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禩一说完,胤禛那边久久没有说话,直直地望着胤禩,而胤禩也并不惧怕,目光迎上了胤禛,电光火石间,他们都看到了对方的战意。

张廷玉几个人跟着胤禛熬夜苦思冥想的老臣们可是叫苦不迭,这是摊上什么事了,为什么他们辛苦想了一夜的成果,居然被八爷给提出来了。

八爷是在康熙时期提出过,但却并不是摊丁入亩,也没有说过废除人头税,只是为了减轻大清的负担,只是提出人丁数作为征收丁税的固定丁数,以后新增人丁,不再加收丁税

难道他们之间出现在叛徒,张廷玉几个你望我我望你,再看向胤禛的时候都心里都胆寒,怕胤禛怀疑上他们。

这个时候弘策和弘参也知道老八在干嘛了,脑里对老八的评价只有两个字那就是无耻,你要聪明,他们都没有意见,可你这是仗着熟悉康熙、雍正的那一点历史,抢胤禛的功劳。

这个时候别提胤禛有多不爽了,就算是老八真的想出来的,但跟他想的一样,胤禛心里还是不舒服的。看了一下张廷玉几个,大家面色都带着惊讶之色,胤禛想着他们一出御书房便到这里来,也没有可能和老八凑到一块去。

“廉亲王提出的建议不错,朕昨晚与张大人几人在御书房也是讨论着此事,廉亲王此法与朕所想不谋而合,果然兄弟同心。”胤禛看着老八语气带着赞赏地道,又问着张廷玉道:“张爱卿,这事朕交由你去执行,现在你把昨夜的成果再详细地与众卿说说。”

张廷玉立马精神了,看也不看老八,恭敬地对着胤禛施了施礼,又带出了昨夜的草稿,便当着大家的面详细地说出来。

胤禩微愣,想不到胤禛居然留了一手,他只是提出来,并没有去多想,而且也没有什么草稿,简列出来雍正的功绩也被他烧了。

“张爱卿,朕命你负责此事,于明年开始执行,将摊丁入亩之策落实到大清的每一处,朕不希望再听到大清有负税不公的现象。”

“臣定不会让皇上失望。”张廷玉跪地接下重托。

“这可是好计策啊,皇上为百姓着想,乃大清万万民众之福。”

“皇上圣明,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一众朝臣们谁还顾得胤禩,纷纷地朝着胤禛拍马屁去了。

震耳欲聋的声音在浩荡的正殿上响起,声声地回荡在乾清宫内,绕梁不绝。

随着跪地的胤禩只觉得自己的脸像火烧一样,并不是羞愧,而是愤怒,他居然被无视了。

第六百二十六章 失和(一更)

感谢梦回沐澄投的两票粉红,感谢白白萌萌sd投的粉红票和更新票,感谢emily7737、windssophy、水颜~投的粉红票,感谢谁也打赏的平安符,感谢dieyine、12477打赏的粽子,谢谢亲们的支持和鼓励!

“哈哈,皇兄,看到没,八皇叔刚刚的脸色可精彩了。”弘历兴灾乐祸道。

几位皇子虽然都没有说话,但勾着的嘴角明显泄露了他们的欢快之意,做为皇子,自然是不喜欢那个盯着他们皇阿玛皇位的皇叔。

这皇位没准就会传给他们任何一个人,现在这个皇叔又是个实力强的,更让他们的皇阿玛忌惮的,他们心里自然对这个八皇叔不喜和防备。

弘时不吭声,沉默地喝着自己的酒,他不喜欢别人说八皇叔的不是,但也知道自己势力单力薄,而且这样的场合,他若为八皇叔说话,只会给自己惹麻烦,所以他只有忍。

“怎么,四哥不服。”弘历挑着眉看向弘时,这些兄弟里面,他年纪最小,除了偶尔能出言刺一刺弘时,其他的兄长,他可不敢这般了。

弘时瞪时恼怒地看着弘历,这个弟弟老是跟他做对,当下怒道:“皇阿玛与八皇叔之事哪是我们小辈可以议论的,我倒不知道七弟何时学了那些妇人一样会嚼舌了。”

别人他得罪不起,可弘历他才不怕,熹妃一向不受皇阿玛的待见,地位还在他母妃之下,弘时对弘历更是瞧不上。

弘策和弘参两兄弟一直沉默着,在这样的场合里,他们并不会主动说话,皇家兄弟的关系本来就不能平常对待的。早朝过后,他们兄弟几个便到端亲王府,也就是原来的雍王府这里相聚着。

这已经成了兄弟们的习惯了。每个月。他们兄弟几个都会到端亲王府来一趟,而弘晖也喜欢和兄弟们这样相聚着,培养感情。

“哼,一提到八皇叔,四哥就不高兴,八皇叔一直跟皇阿玛做对,可四哥就偏偏和八皇叔走得最近。”弘历不满道。对弘时的行劲看不惯。

“七弟慎言,皇阿玛和八皇叔是亲兄弟,也是我们的长辈,四弟说的没错,长辈的事不是我们小辈可以议论的。”弘昀见不得弘历这样挑衅着自己的弟弟,自然要出来说话的。他对弘历也颇为不喜的。

“明明就是四哥的不对,可你们却偏偏维护他。”弘历一脸的不高兴,眼睛里透着委屈,兄弟中,他最不喜欢的就是弘时和弘参,也是嫉妒着他们有兄长的相护。思及此,弘历看向弘晖这个嫡兄,希望弘晖能说说话。

“好了。你们俩一见面就没有停过。不拌两句话就过不去。皇家的亲情可贵,几位皇弟还是莫因一些小事红脸了。不值当。”弘晖开口解围,并没有偏坦哪位,弘时和弘历不和,兄弟中也是皆知的,但也不是什么仇恨,一般只要不过份,弘晖也不会管。

弘策看着弘历,没人比他知道弘历是个什么样的人,城府深的弘历可是钮钴録氏教出来的,能差到哪去,但是弘历一次次的故意挑衅着,无非就是故意表现着他的有勇无谋,降低他们的防备罢了。

“大哥说的是。”弘历立刻响应着,一副唯弘晖马首是瞻的样子。

随后几兄弟也同时应道,但几人心中对弘历的行为表示不屑,弘历不可管,他的目的就是要引起弘晖对他的好感。

弘晖看着一众听话的弟弟,心里满意,他喜欢兄弟间的和谐,他们虽然是竞争对手,也有可能是敌人,但他们更是兄弟。不管以后如何,至少现在弘晖并不希望看到兄弟间你争我斗的不和谐场面。

那拉氏要是知道弘晖这份心,估记得恨铁不成钢了,不过那拉氏也不担心以后弘晖会吃亏了,有她看着,她会把弘晖护的好好的。

如今景仁宫中,陈嬷嬷得了信又到那拉氏跟前汇报着:“皇后娘娘,最近宝郡王和端亲王走的近了些,用意定不纯。”

那拉氏一听到是关于弘晖的事,整个人便敏感了起来,“弘历做了些什么?”

“最近宝郡王成天跟着端亲王的屁股后面转着,怕是要投靠端亲王这一边了,毕竟寿郡王和怀郡王是齐妃所出,睿郡王和仁郡王是懿贵妃所出,而宝郡王是熹妃所出,有些势单力薄了些,定是看上了端亲王和中宫的实力了。”陈嬷嬷跟着那拉氏这么多年,早就知道那拉氏最防的就是熹妃母子才到懿贵妃母子。

“本宫不傻,熹妃那点心计还看不透么,自熹妃嫁给皇上之后,就一心想巴着本宫,本宫一直没有如她的愿。现在弘历居然想站在弘晖这边,真是狼子野心,本宫不会让他们毁了弘晖的。”那拉氏咬咬牙道,弘历也是个人精,从小就表现的很本份,对她这个嫡母更是尊敬和讨好,只是有了上一世的吃亏,那拉氏并不吃弘历这一套,一直都绝了钮钴録氏和弘历想亲近正房的机会。

其实陈嬷嬷的看法又不同,懿贵妃才是最要防的那个,熹妃又不得宠,宝郡王也不受皇上待见,娘娘若拉拢了熹妃和宝郡王,倒也是个不错的助力。

便道:“娘娘,其实如了熹妃和宝郡王的愿也没有什么不好,与其防着他们,不如放在眼前更好。若他们安份于端亲王可是大大的助力,若不安份,到时候再除去便是。”

“不,本宫不会给他们母子这个机会的。” 那拉氏拒绝道,她知道陈嬷嬷理解不了,但经历过一世的那拉氏并不想走上一世的路,上一世就是失了弘晖,所以在钮钴録氏进门后表现安份,她也信了钮钴録氏的投诚,护着那两母子,却不想到最后被那两母子推开了。

想到上一世属于自己的东西被抢了去,那拉氏现在想起来心里都觉得酸楚,看着陈嬷嬷再一次坚定道:“嬷嬷,你不了解熹妃那对伪善的母子,她们心机深沉着呢,且又善隐忍,本宫绝不给他们踩着本宫和弘晖出头的机会。”

“那娘娘要如何。”陈嬷嬷看着那拉氏深思的样子,很是心疼,她们的娘娘太苦太不容易了,身在皇后尊贵的宝座上,却时时得提防着后妃和庶子及其他的人算计。

“待弘晖明早来请安,本宫再和弘晖好好说。”

“端亲王会听么。”陈嬷嬷觉得端亲王小的时候还好,可是越大了就越和娘娘离心了。

“会儿的,现在的形式容不得弘晖再任性,不然到时候这宫中可没有我们母子的融身之地了。“那拉氏的心紧了紧,再不能让弘晖胡闹了。

第二日早晨,弘晖和那拉氏母子又因为谈话不和而不欢而散,那拉氏气的胸口起伏,有些怨着胤禛把弘晖教的与她离心了。

弘晖小的时候,她们母子关系多好啊,哪像现在两句话就说不下去。

“娘娘,息怒,端亲王也是个聪慧有主见的,定不会遭人算计了去,而且他这般与兄弟交好,不正好合了皇上的意吗。“陈嬷嬷只得劝道。

“他就是不明白本宫的苦心,本宫会害了他去吗。“那拉氏静下来后,整个人都很忧伤,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弘晖好,可是弘晖却不明白,真是愁坏她了。

“端亲王现在不明白,以后总会明白娘娘的苦心的。”

后宫本来就没有什么秘密,景仁宫母子失和之事很快就传了出来了,李氏、钮钴録氏几个都幸灾乐祸着,同时她们也庆幸着自己的儿子没有被胤禛教导着,不然还不知道灌输着什么思想呢。

帝王是不希望皇家的孩子和生母过于亲近,免的以后被外戚牵制了,但后妃们就不一样,她们恨不得自己生的皇子完全听她们这个生母的话。

耿精灵听了之后并没有同情那拉氏,可怜之人必有可恨,那拉氏虽然为弘晖好,但又何尝没有私心。只是站在弘晖的立场上,有一个这般强势且算计自己,有思想有主见的,不可能会完全听任的。

更何况,弘晖是胤禛教出来的,和那拉氏要的弘晖并不一样,哪里喜欢受生母控制。那拉氏也许更希望弘晖是个听话的乖孩子,听任她安排一切乖乖享受的吧,可惜那拉氏注定失望了。

“灵主,这是隆科多的罪证。”参娃到了永寿宫后,便把他搜集到隆科多的罪证交给了耿精灵看。

“啧啧,莫怪说娶妻娶贤了,隆科多最大的污点便是把四儿宠的无法无天,居然让四儿行当家主母的职,不败才怪。”耿精灵看着手中的资料,隆科多四十多条的罪就有三十条是四儿的手笔,其余的十几条,没准还有四儿的枕头风作用呢。

“隆科多早已三观不正了。”参娃撇撇嘴,对隆科多的印象极为不好。

“拿去吧,隆科多怎么处置,你们自己看着办,就算我们不动手,他也只有两年的时间。”

“胤禛不是在查贪污案嘛,这些资料到时候会有人递给胤禛的,处不处置隆科多,自有胤禛决定。让他再活两年又何妨,再过几个月又是一年过了,到时候我和朱朱的婚事,让他们眼红一下也好,就不知道隆科多会不会后悔这般待岳兴阿。”参娃的眼里带着小恶魔的意味。

第六百二十七章 争帅(V订5000+)

感谢懒彤、亭瑜、lockray投的粉红票,感谢蓝色琉璃珠打赏的平安符,感谢一粒芝麻打赏的粽子,谢谢亲们的支持和鼓励!

求五票粉红,今晚还有一更。

--------------------------

今早的朝堂又是一片的阴沉,大臣们都战战兢兢的,他们可是又听说刑部查到了一批人,大家都怕那其中有他们的名单。

胤禛自昨晚戴绎报来上的名单后,脸就一直阴沉着,他若不好好清整一番,大清迟早被这帮蛀虫吃跨。

一声洪亮的报音声打破了朝堂上的平静,让朝臣们都纷纷回头注目着,就是胤禛也望了过去。

“给朕传上来。” 能这般让朝堂中断的也只有边关之事。

“奴才参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何事这般急。”

“皇上,罗布藏丹津叛乱了。”报信者惊呼道,然后从怀中掏出信件,交给苏培盛。

他的这一声,引起了朝堂哗然,罗布藏丹津是青海和硕特蒙古贵族首领,这次对于清朝不许他干予西藏的控制权和族内混乱方面的规定深感不满,遂掀起叛乱。

胤禛看着信件之后,脸色更是冰冻三尺,好啊,罗布藏丹津好样的,居然在这个时候给他来这一出。

这下朝堂上议论纷纷,青海叛乱了,清朝廷自然不能坐视着,不然其它的蒙古部落一一效妨起来,对朝廷可是大大的不利的。

“众爱卿如何看待此事,有什么好提议。”胤禛放下了信件,看着下面交头接耳的朝臣问道。

一时间,朝堂上又分了两派,一方主战,一方主和。争论的好不激烈。

主和的一方自然是老八一派系的。老八是知道罗布藏丹津叛乱之事,很快就被清朝廷摆平了,这一功劳自然就记了胤禛一笔,所以他自然不支持战。

可是弘晖这些皇子,个个都是热血的很,磨拳擦掌,站出来请战。

眼下大清内部纷乱。胤禛也不想和青海哪里闹出事来,所以还是遂了主和一派的要求,派出侍郎常寿赴青海与罗布藏丹津讲和。

侍郎常寿是老八之人,也是老八一党举荐的,胤禛也就顺水推舟把此事的重任托给了常寿。

主战的一方再不甘心也没有办法,弘晖他们也知道如今内忧外患。若再增加事端确实负担过重。

只是不想,罗布藏丹津野心勃勃,早就对清朝廷的控制心生不满和怨恨。

康熙五十五年,朝廷令罗布藏丹津与右翼贝勒察罕丹津、达颜等,统领青海和硕特蒙古右翼,以平衡青海蒙古各派势力,使得当时罗布藏丹津深感不快。在康熙五十九年的时候,罗布藏丹津作为和硕特贵族的代表。参加了清军护送七世达赖喇嘛入藏坐床的行动。只是当时朝廷却将功劳归于察罕丹津。封察罕丹津为黄河南亲王,这又进一步激化了罗布藏丹津的不满。

从西藏返回青海后。罗布藏丹津暗中约定准噶尔部策旺阿剌布坦为援,预谋组织叛乱。然康熙病危,镇守西宁节制各路进藏军队的十四离开西宁,率大军回京奔丧。

也就有了雍正元年,罗布藏丹津胁迫青海蒙古各部贵族于察罕托罗海会盟,发动武装割据叛乱。

如今新帝刚登基不久,根基不稳,兄弟对皇位虎视眈眈,罗布藏丹津也就是瞅准了这个时候才发动了叛乱。

罗布藏丹津起兵反清,下令各部恢复原来的称号,不再称王、贝勒、贝子、公等爵号,号召重建先人顾实汗的霸业。罗布藏丹津自号达赖洪台吉以统帅各部,亲王察罕丹津等部与他分道扬镳,他率兵进攻。

而这时,青海蒙古内部发生了内讧,一部分人过惯了安稳的日子,便并不喜欢发动战争。 再说了,大清的新帝刚登基,可清朝廷也不是他们能惹的起的,准葛尔这么多年与清朝廷对抗就没有讨到好过。

只是罗布藏凡津一意孤行,拉拢和控制着大部分的势力,很强势的决策反清,反对之人都被他镇压着不得不屈服。

没了反对的声音,罗布藏丹津带着大批人马顺利进至河州、西宁附近直到河东,来势汹汹。

雍正元年八月,来谈和的侍郎常寿被罗布藏丹津当做奸细扣押了起来,消息传回朝廷的时候,胤禛勃然大怒,这罗布藏丹津真是太不把朝廷放在眼里了。

胤禛生气了,自然不会放任着罗布藏丹津的行为,他也不允许大清的领土在他的手中出了问题。

前朝一片的热闹,后宫中也不得不惊动着,那拉氏、耿精灵、李氏和钮钴録氏根本坐不住。

这一次去青海平乱自然得有个领军人物,耿精卫、年羹尧、隆科多等等朝臣都纷纷请旨带兵征讨罗布藏丹津。

弘晖和弘昀、弘时、弘策甚至弘参和弘历这些皇子自然都不想错过这样的机会,这可是一次难得的历练啊,所以都站出来请旨。

耿精灵和李氏甚至钮钴録氏都想自己的儿子争取到机会,可是那拉氏却不一样,弘晖的生命于她来说比什么都重要,所以那拉氏并不希望弘晖争这一次的主帅。

于那拉氏来讲,弘晖只要平平安安就好,其它的她这个母妃会为弘晖争取来。战争那种地方,刀剑无眼,她真怕弘晖有个万一,那她一切的筹谋都将没有了意义。

李氏和钮钴録氏是对自己的儿子有信心,所以此事是一次挣军功表现的大好机会,她们并不想错过了,所以积极的为自己的儿子争取着。当然,李氏的争取并不包括弘时,弘昀的身体虽然差了点,但有药控制。再者她的暗卫队在,李氏并不担心弘昀有个万一,历史上大清很快就平定了罗布藏丹津的。

耿精灵是觉得有机会让弘策、弘参他们出京也好,男孩子老是窝在京城也不是个事,所以她都很支持着弘策还有弘参,自是希望他们的心愿能成。

所以比起了后宫各宫的和谐,景仁宫里,那拉氏母子又再闹了出不愉快,弘晖积极争取出帅,遭到了那拉氏的激烈反对。

她就弘晖一个儿子,而且弘晖又没了儿子,那拉氏承受不起万一,她宁愿弘晖不要这份军功。

“皇额娘,现在大清受了罗布藏丹津的挑衅,儿臣是大清的皇子,自然是要为皇阿玛分忧的,怎么能坐视不管呢。”弘晖振振有词道,这一次他是希望得到了皇额娘的支持的,也认为皇额娘会支持他的,却不想皇额娘的反对让他很是失望。

是男儿总是有雄心壮志的,没上过战场,对这些皇家的子弟,甚至八旗子弟来讲,都不算真正的成长。战场是男儿历练的地方,他有他的热血,弘晖并不想错过了这一次成长的机会。

“弘晖,你怎么就不理解皇额娘对你的用心呢,你是皇额娘唯一的儿子,战场上刀剑无眼,若是你有个万一,你让皇额娘怎么办。”那拉氏说到这里已经流下了心痛的泪水,被自己儿子不理解的苦,她觉得很委屈。

“皇额娘,儿臣已经长大了,并不想当个软弱的皇子,儿臣要变强。皇额娘怎么就不信儿臣会平安胜利归来,儿臣希望得到皇额娘的支持。”弘晖伸手轻揽着那拉氏,掏出手帕为那拉氏拭着泪,内心中何尝不悲伤。在皇额娘的心中,自己就那么没用吗,他想变强,不想一直在皇额娘的保护下,他要成长。

他不愿跟皇额娘这般吵的,弘晖并不想如此和自己生母的关系弄僵,可是每每都事与愿违,为什么懿母妃、齐母妃还有熹母妃都支持着皇弟们,而他的皇额娘却反对着他呢。

是,弘晖知道,战场危险,可是他并不怕危险,如果连这点都俱,他也不配成为大清的储君。

“晖儿,皇额娘赌不起。”那拉氏看着弘晖眼里的祈求,微微心软,可是想到万一,便撇开眼再不看向弘晖。

只因为,她输不起。

“皇额娘…”弘晖愣愣地看着那拉氏。

“如果你真要去,皇额娘也不活了。”见弘晖还是没有去了那念头,那拉氏绝决地道,说着不知从哪拿出匕首抵在自己的脖子上。只能这般的威胁着自己的儿子,心里也痛得不行,知道这一次弘晖定是跟她更生份了,但比起失去儿子,她不后悔。

“如皇额娘所愿,儿臣告退。”弘晖快速地抢过匕首,任刀刃划伤了手掌而不知觉。这里他再也不想待下去了,收敛了悲伤,弘晖木然离开了景仁宫,只觉得自己迈出的步伐是那般的沉重。

那拉氏整个倒在地上,悲痛地望着弘晖头也不回的背影,而那丢弃的匕首上还流着血迹,顿时惊慌道:“嬷嬷,快宣太医到端亲王府去给弘晖包扎伤口。”

“是娘娘。”陈嬷嬷应声,唤着两个宫女扶起那拉氏便急急出去了。娘娘这是何苦呢,不过她也不赞同着端亲王去到战场,真要有个万一,娘娘怎么办。

那拉氏失魂落魄挥退了两个宫女,整个人呆呆地坐着,弘晖同意不去战场了,她的目的达到了,可心更痛了。

第六百二十八章 分权(三更)

感谢emily7737投的粉红票,谢谢亲的支持和鼓励!

“大哥”

弘策和弘参出宫后也遇上了走在前面的弘晖,两人便凑上前去打招呼着。

“五弟、六弟。”弘晖见到弘策和弘参,扯了个笑容,只是那个笑容比哭还难看。

弘策和弘参见弘晖这样,不用问也知道弘晖和那拉氏没谈成了,这后宫中也见惯了那拉氏和弘晖母子俩闹意见了。

“大哥,你的手伤着了。”弘参首先就注意到了弘晖藏在袖里的手,那淡淡的血星味可是逃不过他那灵敏的鼻子。

“怎么伤着了。”听了弘参的话,弘晖的手不自觉的缩了缩,弘策便上前去拉住了弘晖的袖子,却不想手就触到了血迹了。

一边的钱宝准备开口说话,被弘晖一个眼神警告便噤声了。

“不碍事”弘晖不自在地道。

“这袖子都沾了不少血了怎么不碍事,大哥怎么拿自己的身子过不去了。”弘策才不管弘晖,神情凝重地拉开弘晖的袖子,赫然见着弘晖手心那长长的伤口还带着血迹。

弘策倒抽了口气,钱宝看着自己家的王爷伤成这样,也是一脸的心疼,也怪着自己刚刚怎么没有注意到他们的王爷受伤了。

“奴才去请太医。”钱宝刷地拔腿就往宫里跑着,让弘晖和弘策还有弘参都没来得及阻拦着。

看着弘晖的手还流着血,这娃自虐哦,居然都没有止血,他不痛啊。弘策拿出自己的棉手帕,还好这是新的,他今天没有用过,弘策很快把手帕撕成布条,准备帮着弘晖包扎一下。

弘参便接了过来道:“还是臣弟来包扎吧。”弘参从怀里掏出了药在弘晖的伤口上散了散,然后快速地用着弘策递来的手帕条帮着弘晖包扎着。

“五弟、六弟谢谢了。”弘晖感激地看着两位热心的弟弟。想着景仁宫的一幕。心里还是痛的不行。

手上的伤虽然痛着,但他的心痛的更甚,皇额娘从来就不理解他啊。

“大哥不用客气,臣弟送大哥回府吧,这几天可不能动水了。”弘策和弘参陪着弘晖一起回王府,他们的王府离弘晖的也并不远。三兄弟一路同行,却并没有聊着朝中的事。看弘晖这样子也知道那拉氏并没有同意弘晖去战场了。

弘策和弘参倒无所谓,能去更好,他们也想去战场见识见识一番,当皇家的人要出趟京城可不容易啊。

早先弘晖一腔热血地为自己争取的时候,弘策和弘参都猜着弘晖不那么顺利了,先别说其它的。那拉氏那一关便过不了。

这些皇子中,哪个不是生母心中的命根子,后宫的女人和孩子的荣耀是相系在一起的,母凭子贵,子凭母贵。那拉氏只有弘晖一个嫡子,而且弘晖又没有生出皇孙来,那拉氏哪里舍得弘晖到战场上去冒险了。

其实哪个母亲又舍得自己的孩子去战场的,那里可是阎罗之地。能活下来的。不止本事还得靠运气的。

只是那拉氏不敢赌,也输不起。

孩子总要长大的。长大后离开父母的怀抱,独立面对生活,努力成长,未来的路要靠自己走下去。虽然有了父母的僻护是件幸福的事,但也不能一味的在父母的保护下,而不知道成长。

父母的爱护是好事,也不能控制或者限制了儿子的成长,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是鹰总要飞翔的,更何况有志之人。

“大哥,别怪皇额娘,她也是爱子心切。”三兄弟走到了端王府门口,弘策和弘参便不进去了,站在门口劝道。

“我省得的。”弘晖和那拉氏争了一番,整个人都有些疲倦了,和弘策、弘参分开后,便回书房把自己关起来了。

“弘晖真可怜。”弘参觉得有那拉氏那样的生母,弘晖真可怜。

“也许吧,那拉氏这样的生母总是自私的,与其说她看重弘晖的生命,不如说她更看重权利。”弘策淡淡道,那拉氏这样的生母在现下多的是。

“确实,没了弘晖,那拉氏觉得手中的权利抓不稳,弘晖是她的依仗,那拉氏自然希望弘晖平平安安的。而且弘晖是嫡子,中宫之子,只要活的好好的,不犯大错,弘晖的继承位置稳着呢。”好吧,他们也算理解那拉氏。

第二天早朝,又是为平叛罗布藏丹津之战争主帅之人热议着,除了安静的弘晖,其它的几个皇子都积极地争取着。

只是胤禛并没有看着皇子们,而是扫着下面的朝臣,目光定在了耿精卫的身上,道:

“耿精卫,朕命你为抚远大将军,从陕甘各地调集精兵往青海平定罗布藏丹津的反叛。”

“奴才尊旨,定不负皇命。”耿精卫出列谢恩,心中激情满怀,多少年了,终于盼着这一日了,真是太不容易了。

主帅之位定下了,众大臣们不甘心也没有办法,只好不死心地争着主帅之下的将位。

最后,由年羹尧还有岳钟琪两人协助耿精卫,别提年羹尧和岳钟琪多不甘心了,怎么说他们俩都是做过将军的人,特别是岳钟琪还是将军之职的。

可是现在两人却都被耿精卫给压在了头上,皇命不可违,军令更如山,岳钟琪和年羹尧也不得不低头。

康熙朝是,年贵妃得宠,年羹尧自然得了康熙的重视,耿精卫一直都在年羹尧之下。而现在康熙朝已经是过去时了,便是风水轮流转,年羹尧心里可不甘心极了。

雍正朝宠妃是懿贵妃耿精灵,大家都觉得胤禛虽然没有让皇子们领军,但点了耿精卫出来,也是抬高了懿贵妃了。

退朝后,耿精卫便接受了众位大臣的贺喜,他表面很淡定,可心里可乐极了。当将军可是他从小以来的愿望,现在终于实现了,耿精卫拽紧了拳头,这只是刚开始,第一次领军,他一定要赢。

“奴才给懿贵妃娘娘请安,娘娘千岁。”

“请起”

“妹妹,皇上下旨命我做这些平叛的主帅。”礼节后,耿精卫一脸欣喜地看着耿精灵,报告着他的事,像个得了家长夸奖而兴奋的孩子,眼里都好似透着水光。

“恭喜精卫了”耿精灵听了,也为着耿精卫高兴着。

“我会努力的。”耿精卫保证道,好似好誓般的认真郑重,表情坚定着。一下朝,他便向皇上请旨要过来见妹妹了,皇上让他明早便整装出发,时间紧急,他便想在出发之前,跟妹妹分享他的喜事。

“你一定会赢的,我相信你。”耿精灵拍拍耿精卫的肩膀,目光中带着信任和鼓励,自出嫁和她便和精卫接触的少了,可关系还是一直很亲近。

如今她和耿精卫都近三十五岁了,当了三十多年的姐弟了,时间真是快啊,看着越见成熟且能担当一面的耿精卫,耿精灵感叹的同时心里又自豪着。‘

第二天一早,耿精卫便匆匆出发了,耿精灵并没有去送他,但弘策和弘参还有富灵阿、瑚图玲阿都去送了。而这一次,耿精灵也不忘为耿精卫做一些干粮让他带在身边吃着的,这可让胤禛知道后吃醋的紧呢,直接让苏培盛传他口谕,他今晚要吃耿精灵亲自做的饭菜。

耿精灵心里笑着胤禛幼稚,想吃她做的饭菜就直说了,居然还下着命令了。

这一次皇子们并没有争取到平叛领军之位,心里都非常的失望,那拉氏则是后悔了,心里又怨上了胤禛,若是早知道胤禛没有让皇子们去的意思,怎么不早说,不然她和弘晖也不会为了这事闹不开心了。

那拉氏现在已经学不会反省了,反正她觉得自己没有错,她一心为弘晖好,只是弘晖不理解她的苦心。

那拉氏并不知道胤禛对她越来越失望了,而她和弘晖的举动也在胤禛的关注中,对弘晖胤禛还是满意的,只是胤禛觉得那拉氏有些不靠谱。

他并不喜欢那拉氏对弘晖的控制欲了,一旦他不在,弘晖登基,以那拉氏这般行径,胤禛真怕大清禁不起折腾。

看来那拉氏还是太闲了,胤禛觉得那拉氏还是要敲打一番才行,不然手伸的过长了。

一早后宫的女人们都到景仁宫请安,因着耿精卫出帅,耿精灵自然接受着众女人们羡慕嫉妒恨的目光。就在这热闹的场面里,一道旨谕便下到了景仁宫中,有人欢喜有人愁。

圣旨上无非就是说,后宫之事繁杂,皇后一个人管理劳累,便让懿贵妃、齐妃、熹妃、懋妃共同为皇后分忧。

后宫本来就没几个后妃,那拉氏哪里会累。自从王府到皇宫,那拉氏都是一个在后院里独大的,只因为她手中的权利拽的紧紧的。

可是现在,胤禛居然下旨让耿氏她们为她分忧,这已经明摆着对她不满了。

那拉氏心如冰窑,面上努力镇定着,很快换上了端庄大度又贤惠的面孔,扯着微笑道:“本宫近日也是有些疲乏了,幸得皇上怜惜,有众位妹妹分忧,本宫求之不得。”

耿精灵只觉得那拉氏这几个字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身上都被那拉氏狠辣的目光锐利的刮着,好在那拉氏的目光不是真刀,不然她真的要被千刀万刮了。

耿精灵叹口气,这权利就如烫手的山竽,她还真不想接呢。

第六百二十九章 眷侣(一更)

感谢冷夜哭泣投的两票粉红,感谢想了一个小时名字、me叫镁屡、dieyine、尼佳、柔欣、shiakichin投的粉红票,感谢521connie打赏的平安符,感谢蓝色琉璃珠、谁也、12477打赏的粽子,谢谢亲们的支持和鼓励!

在胤禛的旨意下,那拉氏不得不把后宫的权利分出去,她死拽着一半,用另一半的权利再分成了四份。耿精灵她们也无所谓,毕竟那拉氏是皇后,手掌凤印,胤禛的旨意里面又没有提着该怎么分权。

这一次胤禛不过是实至的敲打着那拉氏,表达了他现在对那拉氏的做为不满了,后宫中,凤印在谁的手上,那才是真正的实权,所以还是那拉氏当权。

那拉氏再不甘也没有办法,因着和弘晖关系闹僵,再加上胤禛这一出,那拉氏这一次真的病倒了。

弘晖无疑是个孝子的,在听闻那拉氏病倒后,便和瓜尔佳婉如到景仁宫侍疾。只是那拉氏害怕生病,一生病就表示权利有可能再被分出去,所以她一直强撑着身体。

生病的那拉氏并不愿意让太医给她看,她并不信太医,而是让人请薜神医进宫,却不想听到了薜神医的噩耗,薜神医死了。

“不可能”景仁宫中,那拉氏一脸的打击和不相信,薜神医这么强大的人居然死了,谁动的手。

那拉氏很是气愤,重生后,好不容易拉拢了薜神医帮她的忙,如今薜神医却没有了。

“晖儿,你一定要为薜神医报仇,是皇额娘累了他了。”那拉氏对着弘晖道,她觉得是后宫那几个女人要对付她所以才杀了薜神医的。不然薜神医早不死,晚不死。之前还好好的。怎么她一生病,薜神医就没了。

薜神医哪这般容易死的,一定是有人害了,有人开始对付她了,是谁,耿氏?还是李氏,或是钮钴録氏。还是其它的暗手。

一旦她查出来是谁杀了薜神医,她绝不放过。

那拉氏觉得自己的病定不是突然的,所以不得已之下请了太医看,只是太医说那拉氏是怒及攻心,因思心过重导至的郁疾。

掌管着后宫大权,那拉氏在宫中也不是没有人可信。相信她在宫中可是安插了不少人,自然也少不了太医的。

现在薜神医死了,那拉氏就是对太医的医术不太信,也得把自己的身体交给太医看。

很快,那拉氏平静了下来,她不能病,也害怕生病。这一世,那拉氏对自己的命看得比什么都重。所以很快的调适过来。养好身子。

后宫中,耿精灵听闻那拉氏病好了。都觉得特迅速,神奇啊。

不过薜神医的死了也好,不然被那拉氏这般利用着,谁知道薜神医弄了多少的毒药给那拉氏了,那可是害人的玩艺。

这后宫中,谁没有一点自保的,说到害人的毒,不止她有,那拉氏也有,李氏、钮钴録氏等等,同样都有。

那拉氏是个强势的,所以从来不在别人的面前示弱,所以她的病,胤禛还没来得及表示关心,后宫的女人们还没有来及去探望,弘晖、瓜尔佳婉如才进宫没多久,就被那拉氏赶离了。

可怜的女人,这一刻耿精灵觉得那拉氏有些可怜了,就是病也不敢病,如风过水无痕。

不过她也不同情那拉氏,完全自找的。

薜神医的死应该是毒鬼所为吧,听闻薜神医的极惨,是服了剧毒所至,可是身上又许多的伤痕,因是经过了激烈的打斗,最后中毒死亡的了。

耿精灵这般推测着,还真给她猜到了真相,胤禛获悉后,对老八一党更为的忌惮。他是知道老八收买了很多的武林高手,什么怪人都有,却不想薜神医都死在毒鬼的手中。

毒鬼此人太危险了,绝不对留,胤禛直接下了暗杀令,天涯海角追求毒鬼。

而参娃很好心透过莫太医地献上了防毒之物,虽然不是百毒不清,但足以让毒鬼头疼了。

话说耿精卫带兵出发后,朝廷对此事都表示着莫大的关注,而耿精卫也不是个善茬的,指挥着岳钟琪和年羹尧,兵分三路,带兵包抄着罗布藏丹津。

罗布藏丹津的人马个个骁勇善骑,但耿精卫所领的清军也并不差,再者人多,让罗布藏丹津的人马损失惨重。

青海各部蒙古首领纷纷逃离,青海的人逃的逃散的散,显然也是怕了清军。只是罗布藏丹津早就已经与准葛尔全谋对抗清军,拼的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这是耿精卫的初战,所以耿精卫比谁都重视着这一次的战争,把不服他的岳钟琪和年羹尧治的服服帖帖,让他们只能配合他,没有别的路可走。

原历史平叛罗布藏丹津是年羹尧,如今却换了人成了耿精卫,知悉历史的那拉氏、李氏还有老八胤禩一时间都茫然了。

虽然那拉氏和李氏也不相信历史,历史早就变了,所以她们这一次不止支持着儿子们争帅,也让家庭内部的成员争取随军。

老八也是把年羹尧再一次的推出来,自十四被胤禛圈禁后,老八不计前嫌大度宽容地接纳了年羹尧,这次更是重用了年羹尧。

却不想,胤禛指定了耿精卫为帅,而胤禛也没有一下子要和老八一党撕破脸,虽然他们就差没有拔脸相向,但表面还是维持着一种和谐关系。

雍正二年,孝期已满,各地的选秀也在大张旗鼓的进行中。而平定罗布藏丹津之战还在继续,耿精卫表现的很优秀,短短的几个月,京中频频收到捷报,想来不久后,就可以打败罗布藏丹津,完全拿下青海了。

耿精灵向胤禛求了一道旨意为夭红和小金两人赐婚着,不想胤禛直接封夭红为固山格格,在京城赐了个府给夭红和小金两人成婚。

胤禛这一举动又引得皇宫内外纷纷侧目着,有的人觉得是懿贵妃的作用,有的人觉得是皇上爱乌及乌所至。

不管如何,圣旨也下了,婚期也订了,这个时候也没有人出来反对,毕竟张家和李家可都是朝堂上得了圣眷的,没人会轻易的得罪。

夭红和小金要成婚了,耿精灵这边都很开心,张家和李家也喜气洋洋的准备着。那拉氏虽然不满着胤禛封了夭红为固山格格,但想到夭红要结婚了,让弘晖彻底死心也好。

正好再过一两个月就得选秀了,她得好好为弘晖挑选侧福晋、再多选几个妾侍服侍弘晖,盼早日抱到重孙。

夭红和小金的婚期一定下来,最痛苦的就是弘晖了,本来他以为他已经看开了。甚至很多的时候都避开夭红和小金,不见就不会去多想了,然圣旨一下,弘晖整个人就如那被雷击中般,好似要粉身碎骨似的,双手久久地捂着自己的心,那里好痛,好痛。

“灵主,慧知和虎头蜂怎么还不出来。”灵心境中,夭红望着远处幽怨着。

小金随着夭红的目光看去,见那里一点动静和异象都没有,也道:“虎头蜂也该出来了,他是我们里闭关最久的,也不知道他达到了什么程度了。慧知就有点难说了,不过他总是未卜先知的,怎么也不会错过我和夭红的好日子吧。”

看着小金和夭红两个希翼地望着远处的山洞,耿精灵微微一笑掩住了她的神秘,耸耸间无奈道:“我只是感觉到他们快出来了,但也说不准具体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