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鸾看向韩大姑娘:“你没有夹带福王府的重要东西吧?”以她对福王的了解,像新娘子不见了这样的事情,他是绝不会公之于众的;但是现在外面分明就是在搜寻人,不用问那当然是福王府的人;说不定还上报了朝廷。

想到这里她挑眉心中闪过暗喜,如果朝廷有人来搜寻那岂不是正好,她只要表明身份很快就能见到皇帝了;要小心福王的人,不能让福王的人知道就好了,其它的人应该不会想到自己跑了出来,还会和皇帝的人见面。

她衡量了一下利害感觉可以试一试,但也要小心才成;毕竟上官家的势力非同小可,皇帝派出来的人里是不是有上官家的人,她还真得不能肯定;所以她不能冒然的见到朝廷的人就上前表露身份的。

韩帼英摇头:“我又不是去做贼的,稀罕他们家的东西嘛;真没有想到他连脸也不要了。”她抚抚自己的脸看向红鸾:“我真得有那么美?闭花羞月沉鱼落雁?”

红鸾翻了一个大大的白眼给她:“我的姐姐,家里父母不在只有我们姐妹二人,深更半夜的当然是早早睡下,大门屋门都紧闭才正常吧?不想被捉回去的话,现在就回去好好睡觉。”让她犹豫着要不要冒险的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韩大姑娘了,就是极不愿意嫁给福王才逃出来,如果她表明身份会不会连累到韩大姑娘呢。

真被福王找到韩大姑娘,只怕不是请韩大姑娘回去做她的王妃那么简单,至少让福王丢了这么大的脸面,她在福王府一辈子也不用想出头了;让红鸾看着韩大姑娘在王府里受苦一辈子,还真是做不出那样的事来。

红鸾轻轻叹气,眼下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如果真有人叫门到时也只能见机行事了;好在那队人过去后再无声息,她也就没有再纠结此事拉着韩大姑娘去睡了。

韩大姑娘强笑:“错了,我们可是一对恩家的小夫妻,春宵一刻值千金,我们的确要早些去睡才对。”她知道以她或是父亲的力量,不足以对抗福王的;如果福王当真不放过她,天下之大她又能去哪里呢?

红鸾看出她眼中的忧色,没有多话拉起她两人进屋了;只是一夜两个人都没有睡得很实,不时莫名的就会惊醒过来,仔细听听外面是不是有什么声音;如此折腾到天色微亮,红鸾在韩大姑娘的脸上依然能看到担心与惊惧,显然她很怕被捉回去的。

虽然韩大姑娘是有家的人,可是红鸾却无法让她回去找爹娘想办法:因为韩帼英已经嫁到王府里,此时真要大闹起来,韩将军大可以找福王要女儿的;就是因此韩大姑娘绝不能去找自己的父亲帮忙,不然韩府就真得没有半点道理,而且还有欺君重罪。

红鸾轻轻拍她的后背:“不用太过担心,你今天看看能不能出城吧。”虽然去边关红鸾不是不赞成,但她认为韩大姑娘出去避一避风头却是极好的。

韩大姑娘闻言看向红鸾:“你不同我一起走?”

红鸾想了想:“我真得有事儿这是其一,再者两个人出城目标太大了;我不会武,真有什么事儿反倒是个累赘,你一个人倒是更易走脱。”

韩大姑娘盯着红鸾:“你给我个理由,不要对我说你有事儿,你的事儿我们都清楚是什么——做个小贼真有那么好吗?我们两个人出城目标才不大呢,要知道现在他们要找得是一个女人,我单独出城反而更容易让人怀疑。”

红鸾被韩大姑娘的话堵上了,她迟疑了一下:“福王要找的人应该不是一个是两个,他现在当然知道我也逃走了,所以还是你一个人出城比较安全。还有,我不是小贼,留下来是真得有事儿,不得不去做得。”

韩大姑娘闻言没有接她的话:“做饭,吃完饭再说吧;对了,你会做饭吧?我只会烧个火,还是和人打赌才学会的,往常我并不在这里过夜,偶尔吃饭也是在外面吃;现在我们不便出去买东西吃的。”

红鸾穿好了衣服:“我会做饭,只是这里有米面之类的吗?”

“有,我和爹爹商量好当然备下了吃食,足不出户也足够我们吃上十天半个月的——菜没有那么多,如果不吃菜只吃饭的话,二三个月我们不出去也可以的。”

红鸾挠头:“你父亲对你真好。”她微有些伤感是因为想起了自己父亲来,很快她笑出来:“那我们走吧,看看能弄点什么吃的。”

663章姓什么

红鸾和韩大姑娘煮了些肉粥,香气扑鼻勾得两人肚子都叫了起来;韩帼英抱住红鸾:“你有这么好的手艺,不如真得嫁给我吧。”

红鸾正要回答,传来拍门声,拍得山响且伴着“开门”的喊声;两个人吓得脸色都是一白,对视一眼后由红鸾答道:“是谁?这大清早的,哪有人这样拍门的。”

院门外的人嗓门很大:“奉圣旨搜寻人,还麻烦娘子打开门。”倒还算是客气,并不是蛮不讲理的人。联想到昨天晚上的马骑声,红鸾和韩大姑娘都知道能等到天亮才挨家挨户的搜,已经很是皇帝的仁慈了。

红鸾轻轻一推韩大姑娘,示意她到屋里嘴里却应道:“就来就来,不知道是老爷们叫门,民妇实在是得罪了。”她把头发散开随便在脑后挽了一个髻,如此看上去辩不清她是女孩子还是妇人了——原本她的母亲早上起来的时候,也会这样随便一挽,收拾完后才会认真的梳洗。

到了门边她先向外看了看,门外有一小队人而且听到不远处也传来拍门叫门声,心知来得不只是自己门前这些人;外面人是两个军人装扮,身后有几个衙役跟着,正在门外等得有些不耐烦。

虽然门前的人不算很多,但是人人都腰带后器,就算是韩大姑娘武功了得——其实红鸾并不看好她,因为她连翻出福王府的高墙都办不到;让她对上门外的的这些人,就算是能赢了这几个人,可是还有其它的人在;况且现在全城只怕都在搜寻,韩大姑娘是绝跑不掉得。

她拢拢额前的碎发,把大门打开低头微微一礼:“我们当家一会就过来了。”

门外的人并没有横冲直撞,几个人进院子里到处看看,留下两个人和红鸾说话;所问不过是在这里住了多久,家里有什么人,左邻右舍又是些什么人之类的;但这些简单至极的问题,却真得把红鸾难到了。

好以此时韩大姑娘出来了,一面出来一面系身上书生袍的带子;“军爷、官爷,小生这里有礼了。”她抱了抱拳立在红鸾身前把她挡到了身后,一脸微笑的道:“我们住了有半年多吧,成亲后买得这宅子,只是拙荆不擅言词害羞的紧,不怎么出门的;左领是张…”她倒是对答如流。

接着她又引人在屋里转了一圈,衙役们并没有发现什么,再者他们要找得是两个女子,当然对小夫妻不感兴趣,便和韩大姑娘打个招呼转身就走。

红鸾的目光一直盯在两个军人的腰间,那上面有两个字:御林;她知道那是皇帝的人,如果不是身边有韩大姑娘在,她就要试探几句就表明身份了;看到他们离开她到底有些不舍,最终为韩大姑娘所想没有妄动。

那些人走后,红鸾和韩大姑娘才知道自己出了一身的冷汗,把院门关紧后回去在灶房坐了良久才拿起碗来盛饭,谁也没有开口说话,只是侧耳听着远远近近的拍门声:这些人一时没有离开这里,她们便一时不能放下心来。

闹到快晌午才听不到那些人的拍门叫门声,红鸾和韩大姑娘却坐得腰背酸痛,对视苦笑一番;谁也没有提出城的事情,因为她们清楚现在是绝出不了城的。到了下午红鸾向韩大姑娘告辞,她要回宫不能再耽搁了。

韩大姑娘却不肯放她走,不论她怎么说韩大姑娘就是认准了她要去做贼,硬拉着她不放;红鸾又不能对她说宫中之事,急得脸红脖子粗的,却拿韩大姑娘没有办法;最终她只能要在晚些时候悄悄走了。

到了晚上红鸾和韩大姑娘刚把饭吃完,屋门就被人踹破了;门外立着的是两个黑衣人,两把雪白的长剑带着尖锐的风声,就向红鸾的面门刺来:他们看也没有看韩大姑娘一眼,显然他们此来就是为了要杀红鸾。

韩帼英的反应极快,一脚踹倒红鸾的椅子同时她拿起桌上的东西,不论什么就向两个黑衣人丢了过去:“你们是何人?!”她是又惊又怒,担惊受怕一整天刚刚心安些就被人刺杀,真是不能让她好过半分。

两个黑衣人并不答话,分出一人来对付韩帼英另一个再挽剑依然刺向地上的红鸾;红鸾摔在地上的同时已经准备要滚开了,感觉到风声的时候她已经滚向一旁:差一点就让人在身上刺个明晃晃的洞。

她滚开后马上翻身就躲到了柱子后面,而长剑也断掉了她耳边飘起的头发;如果她慢上一丝丝现在就会是个死人了;这两个黑衣人的剑术相当了得,红鸾一滚一翻间已经额头出汗,呼呼喘气根本不可能躲得开第四剑了。

韩帼英的剑术当真不错,居然把那个黑衣人逼得后退半步,便得她终于挡在了红鸾的身前;她头也不回:“你偷了人家什么东西,还给他们吧?不过,你选得地方不错,这样我就不必担心你后背了。”

红鸾哭笑不得:“我的姑奶奶,你专心应敌吧,我来叫援手。”她扯开嗓子喊起了救命来。

两个黑衣人终于开口了:“你就算是叫破了喉咙也不会有人来救你的。”他们说话手上却并不慢;虽然他们单挑韩帼英不成,可是两个人加一起却略略占了上风;且女子力弱,只要再坚持一会儿,相信这两个女娃儿定会倒在他们剑下。

红鸾叫了半晌后也不见一个人前来,终于不再白费力气只是冷冷的道:“你们是上官家的吧?”她想叫破两个黑衣人身份使他们一惊,能让韩帼英得个机会收拾掉一人,她们才能有条生路。

黑衣人冷冷一哼却没有作答,根本就不为红鸾的话所动。

“你猜错了,我们才是姓上官的;”门外又进来两个人,同样也是黑衣蒙面;“你倒是知趣,也知道自己是该死在我们上官剑下的。”

红鸾闻言一惊看向和韩帼英相斗两人:“你们姓什么?”除了上官家还会有谁欲除她而后快?在宫里她是有不少的仇家,但是能有能力指使刺客灭口的也唯有太皇太后和元华而已,其它结下死仇的人没有这份本事的。

664章三拨了

和韩帼英相斗许久拿不下她已经让两个黑衣人有些焦急,看到后来进来的黑衣人也吓一跳,听到他们的话后才放下心来:对于红鸾的话他们并没有回答,倒是对后来的黑衣人招呼道:“我们目的相同,倒不介意你们来帮个忙;这个小娘子还真是个辣手货,正让兄弟头疼不已。”

上官家的人看着两个黑衣人,过了一会儿道:“你们姓胡吧?”他们是在黑衣人的剑招上看出了什么,但也不是十成十的确定。

两个黑衣人闻言剑招一顿,被韩帼英一剑伤了其中一人的胳膊:他们有些恼怒的跳到一旁:“我们是来执行任务又不是来交朋友的,有必要通报姓名吗?久闻上官家的死士人人艺高胆大,今日一见胆大倒真是不虚啊。”他们是在讥讽上官家的人自露身份。

上官家的人笑了:“久闻胡家的死士剑术高超性子谨慎,今日一观果然是性子谨慎至极。”他们不说其武功高强只说剑术高超,当然是讥讽他们两个人拿不下一个女子来。

红鸾和韩帼英紧紧盯着四人黑衣人,嘴巴同样没有闲着;红鸾轻声道:“好机会,你快走!”她知道以韩帼英的武功而言,逃走应该是不成问题的;至于她就算是想逃也不能和韩帼英一起逃,因为这些黑衣人都是来寻她的。

她把脖子里的玉佩扯下来偷偷塞给韩帼英:“他日带着此玉佩去见皇上,我是说现在的皇上,让他为我报仇雪恨;除了杀我之人的仇,你对皇帝说还有一宗大仇就要问古安平了。”

韩帼英本来就在摇头,听到皇帝两个字后脖子猛得僵住盯了红鸾一眼,然后长剑一指和她相斗的两个黑衣人:“你们是胡丽太妃的娘家人、福王外公家的死士?”又用长剑一点上官家的人:“你们已经京城第一世家了?”

红鸾一掌拍在她的身上,眼中的泪水差点流出来;这个该死的韩帼英,不过就是和自己刚刚认识罢了,为此搭上性命值得吗?可是现在就算是韩帼英要走,被她这么一问胡家和上官家的人也不会放过她了。

四个黑衣人都只是淡淡的看了一眼韩帼英:“看来你就是福王的侧王妃了,可惜了。”

胡家的人看向上官家的人:“谁先动手,第一世家的人,要不兄弟们歇一歇看看上官家的厉害吧。”他们又后退了一步。

韩帼英此时把玉佩给红鸾重新塞回:“我们要活着不能死,只要坚持下去,时间久了自然会招来人的注意,这里可是京城,四城兵马司可不是摆设。”她咬牙把裙子下摆用力撕下来:“我要活着,你也要活着;咱姐们还没有去边关,怎么能死到这些人的手里。”

红鸾真想大叫,这个时候还提什么边关,那不是女人应该去的地方;可是最终她点点头微笑:“对,我们要活下去。”她说着话左右看看想找个东西防身。

上官家的人看也不看红鸾和韩帼英:“你们胡家付出的代价大了些,韩大将军的独女一死,你们王爷岂不是少了个臂助?要知道现在天下兵马有三成握在皇帝手上,五成在我们上官家的手上,啧啧,这代价真是太大了些。”

话音一落他们忽然出剑狠狠的刺了出去,却不是刺向红鸾也不是刺向韩帼英,而是刺向了胡家的人;他们刚刚敢自露身份当然是准备不留一个活口了。

剑光化成白练急奔胡家二人的要害,逼得他们一退再退吼声连连;显然这些胡家人并不是上官家的对手、剑术相比要差很多,一动手就是手忙脚乱,不时就会有血花溅出。

韩帼英看了两眼,忽然对红鸾道:“那个,我认为我们不能都死在这里,总要有个逃出去才能为我们报仇血恨的;嗯,你听我说这屋里的床底下…”她知道自己不是上官家死士的对手,所以想让经鸾逃走。

红鸾摇头:“要走你走。”她手无缚鸡之力,逃脱的希望太小了;而正如伟大姑娘所说,她们两个人不能都死在这儿的。

胡家两个人惨叫着倒地抽搐了几下后不再动,显然已经死在了上官家死士的手里;而上官家的人回头看向红鸾和韩帼英:“不用让了,你们两个都得死;要逃?要不要出去看看,你们两个不会是以为我们只来了两个人吧?”

闻言脸色大变的红鸾和韩帼英听到院子里传来怪叫声,两个黑衣人冲出去一个看情形,另外一个已经举起了上剑来:“我要送两位姑娘上路了;不过我和胡家的人不同,杀你们之前要说清楚,正所谓冤有头债有主,我只是奉命行事姑娘们到了阎罗那里不要记错了仇家。”

他说完举起了长剑就向韩帼英刺了过去,他有信心十招之内就杀掉韩帼英,而红鸾他只要用一招就足够了;就在他剑势要用老的时候,背后传来破空之声,他想也不想回首把手中的长剑就刺向了来人。

来人一样也是黑衣人,包得比他还要严实:像他和胡家的人只是有黑中蒙面而已,可是现在进来的黑衣人整颗头都包在黑色的布袋中,只在眼睛处留了两个洞;让人无法知道他的头发、额头以及眼睛眉毛是什么样子的。

世上还有比上官家的更小心的人很正常,因为太多怀有别样心思的人却没有上官家的势力;而上官家不需要那么的谨慎,只要事后收拾利落不留活口,谁也无法指证上官家如何;这么多年来,何曾听过有关上官家做过暗杀人的勾当——当然,上官家很少如此做,应该说是极少会暗杀某人,尤其是朝中官员。

韩帼英看看和上官家的人对峙的黑衣人,终究忍不住问道:“你是什么人,又怎么会得罪这么多人的?这已经是第三拨刺客了,你说会不会再来第四拨?”她有些牙痛的吸口气:“我向来没有佩服过女子,你是我佩服的第一个女子,这闯祸的本事比我大太多了,回头定要让我父亲认识你一下,他才知道我是多么乖的一个大家闺秀。”

红鸾直接丢了白眼过去:“你也能算得上是大家闺秀?”这狗咬狗的戏码不错,只是她也很奇怪,她哪里得罪过这么多有权有势的人,会让人如此大动干戈。

……

665章上官家平叛

上官家会想置她于死地她明白原委,元华当然想杀她以泄愤而太皇太后更是要杀她灭口,这个原本她就料到了;只是没有料到上官家的人来得这么快——胡家的人来得比上官家还要快,也是红鸾没有想到的。

不过现在她已经想通了,胡家的人当然不想福王和她有所纠葛,无论是丽太贵妃还是胡氏一族都不能看着她“毁掉”福王,尤其是丽太贵妃也容不下她在福王心里有位置;原因很简单,哪个母亲不是看自家的儿子天下无双,人家的女儿就是河边土渣呢,尤其她还是宫奴出身。

但就是因为福王对她有点特别,所以胡家的人行事定然不能让福王知道,所以他们才只来了两个人且坚不吐口;不像是上官家的大大方方的承认下来,因为上官一族和太皇太后、元华等人意见一致呀。

这两拔人要想杀她,红鸾能理解:当然不是能接受的;可是这第三拨人是什么人?她具得把宫里的贵人们在脑中细细想过,却就是找不到能使出第三拔刺客的人,而且还能和上官家斗得旗鼓相当:眼前的旗鼓相当不代表真有人和上官家能平起平坐,但是能有这些死士也绝不是平常人了。

听到院子里传来的惨叫与兵刃相击之声,显然两拨人已经打了起来;不知道后来者是不是占了上风,但是上官家这次明显没有占到便宜是真得。

屋里的两个黑衣人你瞪着我、我瞪着你谁也没有先动手,让红鸾和韩帼英等得那个焦急打啊,快打啊,你们不打我们怎么有机会逃路?打定主意要寻机会逃跑,三十六计之中当然跑是最好用的一计。

韩帼英此时也不想女子凭什么不如男了,眼下没有比保命要紧的事情,姐俩儿虽然认识的时间不长可是默契很好,只需要一眼她们就懂了各自的心思,四只眼睛是分别盯着门外和两个黑衣人,可是她们谁也没有看卧室一眼。

在这些刺客们眼皮底下逃走只有一次机会,已经要出其不意才成;只要被刺客们发觉她们的意图,她们就真得难以逃出生天。

上官家的人紧了紧握剑的手,眼中的凶光一闪显然他是想要动手了;这让红鸾二人心里也绷得紧紧的,连呼吸都屏住只为等他出剑而对面的黑衣人回击的霎间:打起来,打得难分难舍才最好。

正在这个时候窗户忽然被人踢破,有人翻窗进来,落在了上官家和那个黑衣人不远的地方:三个人成了犄角,互相看了一眼谁也没有说话;只是手中的长剑都又紧了紧,事情变得让上官家的人感到棘手。

红鸾看得眼都直了,她喃喃的道:“又、又来了一拨人。”

韩帼英想答一句:“是啊,不知道会不会有第五拨人。”到底没有说出来,因为她怕自己乌鸦嘴再次说中;她呻吟一声:“红儿,你到底得罪了些什么人啊,就算是我父亲奉命去边关,也不会有这么大的刺客阵仗等着他的。”

红鸾苦笑搓搓手:“荣幸之至,荣幸之至。”她要怎么说,告诉韩帼英她是后妃被福王掠出了宫?不管是皇帝的脸还是福王的脸都不能打,就算这事儿天下人人尽知,她相信也不会有哪个敢宣之于口的。

翻窗进来的人也黑衣,只是脸上带的是个笑娃娃的面具并不是蒙得黑巾;听到红鸾的话他回头看一眼才怪声怪调的道:“你们下手还真慢,害得我们等不及要在兵马司赶来前收拾完;说起来她们一个是将军独女又是王妃,另外一个还是昭容娘娘,怎么也要些人护送走黄泉路才对,那就麻烦你们送一送吧。”

他居然要把上官家和后来进来的黑衣人等都杀掉,说得极为轻松。

红鸾和韩帼英却没有半点高兴,就连听到红鸾是宫中的昭容娘娘韩大姑娘都没有吃惊的看红鸾一眼:带面具的人好像是最强的一拨人,他的话表明原本他们是不想动手,只是想在外围看看事情能不能解决;只是因为上官家等人太慢,他怕京城兵马司的人前来才会现身的。

她们想要逃走还真是有点太难了,真要这么死在此地吗?

后来的黑衣人看向上官家,沙哑的道:“联手?”

上官家的人也不答话,举剑就刺向那带面具的人,此时此地他并没有其它的选择;刺客是收割人命的,并不是要搭上自己性命。

吵哑嗓子的黑衣人忽然看了一眼红鸾和韩帼英,然后身形展开居然是种很奇怪的身法,正好挡住了上官家和面具人的视线;而他手中的长剑同样刺向面具人,好像身形的展动只是为了给剑势助威而已。

红鸾和韩帼英都没有去想为什么,没有时间去想这个;两个人转身就向门外跑去;卧室她们并没有去,因为那里只有个藏身之处却没有通向外面的出路;现在三拔人打成一团,她们也许能逃得一命。

跑到门前时红鸾看到远处有灯火一路飞奔而来,相信不多就能赶到小院;她心知这三拔人马上就有可能逃走;她忽然扯着嗓子用尽力气的大声喊道:“上官家带人查到有人造反,捉拿贼人平逆却被贼人所围;兵马司的将士们快来救人啊。”

寂静的夜中声音传出很远很远,就算兵马司的人没有听到,附近至少上百户人家都听到了。

韩帼英听得那个急,这个时候喊什么喊还是赶快逃命要紧,拉紧红鸾的手腕,不停的抵挡砍过来的刀剑向院门外跑去;只要跑出这里,她们便能暂时安全了。

上官家的人听到红鸾大声叫出他们的身份,兵马司的急奔而来的蹄声他们当然也听得到,心里的焦急可想而知;并不是他们不想走,在红鸾看到兵马司的人之前他们就想走,但面具人如此难缠,他们不敢先停手怕会被人所乘。

上官家为首的人咬咬牙,扯下了脸上的黑巾扔出一个烟火消息,让它在天空炸开通知上官家来人,也就等于是认下了身份;如此也就不怕见兵马司的人;事已到此他们又怎么肯放过那些面具人。

666章入猫窝

现在不除掉面具人以后他们说不定还会来捣蛋,他们这些黑衣人和面具人并不像是胡家人,他们是知道一些的,这伙人就好像是自天上忽然掉下来,之前他们根本没有查觉到京城中还有这么两股势力存在。

就像他们出来身上不会有任何的标记,所以让人怀疑到上官家一样,相信这两拨人也同样是如此;唯一可级就是捉到活口;只要死士在事败被围后没有立时自尽的,就有可能会吐露实情;而且不管死士吐不吐实情,但丹活捉住人的消息散播出去,其背后的主子当然会心急如焚,寻到些蛛丝马迹推断是何人所为也就不难了。

上官家的人想了这么多其实也不过是霎间的事情;而红鸾的话落入带面具等人耳中却是大惊失色,原本他们的功夫最高,就算是兵马司的人来了他们逃出去的可能性也最大——他们几乎是肯定上官家和另外一拨人不会死战,只要兵马司的人再靠前,他们三拨人会不约而同的逃走。

可是却没有想到红鸾在逃走的时候还要阴他们一把,让他们马上陷入死战,被上官家的人死死缠住不放;仅凭上官家的人并不能缠住他们,可是上官家的为首之人却对黑袋人说:“你们都是江湖义士,帮上官家做事上官家定有重谢。”不能见兵马司的人反而只有面具人一伙了。

黑衣人是不是相信了上官家的话现在还为时过早,但是他们相助上官家却是实实在在的,两边的人当却就杀作一团短时间内是无法分出胜负的。

带面具的人不知是出于恼恨红鸾的出言,还是真得任务胜过他们的性命,每个人都拼了性命不要的要杀红鸾;如果没有韩大姑娘,现在红鸾早变成几截了。

刀剑不时就会飞快的刺来,就算韩大姑娘只要撑过一招就不用再担心追杀而至的面具人,可已经这一招也足以让韩帼英应对了,不多的十几步就已经汗出如桨湿透了衣衫。

红鸾看到韩帼英如此大叫:“上官家的人还不来所驾,你们是如何平叛的?”门外的蹄声如雷,兵马司的人真得不远了;而这声大喝更是用尽了红鸾的力气,听得左邻右舍不少人在吓得哆嗦中差点咬到自己的舌头——护驾?!

上官家的人不得已只得拼命的阻拦那些面具人,使得韩帼英轻松很多;红鸾这才微微松一口气:三拨人要留给兵马司的人处置,可是她们一样要赶快逃出院门才成;要知道上官家的本意是要杀了她而不是护住她。

尤其是在上官家的人表现的如此拼命时,更让红鸾心里生出极大的不安来,当下也来不及细想拉起韩帼英就向门外急急的跑去;先逃出去再说,刀剑无眼的留在这里实在是太过危险了。

经过红鸾两次开口后,她和韩帼英所面对刀剑就少了很多,逃跑也就不是那么难了。

上官家的人当然不是真得要救红鸾,只是认为先放过红鸾也不妨,反正她一个弱女子也逃不出他们的手心;尤其是,他们还有后手并不担心红鸾就此就能回到宫里去。

有了上官家和黑袋人的有意“放水”,红鸾和韩大姑娘终于逃出小院,她有力拉住韩大姑娘:“走这边。”她指得方向和兵马司来得方向相反。

韩大姑娘一愣:“我们现在应该去寻兵马司的人,这样才能佑你平安。”她现在总算知道了什么叫做刀光剑影,明白她是无法护得住红鸾的安危。

红鸾挑眉:“你能保证兵马司的人会保护我们,而不会成为我们的索命阎罗?”兵马司虽然是握在了皇帝的手中,可是兵马司绝对不都是皇帝的人,而来的是谁的人怎么确定?她不能冒险,尤其是上官家的人并没有阻拦她离开小院,使得她更不敢相信兵马司的人。

韩大姑娘并不傻,马上不再说话拉起红鸾就跑,她逃跑的路线很让红鸾大开眼界,专挑一些绝路而逃;眼看都会前头高墙拦路,可是偏就在不起眼的墙角有个洞;眼看着尽头是户穷苦人家的院子,可是转过堆积的杂物就有条不能称之为路却能勉强过人的小径。

如此之下倒也没有什么人跟上来,两个人跑到一条胡同里终于停下来大口喘气,话都来不及说一声;这番死里逃生的后怕正要显威力,两个人的脸色都有点点的发白。

忽然胡同尽头传来“哗哗”的流水声,让红鸾和韩帼英大惊,长剑马上就拔了出来发出一声清吟;那流水声也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却是男人的破口大骂:“哪个不长眼的,知道不知道这样吓人会吓出大毛病的,我还没有生个儿子传宗接代…”

红鸾听得张大眼睛,脸上一红眼底闪过笑意知道那水声是怎么回事儿;可是她的笑意刚浮上来,手一紧就被韩帼英拉起来不出声的扭头就跑;此时的红鸾还真是没有多少力气,但也没有多问尽力的跟上韩大姑娘。

她们刚跑几步就听到身后传来男人的大喝:“韩小子,你既然敢来老子的地盘就这么走了,当我大虎是什么?兄弟们,不要睡给我追!捉到韩小子的人,老子请他吃翠云楼的花酒。”

红鸾听得清楚知道这些人是韩大姑娘的仇家,看着跑得同样不快的韩大姑娘上气不接下气的道:“刚出虎穴就入狼窝,我们今天可真是够倒霉的。”

韩大姑娘呸了一声:“什么狼窝,只是个猫窝罢了。”她说得声音极大,当然是暗讽那个大虎不是猛虎是只猫;立时引来身后的一阵乱叫,追得人更加卖力了。

红鸾和韩帼英实在是跑不动了,而身后的人是越追越近,她看着韩大姑娘:“落到他们手里会怎么样?”总强过落到兵马司手里吧。

韩帼英回头看一眼:“先奸后卖,不远处已经花街,卖上几两银子就够他们吃几天花酒的。”

红鸾闻言全身上下猛得涌上来一股力气,拉起韩帼英撒腿就跑:真如此还不如去寻兵马司的人呢;她离了宫就这么和青楼有缘份——先有刘大后有大虎,都想把人卖到青楼去。

667章习惯害人

韩国英笑了起来:“你不是跑不动了吗?”她居然还有心情笑,听得红鸾想翻白眼,可是她现在连翻白眼的力气也没有;就算是有她也不会翻白眼的,要留着力气逃路,因为身后追来的那些人怎么看也不像是开玩笑的。

打是肯定打不过的,不要说巾帼英雄的韩大姑娘已经累得不轻,就算她不累也打赢那么多汉子的;可是这样跑下去也不是事儿,她一路跑一路看忽然拉着韩帼英就钻进了一个狗洞!

韩帼英进去之后发现是个没有人的宅子:“运气真好。”她却被红鸾拉着又跑,自院子侧门出来:汉子们都去后门堵她们了,前面反而没有一个人。又转了一条街后再钻了几个狗洞,那些汉子们早不知道所踪。

红鸾却并没有停下来休息,她和韩帼英需要找个落脚的地方,也想找人送消息出去:她这样一个人在京里乱转,真得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落到仇敌的手中;要尽快让孟大人知道她在哪里,见到孟统领她也就安全了。

见皇帝难但是见孟大人并不难;这是她在飞奔逃跑时想到的;而她要找得送消息的人,就是城中最常见的,每个城里都会有的——乞儿。

破庙当中烧着一堆树枝火舌已经要没有了,乞儿们都快睡着的时候,破败的门被推开进来一男一女两个人:众乞儿也不说话纷纷坐起来打量着他们;嗯,身上的衣服并不贵重,样子还有些狼狈,想来是落难之人。

众乞儿大多打着哈欠想再躺下继续睡时,就看到那个女子十根手指飞快的做了几个花样,让他们都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的看着那女子:这丐帮玩意儿,她一个女孩子怎么会的?

红鸾做完手势后道:“谁是这里的主事,我有事相求。”说着话她把头上的簪子拿下来放在手中,不用说那是给乞儿们的。

“你是什么人?”有个半大的乞儿站出来:“丐帮外围弟子传下来的东西,你怎么会?”

红鸾一笑:“因为我也是你们的兄弟。现在性命攸关,你们能不能帮我个忙?”她在入宫之后从来没有想过,还有一天会再和乞儿们混到一处,更没有想到会求他们救自己一救。

那乞儿看看红鸾手上的簪子:“行。”他眨了眨眼睛:“可是你以后发达了,能不能让我们年年都吃上红烧肉?不求吃饱,只要一人有一块就成。”

他们不是丐帮的人,因为丐帮不想要这些太小太弱的孩子,除非是有很好学武资质的人;但是他们却算是丐帮外围的人,多少和丐帮沾了那么点关系,也就认可天下乞儿是一家的说法——当然是在他们不会饿着肚子,不用把唯一救命的窝头给人时。

红鸾把簪子给了那个乞儿,然后把中衣的衣襟扯下来咬破手指写了几行字交给乞儿:“你们要小心些,离开的人这两天不要再回去这里,除非是我再来看你们。”

看着乞儿出去送信后,红鸾拉着韩帼英退出破庙,在庙后寻个背风的地方升了火堆坐下歇一歇;因为她知道那些人是不会放过她的,找到她也只是迟早的事儿,所以她不想连累那些乞儿:他们已经足够可怜了。

天色将明时,在快熄灭的火堆前出现了一个人,黑衣却没有蒙着脸;正是上官家的那个领头人,看到红鸾他笑得让人毛骨悚然:“你倒是让我好找,没有想到你居然能找到这种地方藏身。”

红鸾拉住韩帼英:“你不是一样找到了?你们没有见到我,我也换过了装扮就算是有画像,你们也不可能轻易认出我了;为什么我刚离开福王府不久你们就找到了我?”她很不解这一点。

那人把剑取在手中:“看在你送了桩功名给我的份儿上,我就告诉你;因为你挽得那发,那不是寻常百姓习惯挽得样式,只是宫中之人才会那样挽;所以你的身份在打开院门的时候,就已经被人看破,只是消息的传递、还有刺杀的安排都要些时间,再者杀人嘛我们都喜欢在夜里做,所以到晚上才去寻你。”

他看看红鸾:“对,御林军里不只是皇帝的人;而且显然也不只是我们上官家在御林军里有人,像胡家还有另外两拨人,不也一样得到了消息;让我说,你还真能招祸,死了倒更好落个干净。”

红鸾没有想到百密一疏,随手挽得简单发式会让人看出破绽来,在宫中养成的习惯并不只有发式而已,想要寻她破绽还真得并不难;她长吸一口气:“你其实不应该说这么多话的,就如你所说,胡家还有其它人都不比你上官家得到消息慢多少。”她和韩帼英就地一滚避开了上官家死士的长剑,自地上爬起来连衣服上的灰尘都没有拍看向上官家的人。

可惜,他没有死。

上官家的人一剑架住黑袋蒙头之人,以面具遮脸之人的长剑,怒喝:“又是你们!”三个人很快打成一团不辩敌我;终于面具人喝了一声:“就是我们非要置对方以死地,才会失败一次,难不成你们真想再看着她在我们眼前大摇大摆的离开?”

红鸾轻轻摇头:“我不会走的,你们继续就好,不用理会我。”

韩帼英真想一掌拍在红鸾头上但嘴上还是附和道:“我们真得不走。”其实她已经打定主意马上拉红鸾离开,刚刚她没有拉动红鸾但眼下不同,因为那些刺客们明显要先杀人再自残,她可不是三个刺客头领的对手。

红鸾闲闲的看向三名刺客:“你们杀了我能有多大的功劳?也不过就是有人要杀我泄愤罢了,可是能捉住对方问到些实情,那才当真是大功一件吧?”

这话很诱人,虽然三名刺客都知道红鸾的心思,但是他们不得不承认她的话是千真万确;因此他们就算是想杀红鸾也要防备另外两人偷袭自己,一时间三人静静的立在原地不动。

红鸾心中是焦急的,因为她的话能拖得一时却不能拖得太久:还有什么法子呢?她眼珠子转了转看看上官家的人,转而看向面具人和黑袋蒙面的人:“势大不就是因为有太皇太后吗?我知道点事情…”

668章识破

上官家的人不知道红鸾会说出什么来,但是他却知道要杀红鸾是太皇太后的意思,那红鸾当真知道些什么也不足为奇;他当即就大喝一声:“看剑——”长剑直直的刺向红鸾的鼻尖。

红鸾的话说得并不快,应该说是故意放慢了一点等得就是上官家之人的大喝,没有他的大喝人怎么能取信于面具人和黑袋人呢?听到那声大声她想笑笑的,只是长剑带着疾风而来让她汗毛都站了起来,自然也就少了那份自得反而显出几分狼狈来。

韩帼英当即大喝出剑,却在心里骂了两句,其中一句是骂红鸾没有长脑子,刚刚那么好的机会不知道跑;第二句就是骂自己了,骂她怎么就这么心软,红鸾要寻死就去寻死好了,她的脚可是在自己的身上想跑就能跑得动,偏要留下来保护这个傻大妞。

红鸾不知道韩帼英在骂自己,她只来得及尖叫出声心头闪过一个想法,不会当真死在这儿吧?其实她留下来就是为活命的,可不是为了送死;不会她的算计这么差劲,那两个刺客根本不想知道太皇太后的秘密吧?

刀剑相击的声音传来,那长剑距红鸾的胸前只有一掌的距离;而架住了上官家人手中长剑的正是面具人和黑袋人,他们看着上官家的人淡淡的道;“听她说完也不迟吧?反正她是逃不出我们的手掌心了,你何必如此心急。”

而韩帼英的剑后发后至,面具人开口说话时她的剑才到人家胸前,直直的就刺了进去!能这么容易得手还真让她有些不敢相信,顿了顿看看上官家死士的脸才缓缓的把剑拔了出来。

剑并没有刺入要害,因为他的长剑被面具人和黑袋人架住,无法去抵挡韩帼英的剑招;而且他还要防备那两个刺客的下一招,所以只能避开要害生受了韩帼英的剑:这一剑能得手是她和其它两位刺客联手的结果,绝不是她一个人能做到得。

上官家的人受伤后依然故我,他注意的只有三个人:红鸾以及其它两名刺客;至于正在慢慢往回拉长剑的韩大姑娘,他是连看也没有看一眼,更没有看自己的伤口。

红鸾终于吐出一口气,知道自己赌对了,另外两个刺客对太皇太后的秘密很感兴趣:“你们是谁我不知道,所以我也不清楚你们为什么要来杀我;但是我清楚上官家的会动手的原因,我相信你们一定会感兴趣的,因为绝对是个惊天的大秘闻,只是我要有命才能说出来的,你们说是不是?”

她想知道另外两拨人是不是非得杀她不可,如果不是很有可能杀她只是为了扰皇帝的心而已。

两个刺客对视一眼:“你说。”他们却没有答应饶过红鸾。

上官家的人怒道:“你敢说?!”他其实也好奇,只是为了身家性命着想,他不能让红鸾说出什么秘闻来:“你如果敢说一个字,我拼着性命不要也要取你的性命。”

黑袋人开口却是对红鸾道:“我不会让你死。”他这也是在答上官家之人的话,说完后他看向面具人,显然是想知道面具人的意思。他对面具人所知也极少,想自短短话语中多知道些什么。

但是面具人没有说话,反而举起他的剑刺向上官家的死士——他用剑来回答了上官家的人,谁现在要杀红鸾,他就要杀掉谁;太皇太后的秘闻,让他感觉到那就是上官家的丧钟,他没有理由放过的。

上官家的人没有想到面具人手狠手辣,连个招呼也不打就要杀他;他连忙举剑相迎,就算明知道还有一个刺客在身边,他眼下也没有精力去做提防先在剑下救了自己再说其它。可是他却真得想错,当然就算是想对了他也没有法子做什么,因为他的功夫不如面具人。

直到此时他才知道刚刚在小院子里面具人根本没有用出全力,能轻松逃出来当真是没有什么可奇怪的;他的长剑架住面具人的剑时虎口崩开,身形不由自主的向后退去,而那个黑袋人只是把长剑转了个方向,只是用剑尖朝向他的后心——他就自己硬生生的撞了上去。

“你们,居然被一个妇人玩弄于股掌间…”他的话没有说完就咽下了最后一口气,因为他伤得实在是太重,黑袋人的剑几乎要自他的前胸透出,且没有给他机会让他多说话就把剑缓缓抽了出去。

红鸾还真没有想到上官家的人死得如此快,快得让她有点反应不过来,忍不住心中生出怨念来:你就不能中用些,居然被人家一剑就杀了,这么没有用还做什么死士,还出来丢什么人现什么眼。

面具人把长剑收回拄在地上看着红鸾道:“你现在可以说了吧?”

“上官家的人死了,你没有任何顾忌了,说吧,我们听着呢。”黑袋人的长剑也拄在地上,看着红鸾的眼睛冒着寒光;他及面具人的话明白的告诉红鸾,他的心思他们懂,所以上官家的人死得那么快。

红鸾原本就是打算让三个人大打出手,也好为她多拖延些时间,却没有想到面具人和黑袋人看出她的心思,手起剑落就把上官家的人杀掉了,让她根本没有拖延的机会;现在,她要如何做?说出实情来,这两个刺客会放过她吗,那答案是问也不用问得。

她的目光在黑袋人和面具人脸上转了几转,其实能看到的只是他们的眼睛,且看得不是很清楚;然后她的目光落在了两人的手上、剑上,最终缓缓的点头:“当然,现在就说给你们听,此事绝对是秘闻所牵涉之人都是宫中极有身份的人,甚至和先皇…”

她的话刚刚说了几句,就看到面具人挺剑就刺向黑袋人,其剑势比刚刚刺上官家死士时还要快三分;而黑袋人也没有闲着,他一手提剑后退另一手抖动几下腕间就射出了弓弩。

669章不能说

红鸾原本以为没有希望逃出两个刺客的手掌了,就算是说出太皇太后的秘密来也拖不了多久的,但是当她看到面具人和黑袋人的眼睛后,忽然就明白了:他们两个人都没有注视她,反而都在悄悄的注意着对方,这说明什么?再加上他们的拄剑的姿式,手可是紧握着剑柄的,她马上就安下心来。

果然在她刚刚开口还没有说到实质性的东西,那两个人就开始生死相争了:也是,能让上官家灰头土脸且有可能取而代之的秘闻,怎么可能会让其它人也知道?他们两个人势必要争个头破血流的。

弓弩显然是机括发动的劲风不是长剑所能比拟的,虽然面具人先动手可是弓弩却后发而先至,他只躲开了两支,一支深深的刺入他的胳膊,但是却没有半点疼痛的感觉,反而是麻麻痒痒的,让他立时变了脸色:有毒。

他的长剑也追上了黑袋人,却只是在对方的身上留下了浅浅的刺伤,并没有真正伤到那人;他马上反手点了自己几次穴道,自身上拿出药丸倒出来就要吃,只是那个黑袋人岂会让他服药解毒,立时缠上来让他手中的药无法放入嘴巴。

红鸾看到他们如此拼命终于放下心来,拉韩大姑娘坐下看戏,见她脸色发白问道:“你不会是第一次伤人见血吧?听你非要去边关建功立业做巾帼英雄,我以为你怎么也杀过几个人了。”

韩大姑娘马上就跳起来:“我只是个女孩子,女孩子知道不知道?就算是平常出来玩玩也没有动过真格的,打人是打过,可是从来没有杀过人!从来没有,更没有把剑刺到人家身体里,再拔出来过吧;和大虎他们也只是打打架,连胳膊腿都没有打折过的;这种事儿你做过,你有没有做过?”她瞪大眼睛盯着红鸾:“你去刺一个就知道了,你去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