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会,臣妹想去蒙古看看。”瑚图玲阿目光飘远,带着向往。

弘策和弘参有些诧异,这皇家的女子,最想远离的就是蒙古了,瑚图玲阿居然想去,不过去玩一下和一辈子住在那里又不一样,弘策和弘参稍微放松。

“我也要去,不知道皇阿玛会不会如皇玛法一样巡幸塞外呢,到时候我们就可以出去走走了。”富灵阿想着外面的世界,目光中也是带着向往之色。

“会的”弘策说道,胤禛上位虽然不会像康熙和上一世的乾隆那般经常出巡,但例行的是不会少的。

想到这次他们的任务,若他没有猜错的话,弘历这次的任务是下江南了。

“六弟这次去了哪?”弘策朝着弘参问道。

“蒙古”弘参简单地吐了两个字。

弘策意外,胤禛居然把弘参派到这么远去,但富灵阿和瑚图玲阿一脸的欣喜,本想问问弘参蒙古的情况,但也知道弘参他们去是办正事,而且又是保密的,富灵阿和瑚图玲阿则收起了内心的好奇。

不急,她们要找个时间再好好问问弘参。

“广州”弘策也简单地道。

这话一出口,富灵阿和瑚图玲阿又是一阵眼热。阿吉表哥可是在广州那一带呢,每年都会送些好吃的,好玩的,稀奇古怪的玩艺给她们。

“五哥”富灵阿和瑚图玲阿上前一人拉着弘策的另一边手,声音里带着甜甜的讨好之意。

弘策挑挑眉看着富灵阿和瑚图玲阿的动作,想松手,可是富灵阿和瑚图玲阿拉的死紧,而他也不舍得用力甩开而伤到她们,只好卖着关子,拖着富灵阿和瑚图玲阿往里面走。

参娃在后面摸摸鼻子,其实他也带了礼物回来,怎么富灵阿和瑚图玲阿却没来拉着他呢,还是觉得蒙古没有好东西?

“回来啦,到饭厅里坐着,别拉拉扯扯的。”耿精灵从厨房走了出来,在花莲的帮助下卸下了围裙。

看到儿女们都齐了,也难得一聚,她今天也就下厨了。虽然在孝期间,没有什么好菜好宴,但耿精灵也从能简单中做出美味来。

“好久没有吃到母娘做的饭菜了,真是想念。”弘策边吃,边不忘给耿精灵还有他的弟妹们夹菜,一脸幸福和陶醉的表情。

耿精灵看了好笑,有什么这好吃吗,但是看到儿女们都吃的很欢欣,她也很高兴。

用过饭后,耿精灵便把儿女们招到跟前来说说话,陈嬷嬷和花莲这些都识趣地退下了。

弘策和弘参便开始汇报了他们的去处,做了哪些的事情,自然也提到了带回什么礼物,富灵阿和瑚图玲阿听的是两眼放光的。

“母妃,儿臣见了阿吉表哥了,他在广州过得不错,训练了一批出色的水军。大清往后有了出色的水军,再也不怕海盗和匪寇的袭击了。”弘策表情出现了喜悦之色,可以看出他对阿吉训练出来的水军是多么的满意了。

“光有水军惹没有船舶、大炮也是不行的,大清越是富饶,在海外人眼中便是块大肥肉,所以大清这样的训练还是远远不够的。”弘参出言道。

耿精灵点了点头,上一世历史上八国联军的侵略可是留给了后世惨痛的教训。

第六百二十二章 开明的母妃

感谢福特小姐投的评价票,感谢玉米小怕怕投的粉红票,感谢转身的相遇打赏的平安符,感谢紫英嫣雨、谁也、一片浮云1打赏的粽子,谢谢亲们的支持和鼓励!

轻轻昨天失信了,最近精神很疲倦,码字老是力不从心,亲们一如既往的支持让轻轻很感动,你们是轻轻动力的源泉,谢谢!轻轻会补上的。

-------------------

对于政事上的事,耿精灵也不多问,知道就好了。而且前朝的事就算她不说,弘策和弘参他们也会跟他说,甚至小金和夭红还有朱朱也会跟她报告。

虽然她并没有如那拉氏、李氏她们一样把自己的眼线安插到处是,但在这皇宫中,除了胤禛那边,其它她想知道还真瞒不了她呢。

胤禛这次把儿子们派出去,一也是让儿子们去参与彻查大清的贪官污吏,二是考验着儿子们的才干。

弘晖虽然是胤禛心中的继承人,而胤禛也一直吸取着康熙朝的教训,避免儿子们为了皇位争的头破血流,但胤禛却不会因为弘晖而把其它的儿子们养成废材。

儿子们成材,作为父母定是骄傲的,没人愿意自己的儿子们不争气的。再者胤禛继承了帝位也一心的想做出些功绩来,继续开创大清的盛世之路,他只想大清在自己的治理之下,越来越好。

“弘策,你想做什么就去做吧。”耿精灵带着鼓励地看着弘策,只要弘策做什么,她都支持的。他知道弘策有理想,想远行,做为弘策的生母,她也不愿让儿子拘在京城这四角之地,外面的世界多美好啊,不出去走走总是会遗憾的。

“母妃”弘策感动地看着耿精灵,他就知道母妃会支持他的。虽然他也舍不得母妃。可是他更想出去走走。

上一世,他最初的初衷并不是皇位,而是远行。只是大清皇室的规定,皇家的子孙没有帝王的同意是不得随意离开京城的,那个时候他的出身还有她的母妃甚至外在的因素迫使他不得不去争那个皇位。

那个时候他太想得到康熙的重视了,但现在回忆起来弘策并没有什么遗憾,这一世。他要把他最初的初衷的心愿了了。

“想什么就去做吧,趁年轻。”耿精灵再道,是的趁年轻。弘策他们并不是她和弘参,人类的寿命是有限的,年轻人有很有心愿不去完成,想做的做不了。到以后总会是遗憾的,所以她才鼓励弘策去。

虽然胤禛那一关并不好过,毕竟这是皇室的要求,若是给弘策开了先例,定会让那些王孙侯爵不平衡的。

“皇阿玛会答应吗?”富灵阿不明所以地看着自己的母妃和五哥,皇室的子孙,特别是爵位在身的,要出京是多什么的难。

“也许皇阿玛会答应也说不定。毕竟现在大皇兄虽然不是太子。可明眼人谁不知道大皇兄就是皇阿玛心里的太子。皇阿玛并不希望看到兄弟为了皇位残杀吧,五哥无心皇位。要做个闲王,皇阿玛不会不答应的。而且五哥离开京城,不再参与朝政,对大皇兄来说就不是威胁,皇后她们只会高兴,定会支持的。”瑚图玲阿分析道。

“母妃知道你们都是个谨慎的,但母妃今天还是得告诉你和富灵阿,这些敏感的话在母妃这里说说倒还好,但在别地方都得注意了,你们也是,隔墙有耳,别让人拿了错处了。”耿精灵立马说道,虽然真的传出去,她也有办法去救场,但还是觉得有必要提醒一下两个女儿。

现在她是宠妃,想拿她错误的人多了去了,弘策、弘参和瑚图玲阿、富灵阿是她的儿女,自然也是被人重点盯梢的对象。而且胤禛的粘杆无处不在,这人不止对前朝心就是对后妃也一样的不放心。

耿精灵倒不担心弘策,而弘参和朱朱也是在大清打酱油的,她自然也不担心。但富灵阿和瑚图玲阿不一样,这两个就是纯纯的娃,虽然聪明,可这聪明的人多了去了,放眼后宫中,哪个是好惹的。

当然,她也不希望自己的儿女缩头缩尾的,以他们的实力没这个必要,但有些地方小心总是不会错的。

“是,儿臣谨记。”富灵阿和瑚图玲阿点了点头,想到夭红给她们曝出过暗处的人,也觉得说话确实得谨慎了,这些敏感的词,一传出去,对她们可不是好事。

“你们明年就及笄了,只要不超出礼教道德的范围内,额娘也不会管你们的。”耿精灵也不偏心,对比起皇子,公主就没有这么自由了,但富灵阿和瑚图玲阿是大清的公主,只要不是什么出格的问题,胤禛定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谢谢母妃。”富灵阿和瑚图玲阿两人对视了一眼,欣喜地道,明年就及笄了,她们要出来玩就不容易了,还有一年的时间,这一年,她们就好好玩吧。

“待孝期一过,儿臣便会去向皇阿玛请旨。”弘策决心道。

“孝期一过就得选秀了,五哥不用大婚。”参娃看着弘策问道,上一次选秀胤禛放过了弘策,这一次还会放过?

富灵阿和瑚图玲阿还有耿精灵都看向弘策,是啊,如果只有弘策一个人的话,去旅行倒还能说的通,但是若带着嫡妻一起有点不现实。

弘策已经十六七岁了,皇家的孩子到了这个年纪孩子几个都有可能了,再者弘策是长兄,下面还有弘参和弘历的婚事,胤禛这次不可能放过弘策的。

“儿臣可以先订亲,不会耽误了六弟和七弟的。”

弘策如此说着,面上一点也不担忧,想来心里也是考虑到这一层了。

“随你们吧,皇上那里,你们自己搞定。人生苦短,什么年龄段该做什么事,你们也不小了,有自己的想法,母妃也不干涉你们。”皇家的规矩多,耿精灵还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自由一些。

“母妃真好。”富灵阿和瑚图玲阿很高兴地粘着耿精灵,就是弘参也挨在一边。

弘策看着弟妹对母妃的亲近,心里羡慕,只是他已经长大了,真怀念小时候可以在母妃的怀里赖着。

永寿宫之外,李氏也是和弘昀还有弘时两个儿子在说着话,现在李氏对弘时倒好了些,怎么说弘时也是她生的,自然要成为弘昀的助力。

所以李氏一直把弘昀当未来的皇帝培养,把现代的一些思想都灌输给弘昀,甚至要弘昀多学学康熙,又拿了历代的帝王在弘昀的面前对比了一番,她要教出未来大清最出色的帝王,比历史上的乾隆更为的出色。

弘时这个儿子,李氏虽然打心底亲近不起来,但也不想弘时有异心,所以她都把两个儿子绑在一块,告诉弘昀和弘时,兄弟齐心,齐力断金,只有团结就是力量。

这道理谁都懂,只要上过学的人都知道,不过经过了李氏的分析,弘昀和弘时两兄弟更为的亲密了,显然也是占到了一线上。

弘昀对弘时这个亲胞弟还是很好的,而且因着弘时庶长子体弱多病之事,弘昀心里也总是带着淡淡的愧疚。没有谁比药罐子的弘昀体会到了体弱多病,而一直治不好的苦,谁不想有个健康的身体呢。

而且弘昀也并不觉得庶子又如何,他还不是一样是庶子,虽然他在心里也希望有嫡子,但对弘时庶长子的情况也是很怜惜的。

只是弘昀的愧疚,弘时体会不到,对于李氏疼弘昀比他多,弘时心里一直都不平衡着。但现在他不得不和弘昀站在一起,毕竟现在的皇子可不止他们两个,弘时并不认为自己会争不过弘昀。

首先弘昀是个病殃子,能活几年都是个问题,皇阿玛怎么会把皇位传给一个身体差的皇子呢。再者八皇叔最疼的是他,只要八皇叔没了希望,定会转头支持他的,弘时有这个信心。

而且弘时想要李氏手中的权利,也正是因为这个,他心里更为的嫉妒弘昀这个兄长,对于弘昀身边倚重的李方更是暗里拉拢着。

李氏可不知道弘时的打算,不过她也是防着弘时的,但对于弘昀李氏是百分百的信任,也把手中的一部分权利交到弘昀的手中。

暗一的死对李氏来说那真是痛啊,不过没有暗一,李氏还是有很多的暗卫,再加上李方也是很出色,现在成了暗卫的头头了。

皇子们回宫了,自然得去后宫请安,有儿子的后妃无疑是让其它后妃羡慕的,景仁宫那拉氏成功地把弘晖留了下来谈事,永寿宫耿精灵也和儿女们相聚着,长春宫里李氏也是套着儿子们的话。

现在延禧宫里,钮钴録氏问了弘历几天所去办的事后,满意的点点头,自己生的儿子并不比其它人的差。

“母妃,这是皇阿玛赏给儿臣的。”延禧宫中,弘历把胤禛赏的一套贵重的文房四宝放到钮钴録氏的面前,面上是一脸的高兴和得意。这可是他想要好久的了,没想到皇阿玛居然赏给了他,其实的皇兄得到的赏赐都很一般,看来皇阿玛对他也不是全然无视的。

钮钴録氏嫌弃地看了一眼,看着得意的弘历,立马道:“你就这点出息,等你坐上了那个位,想要什么没有。弘历,不是母妃对你严厉,你皇阿玛心里的皇太子之位只有弘晖,你上面那些皇兄个个都不是善茬的,你若不争气一些,以后这紫禁城里哪有我们母子的容身之地。”

“儿臣不会让母妃失望的。”弘历的声音也带着坚定的意味,这次江南之行,让他无限向往,只有坐上皇位,他才能自由。

第六百二十三章 苏培盛哀怨了(一更)

感谢ㄤㄤ投的两粉红票,感谢dieyine打赏的两份粽子,感谢fennd、谁也、一片浮云1、12477打赏的粽子,谢谢亲们的支持和鼓励!

“查到了什么?”养心殿内,胤禛冷冷地问道,他的面前跪着正是派去的粘杆。

“回皇上,怀郡王之所以这么顺利地完成任务,有八爷的功劳,请皇上过目。”粘杆说着,把从怀里掏出资料递上去给胤禛。

胤禛看了看脸色阴沉着,他就搞不明白老八怎么对弘时这么好,这疼侄子的方式已经超过了他唯一的独子弘旺,这并不合理。

弘旺是老八唯一的骨血,也同样的优秀上进,并不比弘时差,但老八自弘时小时候就一直疼到今日,就算和对立,也还是一如既往的疼弘时。

想到这里,胤禛都不得不怀疑着李氏和老八之间是不是有什么事,而李氏对弘时的态度也怪怪的。

胤禛本来就是个多疑的,且对在后院也安插不少的眼线,他相信自己的能力,也一直不相信老八和李氏有个什么。

弘时是他和李氏生的第四个孩子,这么说来,李氏一直并没有什么不妥之处。可就是怪在老八对弘时的举动上,让胤禛觉得不对劲,这么多年以来,老八对弘时的所作所为并不像是在做戏。

就这一点看来,当年李氏怀上弘时前,老八定和李氏有过接触。

胤禛脸色阴晴不定,虽然现在对李氏并没有宠爱,但李氏总是他的后妃,没有哪个男人在怀疑自己被戴了绿帽子还会开心的。

“朕要知道这么多年来,齐妃和老八有没有什么接触。”胤禛下了命令道,事情一旦有了怀疑,就像是哽在他心中的一根刺一般,不弄清楚。心里总是不舒服的。

粘杆收到命令离开后。胤禛又拿起资料拿了一遍,老八对皇位一直不死心,其它的兄弟也虎视眈眈的,胤禛心中不是没有压力。

如今刚登基,这大清朝里朝外的哪个不盯着他,他也恨不得立马做出政绩来,只是胤禛也不是那急功进利之人。也知道这朝堂的水深着呢,里面牵扯了太多的利益,不是他一下子能理清的。

本来朝堂的事就让他压力了,没想到后宫的事也是不省心的,钮钴録氏和弘历还有华太医、紫阳真人的事,胤禛都还没有完全搞清。现在又是李氏还有老八和弘时的事,胤禛心里憋着股气,怎么都觉得自己的头上绿油油的。

苏培盛走了进来,只觉得养心殿的空气真是凉透了,身子不自觉地缩了缩,才道:“皇上,几位皇子出了御书房后先是去了景仁宫给皇后娘娘请安,才回到自己的母妃处。”

胤禛收回了思绪。看着苏培盛道:“几个宫里的情形如何?”

“皇后娘娘召了淑滇、端柔、和惠三位公主到景仁宫和端郡王一起用膳。那拉府的嫡女也在。”

胤禛听到苏培盛提到了那拉府的嫡女,目光闪了闪。没说话,苏培盛只得继续道:“寿郡王和怀郡王去了长春宫给齐妃娘娘请安,齐妃娘娘留了两位郡王在宫中用膳。宝郡王也被熹妃娘娘留在了延禧宫中用膳。”

胤禛还是不说话,等着苏培盛说下去,苏培盛自然也是知道胤禛在等什么,他故意把永寿宫放后的,于是便道:“懿贵妃娘娘听闻睿郡王和仁郡王回京了,便亲自下厨为两位郡王接风洗尘,端敬公主和惠敏公主也都在,永寿宫还不是传出笑声,可见懿贵妃娘娘是很开心的。”

话一出说完,苏培盛便觉得他总于见到阳光了,这感觉真好。虽然也习惯了皇上身上的寒气了,但经常被这么冻着,他这把老骨头可受不住。

不过洗了三温暖过后,人也精神多了。

“朕今晚摆膳永寿宫。”胤禛说完便回到了书案上继续去完成了他的奏折。

“嗻”苏培盛恭敬地应了一声,便赶紧传达圣意去了。懿贵妃真是幸运啊,这么多年了,皇上还是一如既往的宠爱,半分没有减少。以前在王府时,皇上还会顾忌一下,可是登基后,皇上很明摆让大家知道他就是宠懿贵妃。

后宫中的女人都不好惹,苏培盛也不会胡乱得罪人,不过在心里还是偏向永寿宫的。懿贵妃被皇上宠了近二十年了,这可不是谁都有这份能耐的,再加上四个皇子皇女都教养的很好,苏培盛更是觉得懿贵妃深不可测。

书案前的胤禛并没有心思看着奏折,而是把后宫给想了一遍,自他一登基,朝中立储的声音一直很大,可是他都压了下来了。

弘晖是他心中内定的太子,不是没有想过直接封弘晖为太子,只是胤禛并不想弘晖过早的坐在太子之位上,弘晖还需要更多的磨练。

再者,一方面胤禛也是在敲打着那拉氏,他并不喜欢那拉氏的手伸的过长了。弘晖是他一手培养起来,胤禛要的不是一个完全听生母话的皇子,就算费扬古死了,胤禛对那拉氏也没有完全的放下了戒心了。

费扬古是那拉一族的掌权人物,只是他死后,那拉一族的权利落在了那拉氏的亲叔叔费扬塔珲身上。费扬塔珲也是个武将,但没有费扬古这般优秀,几个儿子也是很平庸。

但那拉一族的嫡系女儿却很少,庶出的为多。皇后那拉氏是费扬古的独女,胤禛不难怀疑着,费扬古会把手中的权利交给那拉氏。

现在看来,弘晖还是让胤禛很满意的,只是那拉氏把自己的亲侄女接进宫,甚至那拉氏对女儿的培养和重视都让胤禛觉得那拉氏又在打什么主意了。

那拉景娴是那拉氏唯一的嫡亲侄女,胤禛便不难知道那拉氏的想法,如果那拉氏只是个安份的皇后,胤禛倒无所谓。

可那拉氏身系着那拉一族的兴荣,掌控着那拉一族的大权时,胤禛便不想那拉一族的女儿嫁给他选定的继承人。

弘晖孝顺,且为人宽厚,胤禛并不想弘晖的后宫出现那拉一族独大的场面,一旦后宫的权利独大,于前朝于大清可是最不利的。

不是不相信自己的儿子,而是他的皇后那拉氏并不是个简单的女人,唐朝还有武氏称皇,胤禛可不希望大清到时候也出现类似于唐朝之事。

不过要是胤禛知道后世出现个慈禧,虽然没有称皇,但也是摄政太后,不知道心里有何想法。

可怜的那拉氏,虽然她觉得那拉景娴还小,别人不会怀疑到她的用心,却不想肥水不流外人田这是谁都知道的。

不知以后那拉景娴是否如了那拉氏的愿嫁给弘晖,延续那拉一族的母仪天下了。

晚上,胤禛便到了永寿宫,耿精灵并没有亲自下厨,而是让高嬷嬷去安排了一番。

今晚胤禛来的有些晚了,耿精灵也并没有多问,胤禛过来她招待好就行了。

胤禛看了桌上的饭菜,也没有说什么,虽然他也想吃到耿精灵做的饭菜,但许是顾到耿精灵中午为儿女准备膳食辛苦了,所以也并没有开这个口。

饭后,胤禛便和耿精灵相携着在后花园散步着,他喜欢这样手牵手散步的感觉。耿精灵在住进永寿宫后,永寿宫也被她打理了一番,让人看着惬意舒适,她一向都是贪舒适和享受之人,自然也不会亏待了自己。

“灵儿陪胤禛倒御花园走走吧。”

胤禛的话让耿精灵惊讶着,不过还是顺着胤禛的意点了点头:“皇上一提,臣妾才想起自进宫以来,臣妾都没有好好看过御花园景色呢。”这还真是实话,进宫之后,除了必要的请安,她都老实地回永寿宫窝着。

御花园是个狗血的地方,是最能巧遇的地方,耿精灵一向对御花园这个是非之地远离着,不过胤禛提出来了,她也就随着胤禛走走。

“灵儿就是太过于喜静了,永寿宫的小花园虽然被你整理的很好,朕很喜欢这里。不过今晚灵儿就陪朕到御花园走走吧,朕也是好久没去散心了。”胤禛牵起了耿精灵的手,只是肩膀的酸痛让他微微拧眉。

耿精灵见此也知道他是批了一天的奏折的原故,等回散步回来,再帮他揉揉吧。

本来去御花园散步,耿精灵还想着会不会遇上什么事呢,没想到胤禛这排场可大了,他们一到御花园,苏培盛负责清场了,诺大的御花园就他和胤禛两个。

柔柔的夜色让人晕晕欲睡之感,寂静的御花园里透着股清爽之气,闻着淡淡的花香,顺着小径那一排排灯笼望过去,昏黄的灯光照射下的百花正悄悄地在夜里绽放着属于它们别样的美。

一双厚热且骨节分明的大手轻扶上了耿精灵的肩膀,轻轻的揉按着,本来就昏昏欲睡的耿精灵也不抗拒,干脆直接趴下,享受的由着胤禛帮她按摩着。

本来她还想着,先让胤禛帮她按着,一会她再帮着胤禛按,却不想就这么睡下去了。

苏培盛的眼睛可是一直瞪得很大呢,懿贵妃是不是太会享受了,这么心安理得,这么惬意地熟睡过去了。皇上还一脸温柔的把懿贵妃抱回永寿宫,苏培盛有些为他们的皇上委屈了,毕竟皇上可是累了一天了,怎么也是懿贵妃服侍皇上吧。

耿精灵可不知道她这一睡,苏培盛哀怨了。

第六百二十四章 立储风波(二更)

感谢doudou520投的粉红票,谢谢亲的支持和鼓励!

耿精灵一觉醒来已经是天明了,这一晚上她睡的很安忧,可是前朝后宫可没有多少人能睡得着的。

而此时,朝堂上还是热议着储君之事,这些大臣们像是被打了鸡血一样的混身是劲,纠着储君之位不放。

胤禛一直不动声色,坐在龙椅上看着下面的大臣,好似在看戏一般。

“众爱卿心中可有合适的人选。”

“端亲王贵为皇嫡长子,…臣等请立端亲王为太子。”一众朝臣跪地向胤禛请立弘晖为皇太子。

这朝中谁不知道胤禛心中的继承人就是端亲王,再说了立嫡立长,端亲王两样都占了。而且端亲王在一众皇子中虽然不是最优秀的,但由着皇上一手教出来的,也差不大哪去。

一众大臣自然投着胤禛的心思,请立端亲王为太子。当然,也有不吭声的,朝臣自然都不是一派的。现在皇上膝下有六个皇子,除了中宫之子弘晖为端亲王之外,其它皆为郡王。

六个郡王的生母便是圣宠的懿贵妃,还有齐妃和熹妃,其中懿贵妃的风头最盛,而齐妃也不相让,熹妃虽然低调,但宝郡王一样也有支持者。

这些皇子身后的自然都有属于他们的支持者,不可能无人问冿的。

只是现在朝中端亲王的呼声虽然最高,但也不是全部,现在众朝中只是顺着胤禛的心罢了。

胤禛也并不生气,大清现在确实不能没有储君,而且国不可一日无君,君不可一日无储,只是过早立储,未必有益。

就在这时,一道让众人惊异的声音道:“睿郡王品貌出众。文武双全。奴才认为睿郡王当为大清皇太子。”

哗,众人望了过去,居然是隆科多的声音。自在康熙朝失宠之后,隆科多倒是安静了许多,只是今天这话一说出来,众人无不猜测着隆科多为什么支持着睿郡王。

隆科多的亲外孙女可是仁郡王未来的福晋,只是隆科多与岳兴阿父子关系决裂。现在却支持着睿郡王,众人一直浮想联翩,猜着隆科多和岳兴阿父子关系是不是好了。

本来隆科多这么说也就算了,然一直保持中立的马齐也复议道,站在睿郡王这一边。有人出头了,自然便有人站了出来。这一下子,睿郡王的呼声居然高过了端亲王。

几位皇子一直立在胤禛的下首,大家都不吭声,垂着头,仿佛朝臣们的话与他们无关,其实心里怎么想的就不知道了。

耿精荣、耿精卫有些怒意地看着隆科多和马齐,他们是什么意思,马齐是不是真的支持弘微他不知道。但隆科多支持弘策那是非常不可能的。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故意的。

在众人提起弘晖为皇太子之时,把弘策推出来。不就是故意的是什么,毕竟排在弘策之上的还有弘昀和弘时,他们这是想推荐弘策出来立耙。

欺负他们耿氏一族没人了是吧,只是在这个时候耿精荣和耿精卫也不能为弘策辩解什么,肯定不能站出来说弘策不当皇太子什么的,他们还没有这么没脑,所以兄弟俩交流了一个眼色,一齐向胤禛跪地,请立弘晖为太子。向胤禛表明着他们是保皇堂,弘晖是嫡长,支持弘晖是没错的。

弘策眯了眯眼看向隆科多和马齐,甚至那些支持他的人,若是这些人是耿府,还情有可原。可是这些人他都认识,是上一世支持他的人。现在他可不认为,他们这个时候支持他是真的认为他适合当储君。

弘策看出了这些人的不对劲,弘参自然也看出来了,有人是想阴他们,真狠,一来可以挑去胤禛对他们的怀疑,二来还可以让各宫跟他们对立。

“儿臣请立大皇兄为皇太子。”在耿精荣和耿精卫的动作之下,弘策和弘参纷纷向胤禛道。

这个时候弘昀和弘时还有弘历自然也不再看戏了,也跟着纷纷跪地,就怕迟了一步被胤禛怀疑上。

既然要乱,那就大家一起乱吧,弘参朝着李氏还有钮钴録氏那边做了点手脚,弘昀和弘历自然也有人推荐出来了。

这一下子,支持弘晖的也有,支持弘策的也有,支持弘参的,弘昀的、甚至弘历的都有,但唯独没有弘时的。

弘时不满了,他的身后居然没有支持者,他并不傻,知道这个时候被提出来只会中抢。但每个兄弟都有人支持,唯独他却没有。

弘时心中涌起了一股复杂的怀绪,有委屈有不甘,有愤恨有恼怒等等,他朝着身后望去,眼里倶是眼底隐藏着自己的伤心和失望,觉得这诺大的朝堂上却没有他的一席之地。

他的母族,李氏一族都支持着他的兄长弘昀,而他的妻族却在这个时候不敢出头,弘时心里很是难爱。

弘时的情绪并不太明显,但还是被注意他的胤禩给捕捉到了,看着弘时的样子,胤禩顿时觉得心里一缩,鬼使神差地站了出来请立弘时为太子。

胤禩一站出来支持弘时,自然便有人支持弘时了,也不至于让弘时在朝堂上难堪。弘时看向胤禩,眼里带着微微的感激,便收回了目光。

虽然这立储的早朝像闹剧一般,但没有支持者的皇子是很丢脸的,更何况还是个有爵位的皇子,若没有朝臣的支持,他挺失败的。

这下轮到胤禛的眼眯起来了,坐在高处的他自然不会错漏了老八胤禩和弘时的目光交流,身侧的拳紧了紧,弘时这个儿子让他有些失望。

胤禩是谁,这可是胤禛一直的对手,现在亦如此。可现在城府至深的胤禩,却因为他的儿子,弘时的一个眼神便站出来支持。

胤禩心里最想的便是如何把他给踢下台好坐上他现在这个位置,可是现在居然站出来支持着弘时,可见弘时在他心目中的地位不只一般疼爱了。

别说胤禛,就是朝臣们都惊讶着,难道廉亲王不争皇位了,转而支持怀郡王?

弘昀看着弘时微皱眉,眼里带着警告,他们的八皇叔可是皇阿玛的敌对,弘时这般跟八皇叔亲近,只会召皇阿玛的忌。

朝堂上如今在弘参的恶搞之下早就乱成了一锅粥了,如今是真心支持或者是恶意的支持都已经分不清了,但到了最后便是弘昀和弘历的呼声最高。

“立储之事朕已经有了决定,朕这一次采取秘密立储,传位圣旨置于乾清宫正大光明的匾后。”

胤禛终于松口了,可是却没有宣布谁才是他的下一任继承人,而是以秘密立储的方法传位。

这个方法不错,倒是避免了皇子之争,但也让皇子们不安,弘晖则怕那匾后写不是他,其它的兄弟一也猜着是弘晖,可又觉得若是弘晖哪还有秘密立储。

“退朝”

随着震耳欲聋的高声音响起,胤禛起身,目光在儿子们还有兄弟们朝臣们的身上一一扫过,便由着高吴庸伴着退到了屏风后。

“四弟,以后莫要跟八皇叔走的太近。”弘昀对着弘时提醒着。

只是弘时并不领情,从他出世到现在只有胤禩对他最好,最真心的,他自然觉得弘昀这是在眼红他,于是便阴阳怪气地道:“三哥放心,臣弟不会抢你那份的。”

弘昀看着弘时甩袖而去,心里也不好受,明明为了弘时好,可是弘时却不领情,他觉得还是跟母妃说一下,不能让四弟和八皇叔走得太近了。

弘晖心里微失落,他是嫡长子,可是刚刚弟弟们的呼声让他感觉到危机了,他并不喜欢这样的感觉。弘晖不停地在心中努力调适着自己的心情,并不想别坏的情绪影响着自己了,他占嫡占长,只要不出错,太子之位便是他的,废太子之事,他要引以为戒。

“大皇兄,您一直是臣弟心中的皇太子,臣弟万不敢跟大皇兄争,请大皇兄不要误会,若大皇兄不嫌弃,臣弟愿成为大皇兄的左臂右膀。”弘历的声音出现在弘晖的身旁。

弘晖望过去,见弘历一脸的诚恳,目光中满满的是对他的崇拜和尊敬。

弘晖知道弘历这是向他投诚,只是从小,皇额娘经常在他的耳边唠叨着说熹妃和弘历是他一生中最大的敌人。弘晖也没什么信不信的,弘历这个弟弟一直对他很亲近,如果是伪装的,那诚府也太深了。

想到此,弘晖拍拍弘历的肩膀笑道:“瞧七弟说的,我们同为兄弟,自然的是尽心尽力为皇阿玛分忧解难的。大清的兴衰不止是皇阿玛的责任,也是我们爱新觉罗氏子孙共同守护的,我们得一起努力。”

“是是是,大皇兄以后若用得上臣弟,只管吩咐。”弘历这是铁定要要抱弘晖的大腿了。

弘晖和弘历走后,弘策和弘参也从暗处走了出来。

“弘历真有心机。”弘策道。

“弘晖虽然对兄弟宽厚,但也不会全然信任弘历的,别忘了,弘晖可是胤禛教出来的。”弘参回道,胤禛教出来的,能差到哪去。

“也是,隆科多留了也是个祸害,是时候解决了。至于马齐,再且看看他搞什么名堂。”

弘参点了点头,他们对隆科多都没有好感,倒是马齐,他们还没有弄懂。

第六百二十五章 无耻抢功劳(粉红80+)

感谢梦回沐澄投的两票粉红,感谢血雨子投的评价票和打赏的平安符,感谢蓝乐舞打赏的平安符,谢谢亲们的支持和鼓励!

三更到,求三票粉红!

雍正元年八月,胤禛下旨秘密立储,传位圣旨置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

他一这作为让人心突突的,景仁宫那拉氏听了之后,心情一直阴晴不定着。如果是弘晖那还好,可如果不是呢,到时候还得来得及吗。

不止那拉氏这般想着,李氏还有钮钴録氏甚至耿精灵还有其它的人都在想着这个问题,若是争到最后却发现到头来给别人作嫁衣,那还不得吐血死了。

于是,所有人都把视线放到了乾清宫的正大光明匾上,恨不得过去扒出来看看。只是乾清宫也是人人都可以闯的,那拉氏不行,李氏也做不到,钮钴録氏则是有这个心,耿精灵是完全不感兴趣。

不管如何,胤禛越是这样做,越引起了众人对正大光明匾的好奇,都想去一探究竟。

其实若是没有胤禛这一出,大家都相信着弘晖会是第一继承人,可是胤禛现在这样做,大家只能猜呀猜。

毕竟若是要立弘晖为太子,胤禛根本不必要多此一举,所以猜弘策的,猜弘参的,弘昀、弘历的都有。

因着耿精灵是宠妃,弘策和弘参一下子就成了当红的炸子鸡,被置在了风浪尖口上。

“母妃,他们是故意的。”富灵阿和瑚图玲阿皱着眉头,如今外面可是传的有鼻子有眼的,都猜着皇阿玛立的储君定是五哥或者六弟。

“随他们去,这事我们越惨和越没完没了的。”耿精灵不在意道,坐上这个位置本来就是注定风浪尖口的,她又不是搞不定,担心什么。

其实胤禛这样做是不想重复着康熙朝废太子的例子。方法是不错。也间接地保护着他心中的太子。

外面的传言再烈又如何,也只是传言,又不确定。上一世,她倒是不知道胤禛有没有让心腹参与下旨,但这一次,胤禛从头到尾都是一个人来,旁人想窥都窥不到。

前朝。有了秘密储君,朝臣们该闭嘴的闭嘴了,没什么好话说。皇子们个个都安份守已的,谨慎的很,也让人抓不到把柄。

不过前朝立储之事倒是安静了,后宫中就不一定继续平静了。时间一到女人们该斗的时候还是得斗的。只是如今这后宫中,也就几个女人,大家足不出户的,也没法找出事来。所以后宫虽然暗潮汹涌,但却是暴风雨前的宁静,大家都在等,等一个时间,那就是选秀。

离选秀的时间也还有几个月了。她们也不及。人多是非多,才能热闹的起来。不然现在后宫现在的一潭死水无法打破,真是让人心慌慌的。

“八哥,我们还要继续等下去吗?”老十出言问道,心里急的不行,本来是他们让朝臣们闹一闹,提出立储的事,不管哪个皇子被立为储君,他们都可以针对除去。可是现在秘密立储,那叫什么事,除非他们把每个皇子都给杀了。

“是啊八哥,储君人选定下来了,对我们可是大大的不利,干脆我们一不做二不休,让毒鬼下些毒药,把他们一一消灭了。”

老九不愧是毒,说出的话都带着阴狠,心里可是气恼不已,现在胤禛上位,对他们处处的打压和制约,让他们束手束脚的,仿佛是困兽一般让他恨不得跟胤禛同归于尽。

老八目光闪了闪,这秘密立储一事出来,他也被将了一军。其实,胤禛的儿子也就几个,立谁为储君,对他来说并没有多大的干系。

他要夺位,自然不可能还会把胤禛这一支给供起来的,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的道理他还是懂的,老八就没想着要留活的,几个主要的人终身监禁,其它的陪葬就行了。

“你八哥我也不想等,只是这一回,我们得准备的万无一失才行。”老八看着老九和老十道,见他们想说话,又道:“九弟、十弟,这也许是我们最后一次的拼博了,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眼下的情形也容不得我们再折腾了。”老八淡淡地道,话里带着不容抗拒的意味。

老九和老十皆沉默,是啊,他们还能折腾多久,若是这一次失败了,以胤禛刚上台的铁血,后果就不是他们愿意想的。

“所以我们得细细谋划,一环扣一环,再不能冒失了。”

这是老八、老九和老十三个人共同的认知,他们并不认为这次如果失败了,胤禛会留着他们,所以没有万全的把握,他们不能轻举妄动。

胤禛刚上台,定是一心想作出政绩吧,老八嘴角勾出了一抹笑,和老九、老十散去后,便坐到书案前,把雍正上位后将要做出的功绩凭着记忆,大致的罗列出来。

这些便是胤禛今年要做的吧,老八看着自己写出来的东西,默过一遍再熟记后便立即烧掉。

虽然现在是他写出来的,但他也不希望这纸传出去了,到时候落在胤禛的手中,又得平白做嫁衣,他才不做这样的事。

而皇宫中,胤禛把张廷玉几个大臣召至御书房,谈了整整一夜,便整了一堆资料出来。虽然一晚上没睡,但是看着手上的资料,这是研究出来的结果,胤禛心中是喜悦异常的。

正值早朝,乾清宫的大殿上又是一片的恢宏,朝臣们都聚集在大殿上,感觉着今天他们的帝王好似多了些人该有的正常温度,个个都松了口气。

老八自然也打听了宫中的情况,有些猜到胤禛今早想说什么了,于是早早就站了出来。

“皇上,臣弟有事启奏。”老八直立立地站了出来。

“廉亲王有何事上奏。”胤禛今天的心情很好,所以说话的声音并没有往常那般的冷硬。

就等这一句,老八垂着眼,勾着唇角,缓缓道:“此事不是臣弟份内之事,只是臣弟昨晚临时想起的。”

大家都相互看了看,不明白,所以都在等着老八发言。老八管着理藩院,相当于外交之事,不是他份内的工作,又是何事呢,廉亲王又要出什么点子了。

弘策和弘参相视一眼,也是闪着疑惑,就听到胤禩道:“如今现在农民负税重,为减轻农民的负担,让大清的百姓在清朝廷的统治下安居乐业。臣弟于康熙五十一年提出过以人丁数作为以后征收丁银的标准,把丁银固定下来,以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为摊丁入地创造了条件。只是此法并没有在大清得到全面的推广执行,臣弟恳请皇上在各省普遍推行摊丁入亩,废除人头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