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也要好好的教训一番,让他知道什么事情是可能做的,而什么事情是不可以做的,看他以后还敢不敢如此的忤逆于她。

有嬷嬷上来带红鸾出去,忽然太皇太后的眼睛一闪看向尚仪:她是久在宫中的人,当然不想事情有变故,她要万无一失:而她的那一眼不止是落在尚仪的眼中,也落到了红鸾的眼中,红鸾当然明白太皇太后是打定主意不让她活了。

她看看皇帝、福王和康王三人,再看看走过来的嬷嬷,心知只要被带下去就算是有皇帝相佑,到时候她的清白说也不说不清:皇帝还会不会保她?福王呢?他们兄弟会不会就此相疑,而置自己的死活不管。

男人最容不得就是女人的不贞,她岂能让人污自己的清白?当下红鸾银牙错咬,突然伸手用力一把就把自己的右臂衣袖扯了下来:“奴婢绝没有违太皇太后之命。”她拼了,也豁出去了;想要在太皇太后手上保住她的性命,就要对自己狠些。

殷红的守宫砂在雪白的肌肤上,如同是颗血泪一般,落进了皇帝还有福王的心里,成为抹不去的痕迹。

……

收藏引用回复评分634楼719946073用户信息r0ngerr

1关注5粉丝141帖子威望:6舒适大套金币:10发私信关注TA只看该作者2011-10-916:10589章你很好皇帝在柔太贵妃开口时,就知道这是个好主意,而他担心的就是太皇太后的人会对红鸾下手;有心想请柔太贵妃去验看,可是他能相信柔太贵妃多少?事关红鸾的性命让他有些犹豫,所以在福王几人开口的时候沉默下来,就是想找个能完全相信的人。

可是没有。他正想用什么能保让柔太贵妃不会改变心意时,太皇贵妃的开口打乱了他的思索,让他没有机会开口太皇太后已经下旨要验看红鸾的守宫砂;他焦急之下看向柔太贵妃,心中还闪过一个念头:要不要自己去亲自验看?这当然不是个好主意,虽然能十成十的保证红鸾的安全。

就在这个时候,红鸾却做出了惊人之举,她一把扯下来的袖子露出了一小截雪白的胳膊,上面那颗血红的朱砂记霎间刺痛了皇帝的眼,让他转过头来的同时不忘轻喝康王:“看什么,太皇太后自能看得清楚。”

福王也是一眼后就合上眼睛转过身来,心底同样是一阵痛楚:他不能保护红鸾不受丁点伤害啊,居然让这么个弱女子当众扯下袖子来证实自己,这是他的错。

皇帝心中的怒火已经点燃,他注视着太皇太后眼睛一眨不眨,现在他更是不会退一点点,因为红鸾已经被逼到要有损清白而证实自己,保全他这个皇帝,他岂能再让人逼迫红鸾一点儿?他沉声道:“赏红鸾正信雀氅一袭。”

红鸾用手按着掉下来的袖子,并没有把整条胳膊露在人前,却已经让她双眼含泪固执的看着太皇太后不发一言;她就是要太皇太后那句话。

“这是怎么了?”元华进来了惊讶至极:“清白的女孩儿家——唉,有什么不能好好说得。”她随手把自己的大氅披到了红鸾的身上,盖住红鸾露出来的胳膊。

皇帝没有回头只是看着太皇太后:“鸾儿,无错。请太皇太后明鉴。”他紧盯着太皇太后,等她开口说出红鸾无罪不必受罚的话来。

太皇太后心中已经震惊至极,她没有想到皇帝居然在短短的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在她的眼皮子底下聚了不少的人在身边:柔太贵妃是绝对站到了皇帝那边,三位太妃虽然没有说话可是明显是偏向于皇帝的。

而福王和丽太贵妃并不能为她所用,虽然她相信他们母子不会和皇帝走到一起,但是今天晚上会和皇帝联手,已经让她吃惊到说不出话来:在元华进来后,她才缓缓的吐出一口气,看向红鸾眯起了眼睛:“她头上的伤是怎么来得?”她当然不会向皇帝低头。

皇帝这次却没有让步:“请太皇太后定夺,鸾儿她到底有罪亦或是无错?”

太皇太后的眼角狠狠的一抽,盯着皇帝半晌才道:“哀家轻信人言,红鸾正信差事做得不错,来人,赏!”她是把字从齿缝里逼出来的。

有多少年了,她真得不太记得,因为太多年不曾有人如此的逼她,也没有人敢如此的逼她了;可是现在年轻的皇帝脸上还有着一丝若隐若现的稚气,可是却把她逼得无路可退。

太皇太后到现在终于承认,站在她面前的不再是太子,不再是人孩子,而是天下的共主、是天朝至高无上的皇帝。

但是,她绝不可能就此罢手,尤其是不能让福王和皇帝联手,那对上官家会是场灾难;她说完吸一口气再问:“正信头上的伤,是怎么回事儿?我听说是和福王你有争执所致?”她依然不放弃要收拾红鸾。

福王脸不改色:“是孙儿不小心失手所致,请太皇太后恕罪。”他说得全然没有半分诚意,就好像红鸾的伤只是擦破了层皮儿,亦或是红鸾根本就是只小猫小狗——一宫婢的性命在天潢贵胄的眼中半文钱也不值得。

他之所以请罪还得说是看在红鸾挂着一个慈安宫正信的名头,算是伺候福王皇祖母的人,他伤了红鸾的确就是不对:可以算作是不孝了。

不过在此时的太皇太后眼中当然算不得大事儿,而且福王如此漫不经心倒让太皇太后相信了几分:龙子凤孙们向来就是如此,她岂能不知道?如果福王郑重其事请罪,那倒是有可能别有内情了。

当时福王拦下红鸾时,并没有太多的人在场,跟在福王身边的当然是他信得过的心腹之人,所以太皇太后并不清楚红鸾和福王之间发生了什么。

太皇太后信也好不信也好,此时却全没了发作的借口;而红鸾扯下袖子来的举止,无疑于当着众人的面儿狠狠甩一个耳光在太皇太后的脸上,让她颜面尽失:这还不同于皇帝的相逼,因为皇帝的身份摆在那里;可是红鸾呢,只是个女官,且在太皇太后这些人的眼中,她就是个宫奴。

因此太皇太后更为着恼,要把红鸾杖毙没有做到也就罢了,最终她还要承认自己是误信人言:这样的借口并不能让她挽回些脸面来。

此时看着红鸾,她的眼珠子在灯光的映照下都有些发红,不知道是不是灯光的缘故:几十年打雁,可是她先后两次都是伤在自己养的鹰手里——如此一想她气恼更甚。

红鸾看着元华淡淡的相谢,大大方方的接过元华的衣服来披上,没有半点缩手缩脚或是畏惧的样子;落到元华的眼中,让她的眼睛猛得一缩,伏下身去给红鸾系上衣带,却在红鸾的耳边轻声道:“你好,你很好;倒是我看走了眼,怪不得你。”

说完话衣带也系好了,元华直起身子前来轻轻的拍了拍红鸾的肩膀:“上过药了吗?我那里有些不错的伤药,一会儿让人取来给你。”她细声细语的关心照顾过红鸾后,才上前给太皇太后、皇帝等人见礼。

太皇太后在元华行完礼后,脸上的恼意已经看不大出来,接过尚仪递过来的茶吃;这表示暂时她是不会说话了。

元华却抬头看了太皇太后一眼,然后她的目光在康王和福王的兄弟身上一转,在太皇太后的抬手下行到太皇太后身后站定。

收藏引用回复评分635楼719971372用户信息r0ngerr

1关注5粉丝141帖子威望:6舒适大套金币:10发私信关注TA只看该作者2011-10-917:02590章元华之诺皇帝深深的看了一眼元华,轻轻的点头:“你原来在慈安宫里,朕倒真是没有想到。”这句话平淡的话却让立在太皇太后身边的元华身子颤了颤,不敢直视皇帝的眼睛。

元华明白皇帝的话,只是看一眼红鸾她心中生出按捺不住的恼怒,这个宫奴居然把她和太皇太后玩弄于股掌之上,岂能就此放过她?而且皇帝如此看重于她,此时不除掉她以后只会是更大的麻烦;她下决心后微垂下头不再看皇帝。

要哄回皇帝的心慢慢设法就好,只要皇帝身边没有能吸引皇帝注意的女子,她就有得是时间和皇帝慢慢磨;再说凭上官家族,皇帝也不可能太过冷落她。

皇帝收回目光不再理会元华,看看红鸾刚想再次开口:事已至此,实在是没有必要藏着掖着,不如大大方方的摆在人前——他倒要看看还有哪个敢再明目张胆的动红鸾一动;当然,他要坐得稳那把龙椅,做是好这个皇帝,才能保得住他以及红鸾。

元华却抢在了他前面开口,不过却不是对皇帝而是对康王:“我听说你向皇上讨了小妾,就是我们正信红鸾对不对?等到大典之后皇上或是皇后下旨时,我定会好好的备份好礼。”

她的话立时让殿上重新安静下来,连太皇太后手中的茶都放了下来。

太皇太后看向康王:“有这等事儿?”她刚刚真是气糊涂了,皇帝和福王是因为红鸾而联手,当然就能用红鸾而让他们再反目,到时候还惧皇帝不听自己的吗?

康王看看皇帝再看看福王,最后恶狠狠的瞪了一眼红鸾闷闷的道:“是讨了个小妾,不过不是这个正信;皇上说了,大典之后让我在宫中的正信随便挑选。”他没有忘掉答应皇帝和福王的话,而且看母妃的那目光他也知道不能和福王在这个时候唱反调的。

太皇太后眉头一皱:“胡闹!”

元华看向福王:“咦,那我真得听错了,那个‘红鸾星动’不是福王给康王备下来的聘礼吗?”她还真是唯恐天下不乱,居然把福王所送的镯子在此时说了出来。

丽太贵妃的脸色一变,看看福王当然有些着恼的,不过让她更生气的却是元华:儿子是自己的,千般的不是万般的不对当然只能她说,岂能让其它人来指手划脚?尤其还是在太皇太后面前。

“那个‘红鸾星动’是我赏给红鸾的,前几日让人打了些首饰,主要是想给太皇太后挑选几件能看过眼的,在典之日用;不巧里面有几样首饰是鸾的样子,因中人是鸾不是凤所以不能用,又是红色的便随口说了句‘红鸾星动’;”丽太贵妃笑得全无半点心计:“后来想起红鸾这孩子向来得太后赏识,又因名字有个鸾字所以才想把东西赏给她。”

“被福王看到说由他去赏,当时也没有多想;”丽太贵妃笑着看向元华:“可能是良娣听错了吧;有些话,却是不能乱说得。”她的话里有捧元华的地方,却也没有忘了警告元华几句。

她是在宫中当家作主十几年的人,当然不会就由着元华算计而不出声的;能捧元华是只凤而红鸾只是鸾,也不过是看在太皇太后的面儿上,并不是对元华有什么忌惮。

福王淡淡的道:“就是如此;”他看向皇帝嘴角扯了起来:“皇上也在的,臣弟并没有说是给三弟的聘礼吧?那是臣弟要给红鸾的东西。”他居然在这个时候还有心思撩拨挤兑皇帝,笑得真得很欠捧的样子。

皇帝眯起眼睛来看着他:“嗯,的确不是二为三弟给鸾儿的东西,只是二弟知道我在很久前就想收鸾儿在身边后,给鸾儿的贺礼罢了。”要斗吗,谁怕谁。

福王脸上的笑马上僵住了,他嘿嘿的干笑两声:“那个不足以做贺礼的,臣弟岂会那么小气?只是送给红鸾正信赏玩的罢了。”他被皇帝的话套死,为了红鸾的性命着想他还真不能当场和皇帝翻脸否认的,其中的苦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红鸾看向元华叩头:“正要请良娣为我做主,前些日子良娣说过要让红鸾在大典之后做个才人;当真不是红鸾苦求良娣,是良娣的好心,可是却被一些人拿来中伤红鸾,还用来哄骗太皇太后——良娣,你向皇上、太皇太后说明白,当真不关红鸾的事情,红鸾也从来没有过这样的妄想。”

元华的脸色一青,到嘴边的话都被红鸾堵了回去,此时她当然可以否认,可是在皇帝的目光下否认,她知道等着自己的是什么:要除掉红鸾可是不能做得那么明显,让皇帝捉到她的把柄,惹得皇帝对她生厌。

否则她也不必在进殿之时对红鸾做出那番做假的关心了。

红鸾说完话看着元华,目光平静的很;因为元华的假关心,还有平常元华在人前做出的温柔慈悲心肠等,她知道自己的话元华咽得下去也得咽,咽不下去也只能咽。

不是她想得罪人,可是人已经得罪了,人家早早就想除掉她,她又何必束手缚脚的放不开?既然如此,那就放马过来一搏,鹿死谁手还真得很难说呢。

看到红鸾的目光,元华更是抽了抽嘴角:真得很想狠狠啐红鸾满脸,还敢不要脸的说什么你没有妄想?你没有妄想,皇帝会为了你和太皇太后现在就起争执?你没有妄想,会在此时说出那么一番话来?

皇帝已经开口:“有这么回事儿?良娣倒是有心了。”

柔太贵妃笑着抚了抚掌:“太皇太后本来就把人赏给皇上,大典之后赏个位份也是佳事一桩;宫里,唉,也的确该有个喜欢的事儿冲冲,天天愁云惨雾的很伤太皇太后的凤体啊。”

丽太贵妃已经想明白,事情闹到如此地步,让红鸾跟了皇帝吸引太皇太后和元华的注意力,且让太皇太后对皇帝生出不满来,可比把她弄到自己儿子身边强多了。

……

TA共获得:威望:2分金币:0个评分共1条查看所有评分地理图册2011-10-922:502喜欢!好可爱啊~收藏引用回复评分636楼719987108用户信息静默在听雨

3关注20粉丝2769帖子威望:10小院别墅金币:49发私信关注TA只看该作者2011-10-917:31

收藏引用回复评分637楼719990845用户信息看,下雨了

1关注0粉丝9帖子威望:3豪华公寓金币:11发私信关注TA只看该作者2011-10-917:38

收藏引用回复评分638楼720129058用户信息地理图册

52关注17粉丝714帖子威望:10小院别墅金币:73发私信关注TA只看该作者2011-10-922:51

收藏引用回复评分639楼720431424用户信息r0ngerr

1关注5粉丝141帖子威望:6舒适大套金币:10发私信关注TA只看该作者2011-10-1016:43591章夺权丽太贵妃现在认为弄死红鸾是太过便宜红鸾,一死百了太痛快了;反倒是让红鸾成为宫妃,而且还是个低位份的宫妃,在得罪了太皇太后、元华、太子妃等人之后,做个宫妃那以后的日子才真得欲仙欲死、痛不欲生;看着红鸾在宫中和那些高高在上、手眼通天的人相斗,被压得抬不起头来勉强能够让她出口气。

再说,现在太皇太后和元华的心思她是猜到了几分;恨不得弄死红鸾,希望红鸾死得越快越好——她为什么要代太皇太后出手呢?太皇太后一心要保皇帝,让她尝尝被皇帝忤逆的滋味儿,凭红鸾那个宫奴的本事怎么也能给太皇太后和元华添点堵,到时候太皇太后就会明白,皇帝应该由谁来坐了。

而且红鸾是明显能让太皇太后动气的人,就算红鸾什么也不做,只要红鸾成为宫奴就能让太皇太后气得七窍生烟;如此才能让她顺利的进行后面的事情,并不会因为今天的小变故而要改变早已经定好的大计;她越想越感觉红鸾活着实在是太好了,好得不得了。

心中盘算清楚的丽太贵妃当即开口附和柔太贵妃的话:“红鸾原本就是太皇太后选出来伺候皇帝的人,让红鸾成为皇帝的枕边人也是太皇太后的本意吧?元华良娣向来是最知太皇太后心意,既然元华良娣赞成,当然就是太皇太后赞成了。”

“当然,现在主这样的事情也的确是早些,先帝大行将要满百日之期,想起先帝就让人…”她说到这里流出几滴泪水来,然后马上又笑出来:“看我净招太皇太后伤心,实在是该打。”

“现在当然是太皇太后的凤体更为重要,只有太皇太后的凤体安康才能真正让先帝安心;现在宫里的确有些伤感太过,于太皇太后的凤体不利,就如柔太贵妃所讲,正该有点喜欢的事儿;红鸾这孩子又是个太皇太后放心的,元华良娣知心的,让她去伺候皇帝自然是没有问题的。”她扫一眼身后所坐的三人:“姐妹们说是不是?”

丽太贵妃说完却收到福王的目光,她狠下心转过头去不理会,不能让那个红鸾毁了她的好儿子,让她去把皇帝毁掉吧;红鸾想做她的儿媳妇,门也没有!原本是为大计她可以不计较,可是看到福王对红鸾的心思后她岂能还不计较。

康王看看母妃再看看自己的二皇兄,还是决定什么话也不说为好;继续看着衣裙上的暗花发呆,对殿上之事来了个不闻不问。

丽太贵妃身后所坐的三位太妃,就是原来的良嫔等三人,是皇帝抬了她们的位份:她们是十有八九是沾了太子妃的光,因为宫里抬了位份的人可并不多。

当初皇帝和太皇太后的旨意就让人有些奇怪:宝皇贵妃已经贵为皇贵妃不可能再抬位份,所以只是遵为宝太皇贵妃,皇帝赏她食双俸;可是原本的两位贵妃,却也只是原位不动并没有抬为太皇贵妃,也没有食双俸。

此中的意思可让宫里的人猜了很久,就是现在人们依然在猜想其中的缘故;不过身处其中的两位太贵妃谁都没有说过一个字,其它人也说不出什么新花样来。

抬了位份的三位太妃,原本就不是多话的人,现在的话更是少了;所谓树大招风啊,三位太妃现在颇有些深居简出。今儿被太皇太后如来,她们也不想招惹麻烦,更不想得罪任何一人。

眼下是宫中最为混乱的时期,谁也不知道真正的得势的人会是谁,她们很想安安稳稳的过完下半辈子,所以在不知道最终结果时她们是打定主意不得罪人的;因此不论谁说什么她们总是点头笑笑,能不开口她们都不肯说出一个字来。

但是显然有些事情是她们避不过去的,就像现在。三位太妃也是久经风雨之人,很快就能判断出如何做才更好些:不管是皇帝得势还是福王得势,这两位可都不是任人摆布的主儿,何况处在争执中的红鸾可是这两位的心上客。

三位太妃对视一眼后,分别开口都表示赞同:太皇太后是掌不住这个后宫了。

听着众人一人一句太皇太后信得过的人、元华良娣最知心的人,就让太皇太后和元华的脸色有些发青;不过她们还真不好说什么,因为在这之前满宫里无人不以为红鸾是太皇太后的人;就连她们自己也是这样认为。

事以至此,元华知道如果不答应不要说是皇帝,只怕宫中也会有什么谣言传出了她的名声;想到这里,咬碎满口的牙也只能把碎牙混着血吞下肚,她艰难的展开一个笑脸:“妾和红鸾很投缘,就如同前世的姐妹般,所以才会说出那样的一句不知深浅的话来,当时也不过是句玩笑罢了,却不知道被谁传出去让人当了真。”

“也是红鸾话说得太急,太皇太后和诸位太妃千万莫要误会了;妾当时所说的是,等到大典之后妾就求皇帝给红鸾个位份,让我们能做姐妹长在宫中相伴。”元华轻声细语的代红鸾解释了一番,却并没有说红鸾是不是有那个意思要做皇帝的枕边人。

但是听她话中的意思,红鸾当然是有那个心思的;就算有守宫砂为证,可是红鸾的心思是不是纯却不是守宫砂能证实的。

太皇太后的脸色好看不少,她要处置宫人当然不必有凭有据,今天却是被皇帝相逼才不得不拿出凭据来证,却让红鸾逃过一劫;此时元华的话虽然不能入红鸾的罪,可也算是为她稍稍出了口气;因此话会为红鸾招来多少敌对的人,那可不是她能管得了。

皇帝的女人们可不算很少呢;她眯了眯眼睛:“现在不是议此事的时候,怎么也要大典之后。”她扫一眼红鸾:“不过既然皇帝有这个意思了,红鸾的差事就交卸了吧,在哀家的宫里调养身心,大典之后我们再议不迟。”

她好像是答应了皇帝,可是却把红鸾弄到自己的手心里不说,且把红鸾所有可以想法子的路堵死了;红鸾虽然还有个正信的身份,可是却再无一分实权。

收藏引用回复评分640楼720451301用户信息r0ngerr

1关注5粉丝141帖子威望:6舒适大套金币:10发私信关注TA只看该作者2011-10-1017:24592章打错还是放错这次丽太贵妃等人都没有再开口,她们并不想和太皇太后直接撕破脸皮,而且皇帝和太皇太后的对立更得丽太贵妃的心,她当然乐得在一旁看笑话了。

福王也不想开口,原因同丽太贵妃相同,但是他不得不开口因为不放心把红鸾放在太皇太后的手中;他躬身:“太皇太后,宫中正忙,此时红鸾正信还是继续当差的好,免得出点什么错漏,失了我们皇家人的脸面。”

太皇太后看福王一眼:“你说得也是,也就是宫奴院的差事,让她们过来禀知,相信元华看着绝不会有什么错漏的。”说到这里她看一眼丽太贵妃,又看向福王:“说起来,你的年纪也不小是该成亲了,大典之后你就可以去就藩了。”

就藩就要离开京城,不得旨意福王是绝不可以入京的;而且福王的藩地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他去就藩的时候一道旨意就能把他发到西北苦寒之地去,到那里不要说是养精蓄锐了,能好好的活着就不错。

太皇太后此时提起就藩的话来是赤裸裸的威胁,她相信就算是皇帝和福王朕手了,皇帝也不会在就藩一事上助福王的;助福王就等于是给自己后背插上一刀,皇帝只要不是不想活了就绝不会让福王去原封地就藩的。

虽然现在藩地里不许铸钱、不许招兵买马,就连侍卫的数量也都是有限制、且还是由朝廷派去三年一轮换的;可到底是天高皇帝远,能做出什么事情来就要看藩王的本事了;一百多年前的藩王之乱就是皇帝的前车之鉴。

红鸾听到太皇太后的话心里叹了一声:果然是毒辣;皇帝和福王的联手实在是薄弱的不堪一击,在真正的生死利益关头他们兄弟是谁也不会后退一步的,因为退后一步就意味着把后背交给了对方。

皇帝和福王岂会相信对方,怎么会把要害放在对方的手上呢?所以太皇太后这番话肯定能封上福王的嘴巴。

她料对了。福王沉默了一会儿终究退后一步坐到康王的上首没有再开口,他也没有看向红鸾;有些事情他是不能任性的,不能任着自己的心思来,搭上他自己的性命无所谓可是他却不能不为母妃和弟弟着想,更不能不为他的外公一族着想。

不过眼前的退让并不是福王完全的向太皇太后低头,上官家的势大在他父皇在位时就已经让他的父皇很忌惮,可是那又是父皇的外祖家所以他的父皇并没有下狠手、也不可能下狠手,只是让那后位空悬了十几年而已。

福王岂能再由着上官家坐大?这是其一,其二他也不能看着红鸾落入太皇太后的手中,法子有得是并不需要次次的蛮干;只是他依然对红鸾有些愧疚。

丽太贵妃很欣慰也终于放下心来,知道她的儿子并没有糊涂,知道什么是大事;至于红鸾的下场她当然不在乎,只是饶有兴趣的看向皇帝;没有她儿子的支持,皇帝还敢和太皇太后对上吗?

红鸾合了合眼睛,她并不指望着、也不希望皇帝此时再和太皇太后硬碰;太皇太后此时显然已经怒极,她能威胁福王同样也有对付皇帝的法子:她不用并不表示她没有法子,红鸾不想逼她对皇帝出手。

红鸾还要报仇,还要在宫中活下去,能指望的人也唯有一个皇帝,岂能置他于险地?她心念电转,只是着急:太子妃怎么还没有来?在这个宫里,眼下能对付太皇太后的也只有太子妃。

“奴婢遵旨。”她一面叩头下去一面道:“宫奴院的其它事情由元华良娣在当然没有问题,不过那个咒术之事奴婢要回明太皇太后;”她不给太皇太后开口的机会直接说道:“此事牵涉有些过大,好像与承露殿有些关联。”

现在扯起虎皮来做大旗吧,能威胁太皇太后的她也只有这么一件事情。

太皇太后的脸色猛得大变,张口想要喝问什么可是话到嘴边又吞了回去;她想好一会儿才道:“嗯,宫奴院的事儿…”

“太子妃驾到——!”在这个时候太子妃到了。她进殿先看看红鸾又看看太皇太后和元华等人笑道:“好热闹啊,倒是我来得太晚了。”

她过去对太皇太后行礼坐到一旁:“怎么了,我听元华良娣的人说,红鸾这丫头勾引了皇帝?”她的话里听不出恼意来,可是依然让红鸾的心提了起来。

太子妃对红鸾的不满和敌意就是因为皇帝,现在得了元华传递的消息,会如何发作红鸾是谁也不知道的事情;不过显然太子妃对元华也是恨之入骨,不然也不会把元华给她送信的事情说出来。

元华的脸色微微一变,真没有想到这个愚蠢的太子妃居然把她使去人的事情说出来;宫中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敌人——这句话在太子妃的身上根本没有体现出来,她恨元华就是恨元华。

还有,她很奇怪太子妃是如何知道是自己使去的人;以太子妃的蠢来说,她不应该看得出来才对。

“你们看我做什么,太皇太后您是不是上火了,我看您的眼睛有些大且有很多红丝,应该召御医来请脉,可大意不得;我来晚了也不是有意的,太皇太后莫要见怪才是,因为有个小宫人在东宫里胡言乱语,正被我捉到当然要好好的问一问了。”

太子妃根本不把太皇太后的怒意放在眼中,尤其是在得到皇帝暗暗递过来的赞赏目光后,更为得意的道:“那个小宫人居然敢提及皇上,当即就让人狠狠的拖下去打,打得半死之时她才说出来,原来是元华良娣的人;我一听原来是打错人了,就把那小宫人送到元华良娣那里去了,才匆匆的赶过来。”

她没有打错人可是却放错人了;殿上的众人人人在心中摇头,这个太子妃真是无药可救了。

元华皮笑肉不知的道:“娘娘要教训人自管教训就是,我向来不会调教人,还要谢谢娘娘代我管教那几个不成器的东西;”她看了一眼红鸾:“娘娘宽坐还是莫要生气的好,有什么话慢慢的说。”她的意思很明显,就是想让太子妃快快发作正主红鸾,不要纠缠于太皇太后和她自己。

收藏引用回复评分641楼720481557用户信息看,下雨了

1关注0粉丝9帖子威望:3豪华公寓金币:11发私信关注TA只看该作者2011-10-1018:15

收藏引用回复评分642楼720485411用户信息r0ngerr

1关注5粉丝141帖子威望:6舒适大套金币:10发私信关注TA只看该作者2011-10-1018:21593章克星红鸾听到元华的话后,只是看向太子妃并没有说话也没有见礼,只是定定的看着太子妃。

太子妃对红鸾一笑:“有人说你勾引皇上呢,你怎么说?”完全没有咄咄逼人的气势,虽然眼中也有点不快但是看着红鸾的目光很平和。

红鸾淡淡的道:“奴婢只是蒲柳之姿,几分自知之明还是有的:奴婢也万没有那样大的胆子,请娘娘明鉴。”

太子妃身后的冰儿轻轻扯了扯她的衣袖,太子妃回头看冰儿一眼示意她安心才对红鸾道:“嗯,本宫知道你向来是个老实的,太皇太后不也是这样认为得?”她说到这里看一眼太皇太后,“如果你真有那个心思,也要看看皇上的意思,如果皇上同意本宫倒是不介意你伺候皇上的。”她破天荒的贤惠起来,倒让殿上的众人吃惊的差点把眼珠子掉地上。

元华也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不过霎间她就想明白了,看来是红鸾早和太子妃联手:可是她给得药也的确下了,红鸾这不是找死嘛:再想想她也就想通了,红鸾可能打得是脚踏两只船的主意,还想着把那下药的事儿在最坏的情形下推到自己身上吧?

可是自己就是那么容易让人谋算的人,不过就是个太子妃,看来红鸾也是穷途末路没有法子可想,才不得以和蠢人为伍:如此,不过是死得快些,她想要红鸾的性命红鸾就应该早早明白,束手就缚反而最好:至少能减少些痛苦。

“娘娘贤惠,只是现在娘娘还在为先帝守孝呢。”元华讥讽的一笑:“有些事情娘娘还是不要太着急为好。”她是打心底瞧不起太子妃的。

太子妃闻言抬眼看向元华:“本宫当然是在为先帝守孝,不同元华良娣你倒是不用穿孝衣的。”她这话让元华的脸色有些难堪,因为元华虽然也要守孝,可是却没有资格穿孝衣,就如同她没有资格去灵棚一样。

“元华良娣是不是奇怪本宫为什么没有生气,想不想知道本宫为什么会容得下红鸾?”她看着元华笑得有些奇怪,让元华生出一种不好的感觉来。

红鸾的注意力已经不在太子妃的身上,而是在她身后的冰儿身上:冰儿穿得还是宫人的衣饰,不过今天的发式却有点不同,很普通、普通的在宫外是红鸾见得最多的发式。想到在一个多时辰前见到冰儿的时候,冰儿可不是这样的打扮,她又想起芙蓉树旁的假山。

冰儿看到红鸾看她却会错了意,微微一笑并轻轻的摇头示意红鸾不用谢她:虽然红鸾和太子妃已经谈过,但是太子妃能如此平静的对待她当然是多亏了有冰儿在;不然太子妃那一酝子醋足够红鸾受得。

红鸾点头致意后转开了目光,忽然感觉太子妃将来吃得最大的亏不是来自于她,也不是任何宫妃,很有可能就是她倚为心腹、不能稍离的冰儿;不过她并不想提醒太子妃,因为就算是她说出来,太子妃会相信吗?

她的注意力重新回到太子妃和元华的身上,却意外的看到皇帝的目光,很温暖的目光;她轻轻的摇头,示意皇帝不要再硬碰硬:而皇帝同样摇头,然后又点了点头,甚至嘴角还闪现过一丝笑意,依然还是让她放心,让她把事情交给他处置。

元华的开口才让红鸾收回思绪,压下心中的丝丝感动,皇帝和福王真得不同,她是不是应该庆幸自己当初就那么有眼光,选定皇帝这边站定而不是去助福王呢?

“娘娘的心思不是妾能妄猜的。”元华的声音难得带上了一丝冰意;无论是谁现在也不能淡然处之了。太子妃很明显就是针对她,被这么个蠢人摆一道实在是让元华如同吞了苍蝇般难受。

太子妃笑起来:“本宫真得没有生气,不过在小宫人初说时本宫还是动了无名,只是后来她说是你元华良娣的人,本宫就不生气了;道理很简单,你元华良娣说得话本宫要反着听才是对的。”

“就如你让小宫人对本宫所说的话,说红鸾勾引得皇帝要封她为才人,那定不是红鸾所想;说什么皇帝和福王为红鸾起了争执,”她的目光在福王和皇帝身上一转:“那事实就绝非是如此。本宫呢,不如元华良娣聪明,可是本宫却不相信福王和皇帝会为一个宫人起争执。”

她弹了弹小指上的指套,镏金的银甲套在灯光下显现出惊人的美丽:“本宫她不用去费心思去想,因为想也想不明白良娣你的用意,反正只要你想让本宫做得本宫不做就是对的。”她看向元华,“你说是不是?”

满殿之上静得只有太子妃一人的声音,太皇太后铁青着脸却没有开口,其它人更不会在此时说话:太子妃不同于宫中其它的人,她所有的心思都摆在脸上,甚至于就在她的话中——她根本就瞒不了任何人;而显然太子妃是知道了这一点,所以今天她没有遮掩,凡事都那么明明白白的说了出来。

皇帝没有开口斥责太子妃,那太子妃做为正妻对元华说什么话,都是可以的:因为她是妻室!

元华的脸上极为精彩,恼怒、受辱、恨意、委屈等等杂在一起出现在她的眼中;而皇帝的沉默更让她难堪:在皇帝的心中她还不如那个蠢笨如猎的太子妃——这个想法几乎让她发狂。

太子妃的话是有些欺人可是并没有出格,而且元华的宫人的确在东宫里胡说八道,太子妃没有问罪于她已经很是贤德:所以太皇太后也不好开口,只能听着了。

红鸾听得心中大乐,她就知道太子妃就是太皇太后的克星,事实的确就是如此;她捉住这个好机会叩头:“太皇太后,奴婢的差事就交卸了,咒术的事情奴婢也已经回明,这些宫牌请太皇太后验看。”她把宫奴院的宫牌交了出来。

太子妃果然不负红鸾所望,闻言睁大了眼睛:“咦,好端端的你的差事怎么没有了?本宫也没有册封你,你还是处子之身——这是谁如此没有道理无错而罚人?”这真就是一掌打在了太皇太后的脸上,清脆的响声在大殿之上的每个人心中响起。

594章阵前不换将红鸾叩头就是向太皇太后上缴她的宫牌,而太子妃却睁大眼睛问谁做出的没有道理之事:可是太子妃是后来的,她的确不知道前面发生的事情;再者,她不聪明嘛宫里是无人不知,此时她非要更聪明一点,谁能把她怎么样。

皇帝咳了一声,偏过了头去没有说话,康王看过去他很怀疑皇帝用手掩住的嘴角边是不是不笑意,因为那两声咳真得有点怪异。

福王看一眼红鸾,对她更是喜爱:真没有想到她会和太子妃联手,因为蠢人都是极为固执的人,能说服太子妃和其联手可不是容易的事情;还有,和太子妃联手真得很危险,可是红鸾偏就可以让太子妃展其所长,在这种时候为红鸾狠狠的出口气同时还为红鸾挡下眼前的危机。

如此聪慧的人儿可不是貌美能相比,貌美之人只要他想总会有人会给她献上美女的;可是聪慧的人却不同,简直是可遇不可求,他绝不能错过这样的人。

在他细细的想过之后,发现红鸾的聪明虽然吸引她,可是她的笑嗔怒骂也无一不让他心动;相比紫玄的阴柔,他更喜欢红鸾的明朗爽快:他不清楚,是不是他和紫玄有些接近,所以才会那么喜欢红鸾的爽快与明朗——那是他和紫玄都没有的东西。

太皇太后咬着牙道:“是哀家想让她在慈安宫里调养身心,以便在大典之后册封才让她交了差事的。”她真想一个耳光把太子妃打出殿外。

太子妃继续睁大眼睛:“太皇太后您想册封她为妃为嫔?”她当然知道那是不可能的。

太皇太后吸气:“当然不会。”她想起上次和太子妃的争执:“应该由你下旨。”她就不相信太子妃今天会能一直忍下去。

直到现在太皇太后也没有想起来让人把红鸾的宫牌收回,红鸾也就把宫牌握到手中、再把手缩回到袖子里:想夺宫奴院,太皇太后你先过了太子妃这一关再说吧;她很坏的在心里乐翻了天。

太子妃点头:“的确,还有那个叫什么冷玉的,大典之后一起册封吧;这原本就是太皇太后的旨意,妾遵旨照办;”她伸手把冰儿自身后拉出来:“冰儿是个极不错的,皇上身边怎么能没有人仔细照顾?妾想到时一并把冰儿也册封了吧,她做个采女什么的也就成了,留在妾的宫里,和妾一起照顾皇上,太皇太后这次不会说妾不贤良了吧?”

这番话一出不止太皇太后,红鸾也极为吃惊,不过她控制好自己后才看向冰儿,果然和冰儿的目光相撞,然后冰儿有些娇羞的别过脸去;此时红鸾才发现,冰儿其实长得真得很漂亮:虽然没有太子妃那一身的贵气,也不如太子妃亮丽,可是却自有一股清丽之美。

红鸾更吃惊于冰儿的娇羞,终于明白冰儿为什么会巴结奉承自己,她不是为太子妃努力而是在为自己结交宫中各人:不知道冰儿是如何说服太子妃的,居然能让她如此轻松的把冰儿奉给了皇帝。

太子妃的醋意可是红鸾见识过,冰儿的本事就更让她心惊:想到刚刚心中生出来的想示,她轻轻一叹,没有想到太子妃这么早就给她自己挖好坑了,相信到时候只要冰儿不需要她了、或是嫌她碍事时轻轻一推,太子妃就会跳出自己挖得深坑,永远也不会爬得出来。

太皇太后的目光在冰儿的身上一转:“哦,真没有让哀家想以啊。”

元华早已经打量过了冰儿:“妾看着倒是不错的,太皇太后。”蠢人太子妃看不出来,可是殿上之人却大半都看了出来,至少大家都确定冰儿不会永远雌伏于太子妃之下,也绝不会满足于一个采女的名分。

红鸾的目光悄悄在皇帝的脸上扫过,看到他眼中的一丝冷然,知道冰儿还没有把采女的名份弄到手,就已经让皇帝生出了厌恶来:皇帝为太子之时,受得最深的伤害就是身边人不可信、不可靠,而现在冰儿如此明目张胆的借自己的主子上位,完全没把忠字放在心中,当然不会让皇帝高兴了。

太皇太后那里已经点头:“不错,哀家看着也很好:这丫头在大典后就依你所请吧。”太子妃自寻死路,她当然不会拦着的,看向冰儿她抬了抬手:“能入得皇后之眼,应该赏得:来人,赏玉一声、钗一对、锦锻等各一匹。”这绝对是重赏了。

冰儿上前跪倒谢恩时,却没有看到皇帝的眼中又闪过的冷意,他当然不喜欢自己女人和太皇太后走得很近:冰儿对太皇太后的谄媚太子妃看不出来,可是皇帝看得出来。

红鸾低下了头不想让任何人看到她眼中的东西,因为冰儿现在所为她不知道是不是真正的冰儿:海棠树旁的假山上,冰儿去见了谁,她们又想做些什么呢?弄不清楚那些,红鸾不敢相信眼前的冰儿。

皇帝忽然道:“既然是月容的人,采女太低了些,依朕看就做个昭容吧,以后就跟在月容身边。”他的话说出来让殿上奇怪的静了一下子。

太皇太后看着他思索了一会儿:“皇帝认为可以就这样吧。”冰儿的位份越高,对太子妃的臣服之心就越少,她实在是没有什么理由拒绝的。

元华和红鸾却在思索皇帝开口的意思,因为皇帝可是好一阵子没有说话了,居然会为一个冰儿开口就太奇怪了;红鸾比元华更多知道些的,那就是皇帝根本不喜欢冰儿,那他开口就封了一个正五品的昭容,实在是太奇怪了。

皇帝微微点头:“倒是红鸾正信这里,出身嘛…”他微一顿看向红鸾眼中闪过一线抱歉:“我看做个从六品的御女就已经不低了。”

太皇太后闻言看看红鸾同意:“才人的确是有些高了,不过此事总是要大典之后再议…”她根本就不想让红鸾成为宫妃的,不要说是才人就是封红鸾为采女她也不肯;不过听到皇帝把红鸾的名份压下去她还是很开心的。

皇帝打断了太皇太后的话:“太皇太后同意那就在大典之后再议红鸾的名份,总之是不能太高了;既然如此,那冰儿是要做昭容的,就要劳烦太皇太后调教调教,五品的昭容总是正经的内命妇了,不能失了皇家的体面。”

他微一顿迎着太皇太后显出不快的眼睛接着道:“御女本身还是要伺候差事的,宫奴院的差事也就不必交卸,眼下又是宫中最忙的时候,就如兵法所言阵前不换将,还有元华小产后不久不易太过劳神,还是让她好好调养身子为要。”

595章空心簪太皇太后看着皇帝,直接开口拒绝以她的身份绝大数都可以,是不必给任何解释;可是现在不成,因为皇帝的话有理有据而且他还是皇帝,她如果不同意必须要有说得过去的理由。她现在更加不想放过红鸾:因为皇帝保定了红鸾。

一步一步引她踏入陷井,是她答应抬高冰儿的位份,是她答应压低红鸾的位份,然后皇帝的话就那么的顺理成章;她哪里知道皇帝会自这样小的地方入手?皇帝还真是长大了,她从来没有想过皇帝一夜之间就能和她对抗,让她连点准备都没有。

她召皇帝前来,又召来宫中位份较高的妃嫔们,就是想让宫中所有的人知道,谁才是宫里的真正主人,谁才是这天下真正的执掌者;她相信皇帝会低头,因为他羽翼未丰。但是她料错了,羽翼未丰的皇帝依然没有低头,而且是前所未有的坚持。

现在的她已经不止是要防范红鸾,也不只是想通过红鸾给宫中的人一个警告,敢违她之意会是什么下场;她现在更重要的就是要让皇帝知道他应该如何做事,应该如何敬重她。

她沉吟着喝茶没有答话,殿上安安静静的,几乎所有的人都在等她的回答。

太子妃没有想到皇帝会把冰儿的位份抬得如此之高,不过皇帝说过了是因为冰儿是她的人,且还是让冰儿随侍她:这当然是极大的荣光与体面;所以她等半晌看太皇太后不答话,便老实不客气的站起来对着皇帝行礼道:“妾谢皇上隆恩。”

她答应了。虽然现在她依然只是个太子妃的位份,可是大典之上她就是中宫之主,宫中无人不知道这一点;因此她的话当然是极有份量的,她的答应就让太皇太后不得不收下冰儿在慈安宫。

太子妃所为倒并不是为了给太皇太后难堪,她只是感动于皇帝待她的好;她已经有很久没有得到皇帝的温言,冰儿一事让皇帝如此温和当然让她有点受宠若惊。当然了,在她坐下之后看到冰儿,马上心里就有点不是滋味儿,因为皇帝的改变好像是因为她。

仔细看向冰儿她才发现冰儿已经长成了大姑娘,那种清丽之色是掩也掩不住的;她心里泛起了酸味来,不过想到自己父母的叮嘱她压下酸气,等到她坐上皇后之位这后宫就是她的掌中之物,眼下就忍忍吧。

皇帝点点头看着太子妃:“朕有些日子没有吃你那里的好酒——这些日子赏给你的菜可还合胃口?明天你也给朕弄几个菜吧。”

太子妃马上就高兴起来,看来是她多想了,冰儿不过是个丫头皇帝只是看她的面子才待冰儿有所不同的;当下轻轻的点头躬身退到一旁。这些日子来皇帝只到过她那里一两次,自先帝大行后就再没有在她那里留过宿。

冰儿是极高兴的,她没有想到自己的运气如何之好,原本的打算当然就有些不同,看向皇帝的目光自不同了:她能不能有好日子,全在这个男人的一句话啊,岂能不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