光自己粗人,想到什么说什么,说完,才发现皇帝在列,尴尬地侧一下身子。

赵德基也不以为意,只说:“鹏举,此次朕召你回京,是有要事相商。如今,我大宋内忧外患,既有伪齐刘豫的大军威逼,又有南方洞庭湖水寇猖獗。你驻扎襄阳,两湖正是你的驻军地,你对于水寇之患有何看法?”

洞庭湖有一股乡民,早年聚船起义,据水为王,初时朝廷并不注意,到现在,不意竟然发展到几十万乡众,啸聚湖泊,独立为王,首领杨义自称“杨天王”。

洞庭一带,当时是朝廷赋税粮米的重要来源之一,如今被杨天王占领,朝廷断了财路,自然视这股水寇为第一等的心腹大患。

按照岳鹏举的计议,原是先攻伪齐,再肃清内患,但见皇帝显然以水寇为第一,沉思一下才说:“国势艰难,臣岂敢辞难?臣初到襄阳时,曾顺路查看湖湘,官兵善陆战,水寇善船战,而且几次出兵都是秋冬,正是水寇粮草丰足之时,以己所短,攻对方所长,自然不克。依臣看,不如改变策略,趁炎夏时节进攻……”

赵德基因为此心腹大患,已经听过多位将领的建议,但均不如意,听岳鹏举此言,暗自点头,心想,岳鹏举果然不同他人,就说:“此事再行商议,现在天色已晚,先赐宴。”

皇家赐宴,非同小可。

三张桌子摆开,赵德基上首坐了;岳鹏举夫妻一桌,刘光一桌。

桌上放着一种名贵的椰子酒,赵德基拿了三只大金樽,令人给岳鹏举和刘光满满斟上,知道花溶身子不好,不能喝酒,便只给花溶斟了半杯。本来,皇帝赐宴,又是这种大将的场合,若有女子出现,是极不合礼的,刘光正在奇怪,只见赵德基笑说:“溶儿随朕海上多时,虽是女流,护驾功劳胜过众将,朕今天得着机会,一定亲自敬你一杯……”

花溶呵呵一笑站起来:“都是官家庇佑,花溶才能有今日,还要感谢官家天高地厚之恩……”

刘光这才明白缘由,又举杯说:“岳夫人巾帼英雄,自家也敬你们夫妻一杯。”

夫妻二人笑着喝了,赵德基笑说:“这是刘将军献给朕的椰子酒,甚是美味……”

刘光世很是得意:“臣在军里按照朝廷指示,回易经营,颇有所得,正是托赖陛下洪福,才从广州购得此酒。”

所谓“回易”,便是军中做生意。当时,朝廷经费极其缺乏,军中粮饷拖欠是常事。为解决这个问题,朝廷便允许军队里的杂军从事买卖交易,以补助军饷。杂军便是作战主力之外的后勤如火头军、运送粮草的军人等等。

岳鹏举军中,这一二年,也逐渐开始这种“回易”,但所得之钱财,均用在军事装备上,自然不如刘光这般阔绰。他喝一口,赞道:“真是美味。”

刘光洋洋自得:“自家还被称为军队里的陶朱公……”

陶朱公就是春秋吴越的一代名臣范蠡,功成身退,带了美女隐居,称为富甲一方的巨富,后来,“陶朱公”就称为巨富的代名词。这个典故自然是别人告诉刘光的,此时,他得意洋洋地说出来,赵德基喝一杯,笑道:“朕是要你做大宋的卫青、霍去病,不是要你做甚么陶朱公……”

刘光不知卫青、霍去病是什么人,听得皇帝半开玩笑半责备的语气,急忙说:“不知卫青霍是那个朝代的人?”

他把卫青霍去病听成了“卫青霍”,赵德基哈哈大笑,见一边的花溶忍俊不禁,就说:“溶儿,你替刘将军解释一下……”

花溶微笑着将卫青、霍去病的事迹大略讲给刘光,她语声清脆,虽然微笑,但决无讥讽之意,刘光也没有什么羞愧的意思,听完花溶柔和的讲解,只说:“多谢岳夫人,自家明白了。”

赵德基看看他这身儒生服装,又笑说:“刘光,你也算随朕多年,怎么一直不读书识字?”

刘光自我解嘲:“臣知韩五、张三郎也是大字不识的……”韩五便是韩忠良,他和张俊不识字也是人所共知的。

赵德基叹一声:“四大将,唯鹏举识字,闲暇之余,你们也要读书习字,向岳鹏举学习。”

岳鹏举急说:“不敢,臣也不过略略识得几个字而已。”

这一顿赐宴,因为刘光的这个笑话,众人心情均前所未有的开朗。这也是赵德基留他赴宴的原因,这些目不识丁的武人,闹出的笑话,常令他乐不可支,简直是后宫那干美女身上也得不到的。

赐宴后,刘光告退,岳鹏举夫妇也正要告退,赵德基才说:“溶儿,朕想单独和你谈谈。”

花溶的目光看向丈夫,岳鹏举微笑着不经意地给她一个眼色,她才说:“花溶遵旨。”

岳鹏举的眼色非常巧妙,就连赵德基也不曾看到,只传了花溶回书房关了门。

他细看几眼花溶,当初以为垂垂重伤待死的女子,此时笑靥如花,哪里有丝毫病危的样子?他只问:“溶儿,你去金国,真是辛苦了,还差点送命……”

花溶早在信中已经将自己去金国的见闻详细禀报,此时,见他问起,再也忍不住,将韦太后和邢皇后的遭遇一一道来。

赵德基虽早已看过信,但听花溶亲自讲述,也很是动容,泪流满面。

花溶小心翼翼说:“官家,我观金国形势,唯有以压倒性的军事优势击败他们,才有谈判的可能……”

赵德基点点头:“朕这些日子召集四大将领,就是为了肃清内忧外患,真正迎回母后……”他本要说“二圣”,但在花溶面前,并不做戏。

花溶听他不提,心里反倒有几分安慰,总算官家在自己面前,还没彻底做戏到底。也因此,她更是抱了几分希望:“官家,花溶在金国四太子府,亲眼见过秦桧夫妻的嘴脸,这二人实在是包藏祸心之辈……”

赵德基沉吟一下:“溶儿,不止你,天薇公主也向朕如此提过,实不相瞒,朕会提防的……”

花溶大喜:“官家圣明。”

记忆里,这好像是她第一次在自己面前说这样的恭维话,赵德基叹一声:“溶儿,你重伤那些日子,朕一直担忧你,听得王继先说你不治,很是伤心……”

“呵呵,这些日子,我得官家赏赐的大量珍贵灵芝,加之鹏举又猎了许多虎豹给我滋补,托官家洪福,感谢上天,竟然逐渐好了起来……”

赵德基听她认真感谢,却很是惆怅,自始至终,美人如花隔云端,她重伤的时候,他也曾悲哀怜惜,但心里隐隐的轻松,以为,终究是谁都得不到了;没想到,有一天,她又站起来,姿容风采更胜从前,但已经是如花似玉一般,和岳鹏举并肩而立,是天下人皆知的“岳夫人”。

他心情很是复杂,又很是失落,半晌无语,花溶见机告退。

在外面等候的阁间,岳鹏举迎着妻子,二人正要出去,赵德基从书房走出来,脸上带了笑容:“朕听说你二人收养了陆登的遗孤?”

岳鹏举忙说:“臣有幸收养陆大人遗孤陆文龙,因为来京路途遥远,便不曾带来。仓促中,又忘了禀报陛下,望陛下恕罪。”

赵德基叹道:“陆大人夫妻尽节,忠烈坚贞天下皆知,朕正遗憾不曾抚慰他的遗属,如今,得知他后继有人,真是高兴。鹏举,陆文龙依旧由你夫妻抚养,赐予爵位,白银两千,锦缎百匹,着落他一生平安……”

夫妻二人均是大喜,急忙谢恩。

赵德基见花溶喜出望外地谢恩,忽又想起王继先说花溶即便康复也不能生育,想必如此,更是热心收养陆文龙,他自己得了阳痿,不能生育,同病相怜,倒对花溶微微有了几分怜惜之心,只说:“溶儿,辛苦你了,你好好带大孩子,也胜似亲生。”

花溶喜滋滋地又行礼:“多谢官家,花溶一定待文龙孩儿如亲生儿子一般。”

赵德基这才说:“对了,还有一件事忘了告诉你们,天薇公主半月后,将出嫁……溶儿,你也算天薇的故人,你们就暂且留在京城,等她婚礼之后再离开吧。”

夫妻二人立刻说:“是。”

二人告退,赵德基在原地踱了几步,吴金奴端着一盅参汤进来,笑说:“官家,岳夫人身子康复了?”

“是啊。当初王继先亲口说她不治,没想到她居然好了起来。只可惜,不能生育了……”吴金奴察言观色,她知官家隐疾,更知道官家那份外人不知的心思,为了治愈自己的阳痿之症,他对女人几乎有一种变态的需求,无论是宫里还是宫外,来者不拒,仿佛是想寻得一种陌生的刺激,“一举振作”起来。就因为如此,王君华****进宫,加上扭捏作势,频送秋波,对于皇帝来说,这种“偷情”的刺激,自然胜过面对自己后宫女眷的柔顺,所以,一段时间,他对王君华有了点兴趣。

但官家有没有“一举振作”,她不得而知,生怕的是花溶回来,又刺激了官家这种“希望”,闻听她还是不育,真是心内狂喜,赶紧小心翼翼说:“岳夫人领养忠臣之子,也足以安慰……如此,他夫妻二人倒真真好全力以赴替国家效力……”

“也是。”

“岳夫人护驾之功,是臣妾等远远比不上的,这一次,她进京,臣妾等一定好生宴请感谢她。”

“还是吴娘子贤惠,如此,就有劳了。”

章节目录 第230章

赏赐的府邸在京城北郊,原是一座昔日落魄豪族的祖宅,后典当出卖。

夫妻二人回到“家”里,环顾满屋子的佣仆,大屋的管家拿出两张请帖:“岳夫人,这是宫里的潘贤妃和天薇公主差人送来的……”

花溶接过一看,一张是天薇和婉婉得知自己夫妻二人进京,邀请自己赴宴。而另一份还附带了礼物,是吴金奴和张莺莺、潘贤妃一起送来的,说是感谢她“护驾有功”,要举行一场盛大的宴会邀请她。

花溶内心里对这几个女人并无多大好感,思虑一下,看着丈夫,岳鹏举拿过请帖看看,才说:“没事,就去赴宴,反正她们也只是走个形式而已。”

“也好,反正天薇和婉婉也在。”

正说话间,一个仆人匆匆领着一女子奔进来,女子人未到,先喊起来:“花姐姐,岳大哥……”

竟是婉婉赶来了。

花溶真是欣喜若狂,急忙上前拉住她的手:“婉婉,你和乳娘可好?”

婉婉点着头,唧唧瓜瓜地笑:“我们都好。花姐姐,我听说你伤病,却没法来看你……”

她眼圈一红,花溶笑着拉她坐下:“你看,我这不是好了么?”

婉婉上下打量她一圈:“呵呵,花姐姐,你真的好了?真是老天保佑好人啊。”她恨恨道,“老天怎不惩罚王君华这厮毒妇遭殃呢……”

夫妻二人知她沉不住气,急忙屏退所有人,岳鹏举知她二人有话说,自己又是男人,不方便,便去书房,只剩二人畅谈。

婉婉见岳鹏举一离开,才连珠炮一般开口:“花姐姐,你不知道,王君华真是可恶极了,连天薇公主也多次受她的气,她现在收买了宫里的潘贤妃和吴娘子,又和九哥……”

她终究不敢说得太明显,几乎是附在花溶耳边:“这****居然去勾搭九哥……”

花溶暗叹一声,王君华去勾搭赵德基并非奇事,不勾搭,才真是奇事呢。

这场盛大的宴会,由潘贤妃领头,几乎遍请了京城的所有贵妇,王君华自然也在列。她看了请帖,很是不安,就问秦桧:“老鬼,你说怎么办?去还是不去?”她生怕花溶当众揭穿自己的老底,花溶可不比天薇等人胆小,并不是做不出来。

“唉,四太子的指示又还不到,自家们要不要先下手为强?”

“岳鹏举夫妻刚到京城就出事,也不是办法,即便动手,也得等他们上路再说。”

王君华恨恨地说:“只怕他们之前就要多事。我这次,究竟去还是不去?”

秦桧摸摸胡须,只说:“夫人尽管去!若不去,倒显得心虚了。”

王君华得到秦桧明示,她心思过人,宴会前的头一天,便盛装打扮去宫里和众位妃嫔闲谈,送去新鲜的瓜果,借以笼络。

这一日,她梳了一个新奇的发髻,因为做了番手脚,回去的时候,被厚禄的小太监就领着她,便“恰巧”遇到赵德基。

赵德基见她发型新奇,停下脚步,只见王君华眼波流转,欲迎还拒。这样的滋味,就算惯于手段和小玩意的张莺莺等也比不上,何况,俗话说得好,“家花不如野花香,偷得着不如偷不着”,皇帝也是俗人,尤其赵德基经历了身子的隐疾,就更是对这种君臣****的刺激向往,忍不住,就说:“秦夫人可来暖阁说话……”

小太监们识趣地退下,如此偷情的乐趣刺激着赵德基,二人在暖阁的锦塌上颠龙倒凤,赵德基虽然依旧有心无力,但毕竟好过跟张莺莺等左手摸右手的平淡寡味,半晌,王君华才整理散乱的云鬓,摇曳生姿地走出去,走出宫门,才暗地里骂一声:“呸,不中用的银样镴枪头。”但仿佛多了一层护身符,很是趾高气昂,自言自语说:“奴家有四太子和赵氏官家两座大靠山,又怕你花溶作甚,看你能揭得了我什么老底……”

同日,就在王君华前脚一走,秦桧后脚就单独奏对皇帝,建议朝廷设置修政局,革新政务。他打的如意算盘是,如果由他主持,便可等同丞相大权,大权独揽。

也不知是不是刚和他的老婆OOXX过的原因,赵德基看了,立刻批示下去,任命秦桧为提举修政局,但同时又任命一名官员翟汝文为副提举。

秦桧大是恼怒,皇帝此举将他的满心美梦打散了一半,但事已至此,只得立刻召集几名主要官员商议此事。

他见到翟汝文,真满心不是滋味。原来,秦桧任尚书后,不满意这个职务,盯准宰相之位,就鼓动自己的嫡系、心腹大肆鼓吹,他有妙不可言的治国退兵“二策”。这“二策”被渲染得神乎其神,但大家都不知道是什么东西,秦桧则是待价而沽,说是要自家做了宰相,才能有用武之力。

秦桧归宋,虽然“苏武”之声一片,但朝廷并不是全是混人,一些稍微清醒的人,不久看出端倪,也便冷嘲热讽,而翟汝文就是其中最喜和秦桧唱对台戏的。翟汝文三十出头,进士及第,家族在靖康大难中被一网打尽,自家孤身一人南渡,妻儿散佚后,也不再娶妻,天天留恋青楼,和几个名妓唱和,放荡不羁,有“官场柳永”之称。

秦桧坐在主位,正襟危坐,先讲了一通大道理,臣僚们纷纷发言,他见翟汝文一言不发,就问:“翟大人有甚计谋?”

翟汝文严肃地说:“秦相公建议设修政局,这是亡国蔡京以前干的把戏,蔡京通过这种手段祸害天下,秦相公当以蔡京为戒。”

秦桧听得此话,恼羞成怒,大奸臣蔡京的确就是通过这种手段揽权的,如今被翟汝文一口喝破意图,怒气冲冲说:“你知蔡京误国,我便不知!”

翟汝文毫不相让:“秦相公,有道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你上任以来,天天鼓吹‘二策’,排挤同僚,别人道你是牧羊的苏武,我却说你是满口浊气的小人……”

秦桧气得脸色发白:“人都说你翟汝文是狂生,我却是不信,今日听你胡言乱语,果然如此。”

二人当场就以“狂生”、“小人”对骂,同僚劝阻不止,这一场议事便在喝骂声里不了了之。

当日王君华又去拜访了义兄王继先,所以比丈夫还晚回家。她得意洋洋地回到家,见秦桧垂头丧气地坐在书房,也不如往常那样上前备报“今日有无寻花问柳,偷腥”之类的,就走过去扯扯他的胡须:“老鬼,你何事不乐?”

秦桧将今天的事情一讲,王君华不以为意,在他对面坐下:“这个翟汝文,得着机会,将他排挤出去就是了,老鬼,今天义兄向我透露了一个很重要的信息。”

秦桧看着妻子神神秘秘的样子,忙问:“什么信息?”

“小皇子先天不足,也许,不会长寿……”

她只说这一句,便就住口。秦桧心领神会,官家只得一子,阳痿症状,全靠王继先开了不知是什么神奇的药物才能勉强御女,再要生子,更是指望王继先,所以,对王继先的信赖已经超过了任何人。

王君华笑道:“只要有义兄在,就有办法让皇帝听信于你,一个翟汝文,你跟他生什么闲气?我跟你说,即便是花溶,比起官家要的儿子,你说,官家会选谁?老汉,如果上天保佑,让小皇子早早夭折,夫人我保你很快大权独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