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纯贵妃会放过你?”太皇太后气得牙根都疼了起来:“不管是因为什么目的,她向来很护短的,那两个丫头死在你手上,达到她的目的后她绝不会容下你!你居然助她在皇帝面前胡言乱语,不止是有罪且糊涂至极。”

娴贵妃起身平静的道:“太晚了,太皇太后,现在您就是有通天的本事也不能扭转乾坤。何况让妾如此做得人不是纯贵妃,妾和纯贵妃的好姐妹但是她吩咐让妾做这样的事情,份量是不足的。”

太皇太后到底是经过大风浪的,她此时反倒平静下来看向皇帝:“不会只有这么一点布置吧?只凭几个秀女的底细皇帝又能做些什么。”她说得轻松心中已经极为担心上官一族会大祸临头了。

“孙儿今天来正是有几件事要对太皇太后说。”皇帝的脸上没有什么特别的变化:“今年春耕所备之物由上官家打理,可是种子掺了腐粮,牛马居然以老弱为主。当然,上官家劳苦功高,有几个不屑子孙也是正常的,此事也算不得大罪。”

太皇太后的脸色已经变得极为难堪,这还不算是大罪那就表示皇帝定要把上官一族赶尽杀绝了,只是:“粮食向来是由赵家打理…”

“赵氏一族为了表示诚意让出了三成的生意,其中就包括了今年的春耕之种。”娴贵妃答了太皇太后的话。

皇帝接着说下去:“上官家打理官家铁匠营已经几代人,铁矿与精铁也一直是由上官家把持,太皇太后知道的吧?”这样的东西居然被上官家的人牢牢抓在手里,也难怪先帝对上官家那么忌惮了:“现在上官一族却把精铁卖于外族,且还卖了不少的兵器给外族——太皇太后,边关的将军以血肉之躯保家卫国,可是他们当中有多少是冤死在上官家之手?”

“他们有多少人是死在了我们自己造出来的刀枪之下,他们有多少人是死在了我们精铁打造出来的兵器之下?!几万里的边疆,多少条将士的性命,你让朕如何面对那些地下有知的英雄。”他说到这里已经低低的咆哮起来。

太皇太后手脚冰凉:“不,不可能,他们只是为天家,为朝廷代为守护铁矿,打造兵器,为我天朝尽忠尽心尽力;怎么可能做出祸国殃民的事情来?”

“祸国的事情皇上已经说了,明证就摆在眼前,而殃民的事情他们做得就少了吗?不说眼前,八九年前那场大水太皇太后可还记得?”红鸾带着柳儿、二丫步入大殿,一双眼睛里满是怒火:“上官家为一已之私淹死了多少百姓,这算不算殃民?为了建庄园把整村的村民在夜半烧死在村子里尸骨无存,这算不算殃民?看中人家妻妾把人家满门杀掉夺了妻女而去,又算不算殃民?”

太皇太后再也听不下去,她拍案而起:“你给哀家闭嘴,不要以为往上官家泼脏水就可以,满朝文武,天下百姓都可以为我上官一族为证!”

皇帝轻轻摆手:“这就是京城周围状告上官家的状纸,其中被毁了多少还不知道;上官一族祸国殃民,居然还想要染指朕的后宫,扬言说什么后位非上官姓莫属!上官家现在要皇后之位,不惜各种手段,他日如果想要朕的皇位,朕是不是也要尊太皇太后之命,拱手相让才是正理?!”

841章何错之有

太皇太后拿起那些东西看了两眼,然后放下看向皇帝:“何必说这些呢,就算是上官家没有这些过错,皇帝就能放过上官一族吗?”她倒是明白得很:“不过就是皇帝嫌上官家掣肘于皇上,太碍事罢了,可是皇帝不要忘了,没有上官家的帮助,你能登上皇位!”

皇帝看着太皇太后:“如果上官家当真没有这些过错,朕绝对不会动上官一族;之所以容不下上官家,就是因为上官家越来越飞扬跋扈,长此以往下去就是不忍言之事,到时太皇太后如何自处,又如何面对先帝和列祖列宗?”

太皇太后瞪起了眼睛来:“忘恩负义便忘恩负义吧,皇帝你的翅膀长硬了哀家也没有什么法子保得族人平安,又何必把天大的罪名栽到上官一族头上?真当哀家被你们骗过一次,就以为哀家现在还看不明白。”

“先是娴贵妃和纯贵妃反目成仇,不惜用两个丫头做苦肉计来骗过哀家相信娴贵妃,而让她住进慈宁宫里朝夕为伴——有什么还能瞒得过她?然后皇帝和纯贵妃再来步步紧逼,宫里纯贵妃是越来越不把哀家放在眼中,哀家就会急急的选秀女,自然不会让上官家多有准备,而且本宫除了娴嫔外再无可相信的人,当然会把上官家准备的秀女告诉她。”

“纯贵妃有喜之后还故意大打出手,引来哀家的怀疑才引得高僧入宫,接着让哀家知晓原来皇帝早有准备,和外族已经通过了消息,逼得胡氏一族对上官家避而远之,使得哀家和上官一族不能不对娴嫔及赵氏一族信任有加,接下来的春耕一事当然是顺理成章的陷害。至于那些精铁兵器,如果不是皇帝和纯贵妃的步步紧逼,上官一族又岂会匆忙之间卖出?”

“不是匆忙之间的事情当然不会被人捉到把柄,此时皇帝也就不必在哀家面前假仁假义。不过是你们这次棋高一着罢了,上官一族到底如何哀家心中有数,皇帝你就是再诬蔑之后世也会给个公平之言。”

太皇太后想到胡氏一族的退出后,上官家主急忙进宫来商议对策:上官家造出的兵器与精铁在帐面没有的积存了不少,无非就想卖个好价钱弄几个钱用。此事当然被太皇太后骂了个狗血淋头,此等杀头的事情也敢想?那些铁矿等东西握在上官家手中,是护身符也是催命符,要严以律已才能带保富贵。

她的意思让上官家的人把多出来的东西深埋,以后也不要再做这样的事情;却没有想到上官家主糊涂到如此地步,现在被皇帝捉到如此大的把柄,她还有什么话好说?皇帝和纯贵妃早就打算好要对付上官一族了,可惜的是上官一族自大的以为皇帝现在万万不敢动他们。

皇帝听完也不怒:“太皇太后所言不假,的确是我等设计,可是上官家如果不是自腐而百虫生,区区小计能奈何上官一族吗?只怕太皇太后还以为上官家卖兵器是被朕所逼?他们所为已经不是第一次,上官夫人的父亲所有的兵器都出自了我有天朝,可是上官家交上来的帐目上,却没有半点记载。”

“还有,上官夫人的父亲死了,上官夫人的长兄也死了,现在她父族做主的是她庶出的弟弟。他能登上那个位子号领全族之人,是得了朕得相助。”皇帝看着太皇太后:“不过朕相信太皇太后对上官一族所为是全不知情的。”

太皇太后身子一软坐倒在椅子,再无依仗的她双眼无神的看向皇帝:“上官一族现在?”

“应该已经捉拿到大理寺了。”皇帝不讳言:“上官一族大罪在身,而太皇太后助其在宫中安插妃嫔,这也是大罪。”他看着太皇太后:“如果太皇太后肯说出当年朕的母后是如何死的,又是死在何人之手,朕可当太皇太后什么也没有做过。”

现在上官一族已经获罪,而太皇太后也有错在身:上官家倒了,这一点太皇太后也很清楚。

太皇太后闻言看向纯贵妃:“你居然早就把此事对皇帝说了?”然后喃喃的道:“也难怪皇帝处处与上官一族,与哀家为敌,却将你视作心头宝。”她长长一叹:“哀家在宫中多年,扶助你的父皇登基可谓是用尽心思,不想最终却输在小小的宫奴手中。”

“你母后的死不是哀家所为,但是哀家有纵容之过,皇帝真想知道的话,就放过上官一族的老老小小,让他们归隐山林能平安度日,那哀家就对皇帝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而且她也不能让上官家灭门,让上官一族在天下世家中除名。

红鸾轻轻一叹:“太皇太后您为什么想不清楚,先帝是你嫡亲的儿子,当今的天子是您嫡亲的孙子,上官一族再亲近能近过儿子和孙子去吗?”她轻轻摆手:“请杨御女、丁御女还有吴御女进来给太皇太后叩头。”

既然太皇太后是不见棺材不落泪,那她就要让太皇太后清醒些才对:“杨御女什么都对本宫、对皇帝说了,而且她手中还有上官家给她父亲的亲笔书信,还有上官家允他杨家的好处。信中上官家主说得极为清楚,所有一切都是太皇太后的主意。”

太皇太后看着进来的三位御女,终于长长一叹:“哀家累了,皇帝想要如何处置哀家都成,现在哀家就要去面壁思过。”她是绝不肯说出先皇后的死,除非皇帝能饶过她的兄弟子侄的性命。

她是天朝的太皇太后就算是犯了大错又能如何?皇帝不能一根白绫赐她死得,她根本不为自己而担心,所担心的只有上官家。

“杨御女,其它两个倒也罢了,你们承我上官家大恩居然做出背主之事,世人定会唾弃于你杨家。”太皇太后恼恨的看了一眼杨御女才扶着尚仪离开。

杨御女此时忽然开口:“我先祖以两个兄弟一个儿子加一条胳膊救了上官家主的性命,才得恩赐还以自由之身;可是这些年来,上官家却屡屡使唤我杨家,视我们为其仆也就罢了,居然让我杨家做这等事情,用我杨家女儿的身躯做台阶,供你上官家女儿迈向皇后之位,实在是让人忍无可忍。我杨家,不想再作上官家的狗,何错之有?”

842章一杯酒

红鸾抚掌:“何错之有?问得好。”她看着杨御女若有所思。

太皇太后的后背一紧,脚下微微一顿接着往前走,并没有回头。杨御女不管多么的占理,现在都是她上官家的仇人:因为她而害得上官一族被投入大理寺,岂是几句话就能原谅的。她不是不知道是非对错,可是在全族人的性命面前,对错根本不重要。

红鸾再次开口:“太皇太后慢走,妾请了御女们前来还有话没有说完,您就这样走了怎么成?”她指着丁秀女和杨秀女道:“她们对妾说了点事儿。”

太皇太后转身看红鸾一眼却并没有说话,直管接下往前走;就算上官一族全入了大理寺,可是她依然是太皇太后,要走就走要留就留,不要说是贵妃就算是皇帝又能奈何她?

“太皇太后还是听听为好。”红鸾也不气恼:“昨天两位御女给我送了两个香包还有两个香枕,香气宜人且做工精美的让人爱不释手,妾是极喜欢的还重赏了两位御女。只是可惜却被我宫中一个懂医的小太监叫破,里面居然有对胎儿不利的东西,我如果天天和这些东西为伍,将来的孩子就是不会小产也会先天不足。”

“而两位御女也对本宫明言,东西是她们想送的,那加入的某些药却不是她们所有。试问刚刚入宫的御女哪里来得那些肮脏东西?倒是娴贵妃告诉妾,她在慈宁宫里见过那些药,太皇太后是不是要给皇上、给妾个解释?就算您贵为太皇太后,做出这等事来您要如何对天下臣民交待呢。”

红鸾的话没有说完太皇太后已经转过身来,死死的盯了一眼红鸾和娴贵妃:“原来,你们所图是在这里!倒是哀家小瞧了你们,只是凭此就想要哀家的性命还差了些。”她缓缓走回来坐下:“皇帝可相信她的话,相信哀家会对你的孩子下手?”

皇帝回了一句:“有凭有据朕才会相信。现在朕不知道要相信谁才好,太皇太后应该可以体会朕的心情,因为在您的心中,上官家的一切都重过孙儿了,还忘皇祖母不会见怪。”

太皇太后闻言转过脸来:“是哀家所为又如何,一个宫奴而已也配诞下我天家的骨肉?皇帝你今天不明白他日定会后悔。”她居然一口应承下来:“那现在皇帝要如何处置哀家?赐毒还是赐绫,哀家等皇帝一句话。”

红鸾淡淡的一笑:“太皇太后您明知道皇上不可能做出那等事情来,圣旨怎么可以赐皇上的皇祖母一死?不要说您没有害到妾腹中的孩子,就算是害到了,皇上也只能是请您去礼佛而已。您早知道的,所以才会一丝无惧吧。”她摆手让人把三位御女带了出去,看着太皇太后敛起笑意来:“不过,诚心礼佛的太皇太后年事已高,有个什么病痛突然驾崩也不奇怪。”

太皇太后眯起眼睛来:“皇上,你听到了?”

皇帝看看太皇太后没有答话,娴贵妃给皇帝奉上一杯新茶,引他看向自己手中的帕子;如此太皇太后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她握一握尚仪的手:“如此不孝之事做出,何以面对天下。”

“任先皇后冤死而不细查,皇上就算是尽了孝道?那是皇上的母亲,太皇太后您还是不要提孝字的好。”红鸾扯着自己手中的帕子:“而且你不说,你宫中原本的那些奴才还在孟大人的手中,原本不会酷刑伺候,只是现在嘛,太皇太后认为还用得着对那些奴才客气吗?”

太皇太后的脸色终于变了,盯着红鸾:“那些人不是死得死、病得病打发出宫了吗?”

“太皇太后,柳儿和二丫都能起死回生,那些个奴才再回到孟大人手上也没有什么好惊讶的吧?”她说完看看尚仪:“其实呢,您不说妾还可以问尚仪的,只是您也这么大年纪了,身边不留个知近的人,行吗?”

太皇太后再也忍不住:“你,你大胆大妄为,不要以为本宫拿你没有法子,要知道皇家宗族里的叔伯们都能为哀家说句公道话的。”

“胆大妄为是同上官一族学到的,至于宗族里的长辈们,”红鸾笑笑:“皇上岂会忘了他们?有两个老王爷前两天下江南了,没有来和太皇太后道别吗?”

正说话外面传来有人哭嚎的声音,却是韩氏引着上官夫人来了。

上官夫人进来就扑倒在太皇太后脚下大哭:“太皇太后救命啊,他们把我们一家人都拿走了,妾身前天去伺候皇爵家才免遭此难。救命啊,太皇太后。”

红鸾闲闲的道:“上官家还真是只知道太皇太后而不知道有皇上啊,堂堂天子坐在这里,上官夫人你一个罪妇居然拜也不拜,这等大罪现在就足够把你推出去斩了。”

上官夫人闻言回头却没有看向皇帝,反而起身扑向红鸾:“都是你,都是你对不对?我看到那个贱婢了,上官家的祸事都是你挑出来的吧?皇上就是被你迷惑…”

韩氏一脚就把她踢远了,而皇帝早已经护住了红鸾还没有忘掉同样有身孕的韩氏,倒让韩氏很感动。

“把这个狂妇马上拉出去,从重定罪。”皇帝马上就让人把上官夫人制住了。

上官夫人闻言倒并不惊慌:“皇上,您真要治上官家的罪,就把臣妾杀掉为好。”她居然敢威胁皇帝。

皇帝看一眼太皇太后:“不杀你又如何?你想回去搬兵来犯我天朝国威?!”他摇摇头:“朕不会杀你,因为朕答应你的弟弟要把你送回去。”

太皇太后不得不点醒她,把她娘家的变故说了出来:“你还是省省吧,不是因为你鼓动我兄长和侄儿会起了贪心,上官家又何至到如此地步?拉出去,拉出去,莫要让哀家看到她。”

经上官夫人这一闹太皇太后终究还是按捺不住了,她不知道上官家现在到底经历了什么,能把上官夫人吓成如此样子:“皇上,请免上官家之人一死,哀家以后不踏出佛堂半步。”

皇帝抬眼:“朕的母后是怎么死的?又是死于何人之手。”

“饶过上官家的人,哀家就会告诉你的。”太皇太后深知这是她的最后机会,话刚说完回头看到红鸾捧出一个红漆托盘来,上面放着一杯酒,她的脸色大变,受惊之下把尚仪的手都握疼了。

843章别无选择

红鸾把托盘放在了桌子上:“有些事情是极难做出决断的,不过妾想有了这杯酒能帮太皇太后想清楚很多事情;前廷有太多的事情,皇上不能久留,太皇太后您想清楚就对皇上说吧。人做错了事情,总是要付出点什么,否则岂不是对那些被害的人太过不公平?上官家的事情,听妾一句劝,您最好还是放下吧。”

她指了指酒:“酒很不错的,上好的陈年佳酿,以百花加了些葡萄酿制,是今年年节的贡品之一,皇上原说要二月二的时候和太皇太后一起尝尝的,只可惜二月二的时候宫里宫外忙得很,就算是皇上想要陪太皇太后吃杯酒,太皇太后也没有这个心思吧?选秀女的事情可真得让太皇太后累到了。”

说完微微施了一礼回到皇帝身边坐下,看着太皇太后不再开口。这酒喝与不喝全在太皇太后自己做主:她是要保上官家,还是要保她自己。

太皇太后看向皇帝声音颤了起来:“你当真要把这酒给哀家吃?要知道哀家可是你皇祖母。”她真得没有料到皇帝如此的心狠手辣,居然为了他的母后,为了除掉上官家的势力,不惜让她一死。

皇帝淡淡的道:“太皇太后喜欢吃就吃,不喜欢吃就不吃,不过是孙儿的一点孝心罢了;母后当年的死因您是清楚的吧?现今朕已经长大成人,知道母后是被人所害身为人子岂能不予理会?还请太皇太后成全孙儿的孝心。”

太皇太后看看桌上的酒,再看看皇帝终于笑了笑:“哀家吃过苦也享过福,还成为天朝最尊贵的女人,有什么不能放开的?不过就是一杯酒罢了,哀家——,吃了它成全皇帝你的孝心。”她盯着那小小的酒杯:“只是不知道皇帝要如何对天下交待你对哀家的孝心呢?”

红鸾微笑:“生老病死乃平常事,况且人有旦夕祸福,太皇太后操劳多年积劳成疾,还要好好保重凤体才是。”她这话和刚刚的威胁相同,这宫里暴毙个人再正常不过,只要皇帝一声令下,想瞒天过海还不容易?

太皇太后想到上官一族上千条人命,想到她机关算计最终却落得如此下场,咬牙端起了酒杯:“皇帝既然不念上官一族半点好,哀家也没有什么好说,事以至此那就成全了你的孝心。”她说着话把酒送到嘴边,可是手抖的厉害酒倾洒了不少她却喝不下去。

皇帝没有开口阻拦,他看着自己的手指,就是在等最后的结果,要么太皇太后死要么就是知道他母后的死因到底是因为什么。

而红鸾注视着太皇太后也没有阻止,不过目光里有着赤裸裸的不相信,她不相信太皇太后真得会吃下那杯酒,这不过是太皇太后的试探也是太皇太后的相迫:认为皇帝不可能真得让她去死吧,此时只要有人喊一声不要,她也就赢了。

可是没有人说话。尚仪跪倒在地上落泪,却也不敢胡乱开口说什么,天家的骨肉相残她在宫中多年不是没有见过,只是没有想到她伺候的主子贵为太皇太后,也有这么被人相逼的一天吧?

太皇太后看着杯中的酒,酒色不错、香气宜人,如果不是在今时今日出现还当真是一杯美酒;可是她知道皇家的鹤顶红是无色而无味的再好的酒此时被送到她手上都只是要命的东西。

她喝,还是不喝?上官家的上千条性命,她自己的性命,在她的心中拉来扯去几乎是不分上下。现在皇帝的意思真得明白得不能再明白,她如果当真不说出先皇后是怎么死的,那么上官家和她都只能去陪先皇后了。

长吸一口气她把酒放了下来,到底她没有勇气孙能心一横就吃下酒去,两行混浊的泪水随着酒杯落在桌上而流下了她的脸:“为上官家留个后,总是可以的吧?”她总不能让上官一族就这样绝了后。

皇帝还是平静无比的样子,对太皇太后吃不吃杯酒好像没有太大的反应:“依律定罪,不会轻恕其中一人,也不会冤枉无辜之人。太皇太后不相信上官家还有心存良知的人吗?只要没有作恶,朕就可以网开一面。”

太皇太后不能再求肯了,如果不求就是她断定上官一族没有良善之人,所为都是罪大恶极的;如果让皇帝如此认定,那才是上官家的大祸。

她点点头:“皇帝想如何安置哀家?去寺庵当中礼佛,还是在宫中的佛堂之中礼佛?”她想知道她还有多大的自由。

皇帝看着她目光带着一抹幽冷:“现在说这些还太早了些,就算是太皇太后说出母后的死因来,也还要查证;事情没有水落石出之前,太皇太后还是在宫中的佛堂礼佛吧——至于太皇太后要去寺庵的事情照常举行,到时候朕会请一两位太妃代太皇太后去还愿。”

太皇太后的目光黯淡下来:“想得很周到,安排得也没有错漏,皇帝果然是帝王之才,倒是哀家害了上官一族。哀家倒是可以安心、放心了,你父皇的眼力比哀家好,这片江山交到你手上是对的。杀伐果断,有你皇祖父的遗风。”

红鸾和皇帝都没有答话任她说下去,此时的太皇太后已经失去一切,没有了上官家也没有了太皇太后应有的威仪,只余一个空名她什么也做不了;如果想能安度余生,就只有一条路可以走。

“当年的事情哀家真得不想再想,也不想再提起的。”太皇太后合上双眼:“为了在宫中活下来且活得好,有哪个不是一手鲜血?并不是哀家不知道某些事情做得太过,只是当时别无选择。”

长长的吐出一口气,她睁开眼睛拉起跪倒在地上的尚仪:“起来吧,哀家以后还要你相伴的。当年的事情你也不知道呢,知道的人只怕不是死了就是高高在上。你母后的死不是哀家下得手,她是死于中毒而不是病。”

844章老而不死

皇帝闻言合了合眼:“是谁下得手。”他早已经猜到他母后是为奸人所害,但是亲耳听到时心中依然激荡。多年来,朕心中的孤苦无依,为了自保用尽了所有的手段心计,身为太子却活得那么卑微,甚至因为要活下来不得不让人假扮刺客而来行刺,借此除掉那些在他身边居心叵测之人。

他不敢明着把那些对他不敬的、对他心怀恶念的人除去,不敢对他的父皇说,不敢在他父皇面前表现得出类拔萃:只为了,能活得久一点,久到他的父皇驾崩而他能登上皇位。那些曾经的日子里,漆黑的夜里有多少次他眼角的泪水弄湿了枕头,是因为他想如果有母后在他绝不会活得如此战战兢兢。

“哀家并不清楚。”太皇太后忽然在眼中闪过了一点笑意:“现在宫中太妃太嫔们都有可能下手,要知道你的母后可是极得你父皇的宠家,几乎可以说是宠冠后宫;现在的太妃太嫔们当年要费尽心机、用尽心思才能博你父皇多看一眼,你想你母后惹了多少冤家?哀家并不喜欢你的母后,所以有人要害她哀家没有提醒她。”

“坐在那个位子上,如果没有本事保住自己的性命就只能怪自己无能,哀家就算是助她一次,还能助她一生?”太皇太后冷笑几声:“没有平白得到的好处,她身为皇后早应该知道皇后宝座的背后是什么。那毒,不是平常所见的毒,应该是一种慢性的毒药。”

“哀家后来问过御医,所用的毒并不是确定不变的,极为复杂;但是当年的御医说,应该是花草之毒,因为毒性太多而有太多的变化御医们根本诊不出是什么是毒来,倒像是病。只不过这御医就是因为太过关心你母后的死因,而死于非命。”

太皇太后轻叹:“当年只有他力排众议,认为你母后不是死于病痛,而你父皇就让他细查,只可惜还没有查出什么来就一命呜呼了。”

红鸾看一眼皇帝开口:“那御医来没来得及把那些话说给先帝知道。”

“没有。”太皇太后沉默了一会儿才吐出这两个字来,她的脸色因此而有些许的变化。

红鸾又问道:“那名御医是不是在太皇太后叫他问话之后,当天就死于非命了?而他所查到的东西并没有保留下来是不是?嗯,依妾猜想很有可能是死于大火当中吧?”

太皇太后哼了一声:“正是。他死在家中,当天晚上的大火要了他一家人的性命,当然也把他所有查到的东西都烧掉了。”她微微一顿:“哀家问他那些话时,当日在哀家面前的人有现在的三位太妃,还有贾太嫔以及两位太皇贵妃。”

“人这么全,还真得有点太巧了。”红鸾看看皇帝:“太皇太后当年是故意的吧?是想敲打她们还是已经知道了是谁所为?”

太皇太后勃然变色:“哀家说过皇帝母后的死同哀家没有关系,至于是谁所为就要看皇帝的本事了。当年的事情宫人太监已经没有什么人知道,比如丽太贵妃当年养颜就是以喝花茶、吃各色鲜花为主,她身边有具大宫女是极擅长此道的,不过现在她早已经离宫不知去向。还有贾太嫔极擅花草之道,在当时是人人皆知的。”

“而柔太贵妃当年和静太妃的交情极好,也是极爱花草的人可是自皇帝的母后出事她们有好一阵子不怎么走动,且从此之后她的宫中就再无多余的花草,她也不再与人谈花花草草的事情;而柔太贵妃身边的宫人没少至于三位太妃的交情,这个不用哀家来说了。当年哀家没细查,所以至今哀家也不知道是谁所为。”

太皇太后说完缓缓起身:“皇帝,哀家可以去佛堂了吗?”

皇帝静静的看着她:“为了上官家,你不认朕为嫡亲的孙儿也就罢了,还要搭上大好的江山吗?”

太皇太后静静的看了他半晌:“哀家所说句句为实,至于要如何做那是你的事情,皇宫之中多秘密,牵一发而全身动的道理你早就应该知道了,你怪哀家什么?你逼哀家说出真相,说出真相之后你又认为哀家要毁了这大好的江山。皇帝,你是要为母报仇,还是要置万里江山于不顾,那都是你的事情。”

先皇后之死牵扯到的不是几个妃嫔而已,而是当今天下最大的几个世家。就如太皇太后所说,每个人都有秘密,不管她们是不是知道皇帝要查的是什么,只要她们认为自己可能性命会不保,与其家族会做出什么那真得只有天知道。

皇帝没有再说话沉默了。

红鸾轻轻握住他的手:“相信没有那么难,也不是人人都愚到非要抗争的地步;至于结果就要看我们怎么做了。”

皇帝看着红鸾的眼睛,看了半晌之后微微一笑:“对,就看我们怎么做了。有些事情急不得,需要细火慢熬才成。”

太皇太后也没有多说,不管皇帝要如何做以后都不是她能左右的,这个皇宫已经不是她的天下而是她的牢笼。她把手轻轻的搭在尚仪的肩膀上,轻轻的道:“到了我们应该走得时候了。”

“皇上,你诱皇叔祖离京到底是为了什么?是要废后吗,那个我们两个老家伙懒得理你,可是你同我们动这样的小心眼儿,却很让我们丢面子。”殿外踏进来须发皆白的老王爷,红光满面:“把宫里的佳酿给我们三五百坛,我们两个老而不死的就原谅你这次。”

太皇太后闻言猛得回身:“皇叔!”她的泪水夺眶而出:“哀家,哀家总算见到你们了。”她说着话身子一颤就对着进来的两位王爷拜了下去。

而皇帝和红鸾的神色都微微一动,尤其是皇帝他万万没有想到两位老祖宗还会回来:他们是皇帝的曾叔祖,比太皇太后还要高出一辈,是现在皇族中仅有的九十多岁的老人家、老寿星,身份尊贵无比。

845章老人精

皇帝和红鸾起身。

皇帝笑道:“两位老祖宗不是要去江南寻美酒嘛,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他打着哈哈,打定主意不承认是他诓了两位老王爷离京的。

红鸾已经拜了下去:“妾给两位老酒仙请安。”

两位老王爷已经向皇帝行礼,他们辈份高当然不必跪下了,这是得了特旨的;行过礼正想答太皇太后的话,不知道他们这个万事顺遂的侄媳妇怎么会眼泪汪汪的——当今的天下还有人给她气受?他们第一个念头当然不是为太皇太后做主,要做主有皇帝在呢,他们想要知道是谁欺负太皇太后,此人定要好好的看几眼才成。

就在此时听到红鸾的话,他们马上笑得见牙不见眼了,双双在袖子里摸出东西来,不过看一眼又放回去:“呀,这是个会说话的,常备的东西可拿不出手去,喏,这个就是叔祖赏你的了。”他们自身上扯下了一个玉佩、一个板指来给红鸾,也不管玉佩和板指红鸾能不能用上,反正都是上好的东西很合他们的身份。

红鸾连忙谢过:“谢酒仙叔祖的赏赐。”又让人搬了椅子安放好,请他们坐下好一阵子献殷勤。

“你这个媳妇娶得好。”老王爷笑眯眯的打量着红鸾:“听说福王那个小子也娶了一房好媳妇,可惜她给我们请安时我们醉倒了,没有好好瞧一眼。今儿见到你的贵妃,嗯,一会儿去福王府讨酒喝吧。听说我们那个侄孙媳妇还会两手,梅花前看她舞剑下酒,是不是别有一番味道?”说到最后已经是两人互相说话,完全把皇帝扔到一旁去。

至于等在那边泪流满面的太皇太后更是被他们忘到了脑后。不能怪他们,皇家自来就没有长寿之人,他们算是得天独厚年轻时是一个贪玩一个性憨直,对钱权什么混不在意:封个郡王就是郡王,一个月的月俸多了少了他们也不在意;且不喜欢沾花惹草——他们都怕老婆,怕得很要命。

所以现在他们的兄弟死光,侄子也死得就剩一个了,侄孙死了并不多也有一半了,重孙们辈的福王兄弟都封了亲王了,他们还硬朗的很;如此快活的日子,他们当然是越活越开心啊,人人见了都奉承再加上年事已高,所以说话什么的常常是说着说着不知道说哪儿去了。忘了正经说话的人,两兄弟反而说得热乎那是常有的事儿。

人老了,难免糊涂嘛。这是他们常挂在嘴上的话儿。

平常他们也没有什么爱好,顶多就是爱喝两杯:也真得只能喝两杯了,喝了几十年的酒,两杯绝对能晕,三杯绝对能倒,酒量窄得不成还就是放不下。

太皇太后看两位皇叔又热乎乎的说到酒上去,知道不打断他们的话,等下去就是他们起身就走:到福王府吃酒去。于是她再行礼悲呼:“皇叔父们,请为哀家做主啊。”

老王爷惊讶:“这是唱的哪出?”他指着红鸾:“快,扶住你太婆婆,这个大礼我们可当不起。皇上也在这里,你有什么事就说,不要这个样子让小辈们看到笑话。”他打了哈欠,却和另一位老王爷交换了眼神。

太皇太后泣道:“哀家面前的这杯酒就是皇上的孝心,还是由纯贵妃端给哀家。而哀家那可怜的上官一族,我那早走皇儿的外祖家全被皇上送去了大理寺…”

“你要寺院礼佛了?嗯,去吧去吧,不用挂着我们,家里的那些小王八羔子们不敢乱来,都孝顺的很;你是个诚心的人,好好礼佛定能修个正果的,改日我们两个有兴趣也去瞧瞧,只是庙里的酒菜就不用了,菜也就罢了那酒实在是淡得不成,连我们吃个十杯八杯的头都不晕…”老王爷又扯到酒上去了。

另外一个老王爷马上接口:“是啊,是啊,我记得那次去庙里给家里的老大做法事,想着他也走了十来年,我这个做父亲去瞧一眼吧,伤心啊,白发人送黑发人…”这里又扯到死儿子上了。

两个老王爷你来我来的互相安慰感概半晌后又扯回酒上:“最淡的酒就是护国寺的酒了,那只说是水怎么能是酒呢?”

太皇太后被他们绕得头晕:“皇叔们,皇帝就让纯贵妃给了哀家一杯酒,哀家吃了这杯酒,只怕是再也无法见到皇叔父了。”

“酒?哪里呢?”老王爷坐直看向太皇太后身后的桌子,鼻子嗅嗅:“不错,是好酒。”他们又对视一眼都有些无奈,知道今天这事儿是被人诓了。早知道这样,打死他们也不会入宫啊:“皇帝孝敬的啊,嗯,不错不错。”

叭叽两下嘴,老王爷看向皇帝:“这是怎么回事儿?”他们也想装糊涂的,可是眼下这事容不得他们装糊涂了。既然人已经进宫,太皇太后又非拉他们下水,他们也只能硬着头皮问问了。

也就是问问。他们一辈子没有管过事儿,老来当然更不想管事;而且他们进来的时候太皇太后分明就是要走了,皇帝那杯酒并没有要她非喝不可的意思:如果是非喝不可的话,那事情更不是他们能过问得了,他们岁数虽然不小但还是想多活几年的。

他们年青时的确不精明,所以他们不去争不去抢不去想那些多余的,曾被他们的兄弟嘲笑过,可是现在嘲笑他们的兄弟尸骨在地下早已经腐朽,可是他们还活得好好的。有时候聪明与不聪明,不能以一时而论的。就算他们是真得不精明,可是活了九十多年的人,只要不是傻子都能成精了——人精啊。

所以只是几眼也足够他们知道应该少问少管,早点想法子脱身溜之大吉为妙。

皇帝还没有开口,太皇太后那里已经哭开了:自皇帝死后她把皇帝带在身边有多么的辛苦,她是如何疼爱皇帝的,到皇帝登基时上官家的力保是多么大功劳等等。把她和上官家的功绩都说了一遍后又道:“现如今皇帝却容不得上官家、容不得哀家啊。”

846章忘了本份

红鸾一直在悄悄的看着两位老王爷,当然也看到两位老王爷交换眼神,那眼神中隐藏着无奈,后悔,他们不想插手任何事情,只想过他们逍遥快活的日子。而且,分明他们是在装糊涂,对他们不想管得事情,他们就装糊涂、和稀泥。

不过渐渐的,随着太皇太后的话两位老王爷的目光变了,他们的身子也渐渐的坐直,眼中慢慢出现了恼怒,眉头也皱得紧了起来。

等到太皇太后说完,两位老王爷看向皇帝:“皇叔祖年事已高只想着多过几年舒服日子,宫里的、朝中的事情我们管不了,也不想管;不是不把我们祖宗基业放在心上,实在是老糊涂了,怕多说一句话反而误了大事对不起列祖列宗,不过,今天的事情,皇上你能不能给我们两个说几句?”

“等,说你老糊涂你就是老糊涂了,依我看这是两件事儿,要先说哪一件为好?”另一位老王爷眯起眼睛来:“一件事情是这杯酒,皇帝给太皇太后的孝心是怎么回事儿?还有一件事情就是外朝的事情了,上官一族的事好像不是我们两个老不死能掺和的,那是国之大事,我们已经老糊涂了,朝中大事自有皇帝有百官不用我们多嘴吧?”

老王爷都是打过很多滚过来的人,当即两人就决定:“上官一族如何我们管不着,我们也不能管,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嘛。”他们只过问那杯酒——太皇太后是长辈,上官一族又不是谋逆,不管如何也不能由皇帝赐杯毒酒的。

太皇太后之所以哭诉委屈就是为上官一族,不想两个老王爷三言两语就把此事推掉了,上官家人的死活他们不在意。这是她的最后一根稻草哪里肯放开:“皇叔父,上官一族予皇帝有天高地厚之恩,皇帝如此做让天下臣民如何看皇帝…”

红鸾还在担心两位老王爷的怒火,不知道他们会如何对皇帝施加压力,要知道把上官一族捉到大理寺可是皇帝用了极大的心力,由她在宫中误导太皇太后,再逼得上官家铤而走险才一举毕功,如果此时放虎归山前功尽弃不说,以后想再除掉上官一族会更难上十倍、百倍。

“住口!”老王爷一掌击在椅子背上:“这天下是我们天家的天下,皇帝是先帝立的太子,登基为帝是顺天意而从民情;朝中不论是王公还是大臣,都应该遵先帝之旨意辅佐皇帝,力求富国而强民。保护皇帝、保佑皇帝那是臣子应为,皇帝不言功臣子有何脸而言功!”

“尽本份的事情居然以恩人自居,上官一氏果然是可恶之极,只怕是早已经忘了他上官一族能有今日的荣华富贵,是得天家所赐!他们体天恩,就应该忠心侍君报国,岂能拿着天家所赐给他的富贵,来要胁天家感恩,这简直就是大大的不敬。”老王爷的眼睛瞪得老大:“皇帝只是把上官一家投入大理寺,没有当却问斩已是法外开恩,你还有什么不满?”

另一位老王爷轻轻的哼一声:“依上官家所为,说什么对皇帝有天高地厚之恩,就是死罪。”他们是皇家的人,他们流得是皇家人的血,岂会为上官家说话?而且现今的皇帝并没有做错什么,上官家的势大有目共睹,拿掉它只会对朝廷有利,他们为什么要反对。

太皇太后愣在当场,不知道是被两位从来没有发过脾气的老王爷吓到了,还是不能救上官一族而伤心至死。过了好久她泪流满面的叩头:“上官家就是有千错、万错,那…”她依然想再试一次。

老王爷摆手:“你休要多说,我们两个是糊涂人,朝中的事情从来都没有弄明白过;此事我们不会管,不会多说一句话,一切自有皇帝和百官们决定。上官家是不是会自此亡族,就要看上官家这些年来有没有做积德之事。”

他们说完伸个懒腰站起来:“皇上,我们老糊涂的人,君前失仪绝非有心。”行完礼他们对视一眼:“只是过来讨好酒的,也没有其它的事情,以后皇帝多送好酒少送药材什么的就好。没事了,我们就走了啊。”

那杯毒酒的事情,他们好像完全忘记了。

皇帝起身相送:“皇叔祖难得来一趟,让朕陪着用完膳再走不迟嘛。”他和两位老王爷没有什么交情,直到今天才知道他们是这样性情的人,心中着实的欢喜是真得想和他们多亲近。

两位老王爷的目光向后闪了闪:“以后有得是时间,今天我们还是去福王家吧,我们想看人舞剑。”他们的暗示皇帝当然明白。

只是太皇太后却不打算就这样放过两位老王爷:“上官一族就算是该死,那哀家面前这杯酒皇帝怎么说,也是哀家该死吗?”

两位老王爷停下脚步看一眼皇帝转过身来:“不就是一杯酒嘛,我们天天都喝酒…”他们又开始胡搅蛮缠不说理了,他们向来不喜欢太皇太后,在先帝的时候就纵容上官一族,致使上官家的人看到天家宗族的外支,鼻子都朝天的。

皇帝拉起老王爷的手来:“看来今天让朕陪叔祖用膳的好,纯贵妃那里有好几样不错的下酒菜,还有上好的美酒。先容朕向太皇太后赔罪,再陪叔祖去小饮几杯。”

太皇太后却完全不领情,她要得可不是赔罪二字:“哀家要长居佛堂,皇帝的赔罪二字哀家可担不起。”她不要在佛堂中久居,要留在这慈宁宫中,如此才能为上官一族报仇雪恨;她定要把红鸾碎尸万段,才能报上官一族灭门之仇。

红鸾上前一步:“太皇太后,皇上不过是要对您尽些孝心,您向来也是极疼皇上的,有些事情何必如此较真?不如由妾伺候您去佛堂吧。”

太皇太后一掌推开红鸾:“赐给哀家毒酒一杯也叫尽孝?我朝以孝治天下,让天下臣民看看当今天子的孝道也好。”

847章你要真得?

“去佛堂?你是巴不得哀家去佛堂的,把皇帝哄得言听计从,把皇帝哄得忠奸不辩,把皇帝哄得不识孝字——你以为哀家不知道这酒是你想给哀家的吗?你以为哀家不知道是你想让哀家去佛堂,有生之年不得踏出一步吗?这样,你就可以在宫中为所欲为;这样,你就可以坐上皇后的宝座!”太皇太后盯红鸾斥骂不休:“你的心思瞒不过哀家去。”

“不要以为除掉上官家、除掉哀家你就可以成为皇后,你也不看看你的出身,那个位子绝不可能是你的。辛苦一场,最后你也是为她人做嫁衣。”她指向一直不言不语的娴贵妃:“她才有可能成为皇后,而不是你。”

娴贵妃轻叹一声踏出:“太皇太后太高看妾,入宫非我愿可是我却不想死,皇后的那把椅子实在是烫得很,妾无德无能不敢生此妄念。妾在此起誓,有生之年如果对皇后之位生出邪念来,让妾及妾的子子孙孙都不得好死。”

她说过完看向太皇太后:“没有用得,因为妾所求不是荣华富贵,只是一个安安稳稳的日子;纯贵妃懂,所以我们是姐妹,所以才会让妾来伺候太皇太后。”

红鸾淡笑:“何必多说,你我无心于后位就是无心于后位,太皇太后不过是以已心度人心,以为人人都如她及上官家,把皇后之位视为囊中之物,不容他人染指。只要坐上后位的人不姓上官,那她当然不会有好结果。现在坤宁宫的皇后,有皇上相佑才能保全。”

皇帝的目光微微一闪看向太皇太后:“您也有动手的理由。”

太皇太后不理会皇帝的话:“这杯酒,皇帝要怎么对两位皇叔祖说,怎么对天下的臣民说?”她相信以孝道相逼,又有两位皇叔父在,就算老王爷不为上官家出头可是孝道他们到底是要过问的,因为这是国之大道。

红鸾闻言笑笑:“太皇太后就是这样以已之心度人之腹,妾和皇上几次说过是皇上的孝心,为什么太皇太后就是不肯相信?您刚刚心情激荡,皇帝生怕您会伤到凤体,才让妾取了上好的酒来给太皇太后,就是想您能宽宽心不要为上官家的不义而太伤心动气。却不想,被太皇太后说成是毒酒。”

“真不知道太皇太后这番话让天下臣民知道,会如何看太皇太后呢。”她轻轻的把酒杯拿到面前来:“您实在是误会了皇上的孝心,皇上一直不说话就是不想被人得知,而对太皇太后的名声有损。”

皇帝轻轻的叹息摇头,别过脸去没有说话。

老王爷过来看向酒杯:“无毒?你看你,硬是把皇帝的好心说成是坏心,为了上官家值得吗?你醒醒吧,再错下去只怕以后不能配享太庙,到时候你真得就无颜去见我的皇侄了。”他说完转头就向皇帝索要杯中相同的酒。

太皇太后当然不肯相信:“皇叔父,你们怎么能被两句话所骗,酒当然是有毒叫来御医一验即明。”她指着红鸾:“你以为能只手遮天吗?想在这宫中说话算数你还差得远呢。”

红鸾看看她又看看酒,一个字也没有说拿起酒杯来仰脖就灌了下去,微笑回头:“虽然御医说有孕之人不宜饮酒,不过小小的一杯应该不碍事的吧?这酒真得没有多少酒味,相信两位老酒仙多吃些也不怕会伤了身子。”

皇帝微微点头:“虽说无妨但还是叫御医过来请请脉的好,以后这种事情不能如何做,不为你自己也要为孩子着想。酒,没有毒就是没有毒,叫御医来也不过是事情多几个人知道罢了,你何苦如此让朕让疼呢。”

听着皇帝和红鸾腻腻歪歪的说话,太皇太后呆呆的看着那杯酒;鹤顶红是无药可解的毒,如果此酒当真是皇帝赐她一死,红鸾是不可能喝下去的。

老王爷生气的甩袖子:“不知所谓。还是去礼佛吧,到时能让你的脑筋明白些,不会再认为孙子比起外孙来远!”他们两人对着皇帝行礼:“我们不留下来了,气也气饱了。此事你不用担心,自有我们向那些小免崽子们说清楚的。”

也不理会太皇太后两人当真踏出了大殿,快走出御花园时遇了他们侄孙惠王。

惠王上前行礼:“叔祖,您们这时自哪里来?宫中有什么事儿能惊动你们两位老祖宗。”

“当然是大事儿,我们听说贡品中有几样很不错的酒,生怕被你们这些见了酒就忘了祖宗的小兔崽子们抢先,所以才急急入宫。嘿嘿,小子,你可是来晚了,爷爷们把酒都要走了。”老王爷笑得一脸的皱纹都盛开似花:“对了,你小子新近得了一样宝贝是不是?快点送过来让我们瞧瞧,不然我们就要去你府上小住了。嗯,你父亲身子还好吧,有些日子没有见到他了。”

“父亲今儿还说要去给老祖宗请安呢。”惠王满口答应着,躬着身子送走了两位老王爷,直起身子看看慈宁宫方向,自拣了一个方向而去。

路上遇到刘总管上来请安:“老王爷,您这是要去哪里?”他在两位老王爷面前是小子,可是在平常人面前可是老王爷,因为他是皇帝叔父:“那边是花房,不会是又听说出了新花,过来瞧瞧去找皇上打饥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