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文赶紧问:“多少钱一本?”

“具体还不清楚,可能一块五。”

允文赶紧说:“别卖给他。那我去跟我那些哥们说,让他们来我们家买吧,两块钱一本。百货商店就卖两块!有的还要两块五呢。”

允武不安地说:“那我们不能比店里还卖得贵吧,这样才有人买。”

允文白了弟弟一眼:“我们这磁带多好啊,别人想买都买不到。姐你别听小武的,你看我的吧,两块绝对能卖出去。”

叶慧本来打算卖给租书店老板的,听弟弟这么一说,觉得何不试试零售呢,便说:“要不就一块八吧,比店里的稍微便宜点,你去跟你那些朋友说去。”先看看销售情况,如果好卖,就自己卖了,一本还能多赚三毛。

允文说:“我这就去跟他们说去。”

叶慧突然叫住他:“等等,别在咱们家里,给爸爸知道了不好,另外找个地方吧。”爸爸不同意做这个事,所以零售还是不方便。

允文都急死了:“真麻烦!那去哪儿呀?”

允武提议:“等爸爸出车去了再卖?”

“那还要几天呢?”允文可等不及。

叶慧也等不及,她急于将钱兑换出来,因为大哥的汇款得告诉父亲了,她还没给大哥回信呢:“要不这次还是算了吧,我拿去卖给租书店的老板。”

“别啊,姐,你真是放着钱不赚。我知道了,去大头家,大头爸妈白天都上班,家里没人。我先去跟大头说,再去告诉大家,让他们明天带钱去大头家。”允文说的大头是同一条街上一起玩到大的发小,大头是他的外号。

叶慧也想试试零售的效果,就答应了。

作者有话要说:继续发20个红包,么么哒大家。

第八章 生意

吃过晚饭,叶慧叫了小姐妹们来拿衣服。大家看着款式新颖颜色鲜亮的衣服,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当即就在叶慧房间里试起了衣服,一个个臭美得不行,都十分满意,衣服不贵,又这么好看,一个小姐妹说:“下次如果再去了,帮我带一件小玉那样的吧。”她指的是叶慧另外选的那个款式。

叶慧笑着说:“还不知道去不去呢。这次是我爸单位没人跟车,我才跟着去的。”

“要是去了,一定要告诉我们。”

送走了小姐妹,叶慧又去给刘贤英送花露水,叶瑞年自己是不好意思去的,并且还叮嘱女儿千万别说是他送的,叶慧知道父亲怕难为情。刘贤英虽然三十多岁了,但跟绝大部分女人一样都是爱美的,所以叶慧送的花露水她喜欢极了,擦一点就扑鼻子香,香而不俗,还可以驱蚊,真是特别实用。不过她也知道名义上是叶慧送她的,实际上还是叶瑞年买的,不然叶慧哪来的钱呢,便坚持要给叶慧钱,叶慧怎么肯要,一来一去推辞了好久,直到允文站在门口大声喊她:“姐,姐,你在哪儿?”

叶慧对刘贤英说:“阿姨,我弟叫我有事,我先回去了。”说完匆匆从隔壁出来了,看见家里站了一群人,至少有七八个,都是半大的小子,其中一个还提了个录音机:“怎么了?”

允文说:“我朋友说想买磁带。爸爸不在家,现在可以卖吧?”

叶瑞年吃了晚饭出去找老朋友叙旧了,叶慧笑了笑:“那就到楼上去看吧,到你房间去。”

叶慧让允文带着人去他的房间,自己将箱子搬过去放到灯泡下边,让光线更亮一些:“都在这儿,你们看吧,要买的人才拿着看,买了再拆,如果有质量问题再退换。”

允文得意地跟朋友们说:“是不是很多?”

那一箱子包着塑料薄膜的磁带在灯下反着浅金色的光,仿佛是满满一箱金币,几乎闪瞎了这群孩子的眼,他们从来没见过这么多磁带,不买的人都忍不住伸手去摸一摸,买磁带的人则拿着哪个都不舍得撒手,都想买,但是钱又不够,这真是个艰难的抉择。

叶慧说:“你们先买自己最想听的吧,也可以互相换着听。”

一个男孩抬起头问:“我现在钱不够,只能买一本,姐姐你能帮我留着这本吗?过几天我再来买。”

叶慧说:“你尽量早点吧,我也不知道能不能留到那个时候。你们可以一人买本不一样的,换着听。”她急于兑换现金,自然是越早卖掉越好。

这几个人犹豫不决,挑选了二十多分钟才拿定主意,一共买了五本。允文允武又给大家展示自己的口琴和笛子,大家艳羡不已,羡慕他们有个好姐姐。

叶慧觉得允文的朋友是挺喜欢磁带的,无奈年纪太小,购买力低下,她没那么多时间这么耗下去,还是得卖给租书店老板才行。允武一听她的打算就急了:“慢慢卖呗,又不着急。”

叶慧苦笑着说:“我着急啊,我这是借了别人的钱买的磁带。”

允文说:“那明天再试一天好吗?明天卖不出去,就随便你怎么处理。”

叶慧答应了:“行。”她其实不相信明天能卖出多少。

允文和允武放了假,也就没了门禁,夜里总是疯玩到很晚才回来。买磁带的人走了之后,他们又都跑出去做宣传了,争取明天多卖点磁带。

第二天一早,允文和允武都没睡懒觉,早早就起来了,等着去大头家卖磁带。叶瑞年正好也在家休息,吃完早饭,允文允武没像从前那样撒了碗就不见人影了,而是乖乖待在家里,叶慧让允文洗碗,他虽然反抗了一下,最后还是去了,真是破天荒。

叶瑞年对允武说:“小武,来帮我卷点烟。”

允武没有反对,过来帮忙卷烟。叶瑞年抽烟是为了开车时解乏提神,但是卷烟贵,只能买烟丝自己卷。

叶瑞年叼着一根烟,问小儿子:“考完试了,打了多少分?”

允武说:“语文72,数学81,英语65。”

叶瑞年一听都及格了,也不说什么:“你哥呢?”

允武不敢告诉他,叶瑞年问:“你不知道?”

允武赶紧扭头朝厨房里喊:“二哥,爸爸问你期末考试的成绩。”

叶慧正好晾了衣服回来,听见这话,赶紧问:“对啊,你们通知书都拿到了吧,考得怎么样?有进步吗?”她和父亲去广州那天双胞胎正好参加期末考试,他们去一趟广州花了四五天,学校的通知书也该发了。

允武说:“我进步了四名,全班第二十名。”

“小文呢?”

允文洗了碗出来,将手在裤子上擦了擦:“我也进步了,全班第四十九名。”

叶瑞年说:“你们班总共多少人?”

允文说:“五十三。”

叶瑞年将正在卷的烟往桌上一拍:“你这个畜生,倒数第几名,你还好意思说你进步了!老子拿钱送你到学校是去吃饭的?你这个饭桶!”

叶允文吓得缩了一下肩膀,不敢看爸爸,低下头去,手心里开始冒汗,生怕他发脾气。叶慧一听,赶紧说:“爸,不管允文考了多少名,进步了这是事实,应该表扬。”

叶瑞年看一眼女儿,深吸了口气,将怒火压下去:“那好吧,考了多少分?”

允文低着头说:“语文38,数学18,英语12。”

叶瑞年冷笑:“行啊,总算没给我吃零蛋,我看你这学不用上了,免得浪费老子的钱!”

叶慧说:“爸,暑假我有时间就给允文补一下课,争取把他的成绩赶上来一点。”她以前是老师,没少教过学生,给允文补课不在话下,初一的语数外对她来说还不是什么难事。

允文低着头,脸上露出了痛苦的神色,他才不想补课,也不喜欢读书。

叶慧知道双胞胎还惦记着卖磁带的事,便说:“爸,你今天不出去?”

叶瑞年这才想起来正事:“我一会儿要去单位,把你这次跟车的补贴给争取下来,这么辛苦,总不能连工钱都不给吧。你们两个帮我将烟都给卷好。”说着拿上麦草帽出去了。

允文见父亲走了,急忙说:“咱们赶紧去大头家吧,说不定已经有人在等了。”

叶慧说:“急什么,先把烟卷完。允文以后每天做一页暑假作业,我给你检查,不懂的我给你讲。不许抄允武的。”

允文一脸苦大仇深:“我不想补课。”

“你是不是现在就不想读书了,天天跟着那些人出去混,然后像黑猴子一样被人捅死在街头?”这几年社会风气特别坏,治安很乱,各种偷盗抢劫事件层出不穷,一些待业青年成群结队拉帮结派,黑猴子就是他们这条街上出了名的混混,横行霸道,前阵子因为争地盘被捅死在了街头,闹出过很大的风波。

“我没有。”允文一听,缩了一下脖子,他虽然胆大包天,但还是没想过自己会杀人或者被杀。

叶慧叹了口气,劝说弟弟:“小文,你听我的,多读点书对你没有坏处。”

“可是我就算读书也考不上学。”允文觉得既然考不上学,读不读书无所谓。

叶慧说:“读书也未必是为了考学,但能让你了解更多的知识,让你对事物有足够的分辨能力,书读多了,就能明理,知道哪些事是对,哪些事是错的,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该做。你总不能也像黑猴子那样头脑简单,被人怂恿几句就动刀子砍人,最后被人砍死吧?”

允文低着头不说话。允武小声地说:“二哥,姐姐说的有道理,你不是想参军吗?参军也要初中毕业才有资格。”

叶慧说:“这就对了,多上学对你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先不想别的,把初中读完再说。”以前允文初二没念完就辍学了,这次绝对不能再让他辍学了。

烟还没卷完,大头就过来找允文了,说有人来买磁带了,姐弟三人赶紧忙完,带着磁带去了大头家。大头也住在他们这条街上,父母是双职工,白天不在家,家里他可以做主,最重要的是他家有录音机,这样就能试听磁带了。

叶慧以为都是小孩子来买磁带,没想到也有成年人,明显是允文宣传的功劳,他们听说这边有很多流行歌带卖,也过来看看,并且出手大方,每个人都买了几本,有一个人一口气买了十本。

这个上午,他们卖出去了四十多本磁带,比叶慧预期的多。期间叶慧故意安排允文算账,因为有小数点,账并不太好算,算错了那就有可能亏钱,急得他抓耳挠腮,满头大汗。叶慧当然只是锻炼他,她自己还要核对一遍的,末了教育他说:“你现在知道好好学习有多重要了吧,不读书,以后连账都不会算。”允文老老实实没反驳,第一次承认读书是有用的。

中午回家吃饭的时候,有人直接跑到他们家来了:“听说你们这儿有磁带卖?”

叶瑞年正在吃饭,听见对方这么问,便看着叶慧:“怎么回事?”

叶慧看着她爸,说:“爸,我一会儿跟你解释。”她带着客人进屋挑选磁带,对方买了四本离开了。

叶瑞年目送那个头发比女儿头发还长的男青年离开,严肃地盯着叶慧:“说吧,怎么回事?”

允文和允武都低着头安静地扒饭。叶慧说:“是这样的,爸,那个老板没让我带那么多,我看磁带比我们这边便宜很多,就自己买了些来卖。一本可以赚九毛呢。”

叶瑞年捏了下拳头又松开,明显在压抑怒火:“你让我说你什么好!你一个女孩子家,好的不学,学这个干什么?”

叶慧不亢不卑地说:“可是咱们家需要钱啊,哥哥马上复员了,他到结婚的年纪了,咱家不得盖房子吗,不然住哪儿?光靠你一个人的工资,负担我们三个上学就已经很吃力了,哪来的钱修房子呢?咱们老家那些亲戚,不跟我们借钱就不错了,难道还能朝他们借钱来修房子吗?我觉得我不偷不抢的,没什么丢人的。刘阿姨不也是在摆摊赚钱吗?”

叶瑞年听到最后,无力地说:“你和她不一样,你还没嫁人呢,怎么能够做这种事呢,传出去了对你名声也不好。”

叶慧满不在乎地说:“这有什么的,我不怕。”

“我怕!你以后不要嫁人了?”叶瑞年语气严厉地说。

叶慧有些尴尬地挠了一下脸:“如果嫌弃我这点,那就说明不是我的姻缘。我就不相信刘阿姨去摆摊做生意,她的名声就坏了。”

叶瑞年咬紧牙关,盯着她看了好一会儿,最后问:“还有多少没卖?”

叶慧说:“三十本。”

“你哪来的钱买的?”叶瑞年问。

“你给我的生活费。”她绝对不能告诉父亲用的是哥哥寄回来的钱,否则就要挨打了。

“赶紧给我处理完,以后不许再做这种事了。”叶瑞年说。

叶慧“哦”了一声,也没表示答应了。既然父亲已经知道了,那就没必要再藏着掖着了,叶慧大大方方地在自己家里卖,每次拿出二三十本,余下的藏起来不给叶瑞年知道了,反正他没事也不会进她的房间。

好在虽然通讯极其不便利,人们口耳相传的小道消息却极为灵通,很快人们都知道叶慧家有磁带卖,街坊邻居们都跑来买磁带,并告知朋友以及朋友的朋友,不出三天,二百本磁带就都卖光了,差不多赚了一百八十块钱。叶瑞年出车跑了趟省城,这个当天就能跑个来回,叶慧就没跟着去。晚上她将大哥寄回来的一百五十元拿出来,交给父亲,谎称就是今天收到的。叶瑞年看了信和钱,虽然有些怀疑为什么叶慧代他去取钱,但也没细究,叶慧不由得暗暗松了口气,总算将这事给糊弄过去了,心里的大石也放下了。

作者有话要说:请继续留言鼓励,给大家发红包哟,么么哒

第九章 说服

处理完所有的磁带,叶慧给了双胞胎每人五块钱的辛苦费,他俩高兴坏了,原来赚钱这么容易,姐姐几天就赚了一百多块,都能抵上他爸两个月的工资了。

允文跟姐姐埋怨:“爸爸也真是的,为什么放着钱不赚啊。”

“爸爸有他的考虑。”叶慧随口应了一句,她心里知道,要想赚钱,必须得把这个问题解决掉,说服父亲同意做生意,否则光靠她怎么行,只是父亲这么固执的一个人,思想那么保守,要怎么才能劝得动他呢,得有个突破口才行。

双胞胎的生日是七月下旬,平时家里人过生日,都是煮两个鸡蛋买点肉就作数了,生日礼物什么的完全没有概念。这次叶慧跟父亲提议,给双胞胎做一件衬衫做礼物,反正布已经买了。叶瑞年也没反对:“那你就拿去找裁缝做了吧。”

叶慧说:“要不就让刘阿姨帮忙做吧。”

叶瑞年愣了一下,扭头看着女儿:“她会做吗?”

“会啊,小雨小雪的衣服都是刘阿姨做的。她以前经常从裁缝店接活儿回来干的,咱们也给她工钱好了。”叶慧说。

叶瑞年点点头:“行,你做主吧,钱一定要给她。”

“我知道的。”叶慧点头,又问,“爸,你觉得刘阿姨人怎么样?”

叶瑞年瞟了叶慧一眼,含糊地说:“挺好的啊。”

“我也觉得她人特别好,你经常不在家,我们姐弟三个受了她不少照顾。”叶慧话锋一转,“可是刘阿姨被人欺负的话,我要怎么才能帮她?”

叶瑞年扭过头来盯着女儿:“谁欺负她?”

叶慧说:“有一天早上,我看见王麻子过来堵刘阿姨的门,说了一些下流话,把刘阿姨都气哭了。”

叶瑞年咬紧了牙关:“王麻子是吧?”

叶慧又说:“好像还不止王麻子一个,经常有一些不三不四的男人过来调戏刘阿姨。她一个寡妇,又是外地人,我觉得太可怜了。”

叶瑞年捏紧了拳头,眼神都要飞出刀子来:“我出去一下。”

“爸,你去哪儿?”叶慧赶紧问,“找刘阿姨吗?”

叶瑞年不说话,叶慧小声地说:“我还听到有人说你和刘阿姨的闲话了。”

叶瑞年终于控制不住愤怒在桌上狠狠捶了一下:“说我和她什么闲话?哪个狗日的说的?他妈的欺人太甚!”

叶慧低着头不看父亲,小声地说:“爸,其实我是不反对你们结婚的。”

叶瑞年扭头盯着女儿,好一会儿都没说话,他在想她是怎么看出自己心思的,他哪里表现得很明显吗?“我、我没有…”

叶慧笑了一下说:“当然,还得看我刘阿姨意思的对不对?”

叶瑞年的怒气消了些,坐在凳子上叹气,然后不由得自我嘲笑了一下:“你小孩子懂什么。”

“我是不懂。但是现在婚恋自由,喜欢就应该去争取。爸,我去找刘阿姨了。”叶慧说着往外走。

“回来,你找她干什么?”

“我找她帮小文小武做衣服啊。”叶慧似笑非笑地看着父亲。

叶瑞年老脸一红,摆了摆手:“去吧,去吧。”

刘贤英说做生意就真做了起来,每天一大早就挑着行头上市场去摆摊。叶慧早上去买菜的时候总能见到她在市场口忙活,生意还行,看到叶慧的时候,总要招呼她吃粑粑,叶慧哪里肯吃,小本生意不容易。

这天早上叶慧买了菜回来,突然狂风大作,地上飞沙走石,短短几分钟便乌云密布,豆大的雨点砸了下来。叶慧赶紧出去收衣服,叶瑞年今天没出车,在家休息,叶慧对他说:“爸,刘阿姨还在市场摆摊,你要不要去接她?”

叶瑞年二话没说,拿上雨衣和雨伞就冲进了雨里,跳上卡车去接人。虽然市场离家只有十来分钟的步行路程,但是大雨天里这就是一段长距离。他刚上车,雨就瓢泼而下了。叶慧收好衣服,看见刘阿姨的小女儿罗小雪抱着一把黑布伞站在门口,扭着头朝屋里催促:“姐姐你快点,雨越下越大了。”

罗小雨在屋里答:“你别急呀,我在找伞,一把伞不够我们和妈妈用啊。”

叶慧赶紧问:“小雪,你们要去哪里?”

“慧姐姐,我们要去给妈妈送伞。”九岁的小雪眼圈都红了,下大雨了,妈妈还在市场摆摊,肯定淋湿了。

叶慧说:“不要去了,你妈妈一会儿就回来了。”

“可是她没有带伞呀。”小雪说。

“我爸刚刚开车去市场买东西了,我让他顺便接一下刘阿姨,所以你们不用担心了。回家等着啊。”叶慧总不能告诉她们她爸是特意去接刘阿姨的。

小雨赶紧从屋里跑出来:“慧姐姐,是真的吗?叔叔会接我妈妈回来?”

叶慧伸手摸摸小雨的头:“对。你家衣服收了没有?别被风吹掉了。”

“已经收好了。”小雨听说有人去接妈妈了,便放下心来,过了一会儿,她小声地说,“今天的雨真大呀。妈妈做的东西又卖不完了。”

叶慧看着十二岁的小雨,这是个敏感早慧的女孩,父亲的离世让她早早懂事了,已经懂得为母亲分忧了。小雪小一点,心思单纯一些,她听说妈妈有人接,便放下心来,此刻正伸着手接檐下的水玩呢。

叶慧招呼她们:“小雨小雪,来姐姐家玩吧,我家有不少书和连环画。”

刘阿姨家的两个女儿很乖巧懂事,性格也比较内向,很少像别的孩子那样整条街都疯跑去了,就连隔壁的叶慧家里也很少来,因为叶慧年纪跟她们相差有点远,而双胞胎是男孩子,他们年纪虽然相当,但这么大的男女孩早已有了性别之分,完全就是楚河汉界,没法往来了。所以小雨和小雪一听有书看,眼睛都放出光来:“好,谢谢姐姐。”

叶慧带她们上楼,找出一本《红楼梦》给小雨,又去允文允武房间找连环画给小雪看,这俩小子不在家,不知道跑到谁家玩去了。他们房间里的连环画是大哥叶志飞以前收集的,他喜欢画画,没有教材,就以连环画为范本临摹,摹得以假乱真。允文不爱读书,连环画还是喜欢看的,所以一直都是他在保管。叶慧拿了几本出来交给小雪:“你们仔细点看,别弄破了就行。”小姐妹们都猛点头,表示知道了。

不多会儿,叶慧就听见了楼下车响,她说:“应该是我爸爸回来了。你们把书拿回去看吧,看完了给我送来就行。”

两个小姐妹欢天喜地捧着书回去了,这个年头人们的精神食粮太稀少了,对爱看书的人来说,任何带字的纸片儿都不愿意放过,叶慧借给小姐妹的书简直就是雪中送炭。

叶慧下了楼,看见穿着雨衣的父亲正提着炉子从车上下来,衣服快湿透的刘贤英站在走廊上等着,叶慧过去打招呼,刘贤英窘迫地朝叶慧笑了笑,小雨小雪跑出去迎接母亲,高兴地跟母亲展示姐姐借她们的书。刘贤英说:“谢谢姐姐了没有?不要把书弄坏了。”

小姐妹说:“知道。”然后进屋看书去了。

刘贤英感激地对叶慧说:“谢谢你借书给她们看。”

叶慧笑着摆摆手:“没关系,书给爱书的人看才能发挥真正的价值。”

叶瑞年将刘贤英的行头搬回家,刘贤英的感激话又说了一箩筐,叶瑞年说:“好了,赶紧回去洗个热水澡吧,别着凉了。”

刘贤英恰好打了个喷嚏,听见叶瑞年这么说,也不再扭捏,回屋去了。叶慧替父亲将雨衣挂起来,叶瑞年洗了把脸。叶慧说:“刘阿姨赚这个钱真不容易。”

叶瑞年用毛巾擦了一下脸和手,若有所思。叶慧说:“爸,其实我有个主意,让刘阿姨在家里开个小店得了。”

叶瑞年扭过头来看她:“卖什么?”

“就是小卖部,生活用品之类的。爸你经常去广州,可以从那边帮她带点小东西回来卖,我们在夜市上看到的那些东西,很多我们这里都没有,如果别人知道她这边有广东来的货,生意肯定会很好。”叶慧的目的就是让父亲主动从广州带货回来卖,而不用自己每次亲自去采买。

叶瑞年看着叶慧,难得没有直接驳斥她,过了好一会儿才说:“你觉得可以吗?”

叶慧点头:“我觉得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