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溪挺含蓄,挺谦虚:“一等奖没问题。”

江母:“……”

江父从来女儿说什么就是什么,正要夸上两句,对上女儿质询的眼神,不由摸了摸鼻子:“看你老爸做什么?”

“爸,你哪儿惹着妈了?”

“嗨,你这孩子,是你妈招我了,哪里是我招她啊!”

“妈,你说说看,爸怎么欺负你了?”

不怪江溪这么问,她现在一脑门的官司,花样滚动着社会版面各种小豆腐块,譬如男人有钱就变坏啊,花擦擦啊,聊骚啊……

再看看自家老头子,人靠衣装佛靠金装,老大的年纪,看着像是特意打扮过的。

西装革履,一头黑发用了不知多少摩丝往后梳,露出跟江溪有一半相似的脸,皮肤干净,高鼻梁、大眼睛,看着也才三十多,正是男人最有魅力的辰光——

江溪捂着鼻子,也得承认老头子人模狗样。

“他啊,说,说……”江母急红了脸,“那话我说不出来!”

“拌嘴了?”江溪咋舌。

江父见母女俩都不理他,自己给自己灌了杯茶:“……你妈啊,她给自己报了个学习班,专门讲商业、企业管理那套的,每周末上个半天,我不是要去接人嘛,谁晓得一到就看到一流里流气的小年轻,嘿,跟哈巴狗一样跟着你妈——”

“——江爱国!你会不会说话呢?人小邓是在跟我聊天!”

“有那样聊天的?胳膊肘都快碰一块了!男人肚里那点活,我一眼就能瞧清楚!”江父脸红脖子粗。

江溪捏着鼻子,都能快闻到传出三里地的酸醋味。

醋缸子打翻都没那么厉害。

“人小邓才多大,比我小了整整十五岁,我都能做他妈了!江爱国,你不往我脑袋上扣屎盆子不甘心是不是?”

江母气性也上来了。

“……反,反正不行!再,再说,你平时都不照、照镜子的?一把年纪,长得还跟花儿一样,哪儿像人家妈,顶、顶多算个姐姐。”

江父秒怂。

没哪一个女人被当面夸赞年轻漂亮会不开心的,尤其江父平时嘴笨,说不出几句好听话来,冷不丁冒出几句好听的,就显得特真。

江母一下就乐了,气也不记得生了,大眼睛睨他:“真的?”

“……什,什么真的?”

“你说我像小邓的姐姐啊。”

“爸、妈,注意影响。”江溪扶额,无奈地提醒这对老夫妻,她才摆脱了那对酷爱虐狗的小情侣,没想到回家还要被父母再“虐”一把。

江父江母讪讪地对视了一眼,这才纷纷住了嘴。

江溪这才问起那培训班的事,原来是市里人才办专门与一家培训机构推出的,对农民企业家的“再教育课程”,江母给自己报了名,打算给自己充充电。

办厂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从无到有还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怎么去经营扩大化,江母办厂越久,就越觉得里边门道多,盲人过河走到这了,总不能停在这,总想着进一步发展。

“妈,您还挺有觉悟啊。”

“可不?妈就希望我的溪溪,将来想买啥就买啥,做一个永远不愁吃喝玩乐的小公主。”江母抚着女儿柔软的头发,笑得眼尾纹深深地褶了起来。

做父母的,奋斗再多,都是为了孩子。

江母一点不怕吃苦,就怕再碰到溪溪那事,那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像他们这样的老百姓,当真是没多大能耐,想托人想想办法,都找不到人。

江溪叹息:“妈,虽说您多挣点钱,我是挺开心的,但如果过得太累,就这样也行了。”

“——不累!哪儿就累了?妈不怕累,就怕日子过得没有奔头,看不到希望。”

江母话锋一转,指着旁边的江父:“再说这老头子可能异想天开了,钱还没挣着多少,就想着买车了。”

“买车?”

江溪没想到老头子竟然这么上道。

江父丧着脸没说话,他没法说自己看着小邓开那四个轱辘的车心里头直冒酸水,也没法说自己开车摩托去接漂亮媳妇时,人家诧异的眼神像是看不小心被插了鲜花的牛粪,更羞于说,看着媳妇每天乡下镇里的跑,心疼。

“那就买吧。”

江溪不以为然,“厂子里财务要跑银行兑流水,还有跑商场货柜对账,不都需要用车?买辆车挂厂子名下,既能省税,人家看着还靠谱,爸这想法挺好的。”

“溪溪!”江母不赞成:“你爸不是说要跟他大伯一起去B市买房?钱紧着呢。”

“二十来万的小箱车就够了。”

江溪拄着下巴,越想越可行,钱不是靠攒,而是靠赚,该花还是得花。再说有辆车,做事也方便。

“车也贷,花不了几个钱。”

再说,完全可以等驾照下来再买,报个加急班,等驾照下来,怎么说那时也差不多春暖花开了。

江母叹息:“花钱的窟窿太多,来不及挣啊。”

江溪却一点不愁。

贷款相对通胀来说,是十分划算的,将所有现钱全部投进去只做一件事,才是愚蠢。

按照江家的话语权来说,江溪是第一梯队的,江母第二梯队,江父则是第三梯队。如今第一梯队的和第三梯队的都赞成了,江母也就应了。

这事,就暂时定了下来。

之后江父江母都去驾校报了加急班,江父每晚上还兴致勃勃地拿电脑查资料,查询要价合适的小箱车,热情高涨。

一月后,省初的成绩,终于揭晓了。

这一月,足够一个话题,从炙热如火到平静似水。

校园论坛始终平静无波,学生们关注的点,已经从奥赛转移到了“到底是秦学长的眼睛好看,还是卢学弟的眼睛好看”,“为什么秦学长不喜欢江学妹,反而喜欢李学姐”这种八卦问题上来。

而到成绩快揭晓的当下,才又重新热了起来。

校播音室的学姐李丽特地做了个专题采访,她采访了一圈,轮到最后时,在江溪这碰了个软钉子。

对方拒绝采访。

学姐的脸面顿时有点挂不住,李丽捏着笔杆子问:“学妹难道是对这次奥赛成绩没有信心?”

“恰恰相反——”

窗外的雪还在纷纷扬扬地下,白茫茫的天光透过窗玻璃,照得少女脸颊更白,带着由衷的冷,可语气又是炙热的:

“这次奥赛的省一,必然有我江溪的一份。”

天真又狂妄,好像世界就阂该被她踩在脚下。

李丽看着少女如花的面庞,在心里下好了注解。

她间接听过江溪的许多“传说”,甚至在采访前做了一些功课,她挑了一些直播看,不可讳言的是,江溪歌唱得确实好听,题看起来做得也不差,可世界从来不是孩子手心里捏的泥巴。

你可以天真,却绝不能轻狂到没边儿。

需要社会教做人。

李丽合上采访稿,站起来笑得很矜持,朝江溪点头示意:“拭目以待。”

她回去后就写了份稿子——关于妄想和现实的区别。

江溪狂妄的发言,被她附在最后,表示不具名,文章以广播小记者名发到了校园论坛,好不容易歇下的热潮,又被顶了起来。

这大放厥词的“不具名同学”很快被知情人爆出,正是前不久引起极大讨论度的江溪。

“江同学霸气侧漏,果真威武!”

“高年级的学长学姐都不敢放这个话,江溪是不是有点飘了?”

“同飘 1。”

“不站队,不站队,等着打脸挖坟。”

成绩揭晓这天,天清气朗,风和日丽,阴湿了一冬的地面都干了。

走在阳光里,整个人都暖洋洋的。

成绩出来时,一通电话同时打到了校长室。

“…好好好,太感谢您了。”

地中海校长立刻挂了个电话叫教导主任来:“来,你立马去外面做个横幅…”

第65章 省初

“那边那位同学, 来, 来, 来帮老师把这个挂起来。”

吴桀插着兜, 慢吞吞走到教学楼前的三岔路口, 就被教导主任抓了壮丁。

林荫道上, 还站着另外两个“壮丁”, 个儿都挺高。

他一眼就瞧见了旁边的卢皓。

这个三好学生正安静地杵着, 偏着脑袋听教导主任吩咐。

主任将大横幅的一头递到吴桀手上, 另一头给了卢皓, 指着路两旁格外突出的两棵大树:“就挂这两棵树上, 确保孩子们一到这儿, 都能看见这横幅!”

吴桀注意到横幅掀起的一角露出个“溪”字, 红底烫金,一捺划出去分外潇洒。

“主任,是奥赛成绩出来了?”

吴桀最近对“溪”字很敏感。

“可不?”

主任负着手笑眯眯地:“这回我们一中可长脸了, 光一等奖就拿了八个,校长都乐坏了!”

“我们班的江溪也得了?”

吴桀注意到沉默的卢皓抬头看了自己一眼。

“对啊,江同学也得了省一, 才高二啊……”主任抬头, 展望了下未来, 点头:“这丫头,我就说嘛, 一看就是干大事的料!”

江溪啊……

吴桀突然觉得手里握着的横幅一角有点灼人。

这丫头……

他有点儿为她高兴, 可这高兴里又有点说不出来的不爽不甘, 江溪甩了他,日子过得反倒更好了。

吴桀深深觉得:自己学渣的自尊深深受到了伤害。

卢皓抿了抿唇,嘴角露出一个涡儿,眼神清澈,微微弯起。

“你笑什么?”

“我是笑……江溪飞得越来越高了。”

高得他们这些旧人都被远远抛在了身后……追不上了啊。

“是啊……”

两个难兄难弟在这一刻达成了微妙的和解。

旁边傻愣着的壮丁愣是没有受感染,瞪圆了一双眼睛,由衷赞叹:“江学妹可真是了不起!”

可不是了不起?

一个高二生不仅进入了市级预选赛,还在省选赛里拿了一等奖!在无数高三生都折戟沉沙的地方,她还站得稳稳当当。

省一等奖是什么概念?

不算高二,在Z省二十五万应届毕业生里,江溪做到了其中的百分之0.12!

三个大男生感慨唏嘘了一阵,就随着主任的指挥爬到树上,将横幅高高地挂到了树杈上。

不一会,三岔路口就挤满了人。

长长的横幅,八个名字烫了金,在这天光暖阳里随风摇曳。

一荡一荡的,这么飘到了无数一中学生的眼里——其中“江溪”二字的存在感犹如原子弹爆炸,夹杂在一干大家耳熟能详的高三优等生里,愣是跟黑夜的明灯一样闪亮。

“还真得了省一等奖,不愧我女神!”

“草草草……!”

这是已经说不出话来的。

至于其他的得奖学生,譬如“秦晋义、李诗意、卢登”,反倒没什么人嚼巴。

李丽站在观仰的人群里,神情恍惚。

她脑海里不由闪过江溪讲那句话时的神态——当时只觉得是年少无知,轻狂肤浅,现在想来,却更像是一切尽在掌握的从容。

江溪明明是在平淡地陈述事实,却被她当成了不自量力,以至心情激愤之下发了那样指向性明确的一篇文章。

华国人向来信奉中庸之道,以谦虚为荣,以自负为耻。

父母在教育儿孙辈时,总试图灌输“谦逊之道”,以至一代代长成了时常“弯腰”的“谦逊者”,却忘了直起腰,做自己坚定的追随者。

她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草率地将率真、自信当成了自我、自负。

就如同富人们聚在一块,所谈不是股票,就是投资,穿要奢牌,出需豪车,包个夜场百万,落到普通人眼里难免有装逼嫌疑——

可这才是人家的生活常态。

是她太过狭隘了。

李丽叹了口气,同时拿出手机,将之前发上论坛的帖子删了。

随时关注校园论坛的学生们、一瓢粉们,不约而同地发现,这个引起一轮骂战风波的主人认怂删帖了?!

一瓢粉们淡定如老僧:“早猜到了。”

——不论蒸煮如何被黑,最后都能力挽狂澜,交出让吃瓜群众和粉丝一份满意的答卷。

在黑黑红红中,三千水的粉丝早被锻炼出了一颗强大的心脏。

事业粉淡定发言:

“我家水水从来不打诳语。:)”

“做水水的事业粉,幸福、省心。:)”

“学渣们,颤抖吧!:)”

三千水粉丝坚如磐石,就算被自家蒸煮无情抛弃,依然死死蹲在坑底,这份忠诚完完全全源自于——“我家蒸煮美美惹人爱,神颜、美声、高智商。”

追星族追星,从来不是追逐世间真正存在的那个“星”,而是一个梦想,追逐曾经那个想变得更好更完美的自己。他们在江溪身上寄托理想并收获理想,在追逐的过程中,寄托的情怀不假,人生不假。

江溪不曾让他们失望,所以他们越发坚定。

热度持续到围脖,被交糖不打、林雨霏霏一干网络红人纷纷转发:“#谁说网红没有高智商系列之#恭喜三千水,获得奥数省一等等/@三千水V。”

而后营销号见热度上下,也纷纷转发蹭了一番热度。

沉寂已久的三千水引起了新一波的讨论度,居然在宣布退出的时候悄无声息地挂上了围脖小尾巴,并且有越来越上升的趋势。天涯、猫扑也开始对三千水其人进行讨论。

某乎甚至专门开了个话题楼,探讨三千水现象。

“十六岁的孩子,狂妄一点儿又怎么了?难道非得逼着孩子提前学会成人世界的虚伪?”

“有底气的狂妄,请再来一点!”

“耿直颜狗表示,先被小姐姐神颜圈粉,再被学神光环圈成铁粉。”

某乎的粉,比起围脖上的学生粉,能量可大了去了。

许多都是各行各界的精英,更有一部分是专门拿笔杆子写软文的大拿,喷死你是他,赞死也是他,土豪也多,要圈这样的粉,明星大腕都没用。

虽然也有对人江溪的“轻狂”表示看不惯,但对一个孩子,大部分成年人要求都不会太高,他们往往对孩子更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