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要紧的是,敏茹的年纪小,可塑性强,而惠珍已经大了,再想调教出来,恐怕不大容易,而且,儿子对敏茹的感觉,显然比对富察惠珍要好得多。

想到这里,芷云点了点嘴唇,暗道:现在敏茹年纪小,让弘昊多等几年也没什么。

弘昊惯会察言观色的,见额娘的脸色缓和下来,眼睛里的恶趣味也消失了,这才暗暗松了口气,几个月来,见天和自家额娘斗法,他实在有些吃不消了。

吃过晚饭,芷云又带着孩子们在园子里消消食,弘昊在圆明园里宿了一宿,第二天才和十三一块儿回宫。

至于弘昼,弘昊本来想把他带走帮忙的,可这小子是撒娇耍赖,死活不肯跟着一起走,欧阳拿他没辙,芷云也不在意,于是,弘昼算是彻底放松了,整日带着弟妹在园子里追狗撵猫,还有好几次把在太阳底下睡觉的阳阳给吵得不耐烦,叼着他的衣领扔回自家主子身边。

弘昊偶尔偷闲过来,看着自家弟弟那惬意的模样不觉眼红,时不时地给他找点儿小麻烦,要不然就扔几个不大不小的任务给他。

别说,弘昼这孩子确实调皮了些,能力绝对不差,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看多了芷云存储的话本小说的缘故,他特别喜欢查案问案,似乎有当大清朝福尔摩斯的意思。

欧阳和弘昊一商量,干脆就把他扔刑部去,也省得他四处祸害自己人,再想祸害,就去祸害那些罪大恶极的凶犯吧。

弘昼有天分,脑子机灵,虽然一开始因为没有经验,吃了点儿亏,可没半个月,就把刑部的一干差事弄得门清,破了好几个古怪的案子,算是把一干刑部老人给震慑了一把,到底不敢再将他当成来混资历的小孩子对待。

不过,弘昼到不大喜欢一直枯坐在刑部,每一次都是借着当差,带着一堆手下,还有李卫的大小子李星桓,打扮得和个纨绔子弟似的,拎着个装了只家雀的鸟笼子,满四九城乱逛。

“额娘,儿子算是知道了,这天底下,还是当纨绔最舒服,尤其是靠山够强大的纨绔。”弘昼一只脚搁在炕桌上,让个小丫鬟给他捏着腿,脑袋搭在芷云的膝盖上,嘴里赛了一把爆米花,含含糊糊地道。

“再哪里学的这些怪话儿?臭小子,慢点儿吃,别呛到了。”

芷云摇摇头,轻拍了一下弘昼的脑袋瓜,其他几个孩子,就是最小的弘曦都很守礼节,哪怕只有自家人在也一样,可弘昼这孩子非得和别人不同,有外人在,他还愿意装一装,可只有自家人的时候,就怎么舒服怎么来了。

要只是礼仪不过关,到也无所谓,反正他是皇子,天底下能挑他礼的人不多,可是,这满脑子的鬼主意,一天一变的想法,却让人头痛万分,也幸亏这孩子不是长子,弘昊和他不一样,要不然,欧阳想退休,还不知道要熬到什么时候。

虽然多多少有点儿鸡飞狗跳,不过,芷云依旧很喜欢在圆明园的这些日子。

所以,一直到八月十五将至,红楼那边儿连来数封信,说要芷云过去商量黛玉的婚事,她才愣了愣,急急忙忙收拾东西,连儿子都撇下,只带着圆圆一个就回了浮空城。

到了浮空城,芷云便打开专门给黛玉预备的空间箱子,点了点里面准备好的嫁妆,除了一应必有的紫檀木。红木打造的家具物什之外,还有不少上品项圈、耳坠、簪子、宝石戒子、手镯等各类头面首饰是琳琅满目,其它的西洋小摆件儿,更是数不胜数,芷云挑了挑,把里面太扎眼的,不适合给外人见到的东西挑出来,单独另外存放,这才松了口气。

.

正文 第一百二十八章

第一百二十八章

“这是干什么呢?”芷云扶着十月的手,领着女儿圆圆,刚一下马车,就见林之孝家的出了林府的角门儿,灰溜溜地低着头蹬车走了,她的神色不好,有点儿灰头土脸的意思。

旁边两个帮着打开大门的小厮,不屑地扫了那远走的马车一眼,道:“艾夫人,您是不知道,王夫人想找咱们家里九公主给请的那位神医,准备让人家给开一些生子秘方儿,神医是什么人啊?咱们平日里都见不到,要不是给公主面子,人家早找一深山老林隐居了,哪是她想见就见的。这不,刚让刘妈妈给打发走,什么东西…”

“就是,听说这几天贾家的老太太,还有那个什么王夫人,大张旗鼓地满京城搜集什么有助怀胎的药方,名贵的补药之类,凡是有点儿名望的大夫都去找了,哼,就她们贾家出了一个妃子?怎么人家别的娘娘的家里没那么多事儿啊?”

两个小厮嘀嘀咕咕说了半天,显然都对荣国府那一家子很看不上眼,果然是有什么样的主人就有什么样的仆人,芷云一愣,摇头失笑,贾家也真奇怪,别的妃子家里人肯定也会寻摸这些东西,但人家都偷偷摸摸的,生怕别人知道,贾家到好,居然嚣张至此,难不成还真以为贾元春有多受宠?

这边儿皇宫里的消息,芷云知道不少,比如说,那位贾元春实在算不上受宠,皇上对她不冷不热的,论身份,她的身份也太低,根本算不上什么,上面有皇后和周贵妃压着,而且,现在宫里最得宠的是张美人,今年年方十六,风华正好。

是这位万岁爷从民间带回宫的,听说,有救驾的大功,这位张美人,家世虽然算不上出众,可她父亲也是个有功名的秀才,家境殷实,她性子温和,很得太后和太上皇的喜欢,宫里的下人们也没有不说她好的,而且,很有文采,会作诗,写的一手好字,经常和那位万岁吟诗作画下棋抚琴…

当然了,论起文采,她其实不一定比得上元春,可人家比元春更年轻,更貌美。

最重要的,人家家里虽然只有父亲和两个兄长,可人家的兄长个个文才出众,有本事,都中了进士。一个考进了翰林院做庶吉士,另一个已经是江苏知府。哪里像贾家,还有贾家那一帮亲戚朋友,不但不能给元春增添光彩,还很招皇帝的眼,就是贾家族人的做派,那位万岁,也不可能去宠爱元春。毕竟,除非皇帝真的有本事能掌控所有的局面,要不然,后宫永远和前朝脱不开关系。

一瞬间想了不少,芷云笑了笑,管别人作甚…缓步走进院子里。

这几月没在,林夫人已经带着黛玉搬进了林家主宅,位于槐树胡同东南,地方大,周围都是显贵人家,治安很好。

芷云四处瞧了瞧,这宅子不错,古朴雅致,踩着鹅卵石的小径刚走到黛玉所居的‘莲苑’,就看见了坐在莲花池旁边儿抚琴的林妹妹。

林妹妹的曲子稍稍带了一点儿惆怅,可是细品,却有女儿家独有的娇羞。

“黛玉。”

“艾伯母?圆圆?”黛玉回头,眼睛一亮,脸上顿时显出几分喜色,“你们可算回来了…黛玉好想你们。”

数月未见,林黛玉的脸色红润,身体康健,看起来精神甚好,圆圆近前,冲着她上上下下打量了打量,点点头,笑了:“到底是要做新娘子的人,看着和以前啊,就是不一样,我听说那位周大才子还亲自请林夫人去看了新房,就怕我们林妹妹不满意呢。”

“圆圆”黛玉的脸一红,气得一跺脚,冲上去咯吱她,可惜,别看平时圆圆闷声不响 ,看着像个羞涩的娇弱女孩儿,可论战斗力,十个黛玉也比不上她,结果,没教训了人,反而让圆圆给弄得喘气吁吁。

圆圆一边儿伸出‘魔爪’咯吱黛玉,一边儿调笑道:“妹妹可没说错什么,姐姐怎么就恼羞成怒了,这是好事儿,有什么好害羞的。”

芷云也不阻止,由着两个丫头玩闹,只给七月、十月使了个眼色,十月便起身去准备了香帕,时不时地给两个姑娘擦擦汗,省得被风吹到着凉。

至于芷云自己,则悠悠闲闲地坐在凉亭里,品着香茗,吃着点心。石桌上的白玉盘子里,盛着青红色的梅干,有点儿酸,味道却还不错。

玩了一阵,天黑了,到了晚饭的时候,刘妈妈专门给芷云她们做了最拿手的鱼汤,味道鲜美,芷云也喜欢得很,几个女人一人喝了好几碗。

吃完饭,芷云才和林夫人黛玉坐在一块儿,一边儿下食儿,一边聊起这几个月京城里发生的事情,林夫人和黛玉她们深居简出,知道的也不多,不过,有这么个每天都闹腾的贾家在,到也不愁没有八卦。

听说王夫人和她的外甥女王熙凤闹起来了,具体什么原因还不清楚,只知道王夫人忽然夺了王熙凤的管家权力,贾母居然没有说什么。估计是元春省亲在即,贾母不愿意给王夫人没脸,而且,贾母最近身子骨不好,老是生病,请了御医来看,也没有大用,只让静养,她也就没有心思跟儿媳妇过不去了。

不过,贾母对王夫人明目张胆地想要掌控贾家,恐怕也是不满意的。只是贾母最疼爱宝玉,而王夫人是宝玉的母亲,就算王夫人捞到什么好处,将来还不是只会留给宝玉,所以她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想起元春省亲,芷云这才发现,这个世界恐怕和红楼那本书已经大不一样,无论是因为自己这边大规模参与造成的,还是别的什么原因,总之,变化很大,就说元春省亲,芷云虽然记不大清楚,可是,她省亲的日子应该是定在了年后的正月十五,元宵佳节,可是现在,她却在八月十五省亲,前后可相差了七个月。

对此,芷云和欧阳都觉得无所谓,本来也不应该把一个现实世界当成一本书看待。

“对了,宝姐姐前几天来看过我,说是也想从贾家搬出去,可不知道为什么,后来竟然没有搬走,还帮着二舅母管起家来了。”

黛玉皱着眉头,心下有些不安,宝姐姐是商家女,因为总抛头露面地帮家里打理家业,本来名声就不大好了,现在她一个外人,竟然掺和贾府的事儿?一个弄不好,还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传言出现呢,要知道,贾府奴才的嘴巴,那根本就全是漏斗儿。

其实,王夫人也并不想这么早就让宝钗帮着管家,一开始虽然她很信任宝钗,也乐意让宝钗当自己的儿媳妇,但前一阵子,薛姨妈对她借钱的事儿,推三阻四,还找她哭穷,王夫人怎么可能看不出妹妹的心思有变?再加上薛宝钗虽然圆滑,可明显得和宝玉疏远了。

这会儿,正是贾家最风光的时候,王夫人心里揣着个当了皇妃的宝贝女儿,正心高气傲,薛姨妈和薛宝钗居然还敢嫌弃他们家的宝玉,王夫人怎么痛快得了?她对薛家母女两个,也有意见的很,只是,王夫人现在根本就没有别的人选,凤姐与她闹翻,她又不想把管家的权力给别人,思来想去,也只有宝钗最合适。

“哦?薛家又和王夫人搅在一起了?”

芷云一挑眉,几月前她离开的时候,似乎薛姨妈和宝钗都清醒了不少,有了抽身的打算,她还想,没准儿宝钗和宝玉这一对儿,也会黄了,没想到,这才几个月,薛姨妈就又变了,看来,王夫人这个所谓的慈善人,实际上心眼不少,很会笼络人,像薛姨妈那样的,要是没有精明的宝钗在一旁指点,说不定会被王夫人给卖了,还帮着数钱呢。。

黛玉叹了口气,想起当日容颜憔悴的宝姐姐,心里不大好受,以前宝姐姐对宝玉似乎一点儿都不排斥,相反,还喜欢得很,可是现在看来,宝姐姐变了,偏偏又没有变得很彻底,意志也不够坚定,这样,还不如不变,直接认准了宝玉,宝姐姐的心里还能痛快些。

芷云眨眨眼,忽然又觉得不太对,她见过薛宝钗几面,那姑娘不是个笨人,如果一开始她就认准了贾宝玉,认准了要嫁进贾府,从没变过,说不定她真会帮王夫人管家,可是,她明明已经有了另外的心思,而且表现得已经很明显,可以她的聪慧,应该不会轻易地去吃回头草,这事儿,怕有内情在,就是不知道,薛宝钗这个小姑娘,对上王夫人,究竟有几分胜算了。

这些,都不关自己的事儿,现在最要紧的,还是林妹妹的婚事。又闲聊了半个时辰,聚在书房里看了会儿书,芷云就早早地回房休息。

今天赶了不少的路,身体不累,精神上却多少有些疲惫,需要好好修养才行。

八月十五,正是元春省亲的日子。

.

正文 第一百二十九章 省亲

第一百二十九章 省亲

窗外的阳光忽明忽暗,薛姨妈坐在软椅上,神情有些憔悴,几个丫鬟立在门口窃窃私语,若是往常一准招来主人一顿臭骂,可是今天,薛姨妈却没工夫理会她们。

吱呀一声,薛宝钗从内室推门出来,她今天上了京城最流行的妆,衣着打扮,也是时新的。步调很稳,身段婀娜。

薛姨妈看了闺女一眼,忽然觉得喉咙发干:“宝钗,你,你…”

薛宝钗却是镇定自若,神情也不像以往那般惶恐,她从桌子上端起茶杯,细细地品了口,漫不经意地笑道:“母亲,现在您还看不透?娘娘眼看到门口儿了,可姨妈还是一声不吭的,昨天晚上您专门到她那拜访来着,可她呢,只一句忙就打发了,半句话没有多说…她的心思如何,您还不明白?哼,幸亏女儿早就不在指望她…只是,她以前吞了咱们薛家多少家私,女儿就得要回多少来,总不能让她,毁了薛家的基业。”

薛姨妈叹了口气,算了算,王夫人前前后后,从自己手里弄走有十余万纹银,若不是后来宝钗另有打算,这个数目,恐怕得再翻一倍,当初想着,若是女儿能成了荣国府的宝奶奶,以女儿的本事,这偌大一个荣国府,将来还不都是女儿的?再加上那是自己的姐姐,也就拉不下脸要借据,如今,自家这位姐姐想翻脸,银子想光明正大的讨回来,怕是难了。

可是——“宝钗啊,你可别做傻事儿,元春,贤德妃娘娘还在呢”

薛宝钗点点头,她当然不会做傻事,这些日子,自己帮王夫人管家,荣国府的账目乱的,简直不像样子,府里的主子们又个个只知道风花雪月,哪里会管家里到底是不是只剩下空架子了。

不过,就算是空架子,也还是荣国府,底蕴深厚,以自己的本事,在这么乱的情况下,别说是十万,就是二十万,也能轻轻松松,神不知鬼不觉地抠出来,怪不得荣国府的下人们个个肥的流油…

想着,薛宝钗嘴角勾出一抹很温和的笑,可不知怎么的,薛姨妈却觉得浑身发寒,心里酸楚不已,她的宝贝女儿,生得好,性情好,千好万好,本来也该是娇养长大,若是老爷还在,说不定她的女儿,也能养出一些小性子,有些娇蛮,可是天真无邪,但是现在,她的女儿却能用最温柔的表情,让她这个当娘的,毛发直立了。

“母亲,女儿想赌一把,想找一个比贾宝玉出息的男人,贾宝玉此人,实非良配,姨妈,也不是好相与的,嫁进荣国府,女儿怕最后连咱们薛家,都会被拖累…可是,就算能嫁得好,手底下没有点儿银子,女儿也过不踏实。”

薛宝钗聪明,世故,她比任何人都知道银子的重要性。

薛姨妈叹了口气,点点头,苦笑:“我只有你和蟠儿,不顺着你,还能如何?”

“太太、姑娘,娘娘到了。老太太他们已经去门外等候,咱们…”

薛姨妈一愣,本能地转头看向女儿,却只在朝阳下,看到一双晦暗的眼,心里一突,闭了闭眼,镇静了一下,道:“知道了,再去探消息。”

元春的御舆到了荣国府门前的时候,芷云正和黛玉还有圆圆,却正在不远处的清居二楼雅室里看戏,这不是黛玉的主意,事实上,贾府老祖宗专门送了请柬,邀请黛玉回去,不过,让黛玉给推辞了,这一回会过来,纯粹是芷云和圆圆好奇元春究竟是什么样子,虽然也看过她的画像,可真人的风貌,却远非影像之类的能够表现完全。

静室的窗户很特别,从里面向外望去,能把五里地远的地方全看得清清楚楚,整个西街,全在视线范围之内,可从外面,却根本看到室内。

圆圆一只手撑在窗台上往下张望,另一只手抓着一把盐焗杏仁,一颗一颗的,像个小猫似的往嘴里塞,旁边的小几上,各种零食点心摆放得满满腾腾。

其中还有好几盘巧克力蛋糕,黛玉也极好奇,小心地尝试了两口,还挺合她的口味儿,不过也是,甜食这种东西,哪有女孩儿会不喜欢?

“来了?气派也不怎么样嘛?”

圆圆不屑地一挑眉,一下子没了兴趣,扭回头来缠着十月给她说故事,芷云笑了笑,圆圆这是在宫里见惯了,并不觉得有什么,可是看看下面那些诚惶诚恐的老百姓们,再看看贾家那些得意洋洋,笑得牙花子都露出来的人,就可以证明,元春真是极为风光…

贾赦领着子侄们早早便已经等在西街门外,贾母也带着合族女眷,在大门外迎接。

不知道过了多久,先是有一对儿红衣太监骑马缓缓的走来,到西街门,才下了马垂手面西站住.,过了没片刻,便又是一对,一直到有十多对了,众人便听见隐隐细乐之声…

贾母心一热,王夫人更是咬着牙,焦虑万分地举目望去,只见一把曲柄七凤黄金伞,远远地过来,有值事太监捧着香珠、绣帕、漱盂、拂尘等先至,然后才是八个太监抬着一顶金顶金黄绣凤的御舆。

来了,终于来了。

贾母激动得一哆嗦,眼泪哗啦啦地落下。

贾元春坐在轿子里面,看着园内外竟然如此奢华,她每游一处,心里便平添一分不安…这样的奢华,究竟还能维持多久?

元春少年入宫,从此父母亲人不得见,熬了这么多年,终于爬到了皇妃的位置上,别人只看见她的荣光,可她心里的苦,就连家里人也很难完全明白。

红颜未老恩先断,这就是现实,宫中的现实。自己也曾经有过恩宠,可这万岁的恩宠,从来是短暂的,握在手里的权力,更重要的,一个皇子,有了这些,宫里的女人,才能有未来,皇后她比不了,人家世家大族,又有儿女傍身。周贵妃,吴贵妃,虽然没有子嗣,可是万岁对她们两个还是很看重,两个人在后宫根基很深,帮着皇后娘娘协管后宫,就是现在王美人正得宠的时候,她们两个每一个月至少也能借着处理宫务,争取到两三次侍寝的机会。

而自己呢?她现在看着风光,但是皇上又何尝把她放在心里,十天半个月,见不到圣颜,就算是有幸得见,也很少有侍寝的机会,这样,她又怎么可能生下皇子?她年纪越来越大,花季的年龄,很快就不在了,一旦红颜凋零,若真没有一儿半女傍身,恐怕就只剩下和许许多多被遗忘的宫妃们一样,老死宫中,一条路可以走。

元春叹了口气,再也没有游园的兴致,出了园子,一直到了贾母的正房,一家人这才安安稳稳地聚在了一起,能好好说说话,元春带来的都是她的亲信,到不用担心有什么不便。一进屋,元春欲行家礼,贾母急忙一把拦住,迭声道:“丫头,老祖宗的丫头…”一时间,泣不成声。

元春一顿,眼睛一瞬间也红了,哭道:“母亲,老祖宗,元春、元春苦啊,虽然富贵已极,可是骨肉至亲,不能相见,再多的荣华富贵,女儿,女儿都…”

几句话,说得王夫人泪流满面,啼哭不止,搂着元春哭喊道:“我的儿,娘的元春,这些年,苦了你了,苦了你了…”

元春身边的小太监和早年跟着元春的宫女抱琴,急忙过来劝说,最后隐约露了几句不合规矩,贾母才勉强止了泪,也劝下众人,大家落座闲谈。

用了茶水,元春细细打量了众姐妹,见几个女孩儿都生得如花似玉,最大的迎春,已经到了可以出嫁的年纪,到底有些欣慰,只是一转头,见没有宝玉,这才想起,外男不宜入内,只是,元春入宫之前,也是养在贾母身边,后来,王夫人生下衔玉而生的贾宝玉,同样被贾母抱养,她待宝玉,终究是与旁人不同。

元春是宝玉的长姊,最是疼爱这个幼弟,宝玉未入学堂的时候,一直到了三四岁,都是元春在教导,可以说,宝玉虽然是元春的弟弟,元春却从来把他当成儿子养的。

就是入宫之后,每一次写信回家,元春说的最多的,就是宝玉,每每叮嘱父母,要好生抚养。生怕自己的弟弟被教不好。可以说,元春是既担心父母待之太严苛,又担心父母对他过于放纵,把好好一孩子养成纨绔子弟。

这一次,好不容易能回府一聚,下一回还不知要等多久,也顾不得什么不见外男的规矩,连忙让人把宝玉叫了进来。

等一见到宝玉进门,元春勉强压抑住,等他行完国礼,就赶紧命他进前,仔仔细细地打量了一遍,见弟弟已经长大成人,眸子清亮,极富灵性,心里一软,伸手便将他搂在怀里,又抚其头颈,低声笑道:“宝玉长大了,比当初生得还好些…”

一句话未落,便红了眼眶,絮絮许久,贾母才让三春和宝玉她们出去,其他人也打发走,只留下王夫人一个,闭上门,准备与孙女说几句私密话。

正文 第一百三十章 话家常

第一百三十章 话家常

回到自己家,身边再无外人,元春顿时松了口气,贾母静静地看了自家大孙女一会儿,笑着拉起她的手,细细地摩挲,“丫头…娘娘的身子可好?我老婆子看着怎么瘦了这许多…”

王夫人也在一旁笑道:“老祖宗可是心疼娘娘的很,这些日子,可给娘娘收集了不少补身的药材。”

元春勾起唇角,笑了笑,像小时候一般,把头搁在祖母的膝盖上,“老祖宗还是叫我丫头好了,在自己家里,难不成老祖宗还叫不得自家孙女的小名儿?”

贾母心里一软,在她的心目中,诚然最重要的是贾府和宝玉,但元春也是她一手带大的,怎么会没有感情,此时见这孩子依旧如旧时一般,对自己这个祖母体贴孝顺,愿意亲近撒娇,不由甚是安慰,不过,嘴里还是说道:“娘娘可别这么说,虽然是在家里,到底君臣有别,小心让人逮住错,岂不是对娘娘不利…毕竟,听说皇后娘娘最重规矩…”

元春只能苦笑,皇后娘娘面上一直装得温柔娴淑,实际上,那位是什么人,谁还能比她更清楚?

元春早年就是皇后宫里的使女,那时,皇后娘娘对她宫里的使女管得很严,凡是长相齐整些的,都绝不会让轻易出现在皇帝面前,当然,除了皇后需要女人帮她固宠,元春聪明,从一开始就低眉顺眼,把自己装扮得有几分颜色,可呆气十足,没有半点灵性,再加上初入宫年纪小,还不大显眼,多年下来,到也挣扎着在皇后那儿过了下去,到了后来,也是冷眼望着后宫有不少心比天高的使女,头一天还鲜活无比,第二天就被一张破席子卷着运出宫门,再也不得见…

以元春的容貌才学,想要安安稳稳,平平顺顺地从宫里出去,希望实在渺茫,就是她自己低调,现实也逼着她低调不了,随着越长越开,容貌越发的好,越来越掩饰不住,皇后也开始注意起自己宫里的这个本不起眼的小丫头,元春总觉得,皇后娘娘看她的眼神儿,简直就是恨不得把她生吞活剥了,每个夜里,她就是盖两床被子,把自己卷成一团,还是觉得冷。

慢慢地,元春就明白了,在这个后宫,像她这样的女人,如果不下定决心,拼命往上爬,那她只有一个万劫不复的下场,于是,元春搜罗手里的银子,开始不着痕迹地交好那些不大显眼,可是绝对有用的太监宫女嬷嬷们,开始偷偷摸摸找一切机会,观察皇后,观察皇上,观察那些受宠的嫔妃…

银子还是有用的,就这样细心地收集了一年的资料,她就知道皇后喜欢吃酸梅干,知道皇上在书房读书的时候,偶尔会让皇后的小厨房做一碗简单的豆腐羹吃,知道颇为得宠的梅嫔,最得皇上喜欢的其实是一身幽暗女儿香。

就是因为她身上的气味似梅花,皇上才生了她为梅嫔。

女儿香?元春冷笑地擦去身上遮盖体香的药水,露出清幽的,花香一般的体香。

于是,小厨房的一个厨娘生病了,元春就被借去了小厨房,于是,她做的酸梅干最是美味,她做的豆腐羹,鲜嫩可口,比别人的都好,她最老实,最听话,在皇后面前永远慢半拍,愣愣的不像个聪明人,于是,皇后再一次有孕,梅嫔再一次独宠的时候,她就被皇后亲自送给了皇上。

“娘娘?您这是怎么了?可是,可是受了什么委屈?”

元春一愣,从贾母的怀里抬头,抹了抹脸,她自己也没有察觉到,竟然已经泪流满面,原来,她还是会哭的,最近,她还以为自己的眼泪早就流干了…

“老祖宗,娘,在后宫,没有哪个女人能永远受宠啊…一开始,我得宠的时候,因为皇后,皇后给我喝了药…虽然后来让我给吐了,可到底没有及时,还是伤了身子,很难有孕,后来买通了王太医,偷偷地调养得好了,但,但皇上他…”

元春咬了咬牙:“皇上她已经很久不来女儿的宫里了。”

“什么?”王夫人大惊失色,脸上瞬间惨白。

贾母也叹了口气,她们都是大宅门里的女人,虽然家里的情况,肯定比不上宫中复杂,却也对后宅女人的手段有一些了解,可是这种时候,事情已经过了,她总不能再教训自己的孙女,说自己的孙女不谨慎,也只好细心安慰道:“别怕,好孩子,你还年轻,只要身体养好了,总有机会的,现在先稳一稳,让皇后和王美人、梅嫔那些宠妃们斗去吧,你别掺和,皇上年轻力壮,怎么也还能活好几十年,太早有孩子,也不好,现在太子、三皇子、五皇子这不已经对上了吗?他们对上,就是你的机会。”

她就不相信,以元春的相貌才情,会勾不住皇上的心。

六神无主的王夫人此时也缓过劲,毕竟是对女儿很有信心的,忙道:“对,娘娘别急,还不知道究竟谁会笑到最后,娘在外面给你求了不少生子秘方,还请好几位名医给写了方子,我就不信,娘娘你会生不出小皇子来…”

元春微笑,勉强把心里的苦楚咽下去,“算了,不再说这些,宫里的事情,女儿还应付得来,反而是宝玉,她可是咱们贾家的未来的顶梁柱,老祖宗,母亲,你们二位对宝玉可要上心些才是,尤其是他的婚事,一定要甚重。”

一说起这个,贾母和王夫人心里都是一咯噔,以前两个人都曾经写信跟元春谈起这件事儿,可元春从没有正面回应过,可是这一次…

贾母心里发闷,现在黛玉已经定了亲,再无希望,可是,薛宝钗一个商家女,确实不宜进他们家的门,做妾还行,做妻,实在身份不够。王夫人心里也不舒服,她现在对宝钗心有芥蒂,总觉得薛家不地道,可是,又想不出究竟应该给宝玉说哪一家的女儿才好。

王夫人从来不是个聪明人,甚至说一句愚钝都不为过,没读过什么书,只是认几个字,不至于是个睁眼瞎,见识也不广,在她的眼里,也只有荣国府这么大点儿的地方,想要娶一个听话的媳妇,帮着她把荣国府完全攥在手里…

元春皱着眉,似乎根本没有发现两位长辈的焦虑,考虑良久,先是转头对贾母道:“一开始,老祖宗说林妹妹时,我不是不满意,林妹妹和咱们家也算得上门当户对,可她现在已经嫁了,也只能算咱们宝玉没有福气…”

王夫人一听,脸上不大高兴,不过,到也没反驳女儿,元春又冲母亲道:“娘,您属意宝钗,女儿没见过宝钗,不过,既然您喜欢,想必她是个好的,但是咱们荣国府,怎么能娶一个商女?您要是真中意,等将来可以试试让宝钗做二房。”

王夫人一拍手,可不是,还是元春说的对,那薛宝钗,一介商女,最近名声还不大好,京城谁不知道她整日里抛头露面?那样的,将来哪有人家要,也只配给宝玉当二房了。到时候,薛家的家业,一样是自己的。

“至于宝玉,元春到觉得,安平郡主是个好人选。”

“安…安平郡主?”

贾母、王夫人都愣了,“娘娘,您说的是太后的义女,最得宠爱的那个安平郡主?”

“这天底下,哪还有第二个安平郡主。”元春笑了笑,“最近安平郡主年纪大了,太后和太上皇都在为她的婚事操心,连皇上也很关注,那安平郡主有点儿小性子,非闹着要自己选丈夫,本来皇上不大同意,可是太后心疼女儿,被磨了几个月,又看见安平郡主开始掉眼泪,心一软,就跟皇上说,她们家闺女也用不着夫家多么显贵,天底下哪还有比皇家更贵的人,既然都是下嫁,那就答应安平,也没什么。”

这番话,听得贾母和王夫人眼睛一下子都亮了。安平郡主虽然不是皇家的女儿,可是十个皇家的公主,也真比不上她一个,宝玉要真能娶了她,那,绝对前途无量。

有的时候,贾母也奇怪,怎么太后和太上皇,还有皇上,就会对一个外臣的女儿这般看重,居然对她,比对自己的女儿还要好?

“可是…”贾母苦笑道,“安平郡主能嫁给宝玉吗?”不是她看低孙子,实在是这事儿不靠谱啊。

“要是往常,所谓女嫁高,男娶低,安平郡主能嫁进咱们家的可能性极小,可是现在不一样,只要是安平郡主自个儿选,咱们宝玉就并非没有指望。”

“那是自然,那是自然。”王夫人笑得牙花子都露了出来,在她的心里,自己的宝玉是千好万好,没有一点儿不好,别说只是郡主,就是公主,也是能娶的。

“娘,您先别只顾着高兴,这事儿,女儿有几分把握,毕竟,宝玉的人品相貌,拿到整个京城,那也绝对是一等一,可是,这也得宝玉够争气才行,安平郡主女儿见过几次,并不是特别心高气傲的,但宝玉至少得有个功名,这样,女儿使使力,宝玉才能入了郡主的眼。”

正文 第一百三十一章

第一百三十一章

贾家几个女人聚在一块儿,商量她们家金凤凰的婚事,一商量,就是一个多时辰,直到门外的抱琴连声催促了好几次,元春才出门听了戏,又给了几个姐妹不薄的赏赐,三春各得了一套上等的文房四宝,另外还有绫罗绸缎无数。并殷殷叮嘱宝玉千万要好好读书。

难得,也许是元春生得美,语音又温柔,贾宝玉居然不曾有半分不耐,乖乖地答应着,唬得贾母满脸欣慰,王夫人更是搂着宝玉说自家儿子长大了,将来一定能给她挣一个大大的诰命。

在家再好,终究不能久留,到了时辰,元春只好依依不舍地拜别贾母,乘坐御舆,再一次回到那不知道埋葬了多少少女青春年华的皇城。

“这就走了?还不到一日呢…”

圆圆咕哝了一句,见下面依旧兴高采烈地在谈论这贾妃的受宠和气派,国公府怎么样奢华,那大观园何等美轮美奂,里面的小戏子个顶个生得如花似玉,丫头们养得跟千金小姐一般。

黛玉听了都觉得脸红,越发不自在,芷云拍了拍她的手,也不怕林妹妹多心,半是调笑,半是严肃地道:“咱们黛玉丫头马上就要嫁进周家,等你做了周家的媳妇,就是周家的人,和贾家没什么关系了,你可好生记着。”

黛玉愣了愣,脸上一红,她聪慧无双,哪能不知道芷云是为了她好,颔首道:“伯母,您放心,黛玉心里明白着呢。”

林家千金小姐的婚事越来越近,家里的气氛也开始紧张起来,幸亏有昭玉出嫁的例子在,该做什么,该准备些什么,林夫人和芷云都不生疏,处理起来,到也有条不紊,而且,黛玉比昭玉听话得多,该她绣的嫁妆早就绣好,大红的嫁衣,龙凤呈祥的红盖头,给周长青的荷包,都是黛玉一针一线,一点点缝好的,根本没让家里的绣娘帮忙。

这日,黛玉听芷云和林夫人给她细说一些管家的小窍门,当然,主要是林夫人在讲,芷云这人也就是听听,七月忽然急匆匆地进屋,脸上的神色很是不好。

“怎么了?”

芷云皱了皱眉,七月这丫头永远是急躁性子,说了她不知多少次,就是改不了。

“主子,林姑娘,外面有一个自称绿儿的丫头和一位…夫人求见…说是林姑娘的故交。”

“绿儿?”林黛玉想了半天,皱了皱眉,实在想不起来,也是,很多丫头的名字也不过随便起的,什么红了、绿儿、紫儿、兰儿的有的是,她又怎么可能记得住,想着,黛玉看了芷云一眼。