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的雪都化了吗?”谢允问道,“我总算有点暖和过来了。”

  “嗯,回春了。”

  作者有话要说:  番外一

  周翡前脚刚回来,连口水都没顾上喝,就被大当家叫走了。

  李瑾容行事利落,废话不多,只用下巴往旁边小桌案上一点,冲周翡说道:“你惹的麻烦,去解决了。”

  周翡:“……”

  她上前翻了翻,简直要疯,只见那小桌案上厚厚一沓全是挑战书,各种大侠歪歪扭扭的孩儿体与错字不提,战书套路却是如出一辙,活像集体找的一个代笔先生。

  一个杨瑾消停了,千万个“杨瑾”还等在山门外。

  周翡忍无可忍道:“娘,四十八寨闲杂人等不得入内的规矩能不能改回来?”

  李瑾容伸手点了点她:“别废话。”

  周翡只好将那一沓战书往胳膊底下一夹,怒气冲冲地冲下山去。

  来挑战的“大侠”们其实倒也没有看起来的那么多,很大一部分只是打听到她不在家,这才跑来递个战书,递完就跑,回去跟人吹牛皮说“俺也是单挑过南刀的人,啧,吓得她都不敢应战”。

  但实心眼的大傻子也不在少数,譬如等在山门下面的那五位。

  守卫的师兄一见她就笑嘻嘻地说风凉话,道:“阿翡啊,才回来?我跟他们都等你两个半月了!”

  周翡冲他翻了个白眼。

  她一露面,五个挑战的“大侠”呼啦啦全站起来了,先是难以置信地打量着眼前这个既不虎背、也无熊腰的大姑娘片刻,好几个小青年脸红了,原本背好的词差点胎死腹中,好一会,才有个人结结巴巴道:“阁……阁下……不,姑娘,你就是手刃七、七大北斗的南刀么?”

  “七个北斗,有一个我压根没见过就掉了脑袋,两个是被他们自己人狗咬狗弄死的,还有两个是被旧仇家上门寻仇宰了的,一个刺杀皇帝,被几位前辈联手拿下,已经问斩了,只有一个脑子里水最多、武功最差,传说是靠裙带关系才能位列北斗的货色是我杀的——还是在他轻敌大意的时候。”这番话周翡感觉自己说过没有一千也有八百次,说得简直比破雪刀还要烂熟于心,一口气说出来,不用过脑子,绝堆错不了半个字,“还有什么以讹传讹的,来,一起说,我挨个澄清。”

  五位大侠面面相觑了片刻,有三人脸上率先挂不住,低头冲她道了声“得罪”,退出战圈,脚下揩油,掉头走了。

  因为人们莫名其妙地认为,一个年纪不大的姑娘,如果她不是长得奇形怪状、貌似夜叉,武功通常不会太厉害,见了周翡的人,便已经先入为主地怀疑起“南刀”的江湖传言不可尽信,等再听她开口说话,很多人便对自己“南刀是个谣言”的猜测深信不疑了,以至于往往将“只有一个……是我杀的”那句话忽略不计,也没人想去追究一句为何她会对这一群北斗的死因这样如数家珍。

  这样一来,那些在江湖中已经小有名头的与年纪稍大的,便会自负身份,不肯再和她动手了。

  这种莫名其妙的偏见倒是让她少了不少麻烦,好在周翡不太在意别人怎么看她。

  反正一个人刀锋利不锋利,敌人知道就够了。

  周翡用嘴皮子和脸解决了三个,剩下两位,一个是觉得自己来都来了,不切磋一二就白跑了的愣头青,还有一个看起来是近似番邦人杨瑾那样的二百五,周翡用了一炷香的时间,熹微未出鞘,就把愣头青和二百五一起解决了——两位“大侠”一个磕掉了半颗门牙,一个被剑鞘戳到胸腹,吐了个死去活来。

  周翡爱答不理地一抱拳,敷衍地客气道:“承让,到我寨中喝杯茶吗?”

  两位大侠比方才那三位临阵退缩的跑得还快,转眼便没了踪影。

  周翡索然无味地叹了口气,低头往寨中走去,感觉大当家这段时间一直在刻意遛她。

  李瑾容的态度是“来者是客”,对端王殿下竟肯赏脸落脚四十八寨没有任何异议,一方面,她从未明确表达过自己的不满,另一方面,又一会支使周翡去干这个,一会又支使她去做那个,大当家丧心病狂起来,连旧友寿辰送礼这种本该李晟去的破事都甩给她,就是不让她闲下来,跟谢允有什么接触。

  “也不知道这回能让我在家待几天。”周翡心道。

  就在这时,身后忽然有人轻咳了一声,刻意压着声音道:“阁下就是手刃七大北斗的南刀么?”

  周翡激灵一下,以她的功力,竟也没听见身后人是什么时候靠近的!

  她握刀的手陡然一紧,猛地扭过头去,却见一个熟悉的人头上戴着个斗笠,手中拎着一把“生年不满百”的折扇,笑盈盈地用扇子将斗笠推了推,一笑就露出一口小白牙,不等周翡回答,那货就一转身,学着周翡那不好客的站姿,把头一仰,捏着嗓子,一字不差地背出了方才她那一段长篇大论。

  周翡:“……你怎么在这?”

  谢允笑道:“我主动请缨,下山替大当家打理山脚下的产业。”

  周翡一脸疑惑,不知他是怎么吃饱了撑的,居然找活干。

  谢允便先朝那好奇地看过来的守门师兄挥挥手,又压低声音道:“我不在寨中,也好让你能在家踏实住几天嘛。还方便我在山脚下神不知鬼不觉地截胡,是吧?走。”

  周翡听得一愣一愣的,下意识地反问道:“回家?”

  “回个鬼。”谢允一把拉住她的手,飞掠而出。

  他的手依然比常人凉一些,却不冰人了,出神入化的“逃之夭夭”**俨然比先前更胜一筹。

  周翡一声“等”字说出来,已经被他拽着跑到了数丈之外。

  自从四十八寨大乱后,已经过了几年,足够焦灰的土地长出新芽,深刻的伤口结了疤,也足够此地重新聚集起新的人气,叫那些已经关门的茶肆酒楼又渐次开张,还请回了过去的说书老先生。

  特别在谢允接管以后,几乎都有点欣欣向荣了起来。

  “去哪?”周翡问道,“我才不要去听你那些胡言乱语的小曲。”

  “千岁忧”先生自从定居蜀中以后,没事时常文思泉涌,写两段给山下人去唱,久而久之,纠集了好一批拥趸,俨然快建成一支自己的戏班子了,唱得蜀中仿佛要跟羽衣班分庭抗礼——周翡估计李瑾容看谢某人不顺眼,也不是没有这方面的缘由。

  谢允不回答,径自将她领到了一处小铺子。

  周翡奇道:“裁缝?”

  “嗯,”谢允轻车熟路地伸手敲敲门,探头道,“王婶,做好了没有?”

  老裁缝腰都直不起来了,做活的时候,一双老花眼要紧贴着针鼻次能纫上线,见了谢允,却挺高兴:“来了?好了,好了!”

  她一边说,一边忙不迭地跑进去,片刻后,从屏风后面捧出了一坨红得灼眼的东西,周翡才一愣,便见老裁缝当着她的面,将那东西抖了开——那居然是一条火红的裙子。

  “这位公子好眼力,给姑娘做来穿,漂亮得很哟,来瞧瞧。”

  周翡忽然好像被人下了哑药,一声不吭地站在一边,乖巧地让那老裁缝拿着裙子在她身上比来比去。

  老裁缝拉着她的手道:“若是哪里不合适,就给王婶送回来,给你好生改改。”

  周翡还没说什么,旁边谢允便慢悠悠地插话道:“不必,尺寸我打眼一扫就知道,错不了。”

  周翡:“……”

  老裁缝愣了愣,随后捂着脸笑了起来。

  还不等周翡恼羞成怒,谢允便几步滑出了小裁缝店,口中还忙道:“别打别打,我还要告诉你一个好事呢。”

  周翡小心地叫老裁缝帮她将那红裙裹好,方才走出去问道:“什么好事?”

  谢允笑道:“你爹就要回来了。”

  周翡吃了一惊。

  “前些日子,大当家将凑齐的五件水波纹信物连在了一起,发现印在纸上,正好是一道波浪弧线。”谢允道,“和见证人——比如你们当年从鸣风楼搜出来的那小印不同,见证人的那‘水波纹’是没有弧度的。你娘将那张印过水波纹的纸寄了出去,还是我亲自送到暗桩的,要送抵京城,你想,大当家总不可能是平白无故耍着他们玩吧,所以我猜是你爹恐怕想挂印了,跟皇帝要自由呢。”

  周翡越听眼睛越亮,这时,一道人影脱缰野狗一样地奔将过来,满大街乱叫道:“阿翡!阿翡!”

  正是李妍。

  李妍一眼看见戳在路边周翡两人,忙道:“阿翡,大当家叫你去……”

  这六个字简直让周翡眼前一黑。

  李妍道:“……接姑父!”

  周翡震惊道:“什么?这么快?”

  谢允在旁边笑:“我说怎么今早就看见喜鹊了呢,不枉我早早起来梳洗更衣,原来是老天提醒我要见……”

  周翡瞪向他。

  谢允轻咳一声,将后面的称谓咽了回去,同时十分促狭地冲她一挤眼睛,淡定地整理衣冠,走在前头:“请阿妍姑娘指路,咱们一起去迎接。”

  此时,自以为终于等到了救星的谢公子恐怕还不知道,周以棠每次看到“熹微”的时候是个什么脸色。

  唔,他的路还很长。

 

☆、第169章 番外二、番外三 青梅竹马

 

  (一)

  那会儿,四十八寨还不叫四十八寨,就统称“蜀中”。

  蜀中多山、多险路,早年间有不少大侠拖家带口隐居其中,给后辈儿孙传的都是家学,好多也懒得专门成立个门派,姓李的就是“李家人”,姓张的就是“张家人”,还有一些混居或是姓氏太常见的,便说自己是蜀中某某山的,只有个别格外有心思的家主愿意好好拾掇拾掇自己那一亩三分地,给门派起个像样的名字——譬如满门糙汉、但内心都比较细腻的“千钟”。

  作者有话要说:

  周以棠记得,他年幼时,蜀中还没有那么大的规矩。不管外面风风雨雨,群山中还是安宁而自由的,大家世代比邻而居,不少还有姻亲关系,因此也没那么多门户之见,倒有点像个依山而建的大村子,倘有什么事,家主们便凑在一起商量着来,商量不出结果,便去找“村长”出面裁决。

  “村长”就是南刀李徵。

  但说来也是好笑,李徵恐怕自己也说不清他是怎么被扣上了这天降大任的。

  他是个看起来就一团和气的人,其实不爱管那么多鸡毛蒜皮的闲事,除了琢磨琢磨自己的刀,平时也就喜欢在家里做做饭,跟孩子玩——不单是他自己的一双子女,整个蜀中的孩崽子没事都爱跑到李家,或是蹭饭,或是聚众游戏。

  李瑾容小时候不喜欢自己地盘上来这么多猢狲,闹了几次脾气,未果,便干脆领着弟弟将整个蜀山里乱窜的孩崽子们挨个找来殴打了个遍,自此打出了名,莫名其妙地成了一代孩子王,大有说一不二之势。

  周以棠跟着李徵入蜀的时候,才只有八岁,他满心茫然,眼前是望不到头的青山与绵长曲折的夹道,遮天的草木长得无法无天,树丛中偶尔爬过一些什么,都会吓人一跳,细看又不见踪影,不免带上些许诡秘气息,途中晴雨全无规律,潮气始终缭绕左右,恰似古人所述“雷填填兮雨冥冥,猨啾啾兮狖夜鸣”的场景。

  他努力藏起尚且属于孩童的怯懦,摆出老成的模样与李徵说话,文质彬彬地称他为“世叔”,再险的路也要咬着牙自己走,绝不要李徵抱,倘或李徵中途拉他一把、或是扶他一下,他便要一本正经地道谢。闹得看惯了山里野孩子的南刀李大侠好生头疼。

  走了不知多久,李徵方才回头冲他笑道:“这就到了。”

  他说完不久,果然很快就有了人迹,有成群的少年在空地上练槍,一边练一边嗷嗷叫,震得山谷中飞鸟乱飞,见他们二人经过,便整齐划一地将长槍,齐声叫道:“李叔好!”

  这一声问好比府衙里的衙役们叫的“威武”还声势浩大,直震得人耳根生疼,李徵只好哭笑不得地冲他们摆手。

  再往前,还遇见了几个樵夫打扮的男子,笑嘻嘻地与李徵寒暄,“樵夫们”个个挽着裤腿袖口,背着半人高的大筐,看起来又淳朴又憨厚,然后周以棠一转头,便眼睁睁地看着这几个“淳朴樵夫”挨个跃上山崖,活似背生双翼一般,几个点地,转眼便消失在了山中。还不等周以棠惊奇完,便又见到个被几个孩子围住的妇人,那妇人生得慈眉善目,正从小竹篮中拿出糖果糕点分给小孩们,一看就叫人觉得亲切,可是下一刻,她手中突然有剑光一闪,周以棠没来得及弄明白那是什么,那道极细的光便已经收回到了鞘中——旁边树上应声掉下一只死蝎子。

  周以棠本生在钟鸣鼎食之家,因力推新法,被朝中云谲波诡的党争波及,方才家破人亡。

  他是个小少爷出身,从小只读四书五经,从未接触过那些高来高去的武林中人,一步踏入蜀中,他简直仿佛来到了一本充满幻想的话本中,一时看见飞鸟走兽都觉得新奇,总以为它们也得跟着身怀绝技。

  忽然,李徵抬头道:“瑾容,又顽皮,还不下来!”

  周以棠吃了一惊,顺着他的目光望去,见一棵几丈高的大树枝头,有一把浓郁欲滴的枝叶窸窣片刻,继而一分为二,露出一个小小的女孩来。

  她看起来比周以棠自己还小,脸蛋非常娇嫩,瞪着一双大大的杏核眼,视线居高临下地扫过来。

  周以棠心里几乎一紧,下意识地挺直了本来就足够端正的肩背,接着,心里又不免担心起来,怕她从那么高的地方摔下来。

  李徵朝那女孩伸手道:“爹回来了,快下来,见见你周家哥哥。”

  女孩闻声,好像莫名有点生闷气,也不理人,转身就要往下跳。

  周以棠不由得惊呼出声,却见她倏地悬空,然后脚尖轻轻巧巧地勾住了一根稍低些的枝杈,熟稔和优美地落到了另一棵树上,带着点讥笑回头,白了周以棠这没见过世面的小白脸一眼,转身没入浓密的树丛中。

  可是周以棠虽然住在李家,刚开始却没什么机会同李瑾容说话,他也同李徵习武,但因以前没什么基础,只能从认穴和站桩开始,与李氏姐弟学不到一处去,吃饭的时候虽能碰到,但李瑾容好似对自己家里突然多出这么一个外人颇觉不喜,懒得正眼看他,年幼的周以棠十分敏感,便不敢去打搅她。

  周以棠启蒙早,四书都已经读了大半,俨然已经有了小小的纤纤君子之气,又兼年幼时家逢大变,时常多思多虑,与野猴子似的满山跑的蜀中群童玩不到一处去,除却同李徵学艺的时间,大多数时间他都只是窝在自己房里看书,偶尔听见喧哗,从窗棂中往外望去,总能看见那小小的女孩一脸不耐烦地被一大帮孩子围在中间,或是叫她去玩,或是在院里试手。

  周以棠心里生出隐隐的羡慕,却只敢在远处默默地看着,他想过无数种开场白,又无数次地被自己推翻,到底还是不敢上去和那女孩搭话。

  一转眼,周以棠格格不入地在绿野茫茫的蜀中住了两个多月,并且不知不觉中被山中其他孩子记恨上了——凭什么他们平时去一趟都要看李老大的脸色,这个不合群的小白脸就可以天天住在李叔家里?

  坏小子们开始憋馊主意,派了个人跑到周以棠窗口,骗他说“他们晚上准备夜游荒山,打鸟来吃”,要他一起。

  周以棠对跟一群泥猴去祸害鸟没有任何兴趣,本想开口婉拒,话到嘴边,却莫名改成:“李姑娘也去吗?”

  那捣蛋鬼一愣,半天才反应过来“李姑娘”是谁,被这酸唧唧的称呼笑得差点从墙上翻下来,一口道:“去!去!怎么少得了咱们李老大?”

  周以棠鬼使神差地就答应了。

  那可真是智计无双的甘棠先生一生中最大的污点之一,多年后他回想起来仍觉得不可思议,感觉自己当时是被鬼迷了心窍,居然连这种粗制滥造的当也上。

  这天李徵恰好不在,夜幕降临时,周以棠按着与那些捣蛋鬼事先约好的出了门,他听说李瑾容会一起去,便忍不住在她门前晃了晃,想寻个由头一起走,谁知李瑾容一直没现身,偏偏他怯懦荏弱,连上前敲门都不敢,便被前来催促的猴崽子拽走了。

  周以棠忍不住道:“不是说她也……”

  这些山里的猴精有几分小心眼,一眼看出这小书生其实根本不敢和李瑾容说话,便眼珠一转,故意道:“李老大还有点别的事,一会去和我们会和……要么你去和她说一声?”

  果然,听了后面那句,小书生当场就蔫了,再不敢发表异议,转眼便被拖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