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鸾低头沉吟起来,五皇子其实也算是成年了,据说不到两个月他就要行冠礼了;而六皇子相比五皇子也不过是小四个月罢了,并不算是真正的小孩子了;但是没有行冠礼当然也算不得成人就是了。

皇帝召见几位年龄较大的皇子,却又让两位还未行冠礼的皇子离开,这里面有什么用意呢?又和宫嬷嬷所说的大事儿,有没有关系呢。

不过福王不在他的住处,倒是不用急着过去了;因为小顺子的话她的心怎么也放不下,转来转去都是奉元殿的事儿:皇帝是不是想在传位前和儿子们聊聊,还是说另有深意。

按说皇帝多日不理朝政,也没有传出他身体大好的话,倒是他的病时好时坏,坏得时候要比好的时候多:他现在有那个精力处置一上午的事情吗?

红鸾轻轻的道:“八成那个传言是真的。”不然此时太子等人早该离开了,相信皇帝不会有那么多的力气说话的;唯有他病重才让皇子们不敢离开,而太后匆匆赶过去也说得通。

皇帝的病加重当然是大事,但是红鸾相信宫嬷嬷所指不会只是皇帝病重而已。

她看向小顺子:“我去东宫一趟,如果回来的时候殿下们各回宫中,那我会再去福王殿下那里一趟;你和小平子多注意些,有什么事情等我回来再告知我。”

她莫名有种感觉要尽快的把紫玄的事情料理清楚,而且就算是等在宫奴院里也没有其它事情可做;宫中的大事她也只是在一旁看看罢了,用来趋吉避凶的,和她没有切身的关系,如果不是因为宫嬷嬷,她也不会如此注意奉元殿的事情——那距她太过遥远。

小顺子答应着出去,红鸾叫上柳儿和二丫等人,拿起棉布来就向东宫急匆匆而去;离开宫奴院后红鸾才当真感受到小顺子口中的紧张,一路上虽然有不少的人,这些人也都力持镇定,在他们的脸上也看不出紧张来。

但是每个人的脸上笑意都减少了,相互见面的熟识之人也只是匆匆打个招呼便走,不见了原本不时在路上看到,二三个人在一起说笑的情形;所有的人行路都比平日里要快一些,就算是什么也不知道的人也会感觉到空气中的紧张。

红鸾更加确定皇帝的病绝对出了大问题,可能就如传言所说是生气晕倒了,十有八九现在还没有醒过来;她心里也不由自主的有些慌,万一皇帝驾崩:当真是大事儿了,她实在是不适合在宫中游荡的,要早些赶回宫奴院才是正经。

如此想着她脚下更是快了三分,赶到东宫门前让人去通传后,她才微微的喘了口气;可是不成想紫玄并不在宫里,而太子妃却“无意”中听到了此事,命人召红鸾进去问话。

红鸾无奈的跟着人进到大殿,看到太子妃一身光闪闪的装扮,那头上的饰物都要把红鸾的眼闪花了:虽然不是朝装但也足够华丽了;红鸾只是想,太子妃戴这么多的饰物在头上不觉得重吗?

她虽然只是进门时轻轻的扫了一眼太子妃,可是也明显感到太子妃的不快:太子妃不喜欢她;虽然没有来由可是她能真切的感觉到太子妃对她的厌恶,当下进殿很乖巧的跪下行叩拜大礼。

太子妃只是轻轻的“嗯”了一声,并没有让红鸾起身:“你寻紫玄良娣有什么事儿?”她斜歪在榻上,身上的衣裙上都是绣工精巧的花儿。

说实话红鸾虽然对太子妃的身份因戒心而惧,但是她第一眼所看到不是太子妃本人,而是她头上的饰物及身上的衣裙:太子妃本人已经被淹没在亮闪闪的饰品及繁复精致的花朵中。

338章东宫行

如此吸引人的目光的太子妃,一开口还是让人注意到了她的脸;其实有几分像良嫔的,如果像良嫔装扮的素一些反而更有韵味。

太子妃的目光直直的落在红鸾的身上,说出来的话也没有拐弯抹角,可能是她认为没有必要吧?她问的人是宫奴,而紫玄也只是也手下的良娣,这两个人不用她浪费多少心思去对付的。

说实话红鸾进来的霎间,她猛然间有种错觉,以为来人是宫中的其它人;就算是红鸾低着头,可是没有一点儿缩手缩脚的样子,反而落落大方的走进跪下行礼:这会只是个宫奴,宫外的贱民?

红鸾照实答太子妃的问话:“良娣赏给奴婢些东西,奴婢是来谢恩的;本来也想来给太子妃请安,只是太子妃平日里太忙奴婢怕扰到太子妃,才没有敢开口,还请太子妃恕罪。”

她说得不卑也不亢;对于看她不顺眼的人,就是再低头俯耳也不会换来点丁好感,多半只会让对方感觉你好欺负,更想早日除之了。

太子妃微一挑眉:“她赏给你东西?”此事让她有小小的惊讶,然后她手上长长的甲套轻轻的碰在一起发出轻微的脆响:“都赏了你些什么东西?”

红鸾拒实说出来,并没有什么隐瞒的地方;她经楚公公之事后,对于不熟悉了解的人,绝不会抱任何希望:在此事上如果她说实话对紫玄不利,也只能在心中对紫玄说声报歉——宁可她负紫玄,也不想让紫玄负她。

就算紫玄没有心要害她,只是想利用她,而红鸾也不会代她隐瞒什么:东宫里的纷争,红鸾丁点也不想掺合,她的麻烦也足够多了。

太子妃听完后眉头皱起来,东西赏得实在是单薄,如果是她要赏人绝不可能如紫玄,传出去岂不是让人笑话,还真以为她娘家无钱财可供她用呢;但是说实话,如此寒酸的赏赐,怎么也不像是红鸾替紫玄做事情的打赏,她用指套轻轻的敲了敲面前的茶盏:“为什么要赏给你东西?”

这句话红鸾却不好回答了,她不能说不知道虽然她是真的不知道,可是也不能说紫玄什么也不为,那不是有意戏耍太子妃?当真是活得腻烦了她才会如此作答。

“奴婢猜想可能是因为奴婢前些日子病倒的缘故。”红鸾只能找出这么一个答案来;听着太子妃一句又一句的追问,她十成十的确定太子妃讨厌她到了极点,有病的事情因为福王有过的提醒,她是真得不想在太子妃面前提及。

可是她不用这个来做借口,还有什么其它的原因吗?她和紫玄在宫中根本没有来往,想找个让太子妃相信的原因太难了。

“病了?”太子妃听到这里笑起来,笑得有些古怪:“说起来,本宫那天还说你病得真是时候呢,此事本宫是知道的,太子殿下还传了旨,事后御医的奏折都是本宫代太子殿下看的。”

她说完看一眼红鸾,那么的高高在上、那么的凛然不可侵犯,那么贵不可言;她没有给红鸾回话的机会——其实红鸾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回话了;她接着用极为平淡的语气道:“抬起头来。”

红鸾乖乖抬头,迎上了太子妃略显冰冷且有些狭长的眼睛,那里面闪过了不屑,当然是因为红鸾的相貌:太过一般了。

“本宫叫你来只是有两句话要说,你和紫玄良娣的事儿本宫不想操那份心,在东宫里还没有什么事情是本宫不知道的;”太子妃的语气十二分的高傲,不是有意做出来的而是不经意的流露:“你是个宫奴出身,能有今天已经是天大的造化,不要妄想太多而忘了自己的出身。”

“有些东西不是你能有的,你如果去想老天也会看不过去。懂吗?”太子妃挑起眉毛来看着红鸾,目光咄咄逼人:“好好当你的差,本宫说不定日后还能赏你个七八品的女官儿做。”

威逼然后再加上利诱?红鸾真得差一点笑出来;福王对她说得时候她是真得不相信,因为那可是高贵的太子妃,将来要母仪天下的人,怎么可能会生出那种心思来?现在她相信了,因为太子妃不但明白的告诉了她,而且还“刚柔并济”的想让她乖乖听话。

红鸾很想叹气,她真得对太子没有那种不自量力的奢望,而且宫中的生活有什么好的?做个宫人还有可能离开此地,做了妃嫔就只能老死这里,太子妃喜欢的可不是她喜欢的。

只是说实话太子妃肯相信吗?太子妃是那种相信她愿意相信的人,就如同她愿意相信红鸾对太子有企图一样。于是红鸾老老实实的叩头:“奴婢谨记娘娘的教诲。”

太子妃很满意的点头:“你能识大体最好。”她伸了个懒腰:“宫奴院那地方不错,好好的听本宫的话,以后那里就归你打理。”言外之间就是要让红鸾老死在宫奴院里,倒底在宫中除了浣衣院外,没有哪个地方比宫奴院更偏僻了。

红鸾叩头:“奴婢谢娘娘。”她其实很想说,如果到时候你能恩准我离开我定会给你立个长生牌位,早晚三柱香的;不过她并没有说出来,就是怕太子妃现在就想把她弄出宫去,听福王的意思,太子妃可是有意要给她赐婚的。

不知道是她的乖巧讨了太子妃的欢心,还是太子妃另有要紧的事儿,居然就这样放过她:“去吧,不要忘了今天的话。”

红鸾步出太子妃的正殿,心中暗叹这样一位太子妃就算能成皇后,又能做多久呢?不过太子殿下有这么一位正妻,她想跟随在太子身边寻仇人的事儿好像不那么容易呢;其它人害她还好说,如果太子妃害她——唉,到时候再说吧,头疼。

红鸾低头一步一步缓缓步下台阶,心里正烦恼以后要如何做的时候,就听到有人唤她让她抬起头来:“红鸾恭侍,我们良娣小主有请。”

339章也不喜

来人笑吟吟的站在那里,穿着粉色的衣裙在阳光下就好像是一朵清新的荷花,很美。她正是翠儿,见红鸾抬头看过来便又上前两步,对着红鸾微微欠身的同时,目光在正殿门外的几人身上一扫:“麻烦姐姐跟我来,我们良娣知道姐姐来了,请姐姐过去吃杯茶。”

随即她压低声音悄声道:“姐姐,不要多说话,也不要和我过于亲热;”她苦笑了一下:“我们的日子,唉。”起身时她脸上的苦意全不见了,依然是宫人常挂在脸上的恬淡微笑:“姐姐,这边请。”

红鸾还了一礼:“麻烦姐姐了。”她倒没有想到太子妃在东宫之中有如此大的威信,让良娣的人在太子妃的正殿前就战战兢兢;不过在她看来并不是什么好事儿,因为就如翠儿所表现的:她们是口服心不服,如此下去到某日太子妃势必会孤立无助,四面是敌;只要有个万一,落井下石的大有人在,但是雪中送炭的只怕不会有一人。

不过她对太子妃的印像也不好,所以这种事情她也就是在脑中一闪而过,并没有当真留意。

她跟在翠儿身后向偏殿走去时,却看到紫玄自对面缓缓而来,看样子是要去正殿的;红鸾心中微微有些惊讶,不过并没有开口相询。满院子中的人都看到红鸾和紫玄,在院中擦身而过并没有说过话。

在翠儿的引领下,红鸾穿过偏殿殿门,就看到一个不大不小的院子;翠儿引红鸾走向东厢,此时依然保持着冷淡的样子,直到进了屋关上门,她才握起红鸾的手来低笑道:“我们良娣要给太子妃请过安之后才回来,也是听说你来谢恩才让我请你过来的——太子妃没有为难你吧?”

看翠儿的所为好像在紫玄所居的偏殿之中,并不都是紫玄的人,至少是不能让紫玄相信的人:太子妃的手伸过来并不稀奇,可是弄得紫玄和她的人如此紧张,只怕紫玄等人不会忍太久的;换作任何人都不会忍太久。

这东宫里纷争少不了的,不过同红鸾无关,她也就懒得多想。

听到翠儿的问话,红鸾看看她心下思索着她问话的用意,倒也不难猜;只是不知道翠儿如何让身处太子妃大殿上的紫玄,知道她现在所说的话:这也和她无关,人家问了她说就是。

红鸾便把太子妃问过的话和她的作答慢慢的说了出来,其间她并没有问一句有关东宫的事情,只是平淡的把正殿之事说出来,没有任何的评价或是恶言,就是平平静静的叙说而已。翠儿在听完后,招呼红鸾自己先吃茶,也没有叫人进来陪着红鸾,就匆匆的离开屋子,不多时就自外面回来笑着坐下和经鸾闲话起来。

翠儿倒是真的很和气,待红鸾极好的样子,看不出她是做假的,红鸾能感觉得到她的诚意;红鸾想到那件福王的衣袍,看翠儿的样子就生出十二分的不解,不明白紫玄主仆唱得是哪一出;不过东宫的混水她要躲远些才可以,就算是疑惑她她也不会多话,让她等她就等呗。

坐了不短的时间,忽然听到外面传来嘈杂之声,隐约好像是在说太子回宫。红鸾的目光在翠儿的脸悄悄扫过,太子回宫了那就是说皇帝的问题不大了?

她看向翠儿:“外面是什么事儿?”

翠儿不在意的道:“太子殿下回宫了。”

红鸾闻言站起身来:“那我还是告退了,烦妹妹代我向良娣叩头;太子殿下回来良娣要忙得事情多,我就不再给良娣添麻烦,回头我再来给良娣叩头。”

翠儿拉住红鸾轻轻摇头耳语道:“你错了,我们良娣就要回来了,姐姐你再稍等一会儿就好。”

红鸾有些吃惊看向翠儿,翠儿什么也没有说只是轻轻点头,看来紫玄等人见到太子的机会是少之又少了,就连平常的伺候的事情太子妃也不用她们做,她们也就是顶着名份住在东宫而已。

太子妃的所为做为女子而言也无可厚非,哪个不想和丈夫能恩爱长久?但是宫中现在还有太后,她也不是中宫之主,只凭妒一件事情有太后或是皇帝、太子的一句话就可以废了她、打入冷宫。太子妃实在是不够聪明。

红鸾还没有开口就听到外面传来请安声,紫玄良娣已经回来了。翠儿和红鸾迎出去,蹲下身子向紫玄行礼。

紫玄只是淡淡的道:“起来吧。”她看一眼红鸾:“你倒是有心的,我那点子东西也值得你来谢恩?”

红鸾恭声道:“良娣小主赏下来的东西是小主对奴婢的关爱,在奴婢看来并无什么好坏之分;”她说着话走到桌边把那匹布展开露出里面的银锞子:“奴婢除了谢恩外也为了送东西回来,奴婢想可能是哪位姐姐拿错了棉布吧。”

紫玄的眼睛微微眯起:“既然赏了你,不管是不是拿错了都已经是你的,难不成我会心疼这点子东西,把赏出去的东西再收回来吗?”

红鸾连忙行礼:“奴婢不敢。”

“嗯,东西你原样带回去吧,都赏给你了。”紫玄转过身去:“你现在去正殿吧,太子殿下召你过去呢。”

红鸾微微“啊”了一声,显得很惊讶;她真得没有想到太子会知道自己来了东宫,更加不清楚太子为什么要召她相见。

紫玄已经迈步进去:“你不用太过惊讶,是我回明太子殿下你在东宫中。”她回过头来:“还不快去,太子妃的耐心可不太好哦。”

红鸾没有抬头也不敢抬头,自然看不到紫玄的神色;她自听到紫玄开口时,就直觉的发现的她和太子妃一样极为不喜欢自己,虽然紫玄并没有给她什么难堪。

她答应着行礼下去告退,退后几步后转身离开了紫玄的偏殿;翠儿没有送她,引她出来为她带路的是个小宫女,直接把她引到正殿前便不再上前,任她自己一个人步上石阶。

正殿之上的气氛有些不对,太子妃的脸色冷的吓人,而太子却不辩喜怒的在吃茶。红鸾进入大殿后连忙跪下叩拜,心知此时有丁点让太子妃不快的事儿,她就会有祸事的。

340章疲惫

太子看到红鸾行完礼也没有叫她起来,直接吩咐道:“宫奴院的事情能停的都停下吧,让所有的人都好好的在院里等旨意;好了,没有其它的事情要你做,,记得好好当差,你可以回去了。”

红鸾连忙答应着叩头,又向太子妃磕了头后才退出大殿,被外面的风一吹才发现自己出了一身的汗水;她不敢再久留立时向东宫外行去,在东宫门前叫上柳儿等人急急的离开了东宫。

她听出来太子的意思是让她不要在宫中胡乱行走,让她早些回宫奴院去;可是她还有一件衣袍没有给福王送去,她哪里能就此回去?尤其是在见过紫玄良娣后,她更要把福王的袍子物归原主才可以,不然会发生什么事情还真难说。

红鸾离开东宫时没有回头,如果她回头就会看到紫玄主仆立在偏殿门前目送她。

“翠儿,你猜她现在离开东宫要去哪里?”紫玄的声音很轻。

翠儿摇头:“奴婢猜,她八成是要回宫奴院吧?”

紫玄摇了摇头却并没有再说红鸾的事情:“走吧,我们去找元华良娣说会子话,自己闷在屋里也太无聊;”她的目光扫向正殿喃喃的自语道:“太子殿下今天晚上哪里也不会去吧,太子妃只怕又要一夜无眠了。”话中带着一丝幸灾乐祸。

红鸾此时已经离开东宫,急急的向永乐宫行去;康王和福王都没有离宫,自然是随母妃同住的。永乐宫中今天却好静,没有任何动静,所有的人连走路都加倍放轻了声音:红鸾自中感觉到一丝不寻常。

听到红鸾要去求见福王,永乐宫的人仔细看了看他,然后道:“两位殿下和贵妃都在殿上,你去看看会不会见你吧。”她们也乐得今天有人来,免得贵妃的怒火全由她们承受。

红鸾没有想到今天永乐宫的人如此好说话,就连掌殿的太监看到她也没有刁难她,就进去禀告了。

不多时是福王自大殿里出来,他的脸色明显有些不好,不过看到红鸾还是笑了笑:“跟本王过来。”他径直向东面行去,红鸾只得跟上。

福王带着红鸾到了小园子里:“一个晚上而已就想我了?正好本王也要出宫开府了,你就随本王一起出宫吧。”他抬起头来:“这宫里也没有什么让人可留恋的,不是吗?”

红鸾听他的话有些不对,猜想奉元殿的事情有关并不想多嘴,便把衣袍双手捧起:“奴婢是给王爷送衣服的;奴婢没有那个福份伺候王爷,奴婢向王爷道喜了。”

能开府于皇子来说可是大事儿,算得上是喜事。

福王看一眼衣袍眉头微微皱起:“你为了衣袍而来的?不要这样告诉我,你不会为专送衣袍而来寻本王;按你的性子如果不想跟在本王身边,十有八九这袍子在昨天晚上会被你丢在园子里才对。”

红鸾听得心头又是一跳,还真是被福王说对了:“殿下恕罪,奴婢昨天晚上的确是遗失了王爷的袍子;不过刚刚东宫良娣打发人把袍子送到了奴婢那里,奴婢才有机会前来向殿下谢恩,并把王爷的衣袍送回来。”

她实话实说了,此事不能不说的。

昨天的事情都是偶然的,在每一件事情发生之前红鸾都不知道,更加没有刻意安排;而且按她的身份地位也不可能有人暗中留意她的行踪。

但是昨天晚上她扔掉的袍偏就被紫玄送了回来:拣到袍子的人正常之下,应该是送到永乐宫的福王手中而不是她;所以她当时就猜疑紫玄八成是看到她穿着福王的衣袍了——只有一种可能,紫玄应该是在留意福王的行踪。

不过这样的话她可不敢说出口,因为紫玄可是东宫的良娣,有些话就算是真的说出来的人也是死罪;所以红鸾只是暗示。

福王听完之后眼睛猛得一收缩:“不知道是哪位良娣拣到衣袍?”他现在的注意力已经不在红鸾把他的衣袍丢在御花园一事上。

红鸾伏身答道:“是紫玄良娣,良娣还赏了我不少的银两。”她说话的同时悄悄的注意着福王的神色变化,却发现他的脸上什么也没有——看不出来他是不是知道紫玄那天晚上跟着他,或者说在她离开后他见过紫玄。

她把银锞子取出来呈给福王看,自己等人看不出银锞子有什么不对,说不定福王能看出来呢;倒底紫玄是福王的姨母啊。

福王取过那银锞子,看了半晌后道:“把所有的银锞子都留下吧。”

红鸾闻言没有迟疑把所有的银锞子都取出来,放到一旁的大石上,排得整整齐齐;不知道是不是错觉,她在福王的话中听到疲惫。

福王转过身去向前走:“陪我走走吧。”他居然没有理会那些银锞子,就任它们摆在大石上。

红鸾只能跟上去,可是接下来她当真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了;今天来她想暗示的话说完了,就算是一无所获也应该告退,太子的警告还言犹在耳:此事如果能对太子说,她也不会给福王把衣袍送回来;女子的名节极重,紫玄也有可能只是碰巧遇到她和福王罢了。

按她在东宫所见,她不认为紫玄能有什么关于太子的事情,告诉福王或是丽妃:有太子妃在紫玄连太子的衣边都沾不到,太子的事情她除了知道太子回东宫和离开外,不可能再知道其它的。这也是红鸾最终决定不告诉太子的原因之一。

还有一个原因,红鸾不想让人知道福王昨天晚上对她说过的话,如果因为一件衣袍而让太子妃知道了此事,顺手推舟的事情可是不废吹灰之力,到时候太子妃的金口一开,她就再没有说“不”字的权利了。

所以她才会急急的赶过来送衣袍,没有对福王之外的任何人提起昨天晚上的事情,更加不可能让人知道她手中有福王的衣服。

福王走到一株大树下坐到大石上,拍了拍大石道:“原来,我和皇兄、三弟最爱来这里玩儿;这块大石正好能让我们三人坐下,且不会被人那么容易寻到。”

他说到这里再次抬头:“今天,父皇极为生气,因为我。”

341章惊闻事

福王话语中透出的疲惫很明显,就好像是刚刚自田里回来的农夫,又好像是自战场上大战而归的将士;他说完皇帝生气的事后就沉默了,看着身下的大石发呆。

红鸾立在他的身前很想说:“殿下您静一静,奴婢不敢打扰就先告退了。”不过她不敢说,而福王的话她也不敢接,所以除了直挺挺的立着也就没有其它的事情好做。

皇帝真的生气了,还是因为福王。其实这句话也吓了红鸾一大跳,当然明白此时皇帝对福王生气意味着什么;同时她也想不通聪明的福王,做了什么事情在这个要紧的时候惹皇帝大怒。

福王好像并不需要红鸾开口,过了半晌后他抬头看向红鸾:“你认为本王如何?”

这话问得太过模糊,红鸾仔细的想了想才道:“殿下是个很好的人。”她也只能如此笼统的作答了。现在福王心情不好,她当然要拣着好听的说。

福王闻言叹了一口气:“是啊,这么多年来很多人在暗处都称我一声贤王,宫里宫外上上下下哪个不说我是个极好的?不论是谁来求的私事,还是朝中的大事,我自认做得极好。”他再次抬起头来:“父皇也一直都夸奖我,我从来没有让父皇失望过。”

“可是我哪里会想到,一个‘贤’字会害了我呢?”他的声音里疲惫更多更重:“我多年就是为了让父皇夸奖、让母妃高兴努力着,皇兄和三弟在玩的时候我也想去,可是我还是让自己坐在桌前不要动。”

“可是最后、最后;”他看向红鸾:“你知道今天出了什么事情吗?满朝文臣大半上书,请父皇封我为摄政王主理朝政。”他无力的靠在大树上:“事先我一点儿也不知情,领头的人是我的舅舅,而这一切还是我母妃的授意。”

红鸾的全身渐渐的发冷,她很想逃开可是脚下却重得迈不开步子:福王怎么会对她说出这样的话来?此事可不是她小宫女能明白的。

“父皇大怒,当然会大怒了;”福王苦笑:“父皇还在位呢,朝中的大臣已经另择新主,换作是谁不怒?我、我无可辩驳。”

红鸾“扑通”跪倒在地上:“殿下,奴婢什么也没有听到、听到了也听不懂;奴婢请殿下回房,外面的潮气太重。”她叩头:“请殿下饶奴婢一命吧。”

福王的话再也说不下去,他看着红鸾的眼睛苦苦的笑了笑,伸手拉起她来:“没有事,我不会对你如何的。”他没有再说下去,沉默着看脚下的青草良久:“你真的不想随本王出宫吗?侧妃也不肯?”

红鸾一身的冷汗还没有消下去,此时听到福王的问话她不知道怎么回答了;如果不答应会不会被灭口呢?她握紧自己的衣角张了几次嘴却没有发出丁点声音来。

福王手上微用力把红鸾拉到大石上坐下,侧脸看她:“那些话没有什么的,最多到了明天的时候,宫里宫外就会人尽皆知了;你早听到半刻又有什么关系,不必如此害怕的;不过我知道了,你不想跟我出宫。”

他叹气看向红鸾:“我不会用强的,堂堂的福王想要什么样的女子没有?既然你不愿意眼下就罢了,不过,”他握紧了红鸾的手:“我是极有耐心的,相信会等到你愿意的那一天。”

红鸾喃喃的说不出话来,听刚刚福王话中的意思他好像受了很大的打击,怎么还有心思对自己说这些?此时听到耳中的话,更让她生出不真实的感觉来。

福王也没有再就此事多说,只道:“你刚刚去东宫了?”见红鸾点头后又问:“皇兄可曾对你说过什么?”他没有问红鸾是不是见到了太子,而是很直接的问太子是不是说了什么。

红鸾低下头:“太子殿下只是吩咐我在宫奴院好好当差。”

福王看看她放开她的手又是半晌没有作声,再开口时他就道:“回去吧,近来宫中多事你还是在宫奴院里不要出来的好。”

红鸾连忙告退离开,是一刻也不敢久留。

福王看着她的背影一动不动,到她的背影快要消失的时候,他的目光里猛得闪过一丝寒光;然后他站起来沿着来路走回,把大石上的银锞子都收了起来同时叹气。

红鸾带着柳儿等人出了永乐宫急走了好一阵子才歇口气,回头看看想起福王那些惊人的话,额头依然冒出不少的冷汗来。

忽然听到树后有“沙沙”的声音,柳儿大喝:“是谁?”

宫嬷嬷慢吞吞的走出来:“做什么如此大声,老身无聊扫扫落叶也不可以吗?”她看红鸾一眼:“你来得正好,过来帮我把叶子堆起来吧。”看也不看柳儿等人转身就走回树后了。

红鸾示意柳儿等人到前面去等自己,跟着宫嬷嬷走到树后;其实也没有多少落叶可扫,宫中勤值的太监们并不敢偷懒的。

“现在相信老身的话了吧?”宫嬷嬷停下脚步来,并没有要收拾那些她扫起来落叶:“你怎么不跟福王出宫的,要知道宫人想出宫可不容易呢。”

红鸾弯腰拾起一片树叶来把玩:“奴婢自己吃几碗饭自己很清楚,福王殿下是不可能看得上奴婢这等样貌的女子。”她对宫嬷嬷更多出几分敬重来,没有说虚言或是套话。

宫嬷嬷笑了:“聪明,果然没有让老身失望。好好想想福王为什么就是看中了你呢——你的相貌不是他能入眼的,就定是有其它的地方入了他的眼。”她轻轻的一指点在红鸾的胸口上:“要用心想。”说完她迈开步子向前行去,不多时便走远丢下红鸾独自立在原地。

红鸾思索宫嬷嬷的话,可是想来想去也没有发现自己有什么能被福王看上眼的,不过她相信宫嬷嬷不会是信口开河。

直到有小太监过来清扫落叶,她才转身离开回了宫奴院。

小顺子早就在等红鸾,看到红鸾回来马上跟进屋里道:“皇上当真气…”

“我知道皇上生了福王的气,也知道他因为什么生气;”红鸾坐下:“可有其它我不知道的事情吗?”

小顺子看一眼红鸾立时道:“太后不止是生福王的气,而且还在生太子殿下的气;因为那些大臣所上的奏章皇上并不知道,可是不知道是谁多了句嘴,现在很多人都认为是太子殿下所为。”

342章贵人登门

红鸾听得头疼:“等等,你慢点说;”她一面思索一面道:“你是说皇上原本是不知道大臣们上书的事情,是有人在皇上面前多嘴才让皇上知道的,引得皇上生气病情加重而太后生气,认为让皇上知道此事是太子所为——有什么凭证吗?”

小顺子摇头:“没有,如果有太子还能回东宫吗?只是因为让皇上知道大臣们的上书之事,只有太子是唯一得到好处的人,所以才会有人猜想是太子所为。”

红鸾低下头想了一会儿摇摇头:“太子一人得到好处倒未必,福王失了皇上的欢心是对所有的皇子都有好处,只是太子得到的好处在明处罢了;不过如果福王不得皇上欢心,而太子被太后所厌,就不知道会对谁有好处了。”

她轻轻一拍手:“还有其它事情吗?”如果这样的事情太子都搞不定,她还真不如转投福王门下为好;而且太后当真连这么点事儿看不透,她还真是枉在宫中生活多年了;最重要的是,这事儿不是她操心的事儿。

只是宫中的情形越来越复杂,为了自身的安危她不得不多知道一些;抚抚额想到福王和宫嬷嬷的话,她就又是一阵头痛:她的事情也不比太子那边的事儿得简单多少。

小顺子摇头:“没有了。”

红鸾对他一笑:“辛苦你了,去歇会儿吧;有什么事儿你再来同我说就好,除了你和小平子外,其它人没有我的话是不能出宫奴院一步的。”她把不能随便出院的事情又交待了柳儿和杏儿等人,郑重的要她们把话传下去。

宫中生变,像她们这些在宫中小到不能再小的人们,应该是不会被波及到的;除非是自己找死,非要出去往枪口上撞。

柳儿点头出去后回来:“我想去永乐宫看看,也许能知道些什么其它的事情;福王殿下的袍子总让我有些心惊肉跳,总感觉有什么事情并没有这样过去。”

红鸾想了想:“你去看看也成,只不过万事小心些;至于那衣袍…”她沉吟了一下,也认为事情了结的太过顺利,在永乐宫中除了听福王讲了几句惊人的话后,衣袍的事情并没有给她带来一丝麻烦。

紫玄把袍子送来当然就会料到她会把袍子送回去:此时红鸾毁掉袍子就要防备紫玄对丽妃说什么,红鸾反而会被责罚;红鸾虽然明知道紫玄会猜到她把袍子送回去,可是几番比较也只有把袍子送回去要好一些:她根本没有其它的法子。

她在永乐宫中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就算是现在回到了宫奴院中她依然有些不敢相信,今天的永乐宫之行会如此轻松的就过去了。

现在让柳儿去永乐宫打听一番也好,就算紫玄再聪明、再厉害也不会想到柳儿已经倒戈了,说不定柳儿能知道些什么。

柳儿轻轻点头:“我晓得,不会胡乱打听什么,我只准备着带两只耳朵过去的;回去的缘故就因为听到宫中的风言风语——如果此时我不回去反而显得不对劲儿,你放心就是。”

听柳儿说得有道理,知道她是个仔细的人也就不再罗嗦,红鸾目送柳儿离开,思绪再度回到紫玄的身上:她倒底想要做什么?

太子妃和紫玄的敌意来得莫名其妙,而紫玄昨天晚上是巧合还是原本她就在留意福王的行止?再想到宫嬷嬷的话,红鸾的手掌按在心脏位置感受着自己的心跳:用心想,她已经很努力的在想了不是吗?可是她还是没有半点头绪。

到了晚上柳儿回来了,可以说是一无所获:丽贵妃现在没有心情见任何人,她在大殿之上和儿子们在想对策;柳儿看快到熄灯的时辰,便离开了永乐宫。

一连两三天宫奴院都没有人领差出去,宫中的气氛更加的紧张了;因为皇帝因为那一场气,晕睡过去就没有再醒过来。想到宫嬷嬷的断言,就算是不知道御医们的看法,红鸾还是相信皇帝没有几天了。

就连天气也变得可怕起来,连着两天晚上都是雷电交加、大雨倾盆;不过到了白天却一样还是艳陧高照,天空晴朗的一丝云都没有;这样的天气并不好,潮湿的让人感觉全身都不舒服。

幸亏这两天宫奴们不用当差做事,不然就不是累而已;宫奴们不能出门没有谁抱怨,人人都感觉能休息几天实在是再好没有。

这天红鸾一大早起床,还是督促着众宫奴学习让人把大门紧闭,在没有听到皇帝驾前她是不打算打开那扇大门了。可是大门却被人敲响了,听到四皇子和五皇子还有一位公主过来,红鸾就感觉头有些晕,麻烦难道又上门了不成?

她匆匆迎出去,才发现来得公主年岁不大,正趴在五皇子的背上和五皇子玩笑;等到红鸾等人跪下行礼,公主才自五皇子身上下来,站好后很有几分皇家的气势,虽然她的年岁不大。

四皇子左右看了看:“我们不进去了,只是你们一连几天没有人当差是怎么回事儿?”他的话并不多,身上的衣袍依然是半新不旧的样子,不过衣服在他的身上很合适,显得他身材挺拔且不易让人注意他有些发白的脸色,身体的柔弱反而成为文气很吸引人。

“回殿下的话,因为皇上龙体怕受到吵嚷,所以尚宫大人回了太后娘娘,让宫奴院的人暂时停下所有的差事。”红鸾说了一个现在宫中大半人都知道的实情,而没有提起太子来。

倒不是有其它的意思,只是红鸾对所有年纪较大些的皇子都心存戒心,没有好感而已;虽然几年前发大水时候四皇子的年纪并不算大,但是红鸾就是对皇子生不出好感来。

公主有些不快的道:“可是这样那些花草怎么办?也没有人除草、也没有人打理,那些花怕是不能一起开放。”她也知道是太后的旨意,虽然不高兴却也没有说出任性的话来。

原来两位皇子和一位公主是为了容嫔宫里宫外的那些花草而来;红鸾却听得心微微一颤,想起了她曾在某殿外发现过的野草。

343章尊贵的公主

公主的话说完后,四皇子的眉头微微皱起:“既然是太后有旨,还是省省事儿不要到时闯了祸又要被责罚;主要是有人一受罚就会哭鼻子,哭得我头都大了

公主跺脚:“四皇兄要知道、要知道那些花有不少都是**亲手种下的,就是为了父皇种下的;可是现在…”她没有说下去,可是眼眶已经有些泛红了。

五皇子见公主和四皇子争执,只是笑了笑看向红鸾先道:“你起来回话吧。”然后他才轻轻拍着公主的头顶安抚她:“**,太后不是说怕扰到父皇养病嘛,都是为了父皇好啊;”看到**皱起的小鼻子微笑:“不过,容嫔娘娘那里距奉元殿远得很,让宫奴们少过去几个人、除草等等的时候慢一些,尽量不要发出声音来,应该是可以的。”

“我想现在动手打理的话,加上承善殿的人手,在你生辰到来时说不定还能让那些花儿一起开放的。到时候你许得愿就能实现,父皇的病就真得会好起来。”他说完看向四皇子,意思让他开口安抚**两句。

四皇子无奈的道:“嗯,这法子不错,**,说不定真来得及。”然后转过头来他的声音就有些不耐,对红鸾道:“你听到了,是可以的吧?今天就安排几个人到承善殿去,让她们小心些不要弄出声响来;”再看看**公主,他自袖中摸出二两银子来:“这些是给那些当差人的,让她们用心些。”

虽然四皇子是知道宫中陋习的,不过做为皇子而言他的赏赐实在是有些太少了;不过四皇子的神色自若,并没有因为自己出手少而有什么变化。

红鸾听到四皇子的吩咐,还真得不敢说不行,不管如何此事先答应下来,然后打发人去回明尚宫大人再作计较吧:“奴婢遵命,谢殿下赏赐。”

四皇子点点头对**道:“好了,现在可以回去了吧?这里的气味让我喘不过气来,如果不是你胡闹我是绝不会到这种地方来的。”说完瞪**:“这就算是我送你的贺仪了,不要再想问我要其它的东西。”

**公主皱鼻子:“四皇兄就是小气,不要便不要,反正又不是只有生辰才能要礼物。”她说完话拉起五皇子的手对红鸾道:“麻烦你们了,等我回明了母妃定会重重的赏你们的。”她自然是无心之语,只是越发显得四皇子的二两银子小气的紧。

“累了不要让我背,你五皇兄也累坏了不能再背你,可以让外面的太监背你。”四皇子的声音带着一种说不出的清冷,可是细听却又柔和的很:“是你要来的,最不应该喊累的人就是你了

**极为不满:“我不要,我就要四皇兄背;那些太监**不喜欢他们,他们身上有味儿,我就要皇兄背,皇兄的背舒服。”她说完还笑了起来,如同银铃的声音好像没有一丝忧愁的样子。

红鸾听着皇子皇女们无聊的话,跪下恭送他们离开时,才发现地上有几块银子,看样子大约有十两左右;她有些吃惊的抬头时正好对上五皇子的眼睛,他似乎有些不好意思的样子,对红鸾点点头,回头牵着**公主的手走远了。

她并不是认为所有的差事都不能做,但是眼下她忌惮的差事无疑就是和花草有关的,那些来历神秘可是有些特别用处的野花、野草,几乎就要成为红鸾的心病了。

世事就像老话所说,你怕什么它就来什么;如果两位皇子和**公主想要宫奴院的人,做其它的事情红鸾其实会很乐意相助的,能交好公主那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