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事,我没事!”她坚决地摇头,“这一次,我一定随你出战。”

“可是……”他面露难色,“丫头,这些日子我都没好好照顾你,等战争结束了,我们干脆回落霞岛住一段日子。”

“不,我希望能彻底消灭赵德基的水军,杀死他!……我要追去临安杀了这个恶贼……秦尚城,一定要灭掉水军……一个不留,不给他们任何的机会……”

秦大王怔怔地看着她,但觉她神思恍惚,语言混乱,不知所措。

他小心翼翼地伸出手抱她:“丫头,我们先休息。等你精神好点再说。”

她却一把就挥开了他的手,径直走回床上躺下。

秦大王熄了烛火,挨着她躺下,才发现她微微侧着身子,背对着自己。

他没有再叫她,只是伸出手,悄悄地拉住她的手。

她没有再挣扎,呼吸慢慢地均匀下来。

半晌,秦大王还听见她微微地翻身,辗转着,显然这一夜,思绪都不得安宁。

“丫头,明日起,无论是作战还是岛上,我都陪着你,好不好?”

她闷闷地,一声不吭。

秦大王只是轻轻拍拍她的肩,心想,她这些日子身子不好,又焦虑着战事,她比谁的压力都大,比谁都想杀掉赵德基,难免失控。本以为让她在家好好静养就行了,可是,这样下去,身子养不好,精神先崩溃了。

这可如何是好?

……

花溶拿起看看,马苏果不愧出身世家,写的讨伐檄文,虽然称不上文采天然,但是字字句句皆切中要害。

她看了半晌,才沉吟道:“我们现在的敌人是刘琦,他非一般庸将。一切都要小心行事。”

“正因为如此,才需要檄文,瓦解刘琦的军心。”

师出有名,师出无名!当初洞庭的杨么等人,就是因为名不正言不顺,而且没有统一行事的纲领性文件,所以到后来军心溃散,不战而败。

“丫头,你看,你当时给我出的主意是要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现在赵德基先来了,我们自然只好先还击。”

“恩,等消灭了这支水军,我们再规划其他的。”

秦大王见她眉目之间逐渐地开朗起来,他心里顿时阴霾尽去。这一日,二人在屋里吃早饭,却不见两个孩子。

秦大王问:“小虎头他们呢?”

花溶也有点奇怪:“一早就被三叔叫走了。说是要给他们吃什么好东西。”

秦大王哈哈大笑:“这两个臭小子。”他的声音低下去,“三叔这是不想让他们打扰我们……”

花溶面上一红,啐道:“谁打扰你了?”

“哈哈,丫头,我们有两个儿子了,我真想有个小闺女……”他老生重弹,花溶白他一眼,“小孩子多累人啊。”

他搂住她的肩头,声音低沉得不像样子:“丫头,又累不着你……”

“呸,不累我累谁?你自己生啊?”

“丫头,我会天天都陪着你嘛。只要小闺女生下来,天天都我哄她,带她,喂她吃东西,你什么事情都不用做……”

花溶简直要被打败了:“你转行做奶妈了?”

他理直气壮:“不行么?我做奶爸有一套,小虎头刚来时才两三岁,我天天看着他,不照样把他养成了大胖小子?……”那时,小小的人儿天天跟在自己身后,小靴子走得踢踏踢踏的,神气活现,无比气派。谁说那不是一种幸福?如果再加上一个小闺女,天天承欢膝下,岂不更是赏心乐事?

花溶心里一酸,明白他的心情。他已经快年过半百了,当然急切希望有自己的亲生的孩子。自己也三十几岁了,身子又不好,真不知还能不能给他生个闺女。

他神神秘秘地贴在她耳边:“我问过一些老郎中,他们说,女子身子不好的,生了孩子之后,会好很多……”

这倒是,自己生了小虎头后,身子就好了许多。可是,那些内伤,并非是因为邪毒感染,这和生孩子是不一样的。

她红着脸,轻轻推他一下:“这一切,都等赶跑赵德基再说吧。”

他喜形于色:“好好好,我一定尽快赶走这个王八蛋。”

他急切地帮她盛饭,添汤,柔情蜜意,仿佛赶走了赵德基,自己的小闺女马上就来到人世间了。

海面无风。

所有船只开始集结。

小虎头蹦蹦跳跳地看着妈妈背着的箭簇,“妈妈,我也要去。”

花溶微微一笑,抚摸他的脸蛋:“儿子乖,跟爷爷在家里呆着。”

“不嘛,不嘛,我要跟着妈妈。”

李汀兰牵着孩子走过来,温声软语:“小虎头,你跟着我好不好?”

花溶身子不好的日子,小虎头在海滩上玩耍,总是李汀兰照顾他,无微不至。虽然是耶律大用的女儿,但是,几乎第一面开始,花溶就觉得这女子亲切温柔,这些日子的相处,更觉得她完全是跟其父不同的。

她笑起来:“小虎头,你跟李阿姨一起玩耍。”

“不嘛,我要去作战,哥哥都去,我也要去。”

“哥哥长大了,你还是小孩子。再过几年你再去。”

“不嘛……”小虎头紧紧拉着妈妈的衣服,“妈妈,我要去……”

战争的场面,孩子还从未见过,他还这么小,才六七岁的孩子,怎能去目睹这样的血腥?

老远地,小虎头见阿爹走来,像见了大救星,,十二分地娇嗔:“阿爹,我要去……妈妈不要我去……我想去嘛……”

秦大王一把搂住他,亲昵地亲一下他的脸蛋:“乖儿子,打仗很危险的,你就在家里,捉了海龟等我回来帮你烧烤……”

章节目录 第651章 宋国文化

“不嘛,不嘛……”

“阿爹给你带礼物回来。”

“不嘛,我要去,就要去……”

秦大王对这个宝贝儿子向来没辙,几乎是有求必应。他看向花溶,试探性地:“我派两名侍卫专门看着他……”

花溶断然道:“小虎头,不许去!你再不听话,妈妈就要生气了!”

小虎头见妈妈沉了脸,嘴巴一扁,却又不敢哭出来。

李汀兰柔声道:“夫人,大王,你们放心,我会帮三叔好好看着小虎头的。”

两名奶妈也走过来,她们从小带着小虎头,完全视同亲生的儿子,只这两年小虎头日渐长大,才各自婚配了岛上的其他男子,生儿育女。

杨三叔也拄着拐杖颤巍巍地出来:“小虎头,你又不听话了?快来,爷爷带你去寻好玩的东西。”

花溶看着这几个人,每一个都会好好照顾小虎头,自己还有什么放不下心的?

秦大王见他委屈,放柔了声音:“小虎头,我们很快就回来,你乖乖听话,等阿爹回来,你要什么,就给你什么,天天陪着你玩儿,好不好?”

花溶也微微一笑,拍拍他的头:“小虎头,等赶跑了敌人,妈妈天天都陪着你。”

落在后面的陆文龙提着长枪跑过来,朗声道:“小虎头,等哥哥回来教你武艺,你变厉害了,就可以跟我们一起去了。”

小虎头最听哥哥的话,这才勉强答应,从秦大王怀里下来,磨磨蹭蹭地拉着杨三叔的手,眼巴巴地看着众人走远。

花溶走了几步,终究是女人,又回头看儿子,但见他已经在和一群孩子打闹了,才放了心。

巡洋舰上,几乎所有人都出动了。秦大王站在高高的甲板上,看着自己的全部精锐。在他身后,站着花溶和陆文龙。母子二人都背箭,陆文龙手里还多了两把威风凛凛的长枪。几次海战下来,他亲自参与,杀敌无数,已经成了秦大王麾下最骁勇的一员小将了。

海盗们最佩服的便是英雄,陆文龙一显身手后,大家当然就再也不认为他是大王的儿子才能获得这种优待了。

一面老大的旗子升起,海天之间,一个巨大的“花”字。

红底黄字,带着一种充满风情的浓艳。浓艳里,又带着一股杀气腾腾的热意。

花溶凝视着这面旗帜,仿佛是一种灵魂附体的感觉,多少次的大战,都是升起了这面旗帜,带来巨大的胜利。

这一次呢?这一次会如何?

白鹭岛。

这是刘琦水军的驻军之地。

赵德基突然退却,只留下一个指示,务必将秦大王等赶尽杀绝。但是,如何布置,后援什么时候来,都没有下文了。

刘琦天天呆在大帐篷里,百无聊赖。

他本是一员陆军将领,不善水战。仓促之间被强征来剿匪,第一没有正当的理由,师出无名;第二,地形不熟悉,海战非强项;第三,陛下的心事捉摸不定。就连所有的士兵,就连他这个高级第一线的指挥官,都说不出这个战争到底有什么意义。

这样的情况之下,要调动大军死战,完全是不现实的。而且,他接管的大部分是张俊的队伍。接管后,才知道张俊这些年带的到底是什么样的军队,完全纪律败坏。驻军不久,就四处骚扰周围百姓,军队缺少女子,当兵三年,母猪当貂蝉,这些人,见了渔家女,不论老少,都抓去淫乐。所作所为,完全不比当初大金的军队好多少。

再反观海盗们的所作所为,据刘琦的调查,这些年,从无扰民行为,相反,吸纳了大量的户口,开垦荒地,加大渔业,发展得欣欣向荣。

老百姓们两相对照,反而将朝廷的军队视为了强盗。

刘琦忧心忡忡,可是,对于这么一支仓促接手的军队,根本无暇改造。只能干呆着,执行赵德基的命令,先围而不攻,等援军到了,就彻底干掉秦大王。

没想到,秦大王却先出手了。

这已经是驻军后的一个半月了,秦大王比他还算得精准,朝廷大军,粮草差不多快断绝了,军心十分动荡。

这一日,一名探子满头大汗地跑进来:“报告刘将军……”

刘琦大喜:“怎么?粮草要到了?”

“不好了,刘将军,朝廷的粮草大军,刚出了江淮,就被劫持了……”

刘琦大惊失色:“胡说,谁敢打劫朝廷粮饷?”

“小人也不知道,没有任何线索。据估计,应该是当地的土匪。”

当地哪有这么厉害的土匪?

刘琦心里一沉,这个时候,打劫粮草,显然是洞悉了朝廷的所作所为,谁才能做出这样的举动?

到底是哪一支大军有这样的本事?

难道秦大王在大陆上还有不为人知的神秘势力支持?

他立即道:“朝廷怎么说?”

“小人是从****探来的消息。朝廷方面还没下文。”

朝廷竟然对此还没有任何的指示?

“你先稳着,不要把此事告诉任何人。”

“是。小人除了禀报将军,不曾告诉任何人。”

探子退下,刘琦立即召集几名军中幕僚相商。

“现在粮草不继,如果再围下去,不等秦大王粮草断绝,我们先断了,各位,你们怎么看?”

众人七嘴八舌。

“是谁劫持了粮草?谁有这么大的本事?”

“我们是否可以提前进攻?”

“立即禀报朝廷,要求增援……”

……

刘琦一挥手,听得外面气急败坏的声音,一名军官跑进来:“刘将军,大事不好了,听说朝廷粮草被劫持了?士兵们吃不饱,已经开始闹事了……”

刘琦大惊,谁这么快就散步了消息?

他立即率众出去,只见岛屿上很大的一块驻军帐篷前面,一群士兵扭打成一团,争抢一袋馒头。

“住手……”

他大喝一声,竟然喝不住。

他勃然大怒,抽刀出来,就将最近的一名争抢者劈为两半。

鲜血横飞,众人惊愕地住手。

“跪下!”

争抢的几十人一起跪下。刘琦才看到地上的几张飘飘扬扬的纸张。

一名文士幕僚捡起来一张,念出来,竟然是散播朝廷粮草不济的传单。这样的传单,几乎每一个帐篷都有。

刘琦的面色阴沉得要出水来:“军队里混进了奸细。来人,马上彻查,到底奸细藏在哪里!”

“是!”

大军里,立刻开始了紧张的彻查。

可是,这更加重了士兵们的恐慌和不安。粮草不济,出师不利,又有奸细,注定了这场战争实在是太不得人心了。

折腾半夜,抓获了十几名嫌疑犯。

一个个跪在地上大喊冤枉,也无法审判出真实的结果。

刘琦百般无奈,只好下令杀鸡骇猴,将这些人统统斩杀了。当务之急,是不能让秦大王看出自己等粮草断绝反攻,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他写了一封密信,要最亲信的侍卫送出去禀报朝廷,是战是和,一切得等陛下指示。

就在刘琦惶惶不安的时候,另一个人比他更加不安。

淮扬小镇。

一行人马快速停下,进了一间小小的客栈。

刚坐下,喝了一杯茶,一名黑衣人就匆匆进来:“爷,我们探得消息,宋军朝廷粮饷被劫持……”

金兀术大吃一惊:“果真有此事?”

“果真!这批粮草是淮扬出发的,好不容易才凑齐,结果还没出去,就被人放火一把烧光了……”

是烧光!

抢劫的人带不走,打跑了朝廷军队后,干脆一把火全部烧了。

朝廷再要凑齐这么大数量的粮草,根本不可能,因为现在正是青黄不接的季节,南方的粮食都还没成熟。

金兀术站起来,眼里闪出异样的光芒:“莫非真的是鲁提辖干的?”

武乞迈提醒他:“鲁提辖一人岂能有这样的本领?”

也对,这样的计划,操作的精密,绝对不会是一人所为,相反,应该是一支极其庞大的,分工细致,合作有序的大军才能完成。

鲁提辖武功再强,也不过是一介僧人,他岂能做到这一点?

………………………………

而且,做得如此精密,要如何巧妙细致地策划才能完成?

金兀术越想越是惊心,自以为已经送了秦大王一份超级大礼了,但是跟这份大礼比起来,简直就是不堪一提了。

事情到了今天,如此地扑朔迷离,简直是他想不到的。

“爷,宋国政局如此混乱,是不是有什么大事情要发生?”

金兀术眼珠子转动,也饶有兴趣。

宋国真会发生什么大事?

“爷,我们该不该提早做好准备?”

金兀术想了想,才坐下来,提笔写了一封密函,然后用火漆封好,交给一名侍卫:“你马上赶回去,交给狼主。”

“是。”

侍卫一走,他心底一松。

武乞迈低声道:“如此好的机会,狼主应该不会再错过吧?”

他一笑,谁能知道呢!

推开窗户,迎面一阵暖风,才发现这个春季快要完了,夏天,不知不觉已经来了。外面是典型的小桥流水,江南风光,垂柳在河堤轻拂。这里,就连垂柳也和北方不一样。这里垂柳更柔软,更妩媚,不像北国,就算是柳树,也透着一股子的沧桑。

在这里呆得越久,越是喜欢这片南国的风光。这也是他不愿意再亲自回去领兵的原因之一,竟然宁愿朝朝暮暮地呆在这里。

时人讥讽赵德基,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原来,这个江南地,真的是**噬骨乡,英雄没落此处,但愿红粉佳人,画舫轻舟,谁还愿意有事没事去做什么金戈铁马?难怪每一次的战争都是游牧民族抢先发起,塞外苦寒,中原安逸繁华,谁不想来分一杯羹?

他回头,看桌上的书籍,除了苏东坡,王安石,还有李易安、辛弃疾……宋国的文化和灿烂,经历了靖康之变,经历了淮扬大火,竟然还能如此迅速地崛起。

章节目录 第652章 温存

尤其是辛弃疾,名声几乎是风起云涌地崛起。脑海里浮起他的诗词: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武乞迈等见他拿着一本册子不停地翻阅,问他:“爷,这位又是什么大人物?”

他合上册子,放在一边:“这是宋国新崛起的文化偶像。如果这样的人在宋国得势,只怕宋国以后的强大,不堪设想。”

武乞迈笑起来:“赵德基会让这样的人得势?”

当然不!

他长叹一声,只要赵德基当政,金国就可确保畅想贡银,平安无虞,至于战争,再打来打去,实在不会有太多好处了。

“秦大王这厮被包围了这么久,还没山穷水尽?”

“我看,秦大王很快就要反扑了。”

“宋军的主将这一次是刘琦。刘琦对金作战,也是很有名的。只怕秦大王不是那么容易对付。”

“刘琦再能干也没用,现在宋军面临三大劣势:第一,师出无名,劳师袭远;第二,不善水战,地形不利;第三,粮草不继。只要秦大王能抓住机会,必定一举击溃。”

“秦大王这莽夫能抓住机会么?”

“我倒希望他一举灭了刘琦,这样,宋国现阶段就不会有什么得力的抗金将领了。”

只是,秦大王能抓住机会么?

不止他想知道,还有人比他更想知道。

巡洋舰上。

秦大王着意看着天色,身边几名老海盗,几十年风里浪里的经验,在根据西边的云团,判断近几日的天气情况。

一名探子跑上来,欣喜若狂,“大王,大王……”

“又有什么消息?”

“朝廷派给刘琦的粮草被人烧了……”

“啊?”

花溶瞪大眼睛,简直不敢置信。她看着秦大王,脸上几乎如一朵晚霞中盛开的鲜花,忽然散发出夺目的光彩:“刘琦打的主意是对我们围而不攻,要我们投降。这一次,我们决不能再给他任何的机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