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莲一见到贾母面前最有脸的大丫环,立时面上挂笑地迎过来:“鸳鸯姐姐,这会儿正乱着,妹妹可没法子给您奉茶,姐姐可多担待。”

“你这张嘴,还是这么不饶人。”鸳鸯摇摇头,看着穿了一身翠绿,娇艳可人的小丫头,无奈地挑眉道,“别贫嘴了,林姑娘呢,老祖宗要林姑娘过去一趟。”

“咦?那可不敢让老太太多等,妹妹这就去喊姑娘。”

林黛玉打扮齐整,随着鸳鸯来到上房,贾母一见到她,眼泪顿时掉下来,一把抓住黛玉的手,心肝肉啊之类的喊了一气,才哭道:“好玉儿,我这个老婆子可真舍不得你,孩子,你便去问问公主,那位神医就不能通融通融,到贾府来给我的玉儿看病吗?要不然,贾家在京郊也有好几个庄子在,你看看哪个合适…”

黛玉连忙拿出帕子,替贾母擦了擦眼泪,心里其实多少也有几分不舍,毕竟,外祖母是真的疼爱她的,不过,贾府确实不能呆了。

“老祖宗,公主能想着孙女,已经是天大的恩典,孙女哪还能随便要求什么…”

贾母闻言,登时又是一阵大哭,王夫人皱了皱眉,脸上却笑着劝道:“老祖宗,您可别难过,这是好事啊,黛玉的身子骨单薄,要是能调理好,将来就是找个好人家,也是容易些的。”

她这话一出,黛玉的脸色顿时有些不好看——这是什么意思?说她将来嫁不出去?而且,哪有对着未出嫁的姑娘说什么‘找个好人家’之类的话的…

贾母心里也是怒火上升,却也不好当着黛玉的面教训她,只能在心里叹气,还是凤姐儿一看不好,忙一手拉黛玉,一手拉贾母,笑着打圆场道:“老祖宗,咱们林姑娘就是搬出去了,您要想念她,打发个人去接不就好了,反正不远,一来一回,也要不了多少工夫。”

“还是凤丫头说得有理。”贾母脸上露出一丝笑意,“玉儿,你可要常回来看看我这老婆子。哎,人老了,就是喜欢儿孙环绕,热热闹闹的,一想到我的玉儿这一走,说不定什么时候才能回来,老婆子的心里,就空落落的…”

黛玉连忙保证只要有空儿,一定常回来,劝慰良久,到了太阳高升,外面公主府的下人们早准备好了的时候,黛玉才脱身从上房出来。

回到西跨院,三春和宝钗全在这里等着。

几个姑娘在贾府相处得不错,闺阁女儿,能结交的朋友本就有限得很,此时黛玉要走,宝钗还好,毕竟年纪大一些,三春已经红了眼睛。

探春抽泣道:“林姐姐,您可常回来看看我们姐妹…等你好了,咱们大家在欢欢喜喜地聚在一块儿…”她心里不舍,可这全是公主的恩典,又是为了黛玉的身体好,到底说不出不愿意的话来。

探春这一哭,招得迎春和惜春也垂泪不止,黛玉忙拿出帕子递过去,口中笑道:“好了好了,又不是见不着,等我安顿妥当,再约姐妹们一起去我那儿玩,那庄子里的小湖中养着不少鱼,景致也好得很,咱们到时候临湖垂钓,读书下棋抚琴…”

听着黛玉描述得那么美,探春几个顿时破涕为笑,惜春年纪最小,还有些孩子气,眼睛里不觉就有了几分憧憬:“也是,林姐姐不是说,那庄子的温泉极好吗?我还真想去见识见识。”

黛玉和三春说笑几句,一扭头,就看见宝钗坐在一边,静静地望着窗外出神,神态温婉,面上却略带了几分忧郁,几分惶恐…

“宝姐姐?”黛玉一怔,随即想到什么,目光一闪,却扭头吩咐碧莲把自己准备好的给各位姐妹的饯别礼物拿出来。

“宝姐姐,你们来看看吧,都不是什么好东西,却也是妹妹的一点儿心意。”说着,黛玉打开碧莲捧着的箱子,将里面的四套花鸟虫鱼的笔墨纸砚,还有书房里用的着的镇纸,玻璃笔筒,专门给惜春备下的画板,探春的巴掌大的一个银边的浴室算盘,迎春的十六色双面绣风景小屏风,宝钗的则是一对玛瑙的佛珠…

全是些零碎,价格算不上多高,但显然招了女孩子们的喜欢,连宝钗脸上都露出了几分笑意,言道:“林妹妹真是七窍玲珑心,把姐妹们的心思都猜着了。”

看着这样温和又出色的宝姐姐,黛玉心里却长长叹息,怪不得宝姐姐最近如此忧郁,她比自己还大上两岁,今年已经十七了,在靖朝,女孩子们一般十四五岁便定亲,十六七岁应该要出嫁才是,可宝姐姐却被耽误至此…以后,不知道会得个什么样的结果。

此时此刻,看着自己欢欢喜喜地搬家,宝姐姐不舍之余,心里多少也是松了口气吧,黛玉冰雪聪明,怎么会看不出薛姨妈和二舅**想法?只是,宝玉表哥虽然也算好的,容貌俊美,家世显赫,尤其是对女孩子温柔体贴,但那么不上进的表哥,与巾帼不让须眉的宝姐姐,真能过到一块儿吗?

黛玉还不大懂情情爱爱之类的事情,她爱情的萌芽,在刚刚冒头的时候,就已经被芷云一家子联起手来彻底给扼杀了,虽然,这大概也不是芷云的本意,芷云身为一个还算冷静理智成熟的大人,还真不会做出孩子气的故意拆散情侣的事儿,哪怕那对儿情侣,她很看不上眼也一样。

可潜移默化中,芷云这一家子,多多少少也灌输给了黛玉一些他们心里的想法,再加上学了规矩,和宝玉相处的时间也就不算长,感情培养不起来。读的书多了,和弘昊他们信件往来时了解的世事也多了,黛玉自然而然不在是以前那个只局限在贾府,只能看得见一角天空的井底之蛙,再对上孩子气十足的宝玉,她能喜欢得上,那才怪了。

虽然什么都不懂,但黛玉也能看得出来,宝姐姐虽然并不像要反对薛姨妈和二舅妈作为的意思,可她对宝玉,明显像是哄弟弟一样,绝对不会再有什么别的感情…

当然,并不是说,没有感情就不能成为夫妻,哪对儿夫妻成亲之前是有感情的?大多数夫妻,恐怕结婚之前都不知道对方到底长得到底是圆是扁?这么看来,宝姐姐好歹与宝玉表哥也是见过的,算不错了,有宝姐姐这样的能耐人帮着宝玉表哥管家,说不定,还是宝玉表哥占了大便宜,而宝玉向来是个会怜惜女人的,宝姐姐嫁给她,就算不是很满意,大约也能幸福吧。

黛玉还是有些不确定,老祖宗这段日子可是明显对宝姐姐冷淡了许多,若是老祖宗不愿意,这事儿成不了…岂不是彻底耽误了宝姐姐吗?

她胡思乱想了一阵,不觉拍拍自己的脑袋,失笑摇头,以前她不是这样的,她的性子向来冷淡,不大会为了旁人操心,可能是近来生活的比较幸福愉快,一颗心便柔软起来了。

黛玉摇摇头,不再去想宝姐姐的未来,又高高兴兴地加入到姐妹们的谈话里,等到凤姐被贾母打发过来,要送林妹妹出门的时候,她们小姑娘之间的话还没有说完,似乎还有好几大筐等着往外冒,只是时间毕竟不早了,也不好让公主府的人等候太久,三春几个只好意犹未尽地住了口,再次嘱咐了黛玉,要她安顿妥了,就早点儿下帖子邀请姐妹去玩,或者回贾府来看看。便一起目送黛玉上了马车。

迎着已经攀沿到半空的太阳,芷云长长地吐出口气,扭过头去隔着竹帘望着贾府的大门,心里却是一松。

黛玉即将入住的庄子虽然是在京郊,但周围都是高门大户,甚至是皇亲国戚的别院,不但算不上荒凉,甚至是很热闹的,而且,治安不错,何清还特意派了一队侍卫过去,务必保证门户安全,林夫人也经常会和黛玉说一声,就带着女儿到这儿地方来度假,顺便泡泡温泉解乏,所以,庄子不缺少人气,黛玉一来,就能顺顺当当地入住了。

第二卷 闺阁少女 第九十四章 乔迁

第九十四章 乔迁

公主府的车驾又稳又快,将黛玉送到庄子上的时候,尚未到晌午。

今儿,芷云也从清居搬出来,就在黛玉的庄子左近置办了一个临时住处,这会儿带着宝贝女儿随着林夫人、囡囡早到了庄子里。黛玉来的时候,这两位已经安置好,顺便准备了一桌子上好的素斋算是庆贺乔迁。

林黛玉扶了扶纱帽,扶着紫鹃的手从马车上下来,见林家的老管家带着一帮小厮一齐立在门口恭迎,个个都是衣帽鲜亮,精神气十足,又见二婶、艾伯母和圆圆美美笑盈盈地立在一旁的林荫下,脸上露出一丝笑意。

“老奴恭迎姑娘。”林总管笑呵呵地迎上来,刚想行礼,就被黛玉一把托住,林管家也不执意拜下去,他待林妹妹有如女儿,这会儿左看右看,见黛玉神色尚好,并不见病容,心里宽慰,只絮絮道:“老奴已经添了姑娘喜欢的屏风帘幔,剩下的大型的古玩玉器,也从苏州老宅正往这边儿运,姑娘赶紧看看,要是哪里不中意,老奴在让下人们修正…”

“我的好管家,您先让我歇歇吧。”黛玉一笑,起步向着芷云和林夫人的方向走过去,林管家也是一拍脑袋,连忙拿了荷包打赏送林妹妹回来的车夫和小厮们,这位老人家年纪大,见多识广,甚是会说话,不一会儿就把公主府出来的人哄得笑逐颜开。

“喜欢吗?”芷云拉着黛玉的手,指点她四处看了看,“这庄子你还是第一次来吧,看看有哪里不合意,有什么想法的话,可以让清居的设计师帮你修改。”

这庄子里的正院假山池沼,曲水流觞,全是按照江南水乡的园林布置,黛玉不觉心旷神怡,似有几分回到扬州巡盐御史官邸的感觉,哪里还说不出不满,只是点头,笑道:“黛玉很喜欢,艾伯母和二婶真是费心了。”

说着,就扶着紫鹃的手四处走动,每一处景致都要看了又看。

芷云和林夫人也由着她像个孩子似的,将自己的新居里里外外逛了好几遍。尤其是西园深处,一片竹林掩映下的温泉,她甚至忍不住想脱下鞋袜进去踩一踩,幸亏林妹妹是个典型的淑女,这类事儿在光天化日之下,哪怕是家里,也绝对做不出来的。

到十月和七月都把饭菜重新热了一回,黛玉才罢了,与芷云一起,择了西园一处荷花池边坐下,就让人在这里摆饭。

黛玉看着的水景,现在刚刚入夏,可荷花已经满满地铺于池水之上,水榭楼台,起伏曲折,假山上翠玉的凉亭,配着满眼的翠色,再一次觉得,从荣国府搬出来,真是再正确不过。

“好了,好了,以后有的是时间看,折腾了一早上,不饿吗?赶紧用饭,用过饭,去瞧瞧你住的地方,那才是最要紧的。”

芷云摇头失笑,笑得黛玉都有些不好意思,这才乖乖地坐下,左右看了看,竟然没见到昭玉,眨了眨眼,道:“艾伯母,二婶,昭玉姐姐呢?难道还没…”黛玉偷偷往身后站着的,笑得和蔼可亲的林管家那瞥了一眼,压低声音,“昭玉姐姐还没解禁?”

芷云和林伯母掩住唇偷笑,就连圆圆也笑得像只小狐狸似的。

芷云忍笑道:“其实,老管家早就不生气了,毕竟昭玉就是那副假小子的模样,你让她玩玩刀剑,骑马涉猎,那绝对不成问题,就是厨艺,也因为丫头好吃,很是过得去,做得最好的,就是各种养生药膳,而且,昭玉还能泡出一手的好茶,连林总管也说,就泡茶的手艺来说,他也比不上自家小姐的,可是,你要她老老实实地呆在屋子里绣花,那还是杀了她更痛快些。”

“老管家哪有不知道那的丫头性子的道理,着急上火了两天,也就看开了,真等着她绣完自己的嫁妆,恐怕昭玉一辈子也别想嫁出去,这会儿,府里的绣娘已经把什么都准备妥当,昭玉现在绣出来的几个还算能看得出是花草的荷包,虽然手艺粗糙,但好歹也算是有了,估计,范家那边儿娶昭玉当儿媳妇,也没指望她做什么绣活儿。”

范家就是昭玉的夫家,一门都是武将,虽然范老爷官职不算高,担着九门提督的位置却很险要,范家门风严谨,家里人口简单,只有两个儿子,长子常年在军中,昭玉要嫁的是次子,是有一回昭玉和京里一帮同样喜欢骑射的闺秀们到京东林子里狩猎的时候见到的,两个人虽然碍着规矩没说过话,可居然一眼就看对了眼。

两家互相试探了一二,到是都还算满意,虽然林夫人是个寡居的,可在京城名声不错,通身也是大家做派,林家的名号拿出去也不算丢了份子,而范家虽然并不显贵,可胜在家里没有那么多京城大户人家的麻烦事。

林夫人早就打探过了,范家太太是个爽利人,心直口快,没有花花肠子,也从来不让媳妇立规矩,对女眷管束也算不上紧,家里的女人们,也是上马能跑,拿起刀枪,纵然比不上家里的男人,却比那些文弱书生们厉害许多,正好合了昭玉这样的性子。

最要紧的是,范家难得没有纳妾的规矩,从上到下,甚至家里的管事下人,没有一个在女色方面有亏,这样的人家,要是不赶紧给昭玉定下,以后,恐怕提着灯笼都找不着了,所以,林夫人也顾不上矜持,等范家一托人来求亲,立马就应了,婚期更是早早定下,就怕生出意外来。

不过,估计也出不了意外,芷云曾经派人去范家看过,那二公子一听说能和林家结亲,都高兴傻了,当天晚上把他平日里见到就皱眉的羊奶喝了三大碗,愣是没喝出是什么来,逗得他爹娘笑得肚子都疼得厉害,第二天,这小子更是跟喝了鸡血似的,顶着两只黑眼圈儿,在演武场一阵撒欢儿,打得陪练的几个范家武将鼻青脸肿,说什么都不肯和他动手才意犹未尽地停下…

想着想着,芷云面上也不由浮现出一抹微笑来,扭头看了正慢条斯理地吃饭的圆圆,心道:虽然这个时代的女孩子想嫁个好人,幸福美满,并不算容易,可是,也不是不可能的,既然昭玉能找见一到合适的丈夫,圆圆又怎么会不成?

这么一寻思,芷云的心情大好,笑道:“林管家,把昭玉放出来吧,黛玉乔迁之喜,她也过来看看才好。”

林管家抚须一笑,答应下来,嗯,折腾一下还成,要是把小姐憋坏了,那就不好了,再说,这种手段,小小用一用,那是威慑,可要时间太长,昭玉小姐恐怕就会采取不合作的反抗手段了。

黛玉这边儿为了离开荣国府欢欣雀跃,在荣国府,却也有不那么痛快的人在。

这阵子荣国府修省亲别墅,乱得厉害,薛姨妈去看过王夫人,回到屋里,拿出账册来,翻看了一会儿,便忍不住长叹一声,脸上带了几分愁苦,一扭头,见宝钗坐在炕上拿着绣布发呆,那身半新不旧的衣裳,却是衬得她肤白如雪,面上生光,顿时垂泪。

“母亲?”

宝钗吓了一跳:“您这是怎么了?可是哥哥出了什么事情?”

薛姨妈一愣,更是咬牙切齿地跺脚道:“别说他了,那个孽障,你道他这一年在外面花了多少银子?足足有九万两,快十万了,要不是管事来告状,我,我还真当他吸取教训,改过了,平日里是在结交有本事的京城贵公子,努力上进…却没想到,却没想到,他身体才一好,就又犯了赌瘾。”

“哎,我…我盘算了一下,咱们薛家的银子笼起来,统共还不到二十万,这还是多算的,铺子的生意越来越差,也越来越不值钱,过几天,说不定家产还要缩水…以后,以后可怎么办…你哥哥要是能赶上宝儿一半儿,就是让我登时闭眼,我也愿意…”

“母亲”宝钗眼眶一红,一时间,竟然说不出什么安慰话来,她总不能说,这全是母亲平日纵容的结果吧,这种话,别人能说得,她这个做女儿的,却绝对说不得。

薛姨妈发了半天愣,怔怔地看了宝钗还一会儿,呢喃道:“我的宝儿哪点儿比不上那林家的小丫头,她不过一个孤女,可府里有老太太宠着,在外面有的是贵人帮衬,生了那么一副薄命相,偏偏所有人都喜欢,林家的几十万两银子,也全是她的,凭什么,凭什么…薛家在这样下去,皇商的招牌可要保不住了,为了我宝儿将来能在荣国府立足,这修建省亲别墅的事儿,还不能不出血…林家的小丫头是个孤高的,对银钱向来不上心,要不动动脑子…”

“母亲”宝钗脸色大变,赶紧关上门窗,皱眉道,“母亲,这种话,您…您可别乱说。”

第二卷 闺阁少女 第九十五章

第九十五章

“宝儿…我这也是没法子了。”薛姨妈隔着窗,看了一眼坐在外面阴凉里偷懒的丫鬟婆子们,心里一叹,眼睛里闪过一抹犹豫,一抹不甘,“因为你那好哥哥,店里已经耽误了几回银钱周转,今年,咱们家里的铺子,连保住本儿都很困难,说不定,得亏上一大笔…到时候,到时候再丢了皇商的招牌,手里又没有银钱,咱们孤儿寡母的日子可怎么过下去…”

薛姨妈怎么说也是王夫人的庶妹,王家又不是小门小户,能在那样的人家长这么大,又嫁到了紫薇舍人的薛家,纵然薛姨妈平日里看着没什么见识,尤其是还把她那儿子给养成现在这副模样,可论起手段来,却也决不可小觑,薛老爷亡故之后,她一个女人能硬生生从薛家八房手里保住皇商的招牌,保住薛家本就已经日渐衰落的家业,肮脏手段不知道用过多少。

薛宝钗虽然是闺阁女儿,但她以前在薛家就管着账目,对自家母亲的手段,也是了解一二,只是她身在商家,对某些显得阴暗的伎俩到没多么排斥,毕竟商人逐利,不会有几个商户真一点儿上不了台面的手段都不用的,所以,对母亲以前的作为,只要不超过某一个限度,不给家里招来祸患,不会惹上不该惹的人物,她向来不闻不问。

她自己不沾手,也是为了名声着想,薛宝钗心里可是有着大抱负的,万不肯为了些许银钱坏了名声,那岂非因小失大?但她可从没有觉得母亲的做法有什么大问题,可这一次不一样,这一次招惹的人不对,她们惹不起…

薛宝钗此时一察觉到薛姨**心思,心里便一慌,急忙一手拉住母亲的袖子,咬着牙,一字一句地道:“母亲,林妹妹不是你可以糊弄的,林家也不是咱们以前遇上的那些小门小户,别忘了,这里是京城,不是咱们薛家能一手遮天的地方,况且,您也不想想,林妹妹身后站的都是什么人?公主和郡主…甚至是那对来历神秘的艾姓夫妇,哪一个咱们都惹不得,您听女儿一句话,别打她的主意,现在咱们还不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只要把生意收拾好,今年亏了,明年重整旗鼓,还有机会赚回来的。”

“…我何尝不知道…”薛姨妈也不是傻子,当初为了蟠儿,她已经见识过九公主的本事和脾气了,哪还敢再去招惹,闭了闭眼,强把心里那一点儿阴暗的想法压下去,怜爱地拍了拍满面惶恐的女儿的手,“哎,算了,娘也只是说说而已,又哪里真敢伸手,只是,我可怜的宝儿,要是咱们家拿不出银钱给你姨妈,只怕,你将来就是能嫁进贾家,和你姨**关系,也要受影响…罢了,再想想法子,看看能从哪里周转一笔吧。”

薛宝钗摇摇头,望着梳妆镜里花容月貌的自己,心潮起伏——对于林妹妹,她心里其实是有那么一丝嫉妒的…

她从小就养成了稳重性子,面对所有人,无论是喜欢的还是不喜欢的,都是温和婉约的面貌,这到底真是她的性子,还是环境所迫,不得不如此,多年下来,已经不知道了。

可林黛玉不一样,她虽然自幼亡母,后来又丧父,不得不借住贾家,看起来只是孤女一名,境遇似乎比自己还要凄惨,可是,她却能由着自己的心思,把高兴和不高兴明明白白地表露出来,时不时地使使小性子,别人背地里纵然说几句嘴,当着面也得捧着她,供着她,她哪怕身在贾家,寄人篱下,却仍然能活得如此恣意,因为什么?因为她出身清贵,是巡盐御史探花郎林海的独生爱女,只这一个出身,只因为自己是商人的女儿,所以,就是自己再努力,再拼搏,也永远比不上她,别人永远会看低自己一眼…

薛宝钗叹了口气,她曾经也是心比天高的,但现实就是现实,梦那种东西,想一想无所谓,真要执着,就入了魔障,她是聪明人,当然知道什么样的生活才是好的,才是触手可及的。

她薛宝钗,又怎么会看不出贾宝玉其实并非良配,那人骨子里贪花好色,又没有上进心,对仕途经济,只用一个‘俗’字形容概括,没有担当,不是个有责任感的好男人,也不是好丈夫人选,但是,却是她唯一能够够得着的,一个出身显贵的男人。

以前薛宝钗也想过,不如,就找一个门当户对的商人子弟好了,嫁过去也般配,夫妻之间能说得上话,感情也会融洽,可是,水往低处流,人却往高处走,这些年,她看得还不够清楚吗?作为商人的女儿,天生就比旁人低上一等,她要是再嫁进商户,岂不是一辈子都摆脱不了这个‘商’字,不,不只是她的一生,就连将来的儿女也要被连累…

嫁给有才华的寒门学子,她也曾经考虑过,可是,谁又能确定那所谓的寒门学子将来就真有出息?科举并非一件容易的事儿,多少人考了一辈子,都等不到金榜题名的那一天,难道嫁给这样的人,去赌一个不知道是光明还是黑暗的未来?薛宝钗一向务实,这样的主意,也不过在脑海里打了个转儿,就消失无踪了。

算来算去,反复考虑,既然绝了进宫这一条可能艰难,却同样可能平步青云的路,那贾宝玉,就是一个最好的选择了。

嫁进荣国府,就是宝玉不上进,一向疼爱他这个衔玉而生的公子哥儿的贾母和王夫人,也会把他的未来安排好,一辈子富贵是没问题的,就是丈夫靠不住,有了荣国府的财富资源,再加上一点点儿的好运气,能生下几个好儿子,好生教导,将来说不定也能做到贾母那样的位置…

“母亲,不要想那么多了,咱们还是再想想法子,好让哥哥安静下来,就是,就是不求他上进了,只要他能做到守成,我这个做妹妹的,我这个做妹妹的,将来也算是能有个依靠。”

薛家母女相顾叹息,而王夫人,却也坐在屋子里头疼。

贵妃省亲,这是万岁爷给的荣耀,王夫人当然是高兴的,可是,想要修一座能给贾府添面子的别墅,需要的银钱,简直车载斗量。

省亲别墅已经开始修建了,王夫人也早就亲自将建别院需要花费的银钱算了好几遍,里里外外加起来,最少也要一百万两银子,那可是白花花的银子,不是从天上就能掉下来的,这些钱,绝对不可能全从公账里出,就是想公出,也没有那么多。

算起来,王夫人把持贾家已经很多年,说起敛财,她还是有能耐的,这边弄一点儿,那边儿弄一点儿,没少往自个儿怀里搂银子,到今天,她手里攥着的私房钱,凑凑怎么也有个小三十万,可是,这笔钱她却不想往外掏,这是她自己辛辛苦苦搂来的银子,已经吞到肚子里的鲜肉,哪还有往外扔的道理,再说,将来元春要花钱的地方还多得很,也要给宝玉留下一些,就是她自己,也要有银子傍身,这世道,哪怕是在贾府,没有银子能成吗?

说起来,林黛玉的嫁妆,光现银,就有五十万两在老太太那儿存着呢吧…王夫人眼珠子一转,开始打主意,林黛玉的钱,再加上贾母的私房肯定也不少,要是能抠出来,再加上她那个妹妹,薛家可是皇商,不是说有银钱百万嘛…如果聚拢到一块儿,别说只建一个别院,就是建两个三个,也绝对没问题,说不定,还能再积攒一笔…

这么一想,王夫人就有些坐立不安,要不是天色已晚,老太太已经安歇了,说不定她现在就要往贾母房里去。

————————————分割——————————————————

“囡囡长大了,要嫁人了。”

吃过饭,一行人难得齐聚,一块儿窝在湖边凉亭里摸牌九,七月和十月带着几个小丫头坐在一边儿做针线活儿。

一连三轮儿,芷云通杀,把其他人赢得没了脾气,结果被林夫人、黛玉、昭玉三个联手给‘驱逐出境’,不许她再打了。

芷云也不在意,反正就是玩个热闹,她要有心,能控制牌面到想让谁赢谁就赢的地步,那这牌,其实打起来也便没有什么意思。

由着其他三人继续打牌,自己一个人躺在竹制躺椅上,身上被十月披了条羊毛毯子,小睡了半刻钟。

不知道怎么的,芷云睡着睡着,还没睡瓷实的时候,就做了个奇怪的梦,她在梦中,仿佛也知道自己是在做梦——

梦见她和欧阳乘坐着飞龙,身上穿着华贵的冕服,在一根天柱上面奇怪的祭坛中央上方跳着莫名其妙的祈福舞蹈,下面云雾缭绕,不多时,竟然起了音乐,是悲乐,也是哀乐,声音不大,却直入肺腑,搅得芷云心口一片麻木的疼痛,然后,她便惊醒,再也睡不着了。

睁开眼,那三人也歇了牌,正凑在一块儿对着十月新捧来的衣服料子指指点点,就连向来对这些不大上心的昭玉,也看得兴致勃勃。

芷云登时心情大好。

第二卷 闺阁少女 第九十六章 贪心

第九十六章 贪心

索性也跟着起身,亲自帮孩子们准备,选布料,剪裁漂亮舒服的衣裳,又将自己压箱底儿的各色宝石首饰头面拿出来,送给黛玉和囡囡,美其名曰,此乃嫁妆。

这句话一出,囡囡是一点儿不好意思都没有,高高兴兴地凑过来‘谄媚’地腻在芷云身上,要求加倍。

黛玉一开始脸到是红了,可惜,被囡囡一通胡搅蛮缠,笑的几乎喘不过气,哪里还有工夫害羞。

芷云由着她们闹,捏了捏囡囡粉嫩的脸蛋,想着其实早该给孩子们备嫁妆的,她怎么就没想起来,现在囡囡都快嫁了,这会儿才记起这一茬,看来,自己这个古代人做的还真不够称职…不过,现在准备,到也耽误不了什么,反正她的宝贝都是现成的,手下的人制作几套首饰头面之类,更是小菜一碟。

只是,圆圆也差不多到了年岁啊,芷云咬牙,可不情愿归不情愿,嫁妆的事情,她可不放心只让内务府准备,还有两个儿子,差不多也到了娶媳妇的年纪,这日子过得可真是快。

芷云笑了笑,以前或沉迷于修炼,或者没日没夜的出任务,很少会感觉到时间的流逝,但如今真正来到一个世界,过起寻常的生活,感觉却大不一样了。

只晃神一瞬,芷云就收敛了神思,继续和孩子们凑在一起对着头面首饰挑挑拣拣。

黛玉好素,大多数的首饰都是浅淡的颜色,冰蓝的,宝蓝的,黄的,粉色的,水晶透明的等等。

囡囡的要求就冷类的多了,她居然一开口就要黑的,当然,芷云只是翻了个白眼,还没二到那种程度,除了镯子,手链之类,稍稍添了几套黑色宝石,其它的全是极为鲜亮喜庆的大红,银红,端庄稳重些的,选了宝石蓝,湖蓝色,石青色,银绿色…果然,芷云的爱好是无限制向欧阳靠拢了,选择颜色,第一考虑就是各种各样的‘蓝’。

折腾了好半晌,大家伙才尽兴,让丫头们把成堆的,别人看见一准儿有犯罪欲望的宝石首饰收起来,又喝了几口茶水,吃了点心,说了几句闲话,就回屋休息了。

清晨。

贾府。

平日里王夫人吃斋念佛,大清早总是要在佛堂里呆上好一阵子,今天到是例外,她早早就出来收拾妥当,天刚一亮,变携着丫鬟到贾母的屋子去请安。

贾母见王夫人这么早就进了屋子,请了安,脸上带着急色,指了差事打发屋里的丫鬟都出去,便知道自家这儿媳大概是有事情…元春的事儿吧。贾母暗自叹息,却也知道这事儿的确需要商量商量,不过,她可不着急,只稳稳当当地在炕上坐着,同往常一样,有一句没一句地和王夫人闲话家常。

不过,王夫人可没有贾母这只老狐狸耐性好,才过了片刻,就扯不下去,主动将话题引到省亲一事上来,“老祖宗,贵妃省亲,是咱们家的荣耀,也是万岁的恩典,如今周贵妃家还有刘贵妃家里的别院都修得差不多了,媳妇打探了下,那院子修的,实在可说是富丽堂皇,咱们家总不好太不像样,万一丢了娘娘的脸面,那可怎生得了…可是,真要花费大力气修园子,花销实在是有些大,公帐里怕是周转不开…”

贾母一听,脸上露出几分沉吟,过了片刻,就在王夫人眼里已经添了焦躁的时候,才咽了一口茶,点点头:“贵妃省亲,那是咱们贾家的大事,并非你们二房的私事,半点儿马虎不得…元春是我最疼爱的亲孙女,我一个老婆子,也用不着什么钱,这样吧,为了元春,我那点儿棺材本就拿出来好了,不多,三四十万还是有的…”

王夫人听了心里狂喜,面上却诚惶诚恐地道:“老祖宗这是什么话,怎么能让老祖宗拿自己的体己…”

“行了,你也别矫情,按我说的办吧。嗯,大房二房也凑一凑,怎么也要再拿出五十万来,东府那边儿我去说,也出上十万,其它的走公帐,唉,难是难些,但为了元春,也顾不得了…”

王夫人目光一闪,先应下来,嘴里却小心翼翼地道:“老祖宗,哪怕是这般凑,恐怕…要媳妇说,林姑娘的银子尽有,咱们先借用一些,等将来周转过来再给她补上,也不是不可行…”

贾母脸色一变,厉声道:“你这是什么话?玉儿虽然是我的外孙女,可她姓林,贾家若是贪墨了她的嫁妆银子,让外人知道,还不戳我的脊梁骨,此话休提。”

平日贾母发飙,王夫人好歹也要抖一抖,可这一次,她到精明一回,从老太太眼睛里看出几分犹豫,心知老太太其实并不是完全没有这心思,毕竟,贾家此时的确艰难,外人看着贾家风光无限,可实情如何,大概也只有她们这些人知道了。所以,王夫人难得没有心惊胆战,反而蹙眉道:“老祖宗,林姑娘可是在咱们贾家长大的,又是您的嫡亲外孙女,借用自家亲戚的银钱救急,也是寻常事,怎么能算贪墨?大不了以后咱们庄子里的出息够了,再给林姑娘补上…再说,等姑娘出嫁时,老祖宗还不是要给她添一份儿厚厚的嫁妆?”

贾母一愣,有些疲惫地按了按额头,心下发苦,什么适合,堂堂荣国府已经到了这般田地?她神色间闪过一抹异样,挥挥手,打发了王夫人下去。

王夫人也不多说什么,只是行了礼退下,只是,贾母却合着眼,想了许久,其实,按照自己的意思,两个玉儿迟早要成亲,那么…黛玉的嫁妆,提前拿来帮衬帮衬家里,到也不是不成…

这种话,贾母心里其实也知道,不过是安慰自己之语,就算是黛玉将来嫁进贾家,她的嫁妆,按说贾府也不该动一分一毫,可现在不同于往日,她也顾不得那些所谓的规矩体统…毕竟,她就是再疼爱黛玉,她也还是贾府的老太太,排在她心里第一位,甚至第二位、第三位…都永远不可能是黛玉。

作者的话:为毛啊,现在的医院忒黑了,我只是做检查而已,做检查呀,光检查这才十几天就花了将近两千块,要是能确诊也就罢了,偏偏连确诊都做不到,就知道让检查,检查…

第二卷 闺阁少女 第九十七章 入夏

第九十七章 入夏

天越来越热,蝉鸣声吵得人脑子发胀。

芷云端着一碗冰凉的果茶,闭着眼,倚在铺着竹席的长椅上,腰里左右挂着两枚半个巴掌大的水蓝色晶石,石头里刻了小型冰阵。

这东西制作比较简陋,学徒级别的炼金师,只要不算白痴,智商正常,再多用一两分的心思,制作的时候,也能达到百分百的成功率。

算是芷云简化了寒冰阵法,用来‘勾引’孩子们学习兴趣的一件儿小玩意儿,起不了大用,至少,哪怕是传奇级别的法师,也别想用这样的道具玩出暴风雪来,最多也就能把温度降低上几度,带来些许凉气罢了,可它稳定且安全,你就是把法阵刻错了几步,注入的魔力不太合适,最大的后果也只是不起作用,或者凉气没有,来一点儿能让人觉得发烧的热气,再大的破坏力就没有了。它的这种稳定性,刚好适合经验不足的学徒们练手,而且,能给予学徒们的成就感,也是极为巨大的。

弘曦就在芷云身上趴着,小脑袋搁在娘亲的肩膀上,惬意地眯着眼,吐着泡泡,打着小呼噜,显然对把自家娘亲冰凉清爽的身体当做床铺非常满意。

这孩子二岁多了,身子跟雪白的莲藕似的,肉呼呼,白嫩嫩,一张小脸儿渐渐长开,那眉眼儿,那粉红的嘴唇,那又宽又大的额头,厚厚的耳垂儿,无论前面看,侧面看,简直都跟康熙一模一样,可他却没有一代帝王的那股子精明,事实上,这孩子呆头呆脑的,到了现在,说话还说不利索,总喜欢一个字儿一个字儿地往外蹦。

与他的哥哥姐姐们相比,弘曦大约是个笨的,既没有弘昊生来稳重的性子,也没有弘昼的活泼跳脱机灵,很有几分天然呆,可他却最得大家的喜爱,不光是芷云和欧阳疼爱他,连弘昊弘昼和更根,再加上家里的大丫环小丫头,还有崔嬷嬷,见着这小子就都笑得合不拢嘴儿。

芷云一口口地抿完果茶,伸手轻柔地拍了拍儿子,心底一派柔软,虽然离长大还早得很,但俗话说,三岁看到老,这孩子也快三岁了,想必以后就是这么一副性子了吧。

不过,这是小儿子,保持住单纯的性情也不错,单纯的人容易快乐,再说,他已经有两个极为有能耐的兄长了,纵然单纯一点儿,也不怕没有人护着。

“艾伯母,黛玉回来了。”

“娘亲,看看圆圆给您带回来的是什么?”

一声儿清脆的,带着几分轻松的叫声,把芷云从沉思里唤醒,她一扭头,就见自家女儿和黛玉一前一后从小径上走来,两个姑娘走得很快,不一会儿就走到眼前来。

芷云笑着接过女儿手里的糖人,咬了一口,说了声很甜,这才拿了帕子,将圆圆和黛玉额头上的薄汗拭去,又让十月给两个丫头倒了杯温茶润喉。

圆圆睁着一双晶亮的眼睛,静静地看着自家娘亲吃糖人,她手里也拿了一个,是一只振翅欲飞的蝴蝶,刚被吃掉两个触角,小姑娘正蹙着眉,犹豫纠结地看着接下来要吃进嘴的翅膀,看了一会儿,直到自家娘亲的糖人几下全进了口,这才恶狠狠地一张嘴,喀嚓一声,咬掉了一大块儿。

不过片刻,两个翅膀没了。圆圆细细地开始品尝剩下的部分,左手里面还抓着一个糖人,看样子本是准备给弘曦的,可是小丫头见弟弟还在睡觉,就没舍得喊醒他。

当然,可怜的小姐姐囡囡也少不了,早就让人装在盘子里捧到囡囡的闺房去了。

看着女儿娇俏可爱的小模样,芷云失笑,“多大的人了,怎么还跟小孩子似的?”

她也很久没有见到圆圆像个纯粹的孩子一样露出这般可爱的表情了,轻笑地摇了摇头,嘀咕了句:“这丫头…”

一开始不是还说什么也不肯和黛玉一起出去逛街,囡囡到是因为只有自己一个人要被关在屋里好几个月,嫉妒得眼珠子都绿了。可这才玩了几天,女儿的心就玩野了,现在圆圆成日和黛玉换了寻常衣裳,带着家丁侍卫乘坐马车,借口上香出去闲逛,也不能算是借口,她们俩丫头每一回到忘不了到佛前进一炷香,只是大多数时候都是点上香就溜走,统共也用不了盏茶的工夫,但在街上却要闲逛上一个多时辰,让下人们三催四请,求爷爷告奶奶这才肯返家。

黛玉搬到庄子里已经有月余,期间也和三春还有薛宝钗通过几封信,只是最近贾府忙着省亲别院的事儿,实在是乱,三春不方便出来,黛玉也不方便去探访,这月余来到是与三春一面也不曾见过,不过,虽然没了几个姐妹做玩伴,但黛玉到也并不孤单寂寞,有圆圆和囡囡两个女孩儿相伴,她可比在贾府的时候生活地轻松自在多了。

“艾伯母,我们今天看到宝姐姐了。”

黛玉倚在凉枕上,小口地抿了一口温茶,吐出口气,蹙着眉头道:“就在薛家的铺子里,宝姐姐的脸色不大好,像是很累的模样。”

“嗯,也许太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