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犹待昭阳/犹带昭阳日影来上一章:第 6 章
  • 犹待昭阳/犹带昭阳日影来下一章:第 8 章

自小尚睿就疼她,因为双方母亲的关系,两个人素来亲密,况且叔侄年纪差距不大,所以也不拘礼。

“之前想了,后来没想。”

“为何啊?”菁潭皱着眉头。

“因为还记得你以前缺着门牙连说话也走风的模样,后来觉得你牙早该长齐了,却又不晓得你成了大姑娘是什么样子,索性就不想了。”

她嘟起嘴:“那九叔怎么刚才一眼就认出菁潭的?”

尚睿侧着头想了一想,笑说:“本来听说你今日进宫了,突然在眼前出现一个朕不认识的漂亮姑娘,就猜大概是你。”

菁潭喜形于色,盈盈一笑:“九叔真的认为菁潭变漂亮了吗?”

尚睿点点头,心绪早已飞到了千里之外。对着那样洁净的笑颜,他如何能告诉她,是因为他正在设计她的父亲,猜想这老狐狸让亲生女儿来帝京的缘由,所以当她出现时才会不禁就将“菁潭”二字脱口而出。

走在湖边曲曲折折的回廊下,菁潭叽叽喳喳地不停说话。她记性很好,能够一一回忆起儿时这御花园中每处转角、每棵树下她曾经经历过的事。某些关于尚睿,某些则关乎另外的人。说到兴奋之处,还会不禁抓住尚睿的胳膊亲密地摇晃。尚睿则一边应着,一边拍着她的手背。

“九叔,你还记得吗,那年元日里,郁哥哥从这个地方滑到池子里,是你把他给捞起来的。”

尚睿微微一愣:“你说谁?”

“郁哥哥呀,就是……”话语戛然止住。

她失言了,忘记了皇宫内多年的禁忌。

尚睿看着方才菁潭手指的地方,原本是绕湖的碎石小径,拐角的地方临着流波湖的湖岸成了一个豁口,若是小孩子的话一跑起来很容易滑下去。而今那个地方早已经被石头砌了起来。

片刻的沉默后,尚睿问道:“他是怎么掉下去的?”

“大人们都在乾泰殿问安,不知道哪个哥哥抱来的狗,放在御花园里任那畜生野跑。一见……一见他就猛叫,他像是害怕,路过这里靠边让那畜生,一不小心就滑进流波湖里。当时就我和他俩人,太监宫女都不在,我吓得大哭。你听见动静跑过来眼睛都没眨就跳了下去。”

菁潭的娓娓讲述,唤起了尚睿心中某些被他刻意封存的记忆。

那个孩子啊……他心中升起了一声叹息。原来他们的生命还是有交集的。

后来的情景菁潭未说,他也记起了。

在正月冰凉刺骨的水中,他将孩子从水中托起来,孩子一边惊恐地睁着漆黑的眼睛大口呼吸,一边紧紧地抓住自己的肩膀生怕失去生命依靠。

此时此地,尚睿蓦然想起生死关头他对孩子说的话。如今看来这句话居然成了一种莫大的讽刺,尚睿自嘲地一笑,随即领着菁潭去了别处。

当时,他对那孩子说:“有我在,没事了。”

一下子就到了帝京的四月,时值暮春,气候宜人。

午后的阳光透过枝叶间的缝隙落在地面上,从别处望去有种说不出的庸懒与惬意。

“还是京里好啊!南疆的春天可是一个劲地下雨,风筝都放不了。况且……”菁潭用那如琉璃般的漆黑眼珠瞅了瞅尚睿,俏皮地说,“况且,京里还有九叔啊。就这一点哪儿都比不上,真不想回去。”

皇后闻言,和身后的小宫女们都忍俊不禁。如此可爱的一个小姑娘,岂会有人不喜欢她。

尚睿却一反常态,只是凝视着远方,也不知他听到菁潭的话没,心里在想着何事。他平时很爱说话,也爱插科打诨,少有的沉着脸不笑的时候,神情又会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一种冷峭。

“皇上?”

他听到潇湘的提醒才调过头来。

皇后道:“郡主正说帝京好,她不想回去了。”

尚睿道:“既然潭儿喜欢,朕就留你在宫里多住些日子。让他们把凭栏轩重新收拾收拾,空给你吧。”

菁潭面色一喜:“九叔还记得我最喜欢凭栏轩的小池子啊。”转眼却又嘟起嘴,“不过出门的时候,父王对我说最好早些回去,免得娘惦念。”

尚睿浓黑的眉微微挑着,嘴角勾起一抹笑:“朕替你跟你父王求情,你就多住些日子如何?”

菁潭身后的女官神色微微一滞,随即又提示道:“郡主快跟陛下谢恩。”

“哦。”菁潭恍然,喜滋滋地下拜,“谢皇上不赶我走,还给我挪这么好的地方。”

一侧的王潇湘脸上平静似水,甚至还微笑着点点头,心中却是万分错愕。随着菁潭的叩谢,这便成了一道不可逆转的谕旨。一句“多住些日子”,如此模糊的五个字,倘若没有尚睿的再次开口,便成了一个可以禁锢这个姑娘的约束。

她的丈夫也许想要在某个关键的时刻,让这个延庆郡主成为一个筹码。

她原本以为他是从心底疼爱着菁潭的。

也许,一切在他心中皆为棋子而已,亦如当年彼此的婚姻。

思绪飘忽之间不知菁潭又说了什么,引得尚睿开怀畅笑。

菁潭痴痴地瞧着尚睿的笑脸,嘻嘻乐道:“九叔可以答应菁潭一个要求吗?”

尚睿挑起一颗樱桃,惬意地放入嘴中:“何事?”

“九叔先答应嘛。”

尚睿眉毛轻抬,揶揄道:“你都知道君无戏言。倘若是先答应你,万一你要朕把头给你当毽子踢,那岂不朕也只能认了。”

菁潭忙道:“不是!不是的!”一下子就急得涨红了脸,摆手解释。

尚睿看在眼中,更是笑出声来。

皇后劝道:“皇上身为天下之主,可开不得如此玩笑。”

尚睿却没恼,淡然笑笑,对菁潭道:“说吧。要金山的话朕都给。”眼内盛满了溺宠。

“菁潭可不可以不用九叔来称呼皇上。”菁潭吞吞吐吐。

“那你要叫什么?”尚睿一时有些迷惑。

菁潭瞅了瞅周围的人,想说什么又咽了下去。皇后会意,辞道:“臣妾觉得外面的风有些凉,请皇上允许臣妾告退。”说完,深施一礼就准备起身离开。她身为女人,怎么会看不懂这位郡主的心思。

尚睿好奇菁潭的要求:“潭儿你说吧,皇后不是外人。”然后轻轻地抓住皇后的手。皇后面色倏地绯红。

她就算在自己的妗德宫都少有与尚睿在人前如此亲密的举动,何况现在是在人来人往的御花园。可惜,她又不好在众人面前拂了皇帝的意思,于是进退两难。

再看尚睿一副悠然自得的表情,就是吃准了潇湘的这种心态。

其实他内心是有苦衷的,自从中毒以来,潇湘一直避着自己,若非今天借着见菁潭的借口,她恐怕也不会前来。

面前两个人的举动与心间千回百转的思绪并没有落入菁潭眼中,她只是垂下头去,踌躇了稍许:“叫……叫,尚睿呀。”

众人大骇。

那女官惊慌失措地伏地叩首道:“望皇上看在我们郡主年幼无知,奴婢等人愿代郡主以死受罚。”随即其他人也一起跪下,她们本是一起从南疆陪同菁潭进宫的。

在场也许最悠然的是尚睿自己。

“尚睿……”他没有理会跪地的一干人,单手支颐,撑在凉亭的桌上,嘴角勾起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念着自己的名字,似乎在回味什么,忽而道:“许久没听人叫过了,还挺怀念的。”唇边却浮起一丝难以解读的复杂笑容。

世人都知道,淮王万事谨小慎微,独独对这女儿宠得无法无天。这菁潭郡主从小都被人放在蜜罐里长大,想什么有什么,哪会什么察言观色的本事。她见尚睿笑了,以为得了鼓励,伏地又是一叩首,继续说:“菁潭还有一事,求九叔成全。”

“说。”

“九叔肯定知道开国太祖皇帝和侄女嘉义公主结为连理的故事,这是我大卫朝的姻缘佳话。”前朝有同姓同宗同族不婚的规矩,到了当朝,民间有些避讳,但是皇家却不以为意。

身后的女官面如土灰,又不敢当着尚睿的面拉扯菁潭,只得一直磕头说:“郡主年幼,求陛下恕罪,求陛下恕罪。”

“九叔,我只想把话说完。”菁潭跪在地上挺直了背继续道。

“若朕不要你说呢?”尚睿问。

“那菁潭一辈子不能心安,就怕改日回到南域,九叔再也见不着菁潭了。”

“胡闹!”尚睿拂袖,准备转身就走。

“九叔!”菁潭在他身后,膝行了几步,“菁潭从小仰慕九叔,此生只想嫁给九叔一人。”说完,她连忙又朝皇后一拜,“求皇后娘娘成全,菁潭不会和娘娘争宠,只求为九叔生个一儿半女,在后宫谋个一席之地,陪伴九叔一生。”

“郡主莫要这样说,纳妃的事,还是全凭皇上自己做主。”皇后把话扔给尚睿。

尚睿回身淡淡地问了一句:“你爹他知道这事?”

“他不知道,谁都不知道,他根本不关心我喜欢谁。”菁潭那玉琢一般精致的脸蛋上带着稚气未脱的粉嫩。

尚睿凝视着这个侄女,“你是大卫堂堂正正的郡主,不告父母,不报宗室,就在这里求着皇后成全,这不合规矩。”

“可是……”菁潭看到尚睿神情忽然就冷峻起来,顿觉有些委屈,咬着下唇,眉毛皱在一起,眼眶微红。

“郡主!快向陛下认错!”身后的女官急忙又说。

菁潭极不情愿地扁着嘴,强忍之下眼泪还是流了出来。

皇后看了尚睿一眼。

尚睿起身离开,走了几步后道:“你们其他人起来,让她一个人跪着。”说话时负着手,也未回头。

后来的几个时辰,御花园海棠林中的空地仿佛有了瘟疫般,倘若因为办事要从那里经过,也尽量绕道而行。

宫女云锦隔得远远地瞧了一眼就匆匆回了妗德宫。

“还跪着吗?”皇后问。

“回娘娘的话,还一个人跪着呢,一直哭。”

皇后想了想,命人去做些吃的亲自送去。

到御花园的时候天已经完全黑了,又开始下雨,落在伞面上噼噼啪啪的。四周一片漆黑,太监在前面小心翼翼地掌着灯。

待皇后走到海棠林子外时,忽然看到尚睿隐隐站在海棠枝后,负手而立。顺着他的视线看去,是跪在地上的菁潭。

碍于雨声,听不见她是否还在哭,身体却依然在一下一下地颤抖。原本绕于发髻上的飘逸灵动的彩带已经跟长发一起垂了下来,雨顺着下巴水流如注,打湿的衣裳紧紧地贴在身上。

尚睿就这样在远处看着这个跪地的小姑娘。从侧面看去,线条优美的薄唇紧紧地抿着,深黑的眼中神情复杂,任谁也看不透其中隐藏的秘密。后面的太监小心地替他撑伞,一前一后都是半晌不动。

皇后走过去,轻轻一福:“皇上。”

尚睿转身见到皇后并不吃惊,目光在宫女们拿的食盒上停了一下。

“皇上,郡主的身子哪能吃这份苦。您就……”她不知道他陪着菁潭在雨中站了多久。也许没下雨就来了,也许更早。

尚睿喃喃说:“她随二哥离开帝京的时候,才五六岁,后来跟着她母亲回来过几次,因为姨母的关系,和我特别亲。怎知她会生出男女之情来。她如此一颗赤子之心,我……”

皇后哑然。

原来他并非在为菁潭动怒,而是在跟自己赌气。在菁潭求娶之前和之后的那一瞬间,尚睿动了什么心思,她明白。骄傲如他,轻狂如他,痛恨自己本能地将她当成了一颗棋子。

她思索了片刻,在心中浅浅一叹,却说道:“皇上青年俊杰、天子至尊,天下的女子谁不想长伴左右。”

尚睿听见这话转头看她,忽地鼻间一嗤,冷笑道:“其他人说朕信,独独被皇后说出来就成了一句玩笑。”

王潇湘避而不谈,又说:“那淮王无嫡子,延庆郡主若是能嫁给皇上,对皇上而言是百利而无一害。”

尚睿又是一笑:“皇后深谋远虑,朕自叹不如。”

“皇上自是比臣妾圣明,只是皇上被琐事所累,反而蒙了眼。”

“若是她真为朕先诞下一子,皇后你觉得依照她与徐家的牵连,王家还有戏吗?皇后自身难保,为何还要为旁人筹划将来?”

“臣妾自有臣妾的活法,皇上不必忧心。”潇湘垂目而立。

说到这里,尚睿真的有些恼了,只见他眉目紧敛,嘴唇抿着,目光渐冷。

雨一直都在下,地上积起了小水洼,雨水和泥渍一同溅起来,落在他的靴面上。

末了,他却并未真的动怒,只是突然笑了,轻声说:“世间怎会有你我这种夫妻。”

“皇上说笑了,世间不知道多少人羡煞臣妾和皇上是夫妻,这是臣妾几世的造化。”

“罢了。这些话皇后也不必再说。你先去叫她回屋,过几天就送她回南域。”

一连几日,菁潭都病着,太后的寿宴也没能露面。

尚睿第二次见菁潭已经是半个月之后,他去太后的寝殿请安,发现菁潭坐在里面,旁边还有皇后。

她的脸瘦了不少,显得一双眼睛满是惆怅,没有之前的精神劲儿,看到尚睿也不问安,木讷地坐着。

“还跟你九叔生闷气呢?”太后逗她。

太后这么一说,菁潭的泪又掉了下来,太后将她揽在怀里对尚睿说:“这孩子也是犯倔,你不如就遂了她。”

“朕怎么了?”

太后暼了他一眼:“少跟我装傻充愣,你收得了徐昭仪、吴修容,怎么就容不下菁潭?”

尚睿看了皇后一眼,将茶盏搁在一边说道:“菁潭怎么能和别人比,母后,您知道我看着她长大,待她自是不同。但是儿子与皇后夫妻同心,眼里容不下旁的,一般人倒还好,若是菁潭为我在这宫里受了冷落和委屈,淮王、淮王妃还有母后您,如何放心得下。”说完,尚睿牵起旁边皇后的手,握在掌中。皇后也没有动,脸上一红,垂下头。

菁潭却抬头说:“我若是留在宫里,九叔说不定日后也会喜欢上我。”

尚睿看了她一眼:“朕心中只有皇后一人,其余绝无可能。”言罢,他牵着皇后从太后宫里出来。

王潇湘默默地跟着他,一直走到妗德宫。尚睿松了手,淡淡地说了句:“皇后回去休息吧,朕有事就不进去了。”

王潇湘等着尚睿离开后,看了看自己的手。

夫妻做到这个份上,也够凄凉。

所幸,她不爱他,他亦是如此。

盛夏之时,朝中爆出一件大案。

九卿之一的太仆司务慕容思被查与中域反叛的邪教有染,私通逆谋。其信件物证均被御史衙门查获。

贺兰巡在朝堂上听到这个消息,微微一震,悄悄地抬头看了看御座上的尚睿。尚睿说道:“此案交予御史台彻查。”面色平静,答话如例行公事般,而后又附了一句,“凡事通报皇太后。”

慕容思乃慕容家长子,自小与一干皇子一同长大,太学院的时候还是魏王尚权的伴读。后来尚睿登基,八皇子魏王分封边域,慕容家也失了势。不过慕容思在朝兢兢业,十年了也只做了个二品大员。

这样的人被告谋逆,颇为蹊跷。

尚睿顿时觉得有些不祥。即使如此,他也无可奈何。他不过是一个手无兵权,整天坐在朝堂上管些无聊琐事的傀儡罢了。

半个月后,事情果然如尚睿担忧的那般,慕容思的背后是魏王尚权。

数月前偷偷回京向皇帝密报淮王动向的魏王尚权。

听了贺兰巡从御史台了解的案情,尚睿脸色一僵,些许情绪从眼中一闪而过。尚权乃先帝第八子,与尚睿年纪最为接近,所以也合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